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佃贵国医大师从浊毒损膜伤络论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1
作者 陶愚磊 吴佳欣 +4 位作者 孙中强 翟付平 李佃贵 王昊楠 刘小发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PAG)已成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反复、难治的特点。李佃贵国医大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独创“浊毒理论”,应用“浊毒损膜伤络”论治HPAG,梳理并分析“浊毒损膜伤络”中医学内涵,认为其病因为胃膜胃络一体化...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PAG)已成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反复、难治的特点。李佃贵国医大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独创“浊毒理论”,应用“浊毒损膜伤络”论治HPAG,梳理并分析“浊毒损膜伤络”中医学内涵,认为其病因为胃膜胃络一体化;其病机为浊毒黏滞,易伏胃膜;浊毒损膜,诱发胃炎;浊毒伤络,胃炎加重;其治疗法有化浊排毒,给邪以出路;护膜和络,扶正以祛邪,最终达到荡涤胃脘浊毒,胃膜胃络自愈,已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基于浊毒理论认识HPAG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并在浊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浊毒损膜伤络论治HPAG,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毒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名医经验 李佃贵
下载PDF
近5年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小发 李佃贵 +3 位作者 吴佳欣 孙中强 翟付平 陶愚磊 《河北中医》 2023年第3期519-523,共5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传统根除Hp感染的推荐方案,疗效具有一定局限性。中医药作为本病治疗的新路径,在单药治疗、复方治疗及其他疗法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提高Hp根除率,控制及逆转胃黏膜萎...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传统根除Hp感染的推荐方案,疗效具有一定局限性。中医药作为本病治疗的新路径,在单药治疗、复方治疗及其他疗法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提高Hp根除率,控制及逆转胃黏膜萎缩,降低癌变风险,改善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从而达到胃与五脏的稳态平衡,各脏腑功能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胃炎 萎缩性 幽门螺杆菌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李佃贵从“六腑”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伟 李春蕾 +4 位作者 盛时运 白海燕 王力普 翟付平 李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389-1392,共4页
为总结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特点与治法,本文从李佃贵“浊毒”理论出发,结合“浊阴归六腑”的思想,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和治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外邪、情志、饮食、房劳等因素致浊阴毒化,窜伤六腑,六腑气偏,出现胆火烦扰生精... 为总结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特点与治法,本文从李佃贵“浊毒”理论出发,结合“浊阴归六腑”的思想,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和治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外邪、情志、饮食、房劳等因素致浊阴毒化,窜伤六腑,六腑气偏,出现胆火烦扰生精浊,膀胱失权生饮浊,三焦不化生湿浊,肠道壅积生热毒,而腑气相通,易伤中气,导致浊毒内蕴,胃失和降,损膜伤络,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故在治疗时李佃贵以化浊解毒为大法,通过六腑辨证审查浊毒源头病位,辨证采取疏胆气、利膀胱、行三焦、通肠腑的治法以泄精浊、下饮浊、化湿浊、清热毒,从而清除源头浊毒,恢复胆腑、水府、三焦、肠腑气运,最终恢复胃腑和降之性,对临床治疗本病取得切实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六腑 浊阴 浊毒 胃失和降 通降 李佃贵
下载PDF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从“心之浊毒”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小发 李佃贵 +4 位作者 翟付平 杨倩 郎晓猛 薛滢 高颖 《河北中医》 2022年第10期1589-1592,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甚至消失,或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心之浊毒”是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性提出从“心之浊毒”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甚至消失,或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心之浊毒”是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性提出从“心之浊毒”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化浊解毒、宁心健脾为治则,创立化浊解毒养心方,并辨证辅以芳香化浊开心窍、温燥祛浊健心阳、清热泄浊除心火、养血祛浊安心神、重镇降浊定心志、活血排浊通心脉法,取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浊毒理论 心之浊毒 李佃贵
下载PDF
李佃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2
5
作者 翟付平 王力普 +4 位作者 李春蕾 白海燕 李维康 刘凯娟 李佃贵(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22-24,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属于现代临床中难以治愈的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尚无特效方法,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灵活用药,治疗效果明显。李佃贵教授以“浊毒理论”为指导,采用清热燥湿祛浊毒、悦脾醒脾除浊毒、通利二便泄浊毒、行...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属于现代临床中难以治愈的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尚无特效方法,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灵活用药,治疗效果明显。李佃贵教授以“浊毒理论”为指导,采用清热燥湿祛浊毒、悦脾醒脾除浊毒、通利二便泄浊毒、行气活血散浊毒、以毒攻毒消浊毒等方法,同时治疗时注重患者的舌脉及情志变化,能有效逆转异型增生,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异型增生 辨证 中医药疗法 李佃贵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蒲苓连夏方”治疗痰热郁阻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29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翟付平 王力普 +4 位作者 李春蕾 白海燕 李维康 刘凯娟 马伟 《江苏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蒲苓连夏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痰热郁阻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最终2组各完成29例。治疗组予蒲苓连夏方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枸... 目的:观察自拟蒲苓连夏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痰热郁阻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最终2组各完成29例。治疗组予蒲苓连夏方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24 h食管阻抗-pH监测结果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并评估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Gerd-Q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反食、嗳气、胃脘不适、口干口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寐差、大便稀溏积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 h食管阻抗-pH监测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反流总次数、非酸性反流次数、>5 min酸反流(pH<4)次数、最长反流时间、Demeester评分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蒲苓连夏方能有效改善痰热郁阻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酸指标及各项中医证候,明显缓解抑郁情绪,且指标、症状改善及疗效均显著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痰热郁阻 予蒲苓连夏方 抑郁
下载PDF
李佃贵基于浊毒理论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慧晶 白海燕 +4 位作者 黄静 王雪琪 翟付平 李佃贵 侯天文 《河北中医》 2022年第4期533-536,589,共5页
放射性肠炎(RE)是盆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认为,放射线属火热浊毒之邪,RE急性期以伤津灼络为主,慢性期以正气虚衰为主,浊毒内蕴是RE的病机关键;临床治疗以化浊解毒为基本大法,急性期以清热化... 放射性肠炎(RE)是盆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认为,放射线属火热浊毒之邪,RE急性期以伤津灼络为主,慢性期以正气虚衰为主,浊毒内蕴是RE的病机关键;临床治疗以化浊解毒为基本大法,急性期以清热化瘀消浊毒为主,慢性期以补虚扶正健脾胃为主。放疗会导致大肠传导失常,脾胃功能障碍,亦会产生“湿浊”“谷浊”,浊毒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脾胃与浊毒的产生、大肠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李佃贵教授又强调应把健运脾胃贯穿RE治疗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辐射损伤 中医疗法 浊毒 名医经验 李佃贵
下载PDF
关于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翟付平 《青海教育》 2020年第7期83-83,共1页
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且比较抽象,致使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困难,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初中... 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且比较抽象,致使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困难,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提高效率 培养思维
下载PDF
蒲苓连夏方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力普 翟付平 +5 位作者 马伟 白海燕 李维康 刘凯娟 李春蕾 杨倩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11期1557-1560,共4页
目的:研究蒲苓连夏方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60例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予蒲苓连夏方)和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组30例,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分析... 目的:研究蒲苓连夏方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60例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予蒲苓连夏方)和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组30例,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24 h食管pH监测、胃镜下食管黏膜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胃蛋白酶浓度,治疗结束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H<4总时间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反流持续≥5 min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De Meester得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镜下食管黏膜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胃蛋白酶浓度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蒲苓连夏方有效率高,且复发率低,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 蒲苓连夏方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24 h食管pH监测
下载PDF
李佃贵从“五脏”论治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凯娟 李维康 +4 位作者 王力普 白海燕 郝旭蕊 李娜 翟付平 《陕西中医》 2020年第8期1144-1147,共4页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消化系统的难治病、常见病。李佃贵教授将其从“五脏”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认为该病的病位虽在食道,属胃所主,但其发病与五脏密切相关。脾失健运、升降失衡,肝郁不舒、克伐胃土,心失所养、络郁不通,肺失宣...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消化系统的难治病、常见病。李佃贵教授将其从“五脏”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认为该病的病位虽在食道,属胃所主,但其发病与五脏密切相关。脾失健运、升降失衡,肝郁不舒、克伐胃土,心失所养、络郁不通,肺失宣降、胃失和降,肾水亏虚、胃阴失滋,均可累及胃腑,致其通降失职,气机不利,郁而化火,参与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发展及其传变。故临证时,李教授在和胃降逆的基础上予以“升脾阳、运脾气”“疏肝、凉肝”“温心阳、清心火”“宣肺、肃肺”“滋肾阴”等治法,调治五脏,使五脏功能正常运转,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 调治五脏 和胃降逆 名医经验 李佃贵
下载PDF
对称法在代数解题中的应用
11
作者 翟付平 《青海教育》 2005年第3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解题 代数 对称法 几何教学 举例 特征 对称原理 表达式 发现 构造
下载PDF
从积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春蕾 马伟 +4 位作者 李薇 白海燕 翟付平 王力普 盛时运 《江苏中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2-14,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为胃癌前状态,可发展为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甚至发生癌变。随着电子胃镜的普及,通过观察CAG在胃镜下的表现后发现,CAG除黏膜变薄、血管显露等常见表现外,还...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为胃癌前状态,可发展为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甚至发生癌变。随着电子胃镜的普及,通过观察CAG在胃镜下的表现后发现,CAG除黏膜变薄、血管显露等常见表现外,还可见黏膜颗粒或结节。基于此我们认为,CAG的病机以虚实夹杂为主,脾虚不运、胃络失养为本,气机郁滞、痰瘀互结为标,积为CAG发生与发展的关键病理因素。治疗本病可从疏肝木、调枢纽,化痰浊、理血瘀,运中焦、补脾气入手,使气顺、痰消、瘀祛、脾健则积自消,病乃除,验之临床,疗效显著,甚至可逆转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从积论治 疏肝运脾 消痰化瘀
下载PDF
国医大师李佃贵运用角药治疗胆石症的经验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翟付平 白海燕 +5 位作者 王力普 李春蕾 刘凯娟 李维康 马伟 李佃贵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485-6488,共4页
角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指导,由3味中药联合应用,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为用、事半功倍的作用。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认为胆石症的发病机制为浊毒蕴结肝胆,致使肝络失和,胆汁淤积,凝结不散,久而成石,治疗总原则在于化浊解毒,利... 角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指导,由3味中药联合应用,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为用、事半功倍的作用。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认为胆石症的发病机制为浊毒蕴结肝胆,致使肝络失和,胆汁淤积,凝结不散,久而成石,治疗总原则在于化浊解毒,利胆排石。临床依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运用疏肝理气药、理气活血药、清热祛湿药、利胆排石药、攻毒泄浊药等形成角药配伍,获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李佃贵 胆石症 角药 经验
原文传递
《脾胃论》用药将息法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付平 白海燕 +2 位作者 王力普 李春蕾 马伟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2307-2311,共5页
元气为人身之本,疾病的产生皆因元气不足,脾胃是元气之源,故脾胃伤则元气损,元气损则疾病生。脾胃为元气之源、气机升降枢纽是贯穿《脾胃论》的一大思想特色。李东垣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脾胃病的常规处理方法,称之为“五证五... 元气为人身之本,疾病的产生皆因元气不足,脾胃是元气之源,故脾胃伤则元气损,元气损则疾病生。脾胃为元气之源、气机升降枢纽是贯穿《脾胃论》的一大思想特色。李东垣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脾胃病的常规处理方法,称之为“五证五药”。同时李东垣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对药物的升降浮沉、分经随病、因时随病制方、君臣佐使制方以及用药宜禁、药后将息事宜等方面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共同构成了脾胃学说的重要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用药将息法 元气 气机 五证五药 升降浮沉 分经随病 因时随病 君臣佐使
下载PDF
国医大师李佃贵论治雾霾暴露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滢 李明珠 +3 位作者 高明 李方 翟付平 耿立梅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2131-2135,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总属本虚标实,发作时以标实为主,平时以本虚为主,实邪主要为痰浊、瘀血和浊毒。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瘀血浊毒并重,期间可兼夹气滞、水饮等。末期浊毒阻滞于内,正气虚衰,标实与本虚并重。雾霾作为外来之邪,侵袭人体,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总属本虚标实,发作时以标实为主,平时以本虚为主,实邪主要为痰浊、瘀血和浊毒。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瘀血浊毒并重,期间可兼夹气滞、水饮等。末期浊毒阻滞于内,正气虚衰,标实与本虚并重。雾霾作为外来之邪,侵袭人体,损伤脏腑组织,尤其是主管呼吸之肺脏。肺脏受损,代谢失常,则出现气郁、水停、瘀血。肺病日久损伤脾脏,脾失健运,肺脾两虚,津液代谢失常,蕴结于内,久而生热,痰浊日久成浊毒。浊毒胶结,上犯于肺,肺失宣降,出现咳嗽、咳痰、憋闷、喘息等症状或加重上述症状,故浊毒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李佃贵教授以“天之浊毒”理论为指导,采用化浊解毒、降逆平喘为治疗大法,再根据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合理运用散寒宣肺化浊、清热解毒排浊、固肾健脾驱浊等方法,同时注重观颜面,察二便,诊舌脉,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雾霾 “天之浊毒” 浊毒蕴肺 化浊解毒法 李佃贵 国医大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