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4年度学术交流会议在海南海口召开
1
作者 黄辅琼 刘杰 +4 位作者 姚华建 胡久常 曾春梅 张慧 刘阳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2期886-894,共9页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海南省地震局于2024年8月13—17日在海南省海口市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4年度学术交流大会,来自全国地震行业内、外17所大学(其中包含1所外籍大学)、7个科研院所与23个地震行业直属省市级分支...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海南省地震局于2024年8月13—17日在海南省海口市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4年度学术交流大会,来自全国地震行业内、外17所大学(其中包含1所外籍大学)、7个科研院所与23个地震行业直属省市级分支机构共47个单位的13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术交流设置了13个专题;会前征集到论文近96篇,会期交流报告51个,其中口头报告26个,张贴展板25个;26个口头报告中,大会特邀报告7个,外籍专题邀请报告1个;从25个张贴报告中,评选出优秀报告6个,6位作者获得下一届年会的口头报告资格。兼顾会议代表的特殊条件,本次会议设置了1个小时的线上交流时间。大会邀请了3位专家分别针对首座跨越1605年7.5级地震活断层的大跨度桥梁抗震设防技术与海南火山活动监测技术开展相关科技培训;围绕“制约地震三要素的因素与地震三要素预报的瓶颈问题”举办了1.5小时的Panel讨论;组织了为期一天的“跨越1605年海南7.5级地震断裂带的建筑抗震设防技术与海南火山活动监测技术的野外科普培训”。越来越多的行业外专家带来了不同视角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前沿性学术交流提升了对地震过程物理机制的认识,跨越活断层建筑设施的精湛抗震设防技术的现场观摩学习增强了年轻学子对地震科技行业的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 2024年度中国地震预报论坛 1605年海南7.5级地震 海南火山活动监测 海南省海口市 科普培训
下载PDF
三亚M_(S)4.2地震前后海南岛重力场变化及其小波多尺度分解
2
作者 李盛 黄章荣 +2 位作者 胡久常 解晓静 贾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5-949,979,共6页
利用海南岛流动重力测网2016~2022年共13期复测资料,分析研究区域差分重力场和累积重力场动态变化,并着重分析2019-08-20海南三亚M_(S)4.2地震前后海南岛西南地区重力场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三亚M_(S)4.2地震震中附近地区在震前2 a和3 a... 利用海南岛流动重力测网2016~2022年共13期复测资料,分析研究区域差分重力场和累积重力场动态变化,并着重分析2019-08-20海南三亚M_(S)4.2地震前后海南岛西南地区重力场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三亚M_(S)4.2地震震中附近地区在震前2 a和3 a出现重力场累积变化梯度带,梯度带的异常范围约60 km,重力场变化最大约为60μGal;三亚M_(S)4.2地震之后,震中附近地区重力场继续上升,至2020年下半年才开始协同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发生以2021-08-08乐东MS3.2地震为最大地震的震群事件。对2016-09~2019-08海南岛累积重力场动态变化小波多尺度分解表明,海南岛西南地区重力场变化在3阶、4阶和5阶小波细节图中均出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M_(S)4.2地震 重力场变化 梯度带 小波多尺度分解
下载PDF
五指山台水管倾斜仪北南向变化的异常判定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昱琴 李盛 +2 位作者 张慧 胡久常 孙三健 《地震科学进展》 2023年第2期77-85,共9页
五指山台DSQ水管倾斜仪北南向自2017年5月持续南倾。排除观测系统、洞室温度、辅助观测资料情况和周围环境因素变化等多方面原因,利用观测资料内精度质量评价分析、数字化前兆异常识别等方法,结合GPS及重力场变化,综合认为,五指山地震台... 五指山台DSQ水管倾斜仪北南向自2017年5月持续南倾。排除观测系统、洞室温度、辅助观测资料情况和周围环境因素变化等多方面原因,利用观测资料内精度质量评价分析、数字化前兆异常识别等方法,结合GPS及重力场变化,综合认为,五指山地震台DSQ水管倾斜仪北南向南倾变化为正常区域背景变化趋势,非前兆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管倾斜 南倾 干扰分析 S变换分析
下载PDF
定点形变资料变化的动力学机制——以五指山台定点形变为例
4
作者 郭昱琴 龚丽文 +2 位作者 郭瑛霞 胡久常 李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9-874,共6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地质构造资料构建五指山台台址几何模型,结合GPS和重力观测结果分析五指山台定点形变观测数据趋势变化的物理意义。研究发现,在NNW向的压力作用下,模型上部的变形幅度明显大于下部,当下部持续缩短,易形成上拱。...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地质构造资料构建五指山台台址几何模型,结合GPS和重力观测结果分析五指山台定点形变观测数据趋势变化的物理意义。研究发现,在NNW向的压力作用下,模型上部的变形幅度明显大于下部,当下部持续缩短,易形成上拱。由于岩层的倾向趋于SE向,造成变形的趋势也趋于SE向,这与现有观测数据背景趋势变化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 应变 变化趋势 有限元建模
下载PDF
琼州7.5级地震区深部电性异常及地震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胡久常 白登海 +3 位作者 王薇华 林镇 向小娟 王立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8-264,共7页
通过对1605年琼州7.5级大地震震中区及邻近地区大地电磁探测,发现震中区地壳深部存在一低阻体.该低阻体自约13km以下一直延伸到上地幔,推测其为正在上升的地幔柱,并由此认为地幔柱的存在及其热物质的上涌,使上部地壳产生断裂和粘滑活动... 通过对1605年琼州7.5级大地震震中区及邻近地区大地电磁探测,发现震中区地壳深部存在一低阻体.该低阻体自约13km以下一直延伸到上地幔,推测其为正在上升的地幔柱,并由此认为地幔柱的存在及其热物质的上涌,使上部地壳产生断裂和粘滑活动,是产生琼州7.5级大地震的重要原因.这次大地震后断裂活动表现为以蠕滑为主.推测未来再发生同等强度大地震的危险性将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地震 低阻体 地幔柱 琼州
下载PDF
海口地区火山活动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久常 郭明瑞 +1 位作者 刘伟 郑在壮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7-654,共8页
海口地区的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休眠火山群之一。通过对区域火山活动期次划分、深部岩浆囊探测以及对火山类型、规模、物质组成和溶岩覆盖面积的分析,总结了海口地区火山活动的时、空、强特征。结合对火山区地震、... 海口地区的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休眠火山群之一。通过对区域火山活动期次划分、深部岩浆囊探测以及对火山类型、规模、物质组成和溶岩覆盖面积的分析,总结了海口地区火山活动的时、空、强特征。结合对火山区地震、地磁、体应变和地热等观测资料的分析,对火山区深部岩浆活动的状态进行了初步评估。研究认为海口全新世火山区最后一次火山喷发距今约4 000a左右,其现今火山活动已趋于平静,未来的火山活动可能向1605年琼州7.5级大地震震中区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活动 大地电磁探测 岩浆囊 海口
下载PDF
汶川8.0级特大地震前的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双低点”异常 被引量:23
7
作者 胡久常 刘伟 +1 位作者 郭敏瑞 郑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9-593,共5页
2008年5月9日,我国有13个地磁台(纳入国家地磁台网中心的台站)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出现"双低点"异常.这些台站在空间上大致呈交汇的3个条带分布,其交汇处位于四川西部.异常出现3天后的5月12日,正好在四川西部的汶川发生了8.... 2008年5月9日,我国有13个地磁台(纳入国家地磁台网中心的台站)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出现"双低点"异常.这些台站在空间上大致呈交汇的3个条带分布,其交汇处位于四川西部.异常出现3天后的5月12日,正好在四川西部的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双低点"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区域地磁异常现象.其成因可能是产生地磁静日变化Sq的外空涡旋电流体系发生变化,或可能是产生地磁静日变化的内源感应涡旋电流体系与外源涡旋电流体系产生数小时的滞后所引起.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双低点"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可能是前者反映了地球深部地震孕育状态的加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磁 垂直分量 双低点
下载PDF
雷琼火山区地下深部大地电磁探测与电性结构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胡久常 白登海 +3 位作者 王薇华 王立风 何兆海 韩吉民 《华南地震》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大地电磁探测发现,在海口地区地下深部存在两个低阻体(层),其一位于马鞍岭火山及其以西地区地下深部约5km以上,为浅部低阻层,推测为火山喷出玄武岩覆盖体、地下水及其它低阻物质,该低阻层以下为一正在退化的岩浆通道;其二位于琼山7... 通过大地电磁探测发现,在海口地区地下深部存在两个低阻体(层),其一位于马鞍岭火山及其以西地区地下深部约5km以上,为浅部低阻层,推测为火山喷出玄武岩覆盖体、地下水及其它低阻物质,该低阻层以下为一正在退化的岩浆通道;其二位于琼山7.5级地震区深部约15km以下,为一直通到上地幔的深部低阻体,推测其为一正在上升的岩浆热源,即岩浆囊。另外还发现,琼州海峡南北两侧的地壳和上地幔结构在电性上具有连续性,推测整个雷琼火山区属于同一地质体,佐证了海南岛属于华南古陆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囊 电性 大地电磁 低阻体 雷琼火山区
下载PDF
地磁Z分量日变“低点位移”异常成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胡久常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9-86,共8页
本文基于对地磁Z分量日变"低点位移"异常和太阳静日变化内外源场等效涡旋电流体系时空演化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电磁炉效应"假说,以解释地磁Z分量日变"低点位移"异常的成因。本文认为,起源于地球内部和外... 本文基于对地磁Z分量日变"低点位移"异常和太阳静日变化内外源场等效涡旋电流体系时空演化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电磁炉效应"假说,以解释地磁Z分量日变"低点位移"异常的成因。本文认为,起源于地球内部和外部涡旋电流体系所产生的太阳静日变化Sq,作为一个持续的交变磁场,切割地壳深部的高导低速层,形成涡旋电流并产生热能,致使高导低速层温度和压力不断上升,最终突破临界状态产生物质相变,引起电导率快速变化,使内外源场单个等效涡旋电流体系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涡旋电流体系,进而引起地磁Z分量日变的"低点位移"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低点位移 涡旋电流 电磁炉效应 相变 地震
下载PDF
1995年海南东方近海5.2级地震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久常 陈金燕 黄妙影 《华南地震》 1997年第1期39-45,共7页
总结了1995年海南东方近海5.2级地震的地质背景、宏观烈度、地震序列特征、前兆异常以及地震活动与环境因子的对应关系,并提出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该区及附近地区仍存在发生5~6级地震的危险性。
关键词 地震序列 地震前兆 地震活动趋势 震级
下载PDF
海南东方震群的前兆异常及序列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久常 金赤兵 +1 位作者 陈金燕 黄妙影 《华南地震》 1996年第1期26-30,共5页
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海南东方震群的前兆异常和序列特征,以为海南今后的地震预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地震序列 震群 海南 地震预报
下载PDF
海南岛及其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胡久常 《华南地震》 1994年第4期29-34,共6页
将海南岛及其邻近地区划分为3地震活动区和4个地震活动条带,系统地研究了各区、带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特征及空间分布特点,为海南地震时、空、强三要素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时间序列 空间分布 海南岛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琼中地磁台以磁报震方法探索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久常 《华南地震》 1994年第3期61-65,共5页
通过对海南低纬度地区地磁场垂直分量的特殊变化与海南岛及其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实用化攻关成果,总结出一套利用琼中地磁台垂直分量11年变化周期、相关系数R值变化曲线和日变化“双低点”异常预报海南岛及其邻近地... 通过对海南低纬度地区地磁场垂直分量的特殊变化与海南岛及其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实用化攻关成果,总结出一套利用琼中地磁台垂直分量11年变化周期、相关系数R值变化曲线和日变化“双低点”异常预报海南岛及其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磁场 垂直分量 地磁台 磁报震法
下载PDF
北部湾5.1级强余震的短临预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久常 李海华 陈钦才 《华南地震》 1996年第2期36-38,共3页
根据琼中、邕宁、广州等地磁台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双低点”异常、地震序列缺震和地震迁移等方法,较成功地预报了1995年3月23日北部湾5.1级强余震。
关键词 短临预报 余震 强震 地磁变化 地震预报
下载PDF
汶川8.0级特大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双低点”异常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久常 刘伟 +1 位作者 郭明瑞 郑华 《国际地震动态》 2008年第11期66-66,共1页
处于地球北半球的我国各地磁台站,在非磁扰日所观测到的地磁垂直分量的日变形态在中午前后有一个极小值,称为日变“低点”。这种日变化以1个太阳日为周期并随地理经度而变化:由东向西,经度每隔15°,日变低点出现的时间延迟1小... 处于地球北半球的我国各地磁台站,在非磁扰日所观测到的地磁垂直分量的日变形态在中午前后有一个极小值,称为日变“低点”。这种日变化以1个太阳日为周期并随地理经度而变化:由东向西,经度每隔15°,日变低点出现的时间延迟1小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在非磁扰日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有时会出现一种“双低点”异常,观测到“双低点”异常的台站则呈现条带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垂直分量 日变形态 异常 双低 地震前 汶川 长期观测 地磁台站
下载PDF
海口火山区开展地磁相对观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久常 郑在壮 +3 位作者 刘伟 卢永健 郑华 郭明瑞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年第2期83-88,共6页
海口马鞍岭火山综合观测台与琼中基准地磁台相距约86km,前者将GM4磁通门磁力仪安装在特制的弱磁性大理石箱体中,开展地磁场D,H,Z三分量相对观测;后者将Flearplus和Over—hauser磁通门磁力仪安装在无磁性地磁房中,开展F总场绝对观... 海口马鞍岭火山综合观测台与琼中基准地磁台相距约86km,前者将GM4磁通门磁力仪安装在特制的弱磁性大理石箱体中,开展地磁场D,H,Z三分量相对观测;后者将Flearplus和Over—hauser磁通门磁力仪安装在无磁性地磁房中,开展F总场绝对观测和D,H,Z三分量相对观测。通过两个台站D,H,Z三分量变化场的相关对比分析,相关系数皆达到0.98以上。这说明,在火山区开展地磁相对观测是可行的,而采用弱磁性大理石箱体安放磁通门磁力仪进行地磁相对观测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 相对观测 相关分析 火山区
下载PDF
地磁场变化的最大熵谱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久常 康国发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0年第4期26-32,共7页
本文利用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对北京、佘山、拉萨、泉州、广州、琼中等6个全国Ⅰ类地磁台所观测到的地磁场水平、垂直分量的月均值作4个月到4年范围内的周期分析。结果发现:①在相同时间段内,各台地磁场水平分量所含周期成分基本相同,而垂... 本文利用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对北京、佘山、拉萨、泉州、广州、琼中等6个全国Ⅰ类地磁台所观测到的地磁场水平、垂直分量的月均值作4个月到4年范围内的周期分析。结果发现:①在相同时间段内,各台地磁场水平分量所含周期成分基本相同,而垂直分量所含周期成份却存在较大的差异;②一些周期成分只存在于一定的时间段内,所取时间段越长,所提取的周期成分越丰富;③各台两个分量皆存在不受时间段限制的半年、1年和近2年的周期成分。另外,本文也对消去趋势性变化对周期分析的影响作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最大熵谱 MEM
下载PDF
利用地磁日变形态异常预测地震的效能及成因分析
18
作者 胡久常 郭明瑞 王锡娇 《国际地震动态》 2019年第8期68-69,共2页
地磁日变形态异常主要是指其垂直分量日变的“双低点”或“低点位移”异常。判别指标一是在相对磁静日单台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出现“双低点”异常;二是同日出现“双低点”异常的台站在空间上大致沿区域地磁台站地磁垂直分量日变“低点位... 地磁日变形态异常主要是指其垂直分量日变的“双低点”或“低点位移”异常。判别指标一是在相对磁静日单台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出现“双低点”异常;二是同日出现“双低点”异常的台站在空间上大致沿区域地磁台站地磁垂直分量日变“低点位移”分界线。本文首先通过对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磁台站的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的分析,严格按照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双低点”异常判别指标找出地磁日变形态异常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垂直分量 日变形态 形态异常 成因 地震 预测 地磁台站 低点位移
下载PDF
琼北全新世火山区火山系统的划分与锥体结构参数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魏海泉 白志达 +5 位作者 胡久常 史兰斌 张秉良 徐德斌 孙谦 樊祺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21-32,共12页
根据琼北全新世火山区内火山作用产物的成因类型与喷发物理过程的野外考察结果 ,结合航片解译资料 ,确定了该区火山作用的发育特征、形成期次与规模 ,并以此作为进一步评价火山灾害的基础 ;根据锥体形成后物理降解作用与时间的关系 ,讨... 根据琼北全新世火山区内火山作用产物的成因类型与喷发物理过程的野外考察结果 ,结合航片解译资料 ,确定了该区火山作用的发育特征、形成期次与规模 ,并以此作为进一步评价火山灾害的基础 ;根据锥体形成后物理降解作用与时间的关系 ,讨论了琼北全新世火山区众多锥体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为 :琼北全新世火山区分为 4个火山系统 ,即西北部的马鞍岭台地火山系统、东南部的雷虎岭盾片状火山系统、夹于二者之间的浩昌单成因火山系统和NW向裂隙式喷发系统。工作区内琼北新生代火山共计 5 9个 ,火山结构类型可分为火山锥、熔岩穹、熔岩湖与低平火山口等。在火山锥中 ,依据锥体组成与结构的差异又可进一步分为岩渣锥、溅落锥和混合锥等碎屑锥。琼北近代火山锥体高度多 <4 0m ,绝大多数锥体的底部直径 <5 0 0m。锥体底部直径和火口坑深度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火山系统 划分 锥体结构参数 琼北
下载PDF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期次划分 被引量:20
20
作者 白志达 徐德斌 +1 位作者 魏海泉 胡久常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12-20,共9页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性。据火山作用方式、火山形貌及风化程度、火山喷发产物与沉积地层以及火山机构之间的相互叠置关系 ,结合同位素年龄 ,可分为德义岭、道堂、杨花、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等 6期 ,其中德义岭期为中...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性。据火山作用方式、火山形貌及风化程度、火山喷发产物与沉积地层以及火山机构之间的相互叠置关系 ,结合同位素年龄 ,可分为德义岭、道堂、杨花、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等 6期 ,其中德义岭期为中更新世 ,道堂和杨花期为晚更新世 ,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期属全新世。不同期次具有不同的火山活动方式、喷发强度及火山结构类型。德义岭期火山活动以溢流为主 ,火山锥为低缓的熔岩穹丘。杨花期为射气岩浆爆发作用形成的低平火山。雷虎岭与马鞍岭期主要形成由碎屑锥和熔岩流组成的夏威夷式火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活动 活动期次 第四纪 活动方式 琼北马鞍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