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叶酸水平变化与股骨颈骨密度的相关性
1
作者 王进 兰俊赟 +5 位作者 宋星辰 陈雷 庆贺 滕飞 胡恒生 耿庆贺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46-649,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原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6~8月间于兴海县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老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受试者股骨颈BMD,按1994年WHO标准将其分为骨... 目的 探讨高原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6~8月间于兴海县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老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受试者股骨颈BMD,按1994年WHO标准将其分为骨量正常的对照组(n=29)和骨质疏松组(n=31);采集两组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检测叶酸浓度;同时测量全髋及腰椎BMD,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叶酸与股骨颈、全髋、腰椎BMD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受试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血清叶酸浓度为(46.88±4.02) 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01±4.79)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股骨颈、全髋和腰椎的BMD分别为(0.922 9±0.1813) g/cm^(2)、(1.065±0.054 03) g/cm^(2)、(1.255±0.061 58) g/c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6±0.098 39) g/cm^(2)、(1.112±0.065 27) g/cm^(2),(1.315±0.075 81) g/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叶酸浓度与股骨颈、全髋和腰椎BMD均呈正相关(r=0.644 5、0.650 6、0.574 2,P<0.001)。结论 叶酸浓度降低与高原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高原骨质疏松症患者血叶酸水平的缺乏可能是骨质疏松发生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为高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骨质疏松症 叶酸 骨密度 相关性
下载PDF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47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缪昌杰 饶敦亮 +1 位作者 朱献忠 耿庆贺 《骨科》 CAS 2011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6月收住147例,按Evans分型,Ⅱ型26例,Ⅲ型66例,Ⅳ型39例,Ⅴ型16例。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 126例获得随...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6月收住147例,按Evans分型,Ⅱ型26例,Ⅲ型66例,Ⅳ型39例,Ⅴ型16例。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 12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按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价方法,优72例,良31例,优良率81.75%。术后并发症:股骨头坏死3例,肺炎1例,术后2月部分负重后股骨颈锁钉有4mm向上切割1例,轻度髋内翻2例,切口浅部感染1例。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固定牢固能早期下地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方式联合入路治疗Klammer Ⅲ型后pilon骨折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衡科 陶涛 +2 位作者 魏辉 张云坤 耿庆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联合入路治疗Klammer Ⅲ型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Klammer Ⅲ型后pilo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空心钉组),11例采用钢板或钢板加空心螺钉内固定(钢板组)。术后采用视觉模...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联合入路治疗Klammer Ⅲ型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Klammer Ⅲ型后pilo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空心钉组),11例采用钢板或钢板加空心螺钉内固定(钢板组)。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疗效。结果2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肤坏死,换药1个月后愈合。患者术后未出现骨折不愈合、钢板螺钉断裂及松动。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6个月VAS评分均降低,AOFAS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术前VAS评分高于空心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钢板组AOFAS评分高于空心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AOFAS评分均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lammer Ⅲ型后pilon骨折采用空心钉或钢板固定骨折复位疗效均较好,且内固定联合入路治疗可以充分暴露骨折断端,术后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ammerⅢ型后pilon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入路 空心钉 胫骨 钢板固定
下载PDF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软骨组织中α激酶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4
作者 耿庆贺 兰俊赟 +6 位作者 王申 衡科 宋星辰 聂培如 张环宇 刘艳红 郭依龙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 探讨α激酶家族成员之一的α激酶1(ALPK1)在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软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7月至2022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因膝关节OA住院手术的25例患者,收集患者膝关节软骨组织标本。另选... 目的 探讨α激酶家族成员之一的α激酶1(ALPK1)在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软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7月至2022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因膝关节OA住院手术的25例患者,收集患者膝关节软骨组织标本。另选择该院生物样品库中10例因创伤行“下肢截肢术”患者的胫骨平台软骨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ting、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ALPK1在软骨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ting及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膝关节OA患者软骨中ALPK1 mRNA表达水平(2.126±0.930 vs 0.995±0.049,t=4.112,P<0.01)、蛋白表达水平(1.880±0.722 vs 1.025±0.062,t=3.706,P<0.01)和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率(P<0.01)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膝关节OA患者软骨中ALPK1呈现高表达,ALPK1表达增加可能是关节软骨炎性增加、软骨破坏的原因之一。ALPK1有望作为膝关节OA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 α激酶1 标志物 靶标
原文传递
冬凌草甲素对卵巢切除大鼠骨量丢失的作用及机制
5
作者 吴相志 耿庆贺 +1 位作者 李政 李洪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对卵巢切除(OVX)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组织病理学改变、骨微结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由徐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提供的8周龄雌性SD大鼠30只,参照随机化数字表分假手术(Sham)组、卵巢切除+溶剂(Veh)(OVX+Veh...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对卵巢切除(OVX)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组织病理学改变、骨微结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由徐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提供的8周龄雌性SD大鼠30只,参照随机化数字表分假手术(Sham)组、卵巢切除+溶剂(Veh)(OVX+Veh)组、卵巢切除+冬凌草甲素(OVX+ORI)组。OVX+ORI组予0.1%冬凌草甲素2 mg/kg腹腔注射,OVX+Veh组予相同体积的灭菌注射用水,均为每周2次,持续12周。获取各组大鼠血浆、骨组织标本。骨组织染色切片观察病理改变。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行骨微结构扫描和骨密度测定。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骨组织中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和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信使RNA相对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获得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浆中骨代谢指标。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OVX+Veh组比较,OVX+ORI组骨小梁断裂明显减少,完整性改善。RANKL表达量、骨硬化蛋白表达量、Ⅰ型胶原C端交联肽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OVX+Veh组高于OVX+ORI组[1.62±0.04比1.02±0.06,t=26.766,P<0.01;1.60±0.04比1.08±0.04,t=29.898,P<0.01;(61.68±6.88)ng/ml比(28.97±4.07)ng/ml,t=12.937,P<0.01;(759.44±32.47)pg/ml比(435.71±31.43)pg/ml,t=22.654,P<0.01]。骨密度、OPG表达量、wnt3a表达量、β-Catenin表达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表达量、碱性磷酸酶水平、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水平OVX+Veh组低于OVX+ORI组[(96.75±8.44)mg/cm3比(195.84±13.16)mg/cm3,t=-20.036,P<0.01;0.56±0.04比1.00±0.05,t=-21.267,P<0.01;0.31±0.01比0.93±0.04,t=-52.286,P<0.01;0.31±0.01比1.02±0.07,t=-30.535,P<0.01;0.32±0.03比1.00±0.03),t=-50.398,P<0.01;(15.71±3.44)ng/ml比(53.21±6.99)ng/ml,t=-15.229,P<0.01;(23.83±3.54)ng/ml比(63.95±4.17)ng/ml,t=-23.217,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可能通过抑制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同时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雌激素缺乏大鼠骨量丢失,减少骨微结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骨质疏松 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信号通路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两种方法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耿庆贺 沙磊 戴成柏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1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可塑钛板内固定术及闭合克氏针撬拨复位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40足)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术及闭合克氏针撬拨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可塑钛板内固定术及闭合克氏针撬拨复位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40足)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术及闭合克氏针撬拨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Bohler's角、Gissane角、Kerr Atkins评分、AOFAS评分、VAS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 40例均获得完整随访2~4(3.1±0.6)年,切开复位可塑钛板内固定组与闭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组比较,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骨折愈合时间、Bohler's角、Gissane角、Kerr Atkins评分、AOFAS评分、VAS评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闭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手术方式简单、创伤小,具有微创手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可塑钛板 克氏针 内固定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切开减压治疗40例腕管综合征临床体会
7
作者 耿庆贺 沙磊 戴成柏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574-575,共2页
目的观察手术切开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40例(52腕)患者采用切开减压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各项疗效。结果 40例(52腕)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前Carroll手功能评分为(57.15±4.71)分,... 目的观察手术切开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40例(52腕)患者采用切开减压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各项疗效。结果 40例(52腕)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前Carroll手功能评分为(57.15±4.71)分,术后为(94.15±2.60)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手功能评分总有效率为96.15%。CTS电生理学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52只示指术后6个月两点分辨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感觉明显恢复。术前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为(7.6±1.2)分,术后为(1.9±0.3)分;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切开减压术是治疗腕管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减压术 腕管综合征
原文传递
Carlson后内侧入路钢丝抽出缝合固定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7
8
作者 沙磊 臧银善 +1 位作者 耿庆贺 戴成柏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膝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利用自制2枚去尾硬膜外穿刺针导引钢丝抽出缝合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1例。结果本组获3~15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均显示满意复位、固定,术后骨折愈合(3±0.56)个月... 目的探讨膝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利用自制2枚去尾硬膜外穿刺针导引钢丝抽出缝合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1例。结果本组获3~15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均显示满意复位、固定,术后骨折愈合(3±0.56)个月。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优8例,良2例,可1例。结论 Carlson后内侧入路利用钢丝抽出缝合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取材方便,内固定方法简单、可靠,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是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L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钢丝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三枚螺钉内固定加囊内减压术治疗囊内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6
9
作者 沙磊 耿庆贺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三枚螺钉内固定加囊内减压术治疗股骨颈囊内移位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股骨颈囊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减压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减压组行3枚螺钉固定加关节囊切开减压术;对照组单纯行3枚螺钉固定术。通过... 目的探讨三枚螺钉内固定加囊内减压术治疗股骨颈囊内移位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股骨颈囊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减压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减压组行3枚螺钉固定加关节囊切开减压术;对照组单纯行3枚螺钉固定术。通过X线摄片观察股骨头坏死和骨不愈合的发生率。结果减压组有移位的68例患者中,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7例(10.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6.9%(24/65)(P<0.05)。结论采用三枚螺钉内固定联合囊内减压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囊内骨折,能够降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关节囊减压 骨折内固定
原文传递
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的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沙磊 耿庆贺 范卫民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51-1452,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在关节镜下行选择性、有限关节清理术76例,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92膝术前、术后6个月、1、2年进行评分。结果92膝膝关节术前Lysholm评分(44.78±8.79)分,术后6个月、1...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在关节镜下行选择性、有限关节清理术76例,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92膝术前、术后6个月、1、2年进行评分。结果92膝膝关节术前Lysholm评分(44.78±8.79)分,术后6个月、1、2年综合评分分别为(77.08±8.34)分、(76.38±8.74)分和(69.60±10.44)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2年的评分明显低于术后6个月和1年(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能够减轻疼痛、改善功能,2年内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镜 膝关节
原文传递
高龄女性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翟娟 刘艳红 +8 位作者 宋星辰 翟怀远 衡科 胡艳丽 李梅 崔瑶 薛魁 耿庆贺 郭依龙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615-61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女性髋部骨折术后谵妄(PO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骨科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后发生POD的32例高龄女性患者为POD组,使用记忆谵妄评定量表(MDAS)评估... 目的探讨高龄女性髋部骨折术后谵妄(PO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骨科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后发生POD的32例高龄女性患者为POD组,使用记忆谵妄评定量表(MDAS)评估谵妄的严重程度。另选取髋部骨折手术后未发生POD的高龄女性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其与谵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POD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15.79±1.71)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31.40±2.9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羟维生素D与MDAS评分呈负相关(r=-0.803,P<0.01)。结论25-羟维生素D降低是高龄女性髋部骨折术后POD的危险因素,其血清浓度与谵妄程度负相关。高龄女性髋部骨折术前应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补充维生素D,以预防PO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女性 高龄 术后谵妄 25-羟维生素D
原文传递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IL-3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耿庆贺 王申 +10 位作者 翟怀远 孙华北 邵礼武 武恒斌 李剑 徐国庆 翟娟 李本田 衡科 郭开今 王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白细胞介素(IL)-3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妇女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白细胞介素(IL)-3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妇女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L-33水平。结果与健康体检组相比较,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L-33水平明显降低[(5. 43±2. 48) pg/ml vs (20. 12±3. 44) pg/ml,P <0. 01]。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IL-33水平较健康人显著降低,IL-33可能是一种重要的骨保护细胞因子,对诊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绝经 骨质疏松 酶联免疫吸附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耿庆贺 翟怀远 +6 位作者 李迎乐 邵礼武 朱献忠 康久杰 李洪年 吴相志 郭开今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509-511,515,共4页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市人民医院门诊或病房诊治的NONFH患者50例为观察组(NONFH组),另选择同期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健康成...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市人民医院门诊或病房诊治的NONFH患者50例为观察组(NONFH组),另选择同期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健康成年人50例为对照组。所有人员清晨空腹时采集肘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两组人群血清中IL-33水平并比较。同时分析NONFH组中不同致病原因、不同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RCO)分期、有无塌陷对患者血清IL-33水平的影响。结果 NONFH组患者血清中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血清水平[(11.1±4.5)pg/ml vs(6.3±2.4)pg/ml,t=6.655,P=0.000]。激素性NONFH、酒精性NONFH、原发性NONFH患者血清IL-3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0.3±8.3)pg/ml、(12.5±8.8)pg/ml、(11.7±5.9)pg/ml,F=0.478,P=0.623]。ARCOⅡ、Ⅲ、Ⅳ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1.9±8.4)pg/ml、(13.6±6.3)pg/ml、(12.1±7.5)pg/ml,F=0.278,P=0.759]。股骨头有、无塌陷患者血清IL-3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1.7±6.9)pg/ml vs(9.9±4.1)pg/ml,t=1.159,P=0.235]。结论 NONFH患者的血清IL-3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水平,提示IL-33可能作为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参与NONFH病情活动,且与发病原因、有无股骨头塌陷、NONFH分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非创伤性 白介素-33 血清 股骨头塌陷 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分期
原文传递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盘龙七片治疗A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成柏 李剑 +1 位作者 邵礼武 耿庆贺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联合口服盘龙七片治疗A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早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于邳州医院治疗的A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50例)和研究组(...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联合口服盘龙七片治疗A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早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于邳州医院治疗的A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50例)和研究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联合口服盘龙七片,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 d血清IL-1、IL-6、TNF-α水平及治疗后4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早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7 d治疗后,两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患者拆除石膏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0%vs 48.0%,χ^(2)=12.703,P<0.01)。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联合口服盘龙七片治疗A3型桡骨远端骨折,较之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能有效降低骨折炎性反应,缓解疼痛、肿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型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石膏外固定 盘龙七片 炎性因子 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
原文传递
冬凌草甲素对雄激素缺乏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申 耿庆贺 +2 位作者 还涵 廖瑞霈 吴新贵 《江苏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对雄激素缺乏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30只6个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睾丸切除+冬凌草甲素补充组(A组,n=10)、睾丸切除组(B组,n=10)和假手术组(C组,n=10)。3个月后采用双能X射线检测骨密度,ELISA检测血清... 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对雄激素缺乏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30只6个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睾丸切除+冬凌草甲素补充组(A组,n=10)、睾丸切除组(B组,n=10)和假手术组(C组,n=10)。3个月后采用双能X射线检测骨密度,ELISA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C端交联肽(CTX-1)、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micro-CT检测骨微结构,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与C组相比,B组CTX-1水平升高,P1NP水平降低,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恶化(P<0.05);与B组相比,A组血清P1NP水平升高,CTX-1水平降低,骨密度增加,骨微结构修复(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够有效预防雄激素缺乏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症,修复骨微结构和增加骨密度,有效降低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骨质疏松症
原文传递
冬凌草甲素降低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大鼠股骨颈骨折风险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申 翟娟 +17 位作者 冯莉 孙华北 聂新法 卢庆国 戴成柏 李剑 吴相志 徐国庆 毛继玲 李梅 胡艳丽 崔瑶 以茹 黄国强 薛魁 徐帅 李迎乐 耿庆贺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ORI)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大鼠股骨颈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将30只4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地塞米松皮下注射组(DEX组,n=10)、地塞米松皮下注射+ORI补充组(DEX+ORI组,n=10)。对照组给予0.1 ml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ORI)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大鼠股骨颈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将30只4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地塞米松皮下注射组(DEX组,n=10)、地塞米松皮下注射+ORI补充组(DEX+ORI组,n=10)。对照组给予0.1 ml生理盐水肌内注射;DEX组按照1 mg/kg剂量行肌内注射,每周2次。DEX+ORI组自DEX注射(同DEX组)的第1天起,即予以腹腔注射ORI(剂量2 mg/kg,每周2次)。上午8:00准时给药,共计8周。8周后,对所有大鼠进行血清学、骨密度、骨微形态学、生物力学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EX组大鼠血清中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水平,腰椎、股骨、胫骨的骨密度,股骨干微形态指标(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和生物力学指标(股骨颈极限载荷、刚度、骨折强度)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1)水平、骨小梁分离度、结构模式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DEX组比较,DEX+ORI组血清P1NP,腰椎、股骨、胫骨的骨密度,股骨干微形态指标(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和生物力学指标(股骨颈极限载荷、刚度、骨折强度)明显升高(P<0.05)、血清CTX-1水平、骨小梁分离度、结构模式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ORI能够有效预防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大鼠股骨颈骨折,增加骨强度和骨密度,有效降低股骨颈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骨质疏松 地塞米松 股骨颈 骨折风险 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
原文传递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端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17
作者 翟怀远 郭依龙 +4 位作者 翟娟 刘艳红 宋星辰 王申 耿庆贺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761-764,共4页
目的 观察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患者血液、骨折断端骨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探讨Sirt1在OPF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骨科就诊的绝经后女性股骨粗隆... 目的 观察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患者血液、骨折断端骨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探讨Sirt1在OPF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骨科就诊的绝经后女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其中骨质疏松症患者25例(OPF组),骨量正常患者25例(对照组)。术前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irt1浓度。术中于骨折端内用刮匙刮取骨组织约1.0 g,提取骨组织总RNA和总蛋白。采用RT-qPCR方法检测Sirt1的mRNA表达差异;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t1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PF组患者血清中Sirt1浓度明显下降,骨组织中Sirt1的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OPF的发生可能与Sirt1表达降低有关。Sirt1可能是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一个重要靶标,可通过调控Sirt1的表达干预OPF的发生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骨质疏松性骨折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骨密度
原文传递
一次性耳温枪保护隔离装置在临床防疫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胡艳丽 王进 +2 位作者 耿庆贺 刘艳红 候文玲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19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耳温枪保护隔离装置在临床及防疫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发了一种一次性耳温枪保护隔离装置,已获实用新型专利,内部具有隔离空腔的隔离套主体,隔离套主体的内径由大端向小端逐渐变小,小端上设有测量通孔,隔离空腔通... 目的:探讨一次性耳温枪保护隔离装置在临床及防疫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发了一种一次性耳温枪保护隔离装置,已获实用新型专利,内部具有隔离空腔的隔离套主体,隔离套主体的内径由大端向小端逐渐变小,小端上设有测量通孔,隔离空腔通过测量通孔与外界相连通。不同患者测量耳温时,撕开灭菌后塑封的头端带孔的耳蜗保护隔离帽放入患者耳中,再用耳温枪插入耳内测量耳温,起到防护隔离作用。结果:在临床及防疫检测中应用测温准确,方便快捷;防止接触传播。结论:一次性耳温枪保护隔离装置在临床就诊患者测温及疫情防控检测中应用,可防止在测量耳温时耳温枪与患者耳道直接接触,降低了医护人员对耳温枪的消毒频率,延长了耳温枪的使用寿命,同时杜绝了不同患者之间交叉传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耳温枪保护隔离装置 防疫检测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