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曲线早期32例小切口LINK-Sled固定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疗效观察
1
作者 胡光亮 马振华 +2 位作者 戴世友 刘波 徐迈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建立初学者学习曲线,探讨LINK-Sled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手术的安全性及早期效果,总结技术要点、术中容易出现的操作失误并提出改进方法,为缩短学习曲线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11月由同一位高年资关节外科医生完成的... 目的建立初学者学习曲线,探讨LINK-Sled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手术的安全性及早期效果,总结技术要点、术中容易出现的操作失误并提出改进方法,为缩短学习曲线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11月由同一位高年资关节外科医生完成的学习曲线初期的32例LINK-Sled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手术病例,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4周、6周和3个月时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改良Price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影像学评分系统评价假体情况。结果32例患者术前VAS平均(3.0±0.7)分、术后4周(1.8±0.5)分,6周(0.9±0.8)分,3个月(0.8±0.7)分;术前HSS评分平均(65.0±7.2)分,术后4周(93.0±2.1)分,6周(94.0±2.4)分,3个月(95.0±2.7)分。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和HS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周、6周、3个月的VAS和HSS评分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有切口感染2例,术侧小腿肿胀3例,膝关节周围张力性水泡2例,膝关节积血、积液5例,膝关节周围麻木8例。改良Price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影像学评分平均(28.4±1.3)分。结论LINK-Sled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手术对学习曲线早期的病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容错率高,并发症少,无垫片脱位风险。初学者应注意术中胫骨截骨后倾角的把控,避免后倾角过大;同时还应注意对间隙松紧度的把控,坚持宁松勿紧的原则,避免因对侧间室压力增高而导致退行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固定平台 并发症 学习曲线
下载PDF
数字孪生小浪底知识库建设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张军珲 霍建伟 +2 位作者 崔培 胡光亮 董泽亮 《水利信息化》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数字孪生小浪底作为水利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首批试点工程,知识库建设是数字孪生小浪底的核心组成部分,技术难度大,业务场景应用面临较大挑战。针对数字孪生小浪底知识库的建设进行系统性研究,采用知识引擎、知识库和知识应用三部分组... 数字孪生小浪底作为水利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首批试点工程,知识库建设是数字孪生小浪底的核心组成部分,技术难度大,业务场景应用面临较大挑战。针对数字孪生小浪底知识库的建设进行系统性研究,采用知识引擎、知识库和知识应用三部分组成的知识库架构体系,实现基于水利知识的检索、问答、推荐和推理决策等多样化服务,并在数字孪生“四预”业务应用中进行实践和验证,为小浪底枢纽工程安全和防汛调度等核心业务提供重要支撑,数字孪生小浪底知识库建设对类似水利工程具有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小浪底 知识库 知识引擎
下载PDF
康复护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胡光亮 徐迈 +3 位作者 周伦 毛世刚 马振华 刘波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497-1501,共5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骨科接诊的2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骨科接诊的2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膝关节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生活质量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较干预前升高,视觉模拟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工作维度、躯体维度、情绪维度、症状维度和社交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MMP-3、COX-2、IL-6和IL-1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各炎性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炎性反应,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药物治疗 膝骨关节炎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光亮 滕学仁 +2 位作者 赵永生 周伦 赵而海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lligament,PCL)的方法并观察其早期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4年8月,对10例PCL受损患者实施关节镜下采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PCL术。其中2例合并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lligament,PCL)的方法并观察其早期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4年8月,对10例PCL受损患者实施关节镜下采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PCL术。其中2例合并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lligament,ACL)损伤,同期取自体半腱股薄肌腱重建ACL;3例合并半月板后外侧角损伤,同期取自体半腱股薄肌腱重建后外侧角。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2个月,其中6例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采用Lysholm评分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患膝关节功能,术前平均50.3分,术后平均91.2分。客观检查结果显示,术前所有患者均出现胫骨结节后沉,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阳性;术后所有患者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有3例病史较长(大于1年)的患者胫骨结节有轻度后沉。合并ACL损伤的2例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轻度受限(5°~20°)。结论:应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PCL可减少自体取材造成的损伤及相应的并发症;提前制作供材,软腱端容易通过骨道,缩短镜下操作时间,减轻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 同种异体 重建
原文传递
骨关节炎患者TNF-α、IL-17、COMP、ADAMTS-7及mRNA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胡光亮 马振华 +1 位作者 徐迈 类婷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骨关节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a disin... 目的研究骨关节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a disint 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7,ADAMTS-7)及mRNA表达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统计三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患者关节液中TNF-α、IL-17及COMP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滑膜组织中ADAMTS-7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滑膜组织中ADAMTS-7表达水平,分析骨关节炎病变程度与上述指标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病变组患者年龄均明显大于轻度病变组和中度病变组(P_均<0.05),病程均明显长于轻度病变组和中度病变组(P_均<0.05),Lysholm评分均明显低于轻度病变组和中度病变组(P_均<0.05)。重度病变组患者关节液中TNF-α、IL-17及COMP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病变组和轻度病变组(P_均<0.05),中度病变组患者TNF-α、IL-17及COMP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病变组(P_均<0.05)。ADAMTS-7蛋白表达强度和ADAMTS-7 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滑膜组织中表达强度比较:重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骨关节炎病变程度与滑膜组织ADAMTS-7蛋白、ADAMTS-7 mRNA表达及关节液中COMP、IL-17及TNF-α表达均呈正相关(P_均<0.05),与Lysholm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骨关节炎患者TNF-α、IL-17、COMP、ADAMTS-7及m RNA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滑膜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 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
下载PDF
补肾密骨液对骨代谢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光亮 杜靖远 +1 位作者 王洪 谢晶 《中国骨伤》 CAS 2000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补肾密骨液影响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不同浓度的补肾密骨液与分离培养制得的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样细胞共同培养,用MTT比色分析法和3HTdR掺入法观察补肾密骨液对成骨细胞样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原子... 目的 探讨补肾密骨液影响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不同浓度的补肾密骨液与分离培养制得的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样细胞共同培养,用MTT比色分析法和3HTdR掺入法观察补肾密骨液对成骨细胞样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观察补肾密骨液对颅盖骨吸收的影响,并与鲑鱼降钙素进行对照。结果 补肾密骨液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成骨细胞样细胞的增殖,并抑制颅盖骨的吸收;而鲑鱼降钙素对成骨细胞样细胞的增殖无影响,但对颅盖骨的吸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补肾密骨液直接参与骨代谢的调节,促进骨形成,同时抑制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药理学 成骨细胞 补肾密骨液 骨代谢
下载PDF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被引量:4
7
作者 胡光亮 滕学仁 +2 位作者 张其亮 戴世友 周伦 《青岛医药卫生》 2009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对54例反复急性发作的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利用射频汽化仪及刮匙除去紧密附着在关节软骨上的尿酸盐结晶,利用刨刀刨削充血、增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对54例反复急性发作的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利用射频汽化仪及刮匙除去紧密附着在关节软骨上的尿酸盐结晶,利用刨刀刨削充血、增生的滑膜及其附着的尿酸盐结晶;同时进行关节腔清理术,修整剥脱的关节软骨及受侵蚀的半月板;最后用大量关节腔冲洗液冲洗关节腔。术后抗炎镇痛,继续饮食控制及降尿酸治疗。结果54例患者术后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35例术前关节功能障碍者术后得到明显改善。有3例双膝、踝、第1跖趾关节同时手术的患者,术后出现急性痛风发作,经关节腔穿刺放液,对症治疗,很快病情得到控制。经3个月至6年的随访观察,50例患者随访期间未再发生关节炎急性发作,4例患者有2-3次的急性发作,均与饮食控制不良有关。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见效快、创伤小、效果稳定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它仅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可以防止晚期骨性关节炎的早期发生,但不能代替排酸、抑酸及饮食控制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痛风 关节炎 治疗
下载PDF
颈椎布氏杆菌脊柱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光亮 王子健 +4 位作者 王莹 张延辉 李罡 李静 王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32-134,共3页
布鲁菌病(brucellosis,布病),又称波状热、马耳他热、波浪热等,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常累及骨关节、脊柱等变态反应性传染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导致关节、神经、肌肉、淋巴结、肝脾等多组织器官病变。布氏杆菌病在我国发... 布鲁菌病(brucellosis,布病),又称波状热、马耳他热、波浪热等,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常累及骨关节、脊柱等变态反应性传染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导致关节、神经、肌肉、淋巴结、肝脾等多组织器官病变。布氏杆菌病在我国发病率不高,是一种地方病,但是在个别的区域其发病率相对较高,如东北、西北、内蒙古及新疆等牧区。国内曾报道布氏杆菌脊柱炎,腰椎多于胸椎,颈椎较少,骶尾椎未发现,其中腰4椎体的发病率最高[1]。其中颈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cervical brucellosis,简称颈椎布病)是布氏杆菌侵袭颈椎椎体或椎间盘引起感染性的脊柱炎,颈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临床非常少见,目前国内外文献对该病报道甚少,但其病变极易破坏椎间盘及椎体造成椎体滑脱,进一步引起颈椎不稳,同时该病的炎性肉芽组织及脓肿可压迫脊髓、神经硬膜囊,严重者出现瘫痪,甚至有可能给患者带来终身残疾。于2015年11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骨一科收治1例牡丹江地区颈椎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患者,现将资料报道如下,结合该病例、最新相关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病 脊柱炎 颈椎
下载PDF
腺病毒KLF7对大鼠脊髓损伤TrkA及Trk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光亮 王子健 +6 位作者 鲁一村 任禾 崔晓爽 王欣雨 王钰 李文媛 王莹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KLF7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酪氨酸激酶A(Trk A)和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损伤灶形态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分别将腺病毒2(AAV2)、腺病毒2-KLF7(AAV2-KLF7)用微量注射器注射到脊髓损伤... 目的探讨腺病毒KLF7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酪氨酸激酶A(Trk A)和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损伤灶形态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分别将腺病毒2(AAV2)、腺病毒2-KLF7(AAV2-KLF7)用微量注射器注射到脊髓损伤灶,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AV2对照组及AAV2-KLF7组。术后4周,通过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灶面积,Western Blot检测KLF7、TrkA和TrkB蛋白表达,BBB行为学评价运动功能恢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AV2-KLF7组脊髓半离断损伤灶面积比显著缩小(P<0.05),KLF7、Trk A、Trk B蛋白相对表达显著增高(P<0.05)。AAV2-KLF7组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KLF7通过上调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 A和Trk B表达,改善大鼠脊髓损伤灶形态,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F7 脊髓损伤灶 酪氨酸激酶A 酪氨酸激酶B
下载PDF
股外侧刀刺伤至股部大血管损伤13例救治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光亮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8期930-931,共2页
关键词 臀/损伤 血管/损伤
下载PDF
镍钛聚髌器和不锈钢钢丝治疗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
11
作者 胡光亮 滕学仁 +2 位作者 周伦 孟晔 赵永生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2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镍钛聚髌器 不锈钢钢丝 手术治疗 髌骨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装置
下载PDF
Krupple样转录因子促进轴突生长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胡光亮 王子健 +4 位作者 李文媛 张延辉 李罡 鲁一村 王莹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25-129,共5页
转录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转录因子和其相关基因信号途径被发现,其中在锌指家族成员Krupple样转录因子(Kruppel-like factors,KLFs)在细胞生长中具有不同调节功能,调控细胞分化、细胞增... 转录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转录因子和其相关基因信号途径被发现,其中在锌指家族成员Krupple样转录因子(Kruppel-like factors,KLFs)在细胞生长中具有不同调节功能,调控细胞分化、细胞增殖、迁移、代谢、凋亡、细胞生长、死亡、重编诱导多能干细胞及炎症反应。KLFs的调节异常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密切有关。包括Krupple样因子7(Kruppel-like factors7,KLF7)在内的KLFs在神经元发育和神经再生的调节中起着关键调控作用,参与轴突再生的调节,使其成为神经损伤治疗新的调节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upple样因子 转录因子 KLF7 轴突生长
下载PDF
内踝骨折合并距骨拱顶骨折漏诊一例
13
作者 胡光亮 赵永生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8期507-507,共1页
关键词 内踝骨折 合并症 距骨拱顶骨折 漏诊 病例报告 关节软骨
下载PDF
林格氏液关节腔灌洗与欣维可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对比 被引量:6
14
作者 滕学仁 胡光亮 +2 位作者 赵永生 周伦 李建民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7-790,共4页
目的观察和对比分析林格氏液关节腔灌洗与欣维可(玻璃酸钠)腔内注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单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单纯林格氏液关节腔灌洗组、单纯欣维可关节腔内注射组和关节腔灌洗+欣维可腔内注射组。采用WOMAC量... 目的观察和对比分析林格氏液关节腔灌洗与欣维可(玻璃酸钠)腔内注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单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单纯林格氏液关节腔灌洗组、单纯欣维可关节腔内注射组和关节腔灌洗+欣维可腔内注射组。采用WOMAC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8、、12、24和52周进行治疗效果评定。所有治疗在同一医院由同一组医生完成,采用单盲(病员侧)方法。借助Stata软件,采用混合模型的方法对重复测量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单纯关节腔灌洗、单纯欣维可关节腔内注射和关节腔灌洗+欣维可腔内注射均在治疗后8、12和24周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后两组在52周仍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②单纯欣维可关节腔内注射和关节腔灌洗+欣维可腔内注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关节腔灌洗(P<0.05);③关节腔灌洗+欣维可腔内注射治疗后1周,在减轻疼痛方面优于单纯欣维可关节腔内注射(P<0.05),在其他时段上无明显治疗差异(P>0.05)。结论单纯林格氏液关节腔灌洗及单纯欣维可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均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二者联合应用并不能明显增加疗效。单纯欣维可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效果佳较单纯林格氏液关节腔灌洗明显,且持续时间长,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腔灌注 欣维可
下载PDF
光电跟踪仪光轴一致性测量装置 被引量:5
15
作者 史学舜 胡光亮 +2 位作者 崔鹏 王恒飞 陈坤峰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2年第1期45-48,21,共5页
设计了大口径离轴抛物面镜平行光管光学系统,研制了基于CCD图像采集处理的激光光斑中心坐标提取系统,研制了基于光栅尺的位移闭环控制系统,建立了光电跟踪仪光轴一致性参数测量装置。装置可用来测量光电跟踪仪激光发射轴、电视成像系统... 设计了大口径离轴抛物面镜平行光管光学系统,研制了基于CCD图像采集处理的激光光斑中心坐标提取系统,研制了基于光栅尺的位移闭环控制系统,建立了光电跟踪仪光轴一致性参数测量装置。装置可用来测量光电跟踪仪激光发射轴、电视成像系统、红外成像跟踪系统三轴的一致性,测量不确定度为0.02m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平行光管 图像处理 光电跟踪仪 光轴一致性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在胸椎前路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明 李维林 +2 位作者 张国庆 谢鸣 胡光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胸椎前路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 ,我院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胸椎前路手术 14例。其中 6例胸椎转移瘤行病变椎体切除、钢板骨水泥椎体重建及前路针棒内固定 ;4例胸椎...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胸椎前路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 ,我院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胸椎前路手术 14例。其中 6例胸椎转移瘤行病变椎体切除、钢板骨水泥椎体重建及前路针棒内固定 ;4例胸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植骨及前路钉棒内固定 ;2例胸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 ;2例胸椎椎体骨折合并脱位行脱位椎体复位、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及前路钉棒内固定。 结果 术后影像学显示病灶清除彻底 ,内固定效果确切。 14例术后随访 4~ 12个月 ,14例胸背痛完全消失 ,13例脊髓压迫症中除 1例转移瘤无改善外 ,其余 12例肌力术前A~D级 ,术后恢复至C~E级。 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胸椎前路手术方法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脊柱 前路手术 小切口
下载PDF
自体半腱和股薄肌腱移植双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 被引量:4
17
作者 滕学仁 胡光亮 +1 位作者 赵永生 张其亮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自体半腱和股薄肌腱移植双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损伤患者(23个膝关节),采用自体半腱和股薄肌腱移植,双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自体半腱肌腱移植... 目的:观察采用自体半腱和股薄肌腱移植双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损伤患者(23个膝关节),采用自体半腱和股薄肌腱移植,双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自体半腱肌腱移植物经胫骨骨道和腓骨骨道返折分别重建胭肌腱和胭腓韧带,于胭肌腱股骨外侧髁解剖止点处钻孔固定重建的胭肌腱和胭腓韧带;股薄肌腱移植物经腓骨骨道返折重建腓侧副韧带,于腓侧副韧带股骨外侧解剖止点处钻孔固定重建的腓侧副韧带。对于合并交叉韧带损伤者,同期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术后对患者膝关节内翻稳定性和外旋活动度进行至少1年(12~31个月,平均26、7个月)随访,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价膝关节术前、术后功能。结果:术后1年以上的回顾性随访中,膝关节完全伸直位无膝内翻不稳定者;屈膝30°位,无膝内翻不稳定者19例,膝内翻I度不稳定伴硬性终止点者2例;俯卧位膝关节屈膝30°,所有患者小腿外旋活动均与对侧相同;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平均54.3分,术后平均89.2分。结论:自体半腱和股薄肌腱移植双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具有移植腱割取创伤小、移植材料理想、解剖等长重建及固定强度高的特点,近期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角 胭绳肌腱 重建
原文传递
两种方法保存同种异体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光镜电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滕学仁 赵永生 +2 位作者 胡光亮 周伦 李建民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45-950,共6页
目的从实验角度观察采用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同种异体髌腱及移植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的组织学变化,为临床同种异体腱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将兔的1/2骨-髌腱-骨复合体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2周和-80℃深低温保存2周后... 目的从实验角度观察采用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同种异体髌腱及移植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的组织学变化,为临床同种异体腱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将兔的1/2骨-髌腱-骨复合体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2周和-80℃深低温保存2周后,观察冻存变化差异并行同种异体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分别于术后3周和8周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光镜和电镜下可见,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方法处理后,冷冻损伤较-80℃深低温保存方法轻微;-80℃深低温保存组和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的移植物在术后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学行为均与自体移植组相似,而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更接近于自体移植组。结论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冻存的兔异体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愈合过程和自体韧带移植重建过程相似,但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法优于传统的-80℃深低温保存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 交叉韧带重建 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 电子
下载PDF
同种异体腱移植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永生 滕学仁 +1 位作者 胡光亮 周伦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5期278-282,共5页
目的从实验角度观察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处理同种异体髌腱后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愈合过程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将兔的1/2骨-髌腱-骨复合体经-80℃深低温保存和程序冷冻液氮保存2周后观察冻存变化差异并行同种异体移植... 目的从实验角度观察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处理同种异体髌腱后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愈合过程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将兔的1/2骨-髌腱-骨复合体经-80℃深低温保存和程序冷冻液氮保存2周后观察冻存变化差异并行同种异体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分别于术后3周和8周观察细胞毒反应、细胞活性、最大载荷和形态学变化等指标进行比较并与自体移植组对照。结果a)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方法处理后,髌腱的最大载荷无明显下降,细胞活性得到了较好的保存,组织学观察冷冻损伤较-80℃深低温保存方法轻微;b)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处理的移植物在术后未表现明显的排斥反应,且免疫反应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c)移植后3周,各组移植物的最大载荷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后8周,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移植物的最大载荷(55.87±1.86)N优于-80℃深低温保存组(52.14±2.79),而和自体移植组相近(57.70±2.76)N;d)从组织学观察看,-80℃深低温保存组和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移植后的愈合过程均和自体移植组相似,而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的愈合过程和组织学行为更接近于自体移植组。结论经深低温保存的兔异体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愈合过程和自体韧带移植重建过程相似。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法优于传统的-80℃深低温保存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腱 交叉韧带 重建
下载PDF
两种方法冷冻保存异体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永生 滕学仁 +1 位作者 胡光亮 周伦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观察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处理同种异体髌腱后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愈合过程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将兔的1/2骨-髌腱-骨复合体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2周后,观察冻存变化差异并行同种异体移植重建前交... 目的观察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处理同种异体髌腱后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愈合过程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将兔的1/2骨-髌腱-骨复合体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2周后,观察冻存变化差异并行同种异体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分别于术后3周和8周观察细胞毒反应、细胞活性、最大载荷和形态学变化等指标进行比较并与自体移植组对照。结果①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方法处理后,髌腱的最大载荷无明显下降,细胞活性得到了较好的保存,组织学观察冷冻损伤较-80℃深低温保存方法轻微。②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处理的移植物在术后未表现明显的排斥反应,且免疫反应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③移植后3周,各组移植物的最大载荷差异无显著性,移植后8周,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移植物的最大载荷优于-80℃深低温保存组,但和自体移植组相近。④和-80℃深低温保存组相比,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的移植物在术后的愈合过程和组织学行为更接近于自体移植组。结论①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冻存的兔异体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愈合过程和自体韧带移植重建过程相似。②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法优于传统的-80℃深低温保存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重建 腱/移植 移植 同种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