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与生物质炭配施对春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陈雨欣 杨卫君 +4 位作者 赵红梅 李大平 宋世龙 惠超 耿洪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为了解氮肥和生物质炭配施对北疆灌区春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春小麦品种新春37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氮肥水平[不施氮肥(N0:0 kg·hm^(-2))、常规施氮(N1:300 kg·hm^(-2))、减量施氮(N2:255 kg&#... 为了解氮肥和生物质炭配施对北疆灌区春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春小麦品种新春37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氮肥水平[不施氮肥(N0:0 kg·hm^(-2))、常规施氮(N1:300 kg·hm^(-2))、减量施氮(N2:255 kg·hm^(-2))]和4个生物质炭水平[不施生物质炭(B0:0 kg·hm^(-2))、低量生物质炭(B1:10×10^(3)kg·hm^(-2))、中量生物质炭(B2:20×10^(3)kg·hm^(-2))、高量生物质炭(B3:30×10^(3)kg·hm^(-2))],分析了不同处理下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籽粒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增加春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提高花前同化物转运量、转运效率和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促进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改善加工、营养品质。对小麦生长、品质及产量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减量施氮配施中量生物质炭(N2B2)处理综合表现最好,且该处理下成熟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达5.12 g·株^(-1),花前同化物转运量、转运效率和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0.46 g·株^(-1)、15.32%、17.41%,产量较单施氮肥(N1B0)处理提高22.12%,蛋白质(干基)含量、淀粉(湿基)含量、面筋(湿基)含量、Zeleny沉降值和硬度分别为16.59%、62.12%、31.31%、46.95 mL和63.79。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减量氮肥配施中量生物质炭(N2B2)有利于北疆灌区春小麦高产优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春小麦 产量 品质 北疆灌区
下载PDF
生物炭用量与灌水量对北疆灌区春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综合评价
2
作者 郭颂 杨卫君 +5 位作者 李廷宇 杨梅 陈雨欣 宋世龙 惠超 耿洪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8-666,共9页
为探讨生物炭与灌水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应,以北疆灌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置3个灌水量[4500 m 3·hm-2(W0)、4050 m 3·hm-2(W1)和3600 m 3·hm-2(W2)]和3个生物炭施用量[0 t·hm-2(B0)、10 t... 为探讨生物炭与灌水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应,以北疆灌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置3个灌水量[4500 m 3·hm-2(W0)、4050 m 3·hm-2(W1)和3600 m 3·hm-2(W2)]和3个生物炭施用量[0 t·hm-2(B0)、10 t·hm-2(B1)和20 t·hm-2(B2)]水平,比较分析了不同生物炭用量与灌水量组合条件下春小麦干物质累积、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差异,并运用基于熵值的DTOPSIS法进行综合效应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对春小麦干物质累积量影响均不显著,但可提升籽粒品质,灌水量和生物炭的交互作用对春小麦籽粒品质与产量的影响显著。在W0条件下春小麦籽粒蛋白含量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所有施加生物炭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均低于B0W0处理;W1条件下施加生物炭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与W0条件下一致;在W2条件下,籽粒蛋白含量(干基)、面筋含量(湿基)和Zeleny沉降值均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B2W2处理下三个指标均最高。在W0和W1条件下春小麦产量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B1W0处理产量最高,较B0W0处理高16.2%。采用基于熵值的DTOPSIS法分析表明,接近度f值前三名依次为B1W2、B2W2和B2W0处理。因此,生物炭施用量在10~20 t·hm-2、灌水量在3600~4050 m 3·hm-2时可实现北疆灌区春小麦节水生产,具有较高的提质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灌水量 春小麦 品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小麦籽粒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志辉 程宇坤 +3 位作者 任毅 王睿 董一帆 耿洪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3-1006,共14页
小麦籽粒大小和形态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挖掘籽粒大小和形态性状的关联位点,筛选相关候选基因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300份冬小麦自然群体为研究材料,对千粒重、粒长、粒宽、粒厚、籽粒长宽比... 小麦籽粒大小和形态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挖掘籽粒大小和形态性状的关联位点,筛选相关候选基因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300份冬小麦自然群体为研究材料,对千粒重、粒长、粒宽、粒厚、籽粒长宽比、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形状和籽粒饱满度等9个籽粒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利用小麦90 K SNP芯片进行基因型采集,通过混合线性模型(MLM+Q+K)对籽粒大小和形态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大小和形态性状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范围3.80%~26.06%,广义遗传力在56.25%~91.98%之间。通过GWAS检测出66个与籽粒大小和形态相关的稳定关联位点(P≤0.001),分布在除3D、4D、5D外的18条染色体上,可解释3.74%~14.34%的表型变异。检测到37个与两个及以上籽粒性状关联的一因多效位点,其中3B染色体的BS00022512_51标记同时与4个籽粒性状(粒长、粒宽、粒厚和籽粒长宽比)关联,具有最大的表型贡献率(7.06%~14.34%),6D染色体的wsnp_Ex_c4480_8055475标记同时与除粒厚、籽粒形状和籽粒饱满度以外的6个籽粒性状关联,表型贡献率为3.81%~8.25%。将BS00022512_51和wsnp_Ex_c4480_8055475标记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位于6D染色体上的wsnp_Ex_c4480_8055475位点存在GC-Hap1、ATHap2和AC-Hap3三种单倍型,单倍型GC-Hap1为籽粒较大的高千粒重单倍型。3种单倍型的整体分布频率分别为65.58%、32.25%和2.17%,单倍型GC-Hap1在中国4个冬麦区品种(系)中被大量选育。对37个一因多效位点进行发掘,筛选到9个籽粒大小和形态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大小和形态 单倍型 GWAS 候选基因
原文传递
基于多源数据的小麦品种产量估测研究
4
作者 宋成阳 耿洪伟 +5 位作者 费帅鹏 李雷 甘甜 曾潮武 肖永贵 陶志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10-2219,共10页
小麦产量产前估测关乎农业生产计划制定、粮食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和宏观决策。应用无人机能够无损、快速准确、及时高效地估测小麦产量,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充分挖掘无人机多源遥感数据对多个小麦品种进行籽粒产量估测的潜力,明确多源... 小麦产量产前估测关乎农业生产计划制定、粮食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和宏观决策。应用无人机能够无损、快速准确、及时高效地估测小麦产量,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充分挖掘无人机多源遥感数据对多个小麦品种进行籽粒产量估测的潜力,明确多源数据融合对模型估测精度的提升效果,对于作物田间管理保障小麦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淮麦区140个主栽小麦品种为材料开展冬小麦田间试验,采用搭载红绿蓝(RGB)和多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平台对灌浆期的冠层信息进行采集,分别以岭回归、支持向量回归、随机森林回归、高斯过程、k-最邻近算法和Cubist等六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单传感器数据以及多源数据融合的产量估测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对估算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0个可见光植被指数及13个多光谱被指数特征值均与实测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各特征值产量相关系数绝对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多光谱植被指数(0.54~0.83)、可见光植被指数(0.45~0.61)、纹理特征(<0.45)。全部六种机器学习算法均在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时产量估测模型精度最高,多源数据融合产量估测精度(平均决定系数R^(2)=0.50~0.71)>多光谱传感器产量估测精度(R^(2)=0.53~0.69)>RGB传感器产量估测精度(R^(2)=0.35~0.51)。多源数据融合相对于RGB数据的R^(2)提高0.17~0.23,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0.06~0.09 t·hm^(-2);相对于多光谱数据的R^(2)提高0.01~0.06,RMSE降低0.01~0.03 t·hm^(-2)。Cubist算法与其他5种算法相比,建立的多源数据融合模型产量估测精度最高,R^(2)为0.71,RMSE为0.29 t·hm^(-2)。研究表明,相对于单一传感器数据产量估测模型,多源数据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冬小麦品种产量的估测精度,并且Cubist算法能相对更好地处理多模态融合数据提高产量预测精度,为预测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小麦估产 光谱指数 纹理特征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反演不同生育期小麦光合参数分析
5
作者 董德誉 程宇坤 +5 位作者 王睿 雷钧杰 王伟 陈传信 张永强 耿洪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8-1318,共11页
【目的】研究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实时监测的可行性,分析不同长势差异的冬小麦对估算模型的影响。【方法】选用16个冬小麦品种作为材料,在无氮处理N_(0)(0 kg N/667m^(2))和正常施氮处理N_(1)(15 kg N/667m^(2))下获得孕... 【目的】研究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实时监测的可行性,分析不同长势差异的冬小麦对估算模型的影响。【方法】选用16个冬小麦品种作为材料,在无氮处理N_(0)(0 kg N/667m^(2))和正常施氮处理N_(1)(15 kg N/667m^(2))下获得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无人机蓝(B)、绿(G)、红(R)、红边(RE)和近红外(NIR)5个波段的光谱遥感影像,结合同时期4种光合参数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i),采用梯度增强回归和岭回归方法建立正常施氮处理下开花期和全生育期4个光合参数的估算模型,并用该估算模型估算无氮处理下开花期和全生育期4个光合参数。【结果】梯度增强回归可以较好的预测施氮下开花期净光合速率(Pn),决定系数(R^(2))为0.82,Ci、Gs和Ti的预测反演精度分别为0.44、0.64和0.48,在无氮处理下,该模型估算精度大于0.5的为Pn、Gs和Ti。【结论】岭回归在估算正常施氮下全生育期的4个光合参数时,R^(2)>0.5的是Pn、Gs和Ti,而在无氮处理水平下,该估算模型的预测决定系数R^(2)>0.5的是Gs和Pn。对不同生育期的小麦光合参数的实时监测,可以通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获取的植被指数结合梯度增强回归和岭回归方法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合参数 无人机 数据建模
下载PDF
小麦旗叶形态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6
作者 王睿 任毅 +3 位作者 程宇坤 王伟 张志辉 耿洪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86-2901,共16页
小麦旗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功能叶,对产量有着重要贡献。为了解小麦旗叶形态的遗传机制,挖掘旗叶形态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采用300份小麦品种(系),结合90K SNP基因芯片对5种环境下正常灌溉(NI)和干旱胁迫(DS)条件下的旗叶长、... 小麦旗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功能叶,对产量有着重要贡献。为了解小麦旗叶形态的遗传机制,挖掘旗叶形态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采用300份小麦品种(系),结合90K SNP基因芯片对5种环境下正常灌溉(NI)和干旱胁迫(DS)条件下的旗叶长、宽、面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旗叶长、宽、面积在2种水分处理下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为0.07-0.23。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结果显示,共检测到37个与旗叶长、宽、面积显著相关的稳定遗传位点,分布于1D、2A、2B、3A、3D、4A、5A、5B、6A、6B、7A、7B染色体上,单个SNP位点可解释遗传变异为3.70%-9.05%,其中正常灌溉下检测到22个稳定遗传位点,干旱胁迫下检测到15个稳定遗传位点。2种处理下共同检测到的稳定遗传位点有8个,位于2B、3A、5A、6A、7A、7B染色体上。在2B、3A、6A、7A染色体上检测到5个同时与多个性状相关联的稳定遗传位点。对稳定遗传且贡献率较大的标记处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与旗叶长显著相关的Kukri_c1406_275(R^(2)=9.05%)标记存在FLL-Hap1、FLL-Hap2和FLL-Hap3三种单倍型,与旗叶面积显著相关的wsnp_bq170165A_Ta_1_1(R^(2)=7.88%)标记同样存在FLA-Hap1、FLA-Hap2和FLA-Hap3三种单倍型。结合表型分析,在300份冬小麦品种(系)中含有FLL-Hap1(出现频率为77.78%)或FLL-Hap2(18.89%)单倍型品种(系)的旗叶长显著高于含有FLL-Hap3(3.33%)单倍型品种(系)的旗叶长,含有FLA-Hap1(48.19%)单倍型品种(系)的旗叶面积显著高于含有FLA-Hap2(30.80%)或FLA-Hap3(21.01%)单倍型品种(系)的旗叶面积(P<0.05)。不同单倍型在不同冬小麦品种(系)中分布不同,单倍型FLL-Hap1在国外品种(系)占比较大,单倍型FLL-Hap2、FLL-Hap3分别在北部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占比较大。单倍型FLA-Hap1和FLA-Hap2分别在西南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出现频率较高,单倍型FLA-Hap3在所有冬麦区无较高出现频率。对多环境下检测到的稳定遗传位点进行候选基因挖掘,筛选出5个与旗叶形态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候选基因可作为旗叶相关性状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旗叶形态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倍型 候选基因
下载PDF
PEG胁迫下春麦根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7
作者 曲可佳 时晓磊 +4 位作者 王兴州 耿洪伟 丁孙磊 张恒 严勇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6-407,共12页
小麦是多数国家重要口粮作物之一,干旱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为挖掘与小麦根部性状抗旱性相关的SNP位点及候选基因,本研究以183份新疆春小麦自然群体为材料,使用20%PEG-6000溶液和正常营养液进行苗期抗旱水培试验,对总根长、... 小麦是多数国家重要口粮作物之一,干旱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为挖掘与小麦根部性状抗旱性相关的SNP位点及候选基因,本研究以183份新疆春小麦自然群体为材料,使用20%PEG-6000溶液和正常营养液进行苗期抗旱水培试验,对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鲜重、根干重、根尖数和最长根长等8个小麦根部性状的测定值进行统计分析,对根部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结合55K基因芯片对根部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混合线性模型(Q+K)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培养下,8个根部性状变异系数为17.81%~70.71%,PEG胁迫处理下,8个根部性状变异系数为20.01%~61.62%。小麦根部性状抗旱系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平均直径抗旱系数与总根长抗旱系数、根尖数抗旱系数和最长根长抗旱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总根长抗旱系数与根表面积抗旱系数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4。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共定位到54个与根部抗旱性状相关的SNP位点(P≤0.001),单个位点可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6.18%~18.74%,分布在除3B、3D、5D、6D和7D外的16条染色体上。共检测到多效位点6个,分别位于1A、5A、7A、1B、5B和2D染色体上,可解释6.55%~18.74%的表型变异。其中,位于5A染色体上的AX-110482078~AX-110400975与根尖数、根体积和最长根长显著关联,贡献率为8.74%~15.44%。对显著关联的54个位点进行候选基因预测,获得TraesCS4A01G424000、TraesCS6A01G047200、TraesCS5B01G056600等9个可能与小麦根部性状抗旱性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通过调控转脂蛋白、过氧化物酶、MYB转录因子等参与小麦逆境生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根部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
原文传递
冬小麦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8
作者 董一帆 任毅 +4 位作者 程宇坤 王睿 张志辉 时晓磊 耿洪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47-2063,共17页
【目的】小麦籽粒品质是影响小麦加工品质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挖掘与小麦籽粒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及候选基因,为拓宽对小麦品质性状遗传机理的理解和分子标记辅助优质小麦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来自国内外259份冬小麦品种(... 【目的】小麦籽粒品质是影响小麦加工品质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挖掘与小麦籽粒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及候选基因,为拓宽对小麦品质性状遗传机理的理解和分子标记辅助优质小麦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来自国内外259份冬小麦品种(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淀粉含量、沉降值和籽粒硬度等5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结合90K SNP芯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将定位到的显著性关联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5个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且在不同环境间均表现出丰富的变异,沉降值的变异系数最大(20.11%—24.42%)。各性状在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环境间均呈现出极显著差异(P<0.001),广义遗传力为0.77—0.84。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44个与5个性状显著关联(P<0.001)的位点,分布在除1D和3D染色体外的其他19个连锁群。在2个及以上的环境中均稳定存在的位点18个,涉及蛋白质含量(12个)、湿面筋含量(9个)、淀粉含量(11个)、沉降值(12个)和籽粒硬度(7个)等5个性状,能解释遗传变异的4.27%—10.98%。其中13个为多效应位点,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淀粉含量等性状相关联的多效应位点最多(7个)。位于2B、2D和3A染色体的GENE-0762_631、IAAV7742和RAC875_c66845_466位点同时在2个环境和BLUP值下被检测到,表型贡献率的范围为4.32%—7.07%。通过对多环境下存在且表型贡献率高的多效应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在5D染色体的D_GDS7LZN02F4FP5_176位点发掘到与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淀粉含量等性状显著相关的Hap1、Hap2、Hap3和Hap4等4个不同单倍型,其中,Hap1是高淀粉含量单倍型(P<0.001),而Hap2和Hap3均为高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的单倍型(P<0.05),4个单倍型分别占74.22%、16.21%、6.92%和2.65%。对不同来源冬小麦的单倍型分布频率进行分析,其中,高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单倍型Hap2的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为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国外品种>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对稳定遗传的位点进行候选基因的挖掘,筛选到10个可能与小麦籽粒品质相关的候选基因。【结论】检测到18个与籽粒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稳定位点,鉴定到4个不同单倍型,筛选出10个与籽粒品质相关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质 SNP标记 GWAS 单倍型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小麦耐盐性QTL的元分析
9
作者 程宇坤 何万龙 +1 位作者 任毅 耿洪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19-1325,共7页
为挖掘真实有效的小麦耐盐性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借助小麦高密度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对来自不同遗传背景群体的215个耐盐性QTL进行图谱整合、映射以及元分析。通过建立QTL一致性图谱,获得100... 为挖掘真实有效的小麦耐盐性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借助小麦高密度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对来自不同遗传背景群体的215个耐盐性QTL进行图谱整合、映射以及元分析。通过建立QTL一致性图谱,获得100个一致性QTL(meta quantitative trait loci,MQTL)位点,不均匀分布在21条染色体上;存在3个耐盐性MQTL热点区域,分别位于4A染色体的Xgwm219~Xbarc78标记区间、3B染色体的Xwpt-800213~Xwpt-9432标记区间和7B染色体的Xbarc176~Xwgp45标记区间,分别包含7、5和6个M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盐性 MQTL 元分析
下载PDF
新疆小麦籽粒SOD活性及TaSOD-A1位点等位变异的分布
10
作者 孙玲 程宇坤 +3 位作者 刘鹏 马丽荣 王继庆 耿洪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7-433,共7页
为了解新疆小麦品种(系)籽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TaSOD-A1位点等位变异的分布,用两个功能标记SODA1和SODA11对117份新疆小麦品种(系)的TaSOD-A1位点(基因ID为TraesCS5A01G290800)进行等位变异检测,并结合SOD活性检测结果,分析Ta... 为了解新疆小麦品种(系)籽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TaSOD-A1位点等位变异的分布,用两个功能标记SODA1和SODA11对117份新疆小麦品种(系)的TaSOD-A1位点(基因ID为TraesCS5A01G290800)进行等位变异检测,并结合SOD活性检测结果,分析TaSOD-A1位点不同等位变异与SOD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含有TaSOD-A1a等位变异材料的籽粒SOD活性显著高于含有TaSOD-A1b等位变异材料的籽粒,二者占比分别为50.4%和49.6%;新疆冬小麦品种(系)中,TaSOD-A1a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高低依次为引进品种(系)>自育品种(系)>地方品种;新疆春小麦品种(系)中,只有3份材料含有TaSOD-A1a等位变异,早期品种(系)中未发现含有TaSOD-A1a等位变异的材料。新疆冬小麦品种(系)的籽粒SOD活性平均值显著高于新疆春小麦品种(系),且新疆冬小麦引进品种(系)中含有TaSOD-A1a等位变异材料的籽粒SOD活性平均值也显著高于含有TaSOD-A1b等位变异材料的籽粒S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小麦 TaSOD-A1 等位变异 SOD活性
下载PDF
转外源puroindoline基因小麦的获得与检测 被引量:12
11
作者 耿洪伟 张庆祝 +4 位作者 何中虎 夏兰芹 陈新民 王德森 曲延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51-1755,共5页
【目的】验证pinA和pinB对小麦籽粒质地的影响。【方法】将含有控制硬度的主效基因pinA和pinB的单子叶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UBPa和pUBPb,分别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其转入小麦品种中优9507(pinB-D1b)中。【结果】获得了转基因植株,PCR检测和... 【目的】验证pinA和pinB对小麦籽粒质地的影响。【方法】将含有控制硬度的主效基因pinA和pinB的单子叶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UBPa和pUBPb,分别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其转入小麦品种中优9507(pinB-D1b)中。【结果】获得了转基因植株,PCR检测和基因组Southern杂交证实了外源基因在受体小麦基因组中的整合,水洗淀粉表面蛋白的定量分析表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影响了friabilin表达。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小麦籽粒质地发生变化。【结论】结果表明,PINA和PINB共同作用形成friabilin,从而直接影响小麦籽粒质地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籽粒硬度 PUROINDOLINE基因 遗传转化 花粉管通道法 共抑制
下载PDF
新疆春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耿洪伟 曲延英 +3 位作者 高文伟 陈全家 于月华 杨帆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154,共4页
农艺性状在小麦的品种改良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给新疆春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30个新疆春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农艺性状的简单相关分析,以及多远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春小麦品种(系)株高总体偏低,千粒重... 农艺性状在小麦的品种改良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给新疆春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30个新疆春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农艺性状的简单相关分析,以及多远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春小麦品种(系)株高总体偏低,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平均为30.04 g、8.84 g。穗粒数、穗重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小穗数与穗长、穗重之间正相关也达到显著水平。多元回归方程为Y=0.6139+0.02X3+1.07X4+0.42X5,表明穗粒数、穗重和千粒重3个因素所决定的单株产量变异占产量总变异程度的74%。因此,协调好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这一性状间的关系可作为新疆春小麦高产育种的重要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春小麦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新疆小麦过氧化物酶活性基因TaPod-A1等位变异检测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5
13
作者 耿洪伟 白璐 +6 位作者 于月华 禹飞雄 任毅 时佳 曲云壮 郭龙 曲延英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3-199,共7页
对129份新疆小麦品种(系)进行等位变异检测,分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基因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29份新疆小麦品种(系)资源中,有78份(60.5%)材料能扩增出291bp片段,说明含有TaPod-A1a,有51份(39.5%)材料能扩增出766bp片段,说明含有TaPod... 对129份新疆小麦品种(系)进行等位变异检测,分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基因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29份新疆小麦品种(系)资源中,有78份(60.5%)材料能扩增出291bp片段,说明含有TaPod-A1a,有51份(39.5%)材料能扩增出766bp片段,说明含有TaPod-A1b。其中,105份冬小麦中TaPod-A1a的分布频率为68.6%,TaPod-A1b为31.4%;24份春小麦中TaPod-A1a的分布频率为25.0%,TaPod-A1b为75.0%,新疆春小麦品种(系)过氧化物酶高活性TaPod-A1b基因的分布频率(75.00%)高于冬小麦(28.6%)。在105份新疆冬小麦品种(系)中,地方品种、引进品种(系)和自育品种(系)TaPod-A1b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9%(1/17),44.4%(20/45)和27.9%(12/43)。而在24份新疆春小麦品种(系)中,早期品种和近期品种TaPod-A1b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00.0%(4/4)和70.0%(14/20)。以上结果表明,在新疆小麦中低过氧化物酶活性等位变异品种(系)的比例明显高于高过氧化物酶活性等位变异品种;新疆冬小麦自育品种受地方品种影响较大,过氧化物酶低活性TaPod-A1a基因比例较高(68.6%);自育品种受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的影响较大,过氧化物酶高活性TaPod-A1b基因比例显著提升(2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小麦 过氧化物酶基因 等位基因变异 功能标记
下载PDF
《遗传学》课程建设与优化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耿洪伟 白璐 +3 位作者 高文伟 曲延英 陈全家 于月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31期107-109,共3页
《遗传学》是农学和生物专业等学科在本科学校教学中必修的主要课程。本文从《遗传学》教学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遗传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遗传学》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 《遗传学》是农学和生物专业等学科在本科学校教学中必修的主要课程。本文从《遗传学》教学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遗传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遗传学》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善、计算机辅助课件的创建、电子版教材的编写、教学质量的测评、实验项目的创新以及教学效果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展开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 课程建设 本科教学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下载PDF
籽粒硬度Pinb基因反义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15
作者 耿洪伟 曲延英 +2 位作者 何中虎 夏兰芹 马林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籽粒硬度是小麦品质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利用含有Ubi启动子、Bar表达盒的基础质粒pAHC25,构建了含有Pinb基因的植物反义表达载体pAHantipB,其中pAHantipB载有小麦籽粒硬度Pinb基因的反向序列,可用于小麦遗传转化,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其... 籽粒硬度是小麦品质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利用含有Ubi启动子、Bar表达盒的基础质粒pAHC25,构建了含有Pinb基因的植物反义表达载体pAHantipB,其中pAHantipB载有小麦籽粒硬度Pinb基因的反向序列,可用于小麦遗传转化,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其转入软质小麦品种京411,获得1株转基因植株,T1代转基因植株抗性筛选及PCR检测结果表明,转化率为0.17%。基因组DNA斑点杂交证实了外源基因在受体小麦基因组中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硬度 Pinb基因 表达载体 花粉管通道法
下载PDF
教师“拼盘式”教学模式在《种子贮藏与加工》课程中的应用
16
作者 耿洪伟 陈全家 +2 位作者 高文伟 曲延英 于月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32期76-77,共2页
"拼盘式"教学模式是根据不同教师的科研领域方向或专业特长,将课程教学由传统的一人"通讲"改为多位教师组合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本课程组经过三届学生试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拼盘式教学模式 种子贮藏与加工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小麦籽粒硬度及其分子遗传基础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5
17
作者 陈锋 李根英 +3 位作者 耿洪伟 夏兰芹 夏先春 何中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88-1094,共7页
籽粒硬度是最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之一,是市场分级和定价的重要依据。随着硬度测试方法的日趋完善,其分子遗传基础的研究逐步加快。硬度主要受位于5D染色体短臂上一个主效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控制,Pina和Pinb是形成小麦籽粒硬度的基础。P... 籽粒硬度是最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之一,是市场分级和定价的重要依据。随着硬度测试方法的日趋完善,其分子遗传基础的研究逐步加快。硬度主要受位于5D染色体短臂上一个主效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控制,Pina和Pinb是形成小麦籽粒硬度的基础。PINA蛋白的缺失或编码PINB蛋白的基因突变均造成小麦胚乳质地变硬。中国目前该项研究较少,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本文着重阐述了小麦胚乳结构及硬度的生化和遗传基础,旨在为我国小麦籽粒硬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硬度 基础研究 展望 回顾 小麦品质性状 分子遗传基础 小麦胚乳 测试方法 基因控制 主效基因 基因突变 染色体 A蛋白 PIN
下载PDF
国内外301份小麦品种(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被引量:30
18
作者 任毅 颜安 +3 位作者 张芳 夏先春 谢磊 耿洪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4,共14页
以-0.5MPa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对301份冬小麦品种(系)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种子萌发培养,在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数、根长、苗高和胚芽鞘长度测定的基础上,应用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 以-0.5MPa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对301份冬小麦品种(系)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种子萌发培养,在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数、根长、苗高和胚芽鞘长度测定的基础上,应用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EG胁迫下各指标测量值较对照均下降,且各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分析,发现不同小麦品种(系)间表现出较大差异,D值的变幅为0.08~0.95。通过聚类分析,将材料按抗旱性强弱分为5类:藁城8901等8份品种(系)为高度抗旱型,周麦22等29份品种(系)为抗旱型,鲁麦8号等116份品种(系)为中等抗旱型,石4185等83份品种(系)为干旱敏感型,烟农18等65份品种(系)为干旱高度敏感型。主成分分析表明,发芽指数、根长和根数在萌发因子、伸长因子和根部性状因子中的载荷量分别为0.96,0.88和0.91。不同抗旱类型麦区间的分布表明,8份高度抗旱型小麦品种(系)均来自国内,其中5份来自北部冬麦区。综合评价得到萌发期高度抗旱型种质分别是川麦44、皖麦33、藁城8901、CA9719、周8425B、宁冬10、新麦37和CA0958。发芽指数、根长和根数可作为小麦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可靠指标。北部冬麦区可作为挖掘抗旱关键种质的重点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质 种子萌发期 抗旱性鉴定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小麦穗发芽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谢磊 任毅 +4 位作者 张新忠 王继庆 张志辉 石书兵 耿洪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91-1902,共12页
为了解小麦穗发芽的遗传机制,发掘与小麦穗发芽相关的候选基因,采用整穗发芽法对来自全国的207份小麦品种(系)进行表型鉴定,并结合小麦90K SNP基因芯片,通过TASSLE软件的MLM (Q+K)模型对小麦的整穗发芽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 为了解小麦穗发芽的遗传机制,发掘与小麦穗发芽相关的候选基因,采用整穗发芽法对来自全国的207份小麦品种(系)进行表型鉴定,并结合小麦90K SNP基因芯片,通过TASSLE软件的MLM (Q+K)模型对小麦的整穗发芽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小麦品种(系)的穗发芽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为0.34和0.25,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cinformationcontent,PIC)为0.01~0.38,全基因组LD衰减距离为3 Mb。群体结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 207份小麦品种(系)所构成的自然群体结构简单,可分为3个亚群。GWAS检测结果显示,在不同环境间共检测到34个与小麦穗发芽显著关联的SNP标记位点(P≤0.001),分布在小麦3A、3B、4A、4B、5D、6A、6B、6D、7B和7D染色体上,单个位点可解释5.55%~11.63%的表型变异, 16个标记位点在两个及以上环境下均被检测到,其中6B染色体上的标记wsnp_Ex_c14101_22012676在E1、E2及平均环境下被共同检测到,属稳定遗传的位点。通过对表型效应值大且稳定遗传的关联位点进行挖掘,共筛选到13个与小麦穗发芽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TraesCS3A01G589400LC、TraesCS6B01G138600/TraeCS6B01G516700LC/TraesCS6B01G548900LC、TraesCS6D01G103600及TraesCS7B01G200100等基因通过调控植物内源激素-脱落酸(abscisicacid,ABA)的灵敏性进而影响种子的休眠;TraesCS3B01G415900LC、 TraesCS6A01G144700LC及TraesCS6B01G294800等基因编码的F-box蛋白在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光信号转导以及花器官发育等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raesCS6A01G108800、TraesCS6B01G138200/TraesCS6B01G293700基因编码Myb转录因子家族蛋白能调控种子中类黄酮的生物合成,对籽粒颜色有重要影响,这些候选基因是与小麦穗发芽相关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发芽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小麦盐胁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于月华 王莉萍 +4 位作者 高文伟 陈全家 耿洪伟 张巨松 曲延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3-1078,共6页
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中克隆获得1个盐诱导小麦MYB类转录因子基因TaSIM(Triticum aestivum salt-induced MYB),该基因cDNA全长1 213bp,具有1个831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7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约为29.903kD,等电点为10.12,推测的氨基酸... 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中克隆获得1个盐诱导小麦MYB类转录因子基因TaSIM(Triticum aestivum salt-induced MYB),该基因cDNA全长1 213bp,具有1个831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7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约为29.903kD,等电点为10.12,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2个高度保守的SANT结构域。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TaSIM与二穗短柄草XP_003576185亲缘关系最近。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TaSIM基因受盐胁迫诱导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TaSIM-hGFP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研究结果表明,小麦TaSIM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在细胞核内参与小麦对盐胁迫的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MYB类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