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植被类型物候对冰冻事件的响应差异及其驱动力
1
作者 赵倚霈 刘建锋 +4 位作者 王奇 黄睿智 孙婧依 聂稳 杨绍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744-6757,共14页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探究植被对极端气候的响应与适应是评估区域植被脆弱性和制定适应性经营策略的重要前提。以2008年中国南方极端冰冻事件为例,利用2003—2009年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遥感数据提取植被物候...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探究植被对极端气候的响应与适应是评估区域植被脆弱性和制定适应性经营策略的重要前提。以2008年中国南方极端冰冻事件为例,利用2003—2009年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遥感数据提取植被物候,探讨了极端冰冻事件对不同植被类型物候的影响,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各环境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植被物候变化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极端冰冻事件导致植被生长季开始期(SOS)提前2.96 d、生长季结束期(EOS)推迟10.47 d和生长季长度(LOS)延长12.79 d,其中常绿阔叶林物候变化趋势最大,而落叶阔叶林物候变化趋势最小。(2)研究区水热条件的空间分异性影响了植被物候空间变化格局,如东南部水热条件充足区的物候变化趋势更明显,而西北部山区植被物候变化与整体变化趋势相反,即呈现SOS推迟和EOS提前趋势。(3)降水、气温、相对湿度、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是影响植被物候的主导因子,其中气温和降水对植被EOS的解释力最高,分别为0.6522和0.5280。(4)各因子交互作用结果均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效应,其中气候因子间的交互作用最强,而气候因子与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冰冻天数的交互效应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冰冻事件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植被物候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腌制前后橄榄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聂稳 邓广牒 +3 位作者 徐新玉 胡海娥 李学莉 贺丽苹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2,共9页
该研究旨在研究橄榄腌制后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变化。采用清除DPPH、ABTS+自由基和总还原力法评价抗氧化活性,建立脂多糖诱导RAW 264.7细胞模型评价抗炎活性,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质谱对腌制橄榄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 该研究旨在研究橄榄腌制后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变化。采用清除DPPH、ABTS+自由基和总还原力法评价抗氧化活性,建立脂多糖诱导RAW 264.7细胞模型评价抗炎活性,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质谱对腌制橄榄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鲜橄榄的水、φ=70%乙醇、乙酸乙酯三种溶剂提取物的总酚含量为70.33~126.42 mg/g,总黄酮含量为3.46~6.19 mg/g,腌制后橄榄提取物总酚含量为78.67~150.92 mg/g,总黄酮含量为4.09~6.65 mg/g,且UPLC-Q-TOF-MS/MS从中分析鉴定出11种多酚化合物;鲜橄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依次为70%乙醇>乙酸乙酯>水,70%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IC50为0.09 mg/mL、0.03 mg/mL,而腌制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5 mg/mL、0.02 mg/mL;在浓度为0.10 mg/mL时,鲜橄榄提取物对LPS致炎模型的NO抑制率为7.51%~30.47%,而腌制橄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细胞NO抑制率为10.84%~34.85%。以上结果表明腌制后橄榄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优于鲜橄榄,以腌制橄榄为原料开发相关功能食品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腌制 抗氧化 抗炎
下载PDF
3种栎属树种单木生长模型及树皮厚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谭灿灿 聂稳 +9 位作者 刘逸夫 王亚 董遥 黄睿智 刘建锋 史胜青 常二梅 赵秀莲 江泽平 贾子瑞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9-597,共9页
【目的】通过构建栎属Quercus单木生长模型,分析栎树生长特征,为栎属植物质量精准提升、结构优化与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汇总整理栎属3个树种(槲栎Q.aliena、麻栎Q.acutissima、栓皮栎Q.variabilis)解析木各阶段生长量信息,分析... 【目的】通过构建栎属Quercus单木生长模型,分析栎树生长特征,为栎属植物质量精准提升、结构优化与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汇总整理栎属3个树种(槲栎Q.aliena、麻栎Q.acutissima、栓皮栎Q.variabilis)解析木各阶段生长量信息,分析栎树单木树高、材积、胸径生长特征;选取4个理论生长方程、1个经验方程及3个胸径处树皮厚度方程拟合并检验栎树单木的树高、材积、胸径与树皮厚度,优选出适应性最强、稳定性最高的模型。【结果】①各栎树单木生长过程符合一般林木生长规律:在前40~50 a树高与胸径生长速度较快,之后随着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的降低逐渐减小;材积各生长量始终保持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②栎树模型拟合结果为:树高拟合最优模型多为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材积拟合最优模型多为坎派兹(Compertz)模型,胸径拟合最优模型多为修正威布尔(Weibull modified)模型。③气候对栎树生长影响的结果表明:气候差异导致山西省和河南省槲栎生长发生明显差异。④树皮厚度拟合最优模型为双对数模型和二元一次线性模型。【结论】树高模型对栎树生长拟合效果最佳,实际意义较强;槲栎对气候敏感性较强。图5表4参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树 生长特征 生长模型 树皮厚度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以来及未来气候情景下红皮云杉适生分布区模拟
4
作者 王亚 王军辉 +7 位作者 王福德 刘逸夫 谭灿灿 袁艳超 聂稳 刘建锋 常二梅 贾子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2,共12页
【目的】探究红皮云杉地理分布格局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模拟红皮云杉在不同时期气候变化下的潜在适生分布区,为红皮云杉的资源管理和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我国红皮云杉59个现有分布点数据和Worldclim网站下载的19个气候变... 【目的】探究红皮云杉地理分布格局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模拟红皮云杉在不同时期气候变化下的潜在适生分布区,为红皮云杉的资源管理和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我国红皮云杉59个现有分布点数据和Worldclim网站下载的19个气候变量,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红皮云杉在现代、末次间冰期(LIG)、末次盛冰期(LGM)、全新世中期(MH)以及未来2个时期(2050s和2070s)2种排放气候场景(RCP4.5和RCP8.5)下的适生分布区,分析限制红皮云杉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推测其生物避难所,预测其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结果】MaxEnt预测结果可靠,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的平均AUC均大于0.99,具有极高可信度。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Bio4)和降水量季节性变化(Bio15)是限制红皮云杉地理分布的主要变量,贡献率分别为40.6%、28.9%和24.6%。红皮云杉当前适生区包括中国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红皮云杉在LIG、LGM和MH时期的适生区面积分别为当前的102.59%,105.20%和100.53%;从末次盛冰期到现代,其分布中心具有向东南、再向东北、再向西南的迁移趋势。未来气候情景下红皮云杉的适生区面积呈减少趋势,RCP4.5-2050s、RCP4.5-2070s、RCP8.5-2050s和RCP8.5-2070s情景下的适生区面积分别为当前时期的99.06%、96.88%、98.05%和95.08%,高适生区边缘呈片段化分布,小兴安岭腹地和长白山腹地的种群较为稳定。【结论】相对于温度,降水对红皮云杉地理分布的影响更重要。红皮云杉在末次盛冰期发生种群扩张,从全新世中期到现代其种群持续收缩。通过种群遗传多样性、适生区预测和孢粉化石等推测长白山腹地和小兴安岭腹地是红皮云杉的间冰期避难所。未来气候情景下,红皮云杉适生区面积缩小,其分布中心有向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迁移的趋势,应考虑优先保护大兴安岭北部到中部、长白山西部和张广才岭北部等高适生区的边缘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云杉 最大熵模型 气候变化 适生区
下载PDF
油杉属的地理分布及其分类学研究
5
作者 袁艳超 肖文发 +6 位作者 刘逸夫 王亚 聂稳 谭灿灿 刘建锋 常二梅 贾子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3,共7页
油杉属是松科中第四纪大冰期后残存的一个原始类群,世界上有11种、2个变种。中国有9种、2个变种,是遗传多样性中心;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南抵海南和台湾地区,个别种分布至越南和老挝。白垩纪至中新世曾广布欧亚大陆和北美洲西部... 油杉属是松科中第四纪大冰期后残存的一个原始类群,世界上有11种、2个变种。中国有9种、2个变种,是遗传多样性中心;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南抵海南和台湾地区,个别种分布至越南和老挝。白垩纪至中新世曾广布欧亚大陆和北美洲西部,大冰期以前我国东北地区仍有大量分布。预测未来该属有潜在扩张的趋势。油杉属目前虽然从形态学角度确定了13个类群,但各类群的分类地位还不十分清楚;现阶段已经结合细胞学、同工酶到DNA分子技术手段开展了系统进化学研究,并对油杉的起源和进化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油杉属的地理分布和系统进化学研究为该属的保护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今后可构建一个高分辨率的油杉属全分布区的系统发育树,来统一各类群的分类地位与系统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杉属 地理分布 分类学
下载PDF
云杉属4个树种不同分布区生长过程及树皮厚度模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聂稳 江泽平 +3 位作者 刘逸夫 王亚 王军辉 贾子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103,共9页
以云杉属4个树种(白扦、青扦、云杉、丽江云杉)为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了这4个树种主要分布省份(山西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的树木生长量调查信息,并汇总了单木生长过程及胸径处树皮厚度数据,分析各树种树高、胸径、材积的... 以云杉属4个树种(白扦、青扦、云杉、丽江云杉)为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了这4个树种主要分布省份(山西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的树木生长量调查信息,并汇总了单木生长过程及胸径处树皮厚度数据,分析各树种树高、胸径、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变化规律,同时对3个生长指标的总生长量以及树皮厚度进行模型拟合与精度检验。结果表明:1)云杉属4个树种在不同分布区单木生长过程符合一般林木生长规律,并且0-40 a的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增长速率较快,而材积连年生长量在40 a后增长速率较快,除白扦外其他树种在不同分布区的总生长量无显著性差异;2)各树种单木生长方程和树皮厚度模型拟合精度较高,树高与胸径拟合最优模型多为二次曲线模型,而材积拟合最优模型多为理查德模型,树皮厚度拟合最优模型为双对数模型和二元一次线性模型。研究可为云杉属的人工林经营与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属 生长规律 CurveExpert软件 模型评价 树皮厚度
下载PDF
基于离子液体的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组织中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被引量:18
7
作者 徐尉力 聂稳 +4 位作者 张凯丽 郭海南 朱守明 马国祥 王志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10-215,共6页
将基质固相分散、离子液体均相液-液微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建立一种用于肌肉组织中依诺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方法。首先以硅胶为分散剂,以200μL 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_6mim]BF... 将基质固相分散、离子液体均相液-液微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建立一种用于肌肉组织中依诺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方法。首先以硅胶为分散剂,以200μL 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_6mim]BF_4)离子液体为萃取剂,p H 1.0水溶液为洗脱剂,采用基质固相分散法处理样品,目标分析物被转移至洗脱液中后,再以六氟磷酸铵为离子对试剂,采用均相液-液微萃取法分离、富集目标分析物于离子液体相中,最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目标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化合物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7 4),检出限为2.9~8.6μg/kg,加标回收率在87.9%~105.3%之间,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2%~8.6%。本法操作简单,不使用有机溶剂,可广泛应用于动物肌肉组织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萃取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固相分散 离子液体均相液-液微萃取 氟喹诺酮类药物 肌肉样品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结合电子鼻和多元统计方法对4种柠檬的风味差异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广牒 曹庸 +4 位作者 聂稳 阚启鑫 胡海娥 李学莉 贺丽苹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98-307,共10页
该研究旨在利用多种技术手段以及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品种柠檬风味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ry,GC-MS/O)与电子鼻技术对不同品种柠檬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研究,并以主成分综合... 该研究旨在利用多种技术手段以及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品种柠檬风味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ry,GC-MS/O)与电子鼻技术对不同品种柠檬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研究,并以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计算不同品种柠檬理化特性与香气的综合得分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电子鼻PCA分析能较好的区分不同品种柠檬,GC-MS/O检测出65种挥发性风味组分,分别为烯类(46种)、醛类(6种)、醇类(5种)、酯类(5种)、酮类(2种)和酚类(1种)。不同品种柠檬中相对香气活度值(ROAV)大于1的风味组分有柠檬烯、合金欢烯、芳樟醇、桉叶油醇、辛醛、壬醛、柠檬醛以及癸醛8种,确定为其关键香气成分。安岳黄柠檬综合得分最高、香水柠檬次之,表明安岳黄柠檬理化特性以及香气较好。该研究可应用于柠檬溯源鉴定与柠檬品质分析,为柠檬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风味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法(GC-MS/O) 电子鼻 相对气味活性值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树皮表形与生理生化地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谭灿灿 聂稳 +2 位作者 刘逸夫 江泽平 贾子瑞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2-36,共5页
树皮是树木的重要组成器官之一,在树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理生态功能。从树皮起源与演化过程、表观形态地理学和生理生化地理学三个方面进行综述:1)推测树皮起源于古生代泥盆纪,已有研究显示可通过树皮表观形态的变异来推测其... 树皮是树木的重要组成器官之一,在树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理生态功能。从树皮起源与演化过程、表观形态地理学和生理生化地理学三个方面进行综述:1)推测树皮起源于古生代泥盆纪,已有研究显示可通过树皮表观形态的变异来推测其进化趋势;2)树皮形态和生理生化功能的地理变异由生境条件和气候因子的差异引起;3)物种为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长期在自然选择压力的作用下进化出相应的生理生态功能,进而导致外部表观形态发生变异。为探究树皮的时空演化、树种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线索和依据,同时也为深入研究树皮随地理格局变异的规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皮地理 起源与演化 表观形态 生理生化 地理变异
下载PDF
外生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耐胁迫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10
作者 谭灿灿 聂稳 +6 位作者 刘逸夫 王亚 袁艳超 刘建锋 常二梅 肖文发 贾子瑞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1,共6页
菌根真菌是多种真菌类群的异质群,与90%以上的植物根有关。外生菌根(ECM)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适应性强,是天然林的重要组成。菌根化可以促进宿主植物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对宿主植物的定植、生长和抗逆性等具有重... 菌根真菌是多种真菌类群的异质群,与90%以上的植物根有关。外生菌根(ECM)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适应性强,是天然林的重要组成。菌根化可以促进宿主植物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对宿主植物的定植、生长和抗逆性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其在胁迫下的响应机制对于更好地利用外生菌根真菌—植物联合修复污染土壤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外生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胁迫能力的机制还不甚了解。文中综述菌根化植物的生长特征、抗胁迫能力以及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表达水平等的研究进展,分析菌根真菌增强宿主植物耐胁迫能力,并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揭示ECM植物抵抗胁迫机制、探索外生菌根真菌—树木联合修复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宿主植物 抗胁迫 转录组分析 蛋白质组分析
原文传递
木本植物树皮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聂稳 江泽平 +3 位作者 刘逸夫 王军辉 王亚 贾子瑞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9,共6页
树皮是指木本植物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树皮作为木本植物的一部分,其结构一般比木质部更加复杂。目前,对木本植物树皮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中在简述木本植物树皮形态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树皮的理化性质及其防护功能,以及... 树皮是指木本植物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树皮作为木本植物的一部分,其结构一般比木质部更加复杂。目前,对木本植物树皮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中在简述木本植物树皮形态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树皮的理化性质及其防护功能,以及树皮厚度模型及其应用;通过介绍树皮的理化性质,分析了树皮的生理生态功能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不同木本植物树皮中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剖析了树皮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进一步了解树皮的多功能性提供参考,同时为将来的树皮生态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树皮 理化性质 厚度 生态学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基于UWB的AGV与人工叉车的交通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华亭 杨进 +2 位作者 聂稳 苏云春 罗蒙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8年第4期200-202,206,共4页
为了科学有效管理车间自动导引车(AGV)与人工叉车相互耦合的交通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超宽带(UWB)定位技术的AGV与人工叉车的交通管理系统。将该系统划分为物理层、网络层、交通管理三大层次,分别完成对AGV和人工叉车位置数据的采集... 为了科学有效管理车间自动导引车(AGV)与人工叉车相互耦合的交通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超宽带(UWB)定位技术的AGV与人工叉车的交通管理系统。将该系统划分为物理层、网络层、交通管理三大层次,分别完成对AGV和人工叉车位置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计算和交通管理。在车间内设置有交通指示灯,人工叉车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行驶,而AGV则按照所接收到的交通管理信号的指示行驶,从而实现自动导引车辆与非自动行驶车辆的交通管理,避免车间移动搬运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 AGV 人工叉车 交通管理
原文传递
油松树木生长规律及其单木最优生长模型筛选
13
作者 袁艳超 肖文发 +6 位作者 陈剑英 刘逸夫 王亚 聂稳 谭灿灿 贾子瑞 杜小娟 《林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0期42-47,共6页
通过收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的主要分布省份(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的解析木数据,分析油松的树高、胸径、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变化规律,同时筛选出这3个生长因子和胸径处树皮厚度的单木最优预测模型,揭示树高、胸径... 通过收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的主要分布省份(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的解析木数据,分析油松的树高、胸径、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变化规律,同时筛选出这3个生长因子和胸径处树皮厚度的单木最优预测模型,揭示树高、胸径和材积与气候因素(温度、降水)的关系。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汇总了主要树种生长量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与精度检验;并将树高、胸径、材积与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单木生长过程符合一般林木生长规律;0~50年树高、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增长较快;材积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2)油松单木树高拟合最优模型为二次曲线模型,胸径拟合最优模型为二次曲线模型,材积拟合最优模型为坎派兹模型;树皮厚度拟合最优模型为双对数模型。3)生长因子的树高、材积与年平均降水呈显著相关关系,而各生长因子与温度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说明本研究区域油松的生长对降水更敏感。通过构建油松生长模型,有利于了解其生长规律,预测生长趋势,对油松人工林经营管理及其资源的优化配置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 生长规律 生长模型 树皮厚度 最优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