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猪肉关键香气物质分析鉴定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健 王蒙 +4 位作者 谢建春 王天泽 肖群飞 赵梦瑶 范梦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3-209,共7页
对豫南黑猪后腿肉进行研究,测定肉的主要脂肪酸为油酸(42.89%)、棕榈酸(21.62%)、二十碳烯酸(8.78%)、硬脂酸(7.73%)、棕榈油酸(5.93%)、豆蔻酸(5.84%)、亚油酸(5.51%);主要氨基酸为谷氨酸(13.70%)和天冬氨酸(8.19%)。采用同时蒸馏萃取... 对豫南黑猪后腿肉进行研究,测定肉的主要脂肪酸为油酸(42.89%)、棕榈酸(21.62%)、二十碳烯酸(8.78%)、硬脂酸(7.73%)、棕榈油酸(5.93%)、豆蔻酸(5.84%)、亚油酸(5.51%);主要氨基酸为谷氨酸(13.70%)和天冬氨酸(8.19%)。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处理,DB-WAX极性柱和DB-5弱极性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稀释法DB-5弱极性柱气相色谱-嗅闻分析。基于保留指数和质谱库检索,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出98种化合物,主要为十六碳醛、十八碳醛、壬醛、1-己醇、十七碳醛。基于保留指数、气相色谱-质谱结果、气味特征、标准品比对,气相色谱-嗅闻分析鉴定出26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其中关键香气化合物(log2FD≥5)为2-甲基-3-呋喃硫醇、3-甲硫基丙醛?γ-癸内酯、(E)-2-癸烯醛、1-辛烯-3-醇、(E,E)-2,4-癸二烯醛、壬醛、(E)-2-壬烯醛、3-羟基-2-丁酮、己醛、甲硫醇、糠硫醇、二甲基三硫、2-乙酰基-1-吡咯啉、(E)-2-己烯醛、(E)-2-庚烯醛、苯乙醛、戊醛。研究结果对于全面了解猪肉风味构成及研制肉味香精具有参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猪肉 同时蒸馏萃取 肉香味 香气活性物质 气相色谱-嗅闻
下载PDF
pH值对“半胱氨酸-木糖-甘氨酸”体系肉香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侯莉 梁晶晶 +4 位作者 赵健 赵梦瑶 肖群飞 范梦蝶 谢建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9-138,共10页
设计复杂美拉德反应体系"半胱氨酸-木糖-甘氨酸",在不同初始p H值(4.5、5.5、6.6、7.5)条件下反应,反应液测定波长420 nm处吸光度及p H值,并进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初始p H值越大,反应液褐变程度越... 设计复杂美拉德反应体系"半胱氨酸-木糖-甘氨酸",在不同初始p H值(4.5、5.5、6.6、7.5)条件下反应,反应液测定波长420 nm处吸光度及p H值,并进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初始p H值越大,反应液褐变程度越大,p H值下降量增多。各反应体系中鉴定出的风味物质均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其次是含氮杂环化合物、含氧杂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中含量较高的为2-甲基-3-呋喃硫醇、3-巯基-2-戊酮、2-糠硫醇、2-噻吩硫醇、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2-甲基噻吩、2-乙酰基噻唑。各类化合物总量及含硫化合物总量均随p H值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p H 5.5出现峰值。但含氮杂环化合物总量却随p H值升高而增加,而含氧杂环类总量随p H值升高而减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初始p H 4.5、7.5,90℃,1 h反应液,发现酸性条件下风味物质形成通过半胱氨酸-Amadori降解途径进行,碱性条件下通过半胱氨酸-Amadori降解及甘氨酸-Amadori与半胱氨酸反应2条途径进行。碱性条件下,含胺基化合物(如氨基酸、氨)的反应活性高,反应速率快,体系内形成的半胱氨酸-Amadori初期中间体含量高,但其在中、末期阶段却更多地导致类黑精及吡嗪类物质产生;而碱性条件下出现的甘氨酸-Amadori,因可与半胱氨酸结合形成较为稳定的噻唑烷衍生物,并不能促进含硫化合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半胱氨酸 甘氨酸 美拉德反应 肉香味 半胱氨酸-Amadori 甘氨酸-Amadori
下载PDF
白猪肉与黑猪肉热反应香精中香气物质分析鉴定 被引量:9
3
作者 赵梦瑶 赵健 +6 位作者 谢建春 肖群飞 范梦蝶 王天泽 杜文斌 王蒙 郭夏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40-47,共8页
以黑猪肉和白猪肉酶解物及氧化脂肪为原料,经热反应制备肉味香精。溶剂辅助蒸发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基于保留指数、质谱共鉴定出123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含氧杂环、醛类、酮类、醇类、酸类... 以黑猪肉和白猪肉酶解物及氧化脂肪为原料,经热反应制备肉味香精。溶剂辅助蒸发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基于保留指数、质谱共鉴定出123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含氧杂环、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烃类等。相比之下,白猪肉香精中烷基呋喃、脂肪族醛和酸的相对含量较高,黑猪肉香精中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而醇类、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二者相差不大。采用气相色谱-嗅闻分析,基于质谱、保留指数、气味特征、标准品共鉴定出31种气味活性化合物,28种为2种肉味香精所共有,尤其二甲基三硫、糠硫醇、3-乙基-2,5-二甲基吡嗪、3-甲硫基丙醛、2-乙基噻吩、(E,E)-2,4-癸二烯醛、(E)-2-癸烯醛、(E)-2-壬烯醛、1-辛烯-3-醇、3-羟基-2-丁酮等在两香精中均具有较高稀释因子。但黑猪肉香精中具有高稀释因子的化合物种类多于白猪肉香精,且采用雷达图对强势气味活性化合物比较显示其肉香、脂香化合物的轮廓线大于白猪肉香精,这可能是造成黑猪肉香精香气较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猪肉 肉味香精 蛋白酶解物 氧化脂肪 香气活性化合物 肉香味
下载PDF
猪五花肉炖煮肉汤香气物质的分析鉴定 被引量:7
4
作者 肖群飞 范梦蝶 +4 位作者 赵健 赵梦瑶 王天泽 谢建春 孙宝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73-279,295,共8页
普通白猪五花肉炖煮1.5 h,所得肉汤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溶剂辅助蒸发提取。在弱极性(HP-5)、极性(DB-WAX)两根色谱柱上气-质联机分析,并采用HP-5柱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分析。基于质谱、保留指数、标准品,气-质联机分析鉴定出102种化合物... 普通白猪五花肉炖煮1.5 h,所得肉汤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溶剂辅助蒸发提取。在弱极性(HP-5)、极性(DB-WAX)两根色谱柱上气-质联机分析,并采用HP-5柱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分析。基于质谱、保留指数、标准品,气-质联机分析鉴定出102种化合物,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氧杂环、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烃类等。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分析,检测出39个气味保留区,基于气-质分析结果、保留指数、气味特征、标准品比对,鉴定出33个气味活性物质,稀释因子较高的(log_2FD≥9)为3-甲硫基丙醛、二甲基三硫醚、糠硫醇、2-噻吩硫醇、己醛、庚醛、壬醛、(E)-2-辛烯醛、(E,Z)-2,4-癸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E,E)-2,4-壬二烯醛、麦芽酚、1-辛烯-3-醇、乙偶姻。研究结果可为肉香味化学的发展、肉类香精研制及中式菜肴的工业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花肉 肉汤 溶剂辅助蒸发 气相色谱-嗅闻分析 气味活性成分 肉香味
原文传递
“氧化鸡脂-谷胱甘肽-葡萄糖”反应体系风味物质鉴定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健 范梦蝶 +4 位作者 甄大卫 赵梦瑶 肖群飞 王天泽 谢建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49-155,共7页
设计"氧化鸡脂-谷胱甘肽-葡萄糖"模型反应,于131℃和pH 6.5条件下反应5 h。采用溶剂辅助蒸发法萃取反应产物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稀释法嗅闻分析。基于质谱、保留指数、气味特征、标准品,鉴定出89种化... 设计"氧化鸡脂-谷胱甘肽-葡萄糖"模型反应,于131℃和pH 6.5条件下反应5 h。采用溶剂辅助蒸发法萃取反应产物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稀释法嗅闻分析。基于质谱、保留指数、气味特征、标准品,鉴定出89种化合物;其中67种化合物具有气味活性,主要为含硫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鉴定出由脂肪氧化降解与美拉德反应相互作用形成的带有烷基链的化合物10种,包括2-戊基噻吩、2-庚基噻吩、2-戊基吡啶等,多数具有气味活性。除了2-甲基-3-呋喃硫醇、糠硫醇等产生于美拉德反应的化合物外,带烷基链的2-庚基噻吩、2-甲基吡啶、2-乙基吡啶等也具有较高的稀释因子(Log_3FD≥5),表明在"氧化鸡脂-谷胱甘肽-葡萄糖"体系中,脂肪氧化降解与"谷胱甘肽"美拉德反应相互作用对肉香风味形成具有较大贡献,研究结果对"脂肪控制氧化-热反应"制备肉味香精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鸡脂 谷胱甘肽 肉香味 香气活性化合物 美拉德反应 脂质氧化降解
下载PDF
花生油炸制油条香气物质的分析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梦瑶 谢建春 +4 位作者 肖群飞 王天泽 范梦蝶 赵健 杜文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43-251,共9页
采取同时蒸馏萃取制备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GC-O)对花生油炸制油条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基于检索NIST14质谱库、保留指数,气-质联机鉴定出83种化合物,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酸类、含硫化合物... 采取同时蒸馏萃取制备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GC-O)对花生油炸制油条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基于检索NIST14质谱库、保留指数,气-质联机鉴定出83种化合物,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酸类、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含氧杂环、烃类、其他类,含量最高的是醛类,其中己醛、壬醛、(E)-2-癸烯醛、(E,Z)-2,4-癸二烯醛的含量远高于鉴定出的所有其它化合物。基于GC-MS鉴定结果、嗅闻的保留指数、嗅闻的气味特征及标准品,GC-O分析鉴定出30种香气活性物质,其中3-羟基-2-丁酮、3-乙基-2,5-二甲基吡嗪、糠醇、(E,E)-2,4-癸二烯醛、2,3-二甲基吡嗪、己醛、庚醛、(E)-2-壬烯醛、(E)-2-癸烯醛、(E)-2-十一烯醛、3-甲基丁醛、3-甲硫基丙醛、丙醛、辛醛、壬醛、(Z)-2-癸烯醛、1-辛烯-3-醇等17种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稀释因子(log2FD≥5)。通过本实验研究发现,花生油炸制油条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丰富,构成了花生油条独特的油脂香、焦香、甜香等风味,其中醛类、含氧杂环化合物及含氮杂环化合物含量较高,是花生油炸制油条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嗅闻分析 油条 花生油 香气活性成分
下载PDF
鸡肉酶解物中不同氨基前体对肉香味形成的贡献 被引量:5
7
作者 肖群飞 王天泽 +1 位作者 王羽桐 谢建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1-232,共12页
通过超滤分离鸡肉酶解物,制备分子质量小于1 ku、1~5 ku、大于5 ku的3个肽组分样品。采用盐酸水解鸡肉酶解物,制备氨基酸组分样品。以3个肽组分和氨基酸组分及葡萄糖为原料,设计加或不加氧化鸡脂两类共8个模型反应体系,研究鸡肉酶解物... 通过超滤分离鸡肉酶解物,制备分子质量小于1 ku、1~5 ku、大于5 ku的3个肽组分样品。采用盐酸水解鸡肉酶解物,制备氨基酸组分样品。以3个肽组分和氨基酸组分及葡萄糖为原料,设计加或不加氧化鸡脂两类共8个模型反应体系,研究鸡肉酶解物中不同氨基组分对肉香味形成的贡献。通过分析比较反应产物在波长420 nm处紫外-可见光吸收值和pH变化值,以及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发现对于加与不加氧化鸡脂的两类反应体系,均为随氨基组分的分子质量增大,420 nm处紫外-可见光吸收值降低,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总量减少,这可能因分子质量大反应活性差导致。无论加或不加氧化鸡脂,均为氨基酸组分对含硫化合物贡献最大,小于1 ku和1~5 ku肽组分对吡嗪类化合物贡献最大。但氧化鸡脂中含有羰基类脂质氧化产物可对美拉德反应有影响,与不加氧化鸡脂相比,加入氧化鸡脂后420 nm处紫外-可见光吸收值稍增加,产生的风味化合物总量大幅度下降,并有带烷基链的化合物(如2-甲基-5-丙基-噻吩)含量增加及新杂环化合物2-丁基吡啶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酶解物 游离氨基酸 氧化鸡脂 美拉德反应 肉香味
下载PDF
痛风康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肖群飞 邵先舫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7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痛风康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低嘌呤、低热饮食,大量饮水,口服苏打片,治疗组给予痛风康方颗粒冲服,对照组予以双氯芬酸钠口服。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痛风康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低嘌呤、低热饮食,大量饮水,口服苏打片,治疗组给予痛风康方颗粒冲服,对照组予以双氯芬酸钠口服。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均降低;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需服用秋水仙碱患者治疗组为2例,对照组为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肿痛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肿痛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康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有较好疗效,能有效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减少秋水仙碱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康方 疼痛
下载PDF
二合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青枝骨折92例体会 被引量:6
9
作者 肖群飞 《中医药导报》 2009年第11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二合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青枝骨折的效果。方法:尺桡骨青枝骨折92例,均采用反折复位二合夹板固定治疗。结果:92例患者随访3-14周,无1例畸形愈合,未发生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骨折复位、前臂旋转功能、肘关节屈伸功能优良率均为100%... 目的:观察二合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青枝骨折的效果。方法:尺桡骨青枝骨折92例,均采用反折复位二合夹板固定治疗。结果:92例患者随访3-14周,无1例畸形愈合,未发生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骨折复位、前臂旋转功能、肘关节屈伸功能优良率均为100%。结论:二合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青枝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 青枝骨折 二合夹板 固定
下载PDF
山西老陈醋晒制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范梦蝶 肖群飞 +5 位作者 杜文斌 王雅欣 王天泽 梁晶晶 谢建春 孙宝国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43,共9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嗅闻对晒制前后山西老陈醋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基于保留指数、质谱、标准品,气-质联机共鉴定出8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气相色谱-嗅闻鉴定出42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包括含硫化合物、...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嗅闻对晒制前后山西老陈醋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基于保留指数、质谱、标准品,气-质联机共鉴定出8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气相色谱-嗅闻鉴定出42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含氧杂环、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酚类、其他类。其中2种醋中含量较高的为乙酸、四甲基吡嗪、糠醛、糠醇、2,3-丁二酮等20种化合物,检测频率较高的为3-甲硫基丙醛、2-乙基-3,5-二甲基吡嗪、2-呋喃丙烯醛、香兰素、乙酸、3-甲基丁酸等16种化合物。从化合物种类看,晒后新出现了3-甲硫基丙醇、2-乙酰基呋喃、苯甲醇、丙酸等14种化合物,但有二甲基二硫醚、苯丙酮、丁酸、3-甲基戊酸、丁酸乙酯、2-乙酰基吡咯、5-羟甲基糠醛等19种化合物消失。从化合物含量变化看,晒后四甲基吡嗪、糠醇、苯乙醇、丙酸、乙酸苯乙酯等11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含量升高,而乙酸、糠醛、己酸、二苯甲酮等29种香气活性化合物的含量降低。总体上,晒制后有杂味的化合物种类及含量降低,而具有良好香气特性的化合物种类或含量增加。研究结果可为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的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 晒制 香气物质 气相色谱-嗅闻 香气活性
下载PDF
股骨远端解剖锁定板外置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群飞 贵仲南 刘惠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7期81-82,共2页
目的:比较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外置与外固定支架应用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7年5月收治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53例,使用股骨锁定板外置固定治疗(锁定板外置组,n=23)和使用外支架固定治疗(外支架组,n=30),比较两... 目的:比较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外置与外固定支架应用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7年5月收治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53例,使用股骨锁定板外置固定治疗(锁定板外置组,n=23)和使用外支架固定治疗(外支架组,n=30),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术后功能有无差异。结果:锁定板外置组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8~28周,平均(18±4.5)周;外支架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9~42周,平均(26±7.7)周,两组间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2,P=0.023)。两组钉道感染率分别为34.7%、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1,P=0.698),其他并发症(包括延迟愈合、不愈合、再手术等)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优良率分别为78.3%、6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2,P=0.353)。结论:股骨远端锁定板外置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较外支架固定骨折愈合更快,术后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锁定板 外置 外支架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下载PDF
4种方便食品挥发性风味物质与不良因子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晨萍 王羽桐 +3 位作者 谢建春 程劼 肖群飞 王雅欣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2-182,共11页
为探究风味物质与不良因子的相关性,检测了油炸薯片、油炸方便面面饼、麻花、咸味花生米4种常见方便食品共16个样本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以及不良因子丙烯酰胺、多环芳烃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探讨了油炸方便面面饼风味物质和不良因子间的相... 为探究风味物质与不良因子的相关性,检测了油炸薯片、油炸方便面面饼、麻花、咸味花生米4种常见方便食品共16个样本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以及不良因子丙烯酰胺、多环芳烃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探讨了油炸方便面面饼风味物质和不良因子间的相关性。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基于NIST 2015谱库检索和核对保留指数的方法鉴定出含氮杂环化合物、含氧杂环化合物、醛类、羧酸类、酮类、酯类、烷烃类和其他类化合物等共7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反式脂肪酸,油炸薯片和油炸方便面面饼中检测出苊、蒽、艹屈、荧蒽、芴、菲、芘等7种多环芳烃及丙烯酰胺。比较4种食品,油炸薯片中检测到的吡嗪类化合物及丙烯酰胺含量较高,油炸方便面面饼中羧酸类化合物及多环芳烃含量较高,麻花和咸味花生米中脂肪醛类化合物和含氧杂环化合物含量较高。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油炸方便面面饼风味物质和不良因子间的相关性,发现丙烯酰胺含量与可来自美拉德反应的吡嗪、甲基吡嗪等化合物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环芳烃含量主要与可来自油炸或烘烤过程中脂肪氧化降解的醛类、酸类等化合物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食品加工工艺条件可同时兼顾喜好风味的形成和食品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物质 丙烯酰胺 多环芳烃 方便食品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氧化猪脂和木糖对猪肉蛋白酶解液的热反应特性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天泽 肖群飞 +2 位作者 杜文斌 王雅欣 谢建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9,共8页
为了解以猪肉蛋白酶解液为原料通过热反应制备肉味香精的机理,设计"酶解液"、"酶解液+氧化猪脂"、"酶解液+木糖"、"酶解液+氧化猪脂+木糖"4个热反应体系,于120、130、140℃反应120?min,研究添... 为了解以猪肉蛋白酶解液为原料通过热反应制备肉味香精的机理,设计"酶解液"、"酶解液+氧化猪脂"、"酶解液+木糖"、"酶解液+氧化猪脂+木糖"4个热反应体系,于120、130、140℃反应120?min,研究添加氧化猪脂和木糖对反应产物pH值、褐变、分子质量分布及滋味等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最终反应产物的pH值下降量、294?nm及420?nm波长处吸光度、色度值发现,"酶解液+木糖"体系远大于"酶解液+氧化猪脂"体系,而"酶解液+氧化猪脂+木糖"体系最大。反应初期4个体系的420?nm波长处吸光度、色度值变化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结果表明,"酶解液+木糖"体系反应最快,"酶解液+氧化猪脂+木糖"体系慢于"酶解液+木糖"体系,即氧化猪脂表现为对"木糖-酶解液"反应抑制。采用高效凝胶液相色谱测定滋味较佳反应产物的分子质量分布发现,与"酶解液"体系相比,"酶解液+木糖"体系小于1?kDa组分减少,而"酶解液+氧化猪脂"体系的分子质量分布变化不大。感官评价结果发现,"酶解液+木糖"体系鲜味、肉味增强,"酶解液+氧化猪脂"体系醇厚感、持续性增强,"酶解液+氧化猪脂+木糖"体系鲜味、肉味、醇厚感、持续性均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滋味 木糖 氧化猪脂 动力学 猪肉酶解液
下载PDF
柔肝活血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贵仲南 肖群飞 邵先舫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30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柔肝活血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水煎服柔肝活血方,早晚各1次;对照组30例,口服氯诺昔康片1片/次,2次/d;两组都以4周为一疗程,... 目的:观察柔肝活血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水煎服柔肝活血方,早晚各1次;对照组30例,口服氯诺昔康片1片/次,2次/d;两组都以4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13例(43.33%),有效14例(46.67%),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5例(16.67%),有效15例(50.00%),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症状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活血方能有效地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各种临床症状,消肿止痛,柔肝活血,修复软骨组织,恢复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肝活血方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研究
15
作者 贺渊哲 杨卓 +5 位作者 段建辉 齐新宇 游荣 左世国 向昱阳 肖群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3期397-398,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两组均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结果:术后第2天,总引流量对照组(359.74±17.86)mL,观察组(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两组均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结果:术后第2天,总引流量对照组(359.74±17.86)mL,观察组(272.24±11.6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肢肿胀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7天两组血浆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髋部骨折术后可减少术后总引流量、减轻患肢肿胀度、降低DVT的发生率,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益气活血法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全髋置换患者中的应用与观察
16
作者 聂含竹 刘开英 +4 位作者 陈燕燕 肖群飞 胡先蓉 唐僬赞 周淑霖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12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对老年全髋置换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西医健康教育路径以及传统健康教育,对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Harris...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对老年全髋置换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西医健康教育路径以及传统健康教育,对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Harris评分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组在健康知识掌握度与西医健康教育路径组相同优于传统健康教育组;在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Harris评分上优于西医健康教育路径组和传统健康教育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满意度,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健康教育路径 全髋置换
下载PDF
氧化及未氧化鸡脂对热反应肉味香精风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玲 甄大卫 +5 位作者 范梦蝶 赵梦瑶 赵健 肖群飞 王天泽 谢建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9-238,共10页
以调控氧化鸡脂为代表,通过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对比分析氧化或未氧化鸡脂添加于单纯酶解液中,添加于含有葡萄糖和半胱氨酸的酶解液中,两类热反应产物的挥发性成分变化,研究氧化脂肪的存在对热反应肉味香精制备体系"肉酶解液-半... 以调控氧化鸡脂为代表,通过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对比分析氧化或未氧化鸡脂添加于单纯酶解液中,添加于含有葡萄糖和半胱氨酸的酶解液中,两类热反应产物的挥发性成分变化,研究氧化脂肪的存在对热反应肉味香精制备体系"肉酶解液-半胱氨酸-还原糖"风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或未氧化脂肪的存在使挥发性肉香成分总量增加,其中硫醇类化合物含量降低,某些杂环化合物的含量升高,出现新的杂环化合物2,5-二丙基噻吩,以及大量脂肪族醛、酮、醇、酸、内酯等成分。相比之下,氧化脂肪对反应产物风味的影响比未氧化脂肪大;酶解液中半胱氨酸和葡萄糖存在时,脂肪氧化与美拉德反应的作用更为显著。与先前采用"半胱氨酸-还原糖"模型反应相比,在含有酶解液的热反应香精制备体系中添加氧化或未氧化鸡脂时,2-甲基-3-巯基呋喃、糠硫醇等重要肉香味物质的含量降低趋势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反应香精 美拉德反应 鸡脂调控氧化 鸡肉蛋白酶解物 肉香味
原文传递
猪肉不同蛋白酶解呈味组分及热反应风味物质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都荣强 王天泽 +5 位作者 杜文斌 肖群飞 范梦蝶 赵梦瑶 赵健 谢建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1-219,共9页
采用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5种内切酶和风味蛋白酶(外切酶)的各自较佳条件制备猪肉酶解液。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味道较好,内切酶的酶解液水解度均较高,而鲜味较弱、苦味较强。呈味游离... 采用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5种内切酶和风味蛋白酶(外切酶)的各自较佳条件制备猪肉酶解液。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味道较好,内切酶的酶解液水解度均较高,而鲜味较弱、苦味较强。呈味游离氨基酸组成上,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中鲜、甜味氨基酸比例最大,其次是胰蛋白酶的酶解液;而木瓜蛋白酶的酶解液中苦味氨基酸比例最大。超滤分离发现,呈鲜味的均为小于3 ku的组分,尤其小于1 ku的组分鲜味较强。木瓜蛋白酶的酶解液中小于5 ku组分均有苦味,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液中1~5ku的组分均有苦味,而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未分离出苦味组分。6种酶解液与木糖反应所得热反应产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炖煮肉香气,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分析发现,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的酶解液的热反应产物中,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而其它4种酶解液的热反应产物中,含氧杂环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蛋白酶解 氨基酸 肉香味 呈味 超滤
原文传递
猪肉蛋白酶解液中鲜味肽组分的分离 被引量:7
19
作者 都荣强 肖群飞 +6 位作者 范梦蝶 赵梦瑶 赵健 杜文斌 侯莉 章淼 谢建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4-141,共8页
分别采用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结合风味酶酶解猪肉蛋白。两酶解液超滤得到分子质量范围为1~3 ku和小于1 ku的4个呈鲜味组分,再利用Sephadex G-15凝胶色谱分离,通过高效凝胶液相色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确定从胰蛋白... 分别采用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结合风味酶酶解猪肉蛋白。两酶解液超滤得到分子质量范围为1~3 ku和小于1 ku的4个呈鲜味组分,再利用Sephadex G-15凝胶色谱分离,通过高效凝胶液相色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确定从胰蛋白酶酶解液中分离得到的2个鲜味肽组分为:分子质量范围161~533 u,以质荷比357.2411的肽为主;分子质量范围896~1 961 u,以质荷比1 198.7084和1 790.8937的肽为主;从胰蛋白酶/风味酶酶解液中分离得到的2个鲜味肽组分为:分子质量范围432~875 u,以质荷比496.3289的肽为主;分子质量范围534~1 209 u,以质荷比585.3514和684.4219的肽为主。其中质荷比为1 198.7084和1 790.8937的多肽通过谱库检索,可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Asp-Ala-Glu-Asp-Ile-Val-Asn-Thr-Pro-Lys-Pro,和Ser-TyrGlu-Leu-Pro-Asp-Gly-Gln-Val-Ile-Thr-Ile-Gly-Asn-Glu-Ar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蛋白酶解物 鲜味肽 分离 风味
原文传递
甘三酯氢过氧化物对“半胱氨酸-葡萄糖”体系肉香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峥 范梦蝶 +2 位作者 肖群飞 赵健 谢建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1-248,共8页
为探讨氧化脂肪在肉香味形成中产生作用的机理,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分析挥发性成分,研究"半胱氨酸-葡萄糖"模型反应中添加3种脂肪初级氧化产物——三亚油酸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二亚油酸油酸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二亚油... 为探讨氧化脂肪在肉香味形成中产生作用的机理,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分析挥发性成分,研究"半胱氨酸-葡萄糖"模型反应中添加3种脂肪初级氧化产物——三亚油酸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二亚油酸油酸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二亚油酸油酸甘三酯双氢过氧化物对肉香味物质形成的影响。检测到的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醛、酮、醇等脂质降解成分。硫醇、噻吩、噻唑、含氧杂环、含氮杂环等来源于美拉德反应或脂质氧化与美拉德反应相互作用成分。比较各反应体系的挥发性成分,3种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均对美拉德反应有抑制作用,尤其表现为来源于美拉德反应的硫醇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减少,而新出现一些来源于美拉德反应与脂质降解相互作用的烃基取代的噻吩、噻唑、吡啶类化合物。比较添加3种氢过氧化物的反应体系,无论是美拉德反应活性还是脂质降解反应活性,均是三亚油酸甘三酯的单氢过氧化物高于二亚油酸油酸甘三酯的单氢过氧化物,二亚油酸油酸甘三酯的双氢过氧化物高于其单氢过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香味 美拉德反应 脂质氧化降解 氧化脂肪 单氢过氧化物 双氢过氧化物 三亚油酸甘三酯 二亚油酸油酸甘三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