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解读:胆道系统肿瘤的更新及进展
1
作者 罗方秀 马乾宸 袁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24-131,共8页
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胆道系统肿瘤更新后总体改变不多。在良性肿瘤及癌前病变部分,将胆管上皮内瘤变的3级分类系统改为高级别与低级别两个级别。同时新增胆囊与胆管导管乳头状肿瘤伴相关浸润性癌。肝内胆管肿瘤分类中,新增胆管... 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胆道系统肿瘤更新后总体改变不多。在良性肿瘤及癌前病变部分,将胆管上皮内瘤变的3级分类系统改为高级别与低级别两个级别。同时新增胆囊与胆管导管乳头状肿瘤伴相关浸润性癌。肝内胆管肿瘤分类中,新增胆管腺瘤和胆管腺纤维瘤。这两类疾病在以往版本,常在与胆管癌鉴别诊断中提到。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的肝内胆管癌分为小胆管亚型和大胆管亚型,并不再推荐使用胆管细胞癌和细胆管细胞癌的名称。肝外胆管癌首次列为单独部分,除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外,还包括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和未分化癌。另外,新版分类中增加了不少分子病理学相关的内容,为肿瘤的精准分类及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系统肿瘤 病理诊断 肿瘤分类
原文传递
吸入治疗缓解以肺不张、肺部团块为影像表现的尘肺症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海琴 程齐俭 +2 位作者 陈聆 罗方秀 万欢英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1945-1947,共3页
目的探讨尘肺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报道1例49岁男性,以肺不张、肺部团块为影像表现的尘肺病例的诊治。结果患者胸部CT示右上肺节段性不张、左上肺占位灶,结合病史体征、生产性粉尘接触史及辅助检查,排除肺部类似疾病后,遂考虑&q... 目的探讨尘肺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报道1例49岁男性,以肺不张、肺部团块为影像表现的尘肺病例的诊治。结果患者胸部CT示右上肺节段性不张、左上肺占位灶,结合病史体征、生产性粉尘接触史及辅助检查,排除肺部类似疾病后,遂考虑"尘肺(矽肺)"诊断。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后咳嗽缓解、肺部干啰音明显减少。结论 CT和纤支镜检查对肺部大阴影为特征X线表现的Ⅲ期尘肺病与肺结核、肺部肿瘤的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肺不张 肺部团块状 吸入治疗
下载PDF
以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一例报道
3
作者 丁燕飞 陈平 +1 位作者 罗方秀 吴云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6期584-587,共4页
近年来,结肠直肠癌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中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1]),但在我国其发病率却表现出升高的趋势,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在美国,约20%的结肠直肠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发生肿瘤远处转移^([3]),部分患者可因转... 近年来,结肠直肠癌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中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1]),但在我国其发病率却表现出升高的趋势,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在美国,约20%的结肠直肠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发生肿瘤远处转移^([3]),部分患者可因转移性症状就诊。本研究报告了一种结肠癌不常见的转移方式,患者表现为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具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穿刺
原文传递
中国3071例胃癌病理分型分析
4
作者 马乾宸 张本炎 +4 位作者 芮炜玮 王婷 罗方秀 王朝夫 袁菲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5期560-566,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胃癌的病理分型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进行连续手术的3 071例胃癌病例,根据2019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消化系统肿瘤新分类中的胃癌分型,分... 目的:探讨中国胃癌的病理分型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进行连续手术的3 071例胃癌病例,根据2019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消化系统肿瘤新分类中的胃癌分型,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3 071例胃癌患者中有3 003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胃腺癌(97.79%)。胃腺癌的男女发病比为2.18∶1,患者中位年龄为64岁。本研究中,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混合型腺癌、低黏附性癌和黏液腺癌是常见的组织学亚型,这5种组织学亚型占所有胃腺癌的构成比为99.03%。982例胃癌标本进行了Lauren分型的患者中,肠型腺癌相对多见,构成比为46.03%,与弥漫型腺癌病例数之比为1.39∶1。在3 003例胃腺癌病例中,有172例(5.73%)存在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dMMR),而其中163例(94.77%)为MLH1/PMS2型缺失。3 003例胃腺癌患者中,EB病毒编码小RNA(Epstein-Barr encoded RNA,EBER)阳性率为1.40%(42/3 003)。3 003例胃腺癌样本中,661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蛋白表达结果为1+,而2+及3+的例数分别为229例和113例。结论:中国人胃癌病理亚型分布有其独特特征,肠型腺癌与弥漫型腺癌的比率低于亚洲平均水平;EB病毒阳性型胃癌占比低于国内外平均水平;HER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为2+及以上病例数所占比例也低于国外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组织学分型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Beclin-1和Bcl-2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杜海磊 陈聆 +4 位作者 罗方秀 李勇 程齐俭 朱良纲 杭钧彪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Beclin-1和Bcl-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间的关系,探讨Beclin-1和Bcl-2蛋白检测在NSCLC疾病发展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Beclin-1和Bcl-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间的关系,探讨Beclin-1和Bcl-2蛋白检测在NSCLC疾病发展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20例经外科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Beclin-1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间的关系。结果:Beclin-1蛋白在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NSCLC组织(49.2%比31.7%,P<0.01);而Bcl-2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5.8%比21.7%,P<0.01)。Beclin-1蛋白的表达情况与NSCLC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NSCLC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越差、病理分期越高及存在淋巴结转移,Beclin-1蛋白的表达量也越低(P<0.05);Bcl-2蛋白的表达量则与NSCLC的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分化程度越差或存在肿瘤淋巴结转移,则Bcl-2蛋白的表达量越高(P<0.05)。Beclin-1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及肿瘤病理类型无关(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SCLC的肿瘤细胞分化越差、病理分期越高及Beclin-1蛋白表达量越低可作为NSCLC患者预后差的独立标志物(P分别为<0.05、<0.01、<0.01)。NSCLC组织Bcl-2蛋白高表达组中,Beclin-1蛋白高表达者较低表达患者有更好的5年术后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自噬活性下降,Beclin-1蛋白低表达、Bcl-2蛋白高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及进展有关。高Beclin-1可作为Bcl-2蛋白高表达NSCLC患者的较好的独立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LIN-1 BCL-2 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
原文传递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芹芹 张静 +2 位作者 罗方秀 袁菲 金晓龙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结合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CC)的研究进展,分析2例GCC的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对2例阑尾GCC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表型分析,结合进展讨论。结果男性和女性各1例,年龄均为64岁。例1临床表现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例2为急性阑尾炎。2... 目的结合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CC)的研究进展,分析2例GCC的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对2例阑尾GCC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表型分析,结合进展讨论。结果男性和女性各1例,年龄均为64岁。例1临床表现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例2为急性阑尾炎。2例肿瘤均由杯状样细胞、潘氏样细胞和印戒样细胞3种细胞构成陷窝样结构。例1出现印戒细胞癌成分(≥50%)。免疫组化:杯状样细胞和潘氏样细胞Syn、CgA、CD56、CK和CDX2(+);印戒样细胞CK(+),神经内分泌标记(-)或弱(+)。术后分别随访20个月和12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阑尾GCC是独特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描述有7种构型,诊断形态学上要与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和原发性印戒细胞癌鉴别。治疗推荐右半结肠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杯状样细胞 印戒样细胞 免疫表型
原文传递
上海市嘉定区胃癌确诊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谢玲 尚莹莹 +9 位作者 吴云林 陈平 李芹芹 叶知秋 罗方秀 项明 蔡波尔 朱时燕 周郁芬 丁燕飞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了解和分析上海市嘉定区胃癌患者在选择就医至确诊为胃癌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接受外科胃癌根治术患者共589例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的主诉、学历、有无医保、常住地址、发病年龄... 目的了解和分析上海市嘉定区胃癌患者在选择就医至确诊为胃癌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接受外科胃癌根治术患者共589例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的主诉、学历、有无医保、常住地址、发病年龄、就医后选择是否为胃镜检查方式对患者确诊为胃癌的影响。并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9例患者及时就诊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是否存在报警症状(即主诉)及常住地址(与就诊医院的距离)(P <0. 05)。患者来院就诊后选择下一步接受胃镜检查,或是坚持服药缓解症状,则与患者主诉、是否有医保、常住地址、发现症状及时就医与否有关(P <0. 05)。患者首次就医至确诊时间的长短,与患者的主诉、常住地址、就医后是否选择胃镜检查方式相关(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诉(OR=1. 550,95%CI:1. 346~1. 784)、有无医保(OR=1. 942,95%CI:1. 023~3. 686)是胃癌确诊及时性的危险因素。而发病年龄(OR=0. 970,95%CI:0. 947~0. 994)、常住地址(OR=1. 699,95%CI:1. 519~1. 943)、就医后选择方式(OR=1. 010,95%CI:1. 052~1. 128)是胃癌确诊及时性的保护因素。结论患者出现症状、就诊、确诊为胃癌的及时性,与患者有无医保、不适主诉、常住地址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上海嘉定 诊断
下载PDF
胃癌608例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忻笑容 吴云林 +5 位作者 陈平 谢玲 周郁芬 俞骁珺 罗方秀 项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4期470-472,共3页
胃癌是发病率位居全球第5位的恶性肿瘤,也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2018年全球的数据显示,因胃癌死亡的患者占所有肿瘤死亡患者的8.2%[1]。东南亚地区的胃癌发病率为全球最高。同时,胃癌也是我国发病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中东部地... 胃癌是发病率位居全球第5位的恶性肿瘤,也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2018年全球的数据显示,因胃癌死亡的患者占所有肿瘤死亡患者的8.2%[1]。东南亚地区的胃癌发病率为全球最高。同时,胃癌也是我国发病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日本是最早研究早期胃癌的国家,其早期胃癌的诊治率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明显提高。而我国胃癌的发病率约为31.28/10万,其中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及韩国[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恶性肿瘤 临床特征 病理学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尿素循环限速酶CPS1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特征
9
作者 方旭前 罗方秀 +3 位作者 李芹芹 马乾宸 陈培战 袁菲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103-1108,共6页
目的探讨尿素循环限速酶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CPS1)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胃浅表黏膜慢性炎、10例小肠黏膜慢性炎、10例结肠黏膜慢性炎、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30例低度异型... 目的探讨尿素循环限速酶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CPS1)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胃浅表黏膜慢性炎、10例小肠黏膜慢性炎、10例结肠黏膜慢性炎、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30例低度异型增生、32例高度异型增生中CPS1、CDX2的表达及172例肠型胃癌组织芯片中CPS1的表达。结果CPS1和CDX2在胃黏膜中均无阳性表达。CDX2在小肠、结肠黏膜中均呈阳性表达,而CPS1仅在小肠黏膜中表达。CPS1强阳性表达率在肠化生占100%(32/32),低度异型增生占70.0%(21/30),高度异型增生占12.5%(4/32),肠型胃癌占8.1%(14/172)。CPS1的表达率在癌变各个阶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X2在肠化生、低度异型增生、高度异型增生中强阳性表达率为87.5%(28/32)、100%(30/30)和78.1%(25/32)。CDX2在低度异型增生、高度异型增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在胃腺癌中,CPS1表达下调与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支持CPS1和CDX2均是鉴别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病变的特异性标志物;与CDX2相比,CPS1在高度异型增生及腺癌阶段表达下调,提示CPS1表达下调可能是肠化生恶性转变的标志物;CPS1表达下调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提示CPS1可能是肠型胃癌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型胃癌 肠上皮化生 CPS1 异型增生
下载PDF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资料回顾附与腺癌共存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忻笑容 陈平 +5 位作者 吴云林 罗方秀 谢玲 周郁芬 谷雷雷 朱时燕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分析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性及其与腺癌共存的现象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诊断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GI-NENs)的患... 目的分析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性及其与腺癌共存的现象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诊断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GI-NENs)的患者21例。总结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结果等资料,并探讨GI-NENs与腺癌共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入选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54.48±12.44)岁(33~70岁),发病部位为直肠17例(80.9%),胃2例(9.5%),后腹膜1例(4.8%),乙状结肠1例(4.8%)。病理结果显示,免疫组化CgA阳性6例(28.6%),Syn阳性20例(95.2%),AE1/AE3阳性13例(61.9%)。G_1 17例(80.9%);G_2 3例(14.3%);G_3 1例(4.8%)。其中胃腺癌与NENs共存1例,乙结肠腺癌与NENs共存1例。结论 GEP-NENs常见于直肠,男性多于女性,中年发病多,恶性程度低,肿瘤多呈Syn、AE1/AE3阳性,后肠NENs多不表达CgA。NENs与腺癌共存现象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腺癌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Cortactin表达与结肠直肠癌肿瘤出芽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坤 罗方秀 +4 位作者 方旭前 施毅卿 蒋奕玫 陈培战 赵任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目的:分析皮层蛋白Cortactin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水平和肿瘤出芽程度与结肠直肠癌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检测97例结肠直肠癌病人癌组织Cortactin的表达水平和肿瘤出芽程度,分析其与病人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Cortactin表达水平与结肠直... 目的:分析皮层蛋白Cortactin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水平和肿瘤出芽程度与结肠直肠癌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检测97例结肠直肠癌病人癌组织Cortactin的表达水平和肿瘤出芽程度,分析其与病人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Cortactin表达水平与结肠直肠癌病人T分期(P=0.017)和N分期(P<0.001)显著相关。结肠直肠癌Cortactin表达水平较高的病人年龄较小(P=0.043)。肿瘤出芽程度与病人T分期(P=0.031)、血浆CEA水平(P=0.038)以及结肠直肠癌高危因素(P=0.008)显著相关。Cortactin表达与结肠直肠癌肿瘤出芽程度显著相关(P=0.011)。结论:Cortactin表达水平与结肠直肠癌出芽显著相关,提示Cortactin可能促进结肠直肠癌细胞出芽、恶性进展和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癌 CORTACTIN 肿瘤出芽
原文传递
胃癌与神经内分泌瘤共存1例
12
作者 忻笑容 陈平 +1 位作者 吴云林 罗方秀 《胃肠病学》 2018年第5期314-316,共3页
病例:患者男,34岁,因"4 d内黑便3次、呕血2次"于2017年11月24日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余出现乏力、头晕,经血清学检测、骨髓穿刺、影像学检查等考虑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1个月前开始服用... 病例:患者男,34岁,因"4 d内黑便3次、呕血2次"于2017年11月24日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余出现乏力、头晕,经血清学检测、骨髓穿刺、影像学检查等考虑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1个月前开始服用泼尼松龙(15 mg tid),奥美拉唑(20 mg qd),碳酸钙D3片(1片qd),持续服用,药物未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胃肿瘤 诊断
下载PDF
以反复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套细胞淋巴瘤一例
13
作者 丁燕飞 陈平 +1 位作者 罗方秀 吴云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病例:患者为男性,66岁,因"呕血一次,黑便一次"第一次至我院就诊。当时患者自述劳累后突发胸闷,伴晕厥,清醒后呕血(2口),不久后再次晕厥,醒来后仍感头晕乏力,次日再解成形黑便一次。患病以来,患者精神差、睡眠欠佳,小便正常,近... 病例:患者为男性,66岁,因"呕血一次,黑便一次"第一次至我院就诊。当时患者自述劳累后突发胸闷,伴晕厥,清醒后呕血(2口),不久后再次晕厥,醒来后仍感头晕乏力,次日再解成形黑便一次。患病以来,患者精神差、睡眠欠佳,小便正常,近2年体重下降10斤。患者既往有脾肿大病史3年,未予重视;有吸烟史44年,每天10根;无酗酒史。患者入院院后体检示,贫血貌;心肺未及异常;腹平软,无静脉曲张,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肋下未及,脾超过脐水平;双下肢无浮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
原文传递
2013年上海嘉定地区胃镜筛查胃癌漏诊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云林 毛峻岭 +8 位作者 吴巍 黄天生 陆敏 陈晓敏 罗方秀 陆亭伟 袁晓琴 李佑 项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4期383-387,共5页
目的:分析2013年间上海市嘉定地区5所医院共24 837例门诊行胃镜筛查患者的胃癌漏诊情况。方法:由经专业培训的内镜操作者对24 837例曾行胃镜筛查的患者再次施行胃镜检查,对可疑病灶行多块、多方向活检,其中经病理诊断胃癌或癌疑者,根据... 目的:分析2013年间上海市嘉定地区5所医院共24 837例门诊行胃镜筛查患者的胃癌漏诊情况。方法:由经专业培训的内镜操作者对24 837例曾行胃镜筛查的患者再次施行胃镜检查,对可疑病灶行多块、多方向活检,其中经病理诊断胃癌或癌疑者,根据不同病灶施行外科手术或内镜切除术,切除标本行系列病理切片检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1年内的病史,并查阅其以往的胃镜检查资料,确定是否符合胃癌漏诊标准;胃癌漏诊者分析其漏诊原因。结果:胃镜活检病理结果提示,24 837例患者中胃癌297例(1.2%),其中99例患者在嘉定地区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早期胃癌11例(11.1%),进展期胃癌87例(87.9%),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1.0%)。99例患者中,8例(8.1%)为前次胃镜筛查漏诊,其前期平均行胃癌相关胃镜检查3.5次,活检病理结果均为慢性胃炎或伴肠腺化生,与本次胃癌相关的临床就诊至明确诊断时间平均为12.5个月。8例漏诊患者在本次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中均证实为胃癌或癌疑,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4例,未见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3例,其中2例附近淋巴结转移;另1例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结论:99例手术治疗的胃肿瘤患者中,属前期胃镜检查漏诊的患者为8例(8.1%),漏诊原因包括未发现明确的病灶、恶性溃疡及糜烂误判为良性疾病、活检病理无肿瘤依据等,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检查 胃癌漏诊 误诊
原文传递
上海市嘉定地区3509例结肠镜筛查中无症状肿瘤性疾病比对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平 袁晓琴 +5 位作者 罗方秀 忻笑容 许兰涛 王伟 谢玲 吴云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及无症状人群中结肠直肠肿瘤性疾病的分布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就诊的3 509例结肠镜检查人群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发... 目的:探讨症状性及无症状人群中结肠直肠肿瘤性疾病的分布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就诊的3 509例结肠镜检查人群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的症状、结肠镜检查结果及相关病理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症状筛查组(如腹痛、腹泻、黏液便、腹胀等)和无症状筛查组(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期找出其中的相同及差异。结果:3 509例结肠镜受检者的平均年龄为(55±13)岁,按症状分为症状筛查组和无症状筛查组(639例)。3 509例受检者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为34.4%,结肠直肠癌检出率为2.6%。男女性别间的病灶检出率无差异,而60~69岁受检者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检出肿瘤构成比为44.0%。所有结肠直肠癌以远端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为主(66.7%);结肠直肠息肉与结肠直肠癌并存患者数占结肠直肠癌总数的36.6%。症状筛查组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为33.0%,结肠直肠癌检出率为2.5%;无症状筛查组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为41.2%,结肠直肠癌检出率为3.2%。2组间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结肠直肠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嘉定地区接受结肠镜检查人群的结肠直肠息肉检出率较高,针对粪便隐血筛查阳性的无症状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结肠直肠肿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筛查 结肠直肠息肉 结肠直肠癌
原文传递
大体病理评分在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中的价值
16
作者 李成 詹维伟 +2 位作者 江文君 罗方秀 张敏光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8-21,63,共5页
目的对前列腺癌穿刺活检标本进行大体病理评分,以便在减少穿刺针数的同时提高前列腺癌穿刺诊断的阳性率。方法本组268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获得1608条前列腺组织标本。标本由一位超声科主治医师、一位泌尿... 目的对前列腺癌穿刺活检标本进行大体病理评分,以便在减少穿刺针数的同时提高前列腺癌穿刺诊断的阳性率。方法本组268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获得1608条前列腺组织标本。标本由一位超声科主治医师、一位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和一位病理科主治医师对所取标本进行独立的目测观察,从硬度、颜色、饱满度、透明度和均匀度等五方面对标本评分。汇总三个人对标本的评分,评分不一致者取平均值,采用四舍五入取整数。结果目测评分与总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之间具有直线相关关系(r=0.348);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目测评分和PSA在诊断疾病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目测评分在预测性诊断方面的真实性高于PSA;以目测评分预测前列腺癌的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0和0.932。结论采用目测评分前列腺穿刺标本的方法可以减少穿刺针数、提高穿刺阳性率、减少穿刺后并发症。在相同创伤情况下,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明显提高,在相同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的情况下,术后并发症明显减低,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 标本评分 阳性率
原文传递
ABCG2在肾细胞癌临床随访中的意义
17
作者 马稔翌 罗方秀 +8 位作者 赵菊平 何竑超 王浩飞 黄欣 孙福康 徐兆平 周文龙 祝宇 沈周俊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986-990,共5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roup 2,ABCG2)在肾细胞癌(RCC)临床随访中的意义。方法:从本院肾癌数据库中选择具有完整资料的RCC组织标本110例,患者年龄(56±10)岁(17...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roup 2,ABCG2)在肾细胞癌(RCC)临床随访中的意义。方法:从本院肾癌数据库中选择具有完整资料的RCC组织标本110例,患者年龄(56±10)岁(17-80岁),随访时间为(72±30)个月(6-102个月)。以10例肾积水失功能的无癌肾组织为对照。使用ABCG2标准试剂盒对所有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110例RCC组织中,62例(56.4%)ABCG2呈阳性表达;在10例非肾癌组织中,ABCG2均呈阴性表达(P〈0.01)。RCC组织中ABCG2的表达水平与远处转移和5年存活率密切相关(P〈0.05)。RCC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79.1%,其中ABCG2阴性者为93.8%,ABCG2阳性者为67.7%(P〈0.001),两组总生存时间分别为(85.1±22.7)个月和(62.1±32.8)个月(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BCG2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子,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为2.846(P〈0.01)。结论:ABCG2的表达水平与RCC患者是否有远处转移及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且ABCG2表达越强,RCC患者的预后越差。ABCG2是RCC的独立预后指标,推荐其可作为临床常规随访项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生物标志物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佳明 张苏江 +7 位作者 王莹 严泽莹 刘之茵 孙海敏 陈玉宝 陈钰 罗方秀 孙静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 :探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合并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CMML合并结外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病... 目的 :探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合并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CMML合并结外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标志特征,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2例CMML合并结外NHL患者均为老年女性,因乏力或出现相应部位肿瘤侵犯症状就诊。例1患者诊断为CMML后发生NHL,例2患者则同时诊断为CMML和NHL。实验室检查示,2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以单核细胞为主;乳酸脱氢酶升高;骨髓增生活跃伴有病态造血;细胞免疫表型为CD14+CD64+;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分析BCR-ABL为阴性(-)。PET/CT检查显示2例患者均未发现骨髓高代谢灶,例1患者表现为小肠异常高代谢,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SUVmax)值为12.60;例2患者表现为肺内异常高代谢,SUVmax值为6.72。病理检查提示2例患者均为B细胞来源的NHL;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提示,LCA、CD20、CD79a、Bcl-6、Ki-67均为阳性,CD5、CD10、CD3、Cylin D1、CD56、CD23、CD21阴性。结论:CMML合并结外NHL罕见,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而结合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进行分析,可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诊断
原文传递
嗜酸粒细胞性肠炎并发小肠穿孔一例
19
作者 忻笑容 陈平 +1 位作者 罗方秀 吴云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5期590-592,共3页
病例:患者为男性,52岁,上海籍。入院前1个月,患者出现中下腹隐痛。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6.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0.1×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2.1×10^9/L(升高),血红蛋白152g/L,血小板计数136×109/L;... 病例:患者为男性,52岁,上海籍。入院前1个月,患者出现中下腹隐痛。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6.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0.1×10^9/L.嗜酸粒细胞计数2.1×10^9/L(升高),血红蛋白152g/L,血小板计数136×109/L;粪常规及隐血试验正常。腹部CT检查结果示.胆囊炎改变,双肾小结石、左肾囊肿.结肠脾曲及降结肠周围炎性渗出改变。患者行肠镜检查。内镜插镜至横结肠,见黏膜表面均呈花斑样黏膜下出血,并见活动性渗血及大量黏液,黏膜充血、肿胀明显,内镜无法通过,于降结肠处见一宽蒂腺瘤样息肉,表面充血明显.附着新鲜渗血及黏液.故诊断为横结肠黏膜糜烂,降结肠腺瘤可能。外院予甲硝唑、培菲康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性肠炎 小肠穿孔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