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 被引量:42
1
作者 刘卫东 罗莉涛 +3 位作者 廖广志 左罗 魏云云 姜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0-607,共8页
针对新疆油田七中区开发现状,设计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的填砂管、天然岩心及微观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为油田现场提供二元驱优化配方。二元驱采收率增幅随着水油黏度比增大而增大,随着界面张力减小而增大。毛细... 针对新疆油田七中区开发现状,设计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的填砂管、天然岩心及微观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为油田现场提供二元驱优化配方。二元驱采收率增幅随着水油黏度比增大而增大,随着界面张力减小而增大。毛细管准数反映二元体系溶液黏度和界面张力的协同效应,应以其为准优化筛选最佳配方。新疆油田七中区二元驱溶液临界黏度比2.5、临界界面张力数量级为1′10-2 m N/m、临界毛细管准数数量级为1′10-3;优选出配方为0.3%KPS-1+1 115 mg/L HPAM,可提高采收率23.96%。二元驱通过聚合物增黏,降低驱替相流度,增加油相流度,使流度比减小,克服了注水指进,增加了吸水厚度,从而提高波及系数,进而启动盲端残余油;通过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降低黏附功,使残余油乳化、剥离、拉丝并易于启动,同时乳状液进一步增加驱替相黏度,在低界面张力和较高黏度下,毛细管准数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洗油效率,进而启动岛状、柱状及膜状残余油,最终提高了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二元驱 提高采收率 黏度比 界面张力 毛细管准数
下载PDF
煤粉悬浮剂性能评价及现场实施方案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莉涛 刘卫东 +3 位作者 姜伟 管保山 胡新海 丛苏男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4,105,共5页
在煤层气钻井及煤层压裂改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煤粉,煤粉沉降会堵塞煤岩地层裂缝和割理,严重影响煤层气井的产能。为了解决此难题,针对韩城区块研发了煤粉悬浮剂FYXF-3,并对其进行了室内评价和现场煤层气压裂方案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浓... 在煤层气钻井及煤层压裂改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煤粉,煤粉沉降会堵塞煤岩地层裂缝和割理,严重影响煤层气井的产能。为了解决此难题,针对韩城区块研发了煤粉悬浮剂FYXF-3,并对其进行了室内评价和现场煤层气压裂方案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不小于0.3%的煤粉悬浮剂溶液可以稳定悬浮裂缝和井筒中的煤粉,使煤粉随排采液一同流出到地面;同时可以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增加液体排采效率,使其对地层的伤害程度小于常规活性水压裂液。在此基础上,根据韩城区块煤岩特性,设计了现场煤层气压裂改造实施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剂 煤粉 煤层气压裂 表面张力 实施方案
下载PDF
Marangoni对流启动残余油微观机理 被引量:11
3
作者 罗莉涛 廖广志 +3 位作者 刘卫东 崔彬 王莹莹 朱文卿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27-1134,共8页
Marangoni对流可以有效地剥离油膜、乳化油滴的现象已经引起关注,研究Marangoni对流启动残余油的机理对提高石油采收率有着重大意义。在此背景下,选用了能产生Marangoni对流的季铵盐和OP7两种表面活性剂,设计了微观膜状残余油和喉道残... Marangoni对流可以有效地剥离油膜、乳化油滴的现象已经引起关注,研究Marangoni对流启动残余油的机理对提高石油采收率有着重大意义。在此背景下,选用了能产生Marangoni对流的季铵盐和OP7两种表面活性剂,设计了微观膜状残余油和喉道残余油启动实验,分别对比了强和弱Marangoni对流启动残余油的现象并分析了机理。结果表明:油膜在Marangoni对流引发的界面扰动作用下拉伸聚集成小油滴,同时界面扰动与浮力做功之和超过了油的黏附功,油膜收缩成油滴后从表面脱离。Marangoni对流产生的界面扰动在低界面张力条件下使喉道处的残余油自发乳化为粒径小于喉道尺寸的小油滴,使滞留油滴能够克服贾敏效应所产生的毛细管压差顺利通过喉道。Marangoni对流对启动残余油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油 Marangoni对流 油膜 喉道 乳化油滴
下载PDF
注入水中悬浮物对低渗透油藏储层堵塞规律 被引量:6
4
作者 罗莉涛 刘先贵 +4 位作者 孙灵辉 萧汉敏 支联友 杨烨 马家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8-133,139,共7页
注入水中悬浮颗粒和悬浮油滴能够严重堵塞低渗透油藏储层,造成渗透率下降,导致注水难、采油难。开展悬浮颗粒和悬浮油滴对低渗透储层堵塞规律的研究对提高油田注水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悬浮颗粒和悬浮油滴分别设计了5种粒径、3种... 注入水中悬浮颗粒和悬浮油滴能够严重堵塞低渗透油藏储层,造成渗透率下降,导致注水难、采油难。开展悬浮颗粒和悬浮油滴对低渗透储层堵塞规律的研究对提高油田注水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悬浮颗粒和悬浮油滴分别设计了5种粒径、3种质量浓度的岩心流动及反排解堵实验,并结合岩心的孔喉特征分析了堵塞规律。结果表明:悬浮颗粒或悬浮油滴对储层的堵塞存在贯穿性堵塞、浅部堵塞、贯穿性堵塞向浅部堵塞过渡3种形式;质量浓度和粒径在不同堵塞形式中对堵塞存在主次的影响作用;在过渡阶段,堵塞最严重、解堵效果最差。悬浮颗粒在过渡阶段的粒径范围较窄,且接近喉道直径;悬浮油滴在过渡阶段的粒径范围较宽,且大于喉道直径;悬浮颗粒的解堵效果明显弱于悬浮油滴。建议低渗透油田在达到配注量的同时,悬浮颗粒或悬浮油滴质量浓度尽量小、粒径范围尽量集中且远离过渡阶段。针对安塞油田,建议悬浮颗粒质量浓度≤2mg/L、粒径<4μm;悬浮油滴质量浓度<5mg/L、粒径≤3.1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悬浮颗粒 悬浮油滴 堵塞 浓度 粒径
下载PDF
页岩储层渗吸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发荣 左罗 +3 位作者 胡志明 吴国铭 吴嘉峰 罗莉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63-66,74,共5页
页岩含有大量黏土矿物,遇水会导致页岩中黏土矿物水化、膨胀,为研究页岩吸水特性及探究页岩气井返排率的影响因素。开展了页岩动态渗吸及静态渗吸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页岩水化作用主要发生在页岩与水或水基溶... 页岩含有大量黏土矿物,遇水会导致页岩中黏土矿物水化、膨胀,为研究页岩吸水特性及探究页岩气井返排率的影响因素。开展了页岩动态渗吸及静态渗吸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页岩水化作用主要发生在页岩与水或水基溶液接触的表层附近,液体侵入深度十分有限;不同的液体介质下页岩的吸水能力各不相同;页岩吸水量由表面水化吸水量、渗透水化吸水量和毛管吸水量组成,而且水化吸水量基本无法排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页岩气井压裂液的返排率;相同的成藏条件下页岩的渗透水化吸水量及表面水化吸水量相同;页岩水化能力及压裂效果是影响返排率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吸水 渗吸 水化
下载PDF
化学驱中聚合物水动力学尺寸及最优匹配注入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莉涛 廖广志 +3 位作者 严文瀚 刘卫东 闫福丽 田浩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5-130,136,共7页
为了明确化学驱中聚合物的注入性,针对聚合物(P)体系、碱-聚合物(AP)体系、表面活性剂-聚合物(SP)体系及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体系通过多组对比实验分析了各因素对聚合物水动力学直径Dh的影响,并进行了6种渗透率K岩心的P体系注入... 为了明确化学驱中聚合物的注入性,针对聚合物(P)体系、碱-聚合物(AP)体系、表面活性剂-聚合物(SP)体系及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体系通过多组对比实验分析了各因素对聚合物水动力学直径Dh的影响,并进行了6种渗透率K岩心的P体系注入性实验以确定最优匹配注入界限。结果表明:P体系中,Dh随着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r、浓度C的增加而增大。AP体系中,Dh随着碱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强碱作用效果比弱碱大;SP体系中,Dh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先略微增大然后减小。ASP体系中,当表面活性剂含量相对聚合物较小时,碱和表面活性剂对Dh起相互制约作用;当表面活性剂含量较大时,碱和表面活性剂对Dh起协同作用。将聚合物溶液注入岩心时,需要遵循以下条件:当53×10-3≤K<91×10-3μm2时,注入的聚合物溶液应满足C<1 g·L-1、Mr<1×107;当91×10-3≤K<146×10-3μm2时,注入的聚合物溶液应满足C<2 g·L-1、Mr≤1×107;当146×10-3≤K<199×10-3μm2时,注入的聚合物溶液应满足C≤2 g·L-1、Mr≤1.5×107;而当199×10-3≤K<252×10-3μm2时,注入的聚合物溶液应满足C≤2.5 g·L-1、Mr≤2.7×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 聚合物 水动力学尺寸 表面活性剂 渗透率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中碱提高采收率作用机理 被引量:7
7
作者 魏云云 罗莉涛 +3 位作者 刘先贵 刘学伟 刘卫东 杨正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54,共8页
研究三元复合驱中碱提高采收率作用机理,对更好地应用其具有重要技术指导作用。设计了界面张力、吸附、乳化、润湿性等多组单一变量对比实验及微观模型、天然岩心驱油实验,研究了碱提高采收率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碱与原油反应生成的表... 研究三元复合驱中碱提高采收率作用机理,对更好地应用其具有重要技术指导作用。设计了界面张力、吸附、乳化、润湿性等多组单一变量对比实验及微观模型、天然岩心驱油实验,研究了碱提高采收率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碱与原油反应生成的表面活性剂。快速地吸附在油水界面上;碱迫使更多的外加表面活性剂进入油水界面,从而增加了界面层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了协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作用。碱电离的阴离子与外加表面活性剂在储层基质表面竞争吸附,增加了基质表面负电荷,使其对外加表面活性剂静电斥力加大,降低了外加表面活性剂吸附量。生成的表面活性剂乳化油相,使碱具备了乳化作用。在流动剪切作用下,生成的表面活性剂不断渗入膜状残余油与基质之间,改变了油/基质间、水/基质间界面张力,破坏了油-水-基质之间的原平衡体系,使润湿性由憎水亲油变成亲水憎油。碱提高采收率幅度可达近5%,具备显著提高采收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界面张力 吸附 润湿性 采收率
下载PDF
二元驱油水界面Marangoni对流启动残余油机理 被引量:6
8
作者 罗莉涛 刘先贵 +2 位作者 廖广志 刘卫东 崔彬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160,共9页
二元驱的Marangoni对流在启动油藏残余油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其微观机理对更好地应用二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具有重大意义。设计了验证Na_2CO_3溶液、KPA表活剂溶液及二者的二元驱溶液与原油接触后产生Marangoni对流效果的实验和利用能产... 二元驱的Marangoni对流在启动油藏残余油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其微观机理对更好地应用二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具有重大意义。设计了验证Na_2CO_3溶液、KPA表活剂溶液及二者的二元驱溶液与原油接触后产生Marangoni对流效果的实验和利用能产生强Marangoni对流的二元驱进行微观仿真模型驱油的实验,分析了二元驱中油水界面Marangoni对流启动残余油微观机理。结果表明:Na_2CO_3溶液、KPA表活剂溶液及二元混合溶液与原油接触后都能产生Marangoni对流效果,且浓度越大,Marangoni对流效果越好;Na_2CO_3和KPA对于产生Marangoni对流有协同作用;1.2%Na_2CO_3和0.3%KPA二元驱产生的强Marangoni对流引起了界面扰动和自发乳化作用,对启动膜状、岛状和盲端等残余油均有显著效果。建议油田采用能够产生强Marangoni对流的二元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驱 Marangoni对流 残余油 界面扰动 自发乳化
下载PDF
适用特低渗透油藏降压增注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及降压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卫东 张春华 +1 位作者 罗莉涛 许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161-165,共5页
针对吉林新木油田特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水井注水压力高、部分水井压力接近地层破裂压力、欠注问题严重,研制了一种复合表面活性剂驱降压增注体系并对体系的界面张力、润湿性、防膨性、防垢性和吸附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把... 针对吉林新木油田特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水井注水压力高、部分水井压力接近地层破裂压力、欠注问题严重,研制了一种复合表面活性剂驱降压增注体系并对体系的界面张力、润湿性、防膨性、防垢性和吸附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把亲油石英片接触角由90.39°降低至31.38°,防膨率达60.01%,防垢率达77.14%,动态吸附量为0.13 mg/g。选取注入时机、注入段塞及界面张力设计L9(43)正交实验,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预测不同方案的降压率;并对实验指标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降压效果的主次因素顺序为界面张力、注入段塞、注入时机,其中界面张力和注入段塞体积对降压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该体系为特低渗透油田水井降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表面活性剂 正交实验 方差分析 降压增注
下载PDF
注入水中微生物对特低渗透储层伤害评价及推荐指标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莉涛 张鸿涛 +2 位作者 陈兆林 魏云云 刘卫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9,共8页
开展注入水中微生物对特低渗透储层伤害规律及推荐指标研究,对特低渗透油田精细注水、效益注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注入水中微生物特征分析和特低渗透储层孔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3种级别的特低渗透储层,分别开展了3种微生物硫酸... 开展注入水中微生物对特低渗透储层伤害规律及推荐指标研究,对特低渗透油田精细注水、效益注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注入水中微生物特征分析和特低渗透储层孔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3种级别的特低渗透储层,分别开展了3种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B)和腐生菌(TGB)的低、中、高3种浓度的27组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的注入浓度、注入量及匹配度(自身形态与储层喉道的匹配程度值)是影响特低渗透储层渗透率损失值的3种主导因素;随着微生物注入浓度、注入量及匹配度的增大,最终渗透率损失值将增大;在3种微生物中,对储层伤害程度呈现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铁细菌(IB)的规律,应以SRB作为微生物指标中重点控制指标。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储层,提出了注入水中微生物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微生物 特低渗透储层 油藏 指标
下载PDF
低渗透岩心速敏实验合理注入流量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春华 刘卫东 +1 位作者 苟斐斐 罗莉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8-624,共7页
为确定低渗透岩心速度敏感性实验的合理注入流量,基于喉道半径及其分布建立新的不等径毛细管数学模型,并应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模型求解.模拟过程中,选取3块低渗透率岩心,模拟微粒释放、表面沉积和微粒堵塞等3种因素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选... 为确定低渗透岩心速度敏感性实验的合理注入流量,基于喉道半径及其分布建立新的不等径毛细管数学模型,并应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模型求解.模拟过程中,选取3块低渗透率岩心,模拟微粒释放、表面沉积和微粒堵塞等3种因素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选取7块低渗透率岩心,模拟注入流量设置对岩心临界流量判断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微粒释放和微粒沉积是低渗透岩心渗透率伤害的主要原因;渗透率越低,渗透率伤害越显著,桥堵和卡堵对渗透率伤害越大;当岩心渗透率为(0.1~1)×10-3μm2,执行标准中注入流量时,临界流量判断结果偏大,建议在0.1 m L/min前添加1或2个流量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毛细管 速敏 临界流量 低渗透 注入流量
下载PDF
安塞低渗透油藏注入水中悬浮油滴堵塞规律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莉涛 廖广志 +3 位作者 刘卫东 孟智强 凌浩川 张春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9-63,69,共6页
注入水中悬浮油滴能够严重堵塞低渗透油藏储层,造成渗透率下降,导致注水难、采油难.开展悬浮油滴对低渗透储层伤害规律的研究对提高油田注水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6种不同的粒径的悬浮油滴在5种不同浓度条件下,分别对安塞低渗透岩... 注入水中悬浮油滴能够严重堵塞低渗透油藏储层,造成渗透率下降,导致注水难、采油难.开展悬浮油滴对低渗透储层伤害规律的研究对提高油田注水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6种不同的粒径的悬浮油滴在5种不同浓度条件下,分别对安塞低渗透岩心进行室内流动实验、解堵实验.结果表明:在岩心平均喉道直径3.097 μm、渗透率(2.96~3.73)&#215;10-3μm2条件下,注入一定浓度c、一定粒径d悬浮油滴溶液后,渗透率变小,产生了堵塞.其中当d≤3.16 μm时,与粒径相比,注入液浓度对堵塞起主导作用.大量油滴能够贯穿岩心,解堵效果较好,堵塞形式为贯穿性堵塞;当d >4.175 μm时,与浓度相比,粒径对堵塞起主导作用,油滴无法通过岩心,解堵效果较差,堵塞形式为浅部堵塞;当3.16 μm< d≤4.175 μm,注入液浓度和粒径共同作用,极少油滴能够贯穿岩心,解堵效果最差,堵塞形式为贯穿性堵塞向浅部堵塞的过度阶段.建议安塞油田注入水中油滴指标采用c≤20 mg/L,且d≤4.175 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悬浮油滴 浓度 粒径 堵塞
下载PDF
球状颗粒多孔介质喉道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莉涛 张鸿涛 +2 位作者 魏云云 陈兆林 常风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22,共5页
建立了一种球状颗粒多孔介质喉道算法。结合油田污水中悬浮物粒径特征,通过该算法筛选出合适的石英砂颗粒滤料粒径及占比,并人为调控石英砂颗粒滤料的平均喉道,以增强石英砂颗粒滤料对悬浮物的拦截卡堵功效,使油田污水处理工艺对悬浮物... 建立了一种球状颗粒多孔介质喉道算法。结合油田污水中悬浮物粒径特征,通过该算法筛选出合适的石英砂颗粒滤料粒径及占比,并人为调控石英砂颗粒滤料的平均喉道,以增强石英砂颗粒滤料对悬浮物的拦截卡堵功效,使油田污水处理工艺对悬浮物的去除率由62.33%提升到94.50%,二次过滤环节的悬浮物去除贡献率由10.86%提升至4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颗粒 多孔介质 喉道 算法 石英砂
下载PDF
港西三区聚合物/表活剂二元驱注入方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洪关 何顺利 +3 位作者 罗莉涛 程宏杰 李继红 刘卫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12-17,共6页
化学剂注入方式对提高油藏采收率幅度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为了确定大港油田港西三区油藏最佳的化学剂注入方式,提高其开发效果。针对均质和非均质多孔介质模型,分别设计了7种注入方式的室内流动实验。结果表明:与聚合物驱、表活剂驱相... 化学剂注入方式对提高油藏采收率幅度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为了确定大港油田港西三区油藏最佳的化学剂注入方式,提高其开发效果。针对均质和非均质多孔介质模型,分别设计了7种注入方式的室内流动实验。结果表明:与聚合物驱、表活剂驱相比聚合物/表活剂二元驱注入方式提高采收率的幅度更大;二元驱在均质模型中,其提高采收率幅度为18.1%,高于其他注入方式;在非均质模型中,为21.93%,高于其他注入方式;其在非均质模型高于非均质模型3.83%,更适合于非均质模型。聚合物、表活剂小断塞交替注入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注入压力。对于改善港西三区油藏采油效果的调整措施,首选二元驱注入方式,其次采用聚合物、表活剂小断塞交替注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表活剂二元驱 均质模型 非均质模型 注入方式 采收率
下载PDF
港西三区聚表二元驱中表面活性剂优化筛选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莉涛 刘卫东 +3 位作者 朱文卿 涂梅桂 候冬冬 寇慧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38-243,共6页
聚表二元驱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三次采油技术,对其表面活性剂的优化筛选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其驱油效果。针对大港油田港西三区,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二元体系对原油的界面张力性能、润湿性能、乳化性能、洗油性能,为现场优化筛... 聚表二元驱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三次采油技术,对其表面活性剂的优化筛选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其驱油效果。针对大港油田港西三区,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二元体系对原油的界面张力性能、润湿性能、乳化性能、洗油性能,为现场优化筛选表面活性剂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KPS界面张力较小,但改变润湿性能力、乳化能力、洗油能力最强;DWS-3界面张力最低,改变润湿性能力、乳化能力、洗油能力较强;甜菜碱界面张力较小,改变润湿性的能力、乳化能、洗油能力较弱;十二烷基磺酸钠界面张力最大,且改变润湿性能力、乳化能力、洗油能力最弱;考虑到采出液破乳问题及经济效应,建议港西三区聚表二元驱采用表面活性剂DWS-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二元驱 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润湿 乳化
下载PDF
原油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新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福丽 刘卫东 +3 位作者 丛苏男 罗莉涛 张宝荣 王喆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98,共5页
针对辽河油田沈84-安12块高凝油,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原油碳、氢元素含量及氢碳原子个数比,判定原油主要组成。对原油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采用归一化法得到原油碳数分布。结合原油的元素分析和碳数分布,计算出原油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结果... 针对辽河油田沈84-安12块高凝油,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原油碳、氢元素含量及氢碳原子个数比,判定原油主要组成。对原油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采用归一化法得到原油碳数分布。结合原油的元素分析和碳数分布,计算出原油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结果:辽河油田沈84-安12块高凝油的碳、氢元素质量分数之和达99.21%,氢碳原子个数比为2.10,说明此原油以饱和烷烃为主;气相色谱测得原油碳数分布为nC_(12)~nC_(35)之间的烃类组分,分离效果好;由碳元素浓度和碳数分布计算所得辽河油田沈84-安12块高凝油相对分子质量为334.98,由氢元素浓度和碳数分布计算所得数值为332.92,两者相差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相对分子质量 碳数分布 元素分析
下载PDF
考虑超临界高压吸附方程的页岩气传质输运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左罗 蒋廷学 罗莉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9-44,共6页
目前页岩气渗流方程中常用Langmuir模型来描述吸附项对流动的影响,但在储层条件下Langmuir模型不足以描述页岩气的超临界高压吸附特征,因此需要探索建立考虑超临界高压吸附模型的页岩气渗流方程。首先本文根据统计热力学基本原理并结合... 目前页岩气渗流方程中常用Langmuir模型来描述吸附项对流动的影响,但在储层条件下Langmuir模型不足以描述页岩气的超临界高压吸附特征,因此需要探索建立考虑超临界高压吸附模型的页岩气渗流方程。首先本文根据统计热力学基本原理并结合相应假设建立了超临界高压吸附模型,然后根据渗流理论建立了考虑超临界高压吸附模型的页岩气渗流模型,并与考虑Langmuir模型的渗流方程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与Langmuir模型相比新吸附模型更能准确的描述页岩的超临界高压等温吸附曲线;新渗流方程拟合页岩气流动实验结果的精度更高,更利于描述吸附解吸对流动的影响;认为吸附解吸作用对中期日产气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高压吸附 超临界 渗流 传质输运
下载PDF
置胶成坝调剖技术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许可 刘卫东 +4 位作者 郭英 严文瀚 罗莉涛 苟斐斐 张春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7-190,共4页
注入水容易沿优势区域不均匀流动,横向上造成纺锤形指进。置胶成坝调剖技术能够实现凝胶等堵剂的深部放置,有效解决了同层水调剖难度大的问题。置胶成坝调剖技术使注入水在渗流优势区域的前进方向发生改变,波及到难动用的储层,有效提高... 注入水容易沿优势区域不均匀流动,横向上造成纺锤形指进。置胶成坝调剖技术能够实现凝胶等堵剂的深部放置,有效解决了同层水调剖难度大的问题。置胶成坝调剖技术使注入水在渗流优势区域的前进方向发生改变,波及到难动用的储层,有效提高了水驱采收率;通过可视平面填砂模型实验数据得到结论:早期水驱石油开采量大,采出水少;从0.5 PV开始,采出油的含水率在60%以上;采用置胶成坝调剖技术后,单胶坝和双胶坝提高了23%左右的采收率,同时双胶坝节约了13%的能耗,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 同层水 水平井 新疆油田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聚合物溶液的水动力学尺寸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严文瀚 刘卫东 +1 位作者 罗莉涛 许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182-185,共4页
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性质及形态与所用溶剂有着很大的关系,溶剂的性质不同(如溶液的矿化度不同、溶液中表活剂的浓度不同等),聚合物分子形态伸展程度都会不一样,其在溶液中分子尺寸(水动力学半径)也会发生很大改变。运用微孔滤膜过滤法,通... 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性质及形态与所用溶剂有着很大的关系,溶剂的性质不同(如溶液的矿化度不同、溶液中表活剂的浓度不同等),聚合物分子形态伸展程度都会不一样,其在溶液中分子尺寸(水动力学半径)也会发生很大改变。运用微孔滤膜过滤法,通过对抗温抗盐聚合物(KYHPAM系列)在不同矿化度以及不同浓度表活剂的水中配成溶液,让其在恒定压力(0.2 MPa)下经过不同孔径滤膜后测定其滤液浓度、黏度等性质,结果发现聚合物的分子量和浓度、表活剂的浓度、矿化度等因素都会对聚合物的水动力尺寸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水动力尺寸 浓度 表活剂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扩大波及体积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云云 刘建军 +2 位作者 罗莉涛 刘先贵 杨正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5-184,共10页
利用微观刻蚀、层间非均质平板、层内非均质平板模型驱油实验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扩大波及体积性能。结果表明,残余油多以膜状、岛状、喉道、盲端、柱状、簇状等6种形式存在。微观上,二元驱转向水驱无法波及的含油孔隙区域内驱... 利用微观刻蚀、层间非均质平板、层内非均质平板模型驱油实验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扩大波及体积性能。结果表明,残余油多以膜状、岛状、喉道、盲端、柱状、簇状等6种形式存在。微观上,二元驱转向水驱无法波及的含油孔隙区域内驱替残余油;宏观上,其对高渗透区域产生封堵,迫使其进入渗流阻力较小的低渗透区域内驱替残余油,扩大波及体积效果显著,提高采收率13.4%~14.3%。二元驱通过聚合物增加驱替液黏度,使其吸附及滞留在孔隙中,降低驱替相渗透率,驱替相流度减小;二元驱对油黏度影响很小,油聚集在驱替液前缘,增加油相渗透率,油相流度变大。由此,两相流度比减小,克服注水指进,增加吸水厚度,提高波及系数,进而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 残余油 黏度 波及体积 采收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