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甾、萜烷浓度与热稳定性
1
作者 周晨曦 于双 +2 位作者 张海祖 肖中尧 潘长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71,共14页
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未遭受生物降解的138个原油样品进行甾、萜烷定量分析,展示原油甾、萜烷浓度随成熟度变化特征。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值与甾、萜烷浓度图版显示各类甾、萜烷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依据热稳定性... 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未遭受生物降解的138个原油样品进行甾、萜烷定量分析,展示原油甾、萜烷浓度随成熟度变化特征。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值与甾、萜烷浓度图版显示各类甾、萜烷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依据热稳定性的差异将甾、萜烷分为3类:第1类包括Tm、C_(29)藿烷和C_(30)藿烷等五环三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快,具有相对较低的热稳定性;第2类既包括Ts、C_(29)Ts和C_(30)重排藿烷等五环三萜烷,也包括C_(27)和C_(29)规则甾烷各异构体,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慢,具有中等热稳定性;第3类包括C27重排甾烷、C_(21)甾烷和C_(23)三环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先增高、后降低,降低速率低于前2类化合物,表明其热稳定性相对较高。在常用的甾、萜烷成熟度指标中,Ts/(Ts+Tm)、C_(29)Ts/(C_(29)Ts+C_(29)藿烷)和C_(30)重排藿烷/(C_(30)重排藿烷+C_(30)藿烷)是基于第1类和第2类化合物之间的热稳定性差异;C_(27)重排甾烷/(C_(27)重排甾烷+C_(27)规则甾烷)和C_(21)/(C_(21)+∑C_(29))甾烷是基于第2类与第3类化合物之间的热稳定性差异;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则是基于第1类与第3类化合物之间的热稳定性差异,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原油 塔北原油 甾、萜烷成熟度指标 甾、萜烷浓度 油气充注
下载PDF
库车坳陷却勒1井原油的重排藿烷系列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67
2
作者 肖中尧 黄光辉 +2 位作者 卢玉红 吴懿 张秋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37,共3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却勒 1井古近系发现的原油存在高丰度的重排藿烷系列及C3 0 未知三萜类化合物 ,C19—C2 6三环萜呈现以C19为主峰逐渐下降的分布形式 ,具有陆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中 ,仅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却勒 1井古近系发现的原油存在高丰度的重排藿烷系列及C3 0 未知三萜类化合物 ,C19—C2 6三环萜呈现以C19为主峰逐渐下降的分布形式 ,具有陆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中 ,仅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存在高丰度的重排藿烷系列 ,表明却勒 1井原油源自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 ,而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主要沉积于富含钙质的弱碱性环境 ,适度碱化条件下黏土矿物的催化作用有助于重排藿烷的形成。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排藿烷 油源对比 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却勒1井
下载PDF
塔里木东部满东1井志留系天然气成因与成藏期初步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肖中尧 卢玉红 +3 位作者 吴懿 赵福元 钱玲 金英爱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273,283,共13页
满东1气藏的发现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油气勘探获得新突破的重要标志。本文充分利用目前所获得的大量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从天然气的组份特征、成因类型、成熟度和气源对比等方面对该井天然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满东1井天然气属于海... 满东1气藏的发现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油气勘探获得新突破的重要标志。本文充分利用目前所获得的大量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从天然气的组份特征、成因类型、成熟度和气源对比等方面对该井天然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满东1井天然气属于海相腐泥型天然气,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海相过成熟烃源岩,烃类气体组成具有油裂解气的特征。海相泥质烃源岩中氨基粘土矿物在过成熟阶段分解并氧化,形成大量的氮气,导致满东1气藏高含氮气。包裹体和埋藏史研究结果表明满东1气藏成藏过程复杂,主要成藏期为燕山喜马拉雅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天然气 志留系 成藏条件 组份特征 成因类型 成熟度 气源对比
下载PDF
柯克亚凝析油气藏的油源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肖中尧 唐友军 +3 位作者 侯读杰 张秋茶 王福焕 卢玉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6-720,共5页
柯克亚原油成因复杂。笔者重点解剖了塔西南地区两套烃源岩侏罗系和二叠系的生物标志物特征 ,并厘定了区分两套烃源岩的指标 ,在此基础上 ,全面研究了柯克亚原油中生物标志物 ,认为柯克亚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 ,同时原油中检测出... 柯克亚原油成因复杂。笔者重点解剖了塔西南地区两套烃源岩侏罗系和二叠系的生物标志物特征 ,并厘定了区分两套烃源岩的指标 ,在此基础上 ,全面研究了柯克亚原油中生物标志物 ,认为柯克亚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 ,同时原油中检测出微量的二萜类化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藏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岩对比 烃源岩 二萜类化合物 油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原油成因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肖中尧 黄光辉 +2 位作者 卢玉红 张秋茶 吴懿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66-72,共7页
塔东2井原油为高密度、粘度大,δ13C相对较重的稠油。原油中轻烃、环状萜类、甾烷及芳香甾烷组成与分布均具有海相原油的特点。具有时代意义生物标志物的油源对比结果表明,该原油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具有自生自储特点。高反射率热解沥... 塔东2井原油为高密度、粘度大,δ13C相对较重的稠油。原油中轻烃、环状萜类、甾烷及芳香甾烷组成与分布均具有海相原油的特点。具有时代意义生物标志物的油源对比结果表明,该原油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具有自生自储特点。高反射率热解沥青的存在、芳烃馏分中高含量的多元稠环芳烃及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相对较重的特点,表明原油在成藏后经历了短期高温热事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成因 高温热事件 稠环芳烃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及相邻地区原油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及油藏充注方向探讨 被引量:16
6
作者 肖中尧 黄光辉 +3 位作者 王培荣 张秋茶 卢玉红 胡晓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270,共8页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及相邻地区存在一些化学组成相似的中—高密度原油。对原油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和相对组成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和原油的运移分馏效应存在较好的成因联系。随着运移作用的加强,“屏...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及相邻地区存在一些化学组成相似的中—高密度原油。对原油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和相对组成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和原油的运移分馏效应存在较好的成因联系。随着运移作用的加强,“屏蔽”型与“暴露”型或“半屏蔽”型化合物的比值增加,含氮化合物浓度下降,且不同化合物之间的比值均表现出较强的协同变化关系。含氮化合物运移参数的分布特征表明,哈得4油田原油总体上具有由北向南的运移和充注过程。这与区域上原油的运移方向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原油 含氮化合物 分馏效应 运移作用 协同变化关系 油藏 地球化学
下载PDF
简析塔中北斜坡A井志留系油气藏成藏期 被引量:25
7
作者 肖中尧 张水昌 +1 位作者 赵孟军 曾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0-154,共5页
塔中北斜坡A井是塔里木盆地第一口在志留系发现工业油气流的探井。本文对塔中A井志留系下砂岩段进行了详细的储层地球化学描述;根据有机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并结合塔中地区构造演化和热演化史,对塔中A井志留系油气藏的成藏期进行... 塔中北斜坡A井是塔里木盆地第一口在志留系发现工业油气流的探井。本文对塔中A井志留系下砂岩段进行了详细的储层地球化学描述;根据有机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并结合塔中地区构造演化和热演化史,对塔中A井志留系油气藏的成藏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综合研究认为:塔中A井志留系存在三期油气运移、聚集和两次油气破坏。三期油气运移聚集分别发生在志留纪-泥盆纪末、二叠纪末-三叠纪和喜山期。其中,第一次油气聚集规模大,在泥盆纪末,由于地层整体抬升遭到剥蚀,油气受氧化和生物降解等破坏作用,形成广泛分布的沥青砂;第二次油气运移聚集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成藏期 油气运移 储集层 志留纪
下载PDF
一个典型的寒武系油藏:塔里木盆地塔中62井油藏成因分析 被引量:46
8
作者 肖中尧 卢玉红 +2 位作者 桑红 潘振中 李毓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广泛发育,主要原因是来源于寒武系的原油在进入志留系储层后区域性的抬升剥蚀使油藏遭到严重破坏,但到目前为止,究竟是寒武系烃源岩还是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或是两者都对现今的志留系沥青砂岩中的有机质有贡献还...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广泛发育,主要原因是来源于寒武系的原油在进入志留系储层后区域性的抬升剥蚀使油藏遭到严重破坏,但到目前为止,究竟是寒武系烃源岩还是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或是两者都对现今的志留系沥青砂岩中的有机质有贡献还不清楚。对塔中62井原油的化学组成和油源的分析表明,其甾萜类组成具有寒武系烃源岩的组成特征,反映该油藏原油主要来源于寒武系。另一方面,塔中62井砂岩透镜体被泥岩圈闭,油藏具有较好的保存条件,且后期中上奥陶统生成的烃类难以充注进入油藏。塔中62井志留系油藏破坏作用较弱、保存较好,是塔里木盆地在志留系发现的第一例来源于寒武系的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成因 寒武系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肖中尧 崔会英 +1 位作者 谢增业 马德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82-788,共7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样品的分析,系统总结了台盆区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天然气烃类组成以湿气为主,部分地区为干气,湿气分布在塔中、满东—英吉苏、英买力—东河塘、哈得逊和解放渠东—吉拉克等地区,在巴楚、轮南...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样品的分析,系统总结了台盆区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天然气烃类组成以湿气为主,部分地区为干气,湿气分布在塔中、满东—英吉苏、英买力—东河塘、哈得逊和解放渠东—吉拉克等地区,在巴楚、轮南—桑塔木等地区既有干气又有湿气;在非烃气体中以N2和CO2为主,巴楚、塔中、满东—英吉苏、东河塘—英买力、哈得逊等地区以中、高N2含量为特征,在和田河和东河塘地区天然气具高CO2含量特征;天然气碳同位素具有中部轻、周边重的分布特征,塔中、东河塘—英买力、哈得逊等地区的天然气δ13C1值小于-40‰,和田河、满东—英吉苏、轮南—吉拉克等地区的天然气δ13C1值大于-40‰,δ13C2值一般大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 台盆区 天然气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东2油藏形成历史——原油稳定性与裂解作用实例研究 被引量:78
10
作者 张水昌 王招明 +3 位作者 王飞宇 梁狄刚 肖中尧 黄海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5-31,共7页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寒武系储集层中的原油密度大、黏度高、非烃和沥青质含量高,发现了一些高浓度的特殊化合物(包括4-甲基甾烷、甲藻甾烷及其芳构化产物等),它们与寒武系岩石抽提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非常一致,却又明显不同于中、...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寒武系储集层中的原油密度大、黏度高、非烃和沥青质含量高,发现了一些高浓度的特殊化合物(包括4-甲基甾烷、甲藻甾烷及其芳构化产物等),它们与寒武系岩石抽提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非常一致,却又明显不同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及轮南油区的稠油,指示该原油起源于寒武系.该油藏经历了次生蚀变过程,大量生液态烃在中、晚奥陶世,生油过程在约10Ma内快速完成,此后地层继续埋深,经历了200~210℃古地温,灰岩孔、洞、缝甚至泥岩中大量存在的干沥青、原油中高含量的稠合芳烃以及重碳同位素组成是高温过程对油藏影响的重要证据.泥盆纪以后塔东2油藏抬升至地下1730m深度,其储集层温度降至约70℃(盐水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主要为60~90℃).新形成的断裂和构造裂缝沟通了寒武系早期裂缝系统中聚集的油气,导致油气向上扩散,遭受生物降解和蒸发分馏作用,而使原油进一步稠化,原油中高浓度25-降藿烷的存在以及原油的高含蜡是两种作用存在的主要证据.400Ma前形成的油藏在经历超过200℃的高温之后还能保存至今,表明原油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东2井 寒武系 生烃史 稠油 原油稳定性 原油高温裂解
下载PDF
两种裂解气中轻烃组成差异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50
11
作者 胡国艺 肖中尧 +4 位作者 罗霞 李志生 李剑 孙庆武 王春怡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3-25,共3页
为了寻找干酪根和原油裂解气识别指标,对两种裂解气中轻烃各化合物开展了深入的对比研究。热模拟实验表明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轻烃组成存在差异,在C7轻烃组成中,原油裂解气中甲基环己烷/正庚烷和(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正己烷均... 为了寻找干酪根和原油裂解气识别指标,对两种裂解气中轻烃各化合物开展了深入的对比研究。热模拟实验表明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轻烃组成存在差异,在C7轻烃组成中,原油裂解气中甲基环己烷/正庚烷和(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正己烷均明显高于干酪根裂解气;通过对海相典型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的轻烃组成对比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两种裂解气在轻烃组成上存在差异,原油裂解气中甲基环己烷/正庚烷一般大于1.0,(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正己烷一般大于0.5,而干酪根裂解气则反之。塔里木盆地满东-英吉苏地区天然气轻烃组成具有环烷烃和异构烷烃含量高的分布特征,应用上述指标对该区天然气成气过程进行判识,结果表明满东-英吉苏地区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根 原油 裂解气 轻烃 组成 塔里木盆地 满东-英吉苏地区 原油裂解气 烃组成 应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构造及沥青砂岩的特征 被引量:63
12
作者 刘洛夫 赵建章 +2 位作者 张水昌 方家虎 肖中尧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17,共7页
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的沉积特征、构造特征与演化 ,以及沥青砂岩在志留系的分布规律。塔中地区志留系在纵向上分为三个储盖组合。塔中、塔北及柯坪三大古隆起控制着沥青砂岩的分布。在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主要分布在五个次级构造... 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的沉积特征、构造特征与演化 ,以及沥青砂岩在志留系的分布规律。塔中地区志留系在纵向上分为三个储盖组合。塔中、塔北及柯坪三大古隆起控制着沥青砂岩的分布。在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主要分布在五个次级构造带上 ,塔北地区的均分布在晚加里东期的区域隆起部位。研究还表明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分布均受控于泥岩盖层和物性 ,两种情况都说明这些沥青砂岩主要为古油气藏破坏的产物。志留系砂岩中沥青分布在微观上有两种赋存状态 :一种是块状 ,另一种是浸染状。在偏光镜下 ,可分为油质沥青 (晚期 )和胶质—沥青质沥青 (早期 )两种 ,两者常常共存 ,含量为互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沥青砂岩 沉积 构造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烃源岩生成甲烷的动力学参数及其应用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贤庆 肖贤明 +5 位作者 米敬奎 TANG Yongchun 肖中尧 刘德汉 申家贵 刘金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根据压力下黄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结果 ,应用 Kinetics和 GOR- Isotope Kinetics专用软件 ,获得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的生烃动力学参数及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煤系泥岩及三叠系泥岩热解生成... 根据压力下黄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结果 ,应用 Kinetics和 GOR- Isotope Kinetics专用软件 ,获得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的生烃动力学参数及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煤系泥岩及三叠系泥岩热解生成甲烷具有各自的活化能分布范围 ,分别是 197~ 2 6 8k J/ mol、180~ 2 6 0 k J/ mol、2 14~2 89k J/ m ol,频率因子各为 5 .2 6 5× 10 1 3s- 1、9.76 1× 10 1 1 s- 1、2 .2 70× 10 1 4s- 1 ,反映它们的生烃行为有所差异 ;其相应的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也有差别 ,平均活化能分别是 2 2 8k J/ mol、2 0 5 k J/ mol、2 31k J/ mol。在此基础上 ,应用这些动力学参数 ,并结合地质背景 ,进一步探讨了依南 2气藏天然气的成因和运聚成藏模式。研究表明 ,依南 2气藏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库车坳陷阳霞凹陷中心侏罗系煤系烃源岩 ,主要聚气时间为 5~ 0 Ma,对应 Ro 为 1.2 5 %~ 1.95 % ,天然气散失率为 2 5 %~ 30 %。该研究对塔里木盆地 ,乃至我国其他地区天然气藏的成因评价与成藏过程研究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侏罗系 塔里木盆地 烃源岩 碳同位素 三叠系 天然气藏 生烃 GOR 成藏过程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演化特征及油气勘探 被引量:93
14
作者 邬光辉 李启明 +3 位作者 肖中尧 李洪辉 张立平 张现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30,共7页
在构造解析方法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勘探方向。发现塔里木盆地古隆起经历多期构造运动与变迁,主要有前寒武纪基底隆起雏形期、早奥陶世末期古隆起形成期、奥陶纪末期古隆起定型期、志留纪-泥... 在构造解析方法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勘探方向。发现塔里木盆地古隆起经历多期构造运动与变迁,主要有前寒武纪基底隆起雏形期、早奥陶世末期古隆起形成期、奥陶纪末期古隆起定型期、志留纪-泥盆纪古隆起改造期、二叠纪末古隆起调整期、中生代古隆起差异沉降期6个阶段的构造活动,形成了以下古生代碳酸盐岩为主的塔中、塔北、塔西南等三大古隆起,古隆起构造演化具有阶段性、继承性与迁移性。古生代形成的古隆起控制了台盆区油气的分布,多旋回构造运动与多期成藏配置形成多层系含油的复式成藏格局,古隆起斜坡区是大油气田的主要勘探方向。古隆起形成演化分析表明麦盖提斜坡区发育喜山晚期才沉没的塔西南早古生代大型古隆起,石炭系泥岩盖层与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形成优质储盖组合,具有海西期成油、喜山期注气的油气成藏史,是台盆区继塔北、塔中古隆起大油气田之后的有利勘探接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古隆起 演化 下古生界 勘探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古生界原油裂解气成藏历史分析——以英南2气藏为例 被引量:52
15
作者 张水昌 赵文智 +4 位作者 王飞宇 陈建平 肖中尧 钟宁宁 宋孚庆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41-451,共11页
近年来,在塔里木盆地东部烃源岩高—过成熟区的油气勘探获得重大发现,已在几口井中获得工业气流或油气显示,位于英吉苏凹陷中部英南构造带上的英南2气藏就是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重要气藏。对其油气的成因和成藏历史的研究引起了地质学... 近年来,在塔里木盆地东部烃源岩高—过成熟区的油气勘探获得重大发现,已在几口井中获得工业气流或油气显示,位于英吉苏凹陷中部英南构造带上的英南2气藏就是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重要气藏。对其油气的成因和成藏历史的研究引起了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的广泛兴趣。英南2气藏中的天然气属富氮湿气,甲烷和乙烷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分别在-38.6‰~-36.2‰和-30.9‰~-34.7‰之间。与众多塔里木盆地海相油型气的比较发现,该气藏天然气明显具有成熟度偏高的海相成因的特点。通过对其伴生的凝析油分子标志物的研究可以断定,凝析油不可能来源于浅部的中侏罗统煤系地层,而是与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海相地层密切相关。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寒武系—下奥陶统海相烃源岩层目前已经过成熟[Re(等效镜质体反射率)=3%~4%]。从其埋藏史和成熟演化史来看:由于中晚奥陶世的急剧沉降和高古地温,在加里东晚期短短的20Ma(458~438Ma)内,古地温从90℃急剧升高到210℃,以致"生油窗"经历的时间只有10Ma左右,尚未来得及充分排油就已迅速转入生气阶段;现今生油气潜力已很低。再从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与埋藏—生烃史的数据来看,英南2气藏形成于最近10Ma;而现今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层不可能直接向气藏提供干燥系数仅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裂解气 气源 金刚烷 生烃史 成藏史 英南2井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中地区奥陶系埋藏热液溶蚀流体活动及其对深部储层的改造作用 被引量:44
16
作者 杨海军 李开开 +2 位作者 潘文庆 肖中尧 蔡春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3-792,共10页
基于矿物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热液矿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等,识别出了塔中地区重点研究井段埋藏热液溶蚀流体化学性质,探讨其在纵横向的分布及流动特征。研究表明,(1)埋藏热液溶蚀流体在塔中地区较为活跃,并对碳酸盐岩储层有着良... 基于矿物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热液矿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等,识别出了塔中地区重点研究井段埋藏热液溶蚀流体化学性质,探讨其在纵横向的分布及流动特征。研究表明,(1)埋藏热液溶蚀流体在塔中地区较为活跃,并对碳酸盐岩储层有着良好的改造效应,油气勘探前景广阔;(2)北东-南西向走滑断裂发育地带有利于埋藏热液溶蚀流体的注入,研究区TZ45以及TZ82-TZ16井区均是埋藏热液溶蚀流体异常活跃地带。同时,研究还认为,早期表生岩溶作用产生的溶洞体系将被后期埋藏压实作用部分破坏,而其残余空间往往是埋藏热液溶蚀流体进入储层的优势通道,继而发生溶蚀改造扩大溶洞空间。因此,在塔里木深部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挤压背景下张性断裂的发育及其热流体疏导效应,如走滑断裂强烈活动地带;同时应着重注意多期不同性质流体的叠加改造效应,这些区域可作为优选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R 走滑断裂 热液流体 表生岩溶 塔中地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依南2气藏类型的判别 被引量:33
17
作者 邢恩袁 庞雄奇 +5 位作者 肖中尧 张宝收 姜振学 李峰 郭继刚 马中振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27,35,共8页
依据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依南2气藏的碳同位素、烃源岩热解、储层分析化验、气藏压力、流体包裹体等资料的正、反演综合分析,对该气藏的成因类型进行判别。结果表明:依南2气藏侏罗系阿合组砂岩储层致密化发生在距今约11 Ma,而其烃源岩排... 依据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依南2气藏的碳同位素、烃源岩热解、储层分析化验、气藏压力、流体包裹体等资料的正、反演综合分析,对该气藏的成因类型进行判别。结果表明:依南2气藏侏罗系阿合组砂岩储层致密化发生在距今约11 Ma,而其烃源岩排烃高峰为距今5 Ma,储层致密化时间早于烃源岩大量排烃时间,为先致密后成藏的深盆气藏;依南2气藏具有气水倒置、相对负压的地质特征,成藏动力机制为气体分子膨胀力作用下的活塞式气驱水充注成藏机制;依南2气藏为早期大规模深盆气藏,晚期遭受调整改造,含气范围受南北断裂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地质调查 成因类型 依南2气藏 砂岩 深盆气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深地区寒武系盐下白云岩油气来源及差异聚集 被引量:33
18
作者 张纪智 王招明 +3 位作者 杨海军 徐志明 肖中尧 李中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7,共8页
基于塔里木盆地中深地区储集层样品、原油样品和天然气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中深地区寒武系盐下白云岩油气来源及油、气差异聚集现象。通过质谱检测发现储集层及原油样品重排甾烷含量低、C_(28)甾烷含量高,伽马蜡烷含量高,原油... 基于塔里木盆地中深地区储集层样品、原油样品和天然气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中深地区寒武系盐下白云岩油气来源及油、气差异聚集现象。通过质谱检测发现储集层及原油样品重排甾烷含量低、C_(28)甾烷含量高,伽马蜡烷含量高,原油中存在芳基类异戊二烯烃化合物;通过天然气组成分析发现N_2含量低,为0.24%~4.02%。由此判断油气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中寒武统天然气δ^(13)C1值为-51.4‰^-44.7‰,干燥系数为0.65~0.78,为原油伴生气;下寒武统天然气δ^(13)C1值为-41.4‰^-40.6‰,干燥系数为0.99,为原油裂解气。塔里木盆地深层存在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生成的高含H_2S裂解气的充注,中寒武统储集层物性差、裂缝网络体系不发育,故充注程度低,天然气中H_2S含量低(0.003 8%~0.200 0%);下寒武统储集层物性好、裂缝网络体系发育,故充注程度高,天然气中H_2S含量也高(3.25%~8.20%)。综上,塔里木盆地中深地区寒武系盐下白云岩油气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其差异聚集是储集层物性以及裂缝网络体系发育程度的综合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中深地区 盐下白云岩 油气来源 油气差异聚集
下载PDF
原生油藏调整过程的有机地球化学与岩石学证据——由乡3井看哈得逊油田的调整机制 被引量:24
19
作者 苏劲 张水昌 +3 位作者 杨海军 朱光有 米敬奎 肖中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86-1898,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发育多期构造旋回,新构造运动活跃,呈现多期成藏晚期为主的特点,因此海相调整型油气藏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了研究调整型油气藏的成藏规律和机理,定量评价油气调整规模,以哈得逊油田为例开展了储层沥青反射... 塔里木盆地发育多期构造旋回,新构造运动活跃,呈现多期成藏晚期为主的特点,因此海相调整型油气藏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了研究调整型油气藏的成藏规律和机理,定量评价油气调整规模,以哈得逊油田为例开展了储层沥青反射率、生物标记化合物、包裹体和伊利石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曾有两期油到达过东河砂岩。根据两大关键时期古构造演化和圈闭发育史建立了哈得逊"两期充注,晚期调整"的油气成藏模式,晚期形成的圈闭与原生油藏的构造关系是调整型油气藏聚集的主控因素。针对原生油藏乡3构造,通过系统选取东河砂岩和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的储层样品,经过连续抽的前处理区分出古油藏和现今油藏的抽提物,并进行了三维荧光强度扫描,定量评价出乡3构造奥陶系古油柱高度调整了20m左右,指示了原生油藏调整规模不容忽视,具有形成次生调整型油气藏的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反射率 生物标记物 稳定碳同位素 三维荧光 调整型油气藏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主要天然气藏的气源判识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李剑 谢增业 +3 位作者 罗霞 张英 李志生 肖中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8-43,共6页
塔里木盆地内的天然气按其地化特征的差异,可分为有机气和无机气两大类;有机气又可分为海相气和陆相气。为解决不同类型天然气与地层中烃源岩的配套关系,通过应用先进的实验手段和分析技术,探讨了不同类型天然气的来源问题,得到以... 塔里木盆地内的天然气按其地化特征的差异,可分为有机气和无机气两大类;有机气又可分为海相气和陆相气。为解决不同类型天然气与地层中烃源岩的配套关系,通过应用先进的实验手段和分析技术,探讨了不同类型天然气的来源问题,得到以下认识:海相气主要分布于克拉通盆地中的塔北、塔中及巴楚地区的中生界及古生界储集层中,气源主要来自寒武—奥陶系;陆相气主要分布于前陆盆地的库车、轮台断隆以及柯克亚等地区的上、下第三系及白垩系等储集层中,气源主要来自三叠—侏罗系腐殖—偏腐殖型烃源岩。腐泥型海相气主要分布在轮南—吉拉克、英买力—东河塘、塔中主垒带及巴楚的鸟山、古董山等,气源主要来自寒武系—下奥陶统;偏腐殖型海相气主要分布在塔中北斜坡、巴楚及塔北隆起的部分区域中,气源主要来自中上奥陶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天然气 成因 类型 气源对比 气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