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与其混淆品小叶黑柴胡及锥叶柴胡的鉴别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双丰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寻找柴胡与其混淆品小叶黑柴胡及锥叶柴胡的有效鉴别方法。方法:采取观察药材性状、根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的不同,对真品与混淆品加以鉴别。结果:真品与混淆品在上述三个方面均有着明显差别。结论:将药材性状的经验鉴别与... 目的:寻找柴胡与其混淆品小叶黑柴胡及锥叶柴胡的有效鉴别方法。方法:采取观察药材性状、根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的不同,对真品与混淆品加以鉴别。结果:真品与混淆品在上述三个方面均有着明显差别。结论:将药材性状的经验鉴别与显微或色谱方法相互结合,能有效地鉴别柴胡真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别 柴胡 混淆品 小叶黑柴胡 锥叶柴胡
下载PDF
木瓜与光皮木瓜、西藏木瓜及小木瓜的鉴别与合理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孔增科 胡双丰 +1 位作者 潘嬿 徐晶颖 《河北中医》 2007年第4期355-356,380,共3页
关键词 木瓜 光皮木瓜 西藏木瓜 小木瓜 中药鉴定 药典
下载PDF
白前与白薇、徐长卿及萱草根的鉴别与合理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双丰 孔增科 潘女燕 《河北中医》 2007年第8期745-747,共3页
关键词 白前 白薇 徐长卿 萱草根 萝摩艹科 百合科 中药鉴定 合理应用
下载PDF
欧当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翰华 胡双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5期11-12,共2页
目的:对欧当归的形态特征、药材性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概述,为欧当归的深入研究提供信息和借鉴。方法:主要以历年研究文献资料为依据,查阅整理。结果:欧当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有一定的研究和发展,但仍相当匮乏。结论:为欧当... 目的:对欧当归的形态特征、药材性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概述,为欧当归的深入研究提供信息和借鉴。方法:主要以历年研究文献资料为依据,查阅整理。结果:欧当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有一定的研究和发展,但仍相当匮乏。结论:为欧当归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当归 形态特征 药材性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薄层色谱与紫外光谱联合鉴别血竭与龙血竭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前流 胡双丰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9期1314-1315,共2页
目的:比较血竭与龙血竭的差异。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分析方法,以血竭素高氯酸盐为对照,鉴别血竭与龙血竭。结果:两种血竭薄层对应斑点及紫外光谱最大吸收波长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此法简便、直观,可准确鉴别血竭与龙血竭。
关键词 血竭 龙血竭 薄层色谱 紫外光谱 鉴别
原文传递
当归及其常见伪品东当归和欧当归的鉴别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翰华 胡双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5期4-5,共2页
目的对当归及其常见伪品东当归和欧当归药材进行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对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的薄层色谱图基本一致,但在Rf值=0.95处东当归和欧当归较当归多出一个斑点;从紫... 目的对当归及其常见伪品东当归和欧当归药材进行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对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的薄层色谱图基本一致,但在Rf值=0.95处东当归和欧当归较当归多出一个斑点;从紫外光谱扫描图中可以看出三者的曩大吸收波长几乎没有区别。结论用薄层色谱方法可有效地鉴剐和区分药材当归、东当归和欧当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东当归 欧当归 鉴别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与水线草及纤花耳草的鉴别与合理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孔增科 胡双丰 章新建 《河北中医》 2007年第11期1035-1037,共3页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水线草 纤花耳草 中药鉴定 合理应用
下载PDF
天花粉与混淆品长萼瓜蒌的紫外光谱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捷 方琳 +1 位作者 沃联群 胡双丰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8期1496-1497,共2页
目的:寻求一种鉴定天花粉与其混淆品长萼瓜蒌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天花粉双边栝楼根以及瓜氨酸作为对照物质,与长萼瓜蒌根同时进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紫外光谱显示,长萼瓜蒌的水和乙醇溶液在272nm波长处均有最大吸收,而天花粉及瓜氨... 目的:寻求一种鉴定天花粉与其混淆品长萼瓜蒌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天花粉双边栝楼根以及瓜氨酸作为对照物质,与长萼瓜蒌根同时进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紫外光谱显示,长萼瓜蒌的水和乙醇溶液在272nm波长处均有最大吸收,而天花粉及瓜氨酸均无此光谱特征,可资鉴别。结论:用紫外光谱法鉴定天花粉与长萼瓜蒌,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 长萼瓜蒌 紫外光谱
下载PDF
妇康宁片药物成分的定性鉴定与芍药苷含量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宋前流 胡双丰 《现代实用医学》 2009年第7期696-697,701,共3页
目的增订妇康宁片质量检测项目,旨在提高和完善现行标准。方法采用显微和薄层色谱(TLC)技术,拟定了君药与臣药两项定性鉴别,显微鉴别目标选定白芍、香附、当归及三七,TLC鉴别益母草;用RP-HPLC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 目的增订妇康宁片质量检测项目,旨在提高和完善现行标准。方法采用显微和薄层色谱(TLC)技术,拟定了君药与臣药两项定性鉴别,显微鉴别目标选定白芍、香附、当归及三七,TLC鉴别益母草;用RP-HPLC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流动相: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30nm。结果定性鉴别专属性强;定量分析所含的芍药苷能与其他成分达到基线分离,芍药苷在0.228~4.560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2%,=2.03%(n=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可较全面地对妇康宁片加以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康宁片 白芍 益母草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栀子、土茯苓等4种药材的真伪鉴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翠华 胡双丰 《海峡药学》 2009年第5期81-82,共2页
目的中药质量直接影响中医药发展。为保证临床用药质量,必须重视中药质量的把关。方法将较突出的4种中药材质量问题加以整理,分组介绍该4种中药材真假鉴别方法。结果能有效识别所述药材的真假。结论本文介绍的几种中药真假鉴别方法简便... 目的中药质量直接影响中医药发展。为保证临床用药质量,必须重视中药质量的把关。方法将较突出的4种中药材质量问题加以整理,分组介绍该4种中药材真假鉴别方法。结果能有效识别所述药材的真假。结论本文介绍的几种中药真假鉴别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实用,对基层单位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质量 真假鉴别
下载PDF
羚羊角与其伪品黄羊角饮片的鉴别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双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65-665,共1页
关键词 黄羊角饮片 羚羊角饮片 中药品鉴别 紫外光谱法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珍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双丰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建立八珍颗粒的含量测定项目.方法采取RP-HPLC方法,Hyper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38:62),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30nm.结果芍药苷线性范围在0.125~5.0μg,相关系数r=0.9998;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2.8%(n=5).... 目的建立八珍颗粒的含量测定项目.方法采取RP-HPLC方法,Hyper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38:62),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30nm.结果芍药苷线性范围在0.125~5.0μg,相关系数r=0.9998;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2.8%(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可用于八珍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八珍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鉴别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双丰 杨志芬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149-1150,共2页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差别。方法:利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TLC)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性等手段,对两药进行鉴别。结果:从性状看,北五味子果大肉厚质柔润,种子发亮有光泽;而南五味子粒小肉薄显干瘪,种子粗糙无光泽...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差别。方法:利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TLC)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性等手段,对两药进行鉴别。结果:从性状看,北五味子果大肉厚质柔润,种子发亮有光泽;而南五味子粒小肉薄显干瘪,种子粗糙无光泽。就显微特征来讲,北五味子果皮表皮细胞壁增厚;南五味子果皮表皮细胞壁不增厚。又经TLC及HPLC色谱分析表明,北五味子含有五味子乙素,南五味子则不含这种物质。结论:南五味子所含成分及药性,与北五味子存在显著差异,认为不可替代北五味子药用。两种药材应分开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南五味子 高效液相色普 薄层色谱
下载PDF
苍耳子与其伪品刺苍耳子的鉴别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双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86,共2页
 目的:为鉴别苍耳子与其伪品刺苍耳子寻找有效办法。方法:用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对两者进行鉴别实验。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苍耳子比刺苍耳子在紧挨原点上方少一个黄色斑点;紫外光谱显示,苍耳子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 328,299 nm, 刺苍耳...  目的:为鉴别苍耳子与其伪品刺苍耳子寻找有效办法。方法:用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对两者进行鉴别实验。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苍耳子比刺苍耳子在紧挨原点上方少一个黄色斑点;紫外光谱显示,苍耳子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 328,299 nm, 刺苍耳子λmax为326,280 nm。结论:利用本实验方法鉴别苍耳子与其伪品刺苍耳子专属性强,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刺苍耳子 鉴别
下载PDF
苍术与关苍术的鉴别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双丰 《中国药业》 CAS 2005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鉴别苍术与关苍术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宏观(药材性状)和微观(显微鉴别)方法找出苍术与关苍术在油室和纤维性方面的差别,再利用理化或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检验其是否含有苍术素。结果:苍术油室色深,明显,香气浓,纤维性弱或无,含... 目的:探讨鉴别苍术与关苍术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宏观(药材性状)和微观(显微鉴别)方法找出苍术与关苍术在油室和纤维性方面的差别,再利用理化或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检验其是否含有苍术素。结果:苍术油室色深,明显,香气浓,纤维性弱或无,含有苍术素;关苍术油室色淡,不明显,香气弱,纤维性强,不含苍术素。结论:关苍术所含成分及气味与苍术存在显著差异,认为不可替代苍术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关苍术 鉴别
下载PDF
一种西红花掺伪品鉴别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双丰 陈军 《中南药学》 CAS 2010年第9期686-688,共3页
目的研究一种新出现的西红花伪品的鉴别方法。方法通过观察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对真伪品进行比较鉴别。结果真品与伪品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3个方面均有着明显差异。结论 3种方法相互结合,能有效地鉴别西红花真假。
关键词 西红花 伪品 鉴别
下载PDF
欧当归不可代替中药当归药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双丰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4期41-41,45,共2页
目的:寻找当归(Radix Angelicae Sinensis)与欧当归(Radix Levistic Officinalis)的鉴别方法。方法:利用宏观(药材性状)和微观(显微鉴别)手段,找出两者的差别。结果:当归药材单个根头,主根表面有明显横纹;横切面木质部黄白色,质地致密,... 目的:寻找当归(Radix Angelicae Sinensis)与欧当归(Radix Levistic Officinalis)的鉴别方法。方法:利用宏观(药材性状)和微观(显微鉴别)手段,找出两者的差别。结果:当归药材单个根头,主根表面有明显横纹;横切面木质部黄白色,质地致密,通常无裂隙;气香,味甘、微辛。欧当归没有这些特征,其有数个茎的痕迹,主根表面无横纹;横断面木质部黄色,质地疏松,通常有明显裂隙;香气特殊,味辛辣、微甘。结论:由于欧当归气味及功效与当归不同,两者不能互相代替药用。使用本文所述方法,可以区分这两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当归 当归 替代 差别
下载PDF
血竭药材真伪鉴别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双丰 《中南药学》 CAS 2008年第6期766-767,共2页
关键词 血竭 龙血竭 伪血竭 鉴别
下载PDF
从饮片质量看中药炮制业的兴衰和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双丰 志刚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促进中药炮制业健康发展。方法:将近两年来药品抽验与现场检查所发现的中药饮片质量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药加工炮制后继乏人,严重影响中医药发展。结论:振兴中药炮制业,统一标准是前提,技术人才是基础,市场准入是关键,有效... 目的:促进中药炮制业健康发展。方法:将近两年来药品抽验与现场检查所发现的中药饮片质量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药加工炮制后继乏人,严重影响中医药发展。结论:振兴中药炮制业,统一标准是前提,技术人才是基础,市场准入是关键,有效监管是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加工炮制 有效监管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双丰 席时东 志刚 《中南药学》 CAS 2008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建立天麻胶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天麻胶囊中天麻素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温35℃,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溶液(3:97),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21nm,理论板数N=7508。结果天麻素... 目的建立天麻胶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天麻胶囊中天麻素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温35℃,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溶液(3:97),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21nm,理论板数N=7508。结果天麻素线性范围为0.313~3.13μg,r=0.99998;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2.5%(n=5);天麻素与其他成分达到基线分离。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与稳定性俱佳,可用于天麻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天麻胶囊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