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脑和行为:学习和记忆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翁恩琪 冯瑞本 林伟春 《心理科学通讯》 1987年第5期47-51,35,共6页
本世纪初,在巴甫洛夫的创导下,学习和记忆的研究开始从完全依赖于心理学的内省,发展到实验性的行为分析。这一重大进展,使人们确立了如下的信念:反映学习和记忆的行为变更,乃是神经细胞及其相互联系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激励细胞生物学... 本世纪初,在巴甫洛夫的创导下,学习和记忆的研究开始从完全依赖于心理学的内省,发展到实验性的行为分析。这一重大进展,使人们确立了如下的信念:反映学习和记忆的行为变更,乃是神经细胞及其相互联系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激励细胞生物学家去研究构成行为活动基础的细胞系统(而不是局限于单个细胞)的特性。六十年代以后,由于方法学上的进展,促使行为的研究和脑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二者有了明显的连结或沟通。学习和记忆机理的探索,正酝酿着一次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进展 大脑皮层 重要特性 神经系统 六十年代 生物学研究 贝尔 行为分析 记忆机理 细胞生物学
下载PDF
运动疲劳对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乔德才 侯莉娟 +1 位作者 何德富 翁恩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6-680,共5页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情况,探讨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胞外玻璃微电极技术,对运动疲劳前后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神经元动作电位时程及动作电位发放形式进行记录,并对放电神经元的分布...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情况,探讨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胞外玻璃微电极技术,对运动疲劳前后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神经元动作电位时程及动作电位发放形式进行记录,并对放电神经元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1)在记录到的运动疲劳组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中,19%自发放电频率>10Hz,而对照组仅有6%,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2)运动疲劳组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除观察到规则单脉冲放电、不规则单脉冲放电、单脉冲与爆发式并存的放电形式外,还观察到规则爆发式放电,其串间隔集中在140~210ms;(3)运动疲劳组高频自发放电的神经元主要集中在新纹状体的外侧深部区域。结论:运动疲劳后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发生改变,高频放电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结果提示运动疲劳后神经元放电形式发生改变,可能与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新纹状体 胞外记录 玻璃微电极技术 电生理学方法
原文传递
苏州河底泥及河水生物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赟 洪蓉 +2 位作者 朱文杰 汤国英 翁恩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98,共6页
采用发光细菌、鱼类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检测了苏州河底泥及河水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苏州河各河段底泥和河水对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Q67)呈现出程度不等的急性毒性,其中市区河段毒性高于... 采用发光细菌、鱼类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检测了苏州河底泥及河水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苏州河各河段底泥和河水对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Q67)呈现出程度不等的急性毒性,其中市区河段毒性高于市郊河段,夏季毒性高于冬季,底泥毒性高于河水;野外现场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苏州河市区河段(长寿路桥和浙江路桥河段)水体对鲫鱼具有较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北新泾河段底泥浸出液存在一定的急性毒性;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北新泾河段底泥浸出液和河水可能对动物存在肝毒性。上述结果提示,目前苏州河尤其是市区河段水体总体上不利于生物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河 河底泥 河水 毒性
下载PDF
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的产生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喻云梅 刘赟 +1 位作者 翁恩琪 黄民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2-86,共5页
以黄孢原毛平革菌为主,介绍了近年来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的生理生化特性、基因组成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并且对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外源性调控及其酶活的失活机制进行了综述。然而,尽管对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的研究已有很大的进展,但木... 以黄孢原毛平革菌为主,介绍了近年来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的生理生化特性、基因组成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并且对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外源性调控及其酶活的失活机制进行了综述。然而,尽管对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的研究已有很大的进展,但木质素降解酶的分子调控机制仍尚未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物学 白腐真菌 黄孢原毛平革菌 木质素降解酶 外源性调控 基因调控
下载PDF
极低频电磁场对萌发期大豆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赟 翁恩琪 +1 位作者 戴雅奇 张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82-484,共3页
观察了 5 0Hz,0 .2mT或 6 .0mT的电磁场暴露对大豆的萌发过程、丙二醛 (MDA)含量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蛋白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幼苗根茎的组织形态学影响 .结果表明 :电磁场暴露下 ,大... 观察了 5 0Hz,0 .2mT或 6 .0mT的电磁场暴露对大豆的萌发过程、丙二醛 (MDA)含量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蛋白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幼苗根茎的组织形态学影响 .结果表明 :电磁场暴露下 ,大豆的开始萌发时间由 32h提前到 8h ,萌发率到达 5 0 %的时间由 72h分别提前到 4 8h(0 .2mT组 )和 4 0h(6 .0mT组 ) ;MDA含量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下降 ;SOD ,POD活性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升高 ,而CAT活性在 0 .2mT暴露组下降 ,在 6 .0mT暴露组升高 ;蛋白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随磁场强度的增大升高或降低 .幼苗根茎细胞的大小和形态没有明显变化 .结果提示 ,极低频电磁场可以改变抗氧化酶的活性 ,减缓脂质过氧化 ,增强蛋白酶的活性 ,促进大豆的萌发过程 .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 萌发期 大豆 生物学效应 抗氧化酶 蛋白酶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鱼藤酮和哒螨灵慢性暴露对大鼠的神经毒性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何德富 张贝 +1 位作者 王键 翁恩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观察鱼藤酮和哒螨灵暴露对大鼠行为的影响及中脑黑质部神经元形态变化。方法鱼藤酮或哒螨灵暴露采用腹腔注射;运用网格试验、斜坡试验和开阔试验检测暴露前后动物行为学改变;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检测暴露后中脑黑质神经元形态变化... 目的观察鱼藤酮和哒螨灵暴露对大鼠行为的影响及中脑黑质部神经元形态变化。方法鱼藤酮或哒螨灵暴露采用腹腔注射;运用网格试验、斜坡试验和开阔试验检测暴露前后动物行为学改变;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检测暴露后中脑黑质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鱼藤酮慢性暴露2个月后,大鼠在金属网格上的移动潜伏期明显增长(P<0.05);沿斜坡下滑次数显著增多(P<0.05);在开阔试验中自主活动减少,而静止性蹲坐时间显著增多(P<0.01);有半数动物出现明显的肌震颤;黑质致密部神经元呈现核固缩、胞体缩小等形态特征。哒螨灵暴露后,动物在开阔试验中跨越方格次数和站立时间较暴露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其他检测参数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慢性鱼藤酮暴露诱发大鼠出现肌僵直、行动迟缓、震颤等帕金森病症状,并导致黑质致密部神经元损伤;哒螨灵暴露能导致大鼠运动减少,但未出现肌僵直、震颤等症状,表明哒螨灵的神经毒性作用比鱼藤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酮 哒螨灵 大鼠 行为 帕金森病
下载PDF
针刺胃俞、足三里抗急性应激性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项立敏 朱凤仙 +2 位作者 马颖 翁恩琪 汤国英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3-57,共5页
选用 SD 大鼠57只,观察了大鼠正常胃肠里浆膜电极引导的胃电情况,和经束缚-旋转后应激性胃肠里活动的变化。观察到针刺胃俞、足三里能减轻应激性的胃肠粘膜损害。并伴随着对于抑制性胃肠电反应的明显的去抑制作用。
关键词 针刺 胃俞 足三里 胃肠粘膜损伤
下载PDF
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及白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赟 陈铁华 +1 位作者 白云峰 翁恩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在小鼠上观测了 5 0Hz、4mT电磁场间断暴露后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和丙二醛 (MDA)含量以及血液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的变化。结果表明 :SOD活力在暴露 10天和 2 0天时下降显著 ;MDA含量在暴露 1天和 10天时明显下降 ,但在 2 0天... 在小鼠上观测了 5 0Hz、4mT电磁场间断暴露后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和丙二醛 (MDA)含量以及血液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的变化。结果表明 :SOD活力在暴露 10天和 2 0天时下降显著 ;MDA含量在暴露 1天和 10天时明显下降 ,但在 2 0天时显著升高。血液白细胞数在暴露 1天和 2 0天时均显著减少 ,但在 10天时显著增多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在暴露 1天和 2 0天时显著上升 ,与此同时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 ,5 0Hz电磁场可加剧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 ,改变血液白细胞组分的计数 ;这些变化与磁场暴露的持续时间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 脂质过氧化 白细胞 小鼠 脑组织 身体健康
下载PDF
活性黑对黄孢原毛平革菌锰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喻云梅 刘赟 +1 位作者 黄民生 翁恩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7,共4页
观察了活性黑KN-B(Reactive Black KN-B,RB KN-B)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锰过氧化物酶(MnP)酶活力和菌丝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及黄孢原毛平革菌对RB KN-B的降解。于P.chrysosporium培养液MnP酶活达最高前,分别加入... 观察了活性黑KN-B(Reactive Black KN-B,RB KN-B)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锰过氧化物酶(MnP)酶活力和菌丝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及黄孢原毛平革菌对RB KN-B的降解。于P.chrysosporium培养液MnP酶活达最高前,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50 mg/L,200 mg/L,350 mg/L和500 mg/L的RB KN-B。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液MnP酶活,电镜观察菌丝超微结构的影响,紫外可见光谱法检测培养液中RB KN-B的降解。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50 mg/L RBKN-B组的MnP酶活力增强,200 mg/L3、50 mg/L和500 mg/L组的MnP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电镜观察显示,经RB KN-B作用后,菌丝细胞膜受损,细胞内含物减少,胞质浓缩,出现质壁分离现象,500mg/L组有大量细胞解体;3)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显示,RB KN-B经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可见光波段最大吸收峰由598 nm移至525 nm和556 nm,峰值减小,紫外波段的吸收峰由315 nm移至352 nm。结果显示,黄孢原毛平革菌对RB KN-B的反应类似机体对不良环境因子的应激反应,经历了诱导、抑制及衰退的过程;RB KN-B对黄孢原毛平革菌菌丝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随RB KN-B浓度增高而增强,表明RBKN-B对MnP酶活的抑制与黄孢原毛平革菌结构受损密切相关;黄孢原毛平革菌对RB KN-B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其中MnP作为关键酶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物学 黄孢原毛平革菌 活性黑KN-B 锰过氧化物酶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铁元素与帕金森病 被引量:4
10
作者 东春阳 何德富 翁恩琪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0,共3页
帕金森病人黑质致密部铁异常积累,脑内铁代谢紊乱,存在铁过量的神经毒性,显示铁与帕金森病关系密切。该文从脑内铁的分布与代谢,铁的神经毒性及中枢铁代谢紊乱与帕金森病的关系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 铁代谢 帕金森病 神经毒性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5-HT_6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野 翁恩琪 江三多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11,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5-HT_6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在106例AD患者,87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和140例正常健康人中观察了5-HT_6受体基因... 目的 探讨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5-HT_6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在106例AD患者,87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和140例正常健康人中观察了5-HT_6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对5-HT_6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①阿尔茨海默病与5-HT_6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之间无显著意义的关联(P>0.05);②在将受试人群进行ApoE基因分型后,ApoEε4型与非ApoEε4型人群中AD与5-HT_6受体基因各基因型或等位基因均无关联(P>0.05);③将AD患者进行ApoE基因分型后,非ApoEε4型AD与5-HT_6的267C/T基因型正相关(OR=2.46,95%CI:5.43—1.11,P<0.05)。结论 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5-HT_6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非ApoEε4型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联,表现为C/T型频率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5-HT6受体基因 载脂蛋白E基因 关联
下载PDF
苏州河底泥遗传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蓉 刘赟 翁恩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苏州河是黄浦江的重要支流,贯穿整个上海市区,半个世纪来,污染日益加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底泥是影响苏州河水质的重要因素^[1],底泥疏浚成为苏州河一期综合治理的十大工程之一。底泥污染物以有机物和重金属为主^[2]。污染物可通... 苏州河是黄浦江的重要支流,贯穿整个上海市区,半个世纪来,污染日益加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底泥是影响苏州河水质的重要因素^[1],底泥疏浚成为苏州河一期综合治理的十大工程之一。底泥污染物以有机物和重金属为主^[2]。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等途径从底泥进入底栖生物、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河 底泥 遗传毒性 水质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二硫化碳对大鼠雌性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汤国梅 翁恩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5-92,共8页
在52 只SD 大鼠上观察了二硫化碳对雌性生殖周期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卵巢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CS2 染毒导致大鼠的生殖周期显著延长;妊娠过程中出现母体和胎鼠毒性,后者以妊娠末期的毒作用更为明显。各生理状态下的卵巢结构也发生相应... 在52 只SD 大鼠上观察了二硫化碳对雌性生殖周期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卵巢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CS2 染毒导致大鼠的生殖周期显著延长;妊娠过程中出现母体和胎鼠毒性,后者以妊娠末期的毒作用更为明显。各生理状态下的卵巢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不仅出现各级卵泡结构的损伤,还发生了黄体结构的退化。提示CS2 还可通过对卵巢的损害导致生殖周期和妊娠结局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周期 妊娠 二硫化碳 雌性生殖 毒性
下载PDF
冠心灵对冠脉血流量、心肌收缩力和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陆红丽 李慈珍 +2 位作者 刘远谋1 翁恩琪 刘赟 《心脏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冠心灵的心血管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L 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和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分析等方法 ,研究冠心灵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观察其对冠脉血流量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冠心灵的心血管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L 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和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分析等方法 ,研究冠心灵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观察其对冠脉血流量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分析冠心灵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结果 :冠心灵增强 Ca2 +跨膜内流 ;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肌收缩力 ;改善因缺血导致冠脉流量和心肌收缩力的下降 ;功率谱分析显示心迷走交感对心率的调控作用比升高。结论 :冠心灵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灵 慢反应动作电位 Langendorff灌流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极低频电磁场对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人体测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赟 翁恩琪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0-434,共5页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环境的极低频电磁场暴露与人群某些肿瘤,如白血病、乳腺癌、脑肿瘤等,以及生殖、神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系统疾患的发病相关。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验室人体测试的支持。然而,极低频电磁场对健康影响的确切效...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环境的极低频电磁场暴露与人群某些肿瘤,如白血病、乳腺癌、脑肿瘤等,以及生殖、神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系统疾患的发病相关。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验室人体测试的支持。然而,极低频电磁场对健康影响的确切效应,迄今尚未能作出结论,亟待进一步开展多层次、多水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 健康影响 流行病学调查 人体测试
下载PDF
极低频电磁场及与铅联合作用对发光细菌Vibrioqin ghaiensis发光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赟 喻云梅 翁恩琪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67-670,共4页
观察了 5 0Hz,0 .1~ 9.6mT ,10~ 30min的电磁场暴露及其与铅的联合作用对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 (Vib rioqinghaiensissp .nov)发光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电磁场暴露能增强发光细菌的发光 ,在 6 .4mT附近 ,增强作用最为强烈 ,在 0 .2~ 0 ... 观察了 5 0Hz,0 .1~ 9.6mT ,10~ 30min的电磁场暴露及其与铅的联合作用对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 (Vib rioqinghaiensissp .nov)发光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电磁场暴露能增强发光细菌的发光 ,在 6 .4mT附近 ,增强作用最为强烈 ,在 0 .2~ 0 .4mT附近 ,增强作用显得最为微弱 ,提示ELFEMFs对发光细菌的效应具有剂量“窗口”特性 ;Pb(0 .2~ 1.6mgL-1)能抑制发光细菌发光 ,并随着Pb剂量的增大 ,抑制效应愈明显 ,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 ;电磁场与Pb合并作用 ,Pb并没有改变电磁场对发光细菌效应的包括剂量窗口在内的特性 ,但 3.2~ 9.6mT的电磁场暴露提高了发光细菌对Pb剂量变化的敏感性 .图 3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 发光细菌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环境诱发因子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德富 张贝 翁恩琪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120-121,123,共3页
目的:就近年来有关环境因子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探讨帕金森病的环境诱发因子及其作用的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3-01/2004-12中与帕金森病的环境诱发因子相关文献,检索词“Parkinson’sdisease,environmentalfactor”... 目的:就近年来有关环境因子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探讨帕金森病的环境诱发因子及其作用的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3-01/2004-12中与帕金森病的环境诱发因子相关文献,检索词“Parkinson’sdisease,environmentalfactor”,并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同时检索CNBI1995-01/2005-01期间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帕金森病,环境因子”。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3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帕金森病及相关环境因素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26篇,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3年发表且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在筛选到的26篇文献中,7篇为关于N-甲基-4-1,2,3,6-四氢吡啶及其类似物与帕金森病的关系研究,11篇为关于除草剂、有机氯类、鱼藤酮等农药与帕金森病的关系,8篇文献为关于铁、铜、铝等金属元素与帕金森病的关系研究。资料综合:综合文献表明,N-甲基-4-1,2,3,6-四氢吡啶及其天然类似物、百草枯等除草剂、有机氯类农药和鱼藤酮等多种农药、以及金属元素(铅、铜、铁及一些含硫化合物)是环境中潜在的帕金森病诱发因子。结论:N-甲基-4-1,2,3,6-四氢吡啶及其类似化和物、农药、金属元素等环境因子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有关,其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观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环境 农药 金属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风寒湿痹造模及絮刺火罐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葛林宝 陈莲芳 +1 位作者 刘赟 翁恩琪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利用豚鼠进行风寒湿痹造模,温度为(4± 2)℃,湿度保持在 96 %,并有持续空气流动。治疗组采用絮刺火罐治疗。另设空白对照组。从神经传导速度、传递速度、神经组织学、运动终板径长及腓肠肌亚显微结构方面进行观察,结果... 利用豚鼠进行风寒湿痹造模,温度为(4± 2)℃,湿度保持在 96 %,并有持续空气流动。治疗组采用絮刺火罐治疗。另设空白对照组。从神经传导速度、传递速度、神经组织学、运动终板径长及腓肠肌亚显微结构方面进行观察,结果各组间有明显差异。证实了风寒湿环境的致痹作用。阐述了絮刺火罐疗法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寒湿痹 絮刺火罐 神经组织学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交通噪声对不同人格类型者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19
作者 刘赟 翁恩琪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对42名分属于典型外向稳定、内向稳定、外向不稳定、内向不稳定4种人格类型的受试者,进行30min、(90±2)dB(A)的交通噪声暴露,测定每搏左心室作功(LVSW)、总外周阻力(TPR)、每分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结果表明:外... 对42名分属于典型外向稳定、内向稳定、外向不稳定、内向不稳定4种人格类型的受试者,进行30min、(90±2)dB(A)的交通噪声暴露,测定每搏左心室作功(LVSW)、总外周阻力(TPR)、每分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结果表明:外向不稳定型组LVSW在噪声暴露中及暴露后均显著下降。4组受试者的TPR均显著上升,其中内向不稳定型TPR在噪声停止20min时依然处于显著的高水平。内向不稳定组CO在暴露中和暴露后均显著下降,其余3组CO在噪声暴露后下降。外向稳定型组的MAP在噪声暴露即刻、暴露中和暴露后均显著上升。结果提示:噪声暴露能够影响受试者的心功能,对不稳定型受试者的影响明显大于稳定型受试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 人格类型 交通噪声 人体影响
下载PDF
冠心灵对豚鼠缺血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陆红丽 李慈珍 +4 位作者 李旭平 刘远谋 翁恩琪 刘赞 王炜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 :以党参、丹参、黄芪、瓜蒌、炙甘草、陈皮、半夏、茯苓、三七组方制成胶囊 ,观察其对豚鼠心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正常 /缺血台氏液灌流 ,记录豚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观察药物作用 ,制造缺血模型 ,记录药物对豚鼠在体 ... 目的 :以党参、丹参、黄芪、瓜蒌、炙甘草、陈皮、半夏、茯苓、三七组方制成胶囊 ,观察其对豚鼠心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正常 /缺血台氏液灌流 ,记录豚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观察药物作用 ,制造缺血模型 ,记录药物对豚鼠在体 EKG的影响。结果 :该药物可使 APD50 显著延长 ,整体动物实验中显著改善缺血状态下的 EKG变化。结论 :该药物可能有阻断钾外流 ,增强钙离子内流的作用 ,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灵 心肌缺血 心肌细胞电生理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