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癀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药效学研究
1
作者 李晓静 刘雅茹 +2 位作者 李冉 涂天智 胡义扬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探究克癀胶囊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trl组)、模型组(HFHS组)、克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KL、KM、KH组)和奥贝胆酸组(OCA组),采用高脂饮... 目的:探究克癀胶囊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trl组)、模型组(HFHS组)、克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KL、KM、KH组)和奥贝胆酸组(OCA组),采用高脂饮食高糖饮水12周诱导NASH模型,第13周开始各组小鼠给予相应药物,持续给药6周,观察小鼠形态、体重及进食量、肝重/体重比指数、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肝组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活动评分(NAS)、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血清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含量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Ctrl组相比,HFHS组小鼠体型肥胖,肝脏变大,肝重显著升高,肝脏TG含量,血清ALT、AST活性,血清TC、LDL-C、HDL-C、FINS、FBG含量及HOMA-IR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FF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HE染色见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出现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肝细胞出现气球样变,肝组织NAS评分显著升高(P<0.01),油红O染色可见明显红色脂滴。与HFHS组相比,KL、KM、KH组小鼠肝组织TG含量显著下降(P<0.05);KM、KL、KH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气球样变均显著减少,肝组织NAS评分显著下降(P<0.05),油红O染色脂滴减少。KL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及血清TC、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TG、FFA含量显著上升(P<0.05);KM组小鼠血清HDL-C及FBG水平显著降低(P<0.05);KH组小鼠血清ALT活性、血清TC、HDL-C、LDL-C及FBG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克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5 g/kg、1 g/kg、2 g/kg,分别相当于临床剂量的6.17、12.33、24.66倍)对高脂饮食高糖饮水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且对肝脏TG含量的改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克癀胶囊 药效学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晓静 赵瑜 +1 位作者 冯琴 胡义扬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63-268,共6页
目的:对现有数据库资料进行挖掘,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中医证型分布。方法:检索国内外2000年1月至2021年5月已发表的NAFLD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并构建数据库。运用Excel表统计数据库中所有NAFLD证型频... 目的:对现有数据库资料进行挖掘,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中医证型分布。方法:检索国内外2000年1月至2021年5月已发表的NAFLD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并构建数据库。运用Excel表统计数据库中所有NAFLD证型频率及证型构成比;对数据库中采用同一NAFLD中医证候诊断参考标准,异质性较小的文献数据运用Stata16.0进行Meta分析计算NAFLD证型合并构成比。结果:共纳入110篇文献进行中医证候频率及证型构成比的分析。其中NAFLD中医证型频率>10%的证型(由高到低)为:湿热内蕴证、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及痰湿内阻证;证型构成比>10%的证型(由高到低)为: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痰湿内阻证和痰瘀互结证。统一NAFLD证候诊断标准2011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后选取8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NAFLD证型合并构成比>10%的证型(由高到低)为:痰湿内阻证合并构成比为28%,95%CI为0.26~0.30、肝郁脾虚证合并构成比为25%,95%CI为0.23~0.28、湿热蕴结证合并构成比为20%,95%CI为0.18~0.22和肝郁气滞证合并构成比为15%,95%CI为0.13~0.16。结论:结合文献分析和Meta分析结果提示痰湿内阻证、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是NAFLD主要的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证候 证型分布 数据挖掘 META分析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的适应症和疗效判断的非创伤性指征探讨——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肝活检资料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胡义扬 刘平 +1 位作者 刘成 刘成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的适应症和疗效判断的非创伤性指征。方法根据扶正化瘀胶囊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中实施治疗前后2次肝活检的疗效判定资料,将治疗后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和未减轻的病例分为...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的适应症和疗效判断的非创伤性指征。方法根据扶正化瘀胶囊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中实施治疗前后2次肝活检的疗效判定资料,将治疗后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和未减轻的病例分为两组,比较分析相关的肝组织炎症、肝功能、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病毒学指标、血常规、肝脏B超、症状体征等变化。结果(1)纤维化减轻组治疗前的肝纤维化程度、ALT活性及胁肋疼痛、口干咽燥症状积分显著高于未减轻组;(2)两组治疗后ALT活性均显著下降,但纤维化减轻组的肝脏炎症分级值显著下降(P<0·01),同时血清AST、GGT活性治疗后3个月起显著下降,治疗6个月后的GGT活性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低于未减轻组;(3)纤维化减轻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含量在治疗12周时即有显著下降;(4)两组的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纤维化减轻组的面色晦暗体征改善显著。(5)两组之间及其治疗前后的乙肝病毒指标变化、血常规、肝脏B超结果等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1)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纤维化程度接近S3,伴炎症活动明显及有胁痛、口干症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肝纤维化作用显著,可作为临床应用参考指征;(2)治疗后血清Alb含量升高,GGT、AST活性和HA、P-Ⅲ-P、PT下降以及面色晦暗体征的改善可作为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肝纤维化有效的参考指征;上述指标对肝纤维化无创伤性诊断及临床疗效评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诊断 适应症 疗效
下载PDF
丹参提取物对CCl_4和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56
4
作者 胡义扬 刘平 +4 位作者 刘成 顾宏图 徐列明 刘成海 季光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10,共4页
分别采用四氯化碳 (CCl4 )和二甲基亚硝胺 (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以秋水仙碱和丹参作对照 ,通过肝组织病理学及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 ,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丙二醛(MDA)及血清肝功能部分指标检测 ,探讨丹参提取物预防和... 分别采用四氯化碳 (CCl4 )和二甲基亚硝胺 (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以秋水仙碱和丹参作对照 ,通过肝组织病理学及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 ,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丙二醛(MDA)及血清肝功能部分指标检测 ,探讨丹参提取物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及部分作用机理。结果显示 ,丹参提取物可显著改善肝组织损伤和纤维化程度 ,同时能显著降低肝组织Hyp和MDA含量 ,提示丹参提取物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为丹参的重要有效成分 ,其作用机理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对胶原代谢也有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提取物 四氯化碳 中药 DMN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靶位--肠道 被引量:16
5
作者 胡义扬 彭景华 冯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69-1272,共4页
根据近年来所揭示的酒精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肠-肝"对话的病理途径,在系统阐述脂肪肝与肠道通透性、肠源性内毒素、肠道菌群关系基础上,结合作者对中药治疗脂肪肝与对肠道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提出以肠道为靶位的脂... 根据近年来所揭示的酒精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肠-肝"对话的病理途径,在系统阐述脂肪肝与肠道通透性、肠源性内毒素、肠道菌群关系基础上,结合作者对中药治疗脂肪肝与对肠道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提出以肠道为靶位的脂肪肝中医药治疗研究,不仅是中医药临床治疗实践的现代诠释,更重要的是有可能成为脂肪肝治疗的一种重要视角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肠-肝轴 中医药
下载PDF
扶正化瘀319方对二甲基亚硝胺所致大鼠肝纤维化及其白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胡义扬 刘成 +3 位作者 刘平 顾宏图 徐列明 季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69-171,380,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319方(简称319方)对大鼠肝纤维化及其白蛋白基因(Al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模型组、319方组、秋水仙碱组,分别治疗3周。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门...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319方(简称319方)对大鼠肝纤维化及其白蛋白基因(Al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模型组、319方组、秋水仙碱组,分别治疗3周。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血清白蛋白(Alb)含量、肝组织蛋白、羟脯氨酸(Hyp)含量的检测及肝组织病理学观察、Alb 表达分析。结果:较之模型组,319方组肝组织蛋白含量增高.Hyp 含量显著降低,肝纤维化程度改善明显,其结果与秋水仙碱趋势一致。此外该方可显著提高肝脏 Alb mRNA 的表达。结论:319方有显著促进胶原降解和改善肝细胞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319方 二甲基亚硝胺 肝纤维化 白蛋白基因
下载PDF
健脾活血方对内毒素诱导肝脏TNF-α蛋白和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胡义扬 彭景华 +2 位作者 许丽莉 冯琴 陈少东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具有抗慢性酒精性肠道损伤和肝损伤作用的健脾活血方是否存在干预内毒素所诱导的肝脏TNF-α蛋白和基因表达的效应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4)、模型组(n=10)和健脾活血方组(n=10)。健脾活血方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 目的探讨具有抗慢性酒精性肠道损伤和肝损伤作用的健脾活血方是否存在干预内毒素所诱导的肝脏TNF-α蛋白和基因表达的效应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4)、模型组(n=10)和健脾活血方组(n=10)。健脾活血方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灌胃给药或生理盐水3d(每日2次),在末次灌胃1h后,按50μg/kg体重经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mg/ml,正常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5h后,分别采集下腔静脉血及肝组织。以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p-IκB、TNF-α蛋白表达,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TNF-αmRNA表达。结果LPS刺激1.5h后,模型大鼠肝组织p-IκB蛋白、TNF-α蛋白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强,血清TNF-α含量显著升高;健脾活血方组的上述变化显著轻于模型组。结论健脾活血方对内毒素诱导的肝脏TNF-α基因和蛋白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中医药疗法 健脾活血方 药理学 内毒素 TNF-Α
下载PDF
CCl_4急性肝损伤肝SOD、MDA的动态变化及扶正化瘀方对其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胡义扬 刘平 +1 位作者 刘成 楼建国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87-89,92,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肝损伤时肝SOD、MDA的动态变化及扶正化瘀方(319方)抗肝损伤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检测各组损伤后24h、48h、72h的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及血清ALT、AST活性。结果:①损伤后SOD活性下降,以48h为最低点... 目的:观察急性肝损伤时肝SOD、MDA的动态变化及扶正化瘀方(319方)抗肝损伤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检测各组损伤后24h、48h、72h的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及血清ALT、AST活性。结果:①损伤后SOD活性下降,以48h为最低点,与ALT呈负相关,②MDA含量呈先低后高的变化,③扶正化瘀方可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急性肝损伤时肝SOD、MDA水平有一动态变化过程,319方有显著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扶正化瘀方 肝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酒精性肝损伤与小肠通透性改变的关系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胡义扬 方志红 +4 位作者 崔剑巍 王晓柠 彭景华 冯琴 张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22期1770-1771,1776,共3页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Chinese herbs Recipe(consisting of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adix Salviae Simplicifoliae, Fructus Aurantii, et al) on antagonizing alcoholic l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Chinese herbs Recipe(consisting of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adix Salviae Simplicifoliae, Fructus Aurantii, et al) on antagonizing alcoholic liver injury from the path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lcoholic liver injury, gut permeability and endotoxin leakage. The SD rats were fed the Lieber- Decarli liquid alcohol die(t35% of calories from alcohol)to deveclp the alcoholic liver injury model. 42 male SD rat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normal group(n=6),no- alcohol liquid diet group in which alcohol was replaced with carbohydrates(Control group, n=12), alcohol liquid diet group(alcohol group, n=12) and alcohol liquid eiet with Chinese herbs group(herbs group, n=12). Starting from the third week, the rats were fed distilled water, no- alcohol liquid diet, alcohol liquid diet or alcoholic liquid diet with Chinese herbs by intragastric infusion for 6 weeks. Then the rats were fast for 5 h. After that, each group received 10 mg/kg of endotoxin(lipidopolysacchride, LPS)by intragastric infusion. 3.5 hours later, the blood from portal vein and vena cava was harvested and liver biopsy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1.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 in small intestine (HE staining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2.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 in liver(HE staining, oil red O staining); 3. The TG and r- GT activities in liver and the ALT, AST activities in serum; 4. The plasma endotoxin level in portal vein blood; 5. The protein expressions(on Wetern blot) of P- I k B and TNF- a in liver.Results: that It is 1.Fatty degeneration was seen in over 1/3 of the heptocytes in the alcohol group. The liver TG level in this group was about 7.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group and 4.9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the serum ALT, AST activities as well as liver r- GT activity in the alcoh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than those in the normal and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y revaled swelling, degeneration, shortening and irregular array of microvilli on the surface of the small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2. Compared to that from the severe. In the herbs group, the liver TG level was 67% of that in the alcolol group and the serum ALT level was close to normal level. Moreover, the ultramicrostructural lesions in small intestine was obviously alleviated. 3. The plasma endotoxin level in portal vein reached as high as 3.93+- 0.32 EU/ml in the alcohol group, which was 2.1 times that of normal group and 1.6 times of the control group, indicating that the gut permeability was remarkably increased in the alcohol group. In contrast, the endotoxin level in the herbs group was 85% of the alcohol group(P<0.05). 3. In the alcohol group,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 I k B and TNF- a in the liver and TNF- a level in the plasma were greatly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normal and control groups. But those changes were much improved in the herbs group.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NF- a level was clear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lasma endotoxin level (r=0.85,p<0.001). The ALT activity and TNF- a level were obvious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o (r=0.78,P<0.001). It is Conclused that 1. Alcohol could increase the rat gut permeability. The leakage of endotoxin through small intestine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lcohol liver diseases. 2. The Recipe had the effects of protecting the rat liver and intestine from alcohol damage. 3. It’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chanisms for the Recipe to antagonize the alcoholic liver injury by lovering the increased gut permeability by alcohol, decreasing the absorption of endotoxin through small intestine, which in turns inhibited the activation of NF- k B and the synthesis of TNF- a, a major inflammatory cytokine. 4. It’s worth further in vestigation to“treat from Spleen”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s. Improving the intestinal function could be the key to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the alcoholic live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肝损伤 内毒素 小肠通透性 中药
下载PDF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和研究值得关注——《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学习和思考 被引量:22
10
作者 胡义扬 刘成海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诊疗指南 肝纤维化 学习体会 中医药治疗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业委员会 陈可冀
下载PDF
丹酚酸A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Ⅰ型胶原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胡义扬 王润平 +3 位作者 赵长青 顾宏图 刘成 刘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1999年第4期235-236,共2页
目的:研究丹酚酸A(SA-A)抗肝损伤、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对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_4诱导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期间予SA-A灌胃治疗,另设秋水仙碱组、丹参组作对照,6w后进行肝组织病理学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羟脯氨... 目的:研究丹酚酸A(SA-A)抗肝损伤、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对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_4诱导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期间予SA-A灌胃治疗,另设秋水仙碱组、丹参组作对照,6w后进行肝组织病理学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血清ALT、AST和白蛋白含量测定,并以RT-PCR法检测肝组织Ⅰ型胶原mRNA。结果:SA-A可降低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Hyp含量,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与秋水仙碱、丹参一致。此外,SA-A组肝组织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丹酚酸A有显著的抗肝损伤、肝纤维化作用,对损伤肝组织Ⅰ型胶原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中医药疗法 丹酚酸A Ⅰ型胶原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义扬 成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65-768,共4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慢性肝炎 综合治疗 肝窦毛细血管化 国际疾病分类 matrix 肝脏结构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加强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被引量:39
13
作者 胡义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药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病理综合征 患病率 生活方式 荟萃分析
下载PDF
加强中医药治疗脂肪性肝病的深入研究 被引量:47
14
作者 胡义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脂肪性肝病 肥胖 2型糖尿病 酒精性肝损伤
下载PDF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及其特点 被引量:35
15
作者 胡义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医药治疗 桃仁提取物 强肝软坚汤 汉防己甲素 虫草菌丝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优势与展望 被引量:48
16
作者 胡义扬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西医治疗手段与不断升高的发病率呈不相吻合的趋势。在临床治疗中,中医药占重要一席之地。作者认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优势点在于:1)临床运用广泛且具疗效;2)中药多途径的治疗效应与疾病的复...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西医治疗手段与不断升高的发病率呈不相吻合的趋势。在临床治疗中,中医药占重要一席之地。作者认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优势点在于:1)临床运用广泛且具疗效;2)中药多途径的治疗效应与疾病的复杂机理相对应;3)抑制炎症、保肝降酶效应显著。并在如何开展临床研究;从调节肠道菌群、抗肝纤维化、以及中药组分复方方面开展基础研究提出了设想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药 优势 展望
下载PDF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胡义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18-22,共5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医中药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被引量:76
18
作者 胡义扬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29-130,共2页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临床B超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脂肪肝的检出率日益增多,发病率不断升高.
关键词 脂肪肝 中医药疗法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的多途径药理作用及其物质基础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义扬 《药品评价》 CAS 2008年第5期195-197,共3页
中药复方存在复杂的活性成分,其药理往往具有多途径、多环节的的特点,我们认为这也正是中药复方针对肝纤维化复杂病理具有较好综合疗效优势的重要原因^[1]。现以扶正化瘀胶囊(复方)的相关研究为例,作一简要阐述。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草药/药理学 扶正化瘀胶囊
下载PDF
丹酚酸A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Ⅰ型胶原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摘要)
20
作者 胡义扬 王润平 +1 位作者 刘成 刘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8年第S1期413-413,共1页
目的:研究丹酚酸A(SA-A)的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对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sub>4</sub>诱导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期间予SA-A灌胃治疗,另设秋水仙碱组、丹参组作对照,6周后进行肝组织病理学和Ⅰ型... 目的:研究丹酚酸A(SA-A)的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对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sub>4</sub>诱导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期间予SA-A灌胃治疗,另设秋水仙碱组、丹参组作对照,6周后进行肝组织病理学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羟脯氨酸(Hyp)、血清ALT、AST和白蛋白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肝纤维化作用 基因表达 丹酚酸A Ⅰ型胶原 实验性 上海中医药大学 肝组织病理学 大鼠 秋水仙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