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立体定向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肖兴花 李丽 庞守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3127-3130,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卵圆孔定位并立体定向穿刺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术前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病变。术前CT薄层扫描,通过Bra...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卵圆孔定位并立体定向穿刺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术前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病变。术前CT薄层扫描,通过Brain LAB手术计划系统确定患侧卵圆孔的三维坐标,在立体定向仪引导下穿刺患侧卵圆孔,根据疼痛分布范围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并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11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术中阻抗250~400Ω,平均289Ω。8例患者一次治愈。3例上颌支+眼支疼痛的患者治疗后上颌支的疼痛立即消失,1周内眼支分布区的疼痛也消失。所有患者触觉得以保留。3例患者在热凝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血压增高,经过镇静和(或)让患者大声喊叫后可使其降至正常范围后继续治疗;2例术后由于紧张和血压升高等出现一过性眩晕,无其他重大不良反应。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的关键在于卵圆孔的准确定位,在CT引导和立体定向仪辅助下,卵圆孔穿刺准确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立体定位技术 卵圆孔 三叉神经节 射频热凝术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无复流现象及血浆MDA、SOD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兴花 刘成华 刘清伟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7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无复流现象、丙二醛(MDA)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PCI治疗血管再通后应用充盈球囊和回缩球囊干预各30 s,连续3个循...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无复流现象、丙二醛(MDA)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PCI治疗血管再通后应用充盈球囊和回缩球囊干预各30 s,连续3个循环后,再行支架置入术。对照组血管再通后不再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后心肌无复流现象,测定两组血浆MDA、SOD水平,随访1年记录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肌无复流现象较对照组明显降低(8.2%vs 23.5%,P<0.05)。术后24 h观察组MDA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5.99±0.79)vs(6.58±0.81)μmol/L,P<0.05)],缺血后处理组SOD的活性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72.7±7.85)vs(78.3±8.38)μU/L,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复合终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能影响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血浆MDA以及SOD的活性,并能减少无复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缺血后处理 无复流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中Bax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肖兴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27-2929,2929,共3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中Bax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处理组,采用称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Bax及Bcl-2的蛋白表...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中Bax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处理组,采用称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Bax及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结果:1脑水肿程度:手术后6、12、24、48 h时,脑出血组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脑出血组;2Bax及Bcl-2蛋白表达:脑出血组大鼠脑组织Bcl-2的蛋白含量低于假手术组,Bax的蛋白含量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大鼠大鼠脑组织Bcl-2的蛋白含量高于脑出血组,Bax的蛋白含量低于脑出血组。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能够改善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的脑组织水肿程度、调节Bax及Bcl-2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成为治疗脑出血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凋亡分子 BAX BCL-2
下载PDF
TLR2信号通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兴花 刘燕 +1 位作者 刘清伟 刘成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 探讨TLR2信号通路激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8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是因胸痛入院但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 目的 探讨TLR2信号通路激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8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是因胸痛入院但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除外其他疾病的患者5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TLR2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免疫浊度法测定hs-CRP.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造影评分采用Gensini评分标准,并根据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低Gensini组(n=44)、中Gensini组(n=95)及高Gensini组(n=41)组,比较各组之间TLR2表达比例,TNF-α、IL-6及hsCRP水平.术后电话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TLR2表达比例,TNF-α、IL-6及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和两支病变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2表达水平及TNF-α、IL-6和hs-CRP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高者,单核细胞TLR2表达比例高[(90.33±12.46)%],TLR2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297,P=0.009),TNF-α、IL-6、hs-CRP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96,P=0.019;r=0.113,P=0.024;r=0.201,P=0.005).高Gensini组比低Gensini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比例高(10.52%比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TLR2蛋白表达水平能预测冠脉病变严重性,TLR2信号通路激活对冠心病风险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TOLL样受体2 冠状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兴花 公伟宏 +1 位作者 薛彦忠 宋茂云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 :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7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8例 ,对照组 4 0例 ,对照组应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微创治疗 ,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有效... 目的 :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7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8例 ,对照组 4 0例 ,对照组应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微创治疗 ,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有效率治疗组 86.84 % ,对照组 5 2 .5 0 % ,两组比较P <0 .0 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显效率治疗组 5 2 .63% ,对照组 30 .0 0 % ,两组比较P <0 .0 5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生存患者中日常生活能力及意识恢复时间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 17.14 % ,对照组 4 4.12 %两组比较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用内科保守治疗疗效好 ,并发症少 ,死亡率低 ,显著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研究 并发症
下载PDF
脑心综合征1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肖兴花 刘成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11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患者的ECG及心肌酶学的变化、卒中的类型及病变部位与CCS的关系。结果急性脑卒中时CCS的发生率为45.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CSS的发生率最高48.9%,其次蛛网膜...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患者的ECG及心肌酶学的变化、卒中的类型及病变部位与CCS的关系。结果急性脑卒中时CCS的发生率为45.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CSS的发生率最高48.9%,其次蛛网膜下腔出血为44.9%,脑梗死CCS的发生率为28.7%,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时CCS的发生率与脑梗死时CCS的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即疾病发生的部位越近大脑中线,CCS的发生率越高。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与急性脑卒中的类型、发病的部位密切相关;早诊治可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脑钠肽前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兴花 姚宗琴 刘成华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99-100,103,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再灌注与无复流后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讨NT-proBNP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再灌注与无复流后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讨NT-proBNP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PCI术中TIMI血流分级情况分为再灌注组(79例,TIMI>2级),无复流组(37例,TIMI≤2级)。术前及术后24 h检测NT-proBNP水平,入院即刻及术后1h记录其心电图,计算ST段回降幅度(STR)。结果 (1)再灌注组术前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无复流组(P<0.01);再灌注组术后24 h NT-proBNP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无复流组术后24 h NT-proBNP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再灌注组术后24 h NT-proBNP水平较无复流组明显下降(P<0.01)。(2)再灌注组ST段迅速回落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无复流组(P<0.01);(3)无复流组30 d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再灌注组(P<0.01)。结论 NT-proBNP水平升高是心肌组织灌注不足的体现,可较好的预测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心电图ST段回降幅度可作为灌注不良的指标之一;无复流增加30 d内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前体 无复流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血小板活性因子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成华 肖兴花 +3 位作者 付存玉 高文献 闫培全 张志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UA 体外血小板聚集性 前列腺素E1 不稳定性心绞痛 血小板活性因子
下载PDF
PBMV术后心房颤动的复律时机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成华 肖兴花 王世龙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患者。在PBMV水后心房颤动电转复律的实施时机。方法:前瞻性的观察适各PBMV术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的患者164例.根据电转复律的时间及复律前左房直径的大小,分为A组:左房直...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患者。在PBMV水后心房颤动电转复律的实施时机。方法:前瞻性的观察适各PBMV术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的患者164例.根据电转复律的时间及复律前左房直径的大小,分为A组:左房直径≤50mm,复律时间在术后1个月内;B组:左房直径≤50mm。复律时间在术后3—6个月;C组:左房直径〉50mm.复律时间在术后3—6个月;分别观察房颤复律的成功率及窭性心律的堆持率,及记录转复时的能量大小,电击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房颠转复的成功率。A组93.02%,B组100%,C组91.3%。A与B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A与C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B与C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转复后半年窦性心律的维持率:A组85%,B组96%,C组85.71%。A与B比较,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与C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B与C比较,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复律时的能量大小,电击次数。A与C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B与A、B与C比较,P均〈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适合PBMV术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辨狭窄伴心房颤动的患者.术后行直流电转复心律是安全、有效的,PBMV术后行电复律治疗的时机应在3—6个月内为宜。此时更有利于复律的成功及窦性心律的维持,并可减少复律能量、电击次数,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辨球霞扩张成形术 心房颤动 复律时机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与健康人群血小板活性因子对比研究
10
作者 刘成华 肖兴花 付存玉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 :观察血小板功能及某些活性因子的含量变化 ,了解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 ,采集清晨动脉血测定体外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血小板活性因子含量。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 目的 :观察血小板功能及某些活性因子的含量变化 ,了解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 ,采集清晨动脉血测定体外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血小板活性因子含量。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TXB2 ,GMP - 40含量分别为 112 .4 3± 30 .2 8ng/L ,2 1.14± 4 .87μg/L ;健康者分别为 86 .82± 13.6 8ng/L ,10 .12± 4 .92 μg/L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 84 .87% ,健康者为 6 3.6 0 % ,各项参数两组比较P均 <0 .0 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血小板功能状态及某些活性因子的释放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病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患者 健康人群 血小板活性因子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7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兴花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治疗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活血化瘀、抗凝、活化脑细胞、营养神经药物及针灸、康复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通过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植入神经...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治疗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活血化瘀、抗凝、活化脑细胞、营养神经药物及针灸、康复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通过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植入神经干细胞,1次/周,共3周。两组治疗前后均行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的FIM评分分别为(82.8±7.6)、(89.3±9.5)分,治疗组分别为(82.9±7.9)、(94.8±7.1)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FIM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脑梗死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干细胞 移植
下载PDF
血浆置换术治疗GBS临床研究
12
作者 肖兴花 刘成华 《河北医学》 CAS 2002年第9期812-814,共3页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症 临床分型 疗效 治疗方法 血浆置换 GBS
下载PDF
肺化脓症合并多脏器衰竭8例分析
13
作者 肖兴花 刘成华 《神经药理学报》 1997年第2期27-28,共2页
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有效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严重的肺化脓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病例越来越少,近7年来我们共收治肺化脓症合并MOF病人8例,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 肺化脓症 多脏器衰竭 肝功能衰竭 呼吸衰竭 脏器功能衰竭 中枢神经系统 例分析 上呼吸道感染 肾上腺皮质激素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先天性结核病五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成华 肖兴花 +4 位作者 赵琪 庞守良 赵善良 王守利 黄玖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74-76,共3页
先天性结核病五例分析刘成华,肖兴花,赵琪,庞守良,赵善良,王守利,黄玖霞先天性结核病是胎儿在于宫内感染结核菌而引起的结核病,常以全身粟粒型结核病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文献罕见报道,[1]今将我院近10年来治疗的5例报告如... 先天性结核病五例分析刘成华,肖兴花,赵琪,庞守良,赵善良,王守利,黄玖霞先天性结核病是胎儿在于宫内感染结核菌而引起的结核病,常以全身粟粒型结核病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文献罕见报道,[1]今将我院近10年来治疗的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均符合1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结核病 粟粒型结核病 病例分析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成华 肖兴花 +1 位作者 杨树国 于海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6,共2页
对76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氟伐他汀胶囊40mg/d,1周后20mg/d,连用6~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变化。结果治疗后TG、TC、LDLC明显降低,... 对76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氟伐他汀胶囊40mg/d,1周后20mg/d,连用6~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变化。结果治疗后TG、TC、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sICAM-1和sVCAM-1表达明显降低。认为氟伐他汀除可调整血脂外,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用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血脂 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PBMV术后房颤患者控制心律和心率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成华 张志刚 +2 位作者 肖兴花 王世龙 马清华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959-962,共4页
目的: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辫狭窄合并心房颤动在PBMV术后控制心律和心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辫狭窄合并房颤PBMV术后的患者347例为观察对象,分为控制心律组164例,其中男68例,女96例,年龄17~58岁,平均3... 目的: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辫狭窄合并心房颤动在PBMV术后控制心律和心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辫狭窄合并房颤PBMV术后的患者347例为观察对象,分为控制心律组164例,其中男68例,女96例,年龄17~58岁,平均37.7±9.8岁,房颤病史6个月-11年,平均5.9±3.7年,直流电转复心律,采用100~300J,平均158.6±36.8J的能量,应用口服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率组183例,其中男72例,女111例,年龄18~64岁,平均39.2±11.3岁,房颤病史6个月-12年,平均6.2±3.9年,应用口服地高辛,β-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控制心率,华法令持续抗凝。观察两组间再住院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心律控制组有56例病人在随访期间再住院1—2次,平均1.2±0.4次,再住院率为34,1%,有1例死亡,8例出现脑栓塞,不良事件发生5.5%,口服胺腆酮未出现药物毒副反应。心率控制组有108例再次住院,住院次数1~3.次,平均1.6±0.9次,再住院率为59.0%,有2例死亡,28例出现脑栓塞,3例出现下肢栓塞,1例出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不良事件发生率18.6%,服药期间有67例出现轻度的出血症状,二组在再住院率方面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不良事件发生率二者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辫狭窄合并房颤在PBMV术后控制心律比控制心率在病人再住院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更好地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心病 心房颤动 二尖瓣狭窄 PBMV术 心律 心率
下载PDF
PBMV术后心房颤动复律时机分析
17
作者 刘成华 肖兴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PBMV 复律时机 术后 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 同步直流电复律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治疗措施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面神经炎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兴花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64-65,共2页
急性面神经炎是由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面神经急性水肿、脱髓鞘等病理改变,表现为患侧不能做皱额、闭目、鼓腮、蹙眉和吹口哨等动作,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示齿时口角被牵向健侧等.目前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神经营养剂、抗病毒药物及... 急性面神经炎是由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面神经急性水肿、脱髓鞘等病理改变,表现为患侧不能做皱额、闭目、鼓腮、蹙眉和吹口哨等动作,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示齿时口角被牵向健侧等.目前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神经营养剂、抗病毒药物及B族维生素等,辅以针灸、推拿、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本研究主要观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面神经炎 神经节苷脂 综合治疗 疗效观察 高压氧 肾上腺皮质激素 非特异性炎症 神经营养剂
原文传递
高压氧综合治疗面神经炎147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兴花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0-72,共3页
面神经炎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高压氧综合治疗已有报道。笔者使用神经电生理技术评价高压氧综合治疗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高压氧综合治疗 面神经炎 疗效分析 神经电生理技术 非特异性炎症 周围性面瘫 治疗效果 茎乳孔
原文传递
肺囊肿误诊为肺结核36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肖兴花 刘成华 王守利 《综合临床医学》 1998年第1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肺囊肿 误诊 诊断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