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柱状CsI闪烁转换屏的制备和表征
1
作者 胡亚华 张敏 +1 位作者 刘思 黄世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闪烁转换屏是X射线成像探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柱状的闪烁转换屏可以提高X射线成像探测器的空间分辨率。采用周期为4μm、孔深为100μm的微孔硅阵列作为基底模板,热氧化得到二氧化硅反射层后,再通过真空熔融压力注入法填充CsI获得了具... 闪烁转换屏是X射线成像探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柱状的闪烁转换屏可以提高X射线成像探测器的空间分辨率。采用周期为4μm、孔深为100μm的微孔硅阵列作为基底模板,热氧化得到二氧化硅反射层后,再通过真空熔融压力注入法填充CsI获得了具有周期结构的微柱状闪烁转换屏,研究了真空度、注入压力、加压时间对硅孔内CsI微柱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度10^(-2)Pa、注入压力6 MPa、加压时间30 min时,可以有效消除CsI微柱中存在的气泡,得到均匀、连续、致密的微柱状闪烁转换屏。X射线衍射和激发发射谱展示了制备的微柱状像素化CsI闪烁转换屏具有优异的结晶性和发光性能。刃边法测得制备的微柱状CsI闪烁转换屏空间分辨率可达97 lp/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闪烁转换屏 真空熔融压力注入 X射线成像 空间分辨率
下载PDF
基于位置敏感器件的杨氏模量测量
2
作者 岳伊帆 胡亚华 +4 位作者 李俊成 孟劲舟 马玉彬 张敏 桂兆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利用位置敏感器件将经典的拉伸法测杨氏模量中金属丝的微小伸长量转换成电压信号变化,再由放大电路放大后,经过数据采集卡接入计算机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实现了杨氏模量的数字化测量。实验运用了现代科技测量的新器件、新技术,将硬件和软... 利用位置敏感器件将经典的拉伸法测杨氏模量中金属丝的微小伸长量转换成电压信号变化,再由放大电路放大后,经过数据采集卡接入计算机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实现了杨氏模量的数字化测量。实验运用了现代科技测量的新器件、新技术,将硬件和软件在传统物理实验上进行了融合,实验数据处理设计了代表性的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和逐差法进行处理,测量结果可靠,可作为一个典型的综合性物理实验进行教学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敏感器件 杨氏模量 最小二乘法 逐差法
下载PDF
RNAi及其抗肿瘤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胡亚华 陈维进 候晓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98-101,共4页
RNA干扰是由双链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基因沉默过程,为双链RNA分子在mRNA水平上关闭相关基因表达的过程。现综述RNAi技术在抗肿瘤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RNA干扰 转录后基因沉默
下载PDF
多视图融合和全局特征增强的车辆重识别网络
4
作者 孙伟 徐凡 +2 位作者 张小瑞 胡亚华 赵宇煌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6,共9页
车辆重识别是智能交通领域重要应用之一,现有的车辆识别方法大多集中于预定义的局部区域特征或全局外观特征。然而,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下,传统的方法难以获取预定义的局部区域,同时很难捕捉有价值的车辆全局特征信息。因此,本文提出一种... 车辆重识别是智能交通领域重要应用之一,现有的车辆识别方法大多集中于预定义的局部区域特征或全局外观特征。然而,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下,传统的方法难以获取预定义的局部区域,同时很难捕捉有价值的车辆全局特征信息。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多视图融合的混合注意力机制和全局特征增强的端到端双分支网络。该网络旨在通过增强车辆的特征表达能力和特征质量来获得更完整、更多样的车辆特征。本文通过视图解析网络对车辆图片4个视角的视图进行分割,并通过视图拼接方法缓解分割不准确导致的信息丢失问题。为了更好地突出拼接视图中的显著性局部区域,本文提出一种由通道注意力机制和自注意力机制组成的混合注意力模块。通过该模块从车辆拼接视图中分别获取关键局部信息和局部信息之间的相关性,更好地凸显拼接视图中车辆局部的细节信息。除此之外,还提出了一个全局特征增强模块,通过池化和卷积获得全局特征的空间和通道关系。该模块不仅能提取到语义增强的车辆特征,而且还使车辆特征中包含完好的细节信息,解决获取的车辆图像受视角变化、光照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Veri-776和VehicleID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表明,mAP、CMC@1和CMC@5分别达到了82.41%、98.63%和99.23%,优于现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重识别 视图分割 视图拼接 注意力机制 特征增强
原文传递
用于车辆重识别的部件耦合Transformer网络
5
作者 孙伟 胡亚华 +3 位作者 代广昭 张小瑞 徐凡 赵宇煌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89-1298,共10页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车辆重识别模型在执行卷积和池化操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全局感受野狭小和局部信息丢失的情况,当光照、视角和分辨率等发生剧烈变化时,导致车辆重识别的鲁棒性和精确性急剧下降.为此,提出了部件耦合Transformer的车...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车辆重识别模型在执行卷积和池化操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全局感受野狭小和局部信息丢失的情况,当光照、视角和分辨率等发生剧烈变化时,导致车辆重识别的鲁棒性和精确性急剧下降.为此,提出了部件耦合Transformer的车辆重识别网络,通过堆叠部件耦合Transformer块来搭建重识别模型,每一个部件耦合Transformer块利用部件自适应嵌入模块提取区分性的局部特征和Transformer层提取鲁棒性的全局特征.首先,部件自适应嵌入模块按照位置和伸缩量动态划分和调整特征图,增强模型对局部部件信息的感知能力;其次,Transformer层中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增强网络模型对全局特征的表示能力;最后,部件自适应嵌入模块和Transformer层之间的耦合关系促进全局和局部特征协同合作.在VeRi-776和VehicleI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CMC@1/CMC@5分别达到0.970/0.988和0.865/0.985,优于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重识别 TRANSFORMER 部件自适应嵌入
下载PDF
Lu2O3纳米线阵列的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胡亚华 顾牡 +4 位作者 张致远 刘小林 黄世明 刘波 张娟楠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7-811,共5页
采用超声辅助的溶胶–凝胶阳极氧化铝(AAO)模板法制备Lu_2O_3纳米线阵列。通过X射线衍射谱(XRD)、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扫描以及透射电镜(SEM及TEM)对纳米线阵列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Lu_2O_3纳米线阵列的晶相呈纯立方... 采用超声辅助的溶胶–凝胶阳极氧化铝(AAO)模板法制备Lu_2O_3纳米线阵列。通过X射线衍射谱(XRD)、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扫描以及透射电镜(SEM及TEM)对纳米线阵列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Lu_2O_3纳米线阵列的晶相呈纯立方相Lu_2O_3多晶结构;纳米线形貌完整、取向一致、粗细均匀,直径约200 nm。与简单浸泡法相比,采用的超声辅助技术可有效提高Lu_2O_3在AAO孔道内的填充度,填充度接近100%。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填充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不仅可实现大面积Lu_2O_3纳米线阵列的制备,而且还可推广到其他材料的纳米线阵列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 溶胶–凝胶法 AAO模板 Lu2O3纳米线阵列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沉积微相方法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曹广华 胡亚华 +1 位作者 张奇文 韩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15期3674-3680,共7页
以关键井沉积微相分析为基础,将测井学同地质、现代数学相结合,从测井资料中提取反映各种微相的测井特征参数,并应用一套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各种沉积微相的判别模式,研究开发一套软件系统,实现计算机根据测井资料自动、连续地分析判... 以关键井沉积微相分析为基础,将测井学同地质、现代数学相结合,从测井资料中提取反映各种微相的测井特征参数,并应用一套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各种沉积微相的判别模式,研究开发一套软件系统,实现计算机根据测井资料自动、连续地分析判别陆相地层沉积微相。应用该软件对某油田西区的十几口井的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并绘制出沉积微相平面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测井相模式 自动识别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血清microRNA-497定量检测与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少平 谈惠群 +2 位作者 胡亚华 张海 章国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404-2408,共5页
目的定量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血清microRNA-497(miR-497)表达量,探讨其与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93例CRC患者术前、30例健康者血清miR-497表达量;以ELSIA法检测血清V... 目的定量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血清microRNA-497(miR-497)表达量,探讨其与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93例CRC患者术前、30例健康者血清miR-497表达量;以ELSIA法检测血清VEGF、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含量;以免疫组化法检测93例CRC癌组织及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CD34表达,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术后随访3年;分析术前血清miR-497表达量与CRC血管生成、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RC组血清miR-497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VEGF、Ang-2含量及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iR-497低表达组血清VEGF、Ang-2含量及MVD均显著高于miR-497高表达组(P<0.01);CRC组血清miR-497表达量与血清VEGF、Ang-2含量及MVD均呈负相关(r=-0.437、-0.461、-0.383,P<0.01);术前血清miR-497表达量与CRC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及是否远处转移呈负相关(P<0.01),与术后复发转移呈负相关(P<0.01)、与生存期长短呈正相关(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miR-497表达量是影响CRC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血清miR-497表达量降低可促进CRC新生血管生成及侵袭转移,与CRC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术前血清miR-497表达量可成为CRC患者预后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microRNA-497 血管生成 侵袭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内镜检查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少平 方春华 +1 位作者 胡亚华 张险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内镜检查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检查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率为88.9%,低张十二指肠造影诊断率为58.3%,B超和CT的诊断率分别为11.4%和23.5%,MRCP... 目的分析探讨内镜检查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检查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率为88.9%,低张十二指肠造影诊断率为58.3%,B超和CT的诊断率分别为11.4%和23.5%,MRCP及ERCP诊断率分别为20.0%和57.1%。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多发于十二指肠降部,尤其是乳头周围区,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结论内镜检查是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重要手段,可作首选检查,应结合其他辅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癌 内镜检查 诊断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结肠炎大鼠结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少平 董卫国 +4 位作者 方春华 胡亚华 吴东方 罗和生 余保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72-2075,共4页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在整体水平下对结肠炎大鼠结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阿魏酸钠 (SF)灌肠用药 2 1d后检测结肠组织MDA、NO、PGE2 含量 ,SOD、IL - 1、TNF -α、MPO活性及NF -κBp6 5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在整体水平下对结肠炎大鼠结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阿魏酸钠 (SF)灌肠用药 2 1d后检测结肠组织MDA、NO、PGE2 含量 ,SOD、IL - 1、TNF -α、MPO活性及NF -κBp6 5表达水平。结果 :阿魏酸钠 (2 0 0、4 0 0、80 0mg/kg)灌肠用药剂量依赖性降低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的MDA、NO、PGE2 含量 ,IL - 1、TNF -α、MPO活性及NF -κBp6 5表达水平 ,同时升高显著降低的SOD活性。结论 :SF整体水平下减弱结肠炎大鼠结肠活化巨噬细胞的生物活性 ,缓解结肠炎症反应 ,机制可能与抑制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巨噬细胞 自由基 NF-ΚB 阿魏属
下载PDF
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hTERT mRNA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少平 方春华 +2 位作者 胡亚华 晓岚 张险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 TERT)mRNA的表达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95例结直肠癌、50例结直肠腺瘤息肉、25例结直肠增生性息肉、21例溃疡性...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 TERT)mRNA的表达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95例结直肠癌、50例结直肠腺瘤息肉、25例结直肠增生性息肉、21例溃疡性结肠炎及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h TERT mRNA的表达量;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h TERT mRNA表达量与肿瘤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h TERT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结直肠腺瘤息肉组、溃疡性结肠炎组、结直肠增生性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腺瘤息肉中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h TERT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P<0.01),且两者均明显高于不伴上皮内瘤变者(P<0.05);溃疡性结肠炎组h TERT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直肠癌组h TERT mRNA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术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h TERT mRNA表达量是影响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h TERT mRNA表达量与肿瘤重要病理特征相关,可成为评价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指标;结直肠腺瘤息肉和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h TERT mRNA高表达可能成为结直肠癌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癌前病变 HTERT MRNA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预后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上皮型钙黏附蛋白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少平 方春华 +2 位作者 常城 张险峰 胡亚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40-144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上皮型钙黏附蛋白(soluble epithelial cadherin,sE-cad)的含量变化与胃癌侵袭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158例胃癌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E-cad与CEA的含量,并检测胃癌患者术后1个月sE-cad与CEA含量...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上皮型钙黏附蛋白(soluble epithelial cadherin,sE-cad)的含量变化与胃癌侵袭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158例胃癌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E-cad与CEA的含量,并检测胃癌患者术后1个月sE-cad与CEA含量的变化。术后随访3年,肿瘤复发患者复查血清sE-cad与CEA含量。分析血清sE-cad含量变化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和复发转移组血清sE-cad、CE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sE-cad含量降至正常范围(P﹥0.05),而CEA含量仍显著高于正常范围(P<0.01)。血清sE-cad含量与肿瘤分化程度、TNM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均相关(P<0.01)。结论:血清sE-cad可成为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新型胃癌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术后复发的监测和预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可溶性上皮型钙黏附蛋白 侵袭转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中的高频补偿 被引量:7
13
作者 袁子龙 胡亚华 曹广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11,共3页
针对地层的高频吸收衰减导致地震勘探分辨率不高 ,分析了 3种滤波器的高频补偿原理及效果 .认为高截频的低切滤波器是通过衰减低频来相对提升高频的 ,它具有较高的高频提升速率 ,可以有效地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 ,但经滤波后的信号 ,缺... 针对地层的高频吸收衰减导致地震勘探分辨率不高 ,分析了 3种滤波器的高频补偿原理及效果 .认为高截频的低切滤波器是通过衰减低频来相对提升高频的 ,它具有较高的高频提升速率 ,可以有效地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 ,但经滤波后的信号 ,缺少必要的低频成分 ,对分辨率的提高会产生不利影响 ;频谱整形滤波器的高频提升速率低 ,高频补偿严重不足 ,它对分辨率的改善不会起到明显的作用 ;频谱均衡滤波器对高频进行绝对补偿 ,且具有较高的高频提升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地震数据采集 高频补偿 地震勘探 地层吸收 滤波器
下载PDF
光杠杆测量原理中的近似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文斌 胡亚华 唐园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针对现行物理实验教材中对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描述欠妥,提出利用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分析此原理,并给出了准确的表述。
关键词 光杠杆 微小伸长量 固体线胀系数
下载PDF
Tiam1 mRNA定量检测与结直肠癌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少平 胡亚华 +2 位作者 张海 张险峰 朱燕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88-992,共5页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癌组织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 1,Tiam1)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与CRC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癌组织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 1,Tiam1)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与CRC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63例CRC患者癌组织、25例结直肠良性病变组织中Tiam1 mRNA的表达量,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63例CRC患者外周血中角质蛋白20(CK20)mRNA表达以评价外周血微转移,CRC患者术后预后随访3年,分析CRC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与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外周血微转移阳性CRC组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外周血微转移阴性CRC组(P〈0.01),两者均显著高于结直肠良性病变组(P〈0.01);CRC组Tiam1 mRNA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脏器转移及有否术后复发转移呈正相关,与术后生存期长短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与外周血微转移相关(χ^2=11.866,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其是CRC外周血微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Exp=5.782)。结论 癌组织中Tiam1表达量升高与CRC外周血微转移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成为评价CRC预后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M1 MRNA CK20 MRNA 结直肠癌 外周血微转移 预后
下载PDF
通用图像显示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理富 胡亚华 卢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46-49,共4页
通用图像显示控制技术的任务是完成信息管理与显示。本文分析了原有设备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新型显示控制台的功能与技术指标及其系统结构 ,重点对视频带宽和隔离度展开了详细地讨论 。
关键词 带宽 隔离度 图像显示控制 视频综合控制强
下载PDF
门静脉血Angiopoietin-2 mRNA定量检测与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少平 胡亚华 +2 位作者 张海 何仁胜 张惠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外周血和门静脉血中血管生成素-2 (Angiopoietin-2,Ang-2) mRNA的表达量与其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89例CRC患者术前外周血和术中门静脉血Ang-2 mRNA表达量。...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外周血和门静脉血中血管生成素-2 (Angiopoietin-2,Ang-2) mRNA的表达量与其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89例CRC患者术前外周血和术中门静脉血Ang-2 mRNA表达量。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年。分析术中门静脉血Ang-2 mRNA表达量与CRC患者异时性肝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术前外周血和术中门静脉血Ang-2 mRNA表达量分别显著高于无异时性肝转移患者(P均<0. 01)。CRC患者术中门静脉血Ang-2 mRNA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有术后复发、术后生存期长短密切相关(P <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外周血和术中门静脉血Ang-2 mRNA表达量均与CRC异时性肝转移相关(χ2=4. 082,7. 389;P <0. 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 131,9. 625)。术中门静脉血Ang-2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术后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均<0. 05)。结论术中门静脉血Ang-2mRNA的表达量与CRC患者的重要临床病理特征及异时性肝转移、预后密切相关,其对异时性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比外周血Ang-2mRNA高,可成为CRC术后预后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门静脉血 ANG-2 mRNA 异时性肝转移 预后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与胃癌关系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立群 高艳 +5 位作者 方春华 胡亚华 王丹 喻德林 何仁胜 张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与胃癌的发生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的PCR技术(PCR TRAP)检测了 6 4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χ2 =81 78,P <0 0... 目的 探讨端粒酶与胃癌的发生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的PCR技术(PCR TRAP)检测了 6 4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χ2 =81 78,P <0 0 1)。低分化及未分化胃癌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度分化及中度分化胃癌 (χ2 =7 96 ,P <0 0 1)。结论 端粒酶活性增高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胃癌 病理 癌旁组织
下载PDF
超声射流下^12C^16O^+离子A^2Ⅱ1/2,3/2←X^2∑^+激光诱导荧光激发谱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勇 周晓国 +3 位作者 王新磊 胡亚华 马兴孝 刘世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1-964,共4页
用一束波长为230.1nm的激光,通过(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过程激发超声射流冷却的CO分子制备处于基电子态X2∑+的CO+离子,随后引入另一束可调谐激光将CO+离子激发至A2Ⅱ1/2,3/2态,利用光电倍增管(PMT)检测发射的荧光信号强度随... 用一束波长为230.1nm的激光,通过(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过程激发超声射流冷却的CO分子制备处于基电子态X2∑+的CO+离子,随后引入另一束可调谐激光将CO+离子激发至A2Ⅱ1/2,3/2态,利用光电倍增管(PMT)检测发射的荧光信号强度随激发光波长的变化,分别在487-493nm和453-459nm波长范围内获得了CO+离子A2Ⅱ1/2,3/2←X2∑+电子态跃迁(0,0)和(1,0)带的激光诱导荧光(LIF)激发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离子 激光诱导荧光 射流冷却
下载PDF
复配剂对德国小蠊的灭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俊锋 胡亚华 宋振耀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7年第4期272-272,共1页
关键词 德国小蠊 复配剂 灭效观察 拟除虫菊酯 有机磷杀虫剂 卫生杀虫剂 毒理机制 现场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