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遥测和刺激技术建立兔房颤模型的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宋磊 陈颖敏 +3 位作者 张方亮 罗章源 张文赞 何奔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9-43,101,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在无线遥测和刺激技术基础上的兔房颤模型的制作。方法新西兰兔皮下植入自主研发的植入式遥测刺激器,植入式遥测刺激器的制作是以TI公司(德州仪器)的MSP单片机和TI公司的RF无线收发芯片CC2250为核心开发设计。优化植入系统... 目的探索一种在无线遥测和刺激技术基础上的兔房颤模型的制作。方法新西兰兔皮下植入自主研发的植入式遥测刺激器,植入式遥测刺激器的制作是以TI公司(德州仪器)的MSP单片机和TI公司的RF无线收发芯片CC2250为核心开发设计。优化植入系统设计以满足新西兰兔房颤模型建立的探索实验;植入子植入新西兰兔腹部皮下,采集电极留置于左上肢和右上肢腋下皮下,两个刺激电极分别缝合于左心耳和左心房上,通过无线收发采集和刺激信号;实现利用Powerlab生理记录仪连续监测体表I导联心电信号,并通过专用计算机程序刺激软件,发放间歇(刺激2 s,暂停2 s)高频(频率20 Hz)阈上(强度2 mA,脉宽1 ms)刺激,若间歇期内出现房颤,则人为干预中止刺激,若转为窦性心律,则继续刺激。结果植入式遥测刺激器在体内可稳定工作(包括采集模拟心电信号和发放刺激)30 d,植入新西兰兔体内刺激3周后可诱导出房颤,持续时间>48 h。结论用新西兰兔代替比格犬建立基于无线遥测和刺激基础上的房颤模型是完全可行的,同时也体现了动物福利优化和替代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动物模型 长期遥测 程控高频电刺激
下载PDF
子痫前期大鼠模型建立及相关指标监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晶 严国锋 +3 位作者 罗章源 陈东宝 陈学进 李垚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448-452,共5页
目的使用SD大鼠构建子痫前期动物模型,并采用遥测法监测模型大鼠的动脉血压,分析掌握模型动物在自由活动状态下的血压及其他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将16只SD大鼠分为4组,遥测模型组A:大鼠植入遥测子并构建子痫前期模型。模型组B:... 目的使用SD大鼠构建子痫前期动物模型,并采用遥测法监测模型大鼠的动脉血压,分析掌握模型动物在自由活动状态下的血压及其他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将16只SD大鼠分为4组,遥测模型组A:大鼠植入遥测子并构建子痫前期模型。模型组B:仅构建子痫前期模型。遥测对照组C:植入遥测子并制作模型假手术。对照组D:仅制作子痫前期假手术。A、c组在遥测子植入后连续监测血压数据。各组收集妊娠13.5d、20.5d尿液检测尿总蛋白、尿肌酐。妊娠21.5d临产前将母鼠安乐死,取肝、肾、胎盘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模型组A制模2d后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C显著上升(P〈0.01),妊娠21.5d时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C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A、B尿总蛋白/肌酐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C、D(P〈0.01),同时A、B两组肝、肾、胎盘组织结构也出现了改变,并且出现70.49%胎鼠发育停止。结论成功构建子痫前期大鼠模型,获得大鼠在自由活动状态下的动脉压、尿生化、胎盘胎鼠发育情况,掌握了模型动物在妊娠期真实的、连续的血压变化周期。该模型或可成为子痫前期疾病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遥测 子宫胎盘缺血再灌注模型(RUPP) 子痫前期(PE) 平均动脉压(MAP)
下载PDF
基于无线刺激与遥测系统的心房颤动动物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陈雯雯 陈颖敏 +3 位作者 徐瑾 罗章源 张文赞 严国锋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可控、可靠、安全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自主设计并制作一种基于Microchip公司的PIC18(Peripheral Interface Controller,外围接口控制器)系列单片机和TI公司的RF(Radio Frequency,射频)无线收发芯... 目的探索一种可控、可靠、安全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自主设计并制作一种基于Microchip公司的PIC18(Peripheral Interface Controller,外围接口控制器)系列单片机和TI公司的RF(Radio Frequency,射频)无线收发芯片CC1101 CC1101(Chipcon公司)的植入式遥测刺激器,植入比格犬背部,记录电极留置腹侧皮下,刺激电极缝合于左心耳上,在犬清醒自由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机专用心电软件连续监测体表II导联心电信号,并发放间歇(刺激1 s,暂停2 s)高频(频率30 Hz)阈上(强度2 mA,脉宽5 ms)刺激,若间歇期内出现房颤,则人为干预中止刺激,若转为窦性心律,则继续刺激。结果植入式遥测刺激器在体外可稳定工作(包括采集模拟心电信号和发放刺激)30天,植入犬体内刺激3天后可诱导出房颤,持续时间最长达8 h。结论应用植入式遥测刺激器是建立房颤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植入式 程控 遥测 心房颤动 模型
下载PDF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黄晓菁 罗章源 陈颖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3期328-331,共4页
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可引起快速心室反应,发展为心室颤动,使血流动力学恶化,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WPW合并房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对WPW并发房颤可能与旁路电生理特性、旁路对心房电生理的影响、旁路逆传致... 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可引起快速心室反应,发展为心室颤动,使血流动力学恶化,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WPW合并房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对WPW并发房颤可能与旁路电生理特性、旁路对心房电生理的影响、旁路逆传致波峰碰撞等因素有关的机制;在心电图上的诊断特点;电复律治疗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普罗帕酮、胺碘酮、伊布利特等的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及术后的复发随访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心房颤动 心电图诊断 药物治疗 胺碘酮
下载PDF
心房颤动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学 被引量:6
5
作者 陈雯雯 罗章源 陈颖敏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0-393,共4页
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建立围绕"触发"和"维持"两个方面。触发因素为局灶的异常放电,可能来自心房肌、自主神经、肺静脉心肌袖,由相应部位的电刺激模拟。维持因素为时间依赖性的心房结构和电生理重构,研究病因学时可... 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建立围绕"触发"和"维持"两个方面。触发因素为局灶的异常放电,可能来自心房肌、自主神经、肺静脉心肌袖,由相应部位的电刺激模拟。维持因素为时间依赖性的心房结构和电生理重构,研究病因学时可由疾病模型模拟,探讨机制时则多由起搏模型模拟,心房、心室、肺静脉、迷走神经干或神经结是可供选择的起搏刺激部位。在起搏模型中联合各种化学药物,包括神经递质、离子通道阻滞剂,可用于探讨心房颤动促进和终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综述 起搏模型 自主神经 肺静脉心肌袖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对心房颤动影响的双重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傲 陈颖敏 +3 位作者 罗章源 李敏 宋磊 张文赞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5期392-394,共3页
迷走神经刺激(VNS)可通过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动作电位时程(APD)、增加AERP和APD离散度、促进心房电重构等机制诱发和维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但最近有实验表明VNS除了致房颤作用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治疗作用,低强度VNS可以抑制... 迷走神经刺激(VNS)可通过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动作电位时程(APD)、增加AERP和APD离散度、促进心房电重构等机制诱发和维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但最近有实验表明VNS除了致房颤作用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治疗作用,低强度VNS可以抑制房颤的诱发,选择性房室结VNS可以控制房颤时快速心室率,但VNS治疗房颤的作用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迷走神经刺激 综述 心房颤动
下载PDF
房颤兔模型制作方法的优化
7
作者 张方亮 陈颖敏 +4 位作者 宋磊 罗章源 张文赞 许向东 何奔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443-448,共6页
目的 优化无线植入刺激系统房颤(AF)动物模型制作方法.方法 1)麻醉方案优化,将30只新西兰兔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用三种不同的麻醉方法.A组:戊巴比妥钠,B组:陆眠宁Ⅱ+地西泮+利多卡因,C组:陆眠宁Ⅱ+咪达唑仑+利多卡因.比较... 目的 优化无线植入刺激系统房颤(AF)动物模型制作方法.方法 1)麻醉方案优化,将30只新西兰兔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用三种不同的麻醉方法.A组:戊巴比妥钠,B组:陆眠宁Ⅱ+地西泮+利多卡因,C组:陆眠宁Ⅱ+咪达唑仑+利多卡因.比较其首次麻醉时间,对呼吸、心率的抑制作用,麻醉2h内补充麻醉次数,麻醉死亡.2)采集电极留置部位优化,先将心动图采集电极连接注射器针头在兔体表不同部位采集心电图分析后选择最终采集部位.3)植入子刺激电极和手术方法优化,使用优质不锈钢丝制作刺激电极和一种改进的电极缝合固定方法.结果 A组麻醉中呼吸、心率抑制较B、C组明显.B组首次麻醉时间最长.C组补充麻醉次数最多.优化心电图采集位置后获得了最佳心动图.优化的刺激电极明显改善了刺激效果,改进手术方法后使手术简单易行,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 通过优化麻醉方案、心电图采集部位,改进刺激电极和手术方法后制作植入式遥测刺激器建立AF动物模型更加符合实验动物的3R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AF) 动物模型 优化
下载PDF
离体猪心双极射频消融的多参数对比研究
8
作者 陈颖敏 李敏 +3 位作者 徐瑾 罗章源 张文赞 秦永文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6期516-520,共5页
目的研究临床条件下多参数双极射频消融在离体猪心上形成的消融灶的形态大小,评价双极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在消融功率30 W和消融温度60℃时,多参数条件(间距12-17 mm、时间20-90 s、灌注0和1 000 ml/h)分别进行组合,把离... 目的研究临床条件下多参数双极射频消融在离体猪心上形成的消融灶的形态大小,评价双极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在消融功率30 W和消融温度60℃时,多参数条件(间距12-17 mm、时间20-90 s、灌注0和1 000 ml/h)分别进行组合,把离体猪心(共96个,每个组合消融6次)置于水浴37℃的Langendorff心脏离体灌注体系中,使用4 mm的大头双极消融电极在心室心外膜进行消融,测定交汇消融灶的长度、深度、连接率和爆破率。结果时间增加,长度、深度、连接率、爆破率都增加;间距增加,长度增加,深度、连接率、爆破率下降;有灌注时长度、深度、连接率、爆破率增加。12 mm、20 s有灌注时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好,长度均值为22.17±1.86 mm,深度均值为3.50±0.63 mm,连接率100%,爆破率0%。结论 30 W、60℃时双极消融可以在电极间距12 mm、20 s、有灌注(1 000 ml/h)时形成最稳定的连续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双极消融 离体猪心 多参数
下载PDF
低功耗蓝牙传输远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
9
作者 王云光 张妍 +1 位作者 罗章源 张蕾蕾 《软件导刊》 2016年第12期46-48,共3页
在临床与日常保健中,血氧饱和度(SPO2)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采用有线测量方法,必然会给病人带来行动上的不便。提出将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与蓝牙技术相结合的测量方式,可有效克服传统系统的诸多弊端。此外,还提出了应用ARMS嵌入式网关... 在临床与日常保健中,血氧饱和度(SPO2)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采用有线测量方法,必然会给病人带来行动上的不便。提出将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与蓝牙技术相结合的测量方式,可有效克服传统系统的诸多弊端。此外,还提出了应用ARMS嵌入式网关的设想,在有效接入Internet的基础上,实现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设备的远程访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牙传输 无线传输 脉搏血氧饱和度 远程监测系统
下载PDF
超低功耗体表贴附式心电长期监护和存储系统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纳 陈颖敏 +3 位作者 张文赞 罗章源 金勋 殷卫海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8-31,共4页
针对便携式医疗监护的需求,以高集成度、低功耗的PIC18F27J13单片机为内核,通过SPI总线与Micro-SD卡进行通讯,对采集到的心电数据进行实时存储,并通过上位机软件显示,方便医生在电脑上对心电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以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 针对便携式医疗监护的需求,以高集成度、低功耗的PIC18F27J13单片机为内核,通过SPI总线与Micro-SD卡进行通讯,对采集到的心电数据进行实时存储,并通过上位机软件显示,方便医生在电脑上对心电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以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功耗极低,通过单节3.6V锂亚电池供电,可以实现15天以上心电数据的连续采集、存储。体表贴附式电极避免了植入式的痛苦和风险,尺寸小,方便病人长期佩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监护 PIC18F27J13 贴附式 长时间 低功耗
下载PDF
耳部佩戴型反射式无线血氧监测仪的研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蕾蕾 朱辰 +6 位作者 郑敏 罗章源 郭清奎 徐烨 于航 金勋 张文赞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8年第3期130-134,共5页
针对透射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存在佩戴不舒适,不适于长期佩戴的问题,该文设计的耳部佩戴型反射式无线血氧监测仪,由耳塞与主体部分组成,耳塞中有反射式传感器,采用有弹性的材料,符合人体工学设计,适合多数人佩戴。主体部分包括信号采集... 针对透射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存在佩戴不舒适,不适于长期佩戴的问题,该文设计的耳部佩戴型反射式无线血氧监测仪,由耳塞与主体部分组成,耳塞中有反射式传感器,采用有弹性的材料,符合人体工学设计,适合多数人佩戴。主体部分包括信号采集转化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运动监测模块、存储模块、低功耗蓝牙透传模块、电源管理电路及电池和充电模块。嵌入式软件包括控制和算法,实现对硬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控制和设置,以及数据的滤波,血氧值、脉搏值的计算等。设计了血氧监测APP,注册账户后,可以实时显示通过蓝牙传输的血氧饱和度值、脉搏波、脉率、设备状态等信息。该设计适合长期佩戴和记录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数据,有助于低氧血症及其相关事件的及时检出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式 血氧 耳部 蓝牙 运动监测
下载PDF
基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植入式动物生理参数遥测系统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子平 刘华 +4 位作者 颜国正 贾智伟 石煜 罗章源 朱柄全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2年第3期288-292,301,共6页
目的为长期连续监测动物生理参数,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植入式遥测系统。方法系统由无线能量传输设备、植入式微型电子胶囊、数据记录仪、数据处理软件组成。胶囊尺寸为13.06 mm×30.90 mm,重6.38 g,功耗约150... 目的为长期连续监测动物生理参数,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植入式遥测系统。方法系统由无线能量传输设备、植入式微型电子胶囊、数据记录仪、数据处理软件组成。胶囊尺寸为13.06 mm×30.90 mm,重6.38 g,功耗约150 mW。结果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植入式遥测系统能够监测心电、体温和血压。选用新西兰兔进行活体实验,测得体温范围为37.2~37.3℃,基线噪声为0.1℃,血压范围为74~83 mmHg,基线噪声为3 mmHg。结论模拟实验和动物活体实验证明基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植入式动物生理参数遥测系统能够比较准确地监测动物的心电、体温和血压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能量传输 植入式 遥测系统 生理参数
下载PDF
可用于持续性房颤动物模型的无线植入式电刺激和心电采集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勋 张文赞 +2 位作者 李毅刚 罗章源 袁志华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29-332,共4页
快速心房起搏房颤模型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慢性房颤动物模型;根据这种经典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功能的可植入式电刺激和心电采集系统,该文介绍了系统各部分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给出了利用该系统在模拟测试环境和动物试... 快速心房起搏房颤模型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慢性房颤动物模型;根据这种经典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功能的可植入式电刺激和心电采集系统,该文介绍了系统各部分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给出了利用该系统在模拟测试环境和动物试验中得到的结果。经过动物实验验证,该系统可用于引发和实时监测持续性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无线通信 植入式 电刺激 心电采集 低功耗
下载PDF
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仪 被引量:7
14
作者 罗华杰 罗章源 +4 位作者 金勋 张蕾蕾 王长金 张文赞 涂权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5年第6期391-394,共4页
电击除颤是最有效的治疗室颤(VF)的方法,该文介绍的是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仪,包括心电信号测量,生物阻抗测量,放电除颤模块,能够自动识别室颤信号,以双相指数波型进行除颤放电。经动物实验验证,该设备可实现心电信号采... 电击除颤是最有效的治疗室颤(VF)的方法,该文介绍的是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仪,包括心电信号测量,生物阻抗测量,放电除颤模块,能够自动识别室颤信号,以双相指数波型进行除颤放电。经动物实验验证,该设备可实现心电信号采集及自动识别,在识别出室颤信号后能自动进行电击除颤,可中止室颤,实现心脏电转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戴式 自动识别 电击除颤 双相指数波形放电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的左心房结构参数与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1年内复发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沈金链 宋娟 +2 位作者 王睿 严鹏勇 罗章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6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CT扫描的左心房结构参数与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RFA)后1年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急诊科接受RFA的AF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RFA后1年内有无复发将其分为复发... 目的探究基于CT扫描的左心房结构参数与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RFA)后1年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急诊科接受RFA的AF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RFA后1年内有无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n=51)和未复发组(n=145)。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前基于CT扫描的左心房结构参数、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探讨基于CT扫描的左心房结构参数与AF患者RFA后1年内复发的关系。结果复发组持续性AF占比高于未复发组,左心房左外侧脊(LLR)长度、左心房直径(LAD)长于未复发组,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高于未复发组,左心耳体积大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房LLR长度、LAVI、左心耳体积是AF患者RFA后1年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左心房LLR长度、LAVI、左心耳体积预测AF患者RFA后1年内复发的AUC分别为0.901〔95%CI(0.855~0.947)〕、0.897〔95%CI(0.855~0.940)〕、0.972〔95%CI(0.945~0.999)〕。结论左心房LLR长度、LAVI、左心耳体积是AF患者RFA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且三者对AF患者RFA后1年内复发具有较高/中等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左心房 复发
下载PDF
槐果碱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雯雯 罗章源 +3 位作者 陈颖敏 徐瑾 陈曙霞 何奔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46-949,共4页
目的研究槐果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乌头碱诱发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的SD大鼠,分为模型组、槐果碱组(5 mg·kg^(-1),iv)与胺碘酮组(2.5μg·kg^(-1),iv)3组。心电图连续示波观察,电脑实时显示并存储,记录室性早搏、... 目的研究槐果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乌头碱诱发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的SD大鼠,分为模型组、槐果碱组(5 mg·kg^(-1),iv)与胺碘酮组(2.5μg·kg^(-1),iv)3组。心电图连续示波观察,电脑实时显示并存储,记录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出现时间,换算成乌头碱的累积量(μg·kg^(-1)),研究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运用玻璃微电极记录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研究槐果碱(1、5、10μmol·L^(-1))对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时程(APD)、有效不应期(ERP)、最大除极化速度(V_(max))、动作电位幅度(APA)、静息电位(RP)的影响。结果槐果碱组和胺碘酮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推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心脏停搏的出现时间,两者均能增加引起上述心律失常时乌头碱的耗量(P<0.05),但在槐果碱与胺碘酮两者间无差异(P>0.05)。槐果碱(1、5、10μmol·L^(-1))均能使APD_(50)、APD_(90)、APD_(100)、ERP延长,V_(mas)减小(P<0.05),但对APA、RP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槐果碱能抑制乌头碱诱发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与其延长APD和ER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果碱 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 动作电位 乌头碱 胺碘酮
原文传递
血清lncRNA CRNDE和miR-205-5p在冠心病中表达及其早期诊断
17
作者 沈金链 王睿 +2 位作者 严鹏勇 胡文瑛 罗章源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827-83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lncRNA CRNDE)、微小RNA-205-5p(miR-205-5p)表达水平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收治的300...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lncRNA CRNDE)、微小RNA-205-5p(miR-205-5p)表达水平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收治的300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n=106)、双支病变组(n=115)和三支病变组(n=79);同期纳入286名排除冠心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lncRNA CRNDE、miR-205-5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lncRNA CRNDE、miR-205-5p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CRNDE、miR-205-5p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组lncRNA CRND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miR-205-5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72、21.722、14.667、11.439、13.571、7.147,P均<0.05)。冠心病患者血清lncRNA CRNDE水平与TC、TG、LDL-C成负相关,与HDL-C成正相关(r=-0.486、-0.492、-0.510、0.504,P均<0.05);miR-205-5p水平与TC、TG、LDL-C成正相关,与HDL-C成负相关(r=0.497、0.494、0.490、-0.509,P均<0.05)。三支病变组血清lncRNA CRNDE水平显著低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miR-205-5p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血清lncRNA CRNDE水平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miR-205-5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lncRNA CRNDE、miR-205-5p水平联合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高于lncRNA CRNDE、miR-205-5p单独诊断的0.746、0.8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674、1.717,P均<0.05)。miR-205-5p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ncRNA CRNDE是冠心病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lncRNA CRNDE、miR-205-5p可作为冠心病诊断及疾病进展的可靠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 微小RNA-205-5p
原文传递
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对识别具有高危因素患者的无症状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18
作者 胡凯 陈颖敏 +4 位作者 卜军 张文赞 罗章源 刘宗军 蔡振东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验证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Smartpatch,恩识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对具有心房颤动(房颤)高危因素患者无症状房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根据CHA2DS2-VASc评分标准中的... 目的验证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Smartpatch,恩识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对具有心房颤动(房颤)高危因素患者无症状房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根据CHA2DS2-VASc评分标准中的高危因素(包括性别、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入选既往无脑卒中病史,年龄>65岁且具有≥2项高危因素的30例患者,使用24h动态心电图及Smartpatch记录后统计单次发作时间≥5 min的阵发性房颤的病例数,首次发作时间,房颤负荷及其他心律失常发现.结果 2周的检测时间窗Smartpatch共诊断出3例无症状房颤患者,检出率为10%,房颤总负荷为4.92%;房性心律失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平均首次发现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时间均在传统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窗口之外.结论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检测设备结合CHA2DS2-VASc评分中的高危因素可大幅提高具有高危因素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 高危因素 脑卒中
原文传递
Smartpatch长时程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19
作者 胡凯 陈颖敏 +7 位作者 卜军 张文赞 罗章源 马玉娟 刘宗军 严鹏勇 蔡振东 朱丽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验证长时程动态心电图Smartpatch对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临床表现为晕厥、黑矇、心悸的30例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测(Holter)后未明确诊断或未发现与症状相关的心律失常后使... 目的验证长时程动态心电图Smartpatch对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临床表现为晕厥、黑矇、心悸的30例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测(Holter)后未明确诊断或未发现与症状相关的心律失常后使用Smartpatch记录14天,统计首次出现有症状和无症状的心律失常时间、并比较第1天、前7天、整个周期的心律失常阳性率之间差异及佩戴的舒适程度。结果 30例Smartpatch诊断出25例存在心律失常,而Holter检出6例(阳性率83.33%vs 20%,P<0.05)。首次出现症状性的心律失常时间平均3.46天,首次记录到的无症状心律失常时间为6.13天。前7天检出阳性率明显大于第一天[63.33%(19/30)vs 16.67%(5/30),P<0.001],但和整个监测周期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33%(19/30)vs 83.33%(25/30),P=0.26],佩戴Smartpatch体感更舒适。结论 Smartpatch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诊断率明显高于Holter检查。第1周的监测时间窗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延长监测时间仍可以有重要的阳性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长时程动态心电图 心悸 晕厥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Smartpatch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20
作者 汪蓉 陈颖敏 +6 位作者 许向东 张方亮 陈霞 李宏松 张文赞 罗章源 何奔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7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Smartpatch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8月嘉定区中心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表现有胸闷心悸或黑矇、晕厥,心电图为房颤的患者30例,年龄(72±10... 目的探讨Smartpatch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8月嘉定区中心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表现有胸闷心悸或黑矇、晕厥,心电图为房颤的患者30例,年龄(72±10.6)岁。同时予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Smartpatch跟踪记录心电图14天,回顾分析两种方法记录的心电图结果。结果 Smartpatch贴附式超长时程心电图在房颤患者中额外心律失常检出11例,而24h动态心电图检出2例。结论 Smartpatch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在房颤患者中额外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优于24h动态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Smartpatch超长程心电图 24H动态心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