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升降散体外抗流感病毒A/PR8/34/H1N1株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郭雨菲 于会勇 +7 位作者 秦欣欣 刘国星 刘畅 李磊 聂天旸 刘莲莲 翟志光 王成祥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189-193,208,共6页
目的研究升降散体外抗流感病毒A/PR8/34/H1N1株的作用。方法以磷酸奥司他韦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在狗肾细胞株水平上,测定流感病毒的病毒滴度,计算流感病毒的半数细胞培养感染剂量(TCID_(50));测定阳性对照药和升降散的细胞毒性,得到药物... 目的研究升降散体外抗流感病毒A/PR8/34/H1N1株的作用。方法以磷酸奥司他韦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在狗肾细胞株水平上,测定流感病毒的病毒滴度,计算流感病毒的半数细胞培养感染剂量(TCID_(50));测定阳性对照药和升降散的细胞毒性,得到药物的最大无毒浓度(TC_(0))和半数中毒浓度(TC_(50));通过3种不同的给药方式体外观察升降散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感染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的作用影响,采用CCK8法计算升降散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感染的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计算药物的抗病毒有效率(ER);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给药后12、24、48h动态检测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升降散抗病毒作用机制。结果病毒滴度测定流感病毒PR8的TCID_(50)为10^(-5.20);药物毒性测定得到磷酸奥司他韦和升降散的TC_(0)分别为0.25、6.25mg/mL,TC_(50)分别为0.76、9.69mg/mL;3种给药方式下的升降散组和磷酸奥司他韦组的细胞存活率高于病毒对照组(P<0.05),在最大无毒浓度下升降散直接灭活抗流感病毒的ER为52.37%,通过预防病毒侵入细胞来抗病毒的ER和治疗病毒穿入细胞来抗病毒的ER低于50%;升降散组细胞在12、24、48 h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基因mRNA表达均被显著下调(P<0.05)。结论升降散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且能通过抑制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升降散 体外抗病毒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从“男精壮”角度探讨男性不育之病机与治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翟志光 贾海骅 +7 位作者 姬永宽 满天 李志更 陶旭光 王震 程淼 李玉波 孙志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0-553,共4页
《女科正宗·广嗣总论》载“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指出男女生育的根本是肾气充盛,天癸充盈。男精壮盛,质纯效优,女经调达,冲任脉通,双方交合畅顺,阴阳和合而受孕成功。受孕之道在于父精母血,而于父系则重在“男精壮”。本... 《女科正宗·广嗣总论》载“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指出男女生育的根本是肾气充盛,天癸充盈。男精壮盛,质纯效优,女经调达,冲任脉通,双方交合畅顺,阴阳和合而受孕成功。受孕之道在于父精母血,而于父系则重在“男精壮”。本文诠释了“男精壮”之内涵,阐述了男精化生与藏泄之机;进而探讨精寒与气衰、精少与相火盛、痰湿、气郁等影响“男精壮”致男性不育之病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析男性不育之治法,为临床防治本病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精壮 男性不育 病机 治法
下载PDF
从肝肾不足论治支气管哮喘探析
3
作者 翟志光 秦欣欣 +5 位作者 张山 于会勇 王明哲 李富增 吴华阳 王成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90-1193,1197,共5页
哮喘是遗传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疾病,哮喘的反复发作是治疗的难点与关键所在。《素问·刺法论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出了扶正祛邪的防病治病理念。从中医理论来讲,哮喘患者普遍存在肝肾不足的病理基础,其中... 哮喘是遗传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疾病,哮喘的反复发作是治疗的难点与关键所在。《素问·刺法论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出了扶正祛邪的防病治病理念。从中医理论来讲,哮喘患者普遍存在肝肾不足的病理基础,其中肾虚精亏则易感寒邪、痰饮内生;肝血不足、水不涵木则易生风邪、上逆犯肺,二者是哮喘的重要病机。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即使在哮喘急性发作期亦应重视补益肝肾之法的应用,慢性持续期、缓解期更当以补益肝肾为立方之基,在重视补益肝肾的同时,不忘祛邪,并根据哮喘的不同阶段及兼夹证特点,结合体质、季节等,分期论治、随证加减,有望达到缩短病程、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乃至治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肝肾不足 扶正祛邪
下载PDF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嘉欣 翟志光 鲁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5-678,共4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竞争压力的增大,许多更年期女性常常发生抑郁症,即围绝经期抑郁症,且患者越来越多,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首先分析了西医对围绝经期抑郁症认识和治疗方法进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竞争压力的增大,许多更年期女性常常发生抑郁症,即围绝经期抑郁症,且患者越来越多,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首先分析了西医对围绝经期抑郁症认识和治疗方法进展,指出其不足;其次系统总结了中医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即围绝经期抑郁症既与肝郁有关,也与脾胃、心脑有关;然后综述了中药治疗、针刺治疗和针药联合治疗最新进展,比较了它们的治疗效果和特点;最后针对目前临床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现状提出继续深入研究病因病机、探索更科学客观、细化的诊断标准和应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抑郁症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下载PDF
王成祥基于苦辛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经验浅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山 秦欣欣 +5 位作者 刘燕 于会勇 翟志光 聂天旸 满天 王成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45-48,共4页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目前已跃居成为慢性咳嗽的第二大致病因,且缠绵难愈,复发率较高。首都名中医王成祥教授,从医30余载,在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内伤脾胃,诸疾由生”,对于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咳嗽,王师认为...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目前已跃居成为慢性咳嗽的第二大致病因,且缠绵难愈,复发率较高。首都名中医王成祥教授,从医30余载,在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内伤脾胃,诸疾由生”,对于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咳嗽,王师认为病位在肺胃,病机总纲以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为主,治疗上遵从“黄帝论病,本乎四气,其论药方,推气味”之法,主张不仅要辛开苦降治其根,配合轻苦微辛佐其症,兼加杏、蔻、橘、桔之品,同时也要谨调饮食,勿伤脾胃。该文旨在详述王成祥教授基于苦辛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经验,并附典型医案1例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苦辛法 半夏泻心汤 辛开苦降 轻苦微辛
原文传递
从“土郁夺之”论治痰湿型咳嗽
6
作者 薛贝 李富增 +2 位作者 于会勇 翟志光 王成祥(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5-8,共4页
咳嗽是以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症的一种肺系病症,它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症状。痰湿型咳嗽作为其主要证型之一,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病情变化多端。从“土郁夺之”理论分析,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胃,核心病机是肺脾两虚... 咳嗽是以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症的一种肺系病症,它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症状。痰湿型咳嗽作为其主要证型之一,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病情变化多端。从“土郁夺之”理论分析,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胃,核心病机是肺脾两虚、痰阻气郁。具体而言,土虚之初,健运失常,水谷不化,痰饮始生;土虚失运与痰饮内生互为因果,痰湿久蕴,郁而化热;土虚则脾胃升降失常,复有痰湿、痰火阻滞气机,气郁尤甚。治疗当以健脾补肺、化痰除湿、调畅气机为核心,并根据患者的病机特点,选取四君子汤、半夏泻心汤等方剂加减治疗。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郁夺之 咳嗽 痰湿 脾胃
下载PDF
HPLC测定良附口服液中α-香附酮的含量 被引量:7
7
作者 翟志光 牛欣 +1 位作者 冯前进 王永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88-989,共2页
关键词 HPLC测定 Α-香附酮 口服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国药典》 成分比较 香附挥发油 薄层扫描法
下载PDF
板蓝根颗粒和苦甘颗粒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翟志光 王克林 +1 位作者 孙刚 王笑红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11期987-989,共3页
目的板蓝根颗粒和苦甘颗粒两种中药方剂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观察中药方剂对流感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探讨其相应中医治法的理论内涵。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达菲组(磷酸奥司他韦)及中药各剂量组,观察... 目的板蓝根颗粒和苦甘颗粒两种中药方剂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观察中药方剂对流感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探讨其相应中医治法的理论内涵。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达菲组(磷酸奥司他韦)及中药各剂量组,观察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百分率。结果板蓝根颗粒大剂量组、苦甘颗粒大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模型的肺指数(P<0.05或P<0.01)。结论板蓝根颗粒和苦甘颗粒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实验结果结合中医理论认识,寒凉清热药所具有的重要药理作用及其对温病的治疗,正与温病学说的创导者们所提出的温病的表证往往是里热怫郁所致,因而其治疗也应以清解里热为主的观点相符合;辛凉辛温,并用除邪,卫气同治,表里双解的治法,与当代中医药治疗流感的用药趋势相一致。实验结果为中药方剂治疗流感的疗效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感病毒FM1 肺指数 板蓝根颗粒 苦甘颗粒 温病表证 表里双解
下载PDF
从“灰中有火”理论防治老年慢性肺系疾病
9
作者 张山 秦欣欣 +2 位作者 于会勇 翟志光 王成祥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72-576,共5页
“灰中有火”出自叶天士《温热论》,强调温病后期,患者体内往往尚有余火,治疗用药时应慎用温热之品,防止故病未已,新病复起。老年慢性肺系疾病患者,素有痰热,适逢辛甘厚味、环境燥邪、六淫火气、痰热内生等诱因,容易使邪热内伏,一旦误投... “灰中有火”出自叶天士《温热论》,强调温病后期,患者体内往往尚有余火,治疗用药时应慎用温热之品,防止故病未已,新病复起。老年慢性肺系疾病患者,素有痰热,适逢辛甘厚味、环境燥邪、六淫火气、痰热内生等诱因,容易使邪热内伏,一旦误投,“正气转郁,反致热极”,轻则病重,重则病死,该情况与“灰中有火”理论相一致。故在临床诊治时,提示该类患者应饮食有节、防妄补,治疗既不可一味猛攻,也不能一味进补,应观其脉证,随证治之,常用清补、慎用温补,主次兼施,结合“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原则,避免闭门留寇,炉灰复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中有火 老年 肺系疾病 虚不受补 闭门留寇 《温热论》 清补 温补
下载PDF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治法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翟志光 王克林 +2 位作者 杜松 孙刚 王笑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9-600,共2页
关键词 流感 中医药 治疗思想 治则治法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治则治法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翟志光 李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05-1206,1229,共3页
甲型H1N1流感属于中医学"外感热病"、"时行感冒"范畴,临床上可以按照中医对时行感冒的诊疗理论进行诊治,同时本病又具有一些自身特征。深入研究临床各家的诊疗经验及其学术思想,总结中医学在甲流诊疗实践中的治则治... 甲型H1N1流感属于中医学"外感热病"、"时行感冒"范畴,临床上可以按照中医对时行感冒的诊疗理论进行诊治,同时本病又具有一些自身特征。深入研究临床各家的诊疗经验及其学术思想,总结中医学在甲流诊疗实践中的治则治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故从宣畅气机、清热解毒、早期扶正、分清化浊、泻肺活血和辨治血痰等方面对甲流的治则治法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治则治法 早期扶正 泻肺活血
下载PDF
从三虚致疫探讨治疗流感思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翟志光 李志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7-728,共2页
中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是《黄帝内经》最基本的病因观。因此,调整天人关系也就成为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 中医药 三虚致疫 病毒性疾病 流感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学病因与发病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翟志光 侯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45-947,共3页
甲型H1N1流感发生后中医界积极应对,从临床表现到传变规律,从病机特征到运气分析,从辨证论治到经验总结,中医学者从不同层面开展研究,积极探索防治规律。综合公开发表的文献,深入研究各临床医家的诊疗经验及其学术思想,中医学对于甲型H... 甲型H1N1流感发生后中医界积极应对,从临床表现到传变规律,从病机特征到运气分析,从辨证论治到经验总结,中医学者从不同层面开展研究,积极探索防治规律。综合公开发表的文献,深入研究各临床医家的诊疗经验及其学术思想,中医学对于甲型H1N1流感病因与发病的认识,可以从温病学说、瘟疫学说和运气学说三个角度和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病因 温病学说 瘟疫学说 运气学说
下载PDF
良附口服液药效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翟志光 冯前进 +1 位作者 牛欣 闫润红 《山西中医》 2007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研究新型良附口服液的药效。方法:参照徐淑云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提供的造模方法和相关文献的方法,4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灌服生理盐水)、醋酸泼尼松组、良附丸组、良附口服液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小鼠耳... 目的:研究新型良附口服液的药效。方法:参照徐淑云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提供的造模方法和相关文献的方法,4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灌服生理盐水)、醋酸泼尼松组、良附丸组、良附口服液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小鼠耳廓肿胀度、扭体反应、肠推进运动功能。结果:新型良附口服液具有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减少扭体次数的作用,且疗效优于良附丸,但对正常小鼠肠蠕动无影响。结论:新型良附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附口服液 良附丸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浅谈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认识 被引量:4
15
作者 翟志光 郑齐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2-4,共3页
流感属于中医学"外感热病"、"疫病"的范畴,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时行感冒"。时行感冒的出现也正是古代医家在研究外感热病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深化衍变而来的,是外感热病的分类从笼统到逐步清晰的结果... 流感属于中医学"外感热病"、"疫病"的范畴,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时行感冒"。时行感冒的出现也正是古代医家在研究外感热病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深化衍变而来的,是外感热病的分类从笼统到逐步清晰的结果。当代临床在治疗流感的过程中,运用伤寒辨证理论、温病辨证理论对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分析,进而通过不同辨证体系论治,根据时令、地域、病情的轻重、性质等特点,灵活选方用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随着中医防疫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性疾病领域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外感热病 中医药 历史源流
下载PDF
甲型H_1N_1流感的中医诊疗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翟志光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23-26,共4页
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实践中,中医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理论,中医学者展开了积极的探索。结合文献报道,对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病因与发病、辨证论治以及临床应重视的理论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初步整理甲型H1N1... 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实践中,中医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理论,中医学者展开了积极的探索。结合文献报道,对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病因与发病、辨证论治以及临床应重视的理论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初步整理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诊疗规律,力求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诊疗规律
下载PDF
传染病预测预警方法及应用进展(一) 被引量:4
17
作者 翟志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18期159-162,共4页
传染病预测是将数学与传染病流行病学相结合的一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各种传染病的预测、预警,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有积极的意义。传染病预测预警是根据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有关因素,用分析判断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可能发生的... 传染病预测是将数学与传染病流行病学相结合的一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各种传染病的预测、预警,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有积极的意义。传染病预测预警是根据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有关因素,用分析判断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预测 预警 预防医学
下载PDF
传染病预测预警方法及应用进展(二) 被引量:5
18
作者 翟志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16期161-163,共3页
传染病预测是将数学与传染病流行病学相结合的一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各种传染病的预测、预警,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有积极的意义。传染病预测预警是根据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有关因素,用分析判断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可能发生... 传染病预测是将数学与传染病流行病学相结合的一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各种传染病的预测、预警,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有积极的意义。传染病预测预警是根据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有关因素,用分析判断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趋势做出的预测,对于提高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提高效率和效益起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的逐步推广应用以及预测理论的迅速发展,已有多种预测方法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成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一项有效手段。本文就国内传染病预测预警方法应用情况进行综述。4.2定量预测技术是借助数学手段利用原始资料,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传染病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其预测精度与可靠性取决于数据的准确性和模型的科学性。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时间序列模型和多因素模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假设预测对象的变化仅与时间有关,根据它的变化特征以惯性原理推测其未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预测预警 应用进展
下载PDF
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研究
19
作者 翟志光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第21期23-24,共2页
高良姜和香附含油量较高,普通煎煮法容易损失含于油中的有效成分,古代将良附丸其制成丸剂使用,能够避免这一缺点。微乳制剂热力学稳定,将良附丸制成微乳制剂,有助于保存挥发油中的有效成分,提高生物利用度,我们研究了良附口服微... 高良姜和香附含油量较高,普通煎煮法容易损失含于油中的有效成分,古代将良附丸其制成丸剂使用,能够避免这一缺点。微乳制剂热力学稳定,将良附丸制成微乳制剂,有助于保存挥发油中的有效成分,提高生物利用度,我们研究了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香附 制备
下载PDF
基于“痰瘀互结,毒损入络”之男性不育的病机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贾海骅 李玉波 +4 位作者 张治国 李志更 翟志光 韩旭 王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00-1202,共3页
以代谢类疾病为基础病而又累患不育者,因发病是渐进而慢长的,往往会影响患者睾丸曲细精管等组织的功能状态,从而导致不育的发生。痰瘀互结作为致病因素是"痰瘀"在"入络"后在络中的病理改变;毒损入络,以损伤睾丸曲... 以代谢类疾病为基础病而又累患不育者,因发病是渐进而慢长的,往往会影响患者睾丸曲细精管等组织的功能状态,从而导致不育的发生。痰瘀互结作为致病因素是"痰瘀"在"入络"后在络中的病理改变;毒损入络,以损伤睾丸曲细精管的组织结构,产生生精细胞功能受损为特征;其病机符合"痰瘀互结,毒损入络"的特性,所以临证需明辨其病机特性及演变脉络。针对性地提出"痰瘀互结,毒损入络"治疗男性不育的思路,主要是为适应以肥胖、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类疾病而伴发的不育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肾主生殖固然有可取之处,然饮食不节而诱发的代谢类疾病,其病机特性亦有自身特点,不可一概而论,事随时移,临证把握络病至要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 毒损入络 肥胖 糖尿病 不育 病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