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陵花岗岩基的成因 被引量:50
1
作者 马大铨 杜绍华 肖志发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161,共11页
黄陵花岗岩基位于扬子地台北缘 ,它连同汉南和鲤鱼寨岩基一起构成扬子地台北缘的低钾花岗岩带 ,形成于晋宁晚期扬子地台北侧的“秦岭洋”壳向南俯冲导致的大陆边缘造山运动过程中。黄陵花岗岩基可解体为三斗坪、黄陵庙、大老岭、晓峰 4... 黄陵花岗岩基位于扬子地台北缘 ,它连同汉南和鲤鱼寨岩基一起构成扬子地台北缘的低钾花岗岩带 ,形成于晋宁晚期扬子地台北侧的“秦岭洋”壳向南俯冲导致的大陆边缘造山运动过程中。黄陵花岗岩基可解体为三斗坪、黄陵庙、大老岭、晓峰 4个岩套和 14个单元 ,侵位于 832~75 0Ma之间。三斗坪和黄陵庙两个岩套主要由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 ,是在近南北向区域挤压下于约 16km深部塑性域定位的同构造花岗岩 ,前者主要依靠岩浆在构造弱面逐次强力楔入创造定位空间 ,后者主要在处于活动状态的韧性拉张剪切带内定位。钙碱性系列的大老岭和晓峰岩套则是在本区地壳迅速隆起过程中分别在 5km和 <1.5km深度的脆性域定位的构造晚期花岗岩。根据岩石化学和同位素组成推断 ,三斗坪岩套的源岩主要是晚太古代大陆拉斑玄武岩 ,母岩浆相当于英安质 ,岩套内的成分变化主要受角闪石分离结晶作用控制 ;黄陵庙岩套除受分离结晶作用影响外 ,成分变化主要与英安质母岩浆和某种长英质岩浆的混合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陵 花岗岩 岩基 单元-岩套 定位机制 成因 大地构造背景 源岩
下载PDF
鄂西崆岭杂岩的组成、时代及地质演化 被引量:55
2
作者 马大铨 李志昌 肖志发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3-241,共9页
崆岭杂岩包括下部基底片麻岩和上部表壳岩两部分。作者采自下部的13个斜长角闪岩样品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3290±170Ma(2σ),加入4个伴生灰色片麻岩样品后等时线年龄变为3150±79Ma(2σ)。采自... 崆岭杂岩包括下部基底片麻岩和上部表壳岩两部分。作者采自下部的13个斜长角闪岩样品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3290±170Ma(2σ),加入4个伴生灰色片麻岩样品后等时线年龄变为3150±79Ma(2σ)。采自上部的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分别获得锆石U_Pb一致曲线年龄为2427±42Ma(2σ)和2031±4Ma(2σ)。基于这些新的数据和前人的工作成果,探讨了崆岭杂岩的形成和地质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崆岭杂岩 地质演化 杂岩
下载PDF
鄂西黄陵地区“孔兹岩”的Ce、Nd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昌 肖志发 刘文贵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1年第2期8-12,共5页
测定了黄陵背斜核部被称作“孔兹岩系”的 5个全岩样品Ce、Nd同位素组成 ,5个样品分别代表该岩系不同层位与岩性。其中两个含有石墨的黑云斜长片麻岩和一个含榴黑云石英片岩样品的εCe(t)都是负值 (分别为 - 2 5、- 2 1和 - 1 7) ,εN... 测定了黄陵背斜核部被称作“孔兹岩系”的 5个全岩样品Ce、Nd同位素组成 ,5个样品分别代表该岩系不同层位与岩性。其中两个含有石墨的黑云斜长片麻岩和一个含榴黑云石英片岩样品的εCe(t)都是负值 (分别为 - 2 5、- 2 1和 - 1 7) ,εNd(t)值相对高 (分别为 - 0 5、- 1 3和- 1 6) ,揭示了岩石中含有较多幔源组分 ,原岩沉积环境不稳定 ;一个石榴石矽线石石英片岩的εCe(t)值为 +1 6,εNd(t)值是 - 2 4 ,指示原岩的沉积环境符合形成孔兹岩的地质条件 ;黑云变粒岩的所有特征与基底片麻岩相似 ,εCe(t)和εNd(t)值分别为 +2 2和 - 7 7,Nd模式年龄为 (3169± 19)Ma ,表明它可能不属于古元古代。总之 ,黄陵地区古元古代的沉积构造环境并不全是稳定的 ,在岩系沉积开始阶段和中间某个时期有明显的海底幔源组分活动 ,因此 ,符合孔兹岩形成条件的沉积 -构造环境只在其中一段时间里存在 ,另外有一些地层可能属于太古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同位素 沉积环境 片麻岩 铈同位素 变质沉积岩 孔兹岩
下载PDF
海南省抱板群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6
4
作者 马大铨 黄香定 +3 位作者 陈哲培 肖志发 张旺驰 钟盛中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7年第2期130-136,共7页
根据对抱板群的最新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两个岩石地层单位,即戈枕村组、峨文岭组。戈枕村组由片麻岩类变粒岩组成,厚度大于2381m,具混合岩化。该组测得锆石一致曲线上交点年龄(1824±77)Ma,混合岩脉体RbSr... 根据对抱板群的最新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两个岩石地层单位,即戈枕村组、峨文岭组。戈枕村组由片麻岩类变粒岩组成,厚度大于2381m,具混合岩化。该组测得锆石一致曲线上交点年龄(1824±77)Ma,混合岩脉体RbSr等时线年龄(1637±31)Ma,推测形成于1600~1800Ma之间,相当于长城纪早期。峨文岭组以各类片岩为主,其次是石英岩和变粒岩,无混合岩化作用。侵入该组的变质花岗岩体,测定3个锆石UPb一致曲线年龄分别为(1456±66)、1441、(1364±25.67)Ma;另一件锆石蒸发法207Pb/206Pb峰值年龄为(1407±20)Ma。以上数据表明其形成年龄为1600~140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海南 抱板群 戈枕村组 峨文岭组 混合岩
下载PDF
钙碱性花岗质侵入体中角闪石的Al含量与岩体固结的压力的关...
5
作者 肖志发 马大铨 《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 1991年第3期1-6,共6页
关键词 角闪石 岩体 压力 花岗质 钙碱
下载PDF
南非德兰士瓦北部斯齐尔碱性杂岩中正长岩和花岗岩的成因
6
作者 Luba.,RT 肖志发 《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 1995年第1期15-21,共7页
早元古代斯齐尔(Schiel)杂岩(2059±Ma)是侵入卡普瓦尔克拉通北部的碱性岩套之一,是一个从硅不饱和到过饱和典型复合杂岩,岩石成分变化很大,主要为正长岩和花岗岩,另外还包括辉石岩,云母岩,杂磷灰白云岩,碳... 早元古代斯齐尔(Schiel)杂岩(2059±Ma)是侵入卡普瓦尔克拉通北部的碱性岩套之一,是一个从硅不饱和到过饱和典型复合杂岩,岩石成分变化很大,主要为正长岩和花岗岩,另外还包括辉石岩,云母岩,杂磷灰白云岩,碳酸岩,粗玄岩和富辉正长岩。正长岩和花岗岩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碱性长石+透辉石-钙铁辉石+铁黑云母±铁浅闪石到铁钙镁闪石,副矿物有磷灰石,榍石,锆石和磁铁矿,化学成分上为碱性至过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岩 杂岩 正长岩 花岗岩 成因
下载PDF
南阿巴拉契亚山脉阿勒格尼期侵入体的生成、分离、上升和侵位
7
作者 J.Alexander Speer 肖志发 《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 1995年第4期1-10,共10页
石炭-二叠纪的阿勒格尼造山运动在南阿巴拉契亚产生一次独特的、持续达45百万年的侵入事件,形成一条分散的NE向侵入岩带。岩体总面积10500km^2,其中75%为下地亮源的偏铝质黑云母花岗岩类或角闪黑云花岗岩类,20%为来自较演化壳源的过... 石炭-二叠纪的阿勒格尼造山运动在南阿巴拉契亚产生一次独特的、持续达45百万年的侵入事件,形成一条分散的NE向侵入岩带。岩体总面积10500km^2,其中75%为下地亮源的偏铝质黑云母花岗岩类或角闪黑云花岗岩类,20%为来自较演化壳源的过铝质黑云母+白云母±石榴石或堇青石+黑云母花岗岩类,余下5%为辉长岩、中性岩或可能存在的碱性花岗岩。花岗岩类与中基性岩的面积比为180:1。出露的侵入岩以较慢的速率——2km^3/线性公里/百万年沿造山带产生,表明源岩不能产生较多的熔体或低效的熔融机制或岩浆分离、上升较为困难。侵入岩在岩石成分和侵位年龄上缺乏空间趋势,总量较少但花岗岩类相对丰富,以及与同时的平移断层空间上吻合,这些都有助于表明变形作用促使花岗岩浆产生、分离和上升。熔融的发生是借助于高温岩石与低温熔融岩石的并置、减压、助熔等机制或它们的综合,而这些机制又是扭压穹拱作用或断层作用的结果。岩浆因扩容作用被吸入活动剪切带而与其源岩分离。从能量的角度考虑,岩浆多半在断层带中呈管流上升,同时各次岩浆脉动都贯入同一个预热通道中并上升,导致形成常见的复式岩体。岩浆侵位限于断层和褶皱中的拉张区或最小挤压区。远离剪切带的岩体可能在其最后阶段由韧性气球膨胀作用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运动 岩浆生成 花岗岩 侵入学 阿勒格尼期
下载PDF
斜罗拉多矿带克莱梅克斯式花岗岩和钼矿化的成因特征
8
作者 Stein.,J 肖志发 《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 1991年第1期5-12,共8页
关键词 多矿带 花岗岩 钼矿 矿化 成因
下载PDF
十八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早期对立的花岗岩成因观念间不时中断的平衡
9
作者 E·D·Tex 肖志发 《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 1991年第4期8-12,共5页
本文对十八世纪晚期、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早期关于花岗岩成因的观念给予了简洁的评述。以对立成因观念中的某一种占支配地位时期交替出现,多次反复。这种演变或许可以和生物平衡的不时中断类比。另一方面,这种发展看成是对立观念向统... 本文对十八世纪晚期、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早期关于花岗岩成因的观念给予了简洁的评述。以对立成因观念中的某一种占支配地位时期交替出现,多次反复。这种演变或许可以和生物平衡的不时中断类比。另一方面,这种发展看成是对立观念向统一的要旨趋于会聚,从而符合于Popper(1972)的“知识树”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成因 对立成因观念
下载PDF
加拿大莫纳希山过铝花岗岩的成因
10
作者 Sevi.,JH 肖志发 《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 1990年第2期1-7,共7页
关键词 花岗岩 过铝质 成因
下载PDF
花岗岩岩套
11
作者 Whi.,EHT 肖志发 《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 1992年第3期5-8,4,共5页
关键词 花岗岩 岩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