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性右位主动脉弓合并左锁骨下动脉迷走胎儿的遗传学分析及妊娠结局
1
作者 翟闪闪 刘灵 +3 位作者 李静 袁莉敏 赵岚岚 郭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6-869,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右位主动脉弓合并左锁骨下动脉迷走(RAA-ALSA)胎儿的遗传学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前超声诊断为RAA-ALSA的胎儿共95例,分析孕期遗传学检测结果,随访妊娠结局及产后患儿... 目的:探讨单纯性右位主动脉弓合并左锁骨下动脉迷走(RAA-ALSA)胎儿的遗传学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前超声诊断为RAA-ALSA的胎儿共95例,分析孕期遗传学检测结果,随访妊娠结局及产后患儿情况。结果:95例RAA-ALSA胎儿中,53例在孕期行羊水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检出异常4(7.5%)例。随访95例RAA-ALSA胎儿妊娠结局,4例终止妊娠,91例活产。经阴道分娩64例,剖宫产分娩27例;随访患儿2~26个月,91例患儿中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出生后1 d因呼吸喘鸣行手术治疗,另外1例出生后11个月因反复呼吸道感染行手术治疗,余89例患儿未发生呼吸道及消化道异常症状,目前生长发育未见异常。结论:RAA-ALSA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风险,需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分娩地点应选择具备新生儿支持的医院;患儿出生后出现气管、食管受压症状时需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位主动脉弓 左锁骨下动脉迷走 血管环 产前诊断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槲皮素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翟闪闪 杨成君 +1 位作者 王芳 傅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906-2908,共3页
槲皮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的天然小分子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槲皮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干扰肿瘤细胞周期、干扰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等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 槲皮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的天然小分子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槲皮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干扰肿瘤细胞周期、干扰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等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槲皮素影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方面进行综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肿瘤细胞 逆转 多药耐药
下载PDF
盐酸利托君联合烯丙雌醇治疗先兆早产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2
3
作者 许雅娟 任利单 +5 位作者 翟闪闪 周仲元 洪腾 柳蕊 冉利敏 张莹莹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49-851,855,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联合烯丙雌醇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先兆早产孕妇367例,随机分为28~31+6周对照组(对照组A1组)83例和治疗组(治疗组B1组)91例、32~33+6周对照组(对照组A2组)9...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联合烯丙雌醇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先兆早产孕妇367例,随机分为28~31+6周对照组(对照组A1组)83例和治疗组(治疗组B1组)91例、32~33+6周对照组(对照组A2组)92例和治疗组(治疗组B2组)101例。对照组A组均采用静滴利托君治疗,治疗组B组均采用静滴利托君联合口服烯丙雌醇治疗48h后继续口服烯丙雌醇,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用药效果、不良反应及围产儿结局。结果:(1)妊娠时间延长48h和7d的有效率及平均延长妊娠时间:治疗组B1组高于对照组A1组,治疗组B2组高于治疗组B1和对照组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1组与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孕妇用药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平均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治疗组B1组高于对照组A1组、治疗组B2组高于对照组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治疗组B1组低于对照组A1组、治疗组B2组低于对照组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RDS(NRDS)、颅内出血等的发病率:治疗组B1组低于对照组A1组,治疗组B2组低于治疗组B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早产孕妇应用盐酸利托君联合烯丙雌醇治疗48h后继续口服烯丙雌醇的临床疗效及围产儿结局均优于单独应用盐酸利托君;≥32孕周的先兆早产孕妇联合用药效果更显著,且不增加孕妇的不良发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利托君 烯丙雌醇 先兆早产 不良反应 围产儿结局
下载PDF
阿托西班与利托君治疗双胎妊娠晚期流产及早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罗晓华 冉利敏 +3 位作者 张莹莹 任利单 许雅娟 翟闪闪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西班与利托君治疗双胎妊娠晚期流产及早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8例24~33周双胎妊娠出现晚期流产及早产征象的孕妇,其中阿托西班组28例,利托君组40例,比较两组抑制宫缩的有效率、母儿不良反应、新生儿结... 目的:探讨阿托西班与利托君治疗双胎妊娠晚期流产及早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8例24~33周双胎妊娠出现晚期流产及早产征象的孕妇,其中阿托西班组28例,利托君组40例,比较两组抑制宫缩的有效率、母儿不良反应、新生儿结局。结果:(1)阿托西班组与利托君组的延长孕龄48h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延长孕龄7d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阿托西班组与利托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阿托西班组与利托君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双胎妊娠晚期流产及早产孕妇在延长孕龄48h上,阿托西班优于利托君,在延长孕龄7d以上两者相当。阿托西班不良反应少且对新生儿结局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早产 阿托西班 利托君 不良反应 围产儿结局
下载PDF
产程中饮食对足月分娩孕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许雅娟 任利单 +6 位作者 翟闪闪 洪腾 柳蕊 冉利敏 罗晓华 余艳茹 班彦杰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产程中饮食对足月分娩孕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待产的足月孕妇338例,根据饮食意愿不同分为流质饮食组162例(对照组)和自愿饮食组176例(观察组),观察2组孕妇第一及... 目的:观察产程中饮食对足月分娩孕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待产的足月孕妇338例,根据饮食意愿不同分为流质饮食组162例(对照组)和自愿饮食组176例(观察组),观察2组孕妇第一及第二产程持续时间、产程中呕吐、酮症的发生率及分娩结局。结果:①观察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孕妇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酮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孕妇产程中催产素使用情况、会阴侧切率及中转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分娩过程中均未使用器械助产。④2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及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入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均未出现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分娩过程中自愿饮食的孕妇虽相对增加第一、第二产程持续时间,但自愿饮食可降低孕妇酮症的发生率、不增加产程干预,且不影响母儿结局,也不增加孕妇呕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习惯 分娩过程 酮病 呕吐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许雅娟 洪腾 +6 位作者 翟闪闪 柳蕊 任利单 余艳茹 班彦杰 冉丽敏 胡璐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79-1481,共3页
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15例(观察组)和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66例(对照组)的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分析血清叶酸、HCY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关系;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两组孕妇孕期叶酸的补充情况,观察规范化补... 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15例(观察组)和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66例(对照组)的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分析血清叶酸、HCY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关系;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两组孕妇孕期叶酸的补充情况,观察规范化补充叶酸(观察组1、对照组1)和未规范化补充叶酸(观察组2、对照组2)对血清叶酸、HCY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中血清叶酸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CY水平与血清叶酸水平(观察组r=-0.389,P<0.05,对照组r=-0.356,P<0.05)均呈负相关;观察组规范化补充叶酸的比例(19.53%)低于对照组(6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规范化补充叶酸血清叶酸高于未规范化补充组(P<0.05),血清HCY低于未规范化补充组(P<0.05)。HCY升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孕期规范化补充叶酸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血清叶酸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15
7
作者 胡璐璐 许雅娟 +2 位作者 翟闪闪 班彦杰 王彪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剖宫产手术中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166例,均行腹主动脉球囊...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剖宫产手术中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166例,均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剖宫产术。统计球囊阻断术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球囊置入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血栓形成、腹股沟穿刺点出血、血肿、大血管损伤、假性动脉瘤等,以及处理措施和结局。患者电话随访至产后6个月。结果:166例患者的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成功率为100%,出血量中位数700ml(425~1500ml),其中出血量大于1000ml者74例(44.58%,74/166),出血量最多者3700ml。平均手术时间(65.7±13.3)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6±1.7)天。出现术中及术后介入相关并发症者共7例(4.2%,7/166)术后下肢动脉血栓5例(3%,5/166),术后股浅动脉狭窄1例(0.6%,1/166),右侧臀上动脉远端动脉瘤1例(0.6%,1/166),经积极处理均痊愈。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疗效确切,并发症较低且可有效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腹主动脉 球囊阻塞 剖宫产术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许雅娟 班彦杰 +11 位作者 冉利敏 余艳茹 翟闪闪 孙宗宗 张淼 张婧喆 洪腾 任利单 胡璐璐 王彪 侯晓峰 石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育龄期女性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URSA)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集230例有URSA史(URSA组)和264例正常育龄期女性(对照组)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THFR基因的C677T、A1298... 目的:探讨育龄期女性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URSA)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集230例有URSA史(URSA组)和264例正常育龄期女性(对照组)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THFR基因的C677T、A1298C位点的序列,比较2组2个基因位点的差异。结果:URSA组MTHFR C677T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46);2组MTHFR 1298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MTHFR 677CC/1298AC、677CT/1298AC、677TT/1298AA复合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MTHFR A1298C和C677T多态性与URSA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孕妇血浆中胎儿特异性C21orf105、PLAC4 mRNA的检测 被引量:5
9
作者 许雅娟 张莹莹 +4 位作者 罗晓华 翟闪闪 冉利敏 任利单 洪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胎儿特异性C21orf105、PLAC4 mRNA的稳定性及其表达量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1收集30例健康单胎妊娠妇女的血样,分为8组,其中4组分别在室温中放置0、6、24、72 h,余4组分别于4℃条件下放置0、6、24、72 h,然后采用实...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胎儿特异性C21orf105、PLAC4 mRNA的稳定性及其表达量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1收集30例健康单胎妊娠妇女的血样,分为8组,其中4组分别在室温中放置0、6、24、72 h,余4组分别于4℃条件下放置0、6、24、72 h,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C21orf105、PLAC4 mRNA。2收集健康单胎妊娠妇女的血样,其中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证实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的孕妇38例,胎儿染色体正常的孕妇40例,同法检测血浆C21orf105、PLAC4 mRNA。结果:30例孕妇血浆中均能检测到C21orf105、PLAC4 mRNA,孕妇血浆室温放置72 h后,C21orf105、PLAC4 mRNA无明显降解(P>0.05)。21-三体综合征胎儿孕妇血浆中C21orf105、PLACA4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胎儿孕妇(P<0.001)。结论:母体血浆中C21orf105、PLAC4 mRNA很稳定,其检测有望成为21-三体综合征产前筛查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三体综合征 C21orf105 PLAC4 血浆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21
10
作者 许雅娟 孙宗宗 +5 位作者 翟闪闪 余艳茹 班彦杰 张淼 张婧喆 王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7-59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等各大数据库发表于2017年12月之前的原创性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有效数据,对于数据不完整者通过联系作者获得。... 目的:系统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等各大数据库发表于2017年12月之前的原创性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有效数据,对于数据不完整者通过联系作者获得。采用软件RevMan5.3进行meta分析,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估偏倚风险。结果:共纳入9篇RCT文献,对1140(LMWH组571,对照组569)名研究对象进行meta分析的结果表明,LMWH可以降低胎盘介导的妊娠并发症的复发率(OR=0.43,95%CI=0.28~0.6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复发率(OR=0.58,95%CI=0.41~0.83)及新生儿死亡率(OR=0.25,95%CI=0.07~0.82)等;但使用LMWH后药物过敏风险增加(OR=10.89,95%CI=1.32~90.05),使用LMWH对产时产后出血、骨质疏松、血小板减少无影响。LMWH联合阿司匹林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再发方面优于单用LMWH(P<0.001)。结论:现有证据显示LMWH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安全有效,且LMWH与阿司匹林联用效果优于单用LM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阿司匹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孕期针对性补充叶酸对血清HC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雅娟 洪腾 +9 位作者 翟闪闪 柳蕊 任利单 余艳茹 班彦杰 冉利敏 胡璐璐 罗晓华 刘月华 韩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遗传体征的孕妇口服不同剂量的叶酸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定期围产保健的早孕期孕妇1 432人,采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用Taqman-MGB探针检测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 目的:探讨不同遗传体征的孕妇口服不同剂量的叶酸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定期围产保健的早孕期孕妇1 432人,采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用Taqman-MGB探针检测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和甲蛋氨酸合成还原酶(MTRR)A66G三个位点,判断叶酸利用能力。根据叶酸利用能力分为未发现风险组、低度风险组、中度风险组、高度风险组,其中未发现风险组根据叶酸补充剂量分为0.4 mg叶酸组和未干预组,低、中、高度风险组根据叶酸补充剂量分为:0.4 mg叶酸组和0.8 mg叶酸组,检测早、中、晚孕期研究对象外周血血清HCY水平。结果:未发现风险组中服用0.4 mg叶酸的孕妇血清HCY在早、中、晚孕期均低于未干预孕妇(P<0.05)。低度风险组中,服用0.4 mg叶酸和服用0.8 mg叶酸的孕妇早、中、晚孕期血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风险组中,服用0.4 mg叶酸的孕妇早、中、晚孕期血清HCY均高于服用0.8 mg叶酸的孕妇(P<0.05)。未发现风险组和低风险组补充0.4 mg叶酸和中、高风险组补充0.8 mg叶酸的孕妇血清HCY在孕期均呈降低趋势。结论:不同遗传体征孕妇针对性补充叶酸可使孕期血清HCY水平相对稳定,预防妊娠后期HCY浓度的升高,进而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妇女 叶酸利用能力 血清HCY
下载PDF
米非司酮胶囊联合地诺前列酮栓用于未足月引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雅娟 翟闪闪 +1 位作者 杨培峰 冉利敏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年第7期465-467,共3页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胶囊(米福)联合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用于终止晚孕未足月(196~258d)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有引产指征的晚孕未足月孕妇根据引产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用欣普贝生(A组),米福联合缩宫素(B组)及米福...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胶囊(米福)联合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用于终止晚孕未足月(196~258d)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有引产指征的晚孕未足月孕妇根据引产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用欣普贝生(A组),米福联合缩宫素(B组)及米福联合欣普贝生(C组)方法引产,比较3组的引产效果。结果:3组对象年龄、孕次、妊娠时间、胎儿体重、用药前宫颈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B组、A组分别比较,用药后6h和12h宫颈评分高,宫缩发动时间短及产程短,产后出血量少,引产成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清宫率低于A组(P〈0.05),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胶囊联合地诺前列酮栓用于晚孕未足月引产临床效果优于本研究其他两种引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 米非司酮胶囊 地诺前列酮栓 缩宫素
下载PDF
腹主动脉阻断下子宫下段花瓣式缝合成形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术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璐璐 许雅娟 +3 位作者 翟闪闪 余艳茹 班彦杰 孙宗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阻断下子宫下段花瓣式缝合成形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并分娩的69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行腹主动...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阻断下子宫下段花瓣式缝合成形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并分娩的69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后剖宫产术,术中发现胎盘植入达子宫浆膜层及膀胱后壁者采用子宫下段花瓣式缝合子宫修复成形术治疗,对产妇的结局和预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69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术中均采用花瓣式缝合成形术,同时部分产妇辅以其他止血措施。69例产妇术中中位出血量为700(425,1500)mL,其中出血量大于1000 mL者36例,出血量最多3700 mL。手术时间45~96(62.7±13.3)min,术后住院时间4~9(6.4±1.7)d。2例术中膀胱破裂,随即行膀胱修补术;1例行子宫次全切术;3例术后出现血栓;1例术后泌尿系感染;1例右侧臀上动脉远端动脉瘤;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60~420(160.5±97.3)mL,其中3例大于400 mL,经积极处理均好转;术后随访半年无远期并发症。结论:腹主动脉阻断下子宫下段花瓣式缝合成形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手术中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切除子宫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侵入性胎盘 球囊阻断 缝合技术 剖宫产术 止血
下载PDF
单脐动脉对儿童体格及智力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雅娟 罗晓华 +1 位作者 翟闪闪 彭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9-840,共2页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营养和代谢产物进行交换的重要通道。单脐动脉属于脐带发育和结构的异常,因其常合并胎儿结构畸形,且与染色体异常、胎儿生长受限及围生儿死亡等相关,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作者对单脐动脉儿童及正常双脐动脉儿童分...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营养和代谢产物进行交换的重要通道。单脐动脉属于脐带发育和结构的异常,因其常合并胎儿结构畸形,且与染色体异常、胎儿生长受限及围生儿死亡等相关,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作者对单脐动脉儿童及正常双脐动脉儿童分别进行体格及智力发育测定,分析单脐动脉对儿童体格及智力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脐动脉 体格发育 智力发育 儿童
下载PDF
早孕期稽留流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雅娟 余艳茹 +5 位作者 班彦杰 柳蕊 洪腾 翟闪闪 任利单 冉利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7期3093-3097,共5页
目的探讨早孕期稽留流产与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Vit B12)、蛋白C(PC)活性、蛋白S(PS)活性、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稽留流产的80例早孕期妊娠期妇女纳入稽留流产... 目的探讨早孕期稽留流产与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Vit B12)、蛋白C(PC)活性、蛋白S(PS)活性、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稽留流产的80例早孕期妊娠期妇女纳入稽留流产组,同孕期正常围保的80例妊娠妇女纳入正常妊娠组。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血清叶酸、Vit B12及Hcy水平;采用显色性合成底物法测定PC、ATⅢ活性;采用凝固法测定PS活性。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稽留流产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评估Hcy、PC、PS、ATⅢ对稽留流产的预测价值,分析血清叶酸、Vit B12、Hcy、PC活性、PS活性、ATⅢ活性的相关性。结果稽留流产组血清叶酸水平、PC活性、PS活性和ATⅢ活性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稽留流产组血清Hcy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Vit B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Hcy、PC、PS、ATⅢ是稽留流产发生的危险因素;稽留流产组血清Hcy水平与血清叶酸、Vit B12水平和PC活性呈负相关,PC活性与ATⅢ活性呈正相关(P <0. 05);正常妊娠组血清叶酸、Vit B12、Hcy、PC、PS和ATⅢ之间无相关性(P>0. 05),Hcy、PS、PC、ATⅢ诊断稽留流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35、0. 741、0. 775、0. 720(P <0. 05)。结论 Hcy、PC、PS、ATⅢ可能参与稽留流产的发生,叶酸和Vit B12可能与稽留流产的发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 维生素B 12 蛋白C活性 蛋白S活性 抗凝血酶Ⅲ活性 稽留流产
下载PDF
米非司酮口服联合欣普贝生栓剂阴道后穹窿置入用于晚孕死胎引产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雅娟 翟闪闪 +1 位作者 罗晓华 冉利敏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胶囊联合欣普贝生栓剂阴道后穹窿置入用于晚孕死胎引产的效果。方法将妊娠28~37周因死胎要求引产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2例)采用米非司酮胶囊联合欣普贝生栓剂引产,B组(20例)采用欣普贝生栓引产,C组(20例)采...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胶囊联合欣普贝生栓剂阴道后穹窿置入用于晚孕死胎引产的效果。方法将妊娠28~37周因死胎要求引产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2例)采用米非司酮胶囊联合欣普贝生栓剂引产,B组(20例)采用欣普贝生栓引产,C组(20例)采用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注药引产,观察3组促进宫颈成熟效果、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引产成功率、清宫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A组、B组、c组促进宫颈成熟有效率分别为95.5%、85.0%、65.0%,A组与C组比较P〈0.05;宫缩发动时间分别为(13.68±2.36)、(17.06±3.69)、(20.20±5.03)h,A组与B组、C组比较P均〈0.05;总产程分别为(8.69±1.27)、(9.66±2.49)、(11.39±2.95)h,A组与C组比较P〈0.05;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0.9%、75.0%、60,0%,A组与c组比较P〈0.05;清宫率分别为13,6%、45.0%、65.0%,A组与B组、C组比较P均〈0.05;B组出现宫缩过强1例,取出欣普贝生45min后宫缩减弱。结论米非司酮胶囊联合欣普贝生栓剂阴道后穹窿置入用于晚孕死胎引产效果较好,且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胶囊 欣普贝生栓剂 乳酸依沙吖啶 晚孕死胎引产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罗晓华 史娜 +3 位作者 郭晓珮 翟闪闪 潘瓷 王晓辉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9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健康妇女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的水平及变化规律,并探讨铁缺乏与贫血的关系。方法将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定期产检的438名妊娠期健康妇女分别于妊娠早、中、晚期采集空腹静脉血一次,测定其血清铁、血... 目的分析妊娠期健康妇女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的水平及变化规律,并探讨铁缺乏与贫血的关系。方法将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定期产检的438名妊娠期健康妇女分别于妊娠早、中、晚期采集空腹静脉血一次,测定其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妊娠期健康妇女早、中、晚期血清铁的水平(95%CI)分别为8. 13~8. 88mmol/L、8. 00~8. 26 mmol/L、7. 68~8. 00 mmol/L,妊娠期健康妇女早、中、晚期血清铁蛋白的水平(95%CI)分别为44. 78~65. 16μg/L、24. 14~31. 11μg/L、13. 29~16. 38μg/L,妊娠期健康妇女早、中、晚期血红蛋白的水平(95%CI)分别为124. 48~129. 29 g/L、121. 66~125. 26 g/L、119. 34~124. 26 g/L。妊娠期健康妇女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随着妊娠孕周的增加逐渐降低。438例妊娠期健康妇女在妊娠过程中有121例(27. 6%)发生了铁缺乏,其中贫血者64例(52. 9%);机体铁正常的孕妇318例(72. 4%)中有43例(13. 5%)发生了贫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妊娠期妇女铁水平变化,并研究铁缺乏与贫血的关系,可了解妊娠期妇女机体铁的水平状态,用于指导妊娠期铁的补充,降低贫血及其他铁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妇女 血清铁 血清铁蛋白 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璐璐 翟闪闪 许雅娟 《北方药学》 2019年第5期130-131,共2页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组,各38例。常规组给予宫腔填纱治疗,实验组于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组,各38例。常规组给予宫腔填纱治疗,实验组于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74%(36/38)高于常规组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h、术后24h出血量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53%(4/38)低于常规组的34.21%(1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出血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宫腔填纱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下载PDF
单纯性单脐动脉孕妇胎盘及脐带组织中VEGF、eNOS蛋白的表达
19
作者 许雅娟 翟闪闪 +2 位作者 刘月华 罗晓华 张莹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3-636,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单脐动脉(ISUA)孕妇胎盘及脐带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ISUA孕妇37例(ISUA组),同期正常孕妇40例(正常对照组),对孕妇娩出的胎盘及新生儿进行称重;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ISU... 目的:探讨单纯性单脐动脉(ISUA)孕妇胎盘及脐带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ISUA孕妇37例(ISUA组),同期正常孕妇40例(正常对照组),对孕妇娩出的胎盘及新生儿进行称重;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ISUA组与正常对照组胎盘及脐带组织中VEGF、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1ISUA组胎盘质量及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t=13.236和7.892,P<0.001)。2eNOS、VEGF蛋白在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SUA组高于正常对照组(t=23.371和12.564,P<0.001)。3eNOS、VEGF蛋白在脐带动脉内皮细胞表达,ISUA组高于正常对照组(t=9.752和17.712,P<0.001)。结论:eNOS、VEGF在ISUA孕妇胎盘和脐带动脉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导致ISUA孕妇胎盘循环血氧交换障碍,进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单脐动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染色体数目和拷贝数异常与复发性流产关系及可能影响因素
20
作者 袁莉敏 翟闪闪 +2 位作者 赵岚岚 韩笑 刘灵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3期647-650,共4页
目的:分析染色体数目和拷贝数异常与复发性流产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本院就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90例为复发组,其中流产2次36例、3次34例、4次20例;同期治疗的偶发性流产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流产特征患者... 目的:分析染色体数目和拷贝数异常与复发性流产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本院就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90例为复发组,其中流产2次36例、3次34例、4次20例;同期治疗的偶发性流产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流产特征患者流产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拷贝数异常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流产组织细胞染色体发生四体率和多倍体率复发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发生单体率(14.4%)和三体率(50.0%)均高于对照组(2.0%、30.0%);复发组不同流产次数患者发生四体率、多体率无差异(P>0.05),发生单体率和三体率有差异(P>0.05)。复发组染色体数目和拷贝异常率(84.4%)高于对照组(42.0%),染色体致病性拷贝变异率(15.6%)高于对照组(4.0%),且在流产2次(8.3%)、3次(11.8%)、4次(35.0%)逐渐升高(均P<0.05)。复发组中染色体数目和拷贝异常者年龄(34.2±2.6岁)、流产次数(3.1±0.5次)以及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28.9%)均高于染色体拷贝正常者(26.9±2.8岁、2.7±0.6次、10.0%);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流产次数多以及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高均是造成复发性流产者染色体数目和拷贝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染色体数目和拷贝数异常发生率升高,而年龄、流产次数及自身免疫性抗体水平是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拷贝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