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胁迫诱导玉米苗期DNA甲基化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丽芳 胡凯凤 +4 位作者 高树仁 王霞 赵伟 苗兴芬 杨克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7-634,共8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盐处理下玉米叶片DNA甲基化情况,以耐盐玉米自交系黑玉米为材料,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不同盐浓度胁迫7 d后,玉米苗期叶片胞嘧啶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0(CK)、50、100、150、200、250 mm... 为研究不同浓度盐处理下玉米叶片DNA甲基化情况,以耐盐玉米自交系黑玉米为材料,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不同盐浓度胁迫7 d后,玉米苗期叶片胞嘧啶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0(CK)、50、100、150、200、250 mmol·L^(-1)NaCl处理后,基因组DNA甲基化比率分别为52.79%、57.47%、51.98%、47.39%、49.16%、47.06%,其中只有50 mmol·L^(-1)NaCl处理高于CK,其他处理呈降低趋势,去甲基化变化幅度相对较大(1.8%~12.2%);回收差异片段后测序并对序列进行同源比对,结果发现16个甲基化位点涉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基因。本研究结果为玉米耐盐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盐胁迫 苗期 DNA甲基化 变异
下载PDF
苏打碱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胡凯凤 孙丽芳 +5 位作者 邓杰 徐莹莹 王秋雪 于杰 王霞 高树仁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45,共5页
为分析苏打碱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建立耐盐碱玉米种质资源筛选体系,对9份玉米自交系种子进行盐碱胁迫发芽试验。碱浓度分别为50,100,150,200mmol/L和250mmol/L,蒸馏水为对照,测定种子萌发期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 为分析苏打碱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建立耐盐碱玉米种质资源筛选体系,对9份玉米自交系种子进行盐碱胁迫发芽试验。碱浓度分别为50,100,150,200mmol/L和250mmol/L,蒸馏水为对照,测定种子萌发期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和胚芽长6个指标。结果表明,活力指数和胚根长在自交系间表现不显著,而其他各项萌发指标和生长指标在自交系间、浓度间以及二者互作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且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品种间对苏打碱的敏感程度不同,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和胚芽长在150mmol/L碱浓度下供试材料平均表现差异显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可作为玉米萌发期种质资源筛选鉴定指标,170mmol/L的碱浓度为适宜的筛选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碱胁迫 玉米 萌发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节能日光温室冬季温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凤军 杨微微 +3 位作者 孙周平 安子靖 徐蕾 胡凯凤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3期6038-6042,共5页
在黑龙江地区,由于冬季日光温室夜间温度过低,难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大庆引进的新型装配式节能日光温室,设有水循环蓄放热系统和空气—地中热交换蓄放热系统。以大庆普通温室为对照,检测了冬季最冷时期新型温室与对照温室室温在东西... 在黑龙江地区,由于冬季日光温室夜间温度过低,难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大庆引进的新型装配式节能日光温室,设有水循环蓄放热系统和空气—地中热交换蓄放热系统。以大庆普通温室为对照,检测了冬季最冷时期新型温室与对照温室室温在东西、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及分布,不同土层土温的变化及南北方向上土温的变化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新型温室可保持夜间室内气温在12℃以上,温度分布均匀,比对照温室室内气温提高2~3℃。试验温室土层深度在60 cm以上的区域温度一直高于对照温室,10、30、60 cm处夜间平均温差分别为5.7、4.0、2.7℃。此新型温室的设计不仅提高了温室内的气温,而且也提高了作物根部的土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温度 地温 水循环系统 空气-地中热交换蓄放热系统
下载PDF
玉米不育系回交转育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丽芳 王振 +4 位作者 王霞 邓杰 胡凯凤 王婧择 杨克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5,98,共6页
以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合344为试验材料,辐63018为轮回亲本构建BC1F1群体和BC2F1群体,并分别构建SSR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结果表明,331对SSR标记中有60对标记在两亲本间呈现稳定多态性;BC1F1群体覆盖玉米基因组总长度为1 637.38 cM,... 以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合344为试验材料,辐63018为轮回亲本构建BC1F1群体和BC2F1群体,并分别构建SSR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结果表明,331对SSR标记中有60对标记在两亲本间呈现稳定多态性;BC1F1群体覆盖玉米基因组总长度为1 637.38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27.29 cM,BC2F1群体覆盖玉米基因组总长度为1 183.64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9.73 cM;两个图谱的每条染色体标记数目和种类一致,然而各标记位置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为玉米不育系回交转育分子辅助选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回交转育 遗传连锁图谱
下载PDF
24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与利用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宋继玲 刘喜才 +3 位作者 孙邦升 刘春生 胡凯凤 杨梦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1-3,共3页
为了解国家马铃薯种质试管苗库中保存的24份马铃薯优异种质资源的主要性状特性,采用田间比较鉴定、室内检测分析等方法对材料的主要农艺学性状和薯块的主要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高淀粉、低还原糖等性状优良的资源高原3号... 为了解国家马铃薯种质试管苗库中保存的24份马铃薯优异种质资源的主要性状特性,采用田间比较鉴定、室内检测分析等方法对材料的主要农艺学性状和薯块的主要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高淀粉、低还原糖等性状优良的资源高原3号、高原4号、坝薯7号、黄麻子、丰收白、冀张薯4号等,为马铃薯育种提供优异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质资源 鉴定 评价
下载PDF
玉米不育系回交转育群体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分析
6
作者 王振 高树仁 +4 位作者 王霞 孙丽芳 胡凯凤 邓杰 王婧泽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4,共4页
为研究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在回交早代的分布特点,以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合344为母本与辐63018进行杂交,以辐63018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转育不育系,对BC1和BC2两群体12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群体中变异系... 为研究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在回交早代的分布特点,以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合344为母本与辐63018进行杂交,以辐63018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转育不育系,对BC1和BC2两群体12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群体中变异系数较大均是秃尖长,轴粗在两群体之间差异最大。对12个性状进行相关系数分析,BC1穗行数和轴粗两个性状与其他性状间没有相关性,BC2穗行数与行粒数没有相关性。利用两群体中的各变异性状,结合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选择,可以加快转育新的玉米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不育系 回交转育 农艺性状 遗传变异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早熟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克豆44 被引量:2
7
作者 薛红 杨兴勇 +5 位作者 董全中 张勇 张明明 李微微 王磊 胡凯凤 《中国种业》 2021年第7期93-94,共2页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克山1号为母本、黑河27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经有性杂交,系谱选择育成大豆新品种克豆44。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蛋脂均衡等优良特性,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10℃活动积温2250℃区域种植,于20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克山1号为母本、黑河27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经有性杂交,系谱选择育成大豆新品种克豆44。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蛋脂均衡等优良特性,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10℃活动积温2250℃区域种植,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克豆44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3个玉米自交系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婧泽 高树仁 +4 位作者 孙丽芳 王霞 王晶 胡凯凤 邓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95,共7页
以自交系M-2导入系、Hr30导入系和Mo17导入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0、100 mmol·L^(-1)、150 mmol·L^(-1)、200 mmol·L^(-1)、250 mmol·L^(-1))对3个玉米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可溶... 以自交系M-2导入系、Hr30导入系和Mo17导入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0、100 mmol·L^(-1)、150 mmol·L^(-1)、200 mmol·L^(-1)、250 mmol·L^(-1))对3个玉米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并采用主成份分析与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玉米耐盐性筛选及抗盐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3个自交系的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大体上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根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根冠比大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利用主成份分析归纳出株高、净光合速率(Pn)、丙二醛(MDA)等9个与耐盐密切相关的生理指标,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得出,3个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强弱依次为M-2导入系>Hr30导入系>Mo17导入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隶属函数
下载PDF
早熟大豆南繁栽培管理技术
9
作者 张勇 宋继玲 +1 位作者 胡凯凤 杨兴勇 《中国种业》 2015年第5期70-71,共2页
南繁对大豆育种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南繁既可以缩短培育品种年限,又可以使得科研工作者智慧得以快速实现。由于大豆为短日照敏感作物,在海南省种植,生育进程快,几天就可转换一个生育时期,如果不能抓住关键问题和关键时期的管理,南... 南繁对大豆育种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南繁既可以缩短培育品种年限,又可以使得科研工作者智慧得以快速实现。由于大豆为短日照敏感作物,在海南省种植,生育进程快,几天就可转换一个生育时期,如果不能抓住关键问题和关键时期的管理,南繁就会达不到预期效果。在总结前人对于南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提出几项建议供南繁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管理技术 早熟大豆 南繁 科研工作者 育种工作 培育品种 快速实现 生育进程
下载PDF
大庆市大树移植状况调查分析
10
作者 杨凤军 崔金秋 +1 位作者 杨微微 胡凯凤 《山西科技》 2014年第4期3-5,共3页
通过对大庆市铁人大道、龙凤湿地公园、唯美主义居住区、新城风景居住区2011—2013年移植的大树成活状况的调查,指出不同树种成活率存在差异:蒙古栎、核桃楸成活率最低,春季移植树木成活率高于秋冬季,山里移植的大树成活率低于乡村和苗... 通过对大庆市铁人大道、龙凤湿地公园、唯美主义居住区、新城风景居住区2011—2013年移植的大树成活状况的调查,指出不同树种成活率存在差异:蒙古栎、核桃楸成活率最低,春季移植树木成活率高于秋冬季,山里移植的大树成活率低于乡村和苗圃。指出造成大树移植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盐碱、冬季寒冷多风及栽培技术不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 大树移植 成活率 季节 树苗源 大庆市
下载PDF
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株高QTL定位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春淼 张勇 +9 位作者 王好让 杨兴勇 董全中 薛红 张明明 李微微 王磊 胡凯凤 谷勇哲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91-1102,共12页
采用中SNP160K芯片对丰收24×通交83-611 F2群体252个植株及其亲本进行基因分型,构建了一张由5861个SNP标记组成的全长为3661.46 cM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定位到7个株高QTL,每个QTL可解释2.56%~10.41%的... 采用中SNP160K芯片对丰收24×通交83-611 F2群体252个植株及其亲本进行基因分型,构建了一张由5861个SNP标记组成的全长为3661.46 cM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定位到7个株高QTL,每个QTL可解释2.56%~10.41%的株高变异。qPH-6-1具有最高的表型变异贡献率和显性效应,可解释10.41%的株高变异,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分别为–1.72和18.94;qPH-18-1贡献率次之,可解释9.64%的株高变异,但具有最高的加性效应,达-12.42。在F2群体中筛选出11个qPH-6-1和qPH-18-1基因型为Q6Q6/Q18Q18的单株,平均株高167.00 cm;筛选出16个基因型为q6q6/q18q18的植株,平均株高为91.25 cm。在qPH-18-1定位区间内外增加23个SNP标记,将定位区间由766.97 kb缩小至66.03 kb,包含8个基因,结合基因注释和相对表达量差异分析,推测Glyma.18G279800和Glyma.18G280200可能与大豆的株高相关。本研究为大豆株型的改良提供了分子参考依据和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株高 SNP 遗传图谱 QTL定位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大豆早熟优异种质资源的耐密性评价
12
作者 胡凯凤 张勇 +5 位作者 董全中 薛红 张明明 李薇薇 王磊 杨兴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7-13,18,共8页
为促进东北大豆密植高产栽培和耐密品种选育,以43份大豆资源为材料,设置45万和25万株·hm^2两个密度处理,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调查盛粒期(R6)倒伏级别、成熟期(R8)倒伏级别及茎秆强度等性状,成熟期进行考种,包括株高、主茎节数、有效... 为促进东北大豆密植高产栽培和耐密品种选育,以43份大豆资源为材料,设置45万和25万株·hm^2两个密度处理,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调查盛粒期(R6)倒伏级别、成熟期(R8)倒伏级别及茎秆强度等性状,成熟期进行考种,包括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底荚高、分枝位置,分枝长度、重心高度等指标,并进行小区测产。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及聚类分析对43份大豆进行耐密性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对耐密性优良大豆资源。结果表明:10个单项指标可转化为4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将43份资源按耐密性强弱分为4类,黑河42及HLT8-黑河13两份材料为耐密品种,佳密豆6号等12份材料为较耐密品种,黑河30等20份材料为中间型品种,黑河37等9份材料为相对不耐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密性 隶属函数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大豆突变体ygl2黄绿叶基因的精细定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好让 张勇 +10 位作者 于春淼 董全中 李微微 胡凯凤 张明明 薛红 杨梦平 宋继玲 王磊 杨兴勇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1-800,共10页
叶片是大豆进行光合碳同化的主要器官,其颜色与光能的捕获力和转化效率有关,也与大豆的产量密切相关。因此,大豆叶色相关基因的挖掘对从光合碳同化途径解析大豆产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黄绿叶是区别于大豆普通绿色叶片的突变类型,是研究... 叶片是大豆进行光合碳同化的主要器官,其颜色与光能的捕获力和转化效率有关,也与大豆的产量密切相关。因此,大豆叶色相关基因的挖掘对从光合碳同化途径解析大豆产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黄绿叶是区别于大豆普通绿色叶片的突变类型,是研究大豆叶色相关基因的重要遗传材料。本研究发现了一个黄绿叶突变体ygl2(yellow-green leaf 2),该突变体是由大豆品系GL11自然突变而来,其黄绿叶表型可以稳定遗传。与绿叶野生型GL11相比较,突变体ygl2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株高、百粒重、蛋白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利用GL11和ygl2构建分离群体,遗传分析表明,ygl2的黄绿叶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分离群体将黄绿叶基因ygl2定位于2号染色体末端SSR标记02_104到02_107之间,区间物理距离为56.1 kb,包含9个基因。本研究结果为大豆黄绿叶基因图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黄绿叶突变体 遗传分析 精细定位
下载PDF
黑龙江大庆市主要干道大树移植状况调查分析
14
作者 崔金秋 杨凤军 +1 位作者 杨微微 胡凯凤 《中国园艺文摘》 2014年第5期83-85,共3页
对大庆市主要干道铁人大道、西一路、北二路2012年移植的大树成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条干道定植的大树有13科36种,不同树种成活率存在差异,蒙古栎、核桃楸成活率最低;春季移植树木成活率高于秋冬季节;山里移植的大树成活率低于乡... 对大庆市主要干道铁人大道、西一路、北二路2012年移植的大树成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条干道定植的大树有13科36种,不同树种成活率存在差异,蒙古栎、核桃楸成活率最低;春季移植树木成活率高于秋冬季节;山里移植的大树成活率低于乡村和苗圃。造成大庆市大树移植死亡的原因主要有土壤盐碱、冬季寒冷多风和栽培技术不规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树移植 成活率 移植季节 苗源 大庆市
下载PDF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杰 孙丽芳 +7 位作者 王霞 胡凯凤 王婧泽 高树仁 张姣姣 王怀鹏 郑晓航 杨琳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54,64,共6页
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T-合344、ZT-合344和保持系合344雄穗不同发育时期小花中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雄穗整个生长阶段,不育系雄穗中超氧化物阴离子(O2·)、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于保持系。随着... 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T-合344、ZT-合344和保持系合344雄穗不同发育时期小花中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雄穗整个生长阶段,不育系雄穗中超氧化物阴离子(O2·)、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于保持系。随着雄穗的发育,保持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高于不育系,达显著水平。雄穗小孢子孕育后,不育系小花中过氧化氢(H2O2)、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活性氧代谢的异常与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 活性氧 抗氧化酶 调节物质
原文传递
玉米DNA去甲基化酶ROS1生物信息学及盐胁迫下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丽芳 胡凯凤 +5 位作者 邓杰 苗兴芬 常国伟 王霞 高树仁 杨克军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393-3400,共8页
利用同源序列法,本实验以拟南芥DNA去甲基化酶ROS1的序列成功在玉米Maize Sequence网站获得玉米同源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序列进行预测分析。显示,玉米ROS1包括3个拷贝,且同源性比较接近,酸性不稳定的可溶性亲水蛋白,不含信... 利用同源序列法,本实验以拟南芥DNA去甲基化酶ROS1的序列成功在玉米Maize Sequence网站获得玉米同源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序列进行预测分析。显示,玉米ROS1包括3个拷贝,且同源性比较接近,酸性不稳定的可溶性亲水蛋白,不含信号序列,均具有DNA-glycosylase,Hh H-GPD-domain,HTH-base-excis_C及RRM-DME结构域,但是ROS1-3不具有Perm-CXXC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与单子叶植物谷子、小麦和高粱关系较近。为进一步分析其功能,本实验以盐胁迫下耐盐玉米自交系为材料,Realtime q RT-PCR定量检测该酶DNA-glycosylase功能结构域表达水平。发现,盐浓度为200 mmol/L时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该实验说明玉米ROS1去甲基化酶可能参与逆境胁迫下玉米的甲基化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DNA去甲基化 ROS1 生物信息学 盐胁迫
原文传递
导入碱蓬总DNA玉米后代耐盐生理指标测定及SSR标记分析
17
作者 孙丽芳 钱海霞 +4 位作者 王霞 王婧择 邓杰 胡凯凤 高树仁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32,共6页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野生碱蓬总DNA导入玉米自交系"美系天杂"。对导入后代M-3及受体进行0、150、200、250 mmol/L Na Cl浓度梯度处理,结果表明,各处理浓度导入系根和叶片中SOD含量均高于受体且差异显著,MDA含量比受体低且差...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野生碱蓬总DNA导入玉米自交系"美系天杂"。对导入后代M-3及受体进行0、150、200、250 mmol/L Na Cl浓度梯度处理,结果表明,各处理浓度导入系根和叶片中SOD含量均高于受体且差异显著,MDA含量比受体低且差异显著,推测导入系耐盐性有所提高。采用SSR标记进一步分析导入后代,引物phi065检测到导入系M-3与供体有相同带型。针对相同带型DNA片段测序分析,证明碱蓬DNA片段可能成功整合到玉米受体"美系天杂"基因组中,但整合碱基序列存在包括碱基的转换、颠换、缺失和插入4种类型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野生碱蓬 耐盐性 SSR标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