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淀粉和改性淀粉结构特性及其与粉圆品质的关系
1
作者 盛周杨 邹波 +5 位作者 吴继军 肖更生 徐玉娟 余元善 陈晓维 钟思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27-135,共9页
【目的】粉圆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探究不同淀粉对粉圆品质的影响,明确淀粉结构特性与粉圆品质的关系,为高品质粉圆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市售的3种木薯淀粉和2种木薯改性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淀粉、醋酸酯淀粉)为原料... 【目的】粉圆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探究不同淀粉对粉圆品质的影响,明确淀粉结构特性与粉圆品质的关系,为高品质粉圆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市售的3种木薯淀粉和2种木薯改性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淀粉、醋酸酯淀粉)为原料制作粉圆,分析淀粉的粒径、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度、溶解度、热力学特性和冻融稳定性差异,以及粉圆的质构特性,并对淀粉结构特性与粉圆的质构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木薯淀粉和改性淀粉的粒径、膨胀度和溶解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改性淀粉的粒径离散度(1.17~1.27)、膨胀度(30.48%~30.91%)显著高于木薯淀粉(粒径离散度0.89~1.08、膨胀度24.60%~26.38%)。淀粉的离散度、膨胀度与粉圆的硬度、咀嚼性具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淀粉的溶解度与粉圆的粘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5种淀粉的热力学特性与冻融稳定性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5),改性淀粉的初始凝胶温度(55.45~59.90℃)和析水率显著低于木薯淀粉的初始凝胶温度(63.80~65.00℃)和析水率。淀粉的凝胶温度、焓变和析水率与粉圆的硬度、咀嚼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品牌木薯淀粉的粒度分布离散度、膨胀度和冻融稳定性与粉圆的硬度和咀嚼性具有显著相关性。3种木薯淀粉中,以TPK木薯淀粉制作的粉圆品质最好;改性淀粉具有较高的膨胀度和冻融稳定性,能降低粉圆的硬度和咀嚼性,具有抗老化效果,适合用于速冻粉圆和免煮速冻粉圆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改性淀粉 冻融稳定性 粉圆 质构特性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佛手凉果加工过程中功能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2
作者 张受恩 安可婧 +5 位作者 白卫东 黄桂颖 王宏 肖更生 杨启财 杨婉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30-236,共7页
目的 探究佛手凉果加工中功能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佛手凉果为研究对象,探究新鲜佛手柑经过盐渍、晒盐胚、糖渍、干燥等工艺成为佛手凉果(成品)的加工过程中功能性成分含量活性变化,监测1,1-二苯基-2-三硝基苯(1,1-dip... 目的 探究佛手凉果加工中功能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佛手凉果为研究对象,探究新鲜佛手柑经过盐渍、晒盐胚、糖渍、干燥等工艺成为佛手凉果(成品)的加工过程中功能性成分含量活性变化,监测1,1-二苯基-2-三硝基苯(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 ABTS]阳离子自由基抑制率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FRAP)在加工中的变化,研究各功能成分与体外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加工提高了佛手柑的总酸、多糖、黄酮、膳食纤维含量与抗氧化活性;DPPH、ABTS、FRAP分别比新鲜佛手柑增加1.35倍、1.57倍和2.16倍。糖渍和干燥可提高抗氧化活性。黄酮的含量影响了佛手凉果的抗氧化性,黄酮与FRA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DPPH、ABTS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糖与FRAP、黄酮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佛手柑加工可以提高多糖、黄酮、膳食纤维等功能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糖渍和干燥是关键加工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功能活性成分 多糖 黄酮 膳食纤维 抗氧化活性 加工工艺
原文传递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及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潮汕橄榄菜风味物质组成
3
作者 王健霞 刘袆帆 +2 位作者 徐玉娟 马路凯 肖更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7期158-164,共7页
借助顶空-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HS-GC-QTOF/MS)技术对橄榄菜挥发性物质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s,ROAV)法... 借助顶空-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HS-GC-QTOF/MS)技术对橄榄菜挥发性物质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s,ROAV)法确定橄榄菜关键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橄榄菜中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44种(匹配度大于80%),其中醇类物质6种、烷类物质6种、醛类物质4种、酯类物质4种、酸类物质3种、酮类物质2种、杂环类物质7种,硫化物4种,其他物质8种。环丙基甲基甲醇、丙醛(腥味、青草味)、乙酸(酸香)含量较高,环丙基甲基甲醇、丙醛、乙酸为主要挥发性物质。ROAV>1的物质为乙硫醇、甲硫醇,0.1≤ROAV<1的物质为丙醛。乙硫醇、甲硫醇为关键风味物质,丙醛对橄榄菜风味具有修饰作用。新鲜橄榄菜风味物质丰富,风味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菜 顶空-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挥发性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 关键风味物质
下载PDF
贡柑皮多甲氧基黄酮的提取优化及其油脂抗氧化稳定性研究
4
作者 张桐 肖更生 +1 位作者 刘东杰 马路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20-229,共10页
目的 优化德庆贡柑皮多甲氧基黄酮的提取,并探究其对油脂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实验,采用响应面法对贡柑皮中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 flavonoids,PMFs)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 目的 优化德庆贡柑皮多甲氧基黄酮的提取,并探究其对油脂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实验,采用响应面法对贡柑皮中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 flavonoids,PMFs)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分析贡柑皮中PMFs组分。结果 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23 (g:mL)、乙醇浓度87%、超声提取时间46 min,提取率为6.87%;贡柑皮中含有6种PMFs,分别为橘皮素、川陈皮素、5-羟基-2’,4’,7,8-四甲氧基黄酮、黄芩黄酮Ⅱ、栀子黄素B、5-去甲基川陈皮素,相对质量浓度分别为10494.1、8428.4、826.3、678.4、141.3、12.0μg/mL;贡柑皮PMFs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acid)ammoniumsalt,ABTS]+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当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2.0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3.44%,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77.56%;贡柑皮PMFs提取物对油炸油饼中的油脂氧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油炸时间5 h内,添加1.00%贡柑皮PMFs提取物的样品显著降低了油脂的过氧化值和酸价,而添加0.50%贡柑皮PMFs提取物的样品茴香胺值显著降低。结论 优化后的PMFs提取率为6.87%,贡柑皮种含有6种PMFs,对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且对油脂氧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柑皮多甲氧基黄酮 响应面法 结构鉴定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竹笋加工副产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梁安雅 林可为 +6 位作者 毛国兴 伍俏佳 王锋 刘袆帆 潘天茂 肖更生 马路凯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114-120,共7页
竹笋肉质鲜嫩、清脆爽甜,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竹笋含有丰富的多糖、膳食纤维、黄酮和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但随着竹笋加工业的不断发展,竹笋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笋头、笋壳等副产物,... 竹笋肉质鲜嫩、清脆爽甜,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竹笋含有丰富的多糖、膳食纤维、黄酮和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但随着竹笋加工业的不断发展,竹笋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笋头、笋壳等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往往被直接丢弃、燃烧或用作畜禽饲料,利用率较低,造成极大浪费,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危害。这些副产物中同样含有较多生物活性物质,如何提高竹笋副产物的利用率逐渐成为竹笋产业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对竹笋加工副产物中的天然活性物质(如多糖、膳食纤维、黄酮和生物碱等)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了天然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结构和活性作用与机制,以期为竹笋加工副产物活性物质的有效利用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 加工副产物 多糖 膳食纤维 黄酮 生物碱
下载PDF
基于体外结肠发酵探究桑椹活性成分的变化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6
作者 历翔宇 陈晓维 +6 位作者 肖更生 徐玉娟 温靖 余元善 卜智斌 林羡 王治同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桑椹营养丰富,具有食用及药用价值,但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中采用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模拟装置考察结肠发酵后桑椹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同时分析桑椹对肠道菌群组成和主要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 桑椹营养丰富,具有食用及药用价值,但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中采用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模拟装置考察结肠发酵后桑椹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同时分析桑椹对肠道菌群组成和主要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CFA)的影响。经体外结肠发酵后,桑椹总酚含量提高46.43%、抗氧化活性也显著提高,但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显著下降。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桑椹的添加显著提高了肠道菌群多样性,促进了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等有益菌的生长,并有效抑制克雷伯菌、Lachnoclostridium菌和巨球型菌等有害菌的生长。桑椹可促进肠道菌群产生丁酸、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等SCFA,其中丁酸浓度提高了2.52倍,占发酵液SCFA总量的56.51%。综上,结肠发酵可通过桑椹活性成分转化进而促进其抗氧化活性的提高,对肠道菌群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促进了肠道SCFA等活性代谢物的产生。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桑椹健康效应发挥的物质基础和作用途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酚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原文传递
二氧化氯释放膜在鲜切火龙果保鲜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杜娟 吴继军 +4 位作者 徐玉娟 余元善 邹波 肖更生 林羡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7,共10页
以亚氯酸钠和柠檬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气态二氧化氯(ClO_(2))释放膜,并探讨了在4℃下该释放膜对鲜切火龙果抑菌效果、氯残留及营养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ClO_(2)释放膜的包装体系中,ClO_(2)的释放时间为24~28 h,最大释放量达0... 以亚氯酸钠和柠檬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气态二氧化氯(ClO_(2))释放膜,并探讨了在4℃下该释放膜对鲜切火龙果抑菌效果、氯残留及营养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ClO_(2)释放膜的包装体系中,ClO_(2)的释放时间为24~28 h,最大释放量达0.44 mg/L。释放膜中亚氯酸钠和柠檬酸含量越高,ClO_(2)释放速率越大、释放时间越短。ClO_(2)释放膜可有效抑制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在经ClO_(2)释放膜处理的鲜切火龙果中检测到氯离子和氯酸盐两种氯残留化合物,其中氯离子含量在贮藏期显著上升,但氯酸盐残留量与对照组的无显著差异,该处理未造成基于氯残留的安全隐患。ClO_(2)释放膜可显著抑制火龙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在贮藏期8 d时使得可滴定酸含量增加10%左右。ClO_(2)释放膜处理会造成火龙果中维生素C和总酚的损失,其中在贮藏期8 d时维生素C含量下降17%~32%,总酚的损失率可通过减少释放膜中亚氯酸钠和柠檬酸含量显著降低到27%以下。此外,ClO_(2)释放膜可显著抑制火龙果的褐变并降低POD活性。因此,ClO_(2)释放膜能够明显延长鲜切火龙果的贮藏期,使其维持较好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态二氧化氯 鲜切火龙果 抑菌 氯残留 品质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猴头菇虾仁辣椒酱工艺研究
8
作者 严康玲 于立梅 +3 位作者 白卫东 曾晓房 肖更生 董浩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1,共7页
为丰富辣椒酱的口味,提高猴头菇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现有辣椒酱的基础上添加猴头菇和虾仁,开发一款具有猴头菇风味的新型辣椒酱。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优化猴头菇虾仁辣椒酱生产工艺,测定其亚硝酸盐... 为丰富辣椒酱的口味,提高猴头菇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现有辣椒酱的基础上添加猴头菇和虾仁,开发一款具有猴头菇风味的新型辣椒酱。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优化猴头菇虾仁辣椒酱生产工艺,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pH值、色泽等指标,并对最优产品的营养物质及理化、卫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猴头菇虾仁辣椒酱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猴头菇干添加量101.55 g、大红辣椒添加量364.85 g、植物油添加量450 g、虾仁添加量65.90 g、豆瓣酱添加量8.45 g、香辛料添加量12 g、盐添加量3 g。按此配方生产的猴头菇虾仁辣椒酱的感官评分达到(90.86±2.05)分,且产品颜色红润有光泽,风味协调,酱体浓稠适中。经测定,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为8.0 g/100 g,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17 g/100 g,膳食纤维含量为8.68 g/100 g,钠含量为538 mg/100 g,钙含量为55 mg/100 g,且微生物指标测定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该研究结果为食用菌调味品的精深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实现猴头菇产品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虾仁 辣椒酱 工艺研究 品质分析
下载PDF
不同品种南瓜品质和挥发性成分分析
9
作者 陈霖虹 傅曼琴 +4 位作者 陆胜勇 李璐 钟玉娟 李俊星 肖更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233,共11页
以5个品种南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理化性状、营养成分、总酚及抗氧化活性和挥发性成分间的差异。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了南瓜9个主要品质性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南瓜果实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Pr... 以5个品种南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理化性状、营养成分、总酚及抗氧化活性和挥发性成分间的差异。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了南瓜9个主要品质性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南瓜果实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5种南瓜的干物质、肌醇、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介于36.95%~50.91%、1.48~17.02 mg/g和2.17~15.26 mg/100 g,均表现为香缘早最高,221-09最低;香缘早的pH(7.95)和蔗糖含量最高(52.04 mg/g)、总酸含量最低(7.54 mg/kg),而黑小宝pH(7.26)和蔗糖最低(20.17 mg/g)、总酸最高为29.75 mg/kg;淀粉含量介于1.06%~3.65%,表现为221-09最高而黑小宝最低;果糖、葡萄糖含量分别介于21.39~57.97 mg/g和15.74~39.51 mg/g,均为221-09最高而香缘早最低;总酚含量、DPPH值和ABTS值分别介于2.44~3.00 mg GAE/g、0.15~0.33 mg TE/g和0.09~0.25 mg TE/g之间,均为221-09含量最高而香缘1号最低。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香缘早位列第一,其次为221-09,综合品质优。5种南瓜共检测出50种挥发性成分,PCA分析发现香缘早香气成分最丰富且与其余品种具有显著性差异。相对香气活度值大于1的风味成分有1-辛烯-3醇、芳樟醇、2-甲基-2-丁醛、己醛、青叶醛、壬醛、反式-2-壬醛、3,5-辛二烯-2-酮、β-紫罗酮,确定其为关键香气成分。本研究结果可为南瓜优良育种、品质评价、加工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品质 挥发性成分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超声辅助不同小分子糖渗透处理后真空冷冻干燥油柑的品质比较
10
作者 彭进明 梁贵强 +4 位作者 宇燊 温文俊 丘苑新 王琴 肖更生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24,共10页
该研究评价了超声辅助五种小分子糖渗透处理后冻干油柑的理化特性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经超声辅助渗糖处理的油柑水分损失率、固形物增加率升高;冻干油柑内部孔隙更加致密,硬度显著提高、脆度基本保持,复水性下降;低... 该研究评价了超声辅助五种小分子糖渗透处理后冻干油柑的理化特性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经超声辅助渗糖处理的油柑水分损失率、固形物增加率升高;冻干油柑内部孔隙更加致密,硬度显著提高、脆度基本保持,复水性下降;低聚异麦芽糖处理组的吸湿率(18.25%)低于对照组(22.54%);葡萄糖和麦芽糖处理组的冻干油柑色差ΔE小,分别为2.73和1.71,即颜色保留率高;低聚麦芽糖和蔗糖对冻干油柑的风味强化效果较好;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处理组的冻干油柑可滴定酸含量较低;与对照组玻璃化转变温度(Tg=43.66℃)相比,麦芽糖处理组的Tg升高到45.53℃,其他处理组则显著降低了样品的Tg;除木糖醇处理组(9.44 mg/g)外,不同超声渗糖处理组的总酚保留率均较高;蔗糖和低聚异麦芽糖渗透处理可有效保持冻干油柑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总的来说,超声辅助蔗糖和低异聚麦芽糖渗透处理的冻干油柑品质较好,其中低异聚麦芽糖可作为一种蔗糖替代品用于开发功能性冻干油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柑 超声辅助渗糖 真空冷冻干燥 品质
下载PDF
乳酸菌混合发酵在红枣浆中的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晓维 温靖 +6 位作者 肖更生 徐玉娟 吴继军 余元善 邹波 李璐 卜智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74-179,共6页
红枣浆中分别接种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的复合菌进行发酵,测定红枣浆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并比较发酵前后pH值、总滴定酸、总酚、总黄酮、多糖、抗坏血酸、有机酸、抗氧化能... 红枣浆中分别接种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的复合菌进行发酵,测定红枣浆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并比较发酵前后pH值、总滴定酸、总酚、总黄酮、多糖、抗坏血酸、有机酸、抗氧化能力和色泽等变化。结果表明,红枣浆营养丰富,上述3种不同乳酸菌混合均能在红枣浆中较好的生长,发酵24 h后,活菌数超过9.4 lg CFU/mL,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混合发酵的红枣浆色泽与未发酵组更接近。在总酚、总黄酮、多糖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等方面,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混合发酵也优于其余2个发酵组。综上所述,红枣浆应以植物乳杆菌与鼠李糖乳杆菌混合发酵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发酵 乳酸菌 红枣浆 功能成分
下载PDF
基于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不同低温贮藏方式下麻竹笋代谢物差异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东杰 刘祯 +5 位作者 阎莹莹 张文会 王锋 余元善 肖更生 马路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2-220,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低温贮藏方式下麻竹笋代谢物差异。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对不同低温(-80、-20和4℃)贮藏处理的麻竹笋样品进行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和初... 目的探究不同低温贮藏方式下麻竹笋代谢物差异。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对不同低温(-80、-20和4℃)贮藏处理的麻竹笋样品进行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和初步分析差异代谢物,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借助UPLC-MS的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可分别实现麻竹笋中715种和369种代谢物的分析。麻竹笋的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表明,经不同低温贮藏处理的麻竹笋组别之间均具有多种上调或下调的差异代谢物,分析后筛选出冷藏和冷冻处理的麻竹笋中的特征差异代谢物,发现低温贮藏过程中麻竹笋经过了复杂的代谢反应,关键化学组成物质发生了显著的上调或下调。麻竹笋中差异代谢物涉及到竹笋中脂代谢以及氨基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低温贮藏下麻竹笋的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为其低温保鲜及其组分代谢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笋 低温贮藏 非靶标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原文传递
卡拉胶在冬瓜果冻中的应用特性研究
13
作者 潘绮琳 张阮冰 +3 位作者 陈茂森 段邓乐 王琴 肖更生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冬瓜是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理保健作用及良好的加工性能。冬瓜的主要加工副产物——冬瓜皮富多种天然功效成分,在食用方面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在冬瓜的加工过程中,冬瓜皮绝大部分被丢弃,冬瓜的综合... 冬瓜是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理保健作用及良好的加工性能。冬瓜的主要加工副产物——冬瓜皮富多种天然功效成分,在食用方面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在冬瓜的加工过程中,冬瓜皮绝大部分被丢弃,冬瓜的综合利用率未达到最大化,经济效益较低。以冬瓜皮、卡拉胶、葡萄糖、柠檬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冬瓜果冻。通过研究卡拉胶对冬瓜果冻性质的影响,确定其最佳的添加量。感官评价分析及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最佳的卡拉胶添加量为1.9%。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冬瓜果冻既保持冬瓜皮茶的香味,口感细腻、酸甜适中、组织形态良好的特性,又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 果冻 卡拉胶 性质分析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的冬瓜瓤化学成分分析
14
作者 陆胜勇 傅曼琴 +4 位作者 徐玉娟 谢大森 余元善 温靖 肖更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07-314,共8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广泛代谢组学技术对冬瓜瓤的代谢物进行分离和鉴定,分析和描述冬瓜瓤的代谢物组成和丰度的信息。通过测定冬瓜皮、肉、瓤和籽4个部位的总黄酮、总酚及抗氧化能力发现,冬瓜瓤的总黄酮含量仅次于冬瓜肉,总...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广泛代谢组学技术对冬瓜瓤的代谢物进行分离和鉴定,分析和描述冬瓜瓤的代谢物组成和丰度的信息。通过测定冬瓜皮、肉、瓤和籽4个部位的总黄酮、总酚及抗氧化能力发现,冬瓜瓤的总黄酮含量仅次于冬瓜肉,总酚含量则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因此,该研究选取冬瓜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显示,冬瓜瓤中共分离鉴定出代谢物825个,初生代谢物451个(59.01%),次生代谢物374个(40.99%),其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114个,21.41%)、脂质(123个,13.28%)、有机酸(74个,10.82%)、糖及醇类(58个,6.68%)、核苷酸及其衍生物(62个,5.62%)、维生素(20个,1.22%)、酚酸类(161个,21.10%)、生物碱(57个,7.84%)、黄酮(92个,7.36%)、木脂素和香豆素(51个,3.63%)、萜类(13个,1.06%)。冬瓜瓤各类代谢物种类丰富,富集程度高,还具有显著的营养功能、活性作用及药效,其中相对含量≥0.5%的代谢物对冬瓜副产物营养和活性有重要贡献,该研究结果为冬瓜瓤副产物精深加工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瓤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化学成分 营养物质 功能活性
下载PDF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合成、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谭凤翔 余元善 +5 位作者 温靖 邹波 吴继军 徐玉娟 肖更生 胡腾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13,共7页
乳酸菌是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的一类益生菌,其生长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次级代谢物——胞外多糖(EPS)。胞外多糖因其安全性高、天然无毒副作用,以及丰富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活性、免疫活性、抗炎活性等)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乳酸... 乳酸菌是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的一类益生菌,其生长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次级代谢物——胞外多糖(EPS)。胞外多糖因其安全性高、天然无毒副作用,以及丰富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活性、免疫活性、抗炎活性等)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乳酸菌胞外多糖产生受很多因素(如碳源、氮源、pH等)影响,导致其结构也多种多样。该文综述了常见的乳酸菌胞外多糖、合成途径及影响其合成的因素,归纳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并总结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旨在为乳酸菌EPS的研究与生产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多糖 合成 生物活性 应用
下载PDF
脱糖预处理对荔枝渣果粉分散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王宇婷 安可婧 +4 位作者 徐玉娟 彭健 余元善 吴继军 肖更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73-79,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脱糖预处理对荔枝果粉的影响,以荔枝果渣为原料,研究了水洗脱糖和酵母发酵2种脱糖处理方式对荔枝果粉脱糖效果、分散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干基计,未处理的果粉总糖含量为155.61 mg/g, 2种预处理方式均能显著... 为了研究不同脱糖预处理对荔枝果粉的影响,以荔枝果渣为原料,研究了水洗脱糖和酵母发酵2种脱糖处理方式对荔枝果粉脱糖效果、分散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干基计,未处理的果粉总糖含量为155.61 mg/g, 2种预处理方式均能显著降低总糖含量,发酵处理和水洗处理的脱糖率分别为84.02%和71.59%;与未处理的果粉相比,经过水洗及发酵预处理的荔枝果粉的堆积密度降低,滑角及休止角降低,发酵处理后的果粉堆积密度、休止角滑角低于水洗处理的果粉,说明发酵后的荔枝果粉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发酵预处理的荔枝果粉总酚含量最高为20.70 mg/g,其次是未处理果粉为19.82 mg/g,水洗处理果粉总酚含量最低为17.66 mg/g, 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酚含量趋势相似,说明发酵脱糖预处理更好地保留了果粉的营养功能特性。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未处理的果粉大小不均、粘黏现象明显;经发酵脱糖的果粉表面光滑、结构完整皱缩少,随着粉碎时间延长,颗粒大小逐渐均匀;而经水洗预处理的果粉表面不光滑,有皱缩,随着粉碎时间延长,果粉出现团聚现象。因此,发酵脱糖处理比水洗脱糖处理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果粉 微生物发酵 脱糖 分散特性 营养品质
下载PDF
冬瓜桑椹馅料配方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17
作者 陆胜勇 傅曼琴 +4 位作者 余元善 温靖 彭健 林羡 肖更生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1-270,共10页
以冬瓜、桑椹、白砂糖、花生油等为原料制作低脂低糖冬瓜桑椹果蔬馅料。该文探究了桑椹果浆、白砂糖粉和玉米淀粉液的添加量对馅料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测定硬度、胶黏度和咀嚼度等TPA(Textur... 以冬瓜、桑椹、白砂糖、花生油等为原料制作低脂低糖冬瓜桑椹果蔬馅料。该文探究了桑椹果浆、白砂糖粉和玉米淀粉液的添加量对馅料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测定硬度、胶黏度和咀嚼度等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参数确认最佳配方。以冬瓜质量100.0%浆计,单因素试验中,桑椹、白砂糖、玉米淀粉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30%、6%和2%时,馅料的感官评分最高;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最佳配方为:花生油2.5 wt%、桑椹30.0 wt%、白砂糖6.0 wt%、玉米淀粉溶液1.5 wt%。所得冬瓜桑椹馅料色泽油光滑亮、紧致、有桑椹和冬瓜的特有气味、酸甜适中、口感细腻、软硬适中;馅料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分别46.22 wt%、30.07 wt%,水分和脂肪含量分别为39.48 wt%、1.04 wt%。有机酸总含量为1.87 g/kg,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酒石酸703.40 mg/kg、苹果酸453.34 mg/kg和丙醇二酸418.55 mg/kg,花青素含量为2.89 mg/g,兼具冬瓜和桑椹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正己醛、正辛醛和柠檬烯,相对含量分别为8.06%、4.13%和1.58%。在室温条件下(25℃)冬瓜桑椹馅料保质期为3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 桑椹 果蔬馅料 TPA参数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多酚对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胡雨卿 余元善 +5 位作者 宋贤良 邹波 吴继军 徐玉娟 肖更生 胡腾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57-67,共11页
本实验旨在探究多酚对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常见的四种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四种多酚(儿茶素、槲皮素、山奈酚、没食子酸酯)为原料,测定了不同浓度下多酚对类胡萝卜素的DPPH自由基清... 本实验旨在探究多酚对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常见的四种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四种多酚(儿茶素、槲皮素、山奈酚、没食子酸酯)为原料,测定了不同浓度下多酚对类胡萝卜素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和抗氧化剂浓度条件下,多酚对类胡萝卜素保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多酚单体对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性和稳定的强弱大小为:山奈酚>儿茶素>槲皮素>没食子酸酯。其中,山奈酚和玉米黄素在浓度为0.1 mg/mL具有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协同作用,儿茶素和β-胡萝卜在浓度为0.02 mg/mL具有最高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协同作用。添加儿茶素和山奈酚可以使类胡萝卜素在自然光和紫外光下的保留率提高10.32%~13.82%,100℃以下高温的保留率提高6.79%~13.72%,pH<5条件下的保留率提高1.02%~17.56%及多种金属离子条件下的保留率提高9.26%~25.3%。因此,在使用类胡萝卜素作为抗氧化剂或增色剂应用于食品中时,可以通过添加一种或多种多酚来提高其抗氧化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多酚 抗氧化性 稳定性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不同打浆及杀菌处理对荔枝浆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张丽娟 邹波 +4 位作者 肖更生 徐玉娟 余元善 吴继军 李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9-336,共8页
荔枝浆品质的劣变与氧气和热处理存在密切关系,本文比较了常规打浆(CB)与低氧打浆(LB)对荔枝浆品质的影响,并研究了低氧打浆对超高压(HHP)和热处理(HT)荔枝浆4℃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打浆相比,低氧打浆对荔枝浆可溶性... 荔枝浆品质的劣变与氧气和热处理存在密切关系,本文比较了常规打浆(CB)与低氧打浆(LB)对荔枝浆品质的影响,并研究了低氧打浆对超高压(HHP)和热处理(HT)荔枝浆4℃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打浆相比,低氧打浆对荔枝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和总酸无显著影响(P>0.05),而L^(*)值显著上升(P<0.05),a^(*)值显著降低(P<0.05),总酚含量提高了24.70%,除原花青素B2、芦丁、儿茶素和香草酸外,其它6种单体酚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贮藏过程中,不同打浆方式联合HPP和HT的荔枝浆L^(*)值均呈下降趋势、a^(*)值均呈上升趋势,其中LB+HHP组L^(*)值始终最大;贮藏至28 d,低氧打浆联合超高压处理组总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均高于其它三组。综上,低氧打浆能更好地保护荔枝浆的色泽、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减少超高压和热处理的荔枝浆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其中LB+HHP处理更具优势,可作为一种新型荔枝浆加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打浆 荔枝浆 超高压 总酚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生物炭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文轩 陈协 +3 位作者 梁靖仪 陈伟波 肖更生 刁增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1,共6页
近年来,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炭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修复。但是原始生物炭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欠佳,衍生出众多对其吸附性能提升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有关生物炭材料制备和改性的进展总结欠全面,关于生物炭材料... 近年来,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炭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修复。但是原始生物炭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欠佳,衍生出众多对其吸附性能提升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有关生物炭材料制备和改性的进展总结欠全面,关于生物炭材料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反应机理的整理也不够深入。基于生物炭材料在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吸附领域的研究现状,对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式、改性方法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梳理了生物炭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制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生物炭材料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以期为生物炭材料在受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体的修复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为实际的环境污染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水体重金属 吸附 反应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