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累及肾动脉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徐国建 邢越 +2 位作者 徐一丁 朱峥嵘 罗灿华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评估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于累及肾动脉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TEVAR治疗的26例累及肾动脉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情... 目的评估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于累及肾动脉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TEVAR治疗的26例累及肾动脉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1周、术后3个月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以及手术前后不同层面主动脉真假腔直径。结果2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术后3个月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术前1周明显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较术前1周明显降低(P﹤0.01);术后3个月与术前1周的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侧肾小球滤过率较健侧及术前1周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不同平面真腔的直径均明显大于术前1周,假腔的直径均明显小于术前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一侧肾动脉完全为假腔供血的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后患者的肾功能会出现恶化,应重视并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夹层 肾动脉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髂支闭塞治疗策略 的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一丁 朱峥嵘 罗灿华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患者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后髂支闭塞的原因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5例EVAR术后髂支闭塞的病例资料。结果14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患者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后髂支闭塞的原因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5例EVAR术后髂支闭塞的病例资料。结果14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1例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或消失。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0.3±6.8)个月,1例患者死于脑卒中,无再发髂支闭塞、截肢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EVAR术后发生髂支闭塞并不少见。如发生髂支闭塞,需仔细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综合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髂支闭塞
下载PDF
一体式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支架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疗效分析
3
作者 徐一丁 朱峥嵘 +1 位作者 罗灿华 谭羽灿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658-662,共5页
目的探讨一体式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支架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一体式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支架治疗需重建LSA的21例PAU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 目的探讨一体式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支架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一体式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支架治疗需重建LSA的21例PAU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支支架通畅率。结果2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Castor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156±54)min。术中2例LSA分支支架释放后存在狭窄,分别给予8×40 mm、10×40 mm球囊扩张后狭窄解除。术后2例患者出现股动脉穿刺点血肿,予以对症处理好转;术后1例出现截瘫,予以脑脊液引流、高压氧等对症治疗后症状较前好转,出院时可自行下地行走,无大小便失禁。21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左上肢缺血、内漏、脑梗死、死亡等。随访6~24个月,平均(14.8±5.2)个月,随访期间LSA分支支架通畅率为100%,无新发截瘫、内漏、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一体式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支架(Castor)治疗累及LSA的PAU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左锁骨下动脉 腔内治疗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8例报告 被引量:6
4
作者 罗灿华 汪忠镐 +1 位作者 张小明 王世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9-172,共4页
颈动脉瘤少见难治,1996年3~11月内收治12个瘤体。其中双侧病变4例(50%),3例属同一家族(一男二女,为亲兄妹)。对6例8个瘤体施行了切除,除1例术后有短期吞咽困难外无并发症。认为:对本病应争取采用瘤体剥脱术... 颈动脉瘤少见难治,1996年3~11月内收治12个瘤体。其中双侧病变4例(50%),3例属同一家族(一男二女,为亲兄妹)。对6例8个瘤体施行了切除,除1例术后有短期吞咽困难外无并发症。认为:对本病应争取采用瘤体剥脱术,其次为瘤体与颈外动脉同时切除,当颈动脉明显受累时,应采取颈总动脉重建分叉与瘤体切除和颈动脉重建法;应力求避免结扎颈总和颈内动脉;当需重建动脉时,我们提倡先重建动脉,后切除瘤体;对巨大或紧贴颅底者,可在施行近侧动脉吻合后,横断瘤体,自断面上显露颈内动脉开口,完成吻合,最后便可从容地切除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大隐静脉 颈动脉重建 治疗
下载PDF
股动脉注射毒品致假性动脉瘤破裂诊治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罗灿华 谭羽灿 +2 位作者 徐国建 何志坚 朱峥嵘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6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股动脉反复注射毒品后引起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在1998年6月至2005年12月收治16例因经股动脉反复制注射毒品后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行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均行病... 目的探讨股动脉反复注射毒品后引起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在1998年6月至2005年12月收治16例因经股动脉反复制注射毒品后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行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均行病灶切除清创手术。其中3例行血管重建术,术后半年到一年均发生人工血管感染需手术切除人工血管。13例行股动脉结扎术,1例术后股动脉出血死亡,所有病例无一例术后发生下肢坏疽。结论应用股动脉结扎瘤体切除清创术治疗反复注射毒品引起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似乎是一种简单和安全的方法,似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如术后发生肢端严重缺血时,可再考虑紧急行髂-股动脉解剖外径人工血管旁路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假性动脉瘤 血管外科手术 注射毒品
下载PDF
17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血管腔内治疗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罗灿华 谭羽灿 +2 位作者 徐国建 何志坚 朱峥嵘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负压吸栓手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和指征。方法选择起病在3天内、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见髂静脉内血栓可移动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17例患者进行髂股静脉腔内吸栓治疗。结果 16例可吸出髂股静脉内血栓。手...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负压吸栓手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和指征。方法选择起病在3天内、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见髂静脉内血栓可移动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17例患者进行髂股静脉腔内吸栓治疗。结果 16例可吸出髂股静脉内血栓。手术结束前和术后3天行下肢静脉造影,髂、股静脉通畅14例,治愈率84.2%。随访1~53(平均31)个月,无复发。3例无效,其中1例因术中髂外静脉损伤中止手术;2例术后3天造影显示髂总静脉闭塞。结论用髂股静脉腔内吸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 股静脉 血栓形成 血管腔内 血栓切除术
下载PDF
应用TriVex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罗灿华 谭羽灿 +2 位作者 徐国建 何志坚 朱峥嵘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透光曲张静脉刨吸术(TriVex)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价值,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对95例117条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用TriVex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每条下肢平均手术时间为35min,术后全部患者下肢胀痛消失,... 目的:探讨透光曲张静脉刨吸术(TriVex)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价值,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对95例117条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用TriVex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每条下肢平均手术时间为35min,术后全部患者下肢胀痛消失,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6~30个月无复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5%(24/117),包括皮肤穿孔2例,皮下血肿6例,曲张静脉残留7例,隐神经和皮肤神经损伤9例。结论:Trivex可用于对隐静脉曲张属支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曲张切除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静脉切除术 透光曲张静脉创吸术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附10例报告
8
作者 罗灿华 潘启深 +3 位作者 邓三珠 谭羽灿 陈志勇 费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1998年第2期106-107,共2页
1991~1997年,我院收治了10例腹主动脉瘤。年龄61~83岁,平均70.7岁。男8例,女2例。2例经择期手术治愈,3例来院后因发生破裂死亡。2例合并恶性肿瘤半年内死亡。2例因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于1年内死亡。1例瘤宽3.7cm的病人2年后死于瘤体破裂... 1991~1997年,我院收治了10例腹主动脉瘤。年龄61~83岁,平均70.7岁。男8例,女2例。2例经择期手术治愈,3例来院后因发生破裂死亡。2例合并恶性肿瘤半年内死亡。2例因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于1年内死亡。1例瘤宽3.7cm的病人2年后死于瘤体破裂。认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早行血管移植术是使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诊断 血管移植
下载PDF
近肾动脉腹主动脉闭塞症诊治体会
9
作者 罗灿华 谭羽灿 潘启深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1999年第4期189-190,共2页
目的 明确近肾动脉腹主动脉闭塞症与LeRiche’s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指出其治疗要点。方法报告1例近肾动脉腹主动脉闭塞症的诊断、腹主-双股动脉旁路手术过程。结果 术后病人双足背动脉恢复搏动,双肾功能正常,间歇性跛行消失。结论 近肾动... 目的 明确近肾动脉腹主动脉闭塞症与LeRiche’s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指出其治疗要点。方法报告1例近肾动脉腹主动脉闭塞症的诊断、腹主-双股动脉旁路手术过程。结果 术后病人双足背动脉恢复搏动,双肾功能正常,间歇性跛行消失。结论 近肾动脉腹主动脉闭塞症与LeRiche’s综合征的鉴别需进一步行血管造影、MRI等检查。术中必须行肾动脉以上腹主动脉阻断时,应采用尽可能低的位置阻断,并且对受累器官采取保护措施,阻断时间要尽可能缩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肾腹主动脉闭塞 主-股旁路移植术 诊断
下载PDF
16排CT用于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成像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潘爱珍 甘毅 +2 位作者 罗灿华 陈涛 郑建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6期898-900,共3页
目的 探讨 16排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及下肢阻塞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2 6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阻塞性病变患者行 16排CT容积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 ,其中 15例接受人工血管或支架植入术。结果  2 6例共494节段 ,血管重度狭... 目的 探讨 16排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及下肢阻塞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2 6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阻塞性病变患者行 16排CT容积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 ,其中 15例接受人工血管或支架植入术。结果  2 6例共494节段 ,血管重度狭窄 97节段 ,闭塞 83节段。 95节段行DSA检查 ,仅 2节段CTA与DSA分级不符。结论  16排CT血管成像在评价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方面与DSA结果基本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主动脉 动脉 阻塞性病变
下载PDF
四逆汤对缺血(氧)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伟康 金文涛 +2 位作者 罗灿华 罗汉川 侯灿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1-142,共2页
探讨了四逆汤对缺血(氧)心电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四逆汤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缺血性心电图有显著的改善作用,S-T段的下移显著减轻、T波的增高明显受到抑制;四逆汤也显著延长了缺氧小鼠的心电活动时间,四逆... 探讨了四逆汤对缺血(氧)心电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四逆汤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缺血性心电图有显著的改善作用,S-T段的下移显著减轻、T波的增高明显受到抑制;四逆汤也显著延长了缺氧小鼠的心电活动时间,四逆汤对缺血(氧)心肌的此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显著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肌缺血 四逆汤 心肌营养血流量
下载PDF
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治疗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国建 罗灿华 +2 位作者 谭羽灿 钟宇红 李金环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8-379,共2页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对13例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未行手术治疗;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股动脉结扎术,1例行股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结果4例未做手术患者均死亡,...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对13例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未行手术治疗;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股动脉结扎术,1例行股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结果4例未做手术患者均死亡,9例手术患者均保肢成功,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是该类患者的唯一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结扎股动脉是可行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毒品 外科手术 股动脉结扎术
下载PDF
糖尿病足的治疗及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朱峥嵘 罗灿华 陈小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11-2314,共4页
目的:对糖尿病足治疗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了解其治疗的有效措施。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2003-01/2005-12期间的有关糖尿病足治疗的文献,检索词“diabetic foot,diet therapy,drug therapy,radiotherapy”等,限制语种为“Eng... 目的:对糖尿病足治疗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了解其治疗的有效措施。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2003-01/2005-12期间的有关糖尿病足治疗的文献,检索词“diabetic foot,diet therapy,drug therapy,radiotherapy”等,限制语种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3-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献,检索词“糖尿病足,治疗”,限定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选取包括具有神经、血管或感染情况的糖尿病足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初审,纳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Meta分析和临床分析的文章。排除综述、个案报道。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严密性、实施过程是否严格及统计学处理的合理性。资料提炼:共收集文献91篇,纳入文献31篇。资料综合:糖尿病足是周围神经病变、缺血、足部畸形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糖尿病发展后期的严重并发症,明确其发病机制对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诊断糖尿病足时应该明确其神经、血管、感染等情况。治疗方案也应根据溃疡的严重程度(Wagner分级)、血管状况、感染和神经病变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结论:糖尿病足的短期效果通常比较理想,远期效果欠佳,只有明确糖尿病足的神经、血管、感染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治疗才能提高保肢率和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 综述[文献类型]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峥嵘 罗灿华 +2 位作者 袁建伟 冯彦林 廖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4-636,共3页
目的:评价PET/CT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经术前B超筛检,共50个怀疑甲状腺恶性病灶纳入研究,术前行PET/CT及UGFNAC评价良恶性,以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评价PET/CT的诊断价值。结果:50个病灶,病理诊断2... 目的:评价PET/CT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经术前B超筛检,共50个怀疑甲状腺恶性病灶纳入研究,术前行PET/CT及UGFNAC评价良恶性,以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评价PET/CT的诊断价值。结果:50个病灶,病理诊断26例为恶性,24例为良性。恶性肿物组PET/CT的SUVmax高于良性组。PET/CT诊断敏感度为88.5%,特异度为79.2%,粗符合率为84%,Youden指数为67.7%。结论:PET/CT对区分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有很好的价值,联合采用PET/CT及UGFNAC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PET/CT 18F-FDG B超引导 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带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对ⅢB型主动脉夹层内脏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峥嵘 陈小东 +4 位作者 罗灿华 谭羽灿 徐国建 何志坚 廖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2期10263-10267,共5页
背景:带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后,受累的内脏动脉血流变化涉及到重要脏器的血供。目的:观察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带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后腹部内脏动脉血流的变化。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对象:2004-05/2007-06佛山市第一人民... 背景:带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后,受累的内脏动脉血流变化涉及到重要脏器的血供。目的:观察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带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后腹部内脏动脉血流的变化。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对象:2004-05/2007-06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急慢性Debakey 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病程3h~2年;急性夹层11例,亚急性及慢性夹层17例;破裂口均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5例只有1个破裂口,23例有2个以上破裂口。方法:治疗前后28例患者均经16排超高速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行经升主动脉高压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观察内脏动脉血流情况;经主动脉真腔于内脏动脉附近低压手推对比剂,观察内脏动脉真腔血供情况,并进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患者全部接受带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治疗,仅封堵主动脉第一破口,其他破裂口不作一期处理。主要观察指标: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血运来源情况,真腔血供的改善情况。结果:28例患者共112条腹部内脏动脉,经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检查,87条血管能确定其供血情况,其中31条真腔血供受损,占35.6%,具体为完全真腔供血8条(26%),真假腔混合供血7条(23%),完全假腔供血13条(42%),无供血3条(10%)。经腔内修复后再评价此31条血供受损血管,完全真腔供血的8条均有改善(100%);真假腔混合供血的7条也均获改善(100%),其中4条恢复完全真腔供血,3条恢复为真腔供血为主;完全假腔供血的有12条获得改善(92%),其中4条恢复为真腔供血为主,8条有真腔供血参与;3条无供血的有2条获得改善(67%),恢复为真腔供血。结论:带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治疗后,各型血运受损的腹部内脏动脉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无血运减少和内脏缺血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膜血管内支架 腔内隔绝 主动脉夹层 内脏动脉
下载PDF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志坚 罗灿华 +2 位作者 谭羽灿 徐国建 朱峥嵘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覆膜支架于腔内隔绝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52例主动脉夹层3B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9例,对他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心脏超声等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 目的:探讨运用覆膜支架于腔内隔绝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52例主动脉夹层3B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9例,对他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心脏超声等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相关的评估。结果:50例成功施行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手术。手术后的造影证明了夹层裂口完全封闭以及内漏的现象显著减少。在术后回访1-24个月中,1例在1个月内发生死亡,术后1年后主动脉均没有发生病变。结论:运用覆膜支架于腔内隔绝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比较好,具有安全、微创和高效的特点。术后死亡率低、并发症低,而且手术成功率比较高、生存比率也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国建 罗灿华 +2 位作者 谭羽灿 何志坚 朱峥嵘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2期2266-2268,共3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后有症状低血钙与无症状低血钙患者的血钙水平及临床不同手术方法对血清钙及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的患者188例进行分析,按...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后有症状低血钙与无症状低血钙患者的血钙水平及临床不同手术方法对血清钙及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的患者188例进行分析,按照症状的情况分为有症状组84例、无症状组10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3、5 d血清钙及PTH水平的变化。同时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1、2、3、5 d对血清钙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3、5 d血清钙水平逐渐上升,有症状组血清钙水平显著高于无症状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5 d PTH水平均逐渐降低,有症状组PTH水平显著低于无症状组(P<0.05),4种手术方式血钙水平以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最高,其次为一侧甲状腺全切+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再次为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血清钙水平最低是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结论甲状腺术后有症状低血钙与无症状低血钙患者的血钙水平均降低,监测血钙水平对低血钙的预防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低钙血症 甲状腺旁素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发病原因多因素研究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志坚 谭羽灿 +6 位作者 徐国建 朱峥嵘 曹健强 邢越 吴嘉瑜 邹岚 罗灿华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年第5期555-558,562,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发病的高危风险因素。方法调查240例在我院保健科体检的患者,问卷调查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以及生活习惯等,对比研究有甲状腺结节和无甲状腺结节的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以及生活习惯等差别。采用多因素的二分类...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发病的高危风险因素。方法调查240例在我院保健科体检的患者,问卷调查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以及生活习惯等,对比研究有甲状腺结节和无甲状腺结节的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以及生活习惯等差别。采用多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结节发病原因的高危因素。结果性别、头颈照射和性格等三个因素与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有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头颈部照射史、女性患者和性格忧郁的人群是甲状腺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中最终纳入模型的是性别、头颈照射史和性格等三个因素为甲状腺结节发病的高危风险因素。结论性别、头颈部照射史以及性格等可能是甲状腺结节发病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高危因素 多因素分析 问卷调查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血透通路狭窄的技术成功率与一期通畅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峥嵘 邹岚 +6 位作者 邢越 谭羽灿 徐国建 何志坚 曹健强 吴嘉瑜 罗灿华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PTA)治疗前臂Brescia-Cimino内瘘(B-C AVF)狭窄的技术成功(TS)率与一期通畅率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影响TS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3月本中心经PTA治疗的B-C AVF狭窄病例,对比分析技术不成功(TF...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PTA)治疗前臂Brescia-Cimino内瘘(B-C AVF)狭窄的技术成功(TS)率与一期通畅率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影响TS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3月本中心经PTA治疗的B-C AVF狭窄病例,对比分析技术不成功(TF)组和TS组的一期通畅率,探讨影响TS的相关因素。结果共74例患者纳入研究,整体一期通畅时间为(7.79±0.48)个月,TS组(41例)一期通畅时间为(9.77±0.61)个月,优于TF组(33例)的一期通畅时间(5.42±0.53)月(P<0.01)。TF组使用普通球囊比例更高(54.5%),而TS组使用高压球囊比例更高(68.3%)(P=0.048),TF组比TS组需要多次扩张(>2次)的比例更高(90.9%VS 24.4%)(P=0.001)。结论 PTA治疗B-C AVF狭窄中,TS可以延长一期通畅时间,提高通畅率,使用高压球囊可以增加TS率,从而减少球囊的多次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狭窄 腔内 球囊扩张 技术成功 残余狭窄
下载PDF
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腔内治疗现状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峥嵘 罗灿华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225-228,共4页
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aortoiliac occlusive disease,AIOD)主要是指累及肾下腹主动脉和髂动脉一支或多支血管的动脉闭塞性病变,可引起下肢及盆腔缺血等一系列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AIOD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 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aortoiliac occlusive disease,AIOD)主要是指累及肾下腹主动脉和髂动脉一支或多支血管的动脉闭塞性病变,可引起下肢及盆腔缺血等一系列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AIOD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动脉硬化是其最主要的病因,风湿免疫性血管炎性疾病、先天性的血管结构发育异常、主动脉夹层累及也是其病因之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血管结构 主髂动脉闭塞 动脉闭塞性病变 髂动脉 饮食习惯 发育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