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优化和改革
1
作者 薛春生 肖淑芹 +4 位作者 吴元华 段玉玺 玄元虎 安梦楠 夏子豪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0-94,共5页
新时代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需要进行多主体、多层次的立体式、融合式创新。研究生教育则更应注重加强学术训练,培养其原始创新能力,引导和推动他们投身科研融合创新活动。研究生课程优化和改革作为完善研究生教育体制建设的根本措施之... 新时代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需要进行多主体、多层次的立体式、融合式创新。研究生教育则更应注重加强学术训练,培养其原始创新能力,引导和推动他们投身科研融合创新活动。研究生课程优化和改革作为完善研究生教育体制建设的根本措施之一,对推动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把握现代教育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分子植物病理学作为众多农业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对提高研究生将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知识与方法灵活运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中存在着与本科课程衔接性差、教学与考核方式单一以及理论学习与科研应用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系统地提出了重点讲授研究生所涉领域的课程内容、研究生以讲授方式参与授课、增加平时成绩、增设开放式试题等,以科研实践促进理论学习和积极引导研究生用所学理论指导科研活动的课程改革方案。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紧紧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到科研与教学相互依托,在强化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植物病理学 研究生 创新能力 课程优化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大豆疫霉根腐病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肖淑芹 胡远富 +2 位作者 薛春生 段玉玺 王斌斌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严重威胁世界大豆生产的重要病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最有效的措施,本文就和品种合理布局密切相关大豆疫霉根腐病菌遗传多样性、无毒基因标记及克隆、抗病基因的定位和抗性资源的分子鉴定等最近研...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严重威胁世界大豆生产的重要病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最有效的措施,本文就和品种合理布局密切相关大豆疫霉根腐病菌遗传多样性、无毒基因标记及克隆、抗病基因的定位和抗性资源的分子鉴定等最近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根腐病 研究进展 分子生物学 遗传多样性 大豆生产 抗病品种 合理布局 基因标记 分子鉴定 抗性资源 抗病基因 病害 选育
下载PDF
玉米弯孢菌毒素理化性质及致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淑芹 薛春生 +2 位作者 石莹 高增贵 薛继生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8-140,共3页
对玉米弯孢菌产生毒素的理化性质和致病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毒素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和可溶性糖;毒素对不同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和叶片致萎程度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与弯孢菌对不同抗性自交系的致病能力基本一致。
关键词 玉米弯孢菌 毒素 理化性质 致病作用
下载PDF
辣椒疫霉菌拮抗木霉的筛选及抑菌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肖淑芹 薛春生 曹远银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28,共3页
利用生长势和生长抑制率法从61株木霉菌株中筛选出辣椒疫霉拮抗菌株TR39,并对其抑菌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R39对辣椒疫霉的抑制机制有重寄生和竞争作用,体外可以产生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等细胞壁降解酶;TR39还对1... 利用生长势和生长抑制率法从61株木霉菌株中筛选出辣椒疫霉拮抗菌株TR39,并对其抑菌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R39对辣椒疫霉的抑制机制有重寄生和竞争作用,体外可以产生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等细胞壁降解酶;TR39还对11种其它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TR39 辣椒疫霉菌 抑制机制
下载PDF
木霉菌T05-1对几种作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淑芹 薛春生 +2 位作者 姜晓颖 庄敬华 曹远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8-521,共4页
为鉴定木霉菌T05-1种类,明确其生防机制和发酵条件,采用形态学鉴定、抑菌试验和液体发酵的方法,对分离自辽宁省锦州市蔬菜根际土壤的的木霉菌T05-1进行了鉴定、抑菌作用及发酵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T05-1经形态学鉴定为绿色木霉(T... 为鉴定木霉菌T05-1种类,明确其生防机制和发酵条件,采用形态学鉴定、抑菌试验和液体发酵的方法,对分离自辽宁省锦州市蔬菜根际土壤的的木霉菌T05-1进行了鉴定、抑菌作用及发酵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T05-1经形态学鉴定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ex Fr.),对病原菌的生防机制分别属于重寄生、抗生等作用,碳源为葡萄糖时T05-1菌丝生长最快,碳源为蔗糖时产孢量最大,氮源为蛋白胨和硫酸铵时产孢量最大,氮源为硝酸铵菌丝生长最快,温度为25℃,pH值为6~7有利于木霉菌T05-1的生长及产孢。因此绿色木霉T05-1是一株生防作用较好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T05-1 生防机制 发酵条件
下载PDF
玉米灰斑病菌在叶片上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肖淑芹 孟祥钦 +1 位作者 赵志伟 薛春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3-75,共3页
为明确灰斑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条件,采用生物学方法筛选适于灰斑病菌产孢培养基和分生孢子萌发条件,再用水合氯醛和乳酚油染色法对玉蜀黍尾孢菌在叶片及其内部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产孢培养基:玉米叶粉琼脂培养基(ML... 为明确灰斑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条件,采用生物学方法筛选适于灰斑病菌产孢培养基和分生孢子萌发条件,再用水合氯醛和乳酚油染色法对玉蜀黍尾孢菌在叶片及其内部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产孢培养基:玉米叶粉琼脂培养基(MLPA)和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MLPCA)适于培养玉米灰斑病菌产孢,产生的分生孢子数量较多,分别达到8.1×105个/mL和1×104个/mL,经紫外灯照射后在玉米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和玉米新叶煎汁培养基产生的分生孢子达到1.6×107个/mL和1.1×106个/mL。2)萌发条件:在无明水的水琼脂培养基上分生孢子萌发率较高,24 h时萌发率最高,达99.8%。3)发育过程:分生孢子可从一端、两端或中间细胞萌发,接种10 h后大量萌发形成芽管;24 h后萌发率可达99.5%;52 h后菌丝仍然分布于叶片表面;82 h后侵染丝从气孔侵入;92 h后菌丝在玉米叶片细胞内蔓延生长;95 h后分生孢子梗从气孔和细胞间隙伸出,分生孢子梗曲膝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菌 叶片发育 染色 组织学观察
下载PDF
我国春玉米区弯孢叶斑病菌生理分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肖淑芹 牟连晓 +2 位作者 薛春生 邢志远 高增贵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6-148,共3页
利用鉴别寄主技术对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河北省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生理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个菌株的致病性分为5种类型,其中强和中等致病类型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瓦房店、吉林省的公主岭和河北省的保定市。
关键词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 鉴别寄主 生理分化
下载PDF
辣椒疫霉菌毒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肖淑芹 刘惕若 左豫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29-31,共3页
辣椒疫霉病菌 (Phytophthora capsici)在胡萝卜(CFB)培养液中易于培养及产生毒素。生物测定表明:P.capsici毒素溶液能抑制辣椒、绿豆、豇豆和黄瓜种子胚根生长,损伤辣椒叶片细胞膜,对幼苗有强烈的致萎作用。寄主表现出病原菌侵染相似的... 辣椒疫霉病菌 (Phytophthora capsici)在胡萝卜(CFB)培养液中易于培养及产生毒素。生物测定表明:P.capsici毒素溶液能抑制辣椒、绿豆、豇豆和黄瓜种子胚根生长,损伤辣椒叶片细胞膜,对幼苗有强烈的致萎作用。寄主表现出病原菌侵染相似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疫霉病菌 毒素 生物活性测定 疫病
下载PDF
抗辣椒疫病枯草芽孢杆菌BS18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肖淑芹 薛春生 +1 位作者 周雪 曹远银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6-219,共4页
初步探讨了抗辣椒疫病芽孢杆菌BS18的发酵条件,通过培养条件优化及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即牛肉膏+蛋白胨3%,麦芽糖0.5%,NaCl0.1%,(NH4)2SO40.5%;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7.0~7.5、250mL三角瓶装液量30mL、接种量0.5mL、摇瓶速度... 初步探讨了抗辣椒疫病芽孢杆菌BS18的发酵条件,通过培养条件优化及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即牛肉膏+蛋白胨3%,麦芽糖0.5%,NaCl0.1%,(NH4)2SO40.5%;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7.0~7.5、250mL三角瓶装液量30mL、接种量0.5mL、摇瓶速度130r/min、温度30℃。在此条件下培养BS18菌株48h,其无菌发酵液对辣椒疫霉病菌抑菌圈直径达2.8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BS18 发酵条件 抑制 辣椒疫霉病菌
下载PDF
沈阳地区土壤木霉菌分类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淑芹 白戈 +1 位作者 姜晓颖 薛春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29-132,共4页
利用土壤稀释分离法,采用孟加拉红培养基,对沈阳地区土壤分离得到的木霉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从沈阳的长白岛、新城子、棋盘山和苏家屯等地区105份不同植物根际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木霉菌41株,分属6种,包括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 利用土壤稀释分离法,采用孟加拉红培养基,对沈阳地区土壤分离得到的木霉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从沈阳的长白岛、新城子、棋盘山和苏家屯等地区105份不同植物根际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木霉菌41株,分属6种,包括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18株,绿色木霉(T.viride)13株,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3株,康宁木霉(T.koningii)3株,深绿木霉(T.atroviride)3株,侧沟木霉(T.parceramosum)1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地区 木霉菌 鉴定
下载PDF
黑龙江省辣椒疫病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10
11
作者 肖淑芹 陆秀华 刘惕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年第5期45-46,共2页
通过 1998~ 1999年对辣椒疫病的调查 ,发现辣椒疫病在黑龙江省已普遍发生 ,有些地区危害十分严重。病害发生的原因 ,一是栽培措施不当 ,如连作 ,田间排水不良 ,湿度过大 ;二是人们对此病的认识不够 。
关键词 黑龙江 辣椒 疫病 发生情况 症状 病原菌 影响因素 防治
下载PDF
玉米与矮花叶病毒互作对防御反应酶系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薛春生 肖淑芹 +3 位作者 王国英 高增贵 刘限 陈捷3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0,共5页
选取抗、感甘蔗花叶病毒-玉米矮化株系的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和Mo 17,与国内流行的甘蔗花叶病毒-玉米矮化B株系组成的非亲合性和亲合性互作体系为研究对象,以未接种为对照,对两类互作类型的防御反应酶系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 选取抗、感甘蔗花叶病毒-玉米矮化株系的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和Mo 17,与国内流行的甘蔗花叶病毒-玉米矮化B株系组成的非亲合性和亲合性互作体系为研究对象,以未接种为对照,对两类互作类型的防御反应酶系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非亲合性互作中PAL活性始终高于对照,整个互作过程中形成两个较大的峰,亲合性互作中除96 h高于对照外,其它时间均比对照低;非亲合性互作中POD活性先升后降,形成1个明显的峰值,亲合性互作中POD活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144 h形成1个明显酶活高峰;非亲合性互作体系中多元酚氧化酶除24 h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形成1个酶活高峰,亲合性互作中酶活与对照相比没有较大变化;非亲合性互作中CAT活性始终低于对照,亲合性互作中在接种24~120 h内形成两个酶活高峰均高于对照;非亲合性互作中SOD活性先降后升,72 h达到酶活高峰,亲合性互作中变化趋势与非亲合性互作相似,酶活高峰出现在12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作 亲合性 玉米 POD活性 矮化 株系 矮花叶病毒 对照 防御反应 高峰
下载PDF
木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限 高增贵 +2 位作者 庄敬华 肖淑芹 陈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采用正交拉丁设计对影响木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受到缓冲体系、渗透压稳定剂、木霉菌菌龄、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酶解时间和再生培养基的影响,而不受木霉菌株系的影响。其中以磷酸... 采用正交拉丁设计对影响木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受到缓冲体系、渗透压稳定剂、木霉菌菌龄、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酶解时间和再生培养基的影响,而不受木霉菌株系的影响。其中以磷酸缓冲体系和蔗糖为渗透压调节剂的降解体系为最佳,木霉菌菌龄以培养20h较好,崩溃酶对木霉菌细胞壁的降解效果好,酶解时间以4h为最佳,再生培养基以基础培养基和NaCl为渗透压调节剂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原生质体制备 渗透压调节剂 再生培养基 渗透压稳定剂 细胞壁降解酶 缓冲体系 酶解时间 基础培养基 系统研究 降解效果 NaCl 最佳 菌龄 株系
下载PDF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玉米自交系黄早四甘蔗花叶病毒侵染后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13
14
作者 薛春生 肖淑芹 +2 位作者 王国英 陈捷 张柯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4,共6页
本文以国内广泛应用的抗甘蔗花叶病毒玉米自交系黄早四为材料,利用cDNA-AFLP差异显示方法,分析其接种病毒后的基因表达差异模式。用56对引物扩增出203个基因差异显示片段,其中187个是诱导性表达,16个是抑制性表达。经反向Northern确认... 本文以国内广泛应用的抗甘蔗花叶病毒玉米自交系黄早四为材料,利用cDNA-AFLP差异显示方法,分析其接种病毒后的基因表达差异模式。用56对引物扩增出203个基因差异显示片段,其中187个是诱导性表达,16个是抑制性表达。经反向Northern确认随机挑选的24个基因差异片段中有11个是病毒侵染后诱导表达的,其中有10个片段在GenBank数据库中可以找到显著同源序列,这些基因差异显示片段分别与玉米磷酸丙糖转移蛋白(TPT)、转录调节因子、G蛋白、锌指结构域、果糖1,6-二磷酸酶、芳烃受体等基因有较高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花叶病毒 黄早四 cDNA—AFLP 差异表达
下载PDF
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植株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及诱导抗性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薛春生 肖淑芹 +2 位作者 韩洪强 高颖 陈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抗、感自交系的诱抗机理及效果。【方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处理及不同毒素处理时间后,玉米植株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 【目的】探讨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抗、感自交系的诱抗机理及效果。【方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处理及不同毒素处理时间后,玉米植株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防御酶系活性的变化,研究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寄主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及毒素与诱导抗性的关系。【结果】抗病自交系78599-1的PAL、POD和PPO活性高于感病自交系K12,而感病自交系的CAT和SOD活性高于抗病自交系。微晶纤维素处理毒素的诱抗效果高于炭柱处理,玉米抗病自交系的诱抗作用略高于感病自交系。【结论】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灰斑病具有诱导抗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菌 病菌毒素 防御酶系 诱导抗性
下载PDF
玉米尾孢菌毒素组分及致病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薛春生 肖淑芹 +3 位作者 韩洪强 薛继生 石磊 高增贵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对玉米灰斑菌产生毒素的成分和致病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灰斑病菌毒素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类物质;毒素对不同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和叶片致萎程度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结果与灰斑病对不同抗性自交系的致病能力基本一致。
关键词 玉米灰斑菌 毒素 成分 致病作用
下载PDF
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TR409诱导辣椒防御酶活性变化及防治疫病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薛春生 何瑞玒 +3 位作者 肖淑芹 孙佳莹 钮梦燕 冯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9-483,共5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Pc-2,分析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TR409诱导辣椒茎基部防御酶活性变化及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TR409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处理后辣椒体内防御反应酶活... 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Pc-2,分析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TR409诱导辣椒茎基部防御酶活性变化及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TR409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处理后辣椒体内防御反应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厚垣孢子比分生孢子处理的酶活性高峰峰值更高,且出现的时间更晚,其中厚垣孢子灌根24h后接种辣椒疫霉菌的处理中辣椒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6.26,2.33,6.41和4.28倍。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处理后辣椒疫病的病情指数分别由对照的59.5降低至29.4和2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TR409 辣椒疫病 防御反应酶系 防治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全基因组候选效应分子的预测和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闫丽斌 肖淑芹 薛春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0,共6页
大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玉米叶部病害,可造成玉米产量严重降低,其致病菌大斑刚毛座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可在叶片形成坏死斑,影响玉米品质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效应分子在植物病原真菌对植物侵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玉米大斑病... 大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玉米叶部病害,可造成玉米产量严重降低,其致病菌大斑刚毛座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可在叶片形成坏死斑,影响玉米品质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效应分子在植物病原真菌对植物侵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玉米大斑病菌Et28A菌株全基因组信息,利用Signal P、TMHMM、Protcomp、big-PI Predictor和TargetP生物信息学软件和预测程序对玉米大斑病菌中11698条蛋白序列进行候选效应分子预测,再通过对上述蛋白半胱氨酸含量、信号肽长度及冗余性分析,获得60个符合条件的候选效应分子,其中大部分为功能未知的假定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出玉米大斑病菌的候选效应分子,为进一步研究效应分子在病原菌与玉米互作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并为其他病原菌效应分子的预测及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候选效应分子 全基因组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一种适于玉米灰斑病菌快速扩繁的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路媛媛 肖淑芹 +2 位作者 赵丽琨 杨宁 薛春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336,共4页
介绍了一种适于玉米灰斑病菌快速扩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快速研磨灰斑病菌菌丝,制成研磨液后直接涂抹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从而达到快速扩繁的目的.结果表明,取100 μL均匀涂抹在直径为90 mm的PDA平板上,第7天菌落面积最多可达3.35×1... 介绍了一种适于玉米灰斑病菌快速扩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快速研磨灰斑病菌菌丝,制成研磨液后直接涂抹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从而达到快速扩繁的目的.结果表明,取100 μL均匀涂抹在直径为90 mm的PDA平板上,第7天菌落面积最多可达3.35×103 mm2,占培养皿面积的52.57%;采用本方法获得的灰斑病菌第3天开始产生孢子,4~6d就能够获得大量分生孢子,可达2.365×106个/mL,并且产孢时间缩短.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简便易行,快速高效,污染少,为玉米灰斑病菌的生物学、致病机制等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该方法可用于其他生长速度缓慢真菌的快速扩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菌 菌丝生长 扩繁技术
下载PDF
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对辣椒疫霉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薛春生 何瑞玒 +3 位作者 李兴海 肖淑芹 钮梦燕 冯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4-218,223,共6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甲霜灵、氟吗啉原药和10%氰霜唑悬浮剂作对照药剂,从20种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中筛选出N-(2,4,5-三氯苯)-2-羟基环烷基磺酰胺(化合物149)和N-(2-三氟甲基-4-氯苯)-2-羟基环烷基磺酰胺(化合物104)2种对辣椒疫霉菌...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甲霜灵、氟吗啉原药和10%氰霜唑悬浮剂作对照药剂,从20种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中筛选出N-(2,4,5-三氯苯)-2-羟基环烷基磺酰胺(化合物149)和N-(2-三氟甲基-4-氯苯)-2-羟基环烷基磺酰胺(化合物104)2种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其EC50分别为9.58μg/mL和15.96μg/mL。对辣椒疫霉生育阶段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49和104对孢子囊形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3μg/mL和4.62μg/mL,其中化合物149的抑制率高于对照药剂90%氟吗啉原药;化合物149和104抑制辣椒疫霉游动孢子释放和萌发,其中化合物104的EC50为0.18μg/mL,高于对照药剂90%甲霜灵原药;化合物149和104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量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 辣椒疫霉 游动孢子囊 游动孢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