期刊文献+
共找到64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TMPose-MCA:一种改进的瞳孔和眼角点定位模型
1
作者 张丁玮 万亚平 +2 位作者 邹刚 罗扬 张璇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5年第4期164-171,共8页
精确定位瞳孔和眼角点有助于准确测量认知障碍评估中的视觉反应时间这一关键指标,由于形状、光照等图像噪声和干扰问题,实现高精度定位仍存在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TMPose的瞳孔和眼角点定位模型RTMPose-MCA,以进一步提升定位... 精确定位瞳孔和眼角点有助于准确测量认知障碍评估中的视觉反应时间这一关键指标,由于形状、光照等图像噪声和干扰问题,实现高精度定位仍存在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TMPose的瞳孔和眼角点定位模型RTMPose-MCA,以进一步提升定位的准确性。首先,设计了多尺度融合卷积模块MSFCM替换原模型的第一个卷积模块,增强了对区域细节信息的提取能力。其次,设计了通道方差融合注意力模块CVFAM替换Backbone部分模块,增强了对全局和局部特征的捕捉能力,减弱光照等噪声干扰。最后,设计了空洞融合卷积模块AFCM替代Head中的7×7卷积,减少了参数量。实验结果表明,在BioID和GI4E数据集上,RTMPose-MCA模型在瞳孔和眼角点的定位精度方面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平均像素距离误差分别为0.82像素和1.08像素,且模型的参数量处于较低水平。这些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在复杂环境下能够有效定位瞳孔和眼角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定位 眼角定位 RTMPose 特征融合 注意力模块
下载PDF
肾门神经鞘瘤超声表现1例
2
作者 罗扬 蔡迪明 李永忠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28-228,233,共2页
患者男,70岁,因体检发现肾脏占位来我院就诊,无特殊临床表现,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无肾恶性肿瘤病史和家族史。实验室检查:血肌酐126μmol/L,血尿酸474μmol/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9%,淋巴细胞计数1.03×10^(9)/L,红细胞计数2.87... 患者男,70岁,因体检发现肾脏占位来我院就诊,无特殊临床表现,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无肾恶性肿瘤病史和家族史。实验室检查:血肌酐126μmol/L,血尿酸474μmol/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9%,淋巴细胞计数1.03×10^(9)/L,红细胞计数2.87×10^(12)/L,血红蛋白96 g/L;尿细胞学检查未见尿路上皮癌细胞;肿瘤标志物检测呈阴性。常规超声检查:左肾肾门区见一大小5.3 cm×1.9 cm团状弱回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计数 神经鞘瘤 特殊临床表现 肾门 肿瘤标志物检测 常规超声检查 尿路上皮癌 弱回声
下载PDF
基于卷积-长短记忆神经网络的页岩气井短期产量预测与概率性评价
3
作者 郭建春 任文希 +3 位作者 曾凡辉 刘彧轩 段又菁 罗扬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7,共8页
页岩气赋存方式多样、渗流机理复杂,气井生产制度多变,准确预测页岩气井产量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基于数据驱动的思想,对历史生产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建立了由产量、油嘴尺寸、生产时间和关井时间组成的多维时间序列,结合卷积神经网... 页岩气赋存方式多样、渗流机理复杂,气井生产制度多变,准确预测页岩气井产量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基于数据驱动的思想,对历史生产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建立了由产量、油嘴尺寸、生产时间和关井时间组成的多维时间序列,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记忆神经网络(LSTM),基于混合式深度学习架构,建立了基于卷积-长短记忆神经网络的页岩气井短期产量预测模型(CNN-LSTM)。CNN-LSTM采用CNN提取高维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信息,并利用LSTM提取这些特征的时序信息,实现了交互作用信息和时序信息的融合。生产数据测试表明:CNN-LSTM考虑了生产制度的影响,因此其产量预测精度高于单变量LSTM和多变量LSTM。进一步发展了基于核密度估计理论的产量概率性预测方法,实现了产量预测结果的不确定分析,获得了未来气井产量的变化范围。研究成果有望为页岩气井生产动态分析、产量预测和生产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产量预测 神经网络 不确定分析 数据驱动
下载PDF
从脾论治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探微
4
作者 罗扬 刘祥波 漆涛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5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是由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导致的慢性疼痛,其主要表现为双侧对称的外周神经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远端,也可表现为单神经痛或臂丛、腰骶丛神经痛[1],属于周围性神经病理...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是由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导致的慢性疼痛,其主要表现为双侧对称的外周神经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远端,也可表现为单神经痛或臂丛、腰骶丛神经痛[1],属于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且50%左右的糖尿病和13%左右的糖耐量受损患者会出现慢性神经性疼痛[2]。中医学对PDPN无具体的命名,笔者遵吴师[3]观点称其为“消渴病痛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脾论治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机 治法
下载PDF
融合物理约束的压裂水平井产能智能预测框架构建与应用
5
作者 卢聪 罗扬 +1 位作者 郭建春 曾凡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7,共9页
水平井分段压裂是实现非常规油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准确预测压裂水平井产能对于井位优选和压裂参数优化至关重要。随着历史开发数据的不断积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为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提供了新的渠道... 水平井分段压裂是实现非常规油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准确预测压裂水平井产能对于井位优选和压裂参数优化至关重要。随着历史开发数据的不断积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为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提供了新的渠道。为此,从压裂水平井生产物理过程出发,分析了产能智能预测的物理约束,提出了与物理过程相匹配的产能智能预测框架,并结合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地区页岩气开发生产数据开展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压裂水平井产能智能预测需要以压裂段为单位进行特征融合处理,单井产能是由初始压裂段到末尾压裂段依次累计作用的结果,各压裂段之间存在顺序关系,各单井的因素输入维度存在差异;(2)采用循环神经网络能够完全匹配压裂段之间的顺序关系和汇聚作用,而Mask屏蔽机制则能够解决各单井压裂段数量不统一的矛盾。结论认为:(1)该智能预测模型能够学习各单井输入序列与产能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训练集相对误差为0.098、测试集相对误差为0.117,较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误差的下降幅度分别为37.6%和37.0%,较多层感知机(MLP)模型误差的下降幅度分别为77.3%和77.4%,展现出优异的预测性能;(2)该研究成果能够为非常规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页岩气 水平井 分段压裂 特征融合 产能预测 人工智能 循环神经网络 物理约束
下载PDF
叶面肥对威宁短柱油茶春梢生长、叶片光合生理及结实的影响
6
作者 夏井凡 许杰 +7 位作者 罗扬 朱亚艳 张明刚 李慧 曾钦朦 巍莹莹 霍达 宁选争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79,共8页
【目的】为威宁短柱油茶栽培管理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8年生威宁短柱油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氨基酸800倍液、硼砂500倍液、磷酸二氢钾700倍液、芸苔素内酯1000倍液作为叶面肥,每种叶面肥单独喷施,探索不同叶面肥对春梢长度和直径、叶... 【目的】为威宁短柱油茶栽培管理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8年生威宁短柱油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氨基酸800倍液、硼砂500倍液、磷酸二氢钾700倍液、芸苔素内酯1000倍液作为叶面肥,每种叶面肥单独喷施,探索不同叶面肥对春梢长度和直径、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及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叶面喷施氨基酸800倍液处理的单位冠幅面积花芽分化数量提高了86.9%,果实横径提高了15.7%(P<0.05);与CK相比,叶面喷施硼砂500倍液处理的坐果率提高了19.4%,胞间CO_(2)浓度降低了27.15%,净光合速率提高了78.55%,果实纵径提高了17.18%(P<0.05);与CK相比,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700倍液处理的春梢长度提高了10.96%,鲜果质量和鲜籽质量分别提高了46.44%和37.31%(P<0.05);与CK相比,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1000倍液处理的春梢直径提高了8.87%,气孔导度降低了76.48%,干出仁率提高了9.84%(P<0.05)。【结论】氨基酸800倍液促进威宁短柱油茶花芽分化及果实横径生长的效果最佳,建议在花芽分化期和果实膨大阶段喷施;硼砂500倍液提高坐果率、提高净光合速率、降低胞间CO_(2)浓度、促进果实纵径生长的效果最佳,建议在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700倍液促进春梢伸长、提高鲜果质量和鲜籽质量的效果最佳,建议在抽梢期及果实膨大期喷施;芸苔素内酯1000倍液增加春梢直径、提高干出仁率、降低气孔导度的效果显著,建议在春梢生长期和果实生长期喷施。培育威宁短柱油茶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生长情况和需要选择恰当的叶面肥进行喷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宁短柱油茶 叶面肥 春梢 叶片生理 果实生长
下载PDF
Ⅱ期和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及复发特点 被引量:18
7
作者 罗扬 冯奉仪 +3 位作者 陈平 张湘茹 张德超 王绿化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32-434,共3页
目的总结Ⅱ期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生存情况和复发转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1年3月行根治术的Ⅱ期和ⅢA期NSCLC 231例临床资料.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1年,全组中位无瘤生存期为1.5年,全组的2年无瘤生存率... 目的总结Ⅱ期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生存情况和复发转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1年3月行根治术的Ⅱ期和ⅢA期NSCLC 231例临床资料.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1年,全组中位无瘤生存期为1.5年,全组的2年无瘤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46.3%和68.1%.全组共有126例患者(54.5%)出现复发转移,其中82.5%的首发部位为远处转移,92.8%的复发转移出现在术后2年内.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数目和范围均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Ⅱ期和ⅢA期NSCLC根治术后仍有多数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复发转移以术后2年内最多见,以远处转移为主,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复发 肿瘤转移 存活率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可行性 被引量:28
8
作者 罗扬 郝学志 张湘茹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去甲长春花碱 (NVB)联合顺铂 (DDP)治疗老年和中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毒性 ,探讨老年患者化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将我院 1994年 6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以NVB联合DDP治疗的 139例晚期NSCLC患者...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去甲长春花碱 (NVB)联合顺铂 (DDP)治疗老年和中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毒性 ,探讨老年患者化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将我院 1994年 6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以NVB联合DDP治疗的 139例晚期NSCLC患者按中国年龄段划分标准分为老年组 (年龄≥ 6 0岁 )和中青年组 (年龄 <6 0岁 ) ,比较两组的疗效和毒性。结果 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38.2 %、12个月和 38.1%、9个月 ;两组的III~IV血色素、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分别为 9.1%、5 6 .4 %、5 .5 %和 4 .8%、5 9.5 %、2 .4 % ,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一般状况良好 (KPS≥ 80 )的老年患者能够耐受中等剂量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药物疗法 可行性 老年人 化疗
下载PDF
基于熵权重的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被引量:26
9
作者 罗扬 佘光辉 刘恩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了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结果相结合,得到综合主客观因素的指标权重向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林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由高到低... 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了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结果相结合,得到综合主客观因素的指标权重向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林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金沙县、清镇市、西秀区、六枝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喀斯特 林业 可持续发展 贵州
下载PDF
231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罗扬 冯奉仪 +3 位作者 要洁 张湘茹 王绿化 张德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总结Ⅱ期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的生存情况和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1年3月行根治术的Ⅱ期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2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指标为无瘤生存期和生存期。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1... 目的:总结Ⅱ期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的生存情况和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1年3月行根治术的Ⅱ期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2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指标为无瘤生存期和生存期。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13年,中位无瘤生存期为1.49年,仍未达到中位生存期。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数目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根治手术范围、有无脉管瘤栓、是否行术后辅助放化疗对生存率无影响。结论:Ⅱ期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的无瘤生存期和生存期仍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根治术 生存期 预后因素
下载PDF
80例复合型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扬 惠周光 +1 位作者 杨琳 李峻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6,共6页
背景与目的复合型小细胞肺癌(combin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C-SCLC)的检出率逐年增高,但其相关报道仍较少,本研究探讨C-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分析其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间80例病理证实的C-SCL... 背景与目的复合型小细胞肺癌(combin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C-SCLC)的检出率逐年增高,但其相关报道仍较少,本研究探讨C-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分析其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间80例病理证实的C-SCLC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因素。结果全组的OS为0.3个月-81.4个月,中位OS为26.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治疗前卡氏评分、肿瘤直径、分期是影响OS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TNM分期是独立的影响OS的因素(P=0.015)。全组多数患者(75.0%)采取综合模式治疗,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采用SCLC的化疗方案或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案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CL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混合性癌,治疗应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58例小细胞癌与鳞癌复合型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扬 门玉 +3 位作者 惠周光 李峻岭 郝学志 邢镨元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59-664,共6页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癌与鳞癌复合型肺癌少见,本研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现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2年12月58例病理细胞学证实的小细胞癌与鳞癌复合型肺癌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癌与鳞癌复合型肺癌少见,本研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现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2年12月58例病理细胞学证实的小细胞癌与鳞癌复合型肺癌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因素。结果全组患者的OS为0.3个月-124.3个月,中位OS为22.7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卡氏评分<80分、广泛期、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晚是影响O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TNM分期是独立的影响OS的因素(P=0.019)。治疗多采取化疗为主的综合模式治疗,远处转移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小细胞癌与鳞癌复合型肺癌患者的治疗多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癌 鳞癌 复合型癌
下载PDF
小花棘豆对几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罗扬 廖蓉苏 宋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09-113,共5页
采用培养皿滤纸床法,研究了小花棘豆水浸液对10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小花棘豆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化感作用不完全一致,地上部分的化感作用强于地下部分;对大多数供试种子而言,0.0500 g/mL地上部分水浸液(地下部分0.1000... 采用培养皿滤纸床法,研究了小花棘豆水浸液对10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小花棘豆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化感作用不完全一致,地上部分的化感作用强于地下部分;对大多数供试种子而言,0.0500 g/mL地上部分水浸液(地下部分0.1000 g/mL)是小花棘豆产生抑制性化感效应的敏感浓度;黄瓜、小麦和高粱对小花棘豆有较好的抗性,小花棘豆水浸液对其种子发芽无影响甚至有促进作用;低浓度的小花棘豆水浸液对萝卜、大白菜和油菜等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或略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的水浸液强烈抑制其种子发芽;小花棘豆对沙打旺、紫花苜蓿和饲牧之星3种牧草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化感作用 牧草种子 蔬菜种子 粮食作物种子
下载PDF
石英高压相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扬 施旭 +1 位作者 贺红亮 赵永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9-157,共9页
文中总结了前人有关石英高温高压相变的实验结果。根据以前的实验,在静水压条件下,石英-柯石英-斯石英-CaCl2结构超斯石英相-α-PbO2结构超斯石英相之间的相变方程分别是:p(GPa)=(2.11±0.03)+(9.8×10-4±1.2×10-4)&#... 文中总结了前人有关石英高温高压相变的实验结果。根据以前的实验,在静水压条件下,石英-柯石英-斯石英-CaCl2结构超斯石英相-α-PbO2结构超斯石英相之间的相变方程分别是:p(GPa)=(2.11±0.03)+(9.8×10-4±1.2×10-4)×T(℃),p(GPa)=(8.0±0.2)+(1.1×10-3±3×10-4)×T(℃),p(GPa)=(51±2)+(0.012±0.005)×T(K),p(GPa)=98+(0.0095±0.0016)×T(K)。文中还初步探讨了非静水压状态对石英相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差应力的出现降低了石英相变所需要的围压,即相变边界向低压方向偏移,在周永胜等人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将二维的相图扩展到三维相图以考虑差应力的影响。最后讨论了石英相变在地学研究中的作用,对比不同的观点分析了前人对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的解释,希望可以为以后解释地质资料提供较为广泛的可能性,促进我们对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石英 相变 静高压 动高压
下载PDF
杨梅单宁膜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铜、锌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扬 陆爱霞 罗学刚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3,共5页
以杨梅单宁、魔芋葡苷聚糖和大米淀粉为原料,通过交联反应制备杨梅单宁膜吸附材料,分析其红外光谱(FT-IR),并系统地研究了其对Cu2+和Zn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杨梅单宁膜吸附材料在pH值5.0时对Cu2+和Zn2+的吸附容量最高;当初始质量浓度... 以杨梅单宁、魔芋葡苷聚糖和大米淀粉为原料,通过交联反应制备杨梅单宁膜吸附材料,分析其红外光谱(FT-IR),并系统地研究了其对Cu2+和Zn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杨梅单宁膜吸附材料在pH值5.0时对Cu2+和Zn2+的吸附容量最高;当初始质量浓度为200mg/L,pH值5.0,反应温度为25℃,吸附剂用量为0.1 g时Cu2+和Zn2+的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12.79和6.13 mg/g;吸附容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影响不大;Freundlich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均可用拟二级速率方程进行拟合。在铜、锌混合溶液中,杨梅单宁膜材料可以优先去除铜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单宁 魔芋葡苷聚糖 大米淀粉 CU2+ Zn2+ 吸附
下载PDF
胶状鳞伞菌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体外生物学活性
16
作者 刘燕 罗扬 +5 位作者 李刘敏 毛琪琪 肖茜 刘成国 张博宁 周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2期49-56,共8页
为研究胶状鳞伞菌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外生物学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胶状鳞伞菌多糖,并对其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胶状鳞伞菌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木糖、半乳糖组成,具有典型的多糖特殊红外... 为研究胶状鳞伞菌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外生物学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胶状鳞伞菌多糖,并对其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胶状鳞伞菌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木糖、半乳糖组成,具有典型的多糖特殊红外光谱吸收峰,含有吡喃糖苷与糖醛酸,分子量为29754 Da。抗氧化结果表明胶状鳞伞菌多糖具有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力。胶状鳞伞菌多糖可抑制肿瘤细胞BGC-823、HepG2、Caco-2的增殖,对α-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状鳞伞菌 多糖 理化性质 抗氧化 抗肿瘤 降血糖
下载PDF
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现状 被引量:86
17
作者 罗扬 张湘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4-77,80,共5页
吉西他滨是近年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新药。国外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其单一用药有效率稳定在 2 0 %以上 ,中位生存 34周 ,可明显改善肿瘤相关症状 ,毒性易耐受。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NIIT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扬 张燕 +2 位作者 沈奇 刘钰 李慧 《计算机教育》 2010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模式——CDIO,然后在研究和分析国内工科院校CDIO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引入CDIO教育模式,加强NIIT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并展开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CDIO NIIT 模块化教学法 项目设计
下载PDF
AK-HER2与参照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体内代谢特征、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比较: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等效性临床试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扬 孙涛 +17 位作者 邵志敏 崔久嵬 潘跃银 张清媛 程颖 李惠平 杨燕 叶长生 于国华 王京芬 刘运江 刘新兰 周宇红 柏玉举 谷元廷 王晓稼 徐兵河 宋礼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5,共15页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本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AK-HER2与原研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这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在中国43个分中心开展。本研究遵从研究方案、赫尔辛基宣言阐明的伦理学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试验注册机构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号为2015L04224,临床试验登记号为CTR20170516)。在入组前获得了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入组患者随机分配至AK-HER2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AK-HER2或原研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初始负荷剂量8 mg/kg,维持剂量6 mg/kg,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总治疗时间为16个周期)与多西他赛(剂量75 mg/m2,治疗持续至少9个周期)联合治疗。本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是第9个周期AK-HER2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疗效终点包括ORR1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1年生存率。本研究在第6个周期用药后,随机选择100例受试者(AK-HER2组∶对照组=1∶1)进行血样采集,采集时间点分别为输注45 min时(即给药结束)、给药结束后第4、8、24、72、120、168、336、504 h。采集后血样进行PK参数(PK parameter set,PKPS)分析。其他评估指标包括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评估。结果:2017年9月—2021年3月期间共有550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入组该临床试验。AK-HER2组(n=275)和对照组(n=272)的ORR9分别为试验组受试者(n=237)达CR或PR的有129例,ORR9为54.4%,对照组受试者(n=241)达CR或PR的有134例,ORR9为55.6%。AK-HER2组与对照组的ORR9比率为97.9%[90%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85.4%~112.2%,P=0.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次要疗效终点中,两组均未观察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进行了AK-HER2组和对照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参数的均值比值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原研曲妥珠单抗治疗导致药物减量或暂停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reatment emergent adverse event,TEAE)发生率,AK-HER2组为3.6%(10例),对照组为8.1%(2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AK-HER2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抗药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与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B)阳性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5和P=0.752)。结论: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AK-HER2与参照药原研曲妥珠单抗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AK-HER2 疗效 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
下载PDF
苏州河东风港河岸缓冲带中草地生态功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罗扬 赵杭美 +4 位作者 王金凤 黄沈发 吴建强 吴健 由文辉 《生态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构建河岸缓冲带对改善河流水质及其生态功能有重要作用。草地是河岸缓冲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高羊茅、白花三叶草和百慕达三种常见草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试验、指标测定的方法,重点测定试验样地的土壤理化指标、植株根系指标和土壤... 构建河岸缓冲带对改善河流水质及其生态功能有重要作用。草地是河岸缓冲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高羊茅、白花三叶草和百慕达三种常见草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试验、指标测定的方法,重点测定试验样地的土壤理化指标、植株根系指标和土壤动物指标,分析不同草地对河岸缓冲带的保水固土及生物多样性维持等生态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类草地对土壤理化条件改善及生物多样性维持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中高羊茅固土能力突出,白花三叶草在土壤动物多样性维持上具有优势,而百慕达在土壤理化性质调节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三类草地缓冲带与周边菜地或荒地对照样带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河 东风港 河岸缓冲带 草地生态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