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博卡病毒基因组序列与进化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迪贤 刘巧突 +6 位作者 林应标 戴国知 夏承来 何志雄 张治明 许灿新 廖端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对人类博卡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系统进化以及突变规律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如BLAST、CLUSTALW等程序对已经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中的人类博卡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人类博卡病毒基因组短小、... 目的对人类博卡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系统进化以及突变规律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如BLAST、CLUSTALW等程序对已经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中的人类博卡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人类博卡病毒基因组短小、结构简单;与其它博卡病毒基因组同源性高,尤其是犬细小病毒;目前Gen- Bank中的5株人类博卡病毒根据进化关系分析可分为两群(CRD2、st2、CZ643和st1组成一群,WLL-1单独成群);统计突变发现人类博卡病毒NS1基因突变频率最小,VP1/2基因突变频率高。结论人类博卡病毒很可能是动物博卡病毒传染给人后的变种;稳定的NS1基因很可能成为开发疫苗和防治药物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博卡病毒 基因组 生物信息学 突变 序列分析
下载PDF
Alu家族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罗迪贤 李凯 +1 位作者 何淑雅 廖端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4-288,共5页
Alu 家族是灵长类基因组特有的含量丰富的短散在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已经超过了 100 万,每个拷贝长度约300 bp。目前,对于Alu 序列的功能了解得还不透彻,据推测主要与基因调控有关,如基因重排、CpG甲基化、hnRNA选择性剪切、结... Alu 家族是灵长类基因组特有的含量丰富的短散在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已经超过了 100 万,每个拷贝长度约300 bp。目前,对于Alu 序列的功能了解得还不透彻,据推测主要与基因调控有关,如基因重排、CpG甲基化、hnRNA选择性剪切、结合转录因子和激素等。同时,Alu 家族是人类群体遗传学、法医学、肿瘤学等的重要研究手段。Alu 元件的插入、删除和重组导致了许多先天性遗传疾病和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家族 基因调控 疾病 生物进化
下载PDF
Caveolae/Caveolins与病毒感染 被引量:4
3
作者 罗迪贤 杨慧龄 +1 位作者 廖端芳 万艳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1-324,共4页
Caveolae是直径为 5 0~ 10 0nm的细胞表面特异性内陷结构 ,Caveolins是它的主要标志蛋白。Caveolae/Caveolins在许多生理、病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还发现 ,Caveolae/Caveolins介导了许多病毒的感染 ,参与了病毒的吸附、穿入、转... Caveolae是直径为 5 0~ 10 0nm的细胞表面特异性内陷结构 ,Caveolins是它的主要标志蛋白。Caveolae/Caveolins在许多生理、病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还发现 ,Caveolae/Caveolins介导了许多病毒的感染 ,参与了病毒的吸附、穿入、转运、生物合成、组装及出泡等环节。这一病毒感染途径的发现 ,有助于抗病毒新药的开发和肿瘤治疗新领域的开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EOLAE Caveolins 病毒 感染
下载PDF
TOFA协同柔红霉素诱导肠癌细胞株HCT-8细胞凋亡 被引量:2
4
作者 罗迪贤 李波平 高治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14-517,521,共5页
目的研究TOFA及柔红霉素(DNR)联合应用对肠癌细胞株HCT-8的作用,探讨其联合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方法将1×10^4个HCT-8细胞种植于96孔板,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TOFA或/和DNR对同步化处理后的HCT-8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DNA... 目的研究TOFA及柔红霉素(DNR)联合应用对肠癌细胞株HCT-8的作用,探讨其联合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方法将1×10^4个HCT-8细胞种植于96孔板,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TOFA或/和DNR对同步化处理后的HCT-8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DNA降解分析法(DNA Fragmemation)检测TOFA与DNR联合使用对HCT-8细胞DNA的损伤。Westernh10t检测TOFA与DNR联合使用对凋亡蛋白p53以及PARP的水解作用。结果单用TOFA或DNR均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肠癌细胞HCT-8的生长,其IC50值分别为7.5μg/mL和0.18μmoL/L;当用20μg/mLTOFA或0.6μmol/LDNR处理时,活性细胞只有正常对照组(无药物处理组)的26.2%±5.1%或22.3%±4.5%。当用20μg/mLTOFA和0.6μmol/LDNR两药联合应用时,活性细胞只有正常值的10.4%±3.0%。同时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加肿瘤细胞DNA的降解;并显著诱导凋亡蛋白p53表达,促进PARP的水解。结论TOFA与DNR联合应用可协同抑制肠癌细胞株HCT-8细胞的生长,其效应与药物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TOFA 乙酰辅酶A羧化酶 柔红霉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及银杏叶合剂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罗迪贤 曾赛珍 +9 位作者 曾海涛 游咏 阳倩 熊陵乙 胡丽 易永华 赵方 陈临溪 刘革修 王蓉蓉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 (GBE)和银杏叶提取物合剂 (GBEM)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 将 30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高胆固醇组、GBE保护组、低剂量GBEM保护组、高剂量GBEM保护组 ,后 4组加喂养 1%高胆固...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 (GBE)和银杏叶提取物合剂 (GBEM)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 将 30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高胆固醇组、GBE保护组、低剂量GBEM保护组、高剂量GBEM保护组 ,后 4组加喂养 1%高胆固醇 ,后 3组再分别加喂 0 .5g/ (kg·d)GBE、1.0g/ (kg·d)GBEM、3.0g/ (kg·d)GBEM。 12w后 ,处死各组家兔 ,测量胸主动脉AS斑块面积 ,分析血脂成分 ,测量丙二醛、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 与高胆固醇组相比 ,GBE保护组和高剂量GBEM保护组的胸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 (% )显著要小 (P <0 .0 1) ,GBE保护组的载脂蛋白AI明显要高 (P <0 .0 5) ,高剂量GBEM保护组的总胆固醇显著要低 (P <0 .0 1) ,高剂量GBEM保护组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明显要低(P <0 .0 5) ,GBE保护组、低剂量GBEM保护组、和高剂量GBEM保护组的丙二醛明显要低 (P <0 .0 5) ,一氧化氮明显要高 (P <0 .0 5)。结论 GBE、高剂量GBEM可能通过降低血脂、抗氧化、增加一氧化氮的含量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叶合剂 动脉粥样硬化 药理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在压应力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罗迪贤 匡双玉 +5 位作者 朱炳阳 梁磊 许灿新 庹勤慧 何淑雅 廖端芳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压应力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自行研制的压力培养箱加不同压力(大气压0 mmHg、正常血压120 mmHg、高血压180 mmHg和高血压危象血压240 mmHg)处理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24 h。用MTT法和细胞计数法观察压应力... 目的探讨压应力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自行研制的压力培养箱加不同压力(大气压0 mmHg、正常血压120 mmHg、高血压180 mmHg和高血压危象血压240 mmHg)处理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24 h。用MTT法和细胞计数法观察压应力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含量。结果与大气压组比较,正常血压压力组和高血压压力组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速度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含量都明显增高(P<0.01),其中正常血压压力的作用又比高血压压力要明显(P<0.05);而高血压危象血压压力没有促增殖效应(P>0.05)。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压应力可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途径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应力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儿童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与血红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郭旺源 欧阳飞 +5 位作者 张健 高明涛 熊丽 何准发 林应标 罗迪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3576-3577,3580,共3页
目的调查0~12岁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探讨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血红蛋白(HG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体检的0~12岁儿童共计3 254例,采集儿童基本发育指标并取清晨空腹血,检测25-羟维生素D水平及HGB... 目的调查0~12岁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探讨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血红蛋白(HG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体检的0~12岁儿童共计3 254例,采集儿童基本发育指标并取清晨空腹血,检测25-羟维生素D水平及HGB等相关临床指标。对维生素D水平的总体分布和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并对各年龄段的维生素D水平与HGB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现阶段郴州地区78.9%的儿童维生素D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儿童外周血的维生素D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r=-0.510,P〈0.05)。研究还发现0~〈2、4~〈6、7~〈10岁3个年龄段儿童HGB水平在维生素D正常组要明显高于低含量组,儿童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HGB存在正相关(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0~〈2、4~〈6岁年龄段的维生素D水平与HGB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7~〈10岁年龄段两者无相关性。结论现阶段郴州地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总体良好,儿童维生素D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在不同年龄段,儿童维生素D与HGB水平存在正相关性,维生素D缺乏可能影响儿童HGB生成,导致儿童贫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维生素D 血红蛋白 生长发育
下载PDF
56℃ 30 min灭活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和生化免疫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郭旺源 汤敏 +7 位作者 史文元 谭潭 鲁爽 胡政 贺荣章 李佳 罗迪贤 彭旭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经56℃30 min灭活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M抗体和生化免疫检测项目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密闭的真空采血管采集5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血液标本,离心后分别在56℃30 min灭活处理前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IgM抗... 目的探讨血清经56℃30 min灭活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M抗体和生化免疫检测项目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密闭的真空采血管采集5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血液标本,离心后分别在56℃30 min灭活处理前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术前八项(HCV-Ab、HIV-Ab、TP-Ab和乙肝五项)和常规生化检测,比较未灭活处理和灭活处理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含2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54例血清标本灭活前后的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结果完全一致性达94.4%。术前八项灭活前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ALP、GGT、CK、CK-MB、LDH、Mb等不耐热酶类项目水平灭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常规生化检测项目血清灭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ALT、ALP、GGT、CK、CK-MB、LDH、Mb等不耐热酶类项目检测外,56℃30 min病毒血清灭活法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血液标本的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免疫感染类抗原抗体检测和多数生化常规项目检测的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加热灭活 抗体 生化检测
下载PDF
高静水压培养对内皮酯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许灿新 王春 +3 位作者 朱炳阳 高治平 罗迪贤 廖端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1-645,共5页
探讨高静水压培养对内皮脂酶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分大气压(0mmHg)和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的递增压力(120、150、180mmHg)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进行干预.RT-PCR检测内皮脂酶mRNA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 探讨高静水压培养对内皮脂酶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分大气压(0mmHg)和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的递增压力(120、150、180mmHg)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进行干预.RT-PCR检测内皮脂酶mRNA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脂酶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高静水压培养明显促进内皮脂酶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180mmHg培养24h内皮脂酶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上调2.2倍(P<0.001),内皮脂酶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上调2.54倍(P<0.001).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干预明显抑制180mmHg培养诱导的内皮脂酶mRNA的表达,MG132干预组内皮脂酶mRNA表达约为180mmHg培养组的50%(P<0.05).结果说明,高静水压上调内皮脂酶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核因子-κB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水压 内皮脂酶 核因子-ΚB 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高压培养调节E选择素表达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灿新 王春 +6 位作者 朱炳阳 颜涛 罗迪贤 梁磊 李凯 罗其富 廖端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高压培养对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自制的可调压力培养箱中,用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的不同压力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E选择素蛋白的表达,W... 目的观察高压培养对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自制的可调压力培养箱中,用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的不同压力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E选择素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核因子κB的表达分布。结果高压培养和大气压培养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高压培养E选择素表达明显增加,180 mmHg培养24 h E选择素的表达升高1.5倍;180 mmHg培养6 h和12 h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的表达降低2倍多;180 mmHg培养24 h激活核因子κB,使其转位于细胞核。结论高压培养促进E选择素表达,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参与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高压培养 E选择素 核因子ΚB 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与雄激素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利平 罗荣城 +2 位作者 符鹏程 黄朝刚 罗迪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41-3744,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omicin(EPO)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与雄激素受体(AR)的关系。方法:采用MTS法检测不同浓度EPO在不同时间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及LAPC4的抑制作用以及沉默基因AR后对LAPC4细胞的抑制作用。转染AR沉默LAPC4细...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omicin(EPO)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与雄激素受体(AR)的关系。方法:采用MTS法检测不同浓度EPO在不同时间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及LAPC4的抑制作用以及沉默基因AR后对LAPC4细胞的抑制作用。转染AR沉默LAPC4细胞AR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AR m RNA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AR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蛋白酶体抑制剂EPO对前列腺癌两组不同细胞系LAPC4及DU145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及时间依赖。LAPC4细胞沉默基因AR后发现AR m RNA及AR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但沉默AR基因后EPO对于LAPC4的细胞抑制作用并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EPO对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及LAPC4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并不受AR受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蛋白酶体抑制剂 EPOXOMICIN ARsiRNA
下载PDF
Elafin的功能及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静 屈佳肴 +3 位作者 王丽 李香凝 贺荣章 罗迪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75-1279,共5页
Elafin是一种人内源性蛋白,具有抑制弹性蛋白酶的作用。在炎症过程中,它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蛋白酶等对机体的过度损伤。既往的文献主要研究了elafin在控制炎症反应、抵抗微生物等方面的影响。近期有研究证明elafin在肿瘤中参... Elafin是一种人内源性蛋白,具有抑制弹性蛋白酶的作用。在炎症过程中,它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蛋白酶等对机体的过度损伤。既往的文献主要研究了elafin在控制炎症反应、抵抗微生物等方面的影响。近期有研究证明elafin在肿瘤中参与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从而介导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并影响患者预后。在本综述中,我们分析了癌症和人elafin蛋白之间存在关系的相关证据,并讨论了elafin在肿瘤进展中的潜在作用。本文就elafin的结构、功能及在肿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FIN 炎症 肿瘤
下载PDF
CA7000血凝仪试剂盘上试剂使用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章勇 罗迪贤 +1 位作者 林应标 颜复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8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CA7000血凝仪试剂盘上试剂使用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试剂放置CA7000血凝仪试剂盘上,之后在不同时间点(0 h、2 h、4 h、8 h、12 h、18 h、24 h、36 h)对同一混合血浆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 目的探讨CA7000血凝仪试剂盘上试剂使用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试剂放置CA7000血凝仪试剂盘上,之后在不同时间点(0 h、2 h、4 h、8 h、12 h、18 h、24 h、36 h)对同一混合血浆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测定。结果测定结果显示试剂放置试剂盘后8 h时的TT结果、12 h时的APTT结果、18 h时的FIB结果、36 h时的PT结果分别与0 h时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日常工作中,CA7000血凝仪试剂盘上放置试剂的稳定时间不同,根据不同稳定时间配置相应的试剂用量,避免剩余试剂失效而造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7000血凝仪 凝血四项 稳定时间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DU145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利平 罗荣城 +2 位作者 符鹏程 黄朝刚 罗迪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EPO)诱导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机制是否与内质网应激(Er-stress)有关。方法用不同浓度的EPO处理DU145细胞,MTS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Er-stress...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EPO)诱导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机制是否与内质网应激(Er-stress)有关。方法用不同浓度的EPO处理DU145细胞,MTS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Er-stress相关分子同源蛋白质(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X盒结合蛋白1(XBP-1)、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信使核糖核酸(XBP-1s m RNA);Western blot检测CHOP和GRP78的表达。结果 EPO抑制DU145细胞生长,并且呈现浓度梯度依赖性,处理组细胞凋亡率高于未处理组,高剂量组凋亡率高于低剂量组。EPO处理后,CHOP、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GRP78 m RNA明显升高,72 h最明显。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48 h CHOP和XBP-1s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48和72 h GRP7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PO处理后,XBP-1和XBP-1s基因转录水平升高,而XBP-1s随处理时间增长基因转录水平变化不明显。EPO处理后,CHOP和GRP78不断增加,72 h两种蛋白质均达到最高值,并且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在7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PO能抑制DU145细胞生长,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r-stress,诱发内质网的相关分子CHOP、XBP-1s、XBP-1、GRP78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剂 同源蛋白质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小凹蛋白1可能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介导的病毒感染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慧龄 徐阳炎 +1 位作者 罗迪贤 廖端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53-354,358,共3页
小凹是细胞信号在细胞膜区域的枢纽结构,为细胞内外信号转导发生、募集、串联、级联、交汇(cross-talk)的集散单元。其表面标志蛋白是小凹蛋白。小凹蛋白基因家族的结构与功能在进化中从蠕虫到人都是非常相似与保守的,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小凹是细胞信号在细胞膜区域的枢纽结构,为细胞内外信号转导发生、募集、串联、级联、交汇(cross-talk)的集散单元。其表面标志蛋白是小凹蛋白。小凹蛋白基因家族的结构与功能在进化中从蠕虫到人都是非常相似与保守的,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是近年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就小凹/小凹蛋白在介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介导的病毒感染作用提出一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小凹 病毒感染 信号传导 骨架区域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下载PDF
抑癌基因ARMC5与肾上腺相关高血压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匡泽民 王瑛 +1 位作者 罗迪贤 王绿娅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6期492-494,共3页
继发性高血压是因有明确疾病影响而导致血压升高,其中肾上腺相关高血压具有隐蔽性、发病快及危害大的特点,对患者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CS)是肾上腺相关高血压病因之一,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pri... 继发性高血压是因有明确疾病影响而导致血压升高,其中肾上腺相关高血压具有隐蔽性、发病快及危害大的特点,对患者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CS)是肾上腺相关高血压病因之一,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primary bilateral macro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PBMAH)通常表现为肾上腺大结节和皮质醇分泌增多,但具体发病机制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继发性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 库欣综合征 ARMC5 早期诊断
下载PDF
生殖细胞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的问题与展望——以CCR5基因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莉 传军 +4 位作者 罗迪贤 李文 张佳 李凯 廖端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临床实践,需要遵守人类的国际准则和国家的具体法规。最近报道的基因编辑婴儿,是一起破坏人类医学伦理底线的非法行医事件的结果。本文以CCR5基因为例,探讨基于基因编辑或基因治疗受精卵的技术局限性和未来需要发展... 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临床实践,需要遵守人类的国际准则和国家的具体法规。最近报道的基因编辑婴儿,是一起破坏人类医学伦理底线的非法行医事件的结果。本文以CCR5基因为例,探讨基于基因编辑或基因治疗受精卵的技术局限性和未来需要发展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CCR5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姜黄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荷脂细胞胆固醇代谢及SREB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匡双玉 庹勤慧 +5 位作者 朱炳阳 梁磊 李熠 罗迪贤 许灿新 廖端芳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3期317-319,323,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荷脂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SREBP-1蛋白表达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荷脂细胞为模型,不同浓度姜黄素(12.5、25.0、50.0μmol/L)作用于细胞24 h及25.0μmol/L姜黄素不同时...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荷脂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SREBP-1蛋白表达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荷脂细胞为模型,不同浓度姜黄素(12.5、25.0、50.0μmol/L)作用于细胞24 h及25.0μmol/L姜黄素不同时间(0、6、12、24、48 h)作用于细胞,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含量。在SREBP-1蛋白抑制剂ALLN干预下,25.0μmol/L姜黄素处理平滑肌细胞源性荷脂细胞24 h,Western印迹法检测SREB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姜黄素(12.5、25.0、50.0μmol/L)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荷脂细胞24 h及25.0μmol/L姜黄素不同时间(06、1、22、4、48 h)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荷脂细胞,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呈现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下降趋势;在SREBP-1蛋白抑制剂ALLN干预下,25.0μmol/L姜黄素处理平滑肌细胞源性荷脂细胞24 h,SREBP-1表达下调,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姜黄素能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源性荷脂细胞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下降,且这种作用跟SREBP-1蛋白的表达上调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荷脂细胞 胆固醇 SREBP-1
下载PDF
荷脂细胞胆固醇流出的体系构成与偶联关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廖端芳 庹勤慧 +1 位作者 罗迪贤 严鹏科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3期347-351,365,共6页
荷脂细胞外向转运胆固醇的能力是决定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与转归的关键。参与调控荷脂细胞胆固醇外向转运的蛋白质包括小凹蛋白家族、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蛋白家族、亲免素家族、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等。作者根据各蛋白之间的相互联系... 荷脂细胞外向转运胆固醇的能力是决定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与转归的关键。参与调控荷脂细胞胆固醇外向转运的蛋白质包括小凹蛋白家族、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蛋白家族、亲免素家族、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等。作者根据各蛋白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了“四个体系、一个中心、偶联转运、相互调节”的细胞胆固醇外向转运工作模式 ,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脂细胞 胆固醇外向转运 小凹蛋白
下载PDF
缺氧/复氧损伤对血管内皮细胞NO生成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治平 李波平 +3 位作者 黄红林 唐朝克 罗迪贤 刘德平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3期265-266,285,共3页
目的 观察缺氧复氧对内皮细胞NO生成和脂质过氧化物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缺氧 2h后 ,复氧 30min和 6 0min ;用硝酸还原酶法和TBA法分别测定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和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 ;同时观察细胞的形态... 目的 观察缺氧复氧对内皮细胞NO生成和脂质过氧化物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缺氧 2h后 ,复氧 30min和 6 0min ;用硝酸还原酶法和TBA法分别测定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和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 ;同时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缺氧、缺氧复氧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均明显减少、MDA显著增加 ;镜下细胞的形状变圆变小 ,细胞间隙疏松 ;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 ,NO含量呈进一步减少趋势 ,MDA继续显著增多 ,镜下细胞变圆变大 ,有部分圆形悬浮肿胀细胞 ,细胞间隙变宽。结论 缺氧、复氧均可损伤内皮细胞 ,复氧可加重其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复氧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 NO 脂质过氧化物 影响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