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29-2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调节作用
1
作者 郭彬彬 翟晓建 +1 位作者 王征 张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594-1599,共6页
目的:检测miR-129-2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29-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并探究其对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检测TNBC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细胞株中miR-129-2... 目的:检测miR-129-2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29-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并探究其对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检测TNBC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细胞株中miR-129-2的表达水平,统计学方法分析miR-129-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采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研究miR-129-2对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miR-129-2在40例TNBC患者癌组织及MDA-MB-231细胞中表达下调(P<0.05,P<0.01),且miR-129-2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是否绝经无关,与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29-2使细胞迁移距离减少,划痕愈合率均下降,迁移能力减弱(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过表达miR-129-2能减少穿过小室膜的细胞数量,明显抑制癌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下调miR-129-2的水平使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增强。结论:miR-129-2在TNBC中低表达,miR-129-2的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miR-129-2的表达水平影响TNBC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9-2 三阴性乳腺癌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沙龙活动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李乐 刘铁柱 翟晓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沙龙活动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乳腺癌化疗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于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沙龙活... 目的探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沙龙活动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乳腺癌化疗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于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沙龙活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预感性悲伤、自我管理能力(HSMSRS)、癌因性疲乏(PFS)及生存质量(FACT-G)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预感性悲伤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沙龙活动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预感性悲伤情绪,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提升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沙龙活动 化疗 罗森塔尔效应 癌因性疲乏 预感性悲伤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引流方法对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琛 陈昱名 +4 位作者 段奇 陆佳团 王征 翟晓建 张浩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6期997-999,共3页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引流方法对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法,观察组术后给予双管持续中心...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引流方法对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法,观察组术后给予双管持续中心负压引流法,观察至患者出院。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结果观察组置管、切口愈合、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3 d的引流量与总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1、3 d的视觉模拟疼痛评估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法,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施以双管持续中心负压引流法能够进一步缩短置管、切口愈合、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缓解术后疼痛,降低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切口愈合时间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ASH2L、HOXA2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
4
作者 陈琛 段奇 +4 位作者 陆佳团 翟晓建 王征 张浩 郭满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ASH2样蛋白(ASH2L)和同源异型盒A2(HOXA2)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TNBC患者80例,收集其癌组织样本;另收集60例配对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样本作为...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ASH2样蛋白(ASH2L)和同源异型盒A2(HOXA2)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TNBC患者80例,收集其癌组织样本;另收集60例配对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样本作为对照。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检测ASH2L、HOXA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SH2L mRNA、HOXA2 mRNA判断TNBC患者淋巴转移的效能。结果癌组织中ASH2L mRNA、HOXA2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有淋巴转移、TNM分期Ⅲ~Ⅳ期的TNBC患者癌组织ASH2L蛋白、HOXA2蛋白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和TNM分期Ⅰ~Ⅱ期的患者(P<0.05)。不同年龄、肿瘤大小、绝经状态的TNBC患者之间癌组织ASH2L蛋白、HOXA2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转移的TNBC患者癌组织中ASH2L mRNA、HOXA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的患者(P<0.05)。ASH2L mRNA、HOXA2 mRNA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TNBC患者淋巴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6、0.791、0.895。结论TNBC患者癌组织中ASH2L、HOXA2 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且与TNM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H2样蛋白 同源异型盒A2 淋巴转移 三阴性乳腺癌
下载PDF
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活性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 被引量:6
5
作者 翟晓建 张浩 +2 位作者 张旖旎 倪鸣 王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4758-4763,共6页
背景: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耐药等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目的:探讨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活性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磁珠法从多药耐药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分选出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 背景: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耐药等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目的:探讨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活性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磁珠法从多药耐药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分选出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分选后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亚群比例和细胞膜P-gp荧光强度,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 m 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获得的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比例在90%以上;(2)CD44^+CD24^(-/low)细胞亚群成球比例明显强于non-CD44^+CD24^(-/low)细胞亚群;(3)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细胞膜P-gp荧光强度显著高于MFC-7/ADR细胞株(P<0.05);(4)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MDR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FC-7/ADR细胞株(P<0.05);(5)结果表明,分选得到的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具有很强的体外成球能力,高表达P-gp蛋白和MDR mRNA可能是导致多药耐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P糖蛋白 抗药性 肿瘤 抗原 CD44 抗原 CD24 组织工程 干细胞 乳腺癌 细胞活性 细胞分选 多药耐药 体外成球实验 耐药基因
下载PDF
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翟晓建 倪鸣 王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68-3269,共2页
目的探讨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两组患者均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 目的探讨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两组患者均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喉罩置入全麻,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2 h、术后第1、3天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2 h和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数值与麻醉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数值与麻醉前比较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较小,可以显著改善免疫抑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气管插管 全麻 乳腺癌 围术期 T淋巴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Sprouty2蛋白与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与迁徙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翟晓建 张浩 +1 位作者 刘平贤 倪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Sprouty2蛋白与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与迁徙的关系。方法通过siRNA技术干扰MCF-7细胞Sprouty2基因的表达,通过Real time PCR、Western blotting以及细胞免疫荧光检测Sprouty2基因的干扰效果,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观察细... 目的探讨Sprouty2蛋白与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与迁徙的关系。方法通过siRNA技术干扰MCF-7细胞Sprouty2基因的表达,通过Real time PCR、Western blotting以及细胞免疫荧光检测Sprouty2基因的干扰效果,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2、MMP-9和MMP-13的表达。结果通过siRNA干扰,有效地干扰了Sprouty2基因的表达,建立了Sprouty2基因低表达的细胞株;Sprouty2基因沉默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沉默Sprouty2基因的MCF-7细胞中MMP-2、MMP-9和MMP-13蛋白较对照组均升高。结论 Sprouty2基因下调后,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提高,可能与MMP-2、MMP-9和MMP-13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outy2蛋白 乳腺癌 MCF-7细胞
下载PDF
长春瑞滨或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130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翟晓建 杜新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0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或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组(NP方案组)和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组),每组患者65例,NP方案组患者给予长春瑞滨50 mg/d,d1、d8;;顺铂30 mg/m2...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或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组(NP方案组)和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组),每组患者65例,NP方案组患者给予长春瑞滨50 mg/d,d1、d8;;顺铂30 mg/m2,d1-d5。TP方案组患者给予紫杉醇110~140 mg/m2,d2;顺铂30 mg/m2,d1-d5。结果 NP方案总有效率为61.4%(40/65),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TP方案总有效率55.4%(36/65),中位生存期7.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方案与T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相当,都可以作为治疗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瑞滨 紫杉醇 顺铂 晚期乳腺癌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翟晓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9-831,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的影响。方法:12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术后化疗)61例和对照组(术后单纯化疗)62例,观察患者免疫功能、癌痛缓解程度、骨髓抑制情况、血象、不良反应发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的影响。方法:12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术后化疗)61例和对照组(术后单纯化疗)62例,观察患者免疫功能、癌痛缓解程度、骨髓抑制情况、血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2组血常规比较:①白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白细胞计数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t=8.04,P<0.01);②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比较,血小板计数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血小板计数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t=12.91,P<0.01)。2)2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IL-4、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t=63.45,P<0.01)、(t=31.88,P<0.01)。3)2组免疫功能比较:①CD4+、CD8+: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CD4+、CD8+均有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2组CD4+、CD8+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29.08,P<0.01)、(t=27.77,P<0.01);②IgG、IgA、IgM: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IgG、IgA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IgG、IgA、IgM均有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IgG、IgA、IgM含量高于对照组(t=16.31,P<0.01)、(t=13.42,P<0.01)、(t=7.81,P<0.01)。4)2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2组KPS均有增加(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在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肝损害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功能损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术后化疗患者不良反应有明显改善,增强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乳腺癌 化疗
下载PDF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征 张浩 +5 位作者 李伟汉 陈琛 翟晓建 韩虹 宋春峰 刘扬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对老年乳腺癌生存质量与体力状态的改善效果,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78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已接受乳腺区段切除术,分析手术治疗前后生存...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对老年乳腺癌生存质量与体力状态的改善效果,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78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已接受乳腺区段切除术,分析手术治疗前后生存质量、体力状态及影响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患者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QLS-BC)内社会因子、躯体因子、信仰因子、心理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1、3.810、6.246、3.178、12.909,P=0.032、0.000、0.000、0.002、0.000);术后,患者体力状态显著高于术前,且无死亡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274,P=0.000);术后随访6个月,78例患者中,7例复发转移,71例未复发转移;两组肿瘤最大直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率、P53阳性率、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转移组Ki67(>14%)与ER/PR阳性者未接受内分泌治疗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i67>14%、ER/PR阳性者未接受内分泌治疗为乳腺区段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通过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与体力状态,而Ki67>14%、ER/PR阳性者未接受内分泌治疗为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对应干预措施,以减少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区段切除术 预后 生存质量 体力状态
下载PDF
细胞免疫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征 翟晓建 +4 位作者 叶新平 李琰 郭满 李伟汉 张浩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937-1939,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细胞因子激活杀菌细胞(CIK)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疗效相关的指标,评估以CIK为基础免疫治疗TNB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3家协作医院CIK细胞治疗联合化疗的TNBC患者210例为CIK联合治疗组... 目的分析比较细胞因子激活杀菌细胞(CIK)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疗效相关的指标,评估以CIK为基础免疫治疗TNB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3家协作医院CIK细胞治疗联合化疗的TNBC患者210例为CIK联合治疗组,临床特点相近行单纯化疗患者2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免疫功能、生存质量、生存时间及安全性。结果 CIK联合治疗组患者CD3+、CD8+、自然杀伤T细胞(NKT)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百分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K联合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生存时间也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联合化疗治疗TNBC安全、有效,可提高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激活杀菌细胞免疫治疗 三阴性乳腺癌 临床研究
下载PDF
p38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骨桥蛋白介导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自噬、凋亡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满 翟晓建 +2 位作者 张浩 李伟汉 刘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058-1063,共6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OPN下调对p38蛋白激酶(p38MAPK)、Beclin 1表达及乳腺癌细胞自噬、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女性三阴性乳腺...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OPN下调对p38蛋白激酶(p38MAPK)、Beclin 1表达及乳腺癌细胞自噬、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女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手术治疗的40例女性乳腺纤维腺瘤或乳腺增生结节患者的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OPN和Beclin 1的表达。将MDA-MB-231细胞株分为特异性OPN小干扰RNA(siRNA)实验组(OPN-siRNA组)、非同源阴性CON-siRNA对照组(CON-siRNA组)和mock空白对照组(mock组);以慢病毒介导基因干扰技术制备OPN低表达MDA-MB-231细胞模型,应用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OPN下调后细胞自噬体形成和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OPN下调后p38MAPK及Beclin 1的表达。结果 OP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 3%(41/60)和12. 5%(5/40),OP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χ~2=56. 881,P=0. 000); Beclin 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 3%(11/60)和42. 5%(17/40),Beclin 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乳腺组织(χ~2=54. 692,P=0. 000);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OPN蛋白表达与Beclin 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 713,P=0. 003)。病毒转染48 h后,OPN-siRNA组细胞中OPN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CON-siRNA组和mock组(F=57. 170、50. 410,P=0. 001)。OPN表达下调后,OPN-siRNA组细胞中自噬体个数、早期凋亡率显著高于CON-siRNA组和mock组(F=17. 590,P=0. 004; F=23. 180,P=0. 003); OPN-siRNA组细胞中Beclin 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CON-siRNA组和mock组(F=29. 873、32. 174,P=0. 001),p38MAPK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mock组和CON-siRNA组(F=32. 735、37. 110,P=0. 000); mock组与CON-siRNA组细胞中自噬体个数、早期凋亡率、Beclin 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38MAPK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抑制OPN表达可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自噬和凋亡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38MAPK表达下调、Beclin 1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骨桥蛋白 自噬 P38蛋白激酶 BECLIN1
下载PDF
乳腺癌手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的效果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伟汉 杜新峰 +3 位作者 刘平贤 翟晓建 陈琛 张浩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6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将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按入院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保留组48例行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及2例行保乳术,术中尽量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对照组10例也...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将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按入院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保留组48例行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及2例行保乳术,术中尽量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对照组10例也行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但不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结果保留组均有效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术后观察出现上臂麻木感3例,腋窝疼痛1例;胸肌萎缩现象几乎没有。随访1.5~2.5年,未见复发及转移。对照组10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及胸肌萎缩现象;随访1.5~2.5年,发生对侧转移1例、骨转移2例。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胸前神经的乳腺癌手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肋间臂神经 胸前神经 改良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小RNA-142-3p、微小RNA-150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征 张浩 +3 位作者 李伟汉 翟晓建 宋春峰 郭满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642-1646,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小RNA-142-3p(miR-142-3p)、微小RNA-150(miR-150)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HT病人87例为HT组... 目的探讨甲状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小RNA-142-3p(miR-142-3p)、微小RNA-150(miR-150)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HT病人87例为HT组;同期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非癌病人73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两组甲状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42-3p、miR-150表达水平;分析HF病人miR-142-3p、miR-150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参数及相关细胞因子相关性。结果HT组甲状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42-3p[(1.54±0.32)、(2.25±0.54)]比[(1.00±0.23)、(1.00±0.24)]、miR-150[(2.21±0.43)、(3.78±1.14)]比[(1.00±0.16)、(1.00±0.19)]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甲状腺功能参数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T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T病人甲状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42-3p、miR-150水平呈正相关,且与TSH、TPOAb、IL-17、IL-6、IFN-γ、TGF-β1呈正相关,与FT3、FT4呈负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42-3p、miR-150水平的变化与HT有关。miR-142-3p、miR-150对评价HT的早期危险性、降低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组织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微小RNA-142-3p 微小RNA-150
下载PDF
南阳地区妇女三阴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琛 郭满 +5 位作者 高金亮 翟晓建 刘平贤 王征 李伟汉 张浩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7期1205-1207,共3页
目的探讨南阳地区妇女三阴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确诊并且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南阳地区妇女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者共63例为... 目的探讨南阳地区妇女三阴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确诊并且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南阳地区妇女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者共63例为三阴组,ER、PR、Her-2有一项或多项阳性者共155例为非三阴组,分析2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三阴组患者平均年龄、未绝经患者、病理分级Ⅲ级、TNM分期T3、腋淋巴结转移阳性、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直径≥5 cm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三阴组(P<0.05)。三阴组患者5年复发率41.27%、转移率34.92%,非三阴组5年复发率22.58%、转移率20.00%;三阴组淋巴结转移率、内脏转移率、骨转移率、脑转移率分别为12.70%、28.57%、15.87%、22.22%,非三阴组为6.45%、14.19%、12.26%、11.6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组3年、5年无瘤生存率为42.86%、23.81%,总生存率为85.71%、66.67%;非三阴组3年、5年无瘤生存率为63.23%、43.87%,总生存率为94.19%、81.94%。3年、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三阴组均低于非三阴组(P<0.05)。结论南阳地区妇女三阴乳腺癌具有发病早、组织学分级高、浸润性强的特点,术后更容易发生复发及转移,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临床特征 预后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TAC与TP方案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金亮 赵楠 +3 位作者 张浩 李伟汉 陈琛 翟晓建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4期69-71,75,共4页
目的:探讨TAC方案(多西他赛+环磷酰胺+吡柔比星)与T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TAC方案(多西他赛+环磷酰胺+吡柔比星)与T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TP方案治疗,观察组实施TAC方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3年内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8%,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3年内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TAC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3年内复发转移率和死亡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方案 TP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应用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征 翟晓建 +3 位作者 叶新平 郭满 张浩 李伟汉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1期20-21,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细胞因子激活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评估以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 目的分析比较细胞因子激活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评估以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0例CIK细胞治疗联合化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选取临床特点相近的病例110例作为对照组行单纯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生存时间及安全性。结果 CIK细胞联合治疗组患者CD3+、CD8+、NKT细胞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百分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K细胞联合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生存时间有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安全、有效,可延长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免疫治疗 三阴性乳腺癌 生存时间
下载PDF
乳管内窥镜治疗10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疗效
18
作者 杜新峰 翟晓建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123-124,共2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乳管内窥镜对乳头溢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对从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入我院的100例异常乳头溢液患者借助乳管内镜系统进行治疗。结果 100例异常乳头溢液患者共有溢液孔105个,完成插入102个孔,成功率达到97.0%。采用内窥镜... 目的分析并探讨乳管内窥镜对乳头溢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对从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入我院的100例异常乳头溢液患者借助乳管内镜系统进行治疗。结果 100例异常乳头溢液患者共有溢液孔105个,完成插入102个孔,成功率达到97.0%。采用内窥镜诊断共有100例,其中通过活检吸出肿块5例患者,通过导管慢性炎症冲洗联合药物灌注治愈12例患者,实施手术者共35例,与病理学证实的符合率为96.5%。溢液涂片结果显示,在5例乳腺癌患者中,2例出现可疑的异形细胞。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头状瘤病患者共有35例,其中有8例位于上皮细胞,可能为良性病变。诊断导管扩张或伴导管炎症患者49例,其中4例患者的溢液涂片中出现中性白细胞与吞噬细胞。结论乳管内窥镜能够插入到4级的乳腺导管中,对乳腺癌可以做出早期诊断,对导管慢性炎症与部分乳头状瘤也能实施介入治疗,在乳腺外科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乳管内窥镜 乳头溢液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哺乳期乳腺感染的特点与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翟晓建 倪鸣 王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804-3805,3826,共3页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哺乳期乳腺感染的特点以及治疗方法,以其为更好的治疗因凝胶注射隆胸所导致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一2011年12月收治的因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哺乳期乳腺感染的患者10例,所...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哺乳期乳腺感染的特点以及治疗方法,以其为更好的治疗因凝胶注射隆胸所导致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一2011年12月收治的因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哺乳期乳腺感染的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生,取乳房下皱襞和乳晕边缘做微切口,取出注射物,敞开引流脓液,反复冲洗并置双管引流,3~4d后再重复冲洗并置持续引流,至引流物清澈为止,治疗期间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患者治疗后感染控制情况,以及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哺乳期乳腺感染的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均痊愈,无明显乳房变形、无乳汁漏,术后随访5个月至1年,无复发;还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双侧乳汁漏,经回乳治疗、多次换药后切口愈合。结论微切口切开及抽吸排脓后反复冲洗并置持续引流的方法,是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后合并哺乳期乳腺感染的有效方法;必要时需取出假体引流脓液,术后充分引流,并行回乳治疗,以避免乳汁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哺乳期 乳腺感染
原文传递
基于均匀设计的清肝泻心汤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翟晓建 张浩 李伟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63-2864,共2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观察清肝泻心汤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效果,以期选择最佳的方法,提高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只大鼠为研究对象,每组10只,先进行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清肝泻心汤均匀设计组,分别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 目的通过对大鼠观察清肝泻心汤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效果,以期选择最佳的方法,提高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只大鼠为研究对象,每组10只,先进行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清肝泻心汤均匀设计组,分别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清肝泻心汤不同剂量治疗,观察治疗后在相关指标变化,观察清肝泻心汤不同效应途径最佳药物配伍。结果正常组和药物组4在T3、T4、TSH、FT3、FT4、TRA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和各组比较在T3、T4、TSH、FT3、FT4、TRAb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组和药物1、2、3、5、6组比较在T3、T4、TSH、FT3、FT4、TRAb上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佳药物配伍为黄芩0.100g、夏枯草0.075g、黄连和生地均为0.125g。结论清肝泻心汤能改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大鼠的甲状腺功能,且可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泻心汤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大鼠 均匀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