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生物炭强化脱氮效能及定向调控机制
1
作者 陈思琪 段晓虎 +3 位作者 肖书虎 杜丛 颜秉斐 韩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2,共10页
生物脱氮是污水处理厂氮污染物去除的主流方法,具有低碳、低成本的优势。面向城市污水为代表的低碳氮比废水,如何强化反硝化功能菌群、稳定生物脱氮效能仍有待研究。该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酸、碱改性制备2种强化脱氮功能生物炭载... 生物脱氮是污水处理厂氮污染物去除的主流方法,具有低碳、低成本的优势。面向城市污水为代表的低碳氮比废水,如何强化反硝化功能菌群、稳定生物脱氮效能仍有待研究。该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酸、碱改性制备2种强化脱氮功能生物炭载体,构建强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投加生物炭的系统相比,投加生物炭后系统总氮去除率提高了7.29%~29.51%。经过酸、碱改性生物炭定向强化脱氮效能分析,较未改性生物炭系统总氮去除率分别提高19.37%和29.55%,其中碱改性生物炭系统总氮去除率最高可达59.76%。在电子转移活性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方面,碱改性生物炭强化系统较未投加生物炭系统分别提高了91.8%和47.1%。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碱改性生物炭中参与反硝化作用相关菌群占比约为67.3%,具有反硝作用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陶厄氏菌属(Thauera)为碱改性生物炭系统的优势菌属,碱改性生物炭比酸改性生物炭更能促进脱氮菌群的生长,从而构建反硝化脱氮能力定向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脱氮 碱性生物炭 反硝化 定向调控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MOFs在水处理应用领域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秦伟伟 唐嘉 +3 位作者 杜丛 段晓虎 肖书虎 颜秉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8-1178,共11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和功能可调等优异特性,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为深入了解MOFs在水处理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VOSviewer软件对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M...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和功能可调等优异特性,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为深入了解MOFs在水处理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VOSviewer软件对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MOFs在水处理应用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2021年MOFs在水处理应用领域研究发文量共1 281篇,发文量总体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国是该研究领域发文量和总被引次数最高的国家,发文量达800篇,但篇均被引次数相对较低;Jhung S H是该领域最富有成效的作者,其发表的14篇论文总被引次数为1 657次。该领域研究热点为使用MOFs改性复合升级材料(如MOFs衍生碳、MOFs膜等)及运用吸附去除、催化降解等方式处理水中的染料、重金属离子等典型污染物,未来应注重低廉高效合成方法的探索,材料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提升以及改性方式和污染物结构特性的构效关系,复合物或衍生物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水处理 金属有机框架 研究热点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电化学双极法处理高浓度含铜黄连素制药废水 被引量:16
3
作者 肖书虎 张国芳 +2 位作者 宋永会 曾萍 李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95-299,共5页
采用电化学双极法处理高浓度含铜黄连素制药废水。在分析其水质特征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极板间距、电流和初始pH等因素对废水中黄连素和Cu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需添加电解质与氧化剂,在极板间距为2.0cm,电流为4.0 A,不调节废水p... 采用电化学双极法处理高浓度含铜黄连素制药废水。在分析其水质特征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极板间距、电流和初始pH等因素对废水中黄连素和Cu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需添加电解质与氧化剂,在极板间距为2.0cm,电流为4.0 A,不调节废水pH的条件下,处理时间300 min内,黄连素和Cu2+浓度分别由初始的1 700和22 000mg/L下降至120和55.0 mg/L,去除率达93.3%和99.9%以上。通过计算得出,铜的平均回收率达到97.1%,即处理每t废水可回收铜21.4 kg。由此可见,电化学双极法既降解了废水中黄连素,又回收了大部分的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制药废水 含铜废水 黄连素 铜回收
下载PDF
紫外光强化电化学连续流处理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6
4
作者 肖书虎 宋永会 +2 位作者 万东锦 赵旭 肖宏康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95-100,共6页
设计构建了一套放大的连续流一体化反应器,采用紫外光强化电化学法对某垃圾填埋场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电流密度等因素对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Cr)及氨氮(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电化学与紫外光... 设计构建了一套放大的连续流一体化反应器,采用紫外光强化电化学法对某垃圾填埋场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电流密度等因素对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Cr)及氨氮(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电化学与紫外光强化电化学过程进行了对比。通过渗滤液UV-vis光谱(200~500nm)以及GC/MS分析,发现光电强化电化学过程中能生成大量的有机羧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进而明显改善渗滤液生化性。结果表明:紫外光强化电化学过程可以有效处理垃圾渗滤液,在不调节pH且不添加电解质,水力停留时间为85min,施加电流密度为21.2mA/cm2条件下,垃圾渗滤液CODCr与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4.3%与94.9%,同时渗滤液的BOD5/CODCr达到0.6左右,提高了约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光电化学 连续流反应器 协同效应 可生化性
下载PDF
以活性炭纤维为阴极的光电化学法协同处理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4
5
作者 肖书虎 宋永会 +1 位作者 肖宏康 张国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53-358,共6页
以活性炭纤维(ACF)为阴极,RuO2/Ti形稳电极为阳极,研究了电氧化、电氧化/电芬顿及光电化学组合3种过程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考察了初始pH和电流密度对光电化学法降解渗滤液TOC的影响,并探讨了渗滤液有机物形态及可生化性的变化规... 以活性炭纤维(ACF)为阴极,RuO2/Ti形稳电极为阳极,研究了电氧化、电氧化/电芬顿及光电化学组合3种过程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考察了初始pH和电流密度对光电化学法降解渗滤液TOC的影响,并探讨了渗滤液有机物形态及可生化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光电化学组合法对渗滤液TOC的处理效果及降解一级动力学常数远高于电氧化及电氧化/电芬顿过程之和,原位生成H2O2与活性氯在紫外光辐照/Fe2+条件下生成羟基与氯自由基是该光电化学体系的主要协同机理。电流密度是渗滤液TOC降解的控制因素,TOC的降解速率随电流密度升高而逐渐提高。在初始pH为2.0-5.1,电流密度为15.0 mA/cm2及Fe^2+投加量为1 mmol/L条件下,300 min内垃圾渗滤液TOC的去除率达80%左右,TOC降解动力学常数为6.1×10^-3-6.6×10^-3min^-1。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排阻凝胶色谱(GPC)结果表明,光电化学体系能有效将难降解的腐殖酸/富里酸转化为小分子物质乃至矿化,使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得到明显改善,BOD5/CODCr提升至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 活性炭纤维 垃圾渗滤液 协同效应 可生化性
下载PDF
O_3/UV协同氧化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 被引量:30
6
作者 秦伟伟 肖书虎 +4 位作者 宋永会 曾萍 程建光 郭晓春 王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77-881,共5页
分别采用单独臭氧(O3)、单独紫外光(UV)及O3/UV3种方法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结果表明,O3/UV方法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进而探讨了初始pH,O3投加量及初始ρ(黄连素)等对O3/UV方法的影响,确定了O3/UV方法处理黄连素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 分别采用单独臭氧(O3)、单独紫外光(UV)及O3/UV3种方法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结果表明,O3/UV方法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进而探讨了初始pH,O3投加量及初始ρ(黄连素)等对O3/UV方法的影响,确定了O3/UV方法处理黄连素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ρ(黄连素)为1000mg/L,pH为5的废水,O3投加量为279.0mg/L,处理时间为45min时,黄连素去除率达80%以上;随着废水中初始ρ(黄连素)的升高,废水中CODCr去除率逐渐下降.采用O3/UV方法处理实际黄连素废水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技术,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其ρ(BOD5)/ρ(CODCr)增加了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O3/UV 高级氧化 预处理 制药废水
下载PDF
活性炭对含铜制药废水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7
7
作者 刘风华 宋存义 +4 位作者 宋永会 曾萍 段亮 肖书虎 邱光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8-312,共5页
以粉末活性炭为吸附剂,采用批式试验,研究静态吸附对黄连素脱铜废水中Cu2+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吸附剂投加量(5~50 g/L),pH(1.0~5.0)和接触时间(20~600 min)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当pH为2.4,吸附剂投加量为30 g/L时,反应300 min即可达到吸... 以粉末活性炭为吸附剂,采用批式试验,研究静态吸附对黄连素脱铜废水中Cu2+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吸附剂投加量(5~50 g/L),pH(1.0~5.0)和接触时间(20~600 min)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当pH为2.4,吸附剂投加量为30 g/L时,反应30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状态.通过对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的模型分析发现,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试验结果,对吸附平衡数据的拟合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优于采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活性炭 含铜废水 动力学 等温线
下载PDF
黄连素制药废水的电化学预处理试验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国芳 肖书虎 +4 位作者 肖宏康 宋永会 曾萍 李辉 邵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4,共6页
采用Ti基RuO2涂层形稳电极为阳极,研究了电化学方法对黄连素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废水初始pH,电极板间距及电流强度对废水中黄连素及CODCr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电化学法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为5.13~9.... 采用Ti基RuO2涂层形稳电极为阳极,研究了电化学方法对黄连素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废水初始pH,电极板间距及电流强度对废水中黄连素及CODCr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电化学法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为5.13~9.07,电流强度为50.0 mA/cm2,电极板间距为1.0 cm,处理120 min,电化学法对黄连素制药废水处理效果较好;初始pH为7.05时黄连素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5%和60.5%.同时,研究了处理过程中废水可生化性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电化学法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的能耗.结果显示,电化学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黄连素制药废水预处理方法,出水的可生化性明显提高,ρ(BOD5)/ρ(CODCr)(B/C比)高达0.8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RuO2/Ti阳极 黄连素 制药废水 可生化性
下载PDF
光电芬顿氧化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王春霞 肖书虎 +3 位作者 赵旭 刘会娟 曲久辉 常雁红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6,共6页
采用光电芬顿氧化法对北京市某垃圾填埋场已经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分别考察了电流强度和铁的不同价态等因素对渗滤液总有机碳(TOC)、化学需氧量(COD)以及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阳极氧化、电芬顿和光电芬顿不同... 采用光电芬顿氧化法对北京市某垃圾填埋场已经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分别考察了电流强度和铁的不同价态等因素对渗滤液总有机碳(TOC)、化学需氧量(COD)以及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阳极氧化、电芬顿和光电芬顿不同反应过程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渗滤液UV—Vis光谱(200~500nm)变化和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子量变化,发现光电芬顿反应可以明显改善渗滤液生化性。深入研究了反应过程中铁价态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发现,以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纤维(ACF)为阴极的光电芬顿反应可以有效降解垃圾渗滤液,在pH为3,Fe^2+浓度为1mmol/L,电流为0.5A,O2通入量为250mL/min条件下降解360min,垃圾渗滤液TOC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78.9%和62.8%,色度完全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芬顿 垃圾渗滤液 铁价态变化 阳极氧化 电芬顿
下载PDF
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 被引量:16
10
作者 邱光磊 宋永会 +4 位作者 曾萍 段亮 肖书虎 郭晓春 王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2-947,共6页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模拟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由葡萄糖和黄连素配制,以葡萄糖作为初级能源物质,通过微生物协同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黄连素.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进水ρ(CODCr),...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模拟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由葡萄糖和黄连素配制,以葡萄糖作为初级能源物质,通过微生物协同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黄连素.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进水ρ(CODCr),ρ(NH4+-N)和ρ(黄连素)分别为1717~4393,91.8~158.7和64.4~276.8mg/L,废水中黄连素的ρ(CODCr)贡献率为7.5%~25.0%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可实现ρ(CODCr),ρ(NH4+-N)和ρ(黄连素)的去除率分别为92.5%~95.9%,67.0%~98.9%和99%以上,废水中黄连素主要通过UASB去除,去除率为95.2%~98.9%.在进水CODCr负荷为0.54~1.88kg/(m3·d),黄连素负荷为0.71~12.42g/(m3·d)的条件下,MBR可保证出水ρ(CODCr),ρ(黄连素)和ρ(NH4+-N)分别低于50,1.0和2.0mg/L;随着MBR进水ρ(黄连素)升至3.45~12.42mg/L,在黄连素的微生物毒性胁迫作用下,MBR中污泥呈由分散态向聚集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 黄连素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膜生物反应器(MBR) UASB-MBR组合工艺
下载PDF
陶瓷膜在水处理中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秦伟伟 宋永会 +2 位作者 肖书虎 程建光 曾萍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19,共5页
介绍了无机陶瓷膜的结构、原理及特性;综述了陶瓷分离膜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分类介绍了其在给水处理、海水淡化、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及进展;最后讨论了陶瓷膜在水处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指出其在水处理中... 介绍了无机陶瓷膜的结构、原理及特性;综述了陶瓷分离膜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分类介绍了其在给水处理、海水淡化、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及进展;最后讨论了陶瓷膜在水处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指出其在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膜 陶瓷膜 膜分离 水处理
下载PDF
脉冲电絮凝法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 被引量:20
12
作者 任美洁 宋永会 +3 位作者 曾萍 肖书虎 郭晓春 王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2-896,共5页
采用脉冲电絮凝方法对黄连素制药废水进行处理,比较了其与传统电絮凝的能耗差距,考察了占空比、电流密度、脉冲频率、电极间距及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电絮凝相比,脉冲电絮凝法节能优势明显,其能耗仅为传统电絮凝法... 采用脉冲电絮凝方法对黄连素制药废水进行处理,比较了其与传统电絮凝的能耗差距,考察了占空比、电流密度、脉冲频率、电极间距及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电絮凝相比,脉冲电絮凝法节能优势明显,其能耗仅为传统电絮凝法的20%;在最优反应条件(占空比为0.3,脉冲频率为1.0kHz,电流密度为19.44mA/cm2,电极间距为2.0cm,反应时间210min)下,模拟废水中CODCr和黄连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6%和72.8%;采用最优条件处理实际废水,其CODCr与黄连素的去除率分别为62.6%和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黄连素 脉冲电絮凝 处理工艺
下载PDF
制药废水中磷霉素和α-苯乙胺的生物降解及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晓琳 曾萍 +4 位作者 宋永会 祝超伟 刘瑞霞 崔晓宇 肖书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24-2830,共7页
以比耗氧速率SOUR、呼吸抑制率和发光细菌光损失为衡量指标,研究了在磷霉素、α-苯乙胺及其混合物作用下,活性污泥和发光细菌的可生化性和急性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α-苯乙胺的急性毒性和对活性污泥的呼吸抑制率均大于磷霉素.α-苯乙胺... 以比耗氧速率SOUR、呼吸抑制率和发光细菌光损失为衡量指标,研究了在磷霉素、α-苯乙胺及其混合物作用下,活性污泥和发光细菌的可生化性和急性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α-苯乙胺的急性毒性和对活性污泥的呼吸抑制率均大于磷霉素.α-苯乙胺与磷霉素混合液的可生化性和急性毒性两者在混合物中的比例有关,当α-苯乙胺所占比例低于25%时,混合液的可生化性基本不受两者比例的影响;但当α-苯乙胺所占比例高于25%时,混合液的可生化性随着α-苯乙胺所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当混合液中α-苯乙胺所占比例为25%时,其急性毒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 Α-苯乙胺 比耗氧速率(SOUR) 发光细菌 EC50
下载PDF
Fenton氧化和絮凝作用对干法腈纶聚合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被引量:8
14
作者 涂响 魏健 +2 位作者 李斌 宋永会 肖书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53-59,共7页
采用Fenton法预处理干法腈纶聚合废水,考察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及pH对Fenton反应过程中氧化和絮凝作用去除废水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投加量为90 mmolL,Fe2+投加量为30 mmolL,初始pH为3.0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调节pH至... 采用Fenton法预处理干法腈纶聚合废水,考察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及pH对Fenton反应过程中氧化和絮凝作用去除废水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投加量为90 mmolL,Fe2+投加量为30 mmolL,初始pH为3.0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调节pH至6.0进行絮凝,废水中TOC总去除率可达55.6%,Fenton氧化和絮凝作用可实现较好的有机物去除效果。Fenton氧化后将pH调至8.0,有利于絮体的沉降,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合理。三维荧光光谱(EEM)和荧光区域积分(FRI)发现,Fenton反应能够去除废水中大部分类蛋白易降解有机物,氧化作用对废水中类富里酸有机物的去除作用较小,该类物质主要通过絮凝作用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腈纶 聚合废水 FENTON法 氧化 絮凝 有机物去除
下载PDF
含铜黄连素废水的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及铜回收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肖宏康 肖书虎 +4 位作者 宋永会 曾萍 邵红 张国芳 李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利用铁碳微电解技术对含铜黄连素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反应时间,铁粉和废碳投加量,pH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设计了回收金属铜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采用铁碳微电解工艺处理初始Cu2+浓度约为20000mg/L,黄连素浓度... 利用铁碳微电解技术对含铜黄连素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反应时间,铁粉和废碳投加量,pH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设计了回收金属铜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采用铁碳微电解工艺处理初始Cu2+浓度约为20000mg/L,黄连素浓度为1700~1900mg/L的含铜黄连素制药废水,当废水pH为2.0~3.0,铁粉和废碳投加量分别为25和30g/L,反应90min后,黄连素的去除率达70%以上,Cu2+的去除率高达99.9%以上,出水中Cu2+浓度低于20mg/L,处理每t水可回收18~19kg铜,可实现金属铜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微电解 含铜废水 黄连素 预处理
下载PDF
含铜黄连素制药废水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萍 宋永会 +5 位作者 崔晓宇 段亮 邱光磊 肖书虎 马印臣 单永平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8-94,共7页
针对化学合成制药含铜黄连素废水特点,设计了铁碳微电解和离子交换组合工艺为预处理工艺,开展了小试与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铁碳微电解池-离子交换柱组合工艺连续处理初始CODCr浓度为60 000-80 000 mg/L、黄连素浓度为1 700-1 90... 针对化学合成制药含铜黄连素废水特点,设计了铁碳微电解和离子交换组合工艺为预处理工艺,开展了小试与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铁碳微电解池-离子交换柱组合工艺连续处理初始CODCr浓度为60 000-80 000 mg/L、黄连素浓度为1 700-1 900 mg/L、Cu2+浓度为12 000-18 000 mg/L的含铜黄连素制药废水,小试试验对黄连素和Cu2+的去除率都在99.0%以上,出水黄连素和Cu2+在1.0 mg/L和0.5 mg/L以下。中试试验对CODCr的去除率在44.0%以上,Cu2+的去除率超过79.0%。处理每吨水可回收12~13 kg铜。该工艺有较好的废水预处理效果,实现了金属铜资源化回收,可有效减少对后续废水生化处理工艺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 铁碳微电解 离子交换柱 黄连素含铜废水 预处理
下载PDF
TiO_2纳米管电极光电催化降解四环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坤 肖书虎 +3 位作者 宋铁红 胡欣琪 曲宏斌 张临绒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38-1444,共7页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的方法,分别以HF酸水溶液和含NH_4F的丙三醇溶液为电解液,制备出高度有序的TiO_2纳米管电极.扫描电镜结果表明,TiO_2纳米管生长形貌良好,其中有机电解质溶液中制备的TiO_2纳米管管长为3μm,而水溶液中制备的TiO_2纳...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的方法,分别以HF酸水溶液和含NH_4F的丙三醇溶液为电解液,制备出高度有序的TiO_2纳米管电极.扫描电镜结果表明,TiO_2纳米管生长形貌良好,其中有机电解质溶液中制备的TiO_2纳米管管长为3μm,而水溶液中制备的TiO_2纳米管长度仅为300 nm.TiO_2纳米管电极经450℃热处理后,表现出明显的锐钛型结构.两种TiO_2纳米管电极均具有较好的光电催化活性,在偏压为4 V时,光电流分别为1.37 m A·cm^(-2)和0.83 m A·cm-2,其中管长3μm电极在180 min内对50 mg·L^(-1)四环素TOC的去除效果约为93%.该电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重复使用5次,光电催化过程对四环素废水均具有较高的降解效果.在180 min内,四环素的降解率均保持在92%±1%,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电极 光电催化 四环素 稳定性
原文传递
高温强化电化学法处理磷霉素钠制药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宏康 肖书虎 +4 位作者 宋永会 张国芳 曾萍 邵红 李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06-110,共5页
以RuO2/Ti为阳极,研究了电化学方法对磷霉素钠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探讨了反应温度,NaCl浓度,初始pH和电流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0℃,NaCl浓度为0.2mol/L,初始pH为3.42,电流为4.0A时,反应180min后,CODCr和有机... 以RuO2/Ti为阳极,研究了电化学方法对磷霉素钠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探讨了反应温度,NaCl浓度,初始pH和电流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0℃,NaCl浓度为0.2mol/L,初始pH为3.42,电流为4.0A时,反应180min后,CODCr和有机磷浓度分别由12086和1375mg/L降至4278和502mg/L,去除率分别达64.7%和63.5%,BOD5/CODCr由0.19升高到0.34,可生化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钠 制药废水 电化学处理 RuO2/Ti阳极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黄连素含铜废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晓宇 曾萍 +4 位作者 邱光磊 宋永会 肖书虎 朱鹏 张东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19-324,共6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池-离子交换柱组合工艺对黄连素含铜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中试试验。在投加一定量铁屑和活性炭情况下,考察了中试系统对废水中CODCr和Cu2+的去除效果,并设计了金属铜回收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采用铁碳微电解池-离子交换柱... 采用铁碳微电解池-离子交换柱组合工艺对黄连素含铜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中试试验。在投加一定量铁屑和活性炭情况下,考察了中试系统对废水中CODCr和Cu2+的去除效果,并设计了金属铜回收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采用铁碳微电解池-离子交换柱组合工艺连续处理初始CODCr为60000~80000mg/L,初始Cu2+浓度为12000~18000mg/L的黄连素含铜制药废水,当铁碳微电解池中铁屑和活性炭投加量均为300g/L时,铁碳微电解池水力停留时间120min,离子交换柱水力停留时间60min,CODCr的去除率达44%以上,Cu2+的去除率超过79%。使用该工艺处理每t废水可回收铜12~13kg,实现了金属铜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微电解 离子交换柱 含铜废水 预处理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法预处理湿法腈纶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崔晓宇 曾萍 +3 位作者 田智勇 宋永会 单永平 肖书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87-191,共5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工艺对湿法腈纶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铁屑、活性炭投加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铁碳微电解工艺处理初始CODCr为1 076 mgL,CN-浓度为5.50mgL的湿法腈纶废水,当铁碳微... 采用铁碳微电解工艺对湿法腈纶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铁屑、活性炭投加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铁碳微电解工艺处理初始CODCr为1 076 mgL,CN-浓度为5.50mgL的湿法腈纶废水,当铁碳微电解反应中铁屑和活性炭投加量均为35 gL,反应时间为90 min,初始pH为4.50时,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在36.0%以上,CN-的去除率超过90%;废水BOD5CODCr由0.39提高到0.56,废水可生化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微电解 腈纶废水 预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