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广基底结肠息肉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春淼 周良 +1 位作者 耿宪杰 侯广军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97-98,共2页
目的分析结肠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广基底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河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在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广基底结肠息肉患儿临床及治疗资料。按手术方法差异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采... 目的分析结肠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广基底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河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在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广基底结肠息肉患儿临床及治疗资料。按手术方法差异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34例,采用结肠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操作时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结束后肛门恢复排气、排便的时间、总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的22.22%,家长对手术切口的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根治术治疗广基底结肠息肉,具有微创性、安全性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基底结肠息肉 结肠镜 腹腔镜
下载PDF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胆道穿孔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耿宪杰 朱艳玲 +1 位作者 侯广军 黄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44-45,共2页
目的总结胆总管囊肿合并胆道穿孔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8例胆总管囊肿合并胆道穿孔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10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2年,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 目的总结胆总管囊肿合并胆道穿孔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8例胆总管囊肿合并胆道穿孔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10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2年,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胆道穿孔容易误诊,应根据患儿手术耐受情况,选择胆道引流术或Ⅰ期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并发症 胆总管囊肿/外科学 胆道疾病/并发症 胆道疾病/外科学
下载PDF
腹腔镜在小儿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耿宪杰 侯广军 +1 位作者 黄敏 孔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9-30,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小儿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小儿腹腔镜对 2 0例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诊治。结果 :16例为美克尔憩室 ,1例为血管瘤 ,2例为肠重复畸形 ,以上均手术治愈 ;1例为过敏性紫癜所致肠道出血 ,经内科治愈。结论 :腹腔...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小儿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小儿腹腔镜对 2 0例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诊治。结果 :16例为美克尔憩室 ,1例为血管瘤 ,2例为肠重复畸形 ,以上均手术治愈 ;1例为过敏性紫癜所致肠道出血 ,经内科治愈。结论 :腹腔镜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并发症少、美观等优点 ,在小儿消化道出血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小儿 消化道出血 临床症状 发病原因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胆道穿孔的外科治疗
4
作者 耿宪杰 朱艳玲 +1 位作者 侯广军 黄敏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7期498-499,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胆道穿孔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治疗小儿美克尔憩室20例分析
5
作者 耿宪杰 侯广军 黄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3406-3407,共2页
关键词 美克尔憩室/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小儿特殊类消化道异物的外科诊治体会
6
作者 耿宪杰 侯广军 +1 位作者 周良 韦源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3期453-454,共2页
消化道异物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多数为无意食入,个别是主动吞服。大多数异物可自行排出,少数需要内镜取出,极个别需要手术治疗。
关键词 特殊类 消化道异物 外科 手术治疗 内镜 疾病 儿科
下载PDF
经脐孔单通道腹腔镜辅助治疗美克尔憩室
7
作者 耿宪杰 侯广军 +2 位作者 黄华 郜向阳 李志猛 《医学信息》 2012年第10期81-82,共2页
目的研究经脐孔单通道腹腔镜辅助治疗美克尔憩室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8月-2011年5月,采用经脐孔单通道腹腔镜辅助治疗梅克尔憩室20例。经脐纵形切口约1.0cm,切开各层进腹,直视下放入1.0cmTrocar,建立人工气腹.经Trocar放入带... 目的研究经脐孔单通道腹腔镜辅助治疗美克尔憩室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8月-2011年5月,采用经脐孔单通道腹腔镜辅助治疗梅克尔憩室20例。经脐纵形切口约1.0cm,切开各层进腹,直视下放入1.0cmTrocar,建立人工气腹.经Trocar放入带操作孔的腹腔镜,经操作孔放入无损伤抓钳,先行探查全腹情况,如果发现有粘连或充血水肿肠管,先行探查,大多为病变肠管。若没有异常,从回盲部开始逆行探查小肠,找到痛变肠管后,以无损伤抓钳固定憩室,停人工气腹,将脐部皮肤切口”Z”型扩大。并扩大内部切口,使之直径约2.0-3.0cm,将病变肠管和憩室从切口提出行楔形切除或肠切肠吻合术,手术后还纳肠管关闭切口。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min-115min.术后4d流质饮食,6-9d出院。1例切口感染,经换药、局部理疗治愈。无肠梗阻、脐疝及吻合口瘘发生。结论经脐孔单通道腹腔镜辅助治疗美克尔憩室的治疗效果可靠,具有创伤小、美观、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孔 单通道 腹腔镜 美克尔憩室
下载PDF
经脐孔单通道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
8
作者 耿宪杰 黄华 +2 位作者 侯广军 李志猛 张春英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经脐孔单通道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的效果。方法 242例阑尾炎患儿,男140例,女102例;年龄1~12岁。经脐孔纵切口,长约1.0 cm。切开各层进腹,直视下放入1.0 cm Trocar,建立人工气腹。经Trocar放入带操作孔的腹腔镜,经操作孔放入... 目的探讨经脐孔单通道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的效果。方法 242例阑尾炎患儿,男140例,女102例;年龄1~12岁。经脐孔纵切口,长约1.0 cm。切开各层进腹,直视下放入1.0 cm Trocar,建立人工气腹。经Trocar放入带操作孔的腹腔镜,经操作孔放入无损伤抓钳。于右下腹找到阑尾,以抓钳游离阑尾后,抓住阑尾尖端,停人工气腹,放气后将阑尾连同Trocar一同从脐孔提出腹腔切除。结果 230例手术顺利完成,12例中转开腹或应用两孔法、三孔法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105 min,术后1~3 d进食,切口感染8例,经局部换药治愈,术后6~9 d出院。结论经脐孔单通道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美观、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孔单通道 腹腔镜 小儿阑尾炎
下载PDF
小儿脑积水40例外科治疗体会
9
作者 耿宪杰 陈林波 +1 位作者 赵学中 孔峰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治疗 小儿 脑积水
下载PDF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血肿的外科治疗
10
作者 耿宪杰 陈林波 +1 位作者 朱艳玲 孔峰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5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晚发型 维生素K缺乏 颅内血肿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小儿后天性幽门梗阻的外科治疗
11
作者 耿宪杰 侯广军 朱艳玲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8期366-367,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后天性幽门梗阻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22例小儿后天性幽门梗阻患儿的病因、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22例患儿均术前给予胃肠减压等治疗1~2w无效,10例应用改良... 目的:探讨小儿后天性幽门梗阻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22例小儿后天性幽门梗阻患儿的病因、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22例患儿均术前给予胃肠减压等治疗1~2w无效,10例应用改良毕罗一式胃部分切除术,12例采用幽门成形术,术后恢复满意,术后病理提示:瘢痕形成21例,幽门粘膜水肿、肌层增厚1例。结论小儿后天性幽门梗阻多为溃疡所致瘢痕性狭窄,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尽早行幽门成形术或改良罗一式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近、远期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梗阻 幽门成形术 胃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
12
作者 耿宪杰 朱艳玲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第2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急性肠套叠 治疗 诊断 新生儿
下载PDF
经脐单通道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及梅克尔憩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华 侯广军 +5 位作者 陈琦 耿宪杰 王献良 黄敏 曹振杰 郜向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通道腹腔镜技术在小儿急性阑尾炎及梅克尔憩室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单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272例,梅克尔憩室48例作为临床实验组,将2008年12月~2010年5月传统开腹手术的同种病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经脐单通道腹腔镜技术在小儿急性阑尾炎及梅克尔憩室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单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272例,梅克尔憩室48例作为临床实验组,将2008年12月~2010年5月传统开腹手术的同种病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就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脐单通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常规开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04,P=0.041〈0.05,住院天数与常规开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42,P=0.037〈0.05,住院费用与常规开腹比较无显著差异,t=-0.819,P=0.417〉0.05。单通道与传统开腹梅克尔憩室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t=-2.604,P=0.012〈0.05,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t=-2.6687,P=0.01〈0.05,两种术式梅克尔憩室患儿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450,P=0.153。单通道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经脐单通道腹腔镜行阑尾切除及梅克憩室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短、术后并发症少、美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腹腔镜 Z形切口 阑尾炎及梅克尔憩室 儿童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经脐“Z”形切口治疗小儿美克尔憩室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华 侯广军 +2 位作者 李志猛 耿宪杰 黄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脐"Z"形切口小儿美克尔憩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6月~8月,采用两孔法腹腔镜经脐孔"Z"形切口对6例小儿美克尔憩室行切除术。于脐孔及左下腹分别置入5 mm trocar,探查找到憩室后,延长...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脐"Z"形切口小儿美克尔憩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6月~8月,采用两孔法腹腔镜经脐孔"Z"形切口对6例小儿美克尔憩室行切除术。于脐孔及左下腹分别置入5 mm trocar,探查找到憩室后,延长脐部切口成"Z"形,将憩室提出腹腔外行切除吻合。结果 6例均顺利完成经脐"Z"形切口腹腔镜辅助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4 d进食流质,5~8 d出院。无脐疝、肠瘘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Z"形切口腹腔镜辅助切除小儿美克尔憩室具有创伤小、切口更加隐蔽、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克尔憩室 “Z”形切口 腹腔镜
下载PDF
儿童结直肠息肉98例的临床特征及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手术治疗效果
15
作者 徐科 周良 +4 位作者 马春淼 常栋喆 路景绍 耿宪杰 侯广军 《广州医药》 2023年第10期63-67,105,共6页
目的调查与分析儿童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征及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手术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98例结直肠息肉患儿,记录患儿的临床特征,根据患儿的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联合结... 目的调查与分析儿童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征及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手术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98例结直肠息肉患儿,记录患儿的临床特征,根据患儿的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手术治疗,n=40)与结肠镜组(采用结肠镜手术治疗,n=58),对比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息肉复发与再手术率。结果98例患儿中,息肉部位为直肠44例、横直肠38例、其他16例;息肉最大直径(1.65±0.24)cm;息肉单发83例、多发15例。腹腔镜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比结肠镜组改善(P<0.05)。腹腔镜组术后7 d的感染、出血、肠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结肠镜组的17.24%(P<0.05)。腹腔镜组术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结肠镜组的82.76%(P<0.05)。腹腔镜组术后1、3、7 d的疼痛VAS评分低于结肠镜组(P<0.05)。所有患儿术后随访1年,联合的息肉复发率与再次手术率为5.00%、2.50%,均低于结肠镜组的18.97%、13.79%(P<0.05)。结论儿童结直肠息肉主要位于直肠、横直肠,多为单发,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手术治疗能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总体治疗效果,也能缓解患儿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随访息肉复发率与再次手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镜 儿童 结直肠息肉 临床特征 并发症
下载PDF
女童急腹症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二划 齐林 +2 位作者 耿宪杰 侯广军 黄敏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4,共2页
目的 分析小儿妇科疾病引起急腹症的误诊原因 ,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2~ 2 0 0 4年收治因妇科疾病误诊为急腹症 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误诊 6例 ,黄体破裂误诊为阑尾炎 2例 ,卵巢囊肿误诊为阑尾炎 2例 ,处... 目的 分析小儿妇科疾病引起急腹症的误诊原因 ,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2~ 2 0 0 4年收治因妇科疾病误诊为急腹症 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误诊 6例 ,黄体破裂误诊为阑尾炎 2例 ,卵巢囊肿误诊为阑尾炎 2例 ,处女膜闭锁误诊为盆腔肿块 1例 ,误诊为肠囊肿 1例。手术治疗 13例 ,抗感染保守治疗 2例 ,均痊愈出院。结论 小儿妇科急腹症分为破裂性疾病、肿瘤、炎症及先天性畸形 ,术前一定要了解妇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急腹症 误诊 女童
下载PDF
经脐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0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华 侯广军 +1 位作者 耿宪杰 黄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总结经脐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 对120例阑尾切除术患儿采取自脐孔置入单孔腹腔镜,将阑尾拖出体外进行常规切除的方法 完成手术.结果 120例患儿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7例,坏疽性阑尾炎1... 目的 总结经脐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 对120例阑尾切除术患儿采取自脐孔置入单孔腹腔镜,将阑尾拖出体外进行常规切除的方法 完成手术.结果 120例患儿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7例,坏疽性阑尾炎15例,阑尾脓肿2例.105例行单孔法腹腔镜手术获得成功,12例改为两孔法,3例中转开腹手术.患儿均治愈,7例术后出现脐部感染.结论 单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隐蔽性及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s],JL过敏性紫癜并发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良 侯广军 +2 位作者 耿宪杰 张春英 黄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15-316,共2页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血管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以皮肤紫癜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血尿及蛋白尿等症状或体征,肠套叠是儿童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的诊断和合适的外科...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血管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以皮肤紫癜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血尿及蛋白尿等症状或体征,肠套叠是儿童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的诊断和合适的外科处理十分重要,能够明显降低患儿病死率并缩短疗程。现回顾性分析作者于2006年7月至2011年10月诊治的27例过敏性紫癜伴发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肠套叠 诊断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小儿复杂肾结石合并上尿路梗阻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国锋 侯广军 +3 位作者 耿宪杰 张春英 范应中 张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42-44,50,共4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小儿复杂肾结石合并上尿道梗阻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于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的20例小儿复杂肾结石合并上尿路梗阻患儿临床资料,其...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小儿复杂肾结石合并上尿道梗阻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于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的20例小儿复杂肾结石合并上尿路梗阻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8个月至11岁,平均年龄4.5岁。结果 全部患儿平均住院时间6d,20例中,16例一期全部取净,4例行二期取净,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0.0%(16/20),术中未见肾盂大穿孔或肾皮质撕裂的并发症,无一例需术中输血,所有患儿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输尿管狭窄或闭锁等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小儿复杂肾结石合并上尿路梗阻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尿道梗阻 儿童
下载PDF
小儿误食枣核致消化道穿孔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良 侯广军 +1 位作者 耿宪杰 张现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误食枣核导致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8例误食枣核导致消化道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儿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1.5~3.8岁,平均年龄2.6岁。包括:十二指... 目的探讨小儿误食枣核导致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8例误食枣核导致消化道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儿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1.5~3.8岁,平均年龄2.6岁。包括:十二指肠升部穿孔1例,行穿孔修补术;回肠穿孔6例,其中1例腹腔镜下行穿孔修补术,1例腹腔镜辅助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1例行开腹常规肠切除、肠吻合术,3例行肠造瘘术;盲肠穿孔1例,行肠造瘘术。8例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其中4例肠造瘘术患儿二次手术,行肠造瘘关瘘术,恢复顺利,随访半年,无并发症。结论对于误食枣核导致消化道穿孔病例,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结合相关影像学资料及血液化验检查,争取早期确诊,早期手术,同时应做好相关健康宣教,让家属认识到枣核的危害性,避免悲剧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穿孔 枣核 外科手术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