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颤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连接处心肌影像特征与左心耳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
1
作者 魏晓旋 朱芳华 +5 位作者 李彩英 宋鹏 胡婧 耿左军 刘怀军 田欣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58-362,共5页
目的基于心脏CT血管造影(CTA)成像研究房颤患者的左心耳与左心房连接处的心肌影像特征与左心耳形态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接受冠状动脉CTA扫描的房颤患者74例,非房颤患者75例,以及正... 目的基于心脏CT血管造影(CTA)成像研究房颤患者的左心耳与左心房连接处的心肌影像特征与左心耳形态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接受冠状动脉CTA扫描的房颤患者74例,非房颤患者75例,以及正常对照组56例,并记录临床信息。采用图像重建及后处理技术,对左心房与左心耳连接处的心肌、左心耳的形态学指标进行测量。结果房颤组年龄与BMI较非房颤组、对照组偏大(P<0.05),房颤组左心耳开口周长、短径、面积、左心耳体积、左心房体积、左心耳与左心房连接处的心肌厚度较非房颤组、对照组偏大(P<0.05),而非房颤组与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s分析发现,相对于非房颤患者、正常对照组,房颤对左心耳与左心房连接处的心肌厚度、左心房体积有影响。左心耳与左心房连接处的心肌厚度与左心耳体积、左心房体积呈正相关,且与左心房体积相关性更高。结论房颤患者左心耳与左心房连接处的心肌厚度增加,且心肌厚度与左心耳和左心房体积正相关,左心耳与左心房连接处的心肌有可能在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心肌厚度 房颤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儿童期创伤对健康青年脑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研究
2
作者 吴艳凯 冯旭然 +3 位作者 王玉昭 李玲 耿左军 高铎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576-578,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儿童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和磁共振扫描,采集健康青年人心理学及影像学数据,探讨儿童期创伤经历对大脑脑区结构改变和脑白质纤维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6例受试者,采集所有受试者大脑磁... 目的本研究通过儿童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和磁共振扫描,采集健康青年人心理学及影像学数据,探讨儿童期创伤经历对大脑脑区结构改变和脑白质纤维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6例受试者,采集所有受试者大脑磁共振图像,包括结构像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根据CTQ评分,将受试者分为有童年创伤经历20例(儿童期创伤组),没有童年创伤66例(正常对照组),使用Freesurfer软件对脑区进行分割,统计分析儿童期创伤组和正常对照组脑区结构体积改变,采用FSL软件分析脑白质连接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儿童期创伤组左侧杏仁核体积、海马体积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额中回、右侧额枕下束、下纵束、扣带回和楔前叶周围双侧丘脑前辐射分数各向异性(FA)下降(P<0.05)。结论童年创伤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可能会改变杏仁核及眼窝前额皮质体积及降低某些脑区白质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创伤 杏仁核 弥散张量成像 分数各向异性
下载PDF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及MRI表现
3
作者 郝胜璞 王宁 +3 位作者 高国栋 王佳鑫 包文君 耿左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观察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神经鞘瘤患者,包括12例良性、1例恶性病变;13例均接受平扫、2例接受增强CT扫描;10例接受平扫、6例接受平扫及增强MR扫描;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13例... 目的观察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神经鞘瘤患者,包括12例良性、1例恶性病变;13例均接受平扫、2例接受增强CT扫描;10例接受平扫、6例接受平扫及增强MR扫描;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13例均为单发病灶,平扫CT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n=11)或稍低密度(n=2),5个病灶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8例累及鼻腔及鼻窦,邻近骨质受压变形、吸收,5例局限于鼻腔内;增强CT显示2个病灶(2/2)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10例平扫MRI显示病灶信号不均匀,8个呈等T1WI、T2WI信号,2个呈低T1WI及稍高T2WI信号;9个病灶内见混杂斑片状低T1WI、高T2WI信号,其中5个内见斑点状、条状T1WI及低T2WI信号,6个病灶边缘见不连续T2WI低信号;增强MRI显示6个病灶(6/6)均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其内散在异常信号区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4个病灶边缘轻度强化、1个明显强化、1个未强化。结论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其MRI表现则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肿瘤 神经鞘瘤 诊断显像
下载PDF
中纵隔异位胸腺瘤1例
4
作者 郝胜璞 包文君 耿左军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59-160,共2页
胸腺瘤是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的较罕见肿瘤,好发于前纵隔,极少异位于其他部位。胸腺瘤位置与胸腺对应,胸腺组织起源于第三或第四对咽囊,在胚胎发育过程迁移至前上纵隔,胸腺组织的错误迁移即可导致异位胸腺瘤的发生。异位胸腺瘤的诊断... 胸腺瘤是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的较罕见肿瘤,好发于前纵隔,极少异位于其他部位。胸腺瘤位置与胸腺对应,胸腺组织起源于第三或第四对咽囊,在胚胎发育过程迁移至前上纵隔,胸腺组织的错误迁移即可导致异位胸腺瘤的发生。异位胸腺瘤的诊断较困难,因其发病率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无固定好发部位,极易与其他纵隔肿瘤相混淆。我院于2021年12月收治1例中纵隔AB型胸腺瘤患者,症状轻微,较为少见,本文对此病例进行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纵隔 AB胸腺瘤 诊断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聋人和正常人纯音刺激脑功能区BOLD-fMRI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耿左军 张云亭 +2 位作者 张权 李威 张敬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观察正常人和感音神经性聋人在纯音刺激时脑听觉中枢的兴奋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方法正常人和聋人受...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观察正常人和感音神经性聋人在纯音刺激时脑听觉中枢的兴奋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方法正常人和聋人受试者各30名。功能成像采用组块设计。声音刺激用1000Hz纯音,强度(sound pressure level,SPL)140dB,持续时间500ms,刺激间隔500ms,刺激施加频率1Hz。结果正常人接受纯音刺激激活脑区有:两侧颞横回、颞平面前极、颞平面、外侧裂周围的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颞上回(除颞横回、颞平面前极、颞平面以外的部分)、缘上回、额下回、以及两侧枕叶和小脑半球。聋人纯音激活脑区与正常人相似。对正常人和聋人各脑区的激活强度行t检验,表现为正常人激活强度显著高于聋人的脑区有:两侧颞横回、颞平面前极及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颞平面;表现聋人激活强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的脑区有:两侧枕叶、中央后回、中央前回。结论正常人和感音性聋人接受适当纯音刺激都可激活听觉中枢。在相同刺激条件下聋人听觉中枢激活程度较正常人低。人脑以网络模式处理听觉信息,不同感觉中枢间存在固有的联系,聋人的听觉中枢有重组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D-FMRI 纯音 功能成像 听觉中枢 感音神经性 正常人 脑功能区 fMRI研究 聋人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纯音听觉优势半球——fMRI和脑磁图联合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耿左军 张云亭 +2 位作者 张权 孙吉林 李素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和脑磁图(MEG)观察正常人在纯音刺激时听觉中枢的兴奋情况及两侧半球的差异。资料与方法BOLDfMRI研究对象为30名正常听力志愿者。BOLDfMRI采用组块设计。声音刺激用140dB1kHz纯音,持续时间...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和脑磁图(MEG)观察正常人在纯音刺激时听觉中枢的兴奋情况及两侧半球的差异。资料与方法BOLDfMRI研究对象为30名正常听力志愿者。BOLDfMRI采用组块设计。声音刺激用140dB1kHz纯音,持续时间500ms,刺激间隔1s,刺激施加频率1Hz。MEG检查共有10名正常受试者,采用90dB1kHz纯音刺激,持续时间8ms,刺激间期1s。用等电流偶极(ECD)描述皮质兴奋并将其与自身MRI图像叠加。结果在BOLDfMRI研究中,纯音刺激激活两侧听觉中枢和其周围邻近脑区,右侧半球听觉中枢的激活强度明显大于左侧。MEG检查中纯音刺激诱发的主要磁反应波为M100,M100ECD位于初级听觉中枢颞横回。右侧半球M100ECD比左侧半球偏前、潜伏期短、强度高。结论纯音刺激激活听觉中枢和周围脑区,右侧半球为纯音刺激时听觉的优势半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磁图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成像 听觉中枢
下载PDF
正常国人松果体MRI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耿左军 刘怀军 +2 位作者 冯平勇 池琛 史朝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研究正常国人松果体的MRI表现 ,建立正常松果体的MRI标准。方法 :共有 2 32例受试者。每个受试者均接受 5个扫描序列 /位置 :横断面T1WI、FLAIR ,矢状面T1WI、T2 WI,冠状面T1WI。观察测量指标包括 :性别 ,年龄 ,松果体形态 ,松果... 目的 :研究正常国人松果体的MRI表现 ,建立正常松果体的MRI标准。方法 :共有 2 32例受试者。每个受试者均接受 5个扫描序列 /位置 :横断面T1WI、FLAIR ,矢状面T1WI、T2 WI,冠状面T1WI。观察测量指标包括 :性别 ,年龄 ,松果体形态 ,松果体大小 ,松果体信号 ,松果体的强化特征等。结果 :88% ( 2 0 5 / 2 32 )松果体呈不规则的椭圆形。总体松果体矢状径 7.3± 3.3mm(均数 +标准差 )。未成年组的松果体矢状径 6 .7± 2 .2mm。成年组男性和女性的松果体矢状径分别为7.2± 3.3mm、7.8± 3.6mm。囊性松果体约占 33.5 % ( 78/ 2 33)。松果体中心距颅左、右壁外板的距离 70 .7± 6 .8mm、71.4± 7.2mm。结论 :松果体主要形态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稍偏中线左侧。确立了国人松果体的矢状径的正常值范围。发现成年女性的松果体大于成年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 磁共振成像 参考值 人体测量法.
下载PDF
听觉相关穴位刺激时中枢变化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耿左军 刘怀军 +2 位作者 朱青峰 王立新 刘增品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7期2207-2209,共3页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观察正常人在针灸刺激听觉相关穴位时中枢的兴奋情况。方法正常人受试者30名。选取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观察正常人在针灸刺激听觉相关穴位时中枢的兴奋情况。方法正常人受试者30名。选取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和手少阳三焦经的中渚穴作为刺激穴位,穴位旁刺激作为对照。针灸刺激用专用电针治疗仪施加,频率2000Hz,电流强度以受试者能忍耐的最大值为限。功能成像采用组块设计,刺激持续时间1000ms,刺激间隔1000ms。结果受试者接受穴位电针刺激激活脑区有两侧半球的:初级体感中枢、次级体感中枢、颞上回、颞中回、枕叶、缘上回、额上回、额下回、扣带回前部、中央前回、小脑半球。对照实验中,非穴位刺激激活的脑区与穴位刺激基本相同。但两种刺激对脑区的激活强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比较针刺穴位和穴位旁区激活脑区的强度,表现为穴位刺激显著高于穴位旁刺激的脑区有:两侧次级体感中枢、两侧颞上回、两侧缘上回、左侧枕叶、右侧小脑半球。结论正常人太溪穴和中渚穴接受电针刺激比单纯体感刺激在部分脑区激活强度显著增高,认为是穴位刺激特殊效应所致。太溪、中渚两穴联合刺激较体感刺激更明显地激活听觉初级和次级皮层,提示这两个穴位通过听觉中枢调节听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 穴位 针灸 听觉中枢
下载PDF
松果体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耿左军 刘怀军 +1 位作者 陈学华 陈美萍 《河北医药》 CAS 2000年第5期391-392,共2页
关键词 松果体 影像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肺癌脑转移的MRI诊断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左军 张云亭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在颅内转移瘤中以来自于肺癌为最多。本文观察肺癌脑转移的 MRI 征象,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病灶的差异。方法:分析32例病理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病例 MRI 图像,观察转移瘤的部位、数目、形态、信号、水肿、增强表现及脑膜... 背景与目的:在颅内转移瘤中以来自于肺癌为最多。本文观察肺癌脑转移的 MRI 征象,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病灶的差异。方法:分析32例病理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病例 MRI 图像,观察转移瘤的部位、数目、形态、信号、水肿、增强表现及脑膜和颅骨的受侵等情况。结果:32例患者。共检出88个病灶,57个为囊实性,31个为实性。病灶多数位于灰白质交界区。病灶周围Ⅱ~Ⅲ度水肿共47个病灶(腺癌20个,鳞癌26个,小细胞癌1个)。Ⅰ度水肿41个(腺癌21个,鳞癌9个,小细胞癌11个)。有15个病灶内可见不同范围的短 T_1WI 信号(腺癌12个,鳞癌2个,小细胞癌1个);颅骨破坏4例,均见于腺癌。结论:肺癌脑转移瘤具有相对特征性的 MRI征象,肺腺癌和鳞癌脑转移瘤 MRI 表现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转移瘤发生率、病灶数目、水肿范围以及短 T_1信号出现率和颅骨转移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脑转移 病灶 水肿 鳞癌 腺癌 小细胞癌 转移瘤 MRI征象 MRI诊断 颅骨
下载PDF
颞叶躯体感觉中枢——脑磁源成像研究
11
作者 耿左军 朱青峰 +2 位作者 刘怀军 孙吉林 李素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利用脑磁源成像观察正常人在躯体感觉刺激时中枢的兴奋情况。方法研究包括10名正常志愿者。通过专用电刺激仪刺激手部皮肤,固定电流脉冲0.3ms,刺激间期0.5s,叠加1000次。用等电流偶极描述局灶性皮质活动,受试者的头部空间形态用球... 目的利用脑磁源成像观察正常人在躯体感觉刺激时中枢的兴奋情况。方法研究包括10名正常志愿者。通过专用电刺激仪刺激手部皮肤,固定电流脉冲0.3ms,刺激间期0.5s,叠加1000次。用等电流偶极描述局灶性皮质活动,受试者的头部空间形态用球形模型化。结果体感刺激明显激活位于对侧中央前、后回的第一躯体感觉皮层和颞上回。颞叶ECD的潜伏期比第一躯体感觉中枢的长,ECD的强度较低。结论体感刺激激活对侧第一躯体感觉皮层,颞叶参与处理体感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源性成像 脑磁图描记术 体感中枢
下载PDF
不同强度纯音刺激引起听觉中枢兴奋的磁源成像研究
12
作者 耿左军 刘怀军 +2 位作者 朱青峰 孙吉林 王立新 《河北医药》 CAS 2006年第11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利用磁源成像(magnetic source imaging,MSI)观察正常人在不同强度纯音刺激时脑听觉中枢的兴奋差异。方法受试者为10名医学生(19~24岁,平均21岁)。采用强度为30、90dB的1000Hz纯音刺激。利用Vectorview 306通道全头型生物磁... 目的利用磁源成像(magnetic source imaging,MSI)观察正常人在不同强度纯音刺激时脑听觉中枢的兴奋差异。方法受试者为10名医学生(19~24岁,平均21岁)。采用强度为30、90dB的1000Hz纯音刺激。利用Vectorview 306通道全头型生物磁仪记录声音刺激诱发的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信号,用等电流偶极(equivalent current dipole,ECD)描述皮质兴奋并将其与MRI图像叠加。结果纯音刺激诱发的主要磁反应波为M100,ECD位于初级听觉中枢颞横回。90dB纯音比30dB纯音的M100ECD的潜伏期缩短、强度增高,两种刺激时ECD的位置无明显变化。结论纯音刺激激活初级听觉中枢颞横回,随着SPL增加初级听觉中枢反应的潜伏期缩短、兴奋强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G MSI MRI 功能成像 听觉中枢
下载PDF
听觉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13
作者 耿左军 张云亭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5年第6期361-364,372,共5页
听觉中枢位于两侧颞叶,分为初级听觉中枢和次级听觉中枢。由于MR设备噪声的影响,曾使听觉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受到一定限制。近来先进实验设计的出现使得对听觉中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综述了MR功能性成像在听觉中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性 听觉 皮层中枢 功能性磁共振 听觉中枢 成像研究 MR设备 功能性成像 实验设计
下载PDF
语言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14
作者 耿左军 张云亭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5年第5期282-285,289,共5页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改变了传统对语言的研究方法,使人们对语言中枢的组成、分布及活动模式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综述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语言中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性 语言 皮层中枢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成像研究 血氧水平依赖 语言中枢 活动模式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与3.0T磁共振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宋立 尚华 +4 位作者 戚诚 耿左军 雷建明 侯森林 李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208-4211,共4页
背景多排螺旋CT(MDCT)与磁共振成像(MRI)均为目前临床辅助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但这两种检查各有其优势与劣势。目的对比分析MDCT和3.0T MRI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探讨临床医生如何为可疑胆管结石患者选择更合理... 背景多排螺旋CT(MDCT)与磁共振成像(MRI)均为目前临床辅助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但这两种检查各有其优势与劣势。目的对比分析MDCT和3.0T MRI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探讨临床医生如何为可疑胆管结石患者选择更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对2009-06-18至2014-10-2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6例可疑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于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前2周内行MDCT、3.0T MRI检查,以ERCP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假阴性率(漏诊率)、特异度、假阳性率(误诊率)等指标。结果 MDCT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误诊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5.6%、74.4%、100.0%、0、100.0%、28.9%,3.0T MRI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8%、30.2%、100.0%、0、100.0%、50.0%。3.0T MRI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高于MDCT,漏诊率低于MDCT(P<0.001)。两种方法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特异度和误诊率相同。结论临床怀疑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若条件允许,建议首选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胆管 肝外 胆总管结石 诊断
下载PDF
胎儿颅内出血的MRI诊断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立霞 寇晨光 +3 位作者 卜静英 高铎 李彩英 耿左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2-257,共6页
目的探讨产前MRI在胎儿颅内出血(FICH)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I诊断的41例FICH的影像及临床资料,观察出血部位、信号特征及颅内伴随异常。随访妊娠结局及出生后临床资料,分析脑室周围出血和脑室内出血(PVH/IVH)分级与... 目的探讨产前MRI在胎儿颅内出血(FICH)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I诊断的41例FICH的影像及临床资料,观察出血部位、信号特征及颅内伴随异常。随访妊娠结局及出生后临床资料,分析脑室周围出血和脑室内出血(PVH/IVH)分级与出生结局的相关性及胎儿期危险因素。结果 MRI检查示41例胎儿颅内出血,其中多灶性脑出血23例,单灶脑出血18例。出血部位:PVH/IVH 33例,大脑半球近皮层区脑实质出血3例,小脑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36例为亚急性期出血,5例为慢性期出血或形成脑软化灶。FICH伴随改变包括脑室扩大、血管畸形、胼胝体发育不全、小脑下蚓部发育不全等。随访结果示25例引产(其中3例行引产后尸检),16例新生儿出生后进行随访,其中1例PVH/IVH II级新生儿出生后左耳听力低下,1例PVH/IVH II级新生儿出生后1年内发现运动障碍,1例PVH/IVH IV级新生儿出生后存在单侧肢体运动障碍,13例新生儿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PVH/IVH分级与出生结局呈正相关(r=0.689,P<0.05)。结论产前MRI能评估胎儿期脑出血的类型及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胎儿
下载PDF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参数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翠宁 刘怀军 +2 位作者 耿左军 贾林燚 刘瑞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45-2847,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T)不同时期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3种参数图上的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5月在我院住院的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HT的脑梗死患者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40~58岁。患者出血前、后分别行常规磁共振... 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T)不同时期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3种参数图上的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5月在我院住院的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HT的脑梗死患者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40~58岁。患者出血前、后分别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DTI检查,共21次。分析HT不同时期在DTI的3种参数———T2-weighted trace(T2-WT)、分数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系数(MD)图上的变化特点。结果 (1)HT前2~3 d:T2-WT图上缺血灶很亮(T2-WT值增高),边界清楚,FA、MD均减低。(2)HT发生24 h内:T2-WT图上明亮的缺血灶内骤然变暗,该区域T2-WT值降幅达180以上,未受出血累及的梗死区仍然很亮;FA降低,周围白质纤维束受压,出血区MD升高。(3)HT第6、9天:出血区T2-WT继续降低,形似"黑洞",占位效应明显,FA明显增高,呈"团状"亮区,MD降低,FA图显示周围白质束的受损情况。(4)HT第17、19天:T2-WT图上,出血区的外缘T2-WT降低,中心区升高,对应的中心区FA、MD降低,边缘区FA明显升高、MD升高;FA图显示临近的白质束破坏,远离病变区的该白质束变细。(5)HT第51、75天:T2-WT图显示占位效应消失,相邻脑室扩大,出血区边缘可见点状、线状亮区(T2-WT值增高);FA图显示周围受累脑白质束的破坏,出血区T2-WT、FA降低,MD升高。结论 T2-WT图上,脑梗死HT表现为T2-WT值骤然降低,并随病程进展有特征性的表现;出血区FA图表现为降低-明显升高-逐渐降低,FA图可显示出血区周围的白质纤维束的受损情况;MD表现为升高-降低-逐渐升高。DTI 3种参数图联合应用,有利于对HT病程和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咽炎型、食管型颈椎病78例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立新 朱青峰 +3 位作者 赵丹霓 耿左军 冯平勇 李林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274-1275,共2页
关键词 颈椎病 咽炎 食管 X线透视检查
下载PDF
胎儿肠梗阻的MRI诊断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立霞 卜静英 +3 位作者 耿左军 李海燕 刘慈 李索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观察胎儿期肠梗阻MRI表现,结合生后手术史及病理学诊断,探讨MRI对胎儿期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胎儿期肠梗阻病例26例,胎龄为孕23~35 w,均先行胎儿超声检查后再行胎儿MRI平扫。采用2D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2D fast ... 目的观察胎儿期肠梗阻MRI表现,结合生后手术史及病理学诊断,探讨MRI对胎儿期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胎儿期肠梗阻病例26例,胎龄为孕23~35 w,均先行胎儿超声检查后再行胎儿MRI平扫。采用2D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2D fast imaging employ steady acquisition,2D FIESTA)、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fast spin echo,SSFSE)序列、快速反转恢复运动抑制序列T1WI(fast inversion recovery motion insensitive T1WI,FIRM T1W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根据梗阻部位、梗阻区肠管信号改变、梗阻远端肠道充盈情况、肠系膜血管异常等进行影像学诊断,并观察继发改变如腹水、羊水增多等,随访出生情况及手术治疗结果,分析MRI诊断的正确率及漏诊率,探讨MRI各序列在胎儿肠梗阻诊断中的优势。结果 26例肠梗阻胎儿中:十二指肠/空肠狭窄或闭锁16例,其中4例伴十二指肠和空肠旋转不良;胎粪性小肠梗阻4例,其中2例继发肠扭转致肠缺血坏死;肛门闭锁4例;结肠狭窄或闭锁1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所有胎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羊水增多,部分病例伴腹水、心包积液及睾丸鞘膜积液;2例为单脐动脉。MRI诊断正确率为92.3%(24/26),误诊率为7.7%(2/26)。MRI能清楚显示胎儿肠梗阻部位,观测肠管扩张的程度。SSFSE序列可显示系膜血管受累,FIRM T1WI序列有助于结肠梗阻的诊断,DWI序列可提示梗阻肠管缺血和出血的改变。结论胎儿期肠梗阻MRI图像有特征性改变,可以判断受累肠管的发生部位、梗阻程度和合并症等,对产前诊断和出生后手术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疾病 磁共振成像 肠梗阻 弥散加权成像 肠扭转
下载PDF
超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脑白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晖 王勇 +5 位作者 耿左军 杨海庆 宋鹏 柳青 张璟 苗江永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探讨超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老年脑白质疏松症(LA)的诊断价值。方法单纯老年LA患者68例,应用超高场强3.0T磁共振行常规MRI及DTI检查,根据脑室周围高信号(PVH)分型,分别于侧脑室前角、后角周围脑白质及半卵圆中心测量脑... 目的探讨超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老年脑白质疏松症(LA)的诊断价值。方法单纯老年LA患者68例,应用超高场强3.0T磁共振行常规MRI及DTI检查,根据脑室周围高信号(PVH)分型,分别于侧脑室前角、后角周围脑白质及半卵圆中心测量脑白质病灶的平均扩散系数(ADC)和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8例老年中,PVH 1型42例,2型18例,3型6例,4型2例。随着PVH分型级别越高,ADC值越高,FA值越低(P<0.05,P<0.01),PVH与ADC值呈正相关(r=0.7328,P<0.01),与FA值呈负相关(r=-0.5816,P<0.01)。LA病灶在侧脑室前角、后角周围白质区和半卵圆中心区的ADC值逐渐升高,FA值则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高场强DTI技术,可在特定脑白质病变区域通过更为准确的量化指标辅助临床对老年LA进行定性及定量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脑白质疏松症 侧脑室 记忆障碍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