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科住培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与结业考核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伍致乐 石永英 +3 位作者 徐浩枫 胡丙杰 叶慧玲 杨信 《现代医院管理》 2024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业务水平测试与结业考核的联系,提高全科住培质量。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8级和2019级全科住培学员年度业务水平测试与结业考核的考核成绩,探讨两者的内在联系。结果2018级和2019级全科学员性别、学... 目的探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业务水平测试与结业考核的联系,提高全科住培质量。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8级和2019级全科住培学员年度业务水平测试与结业考核的考核成绩,探讨两者的内在联系。结果2018级和2019级全科学员性别、学历、学员来源无显著差异(P>0.05),两个年级业务水平测试成绩平均分分别为91.32分和94.57分,2019级学员结业理论考核成绩高于2018级学员;两个年级总体的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与结业理论考核成绩呈正相关(r=0.295,P=0.034)。结论应重视年度业务水平测试,将过程考核与结业考核有机结合,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全面提升全科住培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水平测试 结业考核
下载PDF
心肌梗死6项免疫组化指标的死后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丙杰 冯绮明 +4 位作者 汪冠三 祝家镇 陈玉川 陈建国 毕启明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08-211,221,共5页
目的 探讨用于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维连接蛋白 (Fn)、纤维蛋白原 (Fg)、补体 (C5 )、肌红蛋白(Mb)、肌动蛋白 (HHF3 5 )、结蛋白 (Dm )等 6项免疫组化指标在死后不同时间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 目的 探讨用于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维连接蛋白 (Fn)、纤维蛋白原 (Fg)、补体 (C5 )、肌红蛋白(Mb)、肌动蛋白 (HHF3 5 )、结蛋白 (Dm )等 6项免疫组化指标在死后不同时间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系统 ,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内Mb、HHF3 5、Dm的缺失面积和Fn、Fg、C5的阳性反应面积 ,并对 6项免疫组化指标在死后不同时间的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心肌组织 4℃放置 1~ 2d ,Dm、HHF3 5、Mb染色均匀 ,未见明显缺失 ;放置 3d以上 ,即可见Dm、HHF3 5、Mb明显缺失 ,且随放置时间延长 ,缺失面积逐步增大。缺血心肌组织随放置时间延长 ,Dm、HHF3 5、Mb的缺失面积逐步增大 ,Fg、C5、Fn阳性反应面积逐渐减少 ;放置 14d以上 ,Fg呈阴性反应 ;放置 2 1d以上 ,C5呈阴性反应 ;放置 2 8d ,Fn仍呈阳性反应。正常心肌组织放置不同时间 ,均未见Fg、C5、Fn阳性反应。图像分析结果显示阳性反应面积逐步减少。结论 Dm、HHF3 5、Mb的稳定性最差 ,易受死后自溶的影响 ,只适用于新鲜尸体 (死后 1~ 2d) ;Fg次之 ,可用于死后 4℃放置 7d的尸体 ;C5较好 ,可用于死后 4℃放置 14d的尸体 ;Fn稳定性最好 ,可用于死后 4℃放置 2 8d的尸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免疫组化指标 死后 稳定性比较 法医病理学
下载PDF
早期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的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胡丙杰 陈玉川 祝家镇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14-17,共4页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34例尸检心脏标本,进行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用于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研究。其中尸检及组织学证实心肌梗死5例,其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均呈阳性。冠状动脉有硬化或冠状动脉口狭窄的可疑心肌梗死18例,其...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34例尸检心脏标本,进行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用于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研究。其中尸检及组织学证实心肌梗死5例,其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均呈阳性。冠状动脉有硬化或冠状动脉口狭窄的可疑心肌梗死18例,其中15例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阳性。非心性死亡对照组11例,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均呈阴性。实验表明,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免疫组化观察在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为早期心肌梗死的死后诊断提供了一个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心肌梗死 纤维连接蛋白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免疫组化观察初探 被引量:7
4
作者 胡丙杰 陈玉川 祝家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5-16,共2页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首次对5例青壮年碎死综合征和11例非心性死亡对照组进行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的研究。发现青壮年猝死综合征5例中有3例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阳性。11例非心性死、对照组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均...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首次对5例青壮年碎死综合征和11例非心性死亡对照组进行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的研究。发现青壮年猝死综合征5例中有3例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阳性。11例非心性死、对照组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均呈阴性。说明上述3例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心肌细胞已发生不可逆损伤,实属早期心肌梗死。该研究为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死因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壮年 猝死综合征 纤维连接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早期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丙杰 陈建国 +2 位作者 徐小虎 陈玉川 祝家镇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65-68,共4页
探讨早期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的意义。采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早期 (6h内 )不同时间缺血损伤区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缺血 1h在缺血区域发现少数散在的凋亡阳性细胞 ,3h达高峰 ,随后下降。正... 探讨早期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的意义。采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早期 (6h内 )不同时间缺血损伤区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缺血 1h在缺血区域发现少数散在的凋亡阳性细胞 ,3h达高峰 ,随后下降。正常区域未发现凋亡细胞。缺血边缘区域也在缺血 1h局部开始出现心肌细胞凋亡 ,并随缺血时间延长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加 ,缺血 5h达高峰。表明凋亡是早期缺血性心肌细胞损伤的主要方式 ,心肌凋亡检测可望为早期心肌梗死的死后诊断提供一个灵敏客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细胞凋亡 DNA缺口末端标记法
下载PDF
法医昆虫学的发展与主要成就 被引量:5
6
作者 胡丙杰 黄瑞亭 +1 位作者 陈玉川 祝家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7-118,121,共3页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法医昆虫学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法医昆虫学 发展史 主要成就
下载PDF
早期心肌梗死bFGF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丙杰 陈建国 +3 位作者 徐小虎 姚青松 吴贤英 祝家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5-207,共3页
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方法,对人体早期心肌梗死猝死者心肌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心肌梗死组 24例的心肌细胞核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核均为强阳性染... 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方法,对人体早期心肌梗死猝死者心肌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心肌梗死组 24例的心肌细胞核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核均为强阳性染色,有些细胞浆也有阳性染色,尤以心肌梗死灶周围区域心肌细胞为甚。可疑梗死组 21例中 17例见心肌细胞核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核为强阳性染色, 4例为弱阳性染色,未见阴性染色。而正常心脏对照组 16例中 3例呈弱阳性染色,其余均为阴性。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对照组 bFGF阳性指数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和可疑心肌梗死组( P< 0.001),而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果表明 bFGF免疫组化染色可望为早期心肌缺血致猝死的死后诊断提供客观的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免疫组织化学 心脏性猝死 BFGF
下载PDF
免疫组化技术中抗原修复方法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胡丙杰 陈玉川 +1 位作者 祝家镇 李杰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247-252,共6页
关键词 免疫组化 抗原 修复 不蜡切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对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诊断早期心肌梗死的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胡丙杰 陈玉川 +4 位作者 祝家镇 毕启明 成建定 李杰 曾家乐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8-139,共2页
为了探讨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在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特异性,作者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梗死心肌和其它非梗死性的直接或间接心肌损害的心肌HHF35染色的变化。结果:梗死心肌均可见不同程度的HHF35缺染,其它非梗死性的直接... 为了探讨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在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特异性,作者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梗死心肌和其它非梗死性的直接或间接心肌损害的心肌HHF35染色的变化。结果:梗死心肌均可见不同程度的HHF35缺染,其它非梗死性的直接或间接心肌损害的心肌中,如心脏挫伤、心肌炎、出血性休克、电击死、机械性窒息等,也有不同程度的HHF35缺染。因此用HHF3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诊断早期心肌梗死需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心肌梗死 肌动蛋白 单克隆抗体 诊断
下载PDF
早期心肌梗死后诊断若干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丙杰 程海鹰 +4 位作者 陈玉川 何靖 祝家镇 毕启明 刘于武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06-411,473,共7页
为探讨纤维连接蛋白 (Fn)、纤维蛋白原 (Fg)、补体 (C5)、肌红蛋白 (Mb)、肌动蛋白 (HHF35 )、结蛋白(Dm)六种指标在诊断早期心肌梗死的敏感性 ,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系统 ,检测缺血... 为探讨纤维连接蛋白 (Fn)、纤维蛋白原 (Fg)、补体 (C5)、肌红蛋白 (Mb)、肌动蛋白 (HHF35 )、结蛋白(Dm)六种指标在诊断早期心肌梗死的敏感性 ,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系统 ,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内 Mb、 HHF35、 Dm的缺失面积和 Fn、 Fg、 C5的阳性反应面积。结果 :Mb、 HHF35、 Dm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15 m in即可出现缺失 ,Fg、C5在心肌缺血 15 min即可出现阳性反应 ,而 Fn直到心肌缺血 3h才出现阳性反应。随缺血时间延长 ,Dm、 HHF35、 Mb的缺失面积和 Fg、 C5、 Fn的阳性反应面积逐步增大。表明 Dm、 HHF35、 Mb、Fg、 C5是反映早期心肌梗死的灵敏的形态学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心肌梗死 诊断 敏感性 免疫组织化学指标
下载PDF
实验性早期心肌缺血c-fos-mRNA原位杂交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丙杰 陈玉川 +2 位作者 祝家镇 李杰 曾家乐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用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 ,观察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心肌细胞c f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正常心肌细胞表达少量c fos mRNA ;急性心肌缺血 15min ,心肌细胞表达c fos mRNA的阳性反应增强 ,心肌缺血后 30min ,c fos mRNA阳... 用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 ,观察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心肌细胞c f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正常心肌细胞表达少量c fos mRNA ;急性心肌缺血 15min ,心肌细胞表达c fos mRNA的阳性反应增强 ,心肌缺血后 30min ,c fos mRNA阳性反应达到最高峰 ,以后逐步下降。表明 :c fos mRNA的原位杂交检测可为一项灵敏的急性心肌缺血的死后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心肌缺血 c-fos-mNA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
下载PDF
心肌细胞凋亡在心肌梗死死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丙杰 陈玉川 +2 位作者 祝家镇 陈建国 徐小虎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349-351,共3页
多年来,学者们对冠心病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进行了大量探讨,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准确的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仍是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1].
关键词 心肌细胞凋亡 冠心病猝死 心传导系统 早期心肌缺血 缺血早期 收缩带坏死 sudden 细胞凋亡检测 缺血区 边缘区
下载PDF
高危解剖的识别与防护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丙杰 陈玉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83-184,共2页
高危解剖的识别与防护胡丙杰,陈玉川(中山医科大学法医学系;广州510089)在法医学实践中,有时会遇到患有严重传染病的尸体,对这些尸体解剖时,传染源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侵入解剖者或在场人的体内,引起相应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高危解剖的识别与防护胡丙杰,陈玉川(中山医科大学法医学系;广州510089)在法医学实践中,有时会遇到患有严重传染病的尸体,对这些尸体解剖时,传染源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侵入解剖者或在场人的体内,引起相应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在法医学上,对这些有严重传染病的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N degree of INJURY loss of LABOR ABILITY COMPENSATION MEDICINE
下载PDF
高压消毒蒸锅在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抗原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丙杰 陈玉川 祝家镇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将石蜡切片浸泡于1mmol/LEDTA缓冲液(pH8.0)中,置入高压消毒蒸锅处理(120℃,103kPa)10min,以恢复组织中因甲醛固定而被封闭的抗原。结果表明,一些常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呈阴性的组织抗原,经本法... 将石蜡切片浸泡于1mmol/LEDTA缓冲液(pH8.0)中,置入高压消毒蒸锅处理(120℃,103kPa)10min,以恢复组织中因甲醛固定而被封闭的抗原。结果表明,一些常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呈阴性的组织抗原,经本法处理后呈阳性反应;对不经本法处理即呈阳性的组织抗原,可大大提高第一抗体的稀释度或缩短孵育时间。同微波方法相比,本法可一次处理数百张切片,且对切片和组织的形态无明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甲醛 高压消毒蒸锅 抗原恢复
下载PDF
纤维连接蛋白在诊断心肌梗死的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丙杰 陈玉川 +4 位作者 祝家镇 李军 毕启明 李杰 曾家乐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探讨纤维连接蛋白 (Fn)对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特异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 ,对正常心脏、心肌梗死及其它非梗死性因素 ,如心肌炎、窒息、电击死、出血性休克、心挫伤、有机磷中毒等 ,直接或间接引起心脏损害时心肌细胞内Fn... 探讨纤维连接蛋白 (Fn)对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特异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 ,对正常心脏、心肌梗死及其它非梗死性因素 ,如心肌炎、窒息、电击死、出血性休克、心挫伤、有机磷中毒等 ,直接或间接引起心脏损害时心肌细胞内Fn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Fn仅在心肌梗死与心肌炎病例出现阳性反应 ,其阳性反应面积同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窒息、电击死、出血性休克、心挫伤、有机磷中毒等病例未见明显阳性反应。Fn作为心肌梗死死后诊断指标仅受心肌炎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纤维连接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
下载PDF
实验性早期心肌缺血补体C5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丙杰 陈玉川 +3 位作者 祝家镇 毕启明 李杰 曾家乐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197-199,共3页
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 ,对急性心肌缺血早期不同缺血时间心肌细胞内补体C5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C5在心肌缺血 15min即可出现阳性反应 ,并随缺血时间的延长 ,其反应面积逐步增大。心肌细... 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 ,对急性心肌缺血早期不同缺血时间心肌细胞内补体C5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C5在心肌缺血 15min即可出现阳性反应 ,并随缺血时间的延长 ,其反应面积逐步增大。心肌细胞内C5阳性是早期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心肌缺血 补体 免疫组织化学 C5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死亡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丙杰 陈玉川 +3 位作者 祝家镇 毕启明 罗斌 吴锡福 《医学综述》 1998年第9期507-508,共2页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udden manhood death syndrome,SMD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猝死,由于常规尸体检验不能发现足以说明死因的病理变化,只能通过排除其它各种死因后才能作出诊断。本文对10例SMDS进行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udden manhood death syndrome,SMD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猝死,由于常规尸体检验不能发现足以说明死因的病理变化,只能通过排除其它各种死因后才能作出诊断。本文对10例SMDS进行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和肌动蛋白变化的研究,旨在为探讨其死亡原因和致死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壮年猝死 综合征 SMDS 死亡 FN
下载PDF
神经组织的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丙杰 陈玉川 祝家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6-88,共3页
在研究心传导系统神经组织的正常分布、增龄变化及其病变与猝死的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一套能同时显示神经轴突和雪旺氏细胞的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剂 一抗:鼠单克隆PGP9.5抗血清,英国Ultraclone公司;兔多克... 在研究心传导系统神经组织的正常分布、增龄变化及其病变与猝死的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一套能同时显示神经轴突和雪旺氏细胞的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剂 一抗:鼠单克隆PGP9.5抗血清,英国Ultraclone公司;兔多克隆S100抗血清,丹麦Dakopatts公司.桥联试剂:羊抗鼠IgG/碱性磷酸酶与羊抗兔IgG/辣根过氧化酶,丹麦Dakopatts公司.底物:萘酚AS-MX磷酸与固蓝B:美国Sigma公司;二氨基联苯胺(DAB):美国Sigma公司.1.2 标本 人尸检心脏与传导系统组织10例,均为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标本,切片厚度5μm,裱于Superfrost plus(英国BDH)玻片上.1.3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1)高压消毒蒸锅暴露抗原:切片经脱蜡、抑制内源性过氧化酶后,浸入1mmol/L的EDTA缓冲液(PH8.0),置入高压消毒蒸锅处理(120℃,105kPa)10min,冷却后移入0.01mmol/L的PBS(pH7.1,下同)平衡10min,进行下面的免疫组化染色.(2)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步骤:①滴加一抗混合物:PGF9.5(1:4000)+S100(1:12000),4℃,16~1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组织 双重免疫组化 染色法
下载PDF
纤维连接蛋白在法医病理学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丙杰 陈玉川 祝家镇 《新医学》 1994年第S1期50-52,共3页
纤维连接蛋白在法医病理学上的研究进展中山医科大学法医病理学教研室胡丙杰,陈玉川,祝家镇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是广泛存在机体内体液、结缔组织基质和细胞表面的大分子糖蛋白。自1948年发现以来,对F... 纤维连接蛋白在法医病理学上的研究进展中山医科大学法医病理学教研室胡丙杰,陈玉川,祝家镇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是广泛存在机体内体液、结缔组织基质和细胞表面的大分子糖蛋白。自1948年发现以来,对FN分子结构、定位、功能及在多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连接蛋白 法医病理学 大分子糖蛋白 祝家镇 心肌细胞 梗死区心肌 损伤时间推断 大鼠皮肤 免疫组化观察 细胞表面
下载PDF
广州市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丙杰 黄文辉 +2 位作者 吴峰 黄炯烈 王家骥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7年第5期395-396,共2页
关键词 岗位培训工作 全科医学培训 广州市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 试点城市 培训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