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谭海洋 罗良弢 严想元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910-912,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联合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腹腔镜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24小时给予肠外营养(卡文,1440ml),实验组患者在肠外...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联合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腹腔镜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24小时给予肠外营养(卡文,1440ml),实验组患者在肠外营养基础上联合应用肠内营养(瑞能,400m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免疫指标(IgA、IgG),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C3]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生化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3、IgA、IgG均高于对照组,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联合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炎症指标,促进胃肠道功能及免疫功能恢复,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腹腔镜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原文传递
LC同期行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曾锋 曾令浩 罗良弢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1期56-58,共3页
探讨LC同期行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选取本院收治的97例胆囊炎胆结石合并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病情及自主选择分为同期手术组(腹腔镜同期行胆囊切除术和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9例,分期手术组58例(先行LC,后行腹... 探讨LC同期行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选取本院收治的97例胆囊炎胆结石合并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病情及自主选择分为同期手术组(腹腔镜同期行胆囊切除术和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9例,分期手术组58例(先行LC,后行腹腔镜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同期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分期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IL-6、IL-8、TNF-α、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同期手术组并发症率(28.21%)高于分期手术组(17.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同期行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合并上段输尿管结石,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加快恢复,手术效果与分期手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癌破裂出血患者肿瘤复发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罗良弢 李春光 刘文明 《肝脏》 2021年第6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癌破裂出血患者肿瘤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破裂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癌破裂出血患者肿瘤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破裂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行根治性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行根治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无瘤生存期、总生存期,采用Cox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腹腔积液发生率、胸腔积液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无瘤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试验组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组织学分型、HIPEC均是影响术后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IPEC联合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破裂出血,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可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提高远期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热灌注化疗 肝门部胆管癌破裂出血 根治性切除 肿瘤复发
下载PDF
加ω-3脂肪酸全肠外营养对肠梗阻术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殷刚 罗良弢 严想元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916-918,共3页
目的探讨加ω-3脂肪酸全肠外营养支持对肠梗阻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例肠梗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术后开始接受5天的静脉营养支持。试验组补充ω-3脂肪酸注射100ml/d,其余热量用2... 目的探讨加ω-3脂肪酸全肠外营养支持对肠梗阻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例肠梗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术后开始接受5天的静脉营养支持。试验组补充ω-3脂肪酸注射100ml/d,其余热量用20%中长链混合脂肪乳剂补充。对照组脂肪乳剂的补充全部采用20%中长链混合脂肪乳剂;检测对照组及试验组治疗前1天,治疗后第5天血浆D哥L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检测术后第5天白蛋白,C反应蛋白,记录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浆DAO活性、D-乳酸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浆及DAO活性及D哥L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DAO活性、D-乳酸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5天C反应蛋白、通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ω-3脂肪酸全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保护肠梗阻术后肠道黏膜上皮,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脂肪酸 全肠外营养 二胺氧化酶 D-乳酸
原文传递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COX-2抑制剂联合顺铂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曹少祥 李华顺 +1 位作者 谭海洋 罗良弢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2-17,21,共7页
目的研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联合顺铂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胃癌SGC7901细胞根据处理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尼美舒利组和联合组。通过MTT法筛选尼美舒利与顺铂单独作用人胃... 目的研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联合顺铂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胃癌SGC7901细胞根据处理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尼美舒利组和联合组。通过MTT法筛选尼美舒利与顺铂单独作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最低有效剂量;Annexin V-FITC/PI染色法进行细胞形态学分析;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38、p-p38、p-p53、Bcl-2、Bax及c-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尼美舒利和顺铂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最低有效剂量分别为50μmol/L和2.5μmol/L。与单独用药组和对照组相比,二者联合作用后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1),能够显著提高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数(P<0.01),能够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能够促进p38和p53蛋白的磷酸化,抑制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及c-caspase-3表达量(P<0.05)。与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尼美舒利联合顺铂能够通过阻断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p38蛋白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环氧化酶-2抑制剂 尼美舒利 顺铂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十二指肠损伤25例诊治体会
6
作者 罗良弢 严想元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4期471-472,共2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治愈22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12%.结论十二指肠损伤的术前明确诊断极为困难,术中亦容易漏诊,因此早期诊...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治愈22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12%.结论十二指肠损伤的术前明确诊断极为困难,术中亦容易漏诊,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损伤 早期诊断 漏诊 治疗
下载PDF
结肠肿瘤性穿孔9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罗良弢 严想元 《中华当代医学》 2006年第4期74-74,共1页
目的 探讨结肠肿瘤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和如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结肠肿瘤性穿孔的病程,就诊时间,不同术式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结论 对结肠肿瘤性穿孔患者行肿瘤病灶切除一期吻合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肿瘤性穿孔 肠破裂穿孔 肠梗阻
下载PDF
上调miR-7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谭海洋 倪钰璇 罗良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63-868,共6页
目的探讨上调miR-7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q PCR)检测人正常胃黏膜上皮RGM-1细胞和胃癌BGC823细胞中miR-7表达差异;采用脂质体转染法上调BGC823细胞中miR-7表达,并通过q PCR检测其转染效果;C... 目的探讨上调miR-7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q PCR)检测人正常胃黏膜上皮RGM-1细胞和胃癌BGC823细胞中miR-7表达差异;采用脂质体转染法上调BGC823细胞中miR-7表达,并通过q PCR检测其转染效果;CCK-8法检测转染24 h、48 h和72 h后BGC823细胞的增殖情况;转染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6(CDK6)、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7在胃癌BGC823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上皮RGM-1细胞(P<0.05)。转染miR-7 mimics后,与空白组相比,阴性组中miR-7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干扰组中miR-7表达显著上升(P<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转染24 h、48 h和72 h后,干扰组BGC823细胞中的OD值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而阴性组与空白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阴性组中G1期、S期、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和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扰组中G1期细胞所占比例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S期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上调miR-7表达后,BGC823细胞中CDK6、CDK4、Cyclin D1和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调miR-7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CDK6、CDK4、Cyclin D1和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7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肝外伤87例诊治体会
9
作者 罗良弢 严想元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12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肝外伤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手段治疗的各种肝外伤的临床资料,包括非手术治疗20例(中转手术5例),手术治疗72例。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治愈15例,手术治疗组72例(包括中转手术5例),治愈64例,死亡8... 目的探讨肝外伤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手段治疗的各种肝外伤的临床资料,包括非手术治疗20例(中转手术5例),手术治疗72例。结果非手术治疗组治愈15例,手术治疗组72例(包括中转手术5例),治愈64例,死亡8例,总治愈率为79/87(90.8%),死亡率8/87(9.2%)。结论对Ⅰ型肝外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Ⅱ~Ⅲ型肝钝性损伤,血流动力学稳定可行非手术治疗,Ⅱ-Ⅵ型肝损害,伴腹腔大出血或其它脏器损伤者,一经诊断应立即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肝切除术
下载PDF
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谷氨酸钾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殷刚 罗良弢 +1 位作者 谭海洋 严想元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876-879,共4页
目的探讨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谷氨酸钾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谷氨酸钾注射... 目的探讨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谷氨酸钾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谷氨酸钾注射液,60 mL加入到生理盐水50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3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化学指标和Child-Pugh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4%、92.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氨、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生化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Child-Pug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谷氨酸钾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精神状况,降低血氨水平,改善肝脏功能,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口服溶液 谷氨酸钾注射液 肝性脑病 生化学指标 血氨 总胆红素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CHILD-PUGH评分
原文传递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文明 罗良弢 +2 位作者 曹少祥 李永红 严想元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MD)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8例肥胖症且合并T2MD患者临床资料。27例患者纳入LSG组,31例行腹腔镜胃旁路术患者纳入LRYGB组。使用SPSS24.0... 目的探究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MD)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8例肥胖症且合并T2MD患者临床资料。27例患者纳入LSG组,31例行腹腔镜胃旁路术患者纳入LRYGB组。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糖脂代谢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T2MD治疗效果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8例患者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LSG组手术用时明显短于LRYGB组(P<0.05);两组在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BMI、血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而营养指标白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G组对T2MD的临床完全缓解率为77.8%,LRYGB组为74.2%,两组治疗效果相当(P>0.05)。结论LSG术作为独立减重术式安全有效,早期对于肥胖合并T2MD患者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肥胖症 腹腔镜 疗效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术后发生迟发型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文明 严想元 +2 位作者 李永红 罗良弢 许维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920-923,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术后发生迟发型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减少迟发型吻合口瘘的发生。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10月行保肛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497例,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无吻合口瘘456例,早发型(术后30 d内)吻合口瘘28例,...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术后发生迟发型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减少迟发型吻合口瘘的发生。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10月行保肛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497例,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无吻合口瘘456例,早发型(术后30 d内)吻合口瘘28例,迟发型(术后30 d后)吻合口瘘13例。对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和R×C表χ2检验及其分割法(计数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行χ2检验分割时,检验水准校正为α'=0.017。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贫血、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合并肠梗阻、术前放化疗、肿瘤与肛缘距离≤5 cm、吻合口与肛缘距离≤5 cm是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发生早发型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P<0.05,P<0.017);术前放化疗、肿瘤与肛缘距离≤5 cm、吻合口与肛缘距离≤5 cm、预防性造瘘是上述患者发生迟发型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P均<0.0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放化疗、贫血、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及吻合口与肛缘距离≤5 cm为影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术后发生早发型吻合口瘘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P<0.01);术前放化疗、肿瘤与肛缘距离≤5 cm、吻合口与肛缘距离≤5 cm、预防性造瘘为影响上述患者发生迟发型吻合口瘘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P<0.01);早发型吻合口瘘的ISREC分级、非手术治疗率明显高于迟发型(P<0.01,P<0.05)。结论术前放化疗、吻合口与肛缘距离、术中预防性造瘘以及肿瘤与肛缘距离是影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术后发生迟发型吻合口瘘的重要因素,应针对各影响因素并做好相应预防措施,以减少迟发型吻合口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吻合口瘘 迟发型 术前放化疗 吻合口与肛缘距离 肿瘤与肛缘距离 预防性造瘘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罗良弢 谭海洋 严想元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6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将12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将12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的恢复情况(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和远期预后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结肠癌的治疗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能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安全有效,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远期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无差异,可广泛应用于在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 疗效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微小RNA-126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殷刚 罗良弢 +4 位作者 严想元 陈勇 丁海滨 宋江勤 吴承堂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73-1575,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12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126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通过RT-PCR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FHC...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12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126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通过RT-PCR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FHC中miR-126的表达水平;采用人工合成的miR-126模拟物瞬时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转染后细胞增殖变化。 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miR-126阳性表达率为38.33%,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7);miR-126的低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P=0.005)、组织分化程度(P=0.018)、肿瘤TNM分期(P=0.000)明显相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P=0.350、0.819)。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中miR-126的相对表达量为0.355±0.060,较FHC细胞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采用人工合成的miR-126模拟物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SW480细胞中过表达miR-126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2、0.003、0.000)。 结论 miR-126在结肠癌组织表达下调,影响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26 结肠癌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改良末端回肠悬吊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殷刚 曹少祥 +3 位作者 罗良弢 刘文明 谭海洋 严想元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20年第4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末端回肠悬吊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住院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B组行Dixon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C组... 目的探讨改良末端回肠悬吊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住院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B组行Dixon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C组行Dixon加改良末端回肠悬吊术。比较三组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天营养学指标,外周血电解质浓度,住院总费用,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方式对营养物质及电解质的吸收利用未产生显著改变。B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F=0.004,P<0.05),二次手术率(100.00%)与A、C组的3.33%(1/30)相比显著升高(χ2=81.562,P<0.001)。A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各1例(6.67%),B组发生造口相关并发症2例(6.67%),C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3.33%),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4,P=0.809)。结论改良末端回肠悬吊术操作简单,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能有效降低造口还纳手术率,减轻患者因造口带来的心理压力和二次手术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回肠造口术 末端回肠悬吊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神经保护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良弢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3-513,共1页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已有二十多年.在手术学和肿瘤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清晰度的不断提高,手术者对盆自主神经解剖的认识逐步加深。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神经保护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循证医学证据 神经解剖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