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奇 翁志远 苏大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2226-2229,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达格列净治疗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炎症因子及心功能指标水平。方法将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HFPEF合并T2DM患者纳入本研究,纳入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评价应用达格列净治疗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炎症因子及心功能指标水平。方法将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HFPEF合并T2DM患者纳入本研究,纳入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纳入的43例患者应用阿卡泼糖、二甲双胍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纳入的43例患者基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达格列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76.64%比95.35%,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LVEF呈现增高趋势,LVEDD、BNP、IL-6、CRP、TNF-α水平下降,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治疗HFPEF合并T2DM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效抑制炎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2型糖尿病 心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作业车间调度优化策略 被引量:9
2
作者 翁志远 方杰 +1 位作者 孔敏 程颖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2-1285,共4页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关键技术,为了解决当前作业车间调度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提出了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优化算法。首先,将加工最短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优化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差...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关键技术,为了解决当前作业车间调度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提出了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优化算法。首先,将加工最短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优化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并对差分进化算法进行相应的改进,加快解搜索速度,最后采用实例数据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得到较好的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方案,相对于对比算法,搜索结果的评价指标更优,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间作业 调度优化 差分进化算法 仿真测试
原文传递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翁志远 李宇红 +1 位作者 公兰兰 崔华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 糖尿病 独立危险因素 冠心病 AMI 发生率 临床特征 预后 分析
下载PDF
床旁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翁志远 李大鹏 +1 位作者 郑志虹 公兰兰 《中国医刊》 CAS 2004年第6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的方法学及可行性。方法 对 42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人经静脉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 ,观察手术操作的方法学、起搏成功率、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结果 起... 目的 探讨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的方法学及可行性。方法 对 42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人经静脉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 ,观察手术操作的方法学、起搏成功率、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结果 起搏操作时间 5~ 15分钟 ,放置时间平均 62小时 ( 0 .5小时~ 14天 )。起搏成功率 92 .9%,死亡率 11.9%,心肺复苏病人 12例 ,8例成功 ,另5例因心脏起搏不能成功或维持而失败。结论 飘浮导管床旁起搏可以迅速改善血流动力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 漂浮导管 心脏起搏 缓慢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降纤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翁志远 郑志虹 +1 位作者 公兰兰 华成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AMI 降纤酶治疗 疗效观察 血脉 冠状动脉 抗凝治疗 溶栓 病人 尿激酶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翁志远 李大鹏 +3 位作者 苏大宇 殷实 郑志虹 公兰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与替罗非班联合用于急诊PCI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STEMI患者254例,均于12h内行急诊PCI治疗,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置入金属裸支架(BMS)、药物洗脱支架(D...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与替罗非班联合用于急诊PCI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STEMI患者254例,均于12h内行急诊PCI治疗,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置入金属裸支架(BMS)、药物洗脱支架(DES)、药物洗脱支架+替罗非班治疗。随诊观察6~12个月,比较三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率、再发心肌梗塞、靶病变重建等)、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差异。结果:154例患者中,47例置入金属裸支架,49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58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替罗非班治疗。随访期间,MACE、支架内再狭窄率、靶病变重建率,DES组分别为:6.1%、4.1%、2.0%,BMS组分别为:21.3%、17.0%、12.8%,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支架内血栓形成两组差异无显著性。DES组+替罗非班组与DES组相比MACE和无复流现象显著减少(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STEMI的急诊PCI中,DES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替罗非班联合应用可以明显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无复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替罗非班
下载PDF
油气润滑在滑动轴承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翁志远 程颖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08-110,共3页
油气润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润滑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验证油气润滑技术运用于滑动轴承当中的可行性.对滑动摩擦副分别使用传统的纯油润滑和油气润滑两种润滑方式,通过试验对比在两种润滑方式下试件的温升、摩... 油气润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润滑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验证油气润滑技术运用于滑动轴承当中的可行性.对滑动摩擦副分别使用传统的纯油润滑和油气润滑两种润滑方式,通过试验对比在两种润滑方式下试件的温升、摩擦力矩等参数变化情况.经过试验得出与传统的润滑方式相比,油气润滑技术对于滑动轴承的润滑效果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润滑 滑动轴承 摩擦磨损试验机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直流电机驱动器在机床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翁志远 程颖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0期129-129,共1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直流电机驱动器,采用了位置闭环控制方法实现对机床的控制。该直流电机驱动器主要采用智能芯片为核心配以高速度数字逻辑芯片,高品质功率模块而组成。本文详细介绍了该驱动器的工作原理,硬件接口电路和机床控制的实现。
关键词 直流电机驱动器 机床控制 位置闭环控制 单片机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9
作者 翁志远 郑志虹 曹学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6-166,共1页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
下载PDF
异舒吉与降纤酶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翁志远 苏大宇 +2 位作者 郑志虹 公兰兰 李铁军 《黑龙江医药》 CAS 1999年第6期366-367,共2页
本文通过临床用药经验探讨异舒吉与降纤酶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为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02例,分为治疗组54例,给予异舒吉与降纤酶静点;对照组48例,给予硝酸甘油及蝮蛇抗栓酶静点,观察心绞痛缓解率、心肌梗塞发生率... 本文通过临床用药经验探讨异舒吉与降纤酶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为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02例,分为治疗组54例,给予异舒吉与降纤酶静点;对照组48例,给予硝酸甘油及蝮蛇抗栓酶静点,观察心绞痛缓解率、心肌梗塞发生率及猝死率。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98.1%,心肌梗塞发生率5.6%,猝死率1.9%。对照组心绞痛缓解率79.2%,两组比较P<0.01。结论:异舒吉与降纤酶可作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舒吉 降纤酶 不稳定型 心绞痛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法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11
作者 翁志远 张奇 佟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疗法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术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急诊PCI术STEMI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2例)。观察组在抽吸治疗后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疗法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术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急诊PCI术STEMI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2例)。观察组在抽吸治疗后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及硝普钠后行PCI,对照组抽吸后直接行PCI。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术后TIMI及CTFC。检测术后CK-MB峰值水平,术后1周NTProBNP,LVEF,LVDd,术后1个月MACE以及处理前后血压、心率。结果 PCI术前,两组基线临床特征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TIMI3级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CTFC帧数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NT-ProBNP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CK-MB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患者LVDd指标与MACE事件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处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TIMI血流,减轻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硝普钠 再灌注损伤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下载PDF
油气润滑技术在滑动轴承中应用研究
12
作者 翁志远 程颖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25期31-31,共1页
油气润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润滑方式,将其应用到滑动轴承当中进行可行性分析试验。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于滑动摩擦副进行了油气润滑与纯油润滑的对比试验。试验就不同工况下温升、摩擦力矩及摩擦系数进行比较,得到了对于滑动摩擦... 油气润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润滑方式,将其应用到滑动轴承当中进行可行性分析试验。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于滑动摩擦副进行了油气润滑与纯油润滑的对比试验。试验就不同工况下温升、摩擦力矩及摩擦系数进行比较,得到了对于滑动摩擦副的润滑效果油气润滑方式要优于纯油润滑。通过试验得出将油气润滑用于滑动轴承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润滑 滑动轴承 摩擦磨损试验机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多脏器功能衰竭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翁志远 张孟毅 丁宁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 :探讨多脏器功能衰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及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 :32 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被分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组和非脏器功能衰竭组 ,比较两组的病死率 ;84例溶栓治疗者被分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组和非多脏器功能衰竭组 ,比较两组... 目的 :探讨多脏器功能衰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及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 :32 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被分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组和非脏器功能衰竭组 ,比较两组的病死率 ;84例溶栓治疗者被分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组和非多脏器功能衰竭组 ,比较两组再通率和年龄。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伴多脏器功能衰竭者病死率明显高于非多脏器功能衰竭者 (P <0 .0 1) ,多脏器功能衰竭使溶栓成功率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积极地预防与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 ,可提高溶栓成功率 ,有效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 ,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预后 AMI MOF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空调监控系统
14
作者 翁志远 陈多壮 +1 位作者 程颖 翁志刚 《新乡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58-61,共4页
为了使空调系统运行在高效节能的状态,研究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开发了上位机监控软件,实现了空调系统的无线监控。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空调监控 ZIGBEE 温控器
下载PDF
1991~1997年佳木斯市局部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回顾分析
15
作者 翁志远 公兰兰 郑志虹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9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回顾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治疗中 ALI 住院 发病 佳木斯市 规律 发现
下载PDF
口服巯甲丙脯酸对急性心肌梗塞疗效观察
16
作者 翁志远 刘莉 韩梅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5年第3期53-53,共1页
急性心肌梗塞(AMI)为循环系统的常见病,临床上曾有用巯甲丙脯酸(CPT)治疗的报道,但疗程和剂量各有不同。为考察这两方面对疗效的影响,给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我们选择了1992年8月至1994年2月我院的住院病人,进行了口服 CPT 治疗 AMI 的疗... 急性心肌梗塞(AMI)为循环系统的常见病,临床上曾有用巯甲丙脯酸(CPT)治疗的报道,但疗程和剂量各有不同。为考察这两方面对疗效的影响,给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我们选择了1992年8月至1994年2月我院的住院病人,进行了口服 CPT 治疗 AMI 的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甲丙脯酸 急性心肌梗塞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与年龄、溶栓时间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翁志远 郑志虹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9年第5期45-45,共1页
目的:探讨年龄、溶栓时间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影响,以提高溶通率.方法:将79例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溶通组与未溶通组,对两组的年龄、溶栓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溶通组平均年龄(50.4±11.4)岁,平均溶栓... 目的:探讨年龄、溶栓时间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影响,以提高溶通率.方法:将79例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溶通组与未溶通组,对两组的年龄、溶栓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溶通组平均年龄(50.4±11.4)岁,平均溶栓时间(4.0±2.6)h,未溶通组平均年龄(59.5±11.0)岁,平均溶栓时间(7.0±4.3)h.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年龄及溶栓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溶栓要尽快尽早,年龄对溶通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溶栓治疗 年龄 时间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智能型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董海燕 杜晓冬 +1 位作者 杜奕智 翁志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6-1132,共7页
智能型疏散指示系统结合蚁群算法,寻找最优逃生路径,并与消防火灾报警器联动,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火灾点的位置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动态逃生系统。以基于蚁群算法的应急照明控制器为总控,实时控制下面的从机应急电源、分配电装置以及... 智能型疏散指示系统结合蚁群算法,寻找最优逃生路径,并与消防火灾报警器联动,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火灾点的位置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动态逃生系统。以基于蚁群算法的应急照明控制器为总控,实时控制下面的从机应急电源、分配电装置以及各个灯具,确保选择的最优逃生路线安全,通畅。文章给出系统各个环节设计方案,硬件电路以及软件流程,测试分析及实验结果。实现系统组成简单,友好的人机交互图形界面,改"就近疏散"为"安全疏散",实现"测控管"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蚁群算法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疏散指示 集中控制
原文传递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梗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亚辉 薛梅 +1 位作者 张奇 翁志远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37-539,共3页
目的:评价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4例,给予常规治疗),rhBNP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观察治疗前后两... 目的:评价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4例,给予常规治疗),rhBNP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rhBNP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66.7%比91.7%),每搏量[(72.35±9.85)ml比(84.97±9.31)ml]、每分输出量[(4.49±1.52)L/min比(6.78±1.66)L/min]、左室射血分数[(44.8±8.82)%比(56.8±10.2)%]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rhBNP能迅速改善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利钠肽
下载PDF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翁志远 程林 刘崇韬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成A组(120例)和B组(80例)。A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B组患者采...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成A组(120例)和B组(80例)。A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B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SV)均升高,B组高于A组;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血清CRP、IL-6水平均降低,B组低于A组;B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组(均P <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利于患者恢复,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卡维地洛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