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与实践——以青蒿素的提取与结构鉴定的探究实验为例
1
作者 胡万群 朱平平 +6 位作者 郑媛 张万群 邵伟 吴红 周强 杨凯平 盛翔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203-207,共5页
中医药文化被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和典型代表。而作为抗疟明星的中医药青蒿素来源于天然产物,因此,天然产物中的青蒿素的提取和结构鉴定显得十分必要。课程团队结合课程特点,将青蒿素的提取和结构... 中医药文化被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和典型代表。而作为抗疟明星的中医药青蒿素来源于天然产物,因此,天然产物中的青蒿素的提取和结构鉴定显得十分必要。课程团队结合课程特点,将青蒿素的提取和结构鉴定引入实验教学并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以此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和运用仪器分析技术表征分子结构的科学素养。该教学案例的建立实施有助于教师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创新意识,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文化自信,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示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教学案例 青蒿素 诺贝尔奖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与实践——以气质联用实验为例
2
作者 邵伟 张万群 +5 位作者 朱平平 胡万群 周强 李维维 杨凯平 王细胜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47-154,共8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所开设的“仪器分析实验”为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实验项目“气质联用法测定饮料中塑化剂含量”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针对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对该项目进行思政示范教学案例设计。思政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所开设的“仪器分析实验”为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实验项目“气质联用法测定饮料中塑化剂含量”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针对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对该项目进行思政示范教学案例设计。思政案例库的建设,有助于教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案例 仪器分析 质谱 诺贝尔奖 塑化剂 食品安全
下载PDF
二氧化钛相变的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分析——介绍一个仪器分析拓展性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万群 邵伟 +1 位作者 杨凯平 胡万群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8期186-191,共6页
介绍一个仪器分析拓展性实验——二氧化钛相变的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分析。该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检测二氧化钛锐钛矿到金红石相变过程,并分析相变过程中结构变化,涵盖物相、定量、晶格常数、晶粒尺寸和微观应力计... 介绍一个仪器分析拓展性实验——二氧化钛相变的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分析。该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检测二氧化钛锐钛矿到金红石相变过程,并分析相变过程中结构变化,涵盖物相、定量、晶格常数、晶粒尺寸和微观应力计算分析。通过本实验将基础晶体材料结构理论知识和多种X射线衍射分析技能相融合,培养了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相变 原位高温 X射线衍射 仪器分析实验
下载PDF
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多校共上一堂课——“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初探及成效
4
作者 朱平平 邵伟 +37 位作者 姚奇志 郑媛 李婉 李玲玲 张万群 查正根 关明 白希 李厚金 胡昱 原弘 李恺 胡文远 王爱玲 赵军龙 翟翠萍 秦川丽 范乃英 胡瑞祥 沈永雯 郝俊生 张越 赵发琼 张海波 龚成斌 夏茹 郝海刚 张兴文 孙兴文 高珍 范勇 郭栋才 曹田 罗时玮 李红春 胡万群 兰泉 吴红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0期37-48,共12页
介绍“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在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以及开展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及取得的初步实效。重点阐明了“多校共上一堂课,共享教学云资源”的示范教学直播课活动的教研形式以及教学... 介绍“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在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以及开展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及取得的初步实效。重点阐明了“多校共上一堂课,共享教学云资源”的示范教学直播课活动的教研形式以及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示范教学 虚实结合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诺贝尔奖成果
下载PDF
几种常见脂肪醇的氢键结构探究——红外光谱测定结合量化计算的实验
5
作者 刘禹 郑纪鸣 +2 位作者 宗陈纳言 吴红 胡万群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8期216-224,共9页
红外光谱法因其灵敏度高、测样快速、能获得较多的官能团信息而成为分析和表征的常用手段之一,在众多高校的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均有开设。现有教材中的实验项目多是偏重于以红外光谱实验测试为主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鲜有涉及分子... 红外光谱法因其灵敏度高、测样快速、能获得较多的官能团信息而成为分析和表征的常用手段之一,在众多高校的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均有开设。现有教材中的实验项目多是偏重于以红外光谱实验测试为主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鲜有涉及分子间氢键作用的红外光谱实验探究和实验与量化计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鉴于此,本文在原有红外光谱实验基础上,以几种常见脂肪醇为例,分别考察了不同体积百分比(V/V%)的醇-四氯化碳溶液的红外光谱特征,结合量化计算进行氢键结构探究。改进后的实验教学,将宏观的实验现象和微观的分子结构探究相结合,使得学生对原有的吸收峰频率数值和分子间氢键微观作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量化计算 脂肪醇 氢键 宏观与微观
下载PDF
液质联用检测人体血浆中的阿奇霉素 被引量:5
6
作者 胡万群 许毓 +2 位作者 刘飞 芮蕾 郭庆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46-2050,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测定人体血浆中阿奇霉素的浓度.选用LichrospherCN柱,流动相为V(乙腈):V(水)=40:60(水中含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和质量分数为0.1%的醋酸铵),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检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测定人体血浆中阿奇霉素的浓度.选用LichrospherCN柱,流动相为V(乙腈):V(水)=40:60(水中含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和质量分数为0.1%的醋酸铵),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检测.该方法在2.34—6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2.34ng/mL(S/N〉10),回收率94.13%~97.42%,基质效应92.50%~107.87%,日内和日间测定药物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O%.用该方法测定了2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500mg阿奇霉素试剂和参比制剂于192h内的血药浓度,并进行了生物等效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人体血浆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0
7
作者 胡万群 张万群 +4 位作者 邵伟 杨凯平 李维维 孙晴 朱平平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3期113-118,共6页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以课程思政的视角进行教学探索与实践,通过挖掘仪器分析实验的课程思政元素,设计实验教学项目,搭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间的桥梁,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仪器分析实验 课程思政 实验教学 教书育人
下载PDF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6
8
作者 胡万群 张汉昌 《大学化学》 CAS 2011年第5期30-32,共3页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为目标,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与方法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仪器分析实验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探索与实践
下载PDF
“皖大麻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胡万群 杨龙 +1 位作者 吕咏梅 何金 《中国麻业科学》 2009年第5期325-326,共2页
本文阐述了"皖大麻1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并对其深耕整地、播种、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栽培技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为"皖大麻1号"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皖大麻1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ATR-FTIR法比较米粉和若干种奶粉的成分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万群 黄金超 张汉昌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48-1150,共3页
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法测定米粉和若干种奶粉的吸收光谱,通过计算峰面积的比值来比较所测样品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不同。将此作为红外光谱开放式设计实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 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法测定米粉和若干种奶粉的吸收光谱,通过计算峰面积的比值来比较所测样品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不同。将此作为红外光谱开放式设计实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开放式设计实验教学 自主创新能力
下载PDF
人参果试管快繁和脱毒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万群 王杨 +1 位作者 徐宏斌 刘道敏 《皖西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6-47,共2页
将茎尖接种与MS+6-BA0.5-1.0mg/L+IAA0.2mg/L的培养基,形成丛生芽,将丛生芽切块接种于MS+IAA0.2mg/L的培养基上,形成幼苗,经检测,得到无病毒植株。再通过切断扦插于MS+IAA0.2mg/L上生根,得到大量脱毒试管苗。
关键词 人参果 脱毒 中国 坚实茄 病毒 栽培
下载PDF
小龙虾壳废料作为的安全生物吸附剂去除合成废水中Cu^(2+)和Pb^(2+)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万群 陈烁 江鸿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842-852,I0030-I0033,I0013,共16页
小龙虾壳是一种丰富的天然废弃物,也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污染物生物吸附剂,尤其是对重金属的吸附.本研究首先通过不同环境条件下水溶液中主要重金属离子Cu^(2+)、Zn^(2+)和Cr^(3+)的释放实验评估了使用小龙虾壳生物炭作为生物吸附剂的安全... 小龙虾壳是一种丰富的天然废弃物,也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污染物生物吸附剂,尤其是对重金属的吸附.本研究首先通过不同环境条件下水溶液中主要重金属离子Cu^(2+)、Zn^(2+)和Cr^(3+)的释放实验评估了使用小龙虾壳生物炭作为生物吸附剂的安全性.重金属的释放浓度取决于pH值、离子强度和腐殖酸,并且重金属最大释放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本文研究了合成废水中小龙虾壳生物炭对Cu^(2+)和Pb^(2+)的去除效果.去除过程涉及生物吸附、沉淀和络合,结果表明小龙虾壳是去除Cu^(2+)和Pb^(2+)的优良生物吸附剂,其中沉淀步骤主要取决于Ca物质、pH和温度.Pb^(2+)和Cu^(2+)的最大去除量分别为676.20和119.98 mg/g.相关的沉淀物和生成的复杂产物主要包括Cu_(2)CO_(3)(OH)_(2)、Ca_(2)CuO_(3)、CuCO_(3)、Pb_(2)CO_(3)(OH)_(2)、CaPb_(3)O_(4)和PbC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壳 生物吸附 安全 沉淀络合 重金属离子
下载PDF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性能研究——介绍一个综合研究型实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万群 张汉昌 邵伟 《大学化学》 CAS 2013年第3期43-46,共4页
设计了一个综合研究型实验——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性能研究。考察了修饰电极的超电容性能、催化性能、溶出和吸附伏安性能。
关键词 综合研究型实验 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下载PDF
红麻新品种在安徽麻区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万群 杨龙 +1 位作者 沈健 吕咏梅 《中国麻业科学》 2011年第5期220-222,共3页
通过对由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等单位提供的8个红麻新品种,在我所进行2年的田间试验表现及纤维产量分析得出:H368(R6)、H328(R5)、中红麻16(R4)分别比对照增产18.52%、15.67%、12.82%,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适合安徽麻区种植。
关键词 红麻新品种 适应性 纤维产量
下载PDF
pH传感器的制作及应用——介绍一个开放设计实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万群 张汉昌 邵伟 《大学化学》 CAS 2012年第1期62-64,共3页
介绍开放设计实验———pH传感器的制作及应用。通过参比电极、聚苯胺pH指示电极的制作及对饮料、湖水等样品中H+浓度的测定,将恒电流技术、循环伏安技术、电位测量技术及自制传感器的实际应用相结合,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介绍开放设计实验———pH传感器的制作及应用。通过参比电极、聚苯胺pH指示电极的制作及对饮料、湖水等样品中H+浓度的测定,将恒电流技术、循环伏安技术、电位测量技术及自制传感器的实际应用相结合,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设计实验 传感器 恒电流法 循环伏安法 电位测量法
下载PDF
仪器分析实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万群 邵伟 《大学化学》 CAS 2014年第2期29-33,共5页
开发了一个具有远程互动式功能的仪器分析实验多媒体教学软件,内容包括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基础理论、背景知识、预习测试、实验报告、实验讨论、实验操作技能规范等。
关键词 大型综合仪器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 多媒体软件
下载PDF
三步式红外光谱实验教学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万群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8-710,共3页
在红外光谱实验教学中建立了以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自主设计实验为一体的三步式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研究热情,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 红外光谱 三步式 实验教学
下载PDF
皖大麻1号的虫害种类及其防治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万群 杨龙 +1 位作者 吕咏梅 何金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10期49-49,52,共2页
对安徽六安皖大麻1号种植田进行调查,发现危害皖大麻1号的害虫主要有大麻跳甲、大麻小象鼻虫、大麻小食心虫、玉米螟等。阐述了其发生危害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皖大麻1号 害虫种类 发生特点 防治技术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花药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万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134-7134,7165,共2页
[目的]筛选甘蓝型油菜愈伤组织的最佳分化培养基,探讨甘蓝型油菜花药培养技术。[方法]在油菜始花期,取其主茎顶端蕾盘的中圈花蕾,将花药接种于B5+2,4 D 1.0mg/L+KT 1.5mg/L的培养基进行诱导,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于不同配方的12种培... [目的]筛选甘蓝型油菜愈伤组织的最佳分化培养基,探讨甘蓝型油菜花药培养技术。[方法]在油菜始花期,取其主茎顶端蕾盘的中圈花蕾,将花药接种于B5+2,4 D 1.0mg/L+KT 1.5mg/L的培养基进行诱导,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于不同配方的12种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结果]甘蓝型油菜花药培养取花粉处于单核后期至双核初期,对应于外部特征是蕾盘中圈10~15个花蕾,所产生的愈伤组织百分率最高(16%);12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以B5+KT 2.0mg/L+BA 2.0mg/L+IAA 0.1mg/L或MS+KT 2.0mg/L+BA 2.0mg/L+IAA 0.1mg/L培养基上分化成苗最好,分化率分别为75%和70%,将分化的小苗置于1/2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可长成完整幼苗。[结论]花药培养可以加速油菜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 育种
下载PDF
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实验设计
20
作者 胡万群 周逸城 +3 位作者 邱忻凯 杨凯平 邵伟 张万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7-49,130,共4页
为制备表面带亲水性功能基团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丙烯酸为稳定剂,制备出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在聚合物乳液中,用硝酸钾和氨水氧化硫酸亚铁制得表面修饰四氧化三铁的聚苯乙烯微球,制成磁性功能... 为制备表面带亲水性功能基团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丙烯酸为稳定剂,制备出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在聚合物乳液中,用硝酸钾和氨水氧化硫酸亚铁制得表面修饰四氧化三铁的聚苯乙烯微球,制成磁性功能材料。用红外光谱(IR)、热重量法(TGA)、X射线衍射谱(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合成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所得的样品为高品质的、表面单一分散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IR光谱在3 030~2 800,1 600,1 491.30,1 449.42,735,698 cm-1处出现了聚苯乙烯的特征红外吸收,630 cm-1处为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Fe3O4的红外特征吸收;TGA曲线较好地解释产品的热失重现象;XRD谱出现了Fe3O4的特征衍射峰;TEM观察到大小均一、高分散的微球表面已附着Fe3O4磁性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磁性微球 实验教学 红外光谱 热重分析 X射线衍射谱 透射电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