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技术联合治疗大面积烧伤疗效分析
1
作者 林之琛 肖荣 林国安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湿润烧伤膏+Meek植皮+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6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总面积>50%TBSA)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 目的探讨分析湿润烧伤膏+Meek植皮+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6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总面积>50%TBSA)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Meek植皮+悬浮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Meek植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植皮面积、皮片成活率、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供皮区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期间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植皮面积(41.84±5.27)%TBSA与对照组患者植皮面积(43.07±6.35)%TBSA无明显差异(t=0.830,P=0.410),皮片成活率(87.83±5.3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皮片成活率(79.86±8.53)%(t=4.410,P<0.001),烧伤创面愈合时间(21.87±4.64)d及供皮区创面愈合时间(19.31±4.4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烧伤创面愈合时间(24.59±5.57)d及供皮区创面愈合时间(21.74±4.89)d(t=2.089、2.040,P=0.041、0.046)。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并发创面感染8例、血液感染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创面感染16例、血液感染11例(χ2=4.351、5.905,P=0.037、0.015)。结论湿润烧伤膏+Meek植皮+悬浮床治疗可明显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植皮术后皮片成活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Meek植皮 悬浮床 大面积烧伤 创面 感染
下载PDF
二氧化硅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部菌群的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刘畅 芦俊 +5 位作者 肖荣 李迎秋 胡珏 田玥 张家祥 卢芳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硅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雄性大鼠划分为正常组和二氧化硅模型组。正常组经气管灌注1 mL生理盐水,模型组经气管灌注等体积50 g/L二氧化硅混悬液。7 d后收集大鼠肺组织和血... 目的:探讨二氧化硅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雄性大鼠划分为正常组和二氧化硅模型组。正常组经气管灌注1 mL生理盐水,模型组经气管灌注等体积50 g/L二氧化硅混悬液。7 d后收集大鼠肺组织和血清,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和消皮素D(GSDMD)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从肺组织中提取细菌DNA,经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描述肺部菌群组成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正常组与模型组菌群结构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率和肺指数有显著差异;模型组大鼠肺组织HE染色可见肺泡结构破坏,炎性细胞增多;模型组大鼠肺组织NLRP3和GSDMD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IL-1β、IL-18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丰度增加的肺部菌群为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和副萨特氏菌(Parasutterella)。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组织NLRP3/GSDMD和血清IL-1β/TNF-α水平与Parasutterella丰度呈正相关。结论:二氧化硅所致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机制可能与肺部菌群结构差异和炎症水平升高有关。因此,调节肺部菌群可能为防治二氧化硅引起的急性肺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二氧化硅 急性肺损伤 肺部菌群
下载PDF
机构和居家养老一体化智慧养老平台研究和设计
3
作者 肖荣 吴英姿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第36期98-100,共3页
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本文研究了上海老龄人口养老模式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机构和居家养老的模式和需求进行了分析,对机构和居家一体化养老平台进行了研究和设计。
关键词 机构养老 居家养老 家庭照护床位 智慧养老 一体化养老服务
下载PDF
班主任立德树人职责下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的策略
4
作者 肖荣 《精品生活》 2023年第4期0115-0117,共3页
随着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中职学校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纷纷加大了对相关课程的建设力度,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在当前中职音乐教学课堂中,班... 随着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中职学校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纷纷加大了对相关课程的建设力度,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在当前中职音乐教学课堂中,班主任要明确自身的立德树人职责,强化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力度,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然后再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注入新的活力,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来进行教学,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音乐 声乐教学 传统音乐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三叠系延长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对油气充注调整的指示
5
作者 梁正中 许红涛 +4 位作者 高超利 肖荣 杨红新 边延河 王彩霞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91,共11页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彭阳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油藏的发现,证实该区具有较大勘探潜力,但整体研究程度薄弱,其油水关系异常复杂、油气充注规律不明确。油气充注过程中形成的流体包裹体可为研究油气充注过程提供依据,通过系统的流体...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彭阳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油藏的发现,证实该区具有较大勘探潜力,但整体研究程度薄弱,其油水关系异常复杂、油气充注规律不明确。油气充注过程中形成的流体包裹体可为研究油气充注过程提供依据,通过系统的流体包裹体显微鉴定、均一温度测试和热动力学模拟等包裹体分析手段,结合颗粒荧光定量测试技术,探讨了盆缘长8段油气充注—调整的过程并比较了盆内外成藏差异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包裹体较为发育,原油成熟度不高,含油显示级别和今古含油饱和度均低于湖盆内部,整体充注强度较低。油气较大规模充注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期和晚白垩世早期,有限源储压差为研究区近源短距离运移提供了动力;但成藏动力不及盆内主体区块,限制了边缘地区油气富集饱满程度。同时,颗粒荧光定量分析(QGF)和颗粒萃取物荧光定量分析(QGF-E)得出的数据变化趋势不一致,指示了研究区古油水界面的位置变化或油藏遭受调整的特征。盆地西南缘断裂附近后期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的调整/破坏影响大,由此进一步减弱长8段油藏充注规模。深化研究盆缘油气的充注成藏规律和演化过程,对于认识不同构造背景下的低渗致密砂岩油气勘探潜力具有较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注 成藏动力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牛磺酸对幼鼠脑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肖荣 邱服斌 +2 位作者 李秀花 杨燕 梁江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观察牛磺酸 (Tau)对幼鼠脑神经的保护作用 ,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用 0 .1 μmol/L亚硒酸钠与不同浓度的 Tau共同加入到原代培养 2 d的新生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中 ,用 MTT检测和 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析其保护性作... 目的 观察牛磺酸 (Tau)对幼鼠脑神经的保护作用 ,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用 0 .1 μmol/L亚硒酸钠与不同浓度的 Tau共同加入到原代培养 2 d的新生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中 ,用 MTT检测和 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析其保护性作用 ;并选用健康清洁级、断乳SD雌鼠 3 2只 ,按体重随机分为 4组 ,分别饲予补充不同水平 Tau的实验饲料 ,观察对照组及补充Tau组幼鼠脑发育及代谢的影响。结果  1 .Tau可明显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 ;2 .一定浓度的 Tau可阻断或部分阻断由亚硒酸钠诱导的典型 DNA梯型 ;3 .Tau可促进脑细胞的增殖活性 ,增加脑重 ;4.补充 Tau能明显提高脑 Tau积累、蛋白质和 ACh E水平 ,且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补充 Tau具有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 ,可能是通过改变某些蛋白质即某些基因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DAN片段 四甲基偶氮唑盐 脑发育 脑神经细胞 保护作用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广西珊瑚钨锡矿床含钨石英脉中白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7
作者 肖荣 李晓峰 +2 位作者 冯佐海 杨锋 宋慈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8-496,共9页
广西珊瑚钨锡矿床是中国南岭钨锡成矿带内的典型矿床之一,其矿石类型主要为钨锡石英脉型、钨锑萤石石英脉型及含钨石英角砾脉型等3种。本研究对采自该矿床长营岭75中段和35中段含钨石英脉的2件白云母样品进行了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 广西珊瑚钨锡矿床是中国南岭钨锡成矿带内的典型矿床之一,其矿石类型主要为钨锡石英脉型、钨锑萤石石英脉型及含钨石英角砾脉型等3种。本研究对采自该矿床长营岭75中段和35中段含钨石英脉的2件白云母样品进行了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测定,获得白云母的Ar-Ar坪年龄分别为(100.8±0.7)Ma和(102.7±1.7)Ma,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00.2±1.3)Ma和(102.2±2.4)Ma,表明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100 Ma左右的白垩纪。该成果对进一步认识桂东北地区的钨锡成矿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白云母 含钨石英脉 珊瑚钨锡矿床 广西
下载PDF
江西德兴地区朱砂红斑岩铜矿成岩成矿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肖荣 李晓峰 +2 位作者 王翠云 韦星林 白艳萍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55-65,共11页
江西德兴斑岩铜矿是中国东部大型斑岩铜矿,由朱砂红、铜厂及富家坞三大矿床组成。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德兴地区朱砂红斑岩铜矿含矿花岗闪长斑岩进行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和磷灰石ID-TI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S... 江西德兴斑岩铜矿是中国东部大型斑岩铜矿,由朱砂红、铜厂及富家坞三大矿床组成。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德兴地区朱砂红斑岩铜矿含矿花岗闪长斑岩进行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和磷灰石ID-TI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71.3±1.7)Ma,平均标准权重偏差(MSWD)为1.4;热液蚀变磷灰石ID-TIMS U-Pb年龄为(170.6±1.0)Ma,MSWD值为0.49。上述年龄数据表明:朱砂红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侵位和铜钼成矿作用均发生在中侏罗世,从岩浆侵位到热液成矿具有较短的岩浆热液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年代学 花岗闪长斑岩 磷灰石 锆石 U-PB年龄 德兴地区 江西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联合叶酸对胎鼠脑细胞Pax3和Cx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肖荣 赵海峰 +3 位作者 李秀花 李学敏 崔志英 高锋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8-180,185,共4页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联合叶酸对胎鼠脑细胞Pax3和Cx43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与神经管畸形发生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2只孕鼠随机分为9组对照组、模型组(环磷酰胺,CP组)、叶酸干预组(FA)、大豆异黄酮不同剂量干预组(SIF1、SIF2...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联合叶酸对胎鼠脑细胞Pax3和Cx43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与神经管畸形发生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2只孕鼠随机分为9组对照组、模型组(环磷酰胺,CP组)、叶酸干预组(FA)、大豆异黄酮不同剂量干预组(SIF1、SIF2和SIF3)以及与FA配伍的大豆异黄酮联合干预组(SIF1+FA、SIF2+FA和SIF3+FA)。SP免疫组化法检测胎鼠脑神经细胞Pax3及Cx43蛋白的表达,并观察胎鼠外观,记录胎鼠总数和畸胎数。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均能降低NTDs发生率,其中以FA+SIF2联合干预组效果最好;(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Pax3表达下调,Cx43表达过度;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均有Pax3表达上调,而Cx43表达下调的改变。结论大豆异黄酮、叶酸或两者联合与NTDs形成相关基因Cx43的下调和Pax3的上调有关;Cx43的过度表达、Pax表达的下调可能是CP诱发NTDs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叶酸 神经管畸形 PAX3 Cx43 胎鼠
下载PDF
富含S-层蛋白乳酸菌的鉴定及其消化酶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荣 范郁冰 +1 位作者 王远亮 李宗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65-169,共5页
通过平板划线分离法从新鲜牛奶中筛选获得一株乳酸菌菌株,命名为M8,SDS-PAGE分析该菌株富含S-层蛋白。结合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该菌株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对其人工消化液耐受性分析,结... 通过平板划线分离法从新鲜牛奶中筛选获得一株乳酸菌菌株,命名为M8,SDS-PAGE分析该菌株富含S-层蛋白。结合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该菌株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对其人工消化液耐受性分析,结果显示:其对人工胃液(3.0g/L,pH2.5)具有良好耐受能力,能在人工肠液(10g/L,pH8.0)中增殖,且S-层蛋白具有耐消化酶酶解能力。提示S-层蛋白作为保护屏障,可抵抗消化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S-层蛋白 消化酶 耐受
下载PDF
牛磺酸的不同摄入水平对生长期鼠和鸡脑发育与神经递质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荣 李秀华 +3 位作者 邱服斌 杨燕 梁江 李丹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19-820,共2页
目的 观察不同水平牛磺酸对生长期大鼠和鸡脑神经递质代谢及脑发育的影响 ,探讨其在不同种属动物体中发挥生物效能的作用机制及特点。方法 采用幼鼠和雏鸡作为实验对象 :( 1)健康清洁级、断乳雌性SD大鼠 3 2只 ,按体重随机分为 4组。... 目的 观察不同水平牛磺酸对生长期大鼠和鸡脑神经递质代谢及脑发育的影响 ,探讨其在不同种属动物体中发挥生物效能的作用机制及特点。方法 采用幼鼠和雏鸡作为实验对象 :( 1)健康清洁级、断乳雌性SD大鼠 3 2只 ,按体重随机分为 4组。A组为对照组 ,B、C和D为 3个水平 (即 0 6% ,1 3 5 %和 3 % )牛磺酸补充组 ;( 2 )健康海兰褐壳蛋雏鸡 ( 1,3周龄 ) 4 0只 ,每个周龄组按体重随机分为 4组 ,A组为对照组 ,B、C、D为牛磺酸补充组 (即 0 12 % ,0 6%和 1 3 5 % )。结果 ( 1)牛磺酸能显著提高幼鼠和雏鸡脑牛磺酸积累和蛋白质水平 ,且呈现一定的剂量 -反应关系 ;( 2 )一定浓度的牛磺酸可增加雏鸡脑AChE的合成 ,但高于此范围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 3 )牛磺酸可抑制幼鼠和雏鸡脑 5 -HT和 5 -HIAA的合成。结论 牛磺酸能调节幼鼠和雏鸡脑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 ,且在不同种系动物对补充牛磺酸反应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神经递质 脑发育 幼鼠 雏鸡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联合叶酸对β淀粉样肽介导的神经毒性的影响—对大鼠学习记忆损伤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荣 李丽 +3 位作者 余焕玲 张杰 向丽 段一凡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7-402,共6页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单独或联合叶酸(FA)拮抗β淀粉样肽(Aβ)致大鼠学习记忆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神经毒性研究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于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Aβ25-35、Aβ31-35和Aβ1-40。于术后7d,M...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单独或联合叶酸(FA)拮抗β淀粉样肽(Aβ)致大鼠学习记忆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神经毒性研究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于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Aβ25-35、Aβ31-35和Aβ1-40。于术后7d,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术后14d,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Aβ阳性表达细胞数及脑组织中抗氧化相关指标,观察不同Aβ片段的神经毒性。(2)干预研究实验分为5组(对照、Aβ模型、SIF、FA、SIF与SIF+FA干预组),每组15只,分别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5%的CMC-Na、SIF(160mg/kg bw·d)、FA(0.7mg/kg bw·d)和SIF(160mg/kg bw·d)+FA(0.7mg/kg bw·d),14d后,对照组于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Aβ模型、SIF、FA、SIF+FA干预组于侧脑室注射Aβ1-40,检测指标同毒性实验。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β25-35、Aβ1-40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总路程显著延长;Aβ25-35、Aβ31-35和Aβ1-40组大鼠大脑皮质Aβ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加,Aβ31-35和Aβ1-40组大鼠海马CA1区Aβ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加;脑组织中AOC、GSH水平显著降低。(2)与模型组相比,SIF、FA和SIF+FA干预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大脑皮质和海马CA1区Aβ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减少;脑组织中AOC和GSH水平显著增高。结论三种Aβ片段均可引起大鼠学习能力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β介导的神经氧化损伤和脑内Aβ沉积直接神经毒作用有关;单独SIF或FA以及二者联合均可拮抗Aβ介导的大鼠神经毒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叶酸 神经保护 学习记忆损伤 大鼠
下载PDF
益生性乳酸菌黏附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荣 王远亮 李宗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4-137,共4页
综述了益生性乳酸菌的功能作用,及乳酸菌在人体肠道中的黏附、定居、抑菌等与人体肠道黏膜组成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详述了近些年来有关乳酸菌之所以能在人体内定居的黏附性的研究,如黏附素、黏附受体、影响黏附素的影响因子等,以... 综述了益生性乳酸菌的功能作用,及乳酸菌在人体肠道中的黏附、定居、抑菌等与人体肠道黏膜组成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详述了近些年来有关乳酸菌之所以能在人体内定居的黏附性的研究,如黏附素、黏附受体、影响黏附素的影响因子等,以期有助于高黏附益生性乳酸菌株的选育及其益生菌制剂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性乳酸菌 黏附性 黏附素 黏附受体
下载PDF
乳源短乳杆菌M8 S-层蛋白的提纯及其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荣 范郁冰 +1 位作者 张丽丽 李宗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2-175,共4页
通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来观察凝胶过滤层析法提纯短乳杆菌M8菌株的S-层蛋白的表面形貌,同时探讨S-层蛋白的再生特性及黏附特性。结果表明:凝胶过滤层析法能够获得纯度较高的S-层蛋白;该蛋白在纯水中可自我组装成纳米级"团簇&qu... 通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来观察凝胶过滤层析法提纯短乳杆菌M8菌株的S-层蛋白的表面形貌,同时探讨S-层蛋白的再生特性及黏附特性。结果表明:凝胶过滤层析法能够获得纯度较高的S-层蛋白;该蛋白在纯水中可自我组装成纳米级"团簇"结构;去除S-层蛋白的菌体细胞仍然具有生命活性,适当培养后可重新表达该蛋白;短乳杆菌M8可黏附到Caco-2细胞上,其S-层蛋白介导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乳杆菌M8 S-层蛋白 AFM形貌 黏附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与叶酸对大鼠神经管畸形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荣 赵海峰 +1 位作者 梁江 李学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4-535,共2页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与叶酸配伍对大鼠神经管畸形的保护性作用。方法 以环磷酰胺制备大鼠神经管畸形的模型 ,生理盐水作对照组 ,另外设单独叶酸组、叶酸配伍大豆异黄酮共 5个干预组 (叶酸的量固定不变 ) ,分别进行抗...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与叶酸配伍对大鼠神经管畸形的保护性作用。方法 以环磷酰胺制备大鼠神经管畸形的模型 ,生理盐水作对照组 ,另外设单独叶酸组、叶酸配伍大豆异黄酮共 5个干预组 (叶酸的量固定不变 ) ,分别进行抗氧化指标、胎鼠畸形发生率、生长发育指标和光镜及透射电镜的检测。结果  ( 1)干预组较模型组孕鼠血清SOD含量增加、MDA含量降低 ,NO含量有所下降 ,且与大豆异黄酮有剂量 -反应关系 ;( 2 )胎鼠大体形态结果显示 ,干预实验组胎鼠脑膨出发生率较模型组均有下降 ,并以 40mg/ (kg·bw)的大豆异黄酮配伍叶酸组下降最明显 ;( 3)干预组胎鼠的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较模型组有所增长或增重 ;( 4)光镜病理切片显示 ,干预组细胞碎片和小群凋亡细胞聚集的现象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 5 )透射电镜结果可以看见细胞凋亡的严重程度以及凋亡细胞的数量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大豆异黄酮在一定剂量时与叶酸配伍可以较单独补充叶酸更为有效地预防大鼠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叶酸 神经管畸形
下载PDF
论课堂导入及其设计 被引量:42
16
作者 肖荣 黄宏新 车云霞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8-41,共4页
从课堂导入及其设计的概念界定出发,对课堂导入及其设计从目的分析、设计原理、设计原则、设计类型、操作举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其中,在设计原理、设计原则、设计类型、操作举例等部分,提出了一些新颖的想法,并总结了教... 从课堂导入及其设计的概念界定出发,对课堂导入及其设计从目的分析、设计原理、设计原则、设计类型、操作举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其中,在设计原理、设计原则、设计类型、操作举例等部分,提出了一些新颖的想法,并总结了教学实践中一些富有新意的做法,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导入 设计 教学事件 教学活动方式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课堂提问课堂讨论
下载PDF
c-fos反义寡聚核苷酸对亚硒酸钠引起的皮质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荣 窦岩 +3 位作者 赵嘉惠 王瑞 闫秀珍 乔健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3-100,共8页
本文利用 c-fos ASO(反义链全部硫代磷酸化修饰 )技术阻断 c-fos的表达 ,观察此项处理对亚硒酸钠在体外培养皮质神经细胞致凋亡作用和相关基因表达改变的影响。结果显示 :( 1) c-fos ASO可阻断亚硒酸钠的致凋亡作用 ,且有一定的剂量和... 本文利用 c-fos ASO(反义链全部硫代磷酸化修饰 )技术阻断 c-fos的表达 ,观察此项处理对亚硒酸钠在体外培养皮质神经细胞致凋亡作用和相关基因表达改变的影响。结果显示 :( 1) c-fos ASO可阻断亚硒酸钠的致凋亡作用 ,且有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由各个时间点提取的 DNA片段 ,与对照组比较 ,c-fos ASO能明显阻断亚硒酸钠诱导的典型的 DNA梯型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得到的 DNA含量直方图也显示 ,在 c-fos ASO处理后 ,与对照组比较 ,亚硒酸钠引起的亚二倍体峰变小 ;( 2 )用 RT-PCR法检测表明 ,在用 c-fos ASO和亚硒酸钠处理皮质神经细胞后 ,不仅阻断了 c-fos表达的上调 ,对其它几种基因表达的改变也有不同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 ,c-fosm RNA在各个时间点 ( 0 .5、1、2、4和 2 4h)不再上升 ,bcl-2 m RNA则不再下降 ,bax m RNA和 ACh E m RNA都不再上升 ;唯一不同的是 ,p5 3m RNA的变化趋势则与未经 c-fos ASO预处理时基本相同 ,在多数时间点两组 p-5 3m RNA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说明此基因的表达基本不受 c-fos ASO作用的影响。上述结果提示 ,亚硒酸钠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可能是一组级联式基因表达更变的结果 ,c-fos是其中的一个组成成员 ,它的表达改变被阻断后 ,处于它下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反义寡聚核苷酸 亚硒酸钠 皮质神经元凋亡 保护作用
下载PDF
细胞凋亡在环磷酰胺致大鼠神经管畸形中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荣 赵海峰 李学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24-826,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环磷酰胺致大鼠神经管畸形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环磷酰胺致大鼠神经管畸形的模型 ,体内实验利用光镜、透射电镜的方法进行检测 ,而在体外实验中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单细胞凝胶电泳的技术检测细胞...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环磷酰胺致大鼠神经管畸形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环磷酰胺致大鼠神经管畸形的模型 ,体内实验利用光镜、透射电镜的方法进行检测 ,而在体外实验中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单细胞凝胶电泳的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在其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1 )光镜病理切片观察到 ,细胞核浓缩深染并碎解成许多碎片 ;(2 )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胞核固缩以及染色质分布欠均匀等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变化 ;(3)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加有环磷酰胺的组别漂浮细胞增多 ,神经突触变短 ,存活细胞数减少 ,网络变稀疏 ;(4)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有明显的“凋亡峰”的出现 ;而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时出现明显的“彗星状细胞”。结论 细胞凋亡是导致神经管畸形发生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神经管畸形 流式细胞仪 单细胞凝胶电泳
下载PDF
人工鱼礁建设对福建霞浦海域营养盐输运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荣 杨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101,共8页
根据2012年—2013年对霞浦人工鱼礁海域调查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应用CFD软件,对礁区投放的三类不同结构单位的鱼礁组合在非定常流作用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各鱼礁组合之间的流场差异,并估算了诸营养盐垂直输送通量。研... 根据2012年—2013年对霞浦人工鱼礁海域调查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应用CFD软件,对礁区投放的三类不同结构单位的鱼礁组合在非定常流作用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各鱼礁组合之间的流场差异,并估算了诸营养盐垂直输送通量。研究表明:三种鱼礁迎流面上升流最大高度为礁高的2.27~3.73倍,上升流最大速度与来流速度之比为0.40~0.72,上升流平均速度与来流速度之比为0.10~0.17;计算域内单位鱼礁组合上升流平均速度为10–2 cm/s量级,三种单位鱼礁组合区域营养盐垂直通量大小关系为:方型鱼礁〉船礁〉梯形台鱼礁,方型鱼礁区4PO??-P、3NO?-N、3Si O??-Si的平均垂直通量分别为438.3 mg/(m2·d)、2212.5 mg/(m2·d)、7288.3 mg/(m2·d),鱼礁投放会改善该海域的水动力环境,形成典型的上升流区,海域初级生产力得以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流场效应 数值模拟 上升流 营养盐垂直输运通量
下载PDF
叶酸配伍染料木黄酮对神经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荣 梁江 赵海峰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观察叶酸和染料木黄酮的单独及联合作用下对神经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在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中加入环磷酰胺8μg/ml诱导其发生凋亡,在早期凋亡阶段以高、中、低三个浓度的叶酸和染料木黄酮进行单独及... 目的:观察叶酸和染料木黄酮的单独及联合作用下对神经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在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中加入环磷酰胺8μg/ml诱导其发生凋亡,在早期凋亡阶段以高、中、低三个浓度的叶酸和染料木黄酮进行单独及联合干预。用流式细胞仪和扫描电镜对凋亡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叶酸和染料木黄酮在一定浓度下均可对神经细胞的凋亡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一定的配伍下二者进行联合干预的效果要优于单独干预;2.由扫描电镜对神经细胞早期凋亡阶段所发生膜变化的观察也支持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结果。结论:染料木黄酮可能通过增强叶酸对神经细胞早期凋亡的抑制作用而达到增强叶酸对神经管畸形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染料木黄酮 神经细胞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