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流疏浚底泥余水的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献昆 田志超 +6 位作者 周南 赵志荣 何诗诗 余艳鸽 辜晓原 翟德勤 郑茂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132,共10页
河道疏浚底泥在工业化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水,其含有较高浓度的氨氮、总氮、化学需氧量(CODCr)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不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将会对受纳水体造成严重污染。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设计了处理量50 t/d的多级接触氧化装置... 河道疏浚底泥在工业化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水,其含有较高浓度的氨氮、总氮、化学需氧量(CODCr)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不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将会对受纳水体造成严重污染。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设计了处理量50 t/d的多级接触氧化装置,对疏浚底泥余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1.21%和59.00%,出水可满足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多级接触氧化装置中功能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反硝化功能基因narG、napA、nirS、cnorB、nosZ的丰度在前3级反应池中占主导地位,充分保障了系统的反硝化功能,该结果通过16S rRNA群落结果分析以及PICRUSt功能预测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定量PCR和群落结构分析表明氨氧化细菌(AOB)和完全氨氧化菌(CAOB)可能是系统中的主要氨氧化微生物。AOB主要来源于N. oligotropha分支,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主要来源于Nitrospira lineage Ⅰ,两者均在好氧池中得到了富集。因此,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实现对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富集,增强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疏浚底泥余水处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底泥余水 固定化微生物 一体化装置 完全氨氧化菌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污染河流中固化处理后底泥重金属酸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翟德勤 古丛珂 +4 位作者 李发东 马芳芳 谭烁 葛晓颖 张秋英 《人民珠江》 2019年第8期90-96,共7页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逐渐富集于底泥中,经疏浚处理后的底泥需对重金属进行固化处理,才能进一步填埋或资源化利用。经固化处理后的底泥(以下简称处理后底泥),其性质可能随着环境因素发生改变,使处理后底泥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固化...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逐渐富集于底泥中,经疏浚处理后的底泥需对重金属进行固化处理,才能进一步填埋或资源化利用。经固化处理后的底泥(以下简称处理后底泥),其性质可能随着环境因素发生改变,使处理后底泥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固化体中释放到环境,再次给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带来巨大风险。以处理后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改变处理后底泥-浸提液的pH,研究重金属的溶出与浸提液pH之间的定量关系。当处理后底泥-浸提液pH较高时(大于5.5),处理后底泥-浸提液体系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较低;当处理后底泥-浸提液pH下降至5.5左右时,体系中的Cu、Zn、Ni等几种重金属元素大量溶出。处理后底泥对Cu、Zn、Cr和Cd有较强的固定能力,但是对Ni和Pb的固定能力有待加强。此种底泥的有效酸缓冲容量为0.999meq/g,对外来酸带来的pH变化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后底泥 重金属固化稳定化 缓冲能力 固化稳定性
下载PDF
府河-白洋淀硝酸盐来源判定及迁移转化规律 被引量:14
3
作者 梁慧雅 翟德勤 +2 位作者 孔晓乐 袁瑞强 王仕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36-1244,共9页
近年来白洋淀流域内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严重威胁府河和白洋淀水质,其中硝酸盐浓度过高引发的水体富营养化是河流系统面临的重要难题。以白洋淀和唯一一条常年有水的入淀河流——府河为研究对象,结合水化学、水... 近年来白洋淀流域内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严重威胁府河和白洋淀水质,其中硝酸盐浓度过高引发的水体富营养化是河流系统面临的重要难题。以白洋淀和唯一一条常年有水的入淀河流——府河为研究对象,结合水化学、水中氢氧同位素(δ~2H、δ^(18)O)和硝酸盐氮同位素(δ^(15)N)的方法 ,分析2008—2016年水化学特征和水化学类型变化,明确府河-白洋淀淀区硝酸盐污染来源以及沿程迁移转化规律,为其水质富营养化管理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府河2008年硝酸盐δ^(15)N值>10‰,2014年硝酸盐δ^(15)N值的变化范围是2.07‰~18.49‰,府河硝酸盐主要来自于保定市和沿府河村落的生活污水;但2009年硝酸盐δ^(15)N值的变化范围是-3.7‰~4‰,府河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白洋淀淀区2008年和2014年硝酸盐δ^(15)N值的变化范围分别是5.8‰~11.7‰和3.31‰~12.53‰,2009年δ^(15)N值的变化范围是-3.8‰~0.7‰,说明府河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白洋淀淀区硝酸盐的主要来源。2008—2014年Cl^-和SO_4^(2-)浓度比例逐渐减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受到控制;2009年因工业废水的排放NO3-浓度超过50 mg·L^(-1),2014年和2016年NO_3^-浓度未超标;控制硝酸盐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稀释、外源输入及反硝化脱氮作用,当溶解氧(DO)小于2 mg·L^(-1)时,硝酸盐的减少主要受反硝化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河-白洋淀流域 水质 水体富营养化 硝酸盐 氢氧同位素 氮同位素 水化学特征
下载PDF
打印路径对3D打印陶砂混凝土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惠明 翟德勤 +2 位作者 徐浩 李之建 王里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1-55,共5页
3D打印混凝土技术采用逐层堆叠的成型工艺,打印路径引起的细观不均质性直接影响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为明确打印路径对3D打印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两种常用打印路径,3D打印立方体和棱柱体试样,评估其抗压、抗折、劈拉等力学特... 3D打印混凝土技术采用逐层堆叠的成型工艺,打印路径引起的细观不均质性直接影响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为明确打印路径对3D打印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两种常用打印路径,3D打印立方体和棱柱体试样,评估其抗压、抗折、劈拉等力学特性,分析力学各向异性,并测试试件受载过程中的超声波参数。结果表明,打印路径及加载方向均对宏观力学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超声波检测的波速和幅值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情况分析有效。试验结果为陶砂的资源化利用、打印混凝土材料的工程应用及结构防护预警提供了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陶砂混凝土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系数 超声波检测
下载PDF
污染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植物修复技术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秀粉 赵新民 +4 位作者 翟德勤 陈述可 陈信山 刘海博 许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第8期97-102,共6页
河流、湖泊等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是水生环境中潜在的危险污染物,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植物修复技术作为治理重金属污染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方法,被广泛研究。本文对河湖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评价方法和研究... 河流、湖泊等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是水生环境中潜在的危险污染物,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植物修复技术作为治理重金属污染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方法,被广泛研究。本文对河湖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评价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植物修复的发展做出了展望,旨在为我国开展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重金属 植物修复技术
下载PDF
模拟自然因素下固化后河湖底泥中Cr和Pb的释放规律 被引量:2
6
作者 武兰兰 谭烁 +1 位作者 杨煜曦 翟德勤 《环境科学导刊》 2020年第3期15-18,共4页
利用土柱试验模拟自然环境因素下固化/稳定化后的试验余土中铬和铅离子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试验余土中Cr、Pb的总含量相对较高,故以二者为研究对象。随着试验时长的推移,铬离子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阶段浸出率几乎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利用土柱试验模拟自然环境因素下固化/稳定化后的试验余土中铬和铅离子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试验余土中Cr、Pb的总含量相对较高,故以二者为研究对象。随着试验时长的推移,铬离子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阶段浸出率几乎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铬离子累积浸出率在试验30d后处于平稳状态;而铅离子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阶段浸出率也几乎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是铅离子累积浸出率一直随着时长的推移而增加,直至90d后处于平稳状态。由此可见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河湖底泥中的铬离子优先浸出且达到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自然环境因素 固化/稳定化 试验余土 铬离子 铅离子 释放规律
下载PDF
含重金属土壤强化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
7
作者 谭烁 熊定鹏 +1 位作者 翟德勤 杨子轩 《节能与环保》 2019年第6期95-96,共2页
根据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金属污染。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其再利用价值,以及修复治理措施也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国内关于土壤重金属释放规律的研究较多,但是大多数都是在单一维度开展试验,例如... 根据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金属污染。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其再利用价值,以及修复治理措施也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国内关于土壤重金属释放规律的研究较多,但是大多数都是在单一维度开展试验,例如温度维度、光照维度等,具有很强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提高试验结果的参考性,需要同时模拟多个变量,这样才能让样品试验结果,更加接近于现实情况。本文介绍含重金属土壤强化模拟试验的基本流程,通过三次试验的对比,证明含重金属土壤强化模拟试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土壤 电导率 模拟降雨 复合维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