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根肿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肖崇刚 郭向华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7-603,共7页
对甘蓝根肿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休眠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4℃,最适pH值6.0~6.7,致死温度45℃,肿根腐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萌发率,光对休眠孢子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该菌休眠孢子在感病寄主的根分泌物溶液中萌发率最高,达75%。耐... 对甘蓝根肿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休眠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4℃,最适pH值6.0~6.7,致死温度45℃,肿根腐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萌发率,光对休眠孢子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该菌休眠孢子在感病寄主的根分泌物溶液中萌发率最高,达75%。耐病甘蓝品种及番茄的根分泌物均能刺激休眠孢子萌发。通过电镜观察,根肿病菌休眠孢子为近球形,孢壁有乳状突起,直径2.1~3.1mm(平均直径2.5mm)。游动孢子为近球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6~3.6mm,同侧着生不等长尾鞭式双鞭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根肿病菌 生物学特性 休眠孢子 萌发
下载PDF
涪陵榨菜根肿病病菌鉴定及主要特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肖崇刚 郭向华 +1 位作者 韩海波 彭洪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9-541,共3页
重庆市涪陵榨菜根肿病标样经扫描电镜观察 ,其休眠孢子囊近球形 ,孢壁不光滑 ,直径为 2 .1~ 2 .6 μm ;休眠孢子囊萌发产生双鞭毛游动孢子。结合症状特征 ,鉴定为十字花科根肿病 (PlasmodiophorabrassicaeWoron)。该菌的休眠孢子囊萌... 重庆市涪陵榨菜根肿病标样经扫描电镜观察 ,其休眠孢子囊近球形 ,孢壁不光滑 ,直径为 2 .1~ 2 .6 μm ;休眠孢子囊萌发产生双鞭毛游动孢子。结合症状特征 ,鉴定为十字花科根肿病 (PlasmodiophorabrassicaeWoron)。该菌的休眠孢子囊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2 4℃ ,最适pH值为 6 .2 ,致死温度为 4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榨菜 根肿瘤 病菌鉴定 特性 休眠孢子囊
下载PDF
甘蓝黑腐病菌细菌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肖崇刚 刘灼均 蔡岳松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2期162-164,共3页
对11个地区的甘蓝黑腐病菌菌株的细菌学研究表明,在36℃下,均不能在肉汁胨培养液中生长,而能在胰蛋白胨营养液中生长。
关键词 甘蓝 黑腐病菌 菌株 细菌学
下载PDF
一种甘蓝黑腐病接种新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肖崇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5-35,共1页
一种甘蓝黑腐病接种新方法肖崇刚(重庆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630716)甘蓝黑腐病是甘蓝产区常见病害,此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选育抗病品种。抗病鉴定中过去常用的剪叶接种,此法不能真实地反应品种田间抗性;而喷雾接种,由于侵入... 一种甘蓝黑腐病接种新方法肖崇刚(重庆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630716)甘蓝黑腐病是甘蓝产区常见病害,此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选育抗病品种。抗病鉴定中过去常用的剪叶接种,此法不能真实地反应品种田间抗性;而喷雾接种,由于侵入途径的局限常出现菌体不能进入水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黑腐病 接种试验
下载PDF
桑细菌性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Boyer and lambert)Young et al]的冰核活性研究
5
作者 肖崇刚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4期333-336,共4页
对不同桑园桑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Boyer andlambert)Young et al)菌株的冰核活性测定表明,冰核活性细菌占17.8%.冰核活性菌不能利用山梨醇,但能产生硫化氢;而无冰核活性菌株则相反.
关键词 桑疫病菌 冰核活性细菌 病原细菌
下载PDF
防治烟草赤星病有益内生细菌的筛选及抑菌作用 被引量:65
6
作者 易龙 肖崇刚 +2 位作者 马冠华 王万能 龙良鲲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2,共4页
从健康烟草的叶、茎中分离到 30 2株非病原内生细菌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 ,筛选出对烟草赤星病菌 [Alternar iaalternata(Fr.)Keissl]不同致病力的 4个代表菌株均有拮抗作用的 1 1个菌株。室内测定其对赤星病菌抑菌带的宽度达 5 5~ 1 3 ... 从健康烟草的叶、茎中分离到 30 2株非病原内生细菌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 ,筛选出对烟草赤星病菌 [Alternar iaalternata(Fr.)Keissl]不同致病力的 4个代表菌株均有拮抗作用的 1 1个菌株。室内测定其对赤星病菌抑菌带的宽度达 5 5~ 1 3 2mm ;拮抗、防病试验测定 ,来自叶片内的内生菌株Itb1 6 2对赤星病菌有较强和稳定的拮抗作用 ,对赤星病有 5 2 0 %的防病效果。无菌滤液实验表明 ,拮抗内生细菌Itb1 6 2无菌滤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有效地抑制菌丝生长 ,减少孢子萌发 ,且浓度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菌 内生细菌 筛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棉叶总蛋白提取及SDS-PAGE电泳的改良 被引量:18
7
作者 沙月霞 简桂良 +2 位作者 肖崇刚 卢美光 曹承忠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6-150,共5页
对棉花叶片总蛋白的几种提取方法及影响蛋白定量和SDS-PAGE电泳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确立了一套适用于棉花蛋白提取、定量、凝胶制备、电泳、脱色以及干胶制备的方法。发现利用25mmol·L1,pH8.0Tris-HCl缓冲液提取的棉花叶片总蛋白,提... 对棉花叶片总蛋白的几种提取方法及影响蛋白定量和SDS-PAGE电泳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确立了一套适用于棉花蛋白提取、定量、凝胶制备、电泳、脱色以及干胶制备的方法。发现利用25mmol·L1,pH8.0Tris-HCl缓冲液提取的棉花叶片总蛋白,提取效率高,蛋白齐全。采用改良后的棉花SDS-PAGE电泳方法—改良丙酮沉降法,电泳结果显示,条带清晰、数量多、分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S-PAGE电泳 蛋白提取 改良 棉叶 棉花叶片 提取方法 提取效率 电泳方法 总蛋白 缓冲液 沉降法 分辨率 定量 制备
下载PDF
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及抗根肿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8
作者 司军 李成琼 +1 位作者 任雪松 肖崇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69-72,共4页
本文对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病原菌的症状、分类、分布、生物学特征 ,以及十字花科植物抗根肿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
关键词 十字花科植物 根肿病 抗病育种 研究进展 症状 病原
下载PDF
甘蓝根肿病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司军 李成琼 +2 位作者 肖崇刚 任雪松 王小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8-662,共5页
采用4×4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对甘蓝苗期根肿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性受3对以上基因控制,为不完全隐性,回交效应极显著,正反交效应差异不显著,呈现核遗传,细胞质的作用不明显。甘蓝对根肿病抗性的狭义遗传力较高... 采用4×4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对甘蓝苗期根肿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性受3对以上基因控制,为不完全隐性,回交效应极显著,正反交效应差异不显著,呈现核遗传,细胞质的作用不明显。甘蓝对根肿病抗性的狭义遗传力较高。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较重要,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加性效应是主要的。这种抗性表现在亲代和F1代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呈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根肿病 抗性 遗传规律 双列杂交
下载PDF
防治辣椒疫病的芽孢菌株的筛选及其抑菌效果的测定 被引量:18
10
作者 严占勇 肖崇刚 +2 位作者 易龙 王开真 田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0,共3页
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出293个分离物,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对辣椒疫霉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5个芽孢菌株。室内测定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带宽达8.0-11.3mm。温室控病试验表明,芽孢菌Bn-130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最好,达64.7%。无菌滤液试... 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出293个分离物,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对辣椒疫霉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5个芽孢菌株。室内测定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带宽达8.0-11.3mm。温室控病试验表明,芽孢菌Bn-130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最好,达64.7%。无菌滤液试验表明,拮抗菌Bn-130无菌滤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地抑制菌丝生长,减少孢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抑菌效果 筛选 菌株 辣椒疫霉菌 根际土壤 对峙培养 拮抗作用 室内测定 防治效果 菌丝生长 浓度范围 孢子萌发 分离物 芽孢菌 拮抗菌 试验 滤液 无菌 温室
下载PDF
植物病原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GMI1000中分泌蛋白信号肽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俊丽 吴金钟 +2 位作者 肖崇刚 李常军 王贵学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09-1416,共8页
利用SignalP3.0、TMHMM2.0、TargetP1.01、LipoP1.0和PSORTb蛋白分析软件并结合L值计算,对植物病原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GMI1000菌株基因组中的全部3440个ORFs进行了分析预测,确定其中186个ORFs所编码蛋白质的N-端有信号肽序列,... 利用SignalP3.0、TMHMM2.0、TargetP1.01、LipoP1.0和PSORTb蛋白分析软件并结合L值计算,对植物病原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GMI1000菌株基因组中的全部3440个ORFs进行了分析预测,确定其中186个ORFs所编码蛋白质的N-端有信号肽序列,且它们的氨基酸残基相对保守。其中134条具有分泌型信号肽,22条具有RR-motif型信号肽,30条具有信号肽酶Ⅱ型信号肽。对各类信号肽及其结构域的长度作了系统的分析。未发现Prepilin-like信号肽和细菌素和信息素信号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lstonia SOLANACEARUM 基因组 信号肽 蛋白分析
下载PDF
部分烟区烟草病毒病病原检测及复合侵染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青玲 牛颜冰 +2 位作者 吴楚钊 肖崇刚 周常勇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4,共7页
为明确主要烟区烟草病毒病的主要病毒种类,采用抗原直接包被ELISA法对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河南、陕西和甘肃等省市部分烟区采集的266个烟草病毒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共检测到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烟草... 为明确主要烟区烟草病毒病的主要病毒种类,采用抗原直接包被ELISA法对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河南、陕西和甘肃等省市部分烟区采集的266个烟草病毒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共检测到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及芜菁花叶病毒(Turnipmo-saic virus,TuMV)等5种病毒。其中PVY的侵染最普遍,总检出率达75.56%;TMV、CMV、ToMV和TuMV的总检出率分别为65.41%、57.14%、36.84%和34.59%,其中,ToMV和TuMV仅在云南、四川、贵州和重庆样品中检测到。在257个阳性样品中有97个样品受CMV、TMV或PVY单独侵染,其检出率分别为7.39%、13.23%和17.12%;其余样品均受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其中55.63%的样品中检测到5种病毒复合侵染。田间烟草样品表现出复杂的病毒病症状类型。这些结果说明田间烟草病毒复合侵染现象严重,PVY已成为当前我国烟区的优势毒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病毒 复合侵染
下载PDF
4种甘蓝根肿病分级标准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道军 陈国康 +3 位作者 杨晓琴 姚永红 马强 肖崇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1-594,共4页
根肿病是甘蓝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但目前国内对其危害程度仍没有统一分级标准。本文依据室内接种试验和田间调查自拟了一个分级标准,并参考国内常用的陶伟林、司军、王恩彦提出的3种分级标准。应用这4种分级标准分别对田间随机抽取的15... 根肿病是甘蓝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但目前国内对其危害程度仍没有统一分级标准。本文依据室内接种试验和田间调查自拟了一个分级标准,并参考国内常用的陶伟林、司军、王恩彦提出的3种分级标准。应用这4种分级标准分别对田间随机抽取的150株甘蓝进行分级,调查分析了4种分级方法的病情指数差异,比较分析了4种分级标准不同级数与地上部分鲜重、结球鲜重之间相关系数大小差异,计算了4个标准中最高级数未结球株数占未结球总株数的比率。结果表明,作者自拟分级标准所获得病情指数大小居中,能较好地评估病害发生情况。地上部鲜重和结球鲜重与作者自拟标准级数相关性均为最大,表明作者自拟标准在4种分级标准中最为合理,应用结球鲜重大小变化来反应病害严重度更为科学。作者自拟标准的未结球情况集中发生在分级级数9级,所占未结球比率最大,比其它3种方法更能反映出生产实际状况。综上所述,作者自拟标准总体上优于其它3种方法,具有较高参考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根肿病 分级标准 应用评价
下载PDF
拮抗放线菌TA21对烟草根黑腐病菌的抑制及其控病作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易龙 肖崇刚 +2 位作者 马冠华 吴琼 窦彦霞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6-192,共7页
菌株TA21是一株从重庆烟区土壤中筛选出的对烟草根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为了明确其抑菌效果和控病作用及其在烟草根黑腐病生防中的应用潜力,本文进行了菌株TA21抑菌活性检测和温室控病测试;并通过形... 菌株TA21是一株从重庆烟区土壤中筛选出的对烟草根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为了明确其抑菌效果和控病作用及其在烟草根黑腐病生防中的应用潜力,本文进行了菌株TA21抑菌活性检测和温室控病测试;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分类的方法确定其分类地位。室内测定试验表明,菌株TA21对烟草根黑腐病菌的抑菌带宽达12.5mm;温室控病试验发现其对烟草根黑腐病防治效果达85.3%。无菌滤液试验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无菌滤液均能有效抑制烟草根黑腐病菌菌丝生长、减少孢子萌发。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细胞组分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TA21为链霉菌属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根黑腐病 吸水链霉菌 生物防治 抑菌作用
原文传递
甘蓝根肿病接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3
15
作者 司军 李成琼 +2 位作者 肖崇刚 任雪松 王小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6-219,共4页
分别比较了菌土接种、蘸根接种对发病的影响,结果显示菌土接种的发病最严重;在接种浓度试验中,浓度越高,发病越重;对不同的根肿菌进行接种比较发现重庆涪陵地区的根肿苗比成都地区根肿菌致病性强,以涪陵地区的根肿菌作为菌源,验证了2个... 分别比较了菌土接种、蘸根接种对发病的影响,结果显示菌土接种的发病最严重;在接种浓度试验中,浓度越高,发病越重;对不同的根肿菌进行接种比较发现重庆涪陵地区的根肿苗比成都地区根肿菌致病性强,以涪陵地区的根肿菌作为菌源,验证了2个抗病材料99033,99037和2个感病材料99076,99046。并根据实践建立了一套新的田间单株病情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根肿病 接种方法
下载PDF
青枯菌无致病力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肖田 肖崇刚 +1 位作者 邹阳 袁希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9-82,共4页
从茄子、番茄、辣椒、烟草青枯病株中分离出116株无致病力青枯菌,室内平板喷雾法拮抗试验结果表明,有21株菌在NA培养基上可明显抑制青枯菌TbRs的生长;烟草MSK326品种温室盆栽控病试验表明,Tmjd1-3和Aujd8-2-1两株菌具有较好控病效果,20 ... 从茄子、番茄、辣椒、烟草青枯病株中分离出116株无致病力青枯菌,室内平板喷雾法拮抗试验结果表明,有21株菌在NA培养基上可明显抑制青枯菌TbRs的生长;烟草MSK326品种温室盆栽控病试验表明,Tmjd1-3和Aujd8-2-1两株菌具有较好控病效果,20 d后的相对防效分别为58.4%和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青枯病菌 无致病力菌株 防效
下载PDF
烟草根围土壤对主要烟草病害的拮抗放线菌株筛选及其鉴定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国康 陈世春 +1 位作者 肖崇刚 王岩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34,共5页
从采自我国烟草主要产区的38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放线菌296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从中筛选出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有拮抗活性的菌株227株,其中对青枯病菌拮抗活... 从采自我国烟草主要产区的38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放线菌296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从中筛选出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有拮抗活性的菌株227株,其中对青枯病菌拮抗活性较高的YYD3-17、YYD3-19、YYD3-29、YYD3-32和HLL4-9菌株抑菌圈直径达45mm以上;对黑胫病菌拮抗活性较高的BXⅡ3-1、BXⅡ5-4、BXⅡ5-5、BXI21-1和YYD1-4菌株抑菌圈直径达25mm以上.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这10株放线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它们均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spp.).其中YYD3-17、YYD3-19、YYD3-29和YYD3-32属于灰红紫类群;BXⅡ3-1、BXI21-1同属于吸水类群;而BXⅡ5-4、BXⅡ5-5、YYD1-4和HLL4-9分属白色亚群、白孢亚群、金色亚群和绿色亚群.BXⅡ5-4和BXⅡ5-5分别被鉴定为白色链霉菌种(S.albus)和阿布拉链霉菌种(S.aburvi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拮抗链霉菌 青枯病菌 黑胫病菌 鉴定
原文传递
拮抗菌Ata 28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及种类鉴定 被引量:12
18
作者 易龙 马冠华 +1 位作者 杨水英 肖崇刚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0-103,共4页
从烟草叶片上分离到的细菌Ata 28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测定其对不同致病力的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ies) Keissler)均有拮抗作用,抑菌带的宽度达8.4 mm;在温室中进一步进行盆栽控... 从烟草叶片上分离到的细菌Ata 28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测定其对不同致病力的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ies) Keissler)均有拮抗作用,抑菌带的宽度达8.4 mm;在温室中进一步进行盆栽控病试验,防治效果为75.8%.无菌滤液试验表明,拮抗菌Ata 28的无菌滤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有效地抑制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减少孢子萌发,且浓度越高,抑制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菌 拮抗细菌 抑菌作用 生物防治
下载PDF
防治番茄青枯病内生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被引量:52
19
作者 龙良鲲 肖崇刚 窦彦霞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1,共3页
从番茄健株根内分离获得内生细菌 ,对其进行平板拮抗番茄青枯菌试验 ,得到 18株拮抗菌。温室控病试验表明 ,0 1 144和 0 1 182号菌株的控病效果分别为 48.6 %和 42 .8%,经鉴定两者均属芽孢杆菌属 (Bacillsspp)。
关键词 番茄 青枯病 内生细菌 筛选
下载PDF
枇杷花腐病病原物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4
20
作者 瞿付娟 窦彦霞 +1 位作者 肖崇刚 董国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经调查发现,在重庆发生的枇杷花腐病症状有2种类型:干腐型和湿腐型。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初步鉴定这两种症状分别由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eriobotrifolia(Guba)Chen et Cao]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经调查发现,在重庆发生的枇杷花腐病症状有2种类型:干腐型和湿腐型。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初步鉴定这两种症状分别由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eriobotrifolia(Guba)Chen et Cao]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枇杷花腐病害的发生与环境湿度有关,且湿度越大,病害发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花腐病 病原鉴定 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