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氢材料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与教学实践
1
作者 卢洋藩 肖学章 +2 位作者 刘芙 程逵 陈立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3-386,共4页
针对固态储氢材料制备及性能测试线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时间、空间和深度限制,设计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实验内容包含一类材料、两个体系、两类制备技术、三种性能测试方法,并且结合动画展示材料内部原子级别的反应机理,既让学生亲自体... 针对固态储氢材料制备及性能测试线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时间、空间和深度限制,设计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实验内容包含一类材料、两个体系、两类制备技术、三种性能测试方法,并且结合动画展示材料内部原子级别的反应机理,既让学生亲自体验、直接观察每一步实验过程,又能深入理解实验机理,实现了多个维度的以虚补实和探究型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材料制备 吸放氢动力学 放氢热力学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下载PDF
Mg-Fe-Ni非晶储氢电极材料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学章 陈长聘 +3 位作者 王新华 陈立新 王丽 高林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5-568,共4页
采用XRD、SEM、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机械球磨合成的Mg-Fe-Ni非晶储氢电极材料的微结构和电化学储氢性能.结果表明,镁含量和镍粉添加量对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对于(xMg+Fe)+200%(质量分数,余同)Ni(x=2、3)复合物,随Mg含量增... 采用XRD、SEM、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机械球磨合成的Mg-Fe-Ni非晶储氢电极材料的微结构和电化学储氢性能.结果表明,镁含量和镍粉添加量对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对于(xMg+Fe)+200%(质量分数,余同)Ni(x=2、3)复合物,随Mg含量增加,最大放电容量增大.当x=2、3时复合物的最大放电容量分别为391.9、480.8mA·h·g-1.无镍的(3Mg+Fe)复合物最大放电容量仅为23.8mA·h·g-1;对于(3Mg+Fe)+y%Ni(y=0、50、100、200),随着镍添加量的增加,球磨120h合成复合物的最大放电容量先增加后减小,并在y=100时达到最高值519.5mA·h·g-1.微结构分析表明,无镍的Mg-Fe复合物经120h球磨后仍为Mg和Fe两个单相混合组织,无新相产生,而加入镍粉有助于Mg-Fe非晶相的形成,Ni还起到良好的表面电催化作用,改善了非晶Mg-Fe-Ni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电极材料 机械合金化 非晶态 电化学性能 微结构
下载PDF
络合氢化物Ti-NaAlH_4的制备与储氢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肖学章 陈立新 +2 位作者 王新华 李寿权 陈长聘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11-1515,共5页
采用Ti粉为催化剂前驱体、预处理Al粉和NaH为合成原料,通过机械球磨-加氢方法合成出络合氢化物Ti-NaAlH4,系统研究了球磨保护气氛、球磨时间和氢化加氢压力等制备参数对其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Ti-NaAlH4储氢特性有很大影... 采用Ti粉为催化剂前驱体、预处理Al粉和NaH为合成原料,通过机械球磨-加氢方法合成出络合氢化物Ti-NaAlH4,系统研究了球磨保护气氛、球磨时间和氢化加氢压力等制备参数对其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Ti-NaAlH4储氢特性有很大影响.与氩气保护气氛相比,在氢气气氛中球磨制备的复合物具有更高的吸放氢性能.在氢气保护气氛下,随着球磨时间从6h增至24h,复合物的吸氢容量和吸氢速率先增后减,12h时达到最佳值,而复合物的放氢容量和放氢速率则逐渐增高;进一步延长球磨时间会使颗粒发生团聚,从而导致吸氢性能下降.随着氢化加氢压力从7.5MPa升至13.5MPa,复合物的吸氢容量(质量分数)由2.83%逐渐增至4.21%.复合物球磨后出现的Na3AlH6中间氢化物相表明,在氢气下掺Ti球磨对NaH和Al的氢化反应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氢化物 储氢性能 催化作用 NaAlH4 掺Ti
下载PDF
球磨Mg_(17)Al_(12)纳米晶/非晶合金的微结构和储氢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肖学章 陈立新 +4 位作者 刘广成 王爽 李寿权 王新华 陈长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68-1372,共5页
采用镁粉和铝粉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方法制备了Mg17Al12纳米晶/非晶储氢合金,系统研究了球磨时间对合金微结构和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时间对Mg17Al12合金的微结构和储氢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球磨时间t从10 h延长到100 h,合金发... 采用镁粉和铝粉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方法制备了Mg17Al12纳米晶/非晶储氢合金,系统研究了球磨时间对合金微结构和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时间对Mg17Al12合金的微结构和储氢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球磨时间t从10 h延长到100 h,合金发生从晶态(t≤50 h)到纳米晶态(t=70 h)再到非晶态(t=100 h)的结构转变;样品的平均颗粒尺寸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球磨时间为30、70和100 h后的Mg17Al12合金在350℃时的最大储氢量(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3%、4.27%和4.18%,而相同条件下铸态Mg17Al12合金的最大储氢量只有2.85%;球磨时间为70 h的Mg17Al12纳米晶合金在200、280和320℃的储氢量分别为1.07%、3.02%和4.07%;球磨时间为100 h的Mg17Al12非晶合金在200℃时30 min内的吸氢量(氢的质量分数)可达到2.84%,分别为相同条件下纳米晶合金和铸态合金的2.7倍和5.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17AL12 球磨 纳米晶 非晶 储氢性能
下载PDF
非晶Mg-Fe复合物的机械球磨制备及其电化学储氢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肖学章 陈长聘 +4 位作者 王新华 陈立新 高林辉 王丽 杜树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研究了机械球磨制备的(2Mg+Fe)+x%N i(x=0,50,100,200)复合物的微结构和电化学储氢性能.结果表明,不加镍粉时,镁粉与铁粉混合物经120 h球磨后仍然为纯镁与纯铁两相组织,其电化学放电容量不到20 mA.h/g.而加入镍粉和提高球磨强度有助于Mg... 研究了机械球磨制备的(2Mg+Fe)+x%N i(x=0,50,100,200)复合物的微结构和电化学储氢性能.结果表明,不加镍粉时,镁粉与铁粉混合物经120 h球磨后仍然为纯镁与纯铁两相组织,其电化学放电容量不到20 mA.h/g.而加入镍粉和提高球磨强度有助于Mg-Fe非晶的形成,并使颗粒尺寸减小,添加镍粉越多,Mg-Fe非晶化程度越高,放电容量越大,而组合钢球混合球磨的粉末比等径钢球球磨的非晶化程度更高,颗粒也更加细小均匀.在x=100时,不同尺寸和等径钢球球磨120 h合成的Mg2Fe非晶复合物的最大放电容量分别达到542.0和455.3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储氢电极 机械合金化 非晶 电化学性能 球磨参数
下载PDF
机械球磨(2Mg+Fe)+x%Ni(x=0~200)复合物的微结构和电化学吸放氢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肖学章 陈长聘 +2 位作者 陈立新 王丽 王新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54-158,共5页
系统研究了机械球磨(2 Mg+Fe)+x%(mass)Ni(x=0,50,100,200)复合物的微结构和电化学吸放氢性能。结果表明,镍粉加入量和球磨时间对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影响。无镍复合物的最大放电容量仅为17 mA·h·g^(-1);随着镍粉含量... 系统研究了机械球磨(2 Mg+Fe)+x%(mass)Ni(x=0,50,100,200)复合物的微结构和电化学吸放氢性能。结果表明,镍粉加入量和球磨时间对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影响。无镍复合物的最大放电容量仅为17 mA·h·g^(-1);随着镍粉含量的增加,球磨120 h合成复合物的最大放电容量先增加后减小,并在x=100时达到最高值455 mA·h·g^(-1)。当镍粉加入量为x=200时,球磨时间从0增至120h,其最大放电容量先增加后减小,球磨60h的放电容量达467mA·h·g^(-1)。微结构分析表明,无镍的2Mg+Fe复合物经200h球磨后仍为Mg和Fe单相组织,无新相产生。加入镍粉有助于Mg_2Fe非晶的形成,并使晶粒尺寸减小;而且复合物中的Ni粉和Fe粉具有良好的表面电催化作用,有效改善了非晶Mg_2Fe的电化学吸放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球磨 镁基复合物 电化学性能 微结构
下载PDF
Ti-Zr催化剂对NaH/Al复合物可逆储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学章 陈立新 +5 位作者 范修林 葛红卫 李寿权 应窕 王新华 陈长聘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3-427,共5页
采用机械球磨(NaH/Al+Ti)和(NaH/Al+Ti-Zr)复合物的方法加氢制备了NaAlH4配位氢化物,系统研究了Ti、Ti-Zr催化剂以及不同加氢条件对其可逆储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NaH/Al体系的吸放氢性能,共掺金属Ti粉/Zr粉的催化作用比单独掺金... 采用机械球磨(NaH/Al+Ti)和(NaH/Al+Ti-Zr)复合物的方法加氢制备了NaAlH4配位氢化物,系统研究了Ti、Ti-Zr催化剂以及不同加氢条件对其可逆储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NaH/Al体系的吸放氢性能,共掺金属Ti粉/Zr粉的催化作用比单独掺金属Ti粉的催化作用要好.随着加氢温度从85℃上升到140℃,体系的吸氢容量先增后减,并在120℃时达到最大值;同时,发现共掺Ti-Zr催化剂的复合物具有最佳的储氢性能,在120和85℃时的吸氢量分别为4.61%和3.52%(w),比仅掺Ti催化剂的复合物分别高出0.40%和0.70%(w)的吸氢量.随着加氢压力的增大,(NaH/Al+Ti-Zr)复合物的吸氢性能随之提高.XRD和DSC分析结果表明,NaAlH4体系的放氢过程明显发生两步分解反应,共掺Ti-Zr催化剂的复合物储氢性能优于单独掺Ti催化剂的原因是,共掺催化剂能有效改善NaAlH4体系吸放氢反应的动力学性能,并降低体系的放氢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氢化物 NaAlH_4 掺Ti-Zr 球磨 储氢性能
下载PDF
La_(1.8)Ca_(0.2)Mg_(14)Ni_3+x% Ti合金的微结构和储氢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学章 王新华 +3 位作者 陈立新 李寿权 汤滢 陈长聘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0-793,共4页
研究了机械球磨La1.8Ca0.2Mg14Ni3+x%Ti(质量分数,下同)(x=0,5,10)合金的微结构和储氢性能。气态吸放氢研究表明。加入钛粉球磨能有效提高合金的活化性能、储氢容量和吸放氢速率。铸态合金经过6次活化后,在613K时放氢量为4.1... 研究了机械球磨La1.8Ca0.2Mg14Ni3+x%Ti(质量分数,下同)(x=0,5,10)合金的微结构和储氢性能。气态吸放氢研究表明。加入钛粉球磨能有效提高合金的活化性能、储氢容量和吸放氢速率。铸态合金经过6次活化后,在613K时放氢量为4.12%(质量分数,下同)。加Ti球磨改性10h后,随着X增加,合金经过2次~3次循环基本完全活化。吸放氢性能也相应提高。Ti含量在x=0,5,10时合金在613K的放氢量分别为4.69%,4.80%,4.83%:当x=10时合金在373K的吸氢量达到3%以上,在600K经过2min就能达到4.81%(为最大吸氢量的97%)。微结构分析表明。具有表面催化活性的Ti粉与合金基体表面进行复合,并使合金发生部分非晶转变,能有效改善La1.8Ca0.2Mg14Ni3合金的储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氢化物 球磨 La-Mg基合金 Ti粉 储氢合金
下载PDF
添加镍粉球磨对Mg_(17)Al_(12)合金相结构及电化学储氢性能的影响(英文)
9
作者 肖学章 葛红卫 +4 位作者 陈立新 王新华 李寿权 王丽 陈长聘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86-87,90,共3页
研究了Mg17Al12铸态合金和Mg17Al12+x%Ni(x=50~200)球磨复合物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Mg17Al12-Ni复合物的相结构和放电容量主要取决于复合物中镍粉的加入量。加入的镍粉越多,越利于非晶结构的形成,其放电容量就越大。球磨120... 研究了Mg17Al12铸态合金和Mg17Al12+x%Ni(x=50~200)球磨复合物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Mg17Al12-Ni复合物的相结构和放电容量主要取决于复合物中镍粉的加入量。加入的镍粉越多,越利于非晶结构的形成,其放电容量就越大。球磨120h的MgAl+200%Ni复合物在303K的放电容量高达658.2mAh.g-1(除去镍粉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MG17AL12 球磨 电化学性能 相结构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轧制复合Cu/Mo/Cu电子封装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海山 王志法 +2 位作者 姜国圣 肖学章 莫文剑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20,共4页
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轧制复合Cu/Mo/Cu电子封装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轧向导电能力和厚度方向导热能力有显著影响 ,退火温度为 85 0℃时 ,Cu/Mo/Cu电子封装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关键词 电子封装材料 Cu/Mo/Cu 轧制复合 退火温发 任一芭
下载PDF
2LiBH_4+MgH_2体系放氢过程中MgB_2的形成机理(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寇化秦 肖学章 +2 位作者 陈立新 李寿权 王启东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040-1046,共7页
对2LiBH4+MgH2体系放氢过程中MgB2的形成条件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的4.0×105Pa初始氢背压下放氢时,会抑制2LiBH4+MgH2体系中LiBH4的自行分解,进而使其与MgH2分解放氢后生成的Mg发生反应生成MgB2,同时在450°C、9.6... 对2LiBH4+MgH2体系放氢过程中MgB2的形成条件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的4.0×105Pa初始氢背压下放氢时,会抑制2LiBH4+MgH2体系中LiBH4的自行分解,进而使其与MgH2分解放氢后生成的Mg发生反应生成MgB2,同时在450°C、9.6h内释放出9.16%(质量分数)的氢气;而在较低的1.0×102Pa初始氢背压下放氢时,体系中LiBH4会先行发生自行分解,从而不能与Mg发生反应生成MgB2,在450°C、5.2h内只能放出7.91%的氢气。2LiBH4+MgH2体系放氢生成MgB2可以使放氢反应进行得更彻底,并释放出更多的氢气。2LiBH4+MgH2放氢时MgB2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孕育?长大的过程,随着氢背压的增高,孕育期缩短;而随着反应温度的降低,孕育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氢化物 LiBH4 MGB2 储氢 形成机理
下载PDF
掺Ti球磨NaH/Al复合物的微结构和储氢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新华 肖学章 +2 位作者 陈立新 李寿权 陈长聘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60-1362,共3页
In this paper,the microstructure and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of the(NaH/Al)+x(molar fraction,%) Ti(x=0,4,6, 10)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It was found that the reversible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can b... In this paper,the microstructure and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of the(NaH/Al)+x(molar fraction,%) Ti(x=0,4,6, 10)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It was found that the reversible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can be improved by mechanically ball-milling the(NaH/Al) mixture together with Ti powder.H2 is a better ball-milling atmosphere than Ar,because a part of NaH is consumed during the ball-milling under an Ar atmosphere.As the Ti content increases,the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are enhanced gradually.In case of x=10,the reversible hydrogen absorption/desorption capacities of the composites milled for 6 h under the H2 atmosphere reach 4.01% and 3.93%(mass fraction),respectively.The catalytic mechanism of the Ti-doped NaH/Al composites system is discussed brief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氢化物 储氢性能 机械球磨 NaAlH4 TI
下载PDF
TiC催化剂对铝氢化钠吸放氢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立新 范修林 +4 位作者 肖学章 薛晶文 李寿权 葛红卫 陈长聘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297-1302,共6页
采用氢化NaH/Al+xTiC(x=0,5%,8%,10%,摩尔分数)混合物的方法制备TiC掺NaAlH4配位氢化物,系统研究TiC催化剂含量对样品吸放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iC能有效改善铝氢化钠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样品的加氢速率随着TiC含量的增加而提高;TiC... 采用氢化NaH/Al+xTiC(x=0,5%,8%,10%,摩尔分数)混合物的方法制备TiC掺NaAlH4配位氢化物,系统研究TiC催化剂含量对样品吸放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iC能有效改善铝氢化钠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样品的加氢速率随着TiC含量的增加而提高;TiC掺NaAlH4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吸放氢循环稳定性,掺杂10%TiC(摩尔分数)的NaAlH4复合物经过8次吸放氢循环后,其吸、放氢容量仍可稳定保持为4.5%和3.8%(质量分数);TiC掺NaAlH4复合物的颗粒尺寸可降低到50-100nm,这对改善体系吸放氢反应动力学起到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铝氢化钠 TiC催化剂 动力学性能 球磨
下载PDF
室内氢气泄漏扩散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4
作者 卢明 徐晔 肖学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9-33,共5页
氢能是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之一,氢气的安全储存是氢能应用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大容量金属储氢装置的室内氢气泄漏扩散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室内储氢罐的泄漏扩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氢气泄漏扩散的速度... 氢能是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之一,氢气的安全储存是氢能应用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大容量金属储氢装置的室内氢气泄漏扩散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室内储氢罐的泄漏扩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氢气泄漏扩散的速度分布、浓度分布。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得出在该模拟条件下,氢气泄漏时的流动状态为射流湍流;泄漏后上浮扩散,空间密闭时积累于室顶;通风条件下大部分区域的氢气浓度仍然高于安全限值。通过数值模拟,总结出氢气在室内环境下的泄漏扩散规律,可为氢气泄漏事故的处理消防安全设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环境 大容量金属储氢装置 氢气泄漏扩散 数值模拟
下载PDF
Ti_(10)V_(83-x)Fe_6ZrMn_x(x=0~6)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储氢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杭州明 肖学章 +4 位作者 吴哲 李寿权 葛红卫 陈长聘 陈立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43-1846,共4页
采用磁悬浮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Ti10 V83-x Fe6ZrMnx(x=0、2、4、6)储氢合金,系统研究了Mn含量对合金微观结构和储氢特性的影响。XRD及SEM分析表明,无Mn合金(x=0)具有体心立方(bcc)结构的Ti-V基固溶体单相结构,而含Mn合金(x=2~6)均由bc... 采用磁悬浮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Ti10 V83-x Fe6ZrMnx(x=0、2、4、6)储氢合金,系统研究了Mn含量对合金微观结构和储氢特性的影响。XRD及SEM分析表明,无Mn合金(x=0)具有体心立方(bcc)结构的Ti-V基固溶体单相结构,而含Mn合金(x=2~6)均由bcc主相和C14型Laves第二相组成;随着Mn含量的增加,合金bcc主相的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逐渐减小。储氢性能测试表明:该系列合金的吸氢动力学性能较好,在室温和4MPa初始氢压条件下,含Mn合金无需氢化孕育期就能快速吸氢;随着Mn含量的增加,合金的P-C-T放氢平台倾斜度逐渐减小,333K放氢平台压力先增后减,并在x=4达到最高;但合金的室温吸氢容量和333K有效放氢容量随Mn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Ti-V基固溶体 微观结构 储氢性能 MN含量
下载PDF
Ti_(1.0)V_xMn_(2-x)(x=0.6~1.6)合金的微结构和储氢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树立 王新华 +4 位作者 陈立新 李寿权 陈长聘 汤滢 肖学章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85-1288,共4页
系统研究了V替代Mn对Ti1.0VxMn2-x(x=0.6~1.6)合金的相结构及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x的增加,合金由Laves和bcc两相结构逐渐变化到bcc单相结构,吸氢量也随之增加;当V含量增加到x≥1.2时,合金具有bcc单相结构,合金最大吸... 系统研究了V替代Mn对Ti1.0VxMn2-x(x=0.6~1.6)合金的相结构及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x的增加,合金由Laves和bcc两相结构逐渐变化到bcc单相结构,吸氢量也随之增加;当V含量增加到x≥1.2时,合金具有bcc单相结构,合金最大吸氢量达到3.5%(质量分数),但是由于缺少脆性的Laves相,合金的活化性能变差,饱和吸氢时间也有所延长;随着V含量的增加,合金主相bcc相晶胞体积增大,从而导致合金PCT曲线平台压力降低,滞后效应也逐渐增大,但平台趋向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bcc固溶体 LAVES相 活化 相结构
下载PDF
MgH_2粒径对2LiBH_4+MgH_2体系放氢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寇化秦 桑革 +3 位作者 陈立新 肖学章 邓帅帅 黄志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47-2352,共6页
研究了MgH2粒径对2LiBH4+MgH2体系放氢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能球磨方式对50~100μm粒径的MgH2预球磨96 h,其粒径可减小到100~200 nm.结果表明,对MgH2进行预球磨可使2LiBH4+MgH2体系的两步放氢温度分别降低58和24℃,并可明显提高体... 研究了MgH2粒径对2LiBH4+MgH2体系放氢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能球磨方式对50~100μm粒径的MgH2预球磨96 h,其粒径可减小到100~200 nm.结果表明,对MgH2进行预球磨可使2LiBH4+MgH2体系的两步放氢温度分别降低58和24℃,并可明显提高体系的放氢动力学性能.XRD结果表明,MgH2粒径的减小有利于放氢过程中MgB2的生成,从而提高体系放氢产物的可逆吸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H4 MgH2 储氢 动力学 粒径
下载PDF
利用球磨制备CeMg_(12)+x%Ni(x=0~200)复合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王丽 王新华 +1 位作者 陈长聘 肖学章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i003-i003,共1页
研究了铸态CeMg12合金及球磨制备的CeMg12+x%(质量分数)Ni复合贮氢电极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球磨制备的CeMg12+x%Ni复合贮氢电极合金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放电容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球磨过程中加入的镍粉的量。加入的镍粉越多,... 研究了铸态CeMg12合金及球磨制备的CeMg12+x%(质量分数)Ni复合贮氢电极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球磨制备的CeMg12+x%Ni复合贮氢电极合金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放电容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球磨过程中加入的镍粉的量。加入的镍粉越多,越有利于非晶结构的形成。而且复合贮氢电极的放电容量也随镍粉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经过90h球磨后制得的非晶态的CeMg12+200%Ni复合贮氢合金,其303K下的放电容量高达1170mAh·g-1(Ce2Mg17)-1。电化学容量的提高应归因于非晶结构的形成以及Ni粉对表面状态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电化学性能 铸态铈镁合金 球磨 非晶结构
下载PDF
V_(2.1)TiNi_(0.4)Zr_(0.06)Cu_(0.03)M_(0.10)(M=Cr,Co,Fe,Nb,Ta)储氢合金的微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贾彦敏 刘飞烨 +3 位作者 肖学章 杭州明 雷永泉 陈立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7-252,共6页
采用磁悬浮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V2.1TiNi0.4Zr0.06Cu0.03M0.10(M=Cr,Co,Fe,Nb,Ta)储氢电极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衍射能谱(EDS)分析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添加元素M对合金微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磁悬浮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V2.1TiNi0.4Zr0.06Cu0.03M0.10(M=Cr,Co,Fe,Nb,Ta)储氢电极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衍射能谱(EDS)分析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添加元素M对合金微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合金均由BCC结构的V基固溶体主相和C14型Laves第二相组成,且第二相沿主相晶界形成三维网状分布;Cr、Nb和Ta元素主要分布在合金主相中,而Co和Fe元素主要分布在第二相中.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V2.1TiNi0.4Zr0.06Cu0.03合金中掺加Cr、Co、Fe、Nb或Ta元素后,虽然会降低最大放电容量,但能有效抑制合金中V和Ti的腐蚀溶出,提高电极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同时还能明显改善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相比之下,V2.1TiNi0.4Zr0.06Cu0.03Cr0.10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微结构 电化学性能 V基固溶体 多元合金化
下载PDF
化学计量比和放氢背压对LiBH_4+xMg_2NiH_4体系放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帅帅 肖学章 +4 位作者 陈立新 韩乐园 李寿权 葛红卫 王启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30-2034,共5页
研究了不同化学计量比(x=0.25,0.5,0.75,1.0,1.25)和放氢背压(1×10-4和0.4 MPa)对LiBH4+xMg2NiH4复合体系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化学计量比(x)的增加,复合体系的放氢温度逐渐降低,放氢动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但放氢容量逐渐... 研究了不同化学计量比(x=0.25,0.5,0.75,1.0,1.25)和放氢背压(1×10-4和0.4 MPa)对LiBH4+xMg2NiH4复合体系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化学计量比(x)的增加,复合体系的放氢温度逐渐降低,放氢动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但放氢容量逐渐降低;其中,在1×10-4和0.4 MPa初始放氢背压下,LiBH4+0.75Mg2NiH4体系具有最佳放氢动力学性能和较高的储氢容量.结果表明,放氢背压和化学计量比均会对高温下液相LiBH4与固态Mg2NiH4的润湿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复合体系的放氢路径和放氢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储氢性能 化学计量比 LiBH4 MG2NIH4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