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建庄 唐宇翔 +1 位作者 张凯建 杨海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5,共13页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是实现其材料到结构力学分析的桥梁纽带,成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结构基础理论的基石。介绍了作者团队多年来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采用模型化再生粗骨料方法,研究了复杂界面...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是实现其材料到结构力学分析的桥梁纽带,成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结构基础理论的基石。介绍了作者团队多年来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采用模型化再生粗骨料方法,研究了复杂界面过渡区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破坏行为的影响,揭示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细观损伤本质与演化机理;从静力作用到动力作用,系统地开展了不同工况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应力-应变行为试验研究,探明了载荷条件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应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相适应的力学与数学模型;进一步考虑再生粗骨料性能时空变异性,发现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响应的概率分布特征,提出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随机损伤本构关系;基于获得的本构模型,完成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构件时变可靠度分析和结构动力非线性分析,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提炼了相关研究结论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应力-应变关系 多工况受力 随机性 时变可靠度 非线性分析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结构顶升逆作法原理与技术发展
2
作者 肖建庄 徐浩林 +4 位作者 郭书浩 曾亮 夏冰 袁斌 蓝戊己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顶升逆作法综合了顶升和逆作法两种技术的不同特性,是一种在邻近地面对建筑逐层建造并逐层顶升的新型建造工艺。通过对顶升各阶段的原理分析,结合强时变结构特点,对顶升点选择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竖向顶升位移不同步工况下的结构... 顶升逆作法综合了顶升和逆作法两种技术的不同特性,是一种在邻近地面对建筑逐层建造并逐层顶升的新型建造工艺。通过对顶升各阶段的原理分析,结合强时变结构特点,对顶升点选择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竖向顶升位移不同步工况下的结构受力机理,厘清了装配式建筑结构顶升逆作法的受力特点,梳理了现有的相关配套技术,指出了目前装配式建筑结构顶升逆作法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针对新型建造工艺的强时变特征,提出了结合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两种技术进行智能调控的发展趋势,构建了面向减碳优化的综合目标函数,并通过算例证明合理的顶升方案对减少建造阶段构件内力的作用。结果表明:依托装配式建筑结构顶升逆作法原理,采用机械化施工取代人工作业、大重量顶升替换高空吊运,减少设备的层间转运和材料的竖向运输,能够在提高施工建造效率的同时,将工艺流程控制在临近地面的有效高度范围内,有望降低环境影响、减少碳排放、提高建筑结构在未来服役末期的资源化可行性,助力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造 顶升逆作法 时变性分析 装配式建筑结构
下载PDF
平陆运河土石方多路径利用的基础问题与解决途径
3
作者 肖建庄 沈剑羽 +4 位作者 马少坤 李卓峰 段珍华 程耀飞 肖绪文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1-262,共12页
平陆运河是西部地区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其建设过程将产生涵盖23种岩土类型、成分杂且分布散的土石方约3.39×10^(8)m^(3),因而土石方资源化利用是建设平陆运河绿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实施的土石方利用途径以抬填造地为主(占50... 平陆运河是西部地区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其建设过程将产生涵盖23种岩土类型、成分杂且分布散的土石方约3.39×10^(8)m^(3),因而土石方资源化利用是建设平陆运河绿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实施的土石方利用途径以抬填造地为主(占50%以上),存在高品质的资源化利用率低、产品应用需求研究滞后、创新技术少、数字化程度低、碳排放评价缺失等基础问题,阻碍了平陆运河土石方的多路径高效利用。本文针对相关基础问题,着重从资源化、数字化、低碳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平陆运河土石方利用创新解决途径:挖掘工程自身及周边地区的潜在应用需求,根据不同岩土的类型分别形成利用途径,实现多场景应用和多路径利用;构建开挖区土石方地质信息模型、土石方信息数据库等,形成土石方的数字化“挖-运-储-用”技术;建议针对多利用路径的碳排放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结合土石方数据库开展碳排放的动态评价,研发模块化移动式处置装备、原位利用技术以支持实现降本减碳。在平陆运河工程的现状基础上,资源化、数字化、低碳化的有机结合将为平陆运河绿色工程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也可为后续其他工程的土石方多路径利用提供技术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陆运河 土石方 多路径利用 地质信息模型 数据库 碳排放
下载PDF
粗骨料及混杂纤维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边晨 赵长军 +3 位作者 黄卫军 郭君渊 肖建庄 叶建龙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546,共11页
为评议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CA–UHPC)的基体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探究混杂纤维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修正的安德森(MAA)模型提出CA–UHPC基体配合比的两种设计思路,对不同粗骨料体积掺量(10%,12%,14%,17%)及混杂纤维形式(平直钢纤维、... 为评议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CA–UHPC)的基体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探究混杂纤维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修正的安德森(MAA)模型提出CA–UHPC基体配合比的两种设计思路,对不同粗骨料体积掺量(10%,12%,14%,17%)及混杂纤维形式(平直钢纤维、端钩钢纤维、共聚甲醛(POM)纤维)的CA–UHPC开展轴拉试验、抗压强度及工作性能测试及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MAA模型计算CA–UHPC的基体配合比,不论是否将粗骨料引入计算体系,均可实现CA–UHPC的紧密堆积状态,两种思路设计的CA–UHPC中粗骨料–UHPC基体界面及纤维–UHPC基体界面的粘结强度均较高;制备的混杂纤维CA–UHPC可实现工作性能与轴拉韧性的协同提升,其中平直钢纤维与端钩钢纤维混杂的CA–UHPC具备更优异的轴拉韧性,平直钢纤维与POM纤维混杂的CA–UHPC具备更优异的工作性能;拔出的POM纤维表面存在较多的细长絮状物,说明POM纤维对CA–UHPC轴拉韧性提升的机理为优异的化学粘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配合比设计 纤维混杂增韧 轴拉试验 微观分析 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
下载PDF
3D打印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各向异性力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段珍华 吕振源 +2 位作者 肖建庄 李垒 刘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7,共8页
选用粒径4.75~10mm的粗骨料,制备成天然粗骨料混凝土和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对比分析了作为3D打印油墨的可打印性,并探讨了不同养护条件对3D打印混凝土硬化后各向异性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天然粗骨料,全再生粗骨料有助于加... 选用粒径4.75~10mm的粗骨料,制备成天然粗骨料混凝土和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对比分析了作为3D打印油墨的可打印性,并探讨了不同养护条件对3D打印混凝土硬化后各向异性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天然粗骨料,全再生粗骨料有助于加速打印油墨由流动性向塑性转化;通过配合比调整,打印油墨在静置10min后仍能维持可打印性,连续打印下的可工作时间增至20min;相较于标准养护,自然养护7d的天然及再生打印试样X方向的抗压强度降低分别为19.84%及20.13%;抗压强度关系为X轴(打印方向)>Z轴(叠层方向)>Y轴(传动轴方向),标准养护28d天然及再生打印试样Y轴抗压强度分别为X轴的83.41%与84.27%,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最后,从细微观角度阐释了骨料类型及3D打印层间性能对各向异性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全再生粗骨料 可打印性 各向异性 养护条件
下载PDF
建筑结构隐含碳排放限值预设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肖建庄 夏冰 +4 位作者 肖绪文 胡晓龙 丁陶 周颖 朱合华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7-197,共11页
隐含碳排放限值是建筑结构碳排放量化调控与减碳目标保障的关键指标。本文从社会“碳中和”所需减碳路径出发,依据建筑结构保有与需求量中的新建与既有结构构成比例,提出减碳目标分解方法,为既有结构低碳维护与新建结构低碳设计提供与... 隐含碳排放限值是建筑结构碳排放量化调控与减碳目标保障的关键指标。本文从社会“碳中和”所需减碳路径出发,依据建筑结构保有与需求量中的新建与既有结构构成比例,提出减碳目标分解方法,为既有结构低碳维护与新建结构低碳设计提供与宏观年度减碳需求相匹配的限值预设依据。依托“双碳”目标的减碳需求构建行业预期发展情景,得出在维持现状、常规预估、拆除限制、减量预估四类典型情景下,2022年我国新建建筑结构隐含碳排放限值分别为442.6 kg CO_(2)e·m^(-2)、456.2 kg CO_(2)e·m^(-2)、485.9 kg CO_(2)e·m^(-2)、616.0 kg CO_(2)e·m^(-2)(对应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给出2022—2060年建筑结构建造与维护碳排放限值的变化趋势,厘清了新建结构总量控制、既有结构延寿等减碳措施促使结构单体隐含碳排放限值宽松的成效。进一步从概率化调控、区域特征量化、可操作性、数据驱动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建筑结构隐含碳排放限值设定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隐含碳排放限值 减碳目标分解 “双碳”目标 低碳设计
下载PDF
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的基本问题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肖建庄 叶涛华 +1 位作者 隋同波 潘智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共10页
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及再生骨料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显著突破。然而,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的相关研究仍十分有限。本文重点讨论了再生微粉的加工制备、组分表征与改性处理,厘清了再生微粉的高组分离散性与低活性指数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构... 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及再生骨料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显著突破。然而,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的相关研究仍十分有限。本文重点讨论了再生微粉的加工制备、组分表征与改性处理,厘清了再生微粉的高组分离散性与低活性指数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构思了一种新型制备路径,即在再生微粉的传统制备工艺中引入颗粒整形与强力磁选技术,再进行碳化改性。通过以超高浆体含量的碳化再生微粉作为输出,有望解决再生微粉的上述共性难题。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再生微粉的低碳应用场景,如再生微粉硅酸盐水泥、3D打印再生砂浆以及全再生混凝土。再生微粉的深入研究与高品质应用对提高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率以及促进建筑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再生微粉 组分表征 改性 低碳应用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碳排放因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建庄 关湘烁 +1 位作者 王佃超 王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定义了再生混凝土碳排放因子的计算边界,提出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AC)、再生细骨料混凝土(RFC)、再生粉混凝土(RPC)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再生材料取代率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再生混凝土碳排放因子的影响。通过实际案例计算了再生... 定义了再生混凝土碳排放因子的计算边界,提出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AC)、再生细骨料混凝土(RFC)、再生粉混凝土(RPC)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再生材料取代率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再生混凝土碳排放因子的影响。通过实际案例计算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建筑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建筑减少的碳排放量,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碳排放优势。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升高,RAC碳排放因子可降低15%;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升高,RFC碳排放因子可降低8.6%;随着再生粉取代率升高,RPC碳排放因子可降低26.3%;强度C45的RAC碳排放因子高于强度C30的RAC可达11.7%;强度C45的RFC碳排放因子高于强度C40的RFC可达39%;强度C45的RPC碳排放因子高于强度C30的RPC可达10.9%;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30提高到C45,碳排放因子逐渐提高;在“建材生产+结构运营”边界内,RAC建筑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建筑减少了1.75%的碳排放,就拆除项目而言,避免建筑固废运输与填埋减少的碳排放是“建材生产+结构运营”边界内减少碳排放的3.32倍,这是再生混凝土建筑为环境带来有利影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再生粉混凝土 碳排放因子 示范工程
下载PDF
废弃防水卷材资源化基本问题与发展路径研究
9
作者 肖建庄 俞才华 +2 位作者 肖绪文 丁陶 张勇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0-221,共12页
建筑固体废物(固废)资源化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双碳”战略目标的驱动下进一步提升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率迫在眉睫。废弃防水材料作为建筑固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化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文测算了2005—2021年我国防... 建筑固体废物(固废)资源化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双碳”战略目标的驱动下进一步提升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率迫在眉睫。废弃防水材料作为建筑固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化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文测算了2005—2021年我国防水材料总产量(2.983×10^(10) m^(2))、防水卷材总产量(1.89×10^(10) m^(2)),形成了防水材料资源化的主体是防水卷材资源化的基本判断。应对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形势,提出了针对防水卷材的减量化、重复利用、循环再生(3R)资源化路径,防水卷材“基因组”、多尺度/多场景分析、机器学习预测相结合的高性能防水卷材研发理念,明晰了以体系拆解为核心的防水卷材重复利用模式、以“分类”“分级”“分解”为关键构成的废弃防水卷材循环再生策略。应以再生防水卷材为主攻方向,推动全再生防水卷材、增材制造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应用。面向防水卷材资源化未来发展,“原料‒产品”“产品‒工程”是亟待攻克的关键环节,需要管理部门、学术界、工业界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防水卷材 资源化利用 减量化 重复利用 循环再生 全再生防水卷材
下载PDF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特性及受压损伤本构
10
作者 肖建庄 唐宇翔 +2 位作者 张航华 段珍华 许碧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10-1918,1982,共10页
为实现废弃混凝土资源最大化利用和充分挖掘其低碳潜能,提出发展全再生骨料混凝土(FRAC),即利用废弃混凝土加工成的再生粗、细骨料全部取代天然砂石制备的混凝土。以4种不同的骨料体系作为参变量,完成了FRAC的力学性能、收缩特性和单轴... 为实现废弃混凝土资源最大化利用和充分挖掘其低碳潜能,提出发展全再生骨料混凝土(FRAC),即利用废弃混凝土加工成的再生粗、细骨料全部取代天然砂石制备的混凝土。以4种不同的骨料体系作为参变量,完成了FRAC的力学性能、收缩特性和单轴抗压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受再生骨料体系,尤其是全再生细骨料的负面影响较大,但经过配合比优化,FRAC能满足C30强度等级以上的制备设计要求;全再生骨料体系增加了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尤其是早期收缩发展;FRAC在单轴受压作用下出现较小变形时,损伤就开始明显发展,通过考虑初始损伤和受力损伤,建立了适用于FRAC的受压损伤本构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其应力-应变行为特征。最后,对提升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未来需要开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FRAC) 再生粗骨料 再生细骨料 力学性能 收缩 损伤本构关系
下载PDF
剑麻纤维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建庄 许金校 +2 位作者 罗素蓉 张凯建 张青天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7-595,共9页
为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的断裂性能,在RAC中掺入剑麻纤维,并基于三点弯曲梁试验,研究了再生粗骨料(RCA)和剑麻纤维对RAC断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100%RCA取代率且未掺剑麻纤维时,混凝土的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和断裂... 为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的断裂性能,在RAC中掺入剑麻纤维,并基于三点弯曲梁试验,研究了再生粗骨料(RCA)和剑麻纤维对RAC断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100%RCA取代率且未掺剑麻纤维时,混凝土的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和断裂能分别降低20.36%、17.36%和20.66%;当剑麻纤维长度为10 mm、体积分数为0.2%时,其对RAC的起裂韧度改善效果最佳,且较未掺剑麻纤维RAC的起裂韧度提高37.81%;就失稳韧度和断裂能而言,剑麻纤维的最佳体积分数为0.3%;剑麻纤维的掺入可有效提升RAC的断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剑麻纤维 三点弯曲梁试验 断裂韧度 断裂能
下载PDF
组合再生混凝土及其衍生结构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建庄 蓝启彬 +2 位作者 张青天 张凯建 罗素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扩大再生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其经济与低碳效益,对组合再生混凝土及其衍生结构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梳理,总结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特性,剖析了组合再生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相比普... 为扩大再生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其经济与低碳效益,对组合再生混凝土及其衍生结构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梳理,总结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特性,剖析了组合再生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相比普通混凝土存在着强度低、弹性模量小的特点,仅依靠再生混凝土往往较难满足结构各个部位的力学性能及功能需求;通过组合再生混凝土的形式将再生混凝土与其他混凝土在构件、结构上组合,或将再生骨料与其他骨料进行组合,将满足性能要求的混凝土放在特定部位上,既环保也能充分发挥各混凝土的优势;不同混凝土间的界面剪切强度对组合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剪切强度受到界面粗糙度、黏结剂、混凝土强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界面粗糙度可以有效提高组合再生混凝土及其衍生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组合再生混凝土与BIM、3D打印、装配式建筑和智能材料的结合,可在实现绿色建造的同时保证结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组合再生混凝土 组合层次 界面性能 新型工艺
下载PDF
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13
作者 丁陶 肖建庄 +2 位作者 曹志伟 房海波 朱彤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23,共5页
竖向分布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特点包括:剪力墙中竖向分布钢筋在楼层处断开连接,两端边缘构件采用现浇做法同时加大主筋配筋,因此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内部不需要采用传统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竖向钢筋连接方式... 竖向分布筋不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特点包括:剪力墙中竖向分布钢筋在楼层处断开连接,两端边缘构件采用现浇做法同时加大主筋配筋,因此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内部不需要采用传统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竖向钢筋连接方式,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以某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ETABS软件对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模型开展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抗震安全性。不同地震工况分析结果表明,罕遇地震工况下模型层间位移角满足弹塑性层间位移角1/120限值要求,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模型底部坐浆层保持完好,满足安全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GBL装配整体式剪力墙 抗震性能 竖向分布钢筋不连接 实际工程 弹塑性时程分析
下载PDF
海水海砂拌合砂浆高温损伤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青海 孙成建 +1 位作者 肖建庄 宗钟凌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8,共8页
采用天然海水海砂配制了水灰比分别为0.40和0.47的砂浆,研究了其在不同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能退化及微观结构损伤。通过三点弯曲及单轴压缩试验,测得了海水海砂拌合砂浆(SSM)抗折与抗压强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实时... 采用天然海水海砂配制了水灰比分别为0.40和0.47的砂浆,研究了其在不同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能退化及微观结构损伤。通过三点弯曲及单轴压缩试验,测得了海水海砂拌合砂浆(SSM)抗折与抗压强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实时捕捉了三点弯曲荷载作用下SSM变形发展过程。通过热重分析测得了海水拌合水泥净浆随温度失重情况;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并分析了高温后净浆的微观结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SSM高温后抗折与抗压强度随温度升高出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抗折强度相比抗压强度退化更严重;建立的抗折与抗压强度退化公式与试验吻合较好;DIC结果显示在同等应力水平作用下,温度越高,SSM跨中应变发展越充分,峰值应力时跨中变形越大;热重分析结果显示,随温度升高,水灰比越大的净浆质量损失越多;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净浆内部结构随温度升高越来越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海砂拌合砂浆 高温作用 数字图像相关法 热重分析 强度退化 微观结构损伤
下载PDF
墩粗钢筋在高强钢纤维混凝土中的黏结锚固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子璇 李新星 +2 位作者 肖建庄 陈宣言 李水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3-1010,共8页
为探究墩粗钢筋与高强钢纤维混凝土之间的黏结锚固性能,以黏结长度、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类型为试验变量,开展拔出试验.通过黏结-滑移曲线、破坏模式、黏结强度及峰值滑移等分析墩粗钢筋-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性能.结果表明:混凝土... 为探究墩粗钢筋与高强钢纤维混凝土之间的黏结锚固性能,以黏结长度、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类型为试验变量,开展拔出试验.通过黏结-滑移曲线、破坏模式、黏结强度及峰值滑移等分析墩粗钢筋-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性能.结果表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随着黏结长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对墩粗钢筋试件的影响更明显;提高保护层厚度可以提升黏结性能,但作用有限;钢筋进行墩粗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显著降低峰值滑移,改变破坏模式.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混凝土的黏结-滑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滑移关系 墩粗钢筋 高强钢纤维混凝土 拔出试验 锚固长度
下载PDF
碱激发泡沫混凝土早期稳定行为及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党钧陶 汤小松 +2 位作者 肖建庄 段珍华 韩爱红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6-754,共9页
研究了不同种类泡沫在碱性环境和碱激发泡沫混凝土中的早期稳定时变行为.结果表明:相比植物型、动物蛋白型发泡剂,复合型发泡剂在碱性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稳定能力;随着激发剂模数和碱当量的增加,碱激发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逐渐增大,沉降时... 研究了不同种类泡沫在碱性环境和碱激发泡沫混凝土中的早期稳定时变行为.结果表明:相比植物型、动物蛋白型发泡剂,复合型发泡剂在碱性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稳定能力;随着激发剂模数和碱当量的增加,碱激发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逐渐增大,沉降时间逐渐缩短,沉降速率倍增;碱激发泡沫混凝土的早期稳定性是由泡沫本身的稳定性和碱激发混凝土浆体的协同作用所决定,在激发剂模数1.0、碱当量3%、矿渣与粉煤灰质量比为8∶2和复合型发泡剂发泡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早期稳定性的碱激发泡沫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泡沫混凝土 碱激发剂模数 碱当量 发泡剂 稳定性
下载PDF
再生砂粉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细观损伤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泉 肖建庄 +5 位作者 田丰 晏文品 宋敏 付杰 杨超 曹雪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42-4050,共9页
为研究再生砂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细观损伤,本文基于Python语言对ABAQUS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编程,建立了考虑骨料、新老砂浆基体和界面过渡区的多相三维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抗压强度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建立... 为研究再生砂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细观损伤,本文基于Python语言对ABAQUS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编程,建立了考虑骨料、新老砂浆基体和界面过渡区的多相三维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抗压强度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再生砂粉混凝土细观模型可有效模拟其力学性能和细观损伤情况,抗压强度实测值与模拟值的误差较小,不超过10.65%;再生砂粉混凝土试块破坏整体呈“X”形式,与试验现象基本一致,初始损伤出现在界面过渡区处,然后逐渐发展直至贯通,随着再生细骨料及再生微粉含量的增多,其损伤扩展程度更加严重,并且其力学性能也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砂粉混凝土 多相模型 数值模拟 有限元模型 力学性能 细观损伤 随机骨料
下载PDF
梁柱预埋孔机械切割异地爆破绿色拆除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建军 彭庆波 +2 位作者 肖建庄 蓝戊己 王建永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7,共7页
为适应城市复杂环境下绿色拆除的需要,在结合机械切割和爆破破碎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梁或柱预埋孔机械切割异地爆破绿色拆除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将钢筋混凝土梁柱体系拆除全过程分解成现场拆解和异地破碎两个环节,在钢... 为适应城市复杂环境下绿色拆除的需要,在结合机械切割和爆破破碎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梁或柱预埋孔机械切割异地爆破绿色拆除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将钢筋混凝土梁柱体系拆除全过程分解成现场拆解和异地破碎两个环节,在钢筋混凝土梁或柱浇筑时就预埋布置切割穿绳孔和爆破轴向孔,拆除时在现场利用穿绳孔对梁柱分段机械切割,然后吊装作业并运输至偏僻场所,利用梁柱段中预埋孔进行爆破破碎。为验证新技术的先进性,以某基坑支撑梁拆除工程为例,将采用新技术拆除方案与已有可行拆除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钢筋的回收价值已覆盖拆除成本,采用新技术的方案比最接近的可行方案(绳锯切割+异地破碎锤破碎)单位体积拆除成本降低了11.8%;该技术实现了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免钻孔、低成本、低环境影响的绿色拆除,让城市拆除钢筋混凝土爆破免除安全评估、安全监理和安全检测的作业模式成为可能,提供了在破碎场地同时开展建筑固废物回收处理的新思路,具有极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柱 预埋孔 机械切割 异地爆破 绿色拆除
下载PDF
不同直径GFRP和BFRP筋高温后受剪与受压性能
19
作者 谢青海 孙成建 +1 位作者 肖建庄 赵李荣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90-98,共9页
通过高温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直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筋和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高温后受剪和受压性能。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高温对不同直径GFRP筋和BFRP筋力学性能退化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基于Weibull模型... 通过高温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直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筋和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高温后受剪和受压性能。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高温对不同直径GFRP筋和BFRP筋力学性能退化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基于Weibull模型分析了GFRP筋和BFRP筋高温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变异性。结果显示:GFRP筋和BFRP筋经历高温后形貌会发生明显变化,烧失量在300℃高温后快速增加,引起力学性能显著退化。GFRP筋和BFRP筋抗剪和抗压强度退化规律,以300℃高温为界分为两段,300℃后迅速退化且高温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直径的影响程度。抗压强度比剪切强度退化更为显著且变异性更高,直径越大的筋材力学性能退化越严重。所建立的强度概率模型和预测模型,与试验吻合较好,可以为相关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筋 力学性能 高温 概率模型
下载PDF
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
20
作者 汲广超 肖建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11-1718,共8页
研发了一种可以连续、稳定的打印最大粒径10mm的粗骨料混凝土3D打印系统。对比测试了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与浇筑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发现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细微的各向异性特征(差异在5%以内),而抗折强度呈现显著的各向异性特... 研发了一种可以连续、稳定的打印最大粒径10mm的粗骨料混凝土3D打印系统。对比测试了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与浇筑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发现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细微的各向异性特征(差异在5%以内),而抗折强度呈现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差异在20%~25%之间);与浇筑混凝土相比其抗压强度降低10%~15%,垂直于打印方向的抗折强度(Fy与Fz)降低10%~15%,平行于打印方向的抗折强度(Fx)降低30%~35%。通过微观结构分析发现,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的总孔隙率与浇筑混凝土总孔隙率相近,但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存在明显的层间薄弱区,其灰度值比平均灰度值低25%,说明在层间薄弱区的孔隙分布更加密集,3D打印混凝土中体积在10mm3以上的大孔隙率较浇筑混凝土高出10.6%。特有的层间结构和较高的大孔隙率导致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特征和强度的降低。对比发现,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比以往研究中3D打印砂浆的水泥用量减少17.8%~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 3D打印系统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孔隙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