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nton氧化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梁秀娟 宁寻安 +3 位作者 刘敬勇 罗海健 英柱 陈泓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58,共6页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进行预处理,研究印染污泥中TSS、VSS、CST、SRF等脱水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pH值为2.0,H2O2和Fe2+投加量分别为428 mg.g-1(干泥)和42.8 mg.g-1(干泥),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80℃时,Fenton氧化后...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进行预处理,研究印染污泥中TSS、VSS、CST、SRF等脱水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pH值为2.0,H2O2和Fe2+投加量分别为428 mg.g-1(干泥)和42.8 mg.g-1(干泥),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80℃时,Fenton氧化后印染污泥的脱水效果最佳.在该条件下,TSS由18.66 g.L-1下降至4.82 g.L-1,去除率为74.17%;CST和SRF分别由98.6 s和6.03×1011s.2g-1下降至18.9 s和8.42×1010s.2g-1;污泥的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分别由53.8μm和42.9μm下降至19.8μm和16.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氧化 印染污泥 脱水性能 粒径
原文传递
不同投喂模式对龙虎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吴耀华 王成桂 +1 位作者 梁华芳 罗海健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21-25,共5页
在室内玻璃钢桶中,采用全人工配合饲料,以每天投喂、投喂1 d停饲1 d、投喂2 d停饲1 d、投喂3 d停饲1 d等4种投喂模式(分别用A1、A2、A3、A4表示)对体质量(84.5±12.9)g的龙虎斑进行30 d养殖实验,研究不同投喂模式对龙虎斑生长和摄... 在室内玻璃钢桶中,采用全人工配合饲料,以每天投喂、投喂1 d停饲1 d、投喂2 d停饲1 d、投喂3 d停饲1 d等4种投喂模式(分别用A1、A2、A3、A4表示)对体质量(84.5±12.9)g的龙虎斑进行30 d养殖实验,研究不同投喂模式对龙虎斑生长和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长增长率A1、A4组最高,分别为20.68%、19.4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增加率A1、A4组最高,分别达76.50%、79.6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定生长率A1、A4组最高,分别为1.89%·d-1和1.95%·d-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转化率A1、A4组最高,分别为114、1.1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A1、A4组各指标最佳,但鉴于成本问题,A4组投喂模式的综合养殖效果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斑 投喂模式 生长 食物转化率
下载PDF
造纸污泥与粉煤混燃的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凝 刘敬勇 +2 位作者 周剑波 魏培涛 罗海健 《科技视界》 2014年第23期286-287,共2页
本文采用综合热重分析法,在不同升温速率及泥煤不同比例混合条件下,开展造纸污泥、煤及泥煤混合物的燃烧热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造纸污泥的热重曲线存在3个明显的失重区域,分别与两个挥发分析出阶段和一个固定碳燃烧阶段相对应。
关键词 造纸污泥 粉煤 燃烧 热重分析
下载PDF
环境空气中PM_(2.5)的组分分析创新实验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云慧 柯丁宁 +4 位作者 罗海健 蒋丽红 魏熙宇 张芳 李海雁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7期182-185,共4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使命,生态文明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环境空气中PM_(2.5)的组分分析是一门从环境污染问题出发,围绕我国重要的大气污染物PM_(2.5),探究其主要组成成分的创新实验课。课程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使命,生态文明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环境空气中PM_(2.5)的组分分析是一门从环境污染问题出发,围绕我国重要的大气污染物PM_(2.5),探究其主要组成成分的创新实验课。课程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效结合,旨在培养交叉型的创新人才。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设计,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采用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法,以“抛砖引玉”模式开展理论教学,以“课内思考题”模式开展实验教学,倡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沟通、分享汇报、实践操作等方式自主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组分分析 创新实验课 问题导向式教学
下载PDF
“实验室安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思政研究
5
作者 柯丁宁 况婷 +1 位作者 宋琳琳 罗海健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6期197-200,205,共5页
从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德育元素和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等方面,对实验室安全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探索。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内涵和育人元素,通过课前确立思政育人目标、课堂采用多种思政教学方式、课后新媒体进一步延伸思政教育等方式... 从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德育元素和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等方面,对实验室安全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探索。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内涵和育人元素,通过课前确立思政育人目标、课堂采用多种思政教学方式、课后新媒体进一步延伸思政教育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对照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主要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发挥课程育人作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实验室安全 有机融合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教学 被引量:4
6
作者 罗海健 魏熙宇 +1 位作者 云慧 李冬梅 《实验室科学》 2021年第6期104-107,共4页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其实验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尤为重要。然而由于该课程的自身特点,使得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教学均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其实验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尤为重要。然而由于该课程的自身特点,使得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教学均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与创新实验教育中心为平台,搭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三个层次,一个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使该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变得更有针对性,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独立工作、交流合作等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分析和应对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 教学改革
下载PDF
Fenton氧化技术降解双酚A探索型实验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罗海健 柯丁宁 +2 位作者 魏熙宇 云慧 蒋丽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8-142,共5页
结合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实际问题及科研前沿技术,设计了Fenton氧化技术降解双酚A探索型综合实验。以模拟双酚A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UV/H_(2)O_(2)、Fenton、UV/Fenton等氧化技术降解双酚A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GC-MS分析了降解中间产物... 结合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实际问题及科研前沿技术,设计了Fenton氧化技术降解双酚A探索型综合实验。以模拟双酚A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UV/H_(2)O_(2)、Fenton、UV/Fenton等氧化技术降解双酚A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GC-MS分析了降解中间产物,引导学生推导其降解机理。该实验项目将学科研究前沿技术与本科实验课程相结合,涵盖了高级氧化技术及色谱技术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技能,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 芬顿技术 实验教学 探索实验
下载PDF
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教学实验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罗海健 柯丁宁 +2 位作者 魏熙宇 云慧 蒋丽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0-174,共5页
设计了"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市政污泥中金属元素含量"综合实验,考察石墨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比分析实验结果的精密度(RSD)、准确度及加标回收率。该实验旨在将消解... 设计了"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市政污泥中金属元素含量"综合实验,考察石墨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比分析实验结果的精密度(RSD)、准确度及加标回收率。该实验旨在将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应用于本科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石墨/微波消解前处理技术,熟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的测试原理、仪器构造和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石墨消解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
下载PDF
MoS_(2)强化FeOCl类芬顿处理偶氮染料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罗海健 魏熙宇 +2 位作者 柯丁宁 李朝林 王文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6-150,165,共6页
结合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际问题及学科研究前沿技术,设计了硫化钼(MoS_(2))强化FeOCl类芬顿处理偶氮染料的探索型综合实验。采用直接煅烧法制备FeOCl/MoS_(2)复合催化剂,探索FeOCl/MoS_(2)/H_(2)O_(2)类芬顿氧化体系对偶氮染料金橙Ⅱ的降... 结合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际问题及学科研究前沿技术,设计了硫化钼(MoS_(2))强化FeOCl类芬顿处理偶氮染料的探索型综合实验。采用直接煅烧法制备FeOCl/MoS_(2)复合催化剂,探索FeOCl/MoS_(2)/H_(2)O_(2)类芬顿氧化体系对偶氮染料金橙Ⅱ的降解性能,并优化反应体系中的各项影响因素。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子顺磁共振(EPR)等分析表征手段,揭示了MoS_(2)强化FeOCl类芬顿催化降解过程的作用机制。该综合实验将学科前沿技术与本科实验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适合用作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催化 芬顿技术 偶氮染料 本科教学 创新实验
下载PDF
水质在线监测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海健 李冬梅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2期128-131,145,共5页
环境监测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应用学科,在整个环境专业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家和地区重要河流、湖泊、水利工程等水域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 环境监测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应用学科,在整个环境专业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家和地区重要河流、湖泊、水利工程等水域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然而,环境监测本科实验教学仍然以人工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为主,导致高校课堂教学与实际监测应用之间无法有效衔接。该文提出将“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环境监测实验教学。通过对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应用,可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环境监测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水质检测 在线自动监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搞好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海健 《苏盐科技》 1996年第2期34-35,共2页
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机制过程中,几乎所有企业都遇到过同样的困扰:奖金额的不断膨胀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并不成正比,而且还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 有效途 企业形象 企业精神 规章制度 物质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下载PDF
在线自动监测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实验教学
12
作者 罗海健 魏熙宇 +1 位作者 云慧 李冬梅 《实验室科学》 2021年第6期75-78,81,共5页
在线自动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空气、水、土壤、噪声、生态等环境监测领域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然而,目前环境监测本科实验教学仍然以手工取样、实验室分析为主,导致了大学校园教育与实际监测应用之间无法有效衔接。将在线自动监测技... 在线自动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空气、水、土壤、噪声、生态等环境监测领域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然而,目前环境监测本科实验教学仍然以手工取样、实验室分析为主,导致了大学校园教育与实际监测应用之间无法有效衔接。将在线自动监测技术引入本科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提出"在线自动监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效掌握相同监测指标的不同测定方法及结果差异,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环境监测 在线自动监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实验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13
作者 云慧 朱荣淑 +6 位作者 王琨 杨磊 李海雁 柯丁宁 罗海健 魏熙宇 蒋丽红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22期234-237,共4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开展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为契机,调研了国内主要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建成了涵盖除尘、脱硫、脱硝、有机物净化、机动车尾气净化等内容的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开展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为契机,调研了国内主要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建成了涵盖除尘、脱硫、脱硝、有机物净化、机动车尾气净化等内容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体系,配套了较为完备的实验室基础设施。采用了多重实验教学手段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培养综合型、创新型的专业人才奠定了扎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控制 实验课程建设 教学实践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对制革污泥絮凝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罗海健 付长亮 +2 位作者 宁寻安 刘敬勇 梁秀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33-1938,共6页
分别采用微波、絮凝剂和微波联合絮凝剂对制革污泥进行脱水预处理,考察不同处理条件下制革污泥沉降速率(SV30)、毛细吸水时间(CST)和污泥比阻(SRF)的变化,并通过粘度、水分分布和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相关的脱水机理。结果表明,在微波输... 分别采用微波、絮凝剂和微波联合絮凝剂对制革污泥进行脱水预处理,考察不同处理条件下制革污泥沉降速率(SV30)、毛细吸水时间(CST)和污泥比阻(SRF)的变化,并通过粘度、水分分布和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相关的脱水机理。结果表明,在微波输出功率为648 W、辐射时间为60 s的预处理条件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投加剂量为8 mg/L时,污泥脱水性能达到最佳。与单独添加絮凝剂的污泥脱水相比,该条件下的SV30、CST和SRF分别降低了25.0%、48.9%和34.7%。污泥絮凝脱水前进行微波预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微波辐射联合CPAM进行污泥脱水时,CPAM则起主要脱水作用。微波辐射通过破坏污泥絮体结构,改变污泥中的水分分布,降低污泥的粘度,从而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污泥 微波 絮凝 脱水性能 水分分布
原文传递
造纸污泥混煤燃烧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宁寻安 张凝 +5 位作者 刘敬勇 杨佐毅 李磊 周剑波 魏培涛 罗海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86-1492,共7页
采用综合热重分析法,在不同升温速率及泥煤不同比例混合条件下,开展造纸污泥、煤及泥煤混合物的燃烧热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造纸污泥的热重曲线存在3个明显的失重区域,分别与2个挥发分析出阶段和1个固定碳燃烧阶段相对应.泥煤混合燃烧... 采用综合热重分析法,在不同升温速率及泥煤不同比例混合条件下,开展造纸污泥、煤及泥煤混合物的燃烧热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造纸污泥的热重曲线存在3个明显的失重区域,分别与2个挥发分析出阶段和1个固定碳燃烧阶段相对应.泥煤混合燃烧过程中,造纸污泥和煤基本保持各自的挥发分析出特性,其燃烧曲线基本位于污泥和煤燃烧曲线之间,且混合试样微熵热重(DTG)曲线的变化趋势与组成比例较大的成分的DTG曲线变化趋势更为接近.泥煤混合后其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有所下降,这说明挥发分含量高对应的燃烧特性好;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及煤比例的增加,燃尽指数Cb有上升的趋势.采用积分法(Coats-Redfern方程)计算得到各阶段燃烧反应的机理方程及相应的活化能参数,在第一阶段的挥发分析出燃烧峰前,活化能E值随着泥煤中粉煤比例的增加而降低,用方程f(α)=(1-α)0.5来描述造纸污泥及泥煤混合试样的燃烧机理较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燃烧 热重分析
原文传递
生物淋滤-Fenton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泓 宁寻安 +4 位作者 罗海健 王玉洁 刘敬勇 杨佐毅 阳重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41-1646,共6页
采用嗜酸性硫杆菌生物淋滤联合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淋滤过程中pH下降速率随着硫粉添加量增加而变快,经生物淋滤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对生物淋滤后的污泥进行了Fenton氧化... 采用嗜酸性硫杆菌生物淋滤联合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淋滤过程中pH下降速率随着硫粉添加量增加而变快,经生物淋滤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对生物淋滤后的污泥进行了Fenton氧化处理,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 h,H2O2和Fe2+添加量分别为6 g/L和0.5 g/L。在该条件下,污泥上清液中总有机碳(TOC)由20.8 mg/L增加到356.6 mg/L;污泥比阻(SRF)和滤饼含水率分别由5.98×1011s2/g和88.75%减少至1.26×1011s2/g和82.85%。生物淋滤-Fenton氧化法在污泥破解程度和脱水性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独Fenton氧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污泥 生物淋滤 Fenton氧化脱水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