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租理论及其发展对农地流转市场的启示
1
作者 李骏文 胡凝 李尚蒲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选择。通过梳理不同学派地租理论的核心观点,探寻地租理论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土地市场与商品市场的关联性贯穿于古典地租理论和新古典地租理论;(2)与边际主... 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选择。通过梳理不同学派地租理论的核心观点,探寻地租理论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土地市场与商品市场的关联性贯穿于古典地租理论和新古典地租理论;(2)与边际主义主张的特定环境分析不同,马克思地租学派更加注重通过制度分析揭示地租形成过程的“一般性规律”;(3)土地金融、预期收益和营建环境投资是当前影响地租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基本经营相关制度建设、完善农地经营权抵押制度和土地金融产品供给、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租理论 农地流转 制度分析 土地金融 预期收益
下载PDF
基于LAS观测的城镇感热通量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刘寿东 王璐瑶 +3 位作者 胡凝 王咏薇 王亮 赵翔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0-640,共11页
利用2018年4月—2019年4月南京盘城大孔径闪烁仪(Large Aperture Scintillometer,LAS)观测数据,分析了城镇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南京城镇感热通量呈单峰型日变化特征,白天明显大于夜间,且白天晴天明显大于阴天... 利用2018年4月—2019年4月南京盘城大孔径闪烁仪(Large Aperture Scintillometer,LAS)观测数据,分析了城镇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南京城镇感热通量呈单峰型日变化特征,白天明显大于夜间,且白天晴天明显大于阴天,夜间晴天略小于阴天,晴、阴天小时感热通量年平均分别在2.25~200.53 W·m^(-2)、13.10~132.52 W·m^(-2)波动。2)城镇感热通量夏季明显大于冬季,8月昼、夜分别为112.19、23.54 W·m^(-2),2月昼、夜分别为35.57、11.57 W·m^(-2)。3)晴天白天条件下,不同风向(通量贡献源区)城镇感热通量存在显著差异,即随着不透水层占比的增加,净辐射分配到感热通量的比例明显提高,当占比大于60%时提高趋势不明显。4)以莫宁-奥布霍夫长度判断大气稳定度为标准,C^(2)_(n)法在计算感热通量的5种大气稳定度判断方法中的误判率较低且数据源于LAS,是比较适宜城镇夜间大气稳定度的判断方法。5)在影响城镇感热通量的地表参数中,有效高度变化的影响最大,风速变化的影响较大特别在秋冬季节更为明显,波文比变化对城镇感热通量的影响较小,温度、地表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变化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LAS 感热通量 时空特征 环境因子 地表参数
下载PDF
2016-2020年安徽省全椒养殖塘碳水通量数据集
3
作者 张弥 肖薇 +13 位作者 赵佳玉 贾磊 葛培 包恒鑫 邱吉丽 张圳 赵若男 王娇 张秀芳 张昊 杨剑 刘寿东 曹畅 胡凝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2期105-121,共17页
养殖塘是受人为活动干扰的内陆小型水体,是大气的碳源,也是区域水分蒸发的重要贡献源。准确观测其碳水通量是准确量化内陆水体碳排放以及蒸发贡献的重要基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安徽省全椒县官渡村一处淡水养殖基地建立了进行小型水体... 养殖塘是受人为活动干扰的内陆小型水体,是大气的碳源,也是区域水分蒸发的重要贡献源。准确观测其碳水通量是准确量化内陆水体碳排放以及蒸发贡献的重要基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安徽省全椒县官渡村一处淡水养殖基地建立了进行小型水体碳水通量综合观测的大气环境试验基地。本数据集包含了在该站点观测的2016–2020年的CO_(2)通量数据(多通道密闭式动态箱观测)、CH_(4)通量数据(涡度相关法观测、多通道密闭式动态箱观测、倒置漏斗法观测)和潜热、显热通量数据(涡度相关法观测),也包含了气温、水温、辐射等关键环境要素数据。所有数据都进行了规范的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本数据集可为区域及全球内陆小型水体碳排放及蒸发贡献的准确估算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水体 CO_(2)通量 CH_(4)通量 潜热通量 涡度相关法 箱式法 倒置漏斗法
下载PDF
基于车载CO_(2)/CH_(4)移动观测的城市站点空间代表性和热点识别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若男 王君 +6 位作者 刘远泽 陈珑珑 张弥 曹畅 齐冰 胡凝 肖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06-2118,共13页
基于车载激光气体分析仪于2020年冬季和2021年春季在杭州道路观测近地面大气CO_(2)和CH4浓度.结果表明:(1)城市不同区域道路近地面大气CO_(2)浓度与城市背景站差值(ΔCO_(2))的排序为工业区>商业居民混合区>沿江住宅区>自然风... 基于车载激光气体分析仪于2020年冬季和2021年春季在杭州道路观测近地面大气CO_(2)和CH4浓度.结果表明:(1)城市不同区域道路近地面大气CO_(2)浓度与城市背景站差值(ΔCO_(2))的排序为工业区>商业居民混合区>沿江住宅区>自然风景区,而CH4差值(ΔCH4)的排序为沿江住宅区>商业居民混合区>工业区>自然风景区,这说明城市CO_(2)和CH4排放源有差异.(2)城市CO_(2)和CH4排放热点同一位置多次观测浓度均高于周边地区30%以上,且CO_(2)和CH4浓度昼夜差异明显.(3)杭州隧道内CH4:CO_(2)浓度比值为(0.000912±0.00002),表明杭州主城区车辆以汽油车为主.(4)在高度约为20~30m的高架处观测的CO_(2)浓度对于不透水面影响的空间代表范围半径为2100~3100m,普通路面近地面观测CO_(2)浓度对于植被覆盖影响的空间代表范围半径为1900~6100m,由此可见,2000m半径对于高密度组网观测来说是较为合理的布局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和CH4 移动观测 热点识别 空间代表性
下载PDF
水稻花粉扩散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胡凝 陈万隆 +3 位作者 刘寿东 罗卫红 赵莉莉 高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665-3671,共7页
水稻花粉扩散可导致基因飘流问题,尤其是转基因水稻,其外源基因的扩散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安全问题。为了模拟花粉扩散过程,2007年和2009年分别在南京(32°01′N,118°52′E)和溧水(31°35′N,119°11′E),以两优培... 水稻花粉扩散可导致基因飘流问题,尤其是转基因水稻,其外源基因的扩散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安全问题。为了模拟花粉扩散过程,2007年和2009年分别在南京(32°01′N,118°52′E)和溧水(31°35′N,119°11′E),以两优培九为材料,各组织了一次田间试验。通过空气中的花粉扩散浓度的观测和微气象塔梯度环境要素的采集,采用高斯烟羽模型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法,模拟了水稻花粉的扩散浓度,并利用独立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效果。结果表明:花粉释放集中在始花期后第1天到第5天的09:00-11:00,且花粉释放量与开花量显著相关(r=0.880**)。花粉浓度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变化趋势一致,其均方根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509粒/(m2.d)和3.47%。该花粉扩散模型可以正确反映花粉扩散浓度的分布特征。但在花粉浓度的预测精度上,尤其是预测花粉远距离传播时,仍需要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粉 扩散 高斯烟羽模型
下载PDF
卷叶水稻的光分布模拟及适宜叶面卷曲度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胡凝 吕川根 +1 位作者 姚克敏 邹江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7-624,共8页
以叶面高度卷曲的水稻组合两优E32、中等卷曲组合两优培九和不卷曲组合汕优63为材料,引入叶面卷曲度因子,用有效叶面积指数代替传统的叶面积指数(LAI),模拟水稻冠层内的辐射传输,比较了不同叶面卷曲度因子材料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转... 以叶面高度卷曲的水稻组合两优E32、中等卷曲组合两优培九和不卷曲组合汕优63为材料,引入叶面卷曲度因子,用有效叶面积指数代替传统的叶面积指数(LAI),模拟水稻冠层内的辐射传输,比较了不同叶面卷曲度因子材料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转化率和利用率,探讨了不同材料的最适叶面卷曲度及最佳群体密度。结果表明,有效叶面积指数比传统的叶面积指数能更准确地预测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的分布。两优E32叶片过度卷曲,有效叶面积指数偏小,光合有效辐射利用率不高;而汕优63叶片平展且披散,下层叶片长期受光条件不良,光合能力弱,光合有效辐射利用率也不高。相比之下,两优培九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转换率分布较为合理,光合有效辐射的利用率也较高,最适LAI为7.6,与常规栽培条件下的群体密度(LAI=7.9)接近。两优E32和汕优63的最适LAI分别为9.8和6.2,而常规栽培条件下的群体密度过小或过大,导致光合有效辐射利用率不高。利用孕穗期至齐穗期有效辐射利用率的实测值,通过输入不同的叶面卷曲度因子,得到两优E32、两优培九和汕优63的最佳叶面卷曲度因子分别为0.12、0.11和0.08,均非常接近两优培九的实际叶面卷曲度因子(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面卷曲度 叶面积指数 光合有效辐射 群体密度
下载PDF
水稻株型因子对冠层结构和光分布的影响与模拟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凝 姚克敏 +1 位作者 张晓翠 吕川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5-543,共9页
以3个具有代表性株型的杂交稻为材料,并结合上位2叶伸长期施用氮肥以调节上部叶片的形态,于齐穗期、齐穗后10d、齐穗后25d平行测定了株型元素-分层叶面积-冠层光分布。用试验数据验证了由水稻株型因子计算分层叶面积的解析模型,并用该... 以3个具有代表性株型的杂交稻为材料,并结合上位2叶伸长期施用氮肥以调节上部叶片的形态,于齐穗期、齐穗后10d、齐穗后25d平行测定了株型元素-分层叶面积-冠层光分布。用试验数据验证了由水稻株型因子计算分层叶面积的解析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了3个材料株型因子对冠层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根据作物群体光分布模型,验证了分层叶面积与冠层内光分布的数值关系,并用该模型分析了3个材料株型因子对冠层内辐射分布的影响。实现了由水稻株型因子估算冠层结构和冠层内光分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株型 分层叶面积 辐射分布 模型
下载PDF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植株温度特征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胡凝 吕川根 +2 位作者 邹江石 夏士健 姚克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2-516,共5页
针对温度波动是两系杂交稻安全制种的制约瓶颈,进行了以水层灌溉和湿润灌溉为处理的分期播种试验。试验表明,20 cm高度的温度对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指示作用更为可靠。对两种处理下不育系的茎温(20 cm)、叶温(40 cm)和冠层内气温(20... 针对温度波动是两系杂交稻安全制种的制约瓶颈,进行了以水层灌溉和湿润灌溉为处理的分期播种试验。试验表明,20 cm高度的温度对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指示作用更为可靠。对两种处理下不育系的茎温(20 cm)、叶温(40 cm)和冠层内气温(20 cm、40 cm)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深水灌溉后,水层是稻田主要的热源,主要以长波辐射和对流方式导热,稻株比空气升温慢、增幅小,而且灌溉增温的有效高度在40 cm左右。水层灌溉后,日最高气温有TQ40>TQ20>TJ20>TY40,体现了太阳辐射对冠层特征面的重要影响;日最低气温有TQ20>TJ20>TY40>TQ40,体现了水层热源对冠层特征面的重要影响。由于育性敏感层温度与灌溉水温1、50 cm气温、20 cm相对湿度、200 cm风速密切相关,建立了可供实用的20 cm茎温与气温的统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 叶温 茎温 灌溉 模型
下载PDF
利用鱼眼影像技术反演不同株型水稻的冠层结构参数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凝 吕川根 +1 位作者 姚克敏 张晓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43-1451,共9页
快速、可靠、精确地评估植被冠层结构参数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的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探明鱼眼影像在水稻冠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选择3种不同冠层结构的水稻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带有鱼眼镜头的数码相机在冠层的8个... 快速、可靠、精确地评估植被冠层结构参数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的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探明鱼眼影像在水稻冠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选择3种不同冠层结构的水稻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带有鱼眼镜头的数码相机在冠层的8个不同高度分别拍摄冠层影像,通过对影像的预处理提取冠层间隙度参数,根据冠层内辐射环境与冠层结构之间的定量化关系,利用Beer-Lambert定律反演水稻冠层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和平均叶倾角(mean leaf angle, MLA)。研究结果表明,鱼眼影像反演的LAI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为1.2~1.5,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 RE)为18.6%~22.5%,仅比人工测定结果低估7.6%~13.1%,优于 Sunscan 的测定结果。反演的MLA与人工测定结果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205**, RMSE为11.7°176;, RE为16.1%。研究结果表明,鱼眼影像反演水稻冠层结构是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眼影像 水稻 冠层结构参数 叶面积指数 平均叶倾角
下载PDF
海南南繁区水稻基因飘流的最大阈值距离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凝 姚克敏 +6 位作者 袁潜华 贾士荣 何美丹 江晓东 徐立新 胡继超 裴新梧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551-4562,共12页
【目的】陵水、三亚、乐东三县(市)是各类水稻(包括转基因水稻)冬季南繁的主要基地或中心。计算并绘制海南南繁区乡镇尺度水稻基因飘流的最大阈值距离图,为南繁水稻育种设置合理的隔离距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已建立的水稻基因飘流... 【目的】陵水、三亚、乐东三县(市)是各类水稻(包括转基因水稻)冬季南繁的主要基地或中心。计算并绘制海南南繁区乡镇尺度水稻基因飘流的最大阈值距离图,为南繁水稻育种设置合理的隔离距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已建立的水稻基因飘流模型和阈值分析方法,依托南繁区自动气象站资料,计算了该区域乡、镇尺度向不育系和栽培稻基因飘流的最大阈值距离(the maximum threshold distances of gene flow,MTDs),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子。参照中国农业部有关水稻种子生产的质量标准,阈值分别设为1%和0.1%。【结果】南繁区向不育系的MTD1%平均值为(110±31)m,最短为53 m,最长为195 m。向不育系的MTD0.1%平均值为(169±44)m,最短为75 m,最长为271 m。向栽培稻的MTD1%均小于1 m;MTD0.1%平均值为(3.4±1.1)m,最短为0.6m,最长为5.8 m。向不育系和栽培稻的MTD0.1%两者相差近50倍。南繁区MTDs有2个高值区和4个高值点,3个低值区和5个低值点。以陵水、三亚、乐东为主体的南繁区,地处热带,三面临海,北面有五指山为屏障。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春季和初夏盛行南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因此,南繁区的沿海陆地平原大都风速较大;沿海陆地与五指山区之间为中、低山丘陵地带,丘陵的走向和高度决定了该区的风向和风速;五指山南坡附近的丘陵地区,风速会因屏障效应而明显减小。【结论】地形特征和大气环流影响风向和风速,决定了南繁区MTDs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东翼、西翼和南部沿海平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南麓的屏障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育系 海南南繁 基因飘流 最大阈值距离
下载PDF
两系法杂交稻安全制种的水热传输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凝 吕川根 +1 位作者 姚克敏 夏士健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6-201,共6页
针对两系杂交稻制种易遇夏季低温危害制种纯度的技术瓶颈,为正确采用以水调温预防技术,本文依据热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制种稻田的水热传输多层模型。经实测资料检验,模型稳定、可靠。对模型输入不同灌水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20 cm气温(不... 针对两系杂交稻制种易遇夏季低温危害制种纯度的技术瓶颈,为正确采用以水调温预防技术,本文依据热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制种稻田的水热传输多层模型。经实测资料检验,模型稳定、可靠。对模型输入不同灌水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20 cm气温(不育系敏感期的幼穗高度)随着净辐射通量、灌水深度、进水及出水口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增温幅度受这些因子的综合影响。要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必须考虑多种因子的相互作用。对育性的实测表明,以水调温对防御夏季低温,提高制种纯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灌水 培矮64S
下载PDF
不同品种水稻开花量估算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凝 曹明会 +2 位作者 江晓东 胡继超 姚克敏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0-446,共7页
以粳稻、籼稻和不育系3个类型10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观测其逐日开花率和逐时开花率、每日始花穗数和开花总颖花数。利用正态分布函数模拟单穗理论开花率,并考虑温度、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对开花率的影响,建立了开花率差值的逐... 以粳稻、籼稻和不育系3个类型10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观测其逐日开花率和逐时开花率、每日始花穗数和开花总颖花数。利用正态分布函数模拟单穗理论开花率,并考虑温度、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对开花率的影响,建立了开花率差值的逐步回归方程,进一步估算群体开花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的花期、花时性状主要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粳稻的开花率峰值最明显,出现时间为11:48—12:22,开花历期较长,平均为7.7d;籼稻的峰值出现时间为9:36—10:53,开花历期平均为6.Od;不育系的开花率峰值不明显,开花历期平均为7.0d。研究同时表明,气象条件会改变水稻的开花习性,使逐日和逐时开花率相对差值分别在-16.85%-28.78%和-66.88%~95.03%的范围内波动,其中籼稻和不育系对气象条件的变化敏感程度较高,多数品种的开花率差值与温度、湿度的相关系数通过了0.05或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因此,考虑气象条件对开花率的影响,可明显提高单穗开花量的拟合效果,有助于完善群体开花量模型。研究结果对掌握水稻开花生物学特性、了解气象条件对水稻开花习性的影响以及为水稻杂交育种和雄性不育系研究提供依据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群体 粳稻 籼稻 花期 花时 开花量
下载PDF
陕西渭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凝 高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877-20880,共4页
采用陕西48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20 cm口径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资料,分析了陕西渭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陕西渭河流域近30年来区域蒸发量呈现升高趋势,尤其是1993~2002年陕北区域增加明显,在季节变化中以秋季蒸发... 采用陕西48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20 cm口径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资料,分析了陕西渭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陕西渭河流域近30年来区域蒸发量呈现升高趋势,尤其是1993~2002年陕北区域增加明显,在季节变化中以秋季蒸发量的下降趋势尤为显著,而春、夏和冬季蒸发量呈现上升趋势;导致陕西渭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增加,降水量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20cm蒸发皿 蒸发量 气候变化趋势
下载PDF
杂交稻制种播期预测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凝 肖薇 李永秀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79-81,87,共4页
作物光温反应特性是农业气象学重要的知识点,在指导花期调控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鉴于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多不足,将混合式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基于杂交稻制种过程中的花期相遇和气象灾害问题,设计杂交稻制种播期预测虚拟仿... 作物光温反应特性是农业气象学重要的知识点,在指导花期调控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鉴于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多不足,将混合式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基于杂交稻制种过程中的花期相遇和气象灾害问题,设计杂交稻制种播期预测虚拟仿真实验。该实验以Unity3D为开发平台,实现了水稻生长发育过程的虚拟展示,改变光温条件后可以直接观察到发育速度的变化,输入不同的父母本播种期后可以显示制种结果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人机交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光温反应特性的理解,更提高了学生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播期预测 虚拟仿真 光温反应 开发平台 人机交互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气象学方法》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凝 江晓东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29期193-193,共1页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它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应用气象学方法》这种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它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应用气象学方法》这种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起到检查教学效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应用气象学方法 实践教学 能力培养
下载PDF
黑云杉林大气CO_2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δ^(18)O的分析
16
作者 胡凝 申双和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0-655,共6页
研究CO2稳定同位素特征可以揭示光合、呼吸作用等众多信息,从而有助于了解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碳循环过程。利用大气CO2浓度及其稳定同位素的测定资料,分析稳定同位素比1δ3C、1δ8O,发现两者具有相似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在1δ3C... 研究CO2稳定同位素特征可以揭示光合、呼吸作用等众多信息,从而有助于了解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碳循环过程。利用大气CO2浓度及其稳定同位素的测定资料,分析稳定同位素比1δ3C、1δ8O,发现两者具有相似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在1δ3C和1δ8O在冠层内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趋势,冠层上部重同位素含量较高,而底部含量较低。从时间变化看,1δ3C和1δ8O在午后到日落具有较高的水平,而凌晨,1δ3C和1δ8O较低。运用Keeling图法分析1δ3C、1δ8O和CO2浓度的关系,发现1δ3C值主要受光合和呼吸作用影响,与CO2浓度的高低密切相关;而1δ8O的变化比较复杂,因为1δ8O除受光合、呼吸强度影响外,还取决于环境空气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杉林 空气CO2 Δ^13C Δ^18O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基因飘流研究十年回顾 被引量:20
17
作者 贾士荣 袁潜华 +7 位作者 王丰 姚克敏 裴新梧 胡凝 王志兴 王旭静 柳武革 钱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随着中国转基因水稻研发的快速发展,需要研究水稻转基因飘流可能对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基因飘流及其数据是对转基因水稻进行科学评估和监管的重要参数。为此,从2002...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随着中国转基因水稻研发的快速发展,需要研究水稻转基因飘流可能对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基因飘流及其数据是对转基因水稻进行科学评估和监管的重要参数。为此,从2002年开始组建了研究团队,对转基因水稻的基因飘流进行了为期10年的系统研究。取得的结果主要包括:(1)阐明了水稻基因飘流的基本规律,揭示了影响水稻基因飘流的生物学和气象学主控因子。沿水稻开花期的主流风向,采用长方形田间试验设计,分别在三亚、广州和杭州3个点2-3个生长季,研究了纯合转bar基因花粉供体L201或B2(姐妹系,抗除草剂Basta)向19个非转基因受体(包括不育系、常规稻品种、杂交稻F1和普通野生稻)在不同距离上的基因飘流率,明确了转基因向不育系的飘流率最高,向普通栽培稻品种的基因飘流率最低(相邻种植时小于1%或0.1%),向普通野生稻的基因飘流率介于不育系和常规稻之间,向不育系的最大基因飘流率比向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要大1-3个数量级;基因飘流率随距离增加呈负指数曲线衰减,且存在急剧降低的"拐点","拐点"的距离与试验点水稻开花期的风速密切相关,广州和杭州为1-2 m,三亚约为5 m;采用圆形、以花粉供体为中心的田间试验设计,以异交结实率很高的不育系博A作受体,清晰地解析了风向与基因飘流率的数值关系,主流和次主流风向下游4个扇区的基因飘流事件累计达90%-96%,而逆风向和侧逆风向4个扇区仅为4%-10%。综上所述,水稻转基因飘流率与常规育成品种间的异交率(一般在1%以下)基本相同,在数量级上转基因并未增加新的风险。(2)建立了以气象资料为参数的水稻花粉扩散和基因飘流普适模型,计算和预测了中国南方稻区17省、市的最大基因飘流阈值距离(maximum threshold distances,MTDs)。受东南季风和地形地貌的影响,中国南方稻区MTDs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东西之间有自东向西逐渐减小的趋势,南北之间首先在南方丘陵地区逐渐减小、越过南岭后再向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增大。(3)利用人工构建的普通野生稻与基因(Bt或bar)飘流后代栽/野F1杂种混栽群体,经多年多代跟踪观察,分析了转基因飘流至普通野生稻后的命运,发现栽/野F1杂种在3-5年后完全消失,混栽群体中检测不到外源的Bt和bar,有理由推测普通野生稻具有自我保护的机制。(4)研究了小规模田间试验中采用花期隔离和布帐隔离措施降低水稻基因飘流率的效果;调查了海南、广东、广西普通野生稻原生境居群与相邻种植的栽培稻花期相遇情况,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研究了基因拆分技术作为生物学限控措施从根本上限控基因飘流的效果;以本研究的结果及对国际上主要农作物基因飘流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提出了在水稻基因飘流风险评估和监管中采用分类管理和阈值管理的原则。在10年回顾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的重点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普通野生稻 转基因 花粉扩散 基因飘流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RICE (Oryza SATIVA L ) common WILD RICE (O rufipogon)
下载PDF
大型浅水湖泊与大气之间的动量和水热交换系数——以太湖为例 被引量:18
18
作者 肖薇 刘寿东 +6 位作者 李旭辉 王伟 胡凝 江晓东 李永秀 徐向华 张雪松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2-942,共11页
湖泊水面与大气之间垂直方向的动量、水汽和热量通量与风速、湿度和温度梯度之间存在比例关系,因此在湖泊水-气相互作用研究中,这比例系数(交换系数)是关键因子.在以往的研究中,交换系数通常直接采用水面梯度观测法或海洋大气近地层的... 湖泊水面与大气之间垂直方向的动量、水汽和热量通量与风速、湿度和温度梯度之间存在比例关系,因此在湖泊水-气相互作用研究中,这比例系数(交换系数)是关键因子.在以往的研究中,交换系数通常直接采用水面梯度观测法或海洋大气近地层的参数化方案进行计算.本文采用涡度相关系统和小气候系统仪器在太湖平台上直接观测的通量和气象要素,对上述交换系数(最小均方差原则)进行优化,结果为:动量交换系数CD10N=1.52×10-3、水汽交换系数CE10N=0.82×10-3、热量交换系数CH10N=1.02×10-3,与其他内陆湖泊涡度相关观测数据的推导结果一致.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海洋参数化方案相比,在相同的风速条件下,湖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比海洋高,这可能是由于受到水深的影响;如果采用海洋参数化方案,会导致湖泊年蒸发量的估算值偏大40%.太湖的动量、水汽和热量交换系数可以视为常数,可以不考虑稳定度和风速的影响.这是因为本文中83%的数据为近中性条件.敏感性分析表明:如果考虑稳定度的影响,LE模拟值的平均误差降低了0.5 W/m2,H的平均误差降低了0.4 W/m2,u*的计算值没有变化;如果考虑风速的影响,u*模拟值的平均误差降低了0.004 m/s,LE的平均误差升高了1.3 W/m2,H的模拟结果几乎不受影响.这一结果能为湖气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交换系数 动量通量 热量通量 水汽通量 水面蒸发 太湖
下载PDF
两系法杂交稻安全制种的低温防御灌水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邹江石 吕川根 +2 位作者 姚克敏 胡凝 夏士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80-1786,共7页
归纳了中国南方稻区8月中下旬低温的发生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明确了保证两系法杂交稻制种纯度的灌水增温幅度以2℃为宜。测定了培矮64S育性敏感期的幼穗高度和冠层结构特征,分析了灌水后冠层增温的空间和时间规律。结果表明,灌水的... 归纳了中国南方稻区8月中下旬低温的发生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明确了保证两系法杂交稻制种纯度的灌水增温幅度以2℃为宜。测定了培矮64S育性敏感期的幼穗高度和冠层结构特征,分析了灌水后冠层增温的空间和时间规律。结果表明,灌水的有效增温高度在株高40cm以内,以20cm处最为显著,平均可达3.1℃。提出防御低温的灌水技术为:15~20cm的灌水深度;流动灌水;晴(昙)天17时灌水,次日10时排水,阴(雨)天24h灌水;田块比较大时,适当增加入水口和出水口数量。通过不育系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率的观测,证实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法杂交稻 低温 制种 纯度 灌水 两系法杂交稻 灌水技术 制种纯度 低温 防御 安全 育性敏感期 培矮64S 自交结实率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回归法的长江中下游双季早稻相对气象产量模拟模型 被引量:25
20
作者 陈斐 杨沈斌 +3 位作者 申双和 江晓东 胡继超 胡凝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2-528,共7页
以长江中下游稻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适于早稻产量估算的相对气象产量模拟模型。首先,选用研究区1981-2010年30个农业气象站早稻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对双季早稻3个关键生育时段内影响相对气象产量的主导气候因子进行分析,再运用主成分... 以长江中下游稻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适于早稻产量估算的相对气象产量模拟模型。首先,选用研究区1981-2010年30个农业气象站早稻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对双季早稻3个关键生育时段内影响相对气象产量的主导气候因子进行分析,再运用主成分回归建立包含主导气候因子的相对气象产量模拟模型,并与由5点滑动平均法估算的趋势产量计算得到模拟产量,与实际产量比较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双季早稻相对气象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为降水量,二者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其次是呈极显著正相关的抽穗开花-灌浆末期日照时数;最后是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幼穗分化-抽穗开花期的3个温度指标,包括总热效应、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日较差。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拟各站早稻产量与实际产量吻合,且在典型年份(1996年)两者的相关系数达0.93,平均相对模拟误差为7%。由此可见,该模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相对气象产量的模拟和预测上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早稻 气候因子 相对气象产量 主成分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