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王露朝 马妮娜 +1 位作者 曹建 耿李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一病区就诊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NSTE-ACS患者180例,根据6个月后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MACE组49例和未发生MACE组131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NSTE-ACS患者介入诊疗6个月后MAC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IP以及联合诊断模型对老年NSTE-ACS介入诊疗6个月后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MACE组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AIP以及VCAM-1水平高于未发生MACE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未发生MAC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向前法显示,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标准化AIP为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危险因素(OR=1.024,95%CI:1.014~1.035,P=0.000;OR=1.957,95%CI:1.174~3.262,P=0.000;OR=2.808,95%CI:1.343~5.871,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VCAM-1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929(95%CI:0.890~0.968,P=0.000),敏感性为81.60%,特异性为90.80%,约登指数为0.7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AUC为0.824(95%CI:0.759~0.889,P=0.000),敏感性为75.50%,特异性为83.20%,约登指数为0.587;AIP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AUC为0.862(95%CI:0.806~0.917,P=0.000),敏感性为91.80%,特异性为66.40%,约登指数为0.725;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AUC为0.950(95%CI:0.919~0.982,P=0.000),敏感性为87.85%,特异性为86.30%,约登指数为0.740;三者联合检测的AUC显著优于单独检测(P<0.05,P<0.01)。结论 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标准化AIP联合检测在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风险方面展现出更高的预测价值。相比单一指标检测,三者联合检测可能更有效地识别高风险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预后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胆固醇 LDL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T2DM合并HFrEF病人左心室重构和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果 张皓 +5 位作者 李红军 郑鑫 耿李科 安焕平 王芳 吕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9期3594-3597,共4页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病人左室重构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60例T2DM合并HFrEF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达格列净组及对照组,每组80...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病人左室重构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60例T2DM合并HFrEF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达格列净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抗心力衰竭及常规胰岛素治疗,达格列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10 mg,每日1次,口服,两组病人均规范治疗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心、肾功能指标,并对病人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ESVI)、血肌酐、尿素氮及血清胱抑素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达格列净组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治疗前升高,且达格列净组高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组病人的MACE发生率(5.13%)明显低于对照组(1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1,P=0.032);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7,P=0.567)。结论:达格列净能有效改善T2DM合并HFrEF病人左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能有效保护病人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达格列净 左心室重构 肾功能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iR-148b表达量与心肌损伤、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芳 丁小云 +5 位作者 党群 吕果 刘振国 李红军 耿李科 郭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4期1885-1888,共4页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miR-148b表达量与心肌损伤、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汉中市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130例患者以及体检的100例健康者,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采集血清并采用荧...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miR-148b表达量与心肌损伤、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汉中市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130例患者以及体检的100例健康者,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采集血清并采用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检测miR-148b的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纤维化标志物的含量。结果:AMI组患者血清中miR-148b的表达量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CTX-I、转化生长因子(TGF)-β1、GDF-15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iR-148b高表达AMI患者血清中CKMB、cTnT、H-FABP、PICP、PⅢNP、CTX-I、TGF-β1、GDF-15的含量显著高于miR-148b低表达的AMI患者(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高表达的miR-148b对心肌损伤、心肌纤维化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miR-148b 心肌损伤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PCI术后血清S1P和STIM1含量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及其与血管新生、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芳 丁小云 +4 位作者 吕果 刘振国 李红军 耿李科 郭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3期1798-1800,1804,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S1P和STIM1含量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及其与血管新生、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30例患者并根据PCI术后6~24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判断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S1P和STIM1含量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及其与血管新生、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30例患者并根据PCI术后6~24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判断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检测PCI术后24小时的血清S1P、STIM1、血管新生分子、炎症反应分子的含量。结果:再狭窄组患者血清中S1P、NO、VEGF、Angptl2、Angptl4的含量均显著低于非再狭窄组,STIM1、IFN-γ、IL-18、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STIM1降低的再狭窄患者血清中NO、VEGF、Angptl2、Angptl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STIM1正常的再狭窄患者;S1P降低的再狭窄患者血清中IFN-γ、IL-18、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S1P正常的再狭窄患者。结论:PCI术后血清S1P含量降低、STIM1含量升高对支架内再狭窄具有预测价值并且与血管新生障碍、炎症反应激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磷酸鞘氨醇 基质交感分子1 血管新生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两种起搏方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芳 张庭瑜 +5 位作者 张伟 丁小云 田晓娟 吕果 刘振国 耿李科 《人民军医》 2016年第10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和双心室起搏(BIV)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慢性心力衰竭伴永久性房颤需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治疗的住院患者36例,随机分为RVA组和BIV组各18例。分别于术后1个... 目的:观察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和双心室起搏(BIV)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慢性心力衰竭伴永久性房颤需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治疗的住院患者36例,随机分为RVA组和BIV组各18例。分别于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评估NYHA分级,测定6min步行距离(6MWD),检测NT-proBNP水平;测量QRS波宽度,记录起搏比例;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有无二尖瓣反流(MR)。结果:(1)BIV组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QRS时限均显著短于RVA组(P<0.05);两组起搏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2)术后1个月,BIV组NYHA分级显著低于术前及RVA组,6-MWD显著长于术前及RVA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NYHA分级、NT-proBNP水平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术前及RVA组同时间节点(P<0.05,P<0.01),6-MWD非常显著长于术前及RVA组同时间节点(P<0.01)。(3)术后6个月、12个月,BIV组MR发生率、LVEDD显著降低且低于RVA组,LVEF显著增加且高于RVA组(P<0.05)。结论:对于有永久性起搏治疗适应证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房颤患者,BIV起搏可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双心室起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