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
1
作者 王贺真 边芳 +2 位作者 童玉洁 段亚楠 翟冬枝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76-183,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的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对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150例宫颈鳞癌患者,按4∶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从T2加权像脂肪抑制序列(FS-T2WI)和增强T1WI(延迟期...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的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对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150例宫颈鳞癌患者,按4∶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从T2加权像脂肪抑制序列(FS-T2WI)和增强T1WI(延迟期)的感兴趣区中提取特征。经过降维和筛选特征后,使用Logistic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贝叶斯(NB)、随机森林(RF)、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K-最近邻法(KNN)构建预测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的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6种模型的预测性能。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通过AUC比较各个模型的差异,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在影像组学模型中,LightGBM模型AUC下面积最大(训练集为0.910,验证集为0.839)。临床特征联合LightGBM模型的AUC面积最大(训练集0.935,验证集0.888),高于临床模型(AUC训练集为0.762,验证集为0.710)和LightGBM影像组学模型。结论LightGBM模型在影像组学模型中预测价值较高。联合模型的DCA效果最佳,具有最好的临床净获益。结合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的联合预测模型对宫颈鳞癌低分化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决策提供一种无创、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影像组学 组织学分级 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下载PDF
脊椎结核与脊椎转移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翟冬枝 朱敬松 冯广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脊椎转移瘤 影像学鉴别诊断 脊椎结核 脊柱结核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表现 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 结核病 诊断率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翟冬枝 冯广森 宋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508-510,共3页
关键词 肺栓塞/放射摄影术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翟冬枝 郭君武 冯广森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9例,其中颅内血管6例,颈部血管6例,胸腹部血管23例,肾动脉3例,上肢血管1例。造影剂用量按1.5~2ml/kg,一般用量为100~130ml,速率3~4ml/s,扫描延迟时...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9例,其中颅内血管6例,颈部血管6例,胸腹部血管23例,肾动脉3例,上肢血管1例。造影剂用量按1.5~2ml/kg,一般用量为100~130ml,速率3~4ml/s,扫描延迟时间根据动脉循环时间来确定,数据重建为aw4.2图像处理工作站容积重建。结果39例患者诊断为胸主动脉弓部真性动脉瘤2例,马方氏综合征1例,夹层动脉瘤10例(Ⅲ型8例,Ⅱ型1例,Ⅰ型1例),夹层动脉瘤Ⅲ型支架置入术后1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1例,腹主动脉瘤7例(肾上型2例,肾下型5例)。左锁骨下动脉瘤样扩张1例,左颈总动脉起始部狭窄1例,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分枝正常2例,左颈总动脉分叉狭窄2例;肾动脉狭窄1例,肾动脉正常2例;颅内3DCTA中,正常2例,基底动脉迂曲延长1例,烟雾病1例,左颈内动脉及左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并AVM1例,右上肢AVM并动脉瘤1例,左侧髂总动脉闭塞1例,原始轴面图像和三维图像诊断一致的36例,不相符3例。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动脉血管及周围结构,原始轴位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结合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翟冬枝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5期144-145,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CT 桥小脑角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疾病20例体会
6
作者 翟冬枝 郭君武 冯广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主动脉疾病 血管造影诊断 搏动性包块 技术诊断 三维重建 临床表现 无症状 高血压
下载PDF
颅脑CT诊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翟冬枝 《医师进修杂志》 1999年第2期52-52,共1页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以下简称甲旁减)可以引起脑内钙化,头颅平片显示率很低,CT的应用使脑内钙化的显示率提高了5~15倍[1],因此CT在伴颅内基底节钙化的甲旁减的诊断中也显得重要起来。本文报告CT发现脑内钙化的甲旁减患...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以下简称甲旁减)可以引起脑内钙化,头颅平片显示率很低,CT的应用使脑内钙化的显示率提高了5~15倍[1],因此CT在伴颅内基底节钙化的甲旁减的诊断中也显得重要起来。本文报告CT发现脑内钙化的甲旁减患者11例,就其CT表现特点及其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 机能减退 CT 诊断
下载PDF
脑脓肿的CT诊断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翟冬枝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1999年第1期21-21,F003,共2页
脑脓肿系脑实质化脓性细菌感染的一种炎症性疾病。CT对脑脓肿的诊断及疗效观察很有价值。本文分析报告4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脑脓肿CT表现。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脑脓肿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55岁... 脑脓肿系脑实质化脓性细菌感染的一种炎症性疾病。CT对脑脓肿的诊断及疗效观察很有价值。本文分析报告4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脑脓肿CT表现。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脑脓肿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55岁,平均3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脓肿 诊断 CT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
9
作者 翟冬枝 郭君武 冯广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6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肝硬化 诊断 SPIRAL 弥漫性硬化 原发性肝癌 SCT表现 高危因素 医学影像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
10
作者 翟冬枝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CT诊断 神经系统损伤 脑萎缩 脑水肿
下载PDF
脊柱结核、转移瘤的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1
作者 郭艳娜 翟冬枝 +2 位作者 刘小玲 顾志强 张彦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4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脊柱结核、转移瘤的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49例脊柱结核(结核组)、69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转移瘤组),收治时间2013年1月-2017年1月,对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判定金... 目的探讨分析脊柱结核、转移瘤的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49例脊柱结核(结核组)、69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转移瘤组),收治时间2013年1月-2017年1月,对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判定金标准,分析MRI检查在鉴别诊断脊柱结核、转移瘤中的临床价值。结果结核组和转移瘤组的病灶位于椎体部位分布情况、累积椎间盘发生率、病灶形态的影像学形态、椎旁肿块信号强化发生率、椎体内部T2加权像表现、软组织病变信号表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和转移瘤组的病灶单发或多发情况、骨质破坏类型、椎体轮廓压缩变形情况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学结果作为判定金标准,MRI检查诊断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的灵敏度为91.84%、特异度为86.96%、漏诊率为8.16%、误诊率为13.04%、阳性预测值为83.33%、阴性预测值为93.75%。结论 MRI对于脊柱结核、转移瘤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脊柱结核 转移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MSCT与MRI技术在鉴别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3
12
作者 刘华 边芳 翟冬枝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4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MSCT)与MRI在鉴别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前1周行MSCT、MRI扫描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与MRI在鉴别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MSCT)与MRI在鉴别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前1周行MSCT、MRI扫描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与MRI在鉴别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以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的符合率较MSCT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病例图像分析结果提示MSCT和MRI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中均有明确应用价值。结论 MRI在鉴别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诊断中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的符合率较MSCT明显高,前者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MSCT MRI T分期 N分期
下载PDF
MRCP评价胰胆管汇合分型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率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边芳 杜焱 +3 位作者 顾志强 黄海燕 郭艳娜 翟冬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7-289,共3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的胆胰管合流分型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率的关系和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检查的226例胆胰管汇合处清晰显示的患者的MRCP资料,分为急性胰腺炎组非胰腺炎组,回顾性分析评价MRCP...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的胆胰管合流分型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率的关系和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检查的226例胆胰管汇合处清晰显示的患者的MRCP资料,分为急性胰腺炎组非胰腺炎组,回顾性分析评价MRCP的胆胰管汇合分型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胆胰管汇合分型分为正常汇合和异常汇合两种类型,异常汇合又分为B-P、P-B两种类型,异常汇合的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汇合组(P=0.000<0.05),其中B-P型异常汇合类型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最高(P=0.023<0.05)。结论:胆胰管汇合分型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磁共振检查对于胆胰管汇合分型有一定的评价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胆胰管汇合分型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下载PDF
自发性气胸胸膜腔造影的X线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冬枝 马文章 《医师进修杂志》 1999年第1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气胸 胸膜腔造影 X线表现 诊断
全文增补中
三维动态增强MRA与DSA对原发性Budd-Chiari综合征分型诊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翟蕊 翟冬枝 +3 位作者 冯广森 丁鹏绪 顾志强 杜焱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3DDCE MRA和DSA对原发性Budd-Chiari综合征的分型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行3DDCE MRA和DSA检查的原发性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经DSA证实至少有一支肝静脉或入右心房段及肝后段下腔静脉存在病变且无... 目的:探讨3DDCE MRA和DSA对原发性Budd-Chiari综合征的分型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行3DDCE MRA和DSA检查的原发性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经DSA证实至少有一支肝静脉或入右心房段及肝后段下腔静脉存在病变且无肿瘤、血栓等基础疾病。对所有患者的3DDCE MR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1~4分,依次为优、良、中和差),以DSA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估3DDCE MRA诊断BCS的能力,包括检出静脉病变的总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度,显示下腔静脉及肝静脉(肝左、肝右及肝中静脉)病变各自的敏感度以及发现副肝静脉的敏感度,采用Kappa检验评估这两种检查方法对BCS分型诊断的一致性。结果:46例中44例的3DDCE MRA图像质量评分为3~4分,仅2例图像质量为2分。3DDCE MRA正确诊断BCS 45例。46例患者共184支血管段中DSA共检出151支静脉病变,3DDCE MRA正确诊断141支、误诊2支,MRA发现静脉病变的总敏感度为93.4%(141/151),特异度为94.0%(31/33);发现下腔静脉病变的敏感度为94.9%(37/39),发现肝右、肝中及肝左静脉的敏感度分别为94.1%(32/34)、92.3%(36/39)和92.3%(36/39);显示副肝静脉的敏感度为83.3%(25/30)。3DDCE MRA对所有患者的分型诊断符合率为86.7%(39/45),且与DSA之间存在高度一致性(Kappa=0.667,P<0.05)。结论:3DDCE MRA可较准确地对原发性BCS进行诊断和分型,能够对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案的制订和导管入路的选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病变 下腔静脉 肝静脉 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君武 翟冬枝 +4 位作者 马宏君 冯广森 刘小玲 水少锋 王淑珍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7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食管癌的价值。方法:利用4层MSCT灌注成像技术前瞻性研究分析87例食管癌及40例非食管病变患者食管的各项灌注参数,包括血液流速(BF)、血流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结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食管癌的价值。方法:利用4层MSCT灌注成像技术前瞻性研究分析87例食管癌及40例非食管病变患者食管的各项灌注参数,包括血液流速(BF)、血流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结果:食管癌各项灌注参数值均高于正常食管的灌注参数值,其中MTT及BV在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S值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技术在食管癌诊断中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应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探测双侧颈内静脉与脑静脉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晓琦 翟冬枝 +6 位作者 郭艳娜 刘小玲 顾志强 杜焱 孙玮 王慧 黄海燕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214,217,共4页
目的利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对双侧颈内静脉(IJV)及横窦(TS)内径进行测量,并探讨静脉窦和IJV相关关系。方法选择110例行颈部动脉3DCE-MRA检查示静脉显影良好、无病变的受检者,男、女各55例。利用工作站后处理技术进... 目的利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对双侧颈内静脉(IJV)及横窦(TS)内径进行测量,并探讨静脉窦和IJV相关关系。方法选择110例行颈部动脉3DCE-MRA检查示静脉显影良好、无病变的受检者,男、女各55例。利用工作站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三维重建,对两侧IJV进行各径线测量,分析左右TS及IJV的内径大小之间关系。结果 (1)IJV内径在测量点J1、J2、J3依次逐渐减小。IJV内径右侧宽于左侧,左右IJV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TS内径比左侧宽,左右TS内径大小有差别(P<0.05)。(2)IJV与TS均是R>L,R<L,R=L各自所占比例依次逐渐减小。TS较大侧与IJV较大侧一致,TS内径大小与IJV内径大小存在相关性(P<0.05)。(3)乙状窦的引流方式,右优势型占60.0%,左优势型占14.5%,等优势型占25.5%;TS的内径大小与乙状窦引流方式有关(P<0.05)。结论 3DCE-MRA可以清晰显示乙状窦、TS及IJV的解剖特征,能客观、真实、准确地观测两侧TS和IJV的内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颈内静脉 脑静脉窦 血栓形成 图像处理
下载PDF
奥美沙坦对心肌肥厚大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师振霞 翟冬枝 +4 位作者 师悦天 周向东 邵磊 胡卫军 李萍 《西部医学》 2016年第8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对大鼠模型肥厚心肌中TNF-α、MMP-3、CRP的表达及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清洁2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三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02mg/(kg·d),bid;对...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对大鼠模型肥厚心肌中TNF-α、MMP-3、CRP的表达及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清洁2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三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02mg/(kg·d),bid;对照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1 mL生理盐水,bid;应用10天。10天后干预组用奥美沙坦10mg/(kg·d)灌胃,qd,其余两组用1mL蒸馏水灌胃qd;8周后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MMP3、CRP的表达,HE染色比较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模型组和干预组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心肌组织TNF-α、MMP-3、CRP的水平一致。结论应用奥美沙坦可以降低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MMPs、CRP水平,降低多种炎性因子对机体的危害作用,抑制或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肾上腺素 肿瘤坏死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C反应蛋白 奥美沙坦
下载PDF
多模式联合影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晓琦 韩娜 +2 位作者 孙玮 范璐 翟冬枝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2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PACS系统的CBL教学模式与MDT模式在医学影像住培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0年9月-2021年6月期间,通过比较多模式联合影像教学法(研究组)与传统教学方式(对照组)在医学影像学住培生临床实践中的教育差异,采用问卷... 目的探讨基于PACS系统的CBL教学模式与MDT模式在医学影像住培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0年9月-2021年6月期间,通过比较多模式联合影像教学法(研究组)与传统教学方式(对照组)在医学影像学住培生临床实践中的教育差异,采用问卷调查和专业考核方式评估MDT模式联合PACS系统下C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各项指标显示学生较普遍满意MDT模式与PACS系统下CBL教学这种多模式联合教学方式。结论MDT模式联合PACS系统下CBL教学法有效提高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质量,使医学影像实践教学高效便捷,为临床疾病诊治与评估提供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模式 PACS系统 CBL教学法 医学影像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评估 教育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术前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华 郝凯 翟冬枝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3期90-93,共4页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MRI)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术前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8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术前2周内行3.0TMRI常规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患者的MRI征象...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MRI)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术前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8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术前2周内行3.0TMRI常规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患者的MRI征象,并根据病灶情况、局部侵犯、转移、血管受累情况评估手术可切除性。结果 MRI常规平扫中发现31例胰腺肿块,动态增强扫描发现37例胰腺肿块,二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01,P>0.05),但与强化正常组织比较更明显,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肿块检出率;MRI诊断准确率87.80%,误诊率12.20%;LAVA动态增强MRI评估手术可切除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1.82%、93.33%、90.24%,Kappa值=0.752,MRI术前评估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对胰腺癌患者术前行3.0T MRI多期增强扫描不仅可提高肿瘤病灶及转移灶的检出率,准确评估胰周侵犯及胰周血管受累情况,还可有效评估手术可切除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多期增强扫描 胰腺癌 术前诊断 手术可切除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