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参数及C-反应蛋白在骨科围术期检测意义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学亭 李玉娟 +1 位作者 庄文玉 刘瑞文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0期48-50,54,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参数、血小板参数及C-反应蛋白(CRP)在骨科围术期检测的意义及与骨科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潍坊市中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8月就诊于骨科需手术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分别检测TEG、血小...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参数、血小板参数及C-反应蛋白(CRP)在骨科围术期检测的意义及与骨科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潍坊市中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8月就诊于骨科需手术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分别检测TEG、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等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EG参数(R值、K值、α角、MA值)与PLT、PDW、MPV、PCT、P-LCR、NLR及CRP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较术前PLT计数、PCT明显下降(P<0.05),P-LCR、CRP、NLR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K值与PDW呈负相关(P<0.05),α角与PDW呈正相关(P<0.05),MA值与PLT、PCT呈正相关(P<0.05)。结论 骨科患者术后易发生高凝状态,血小板、炎症共同参与其发生,TEG在监测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具有重要作用,且与血小板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评估病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围术期 血栓弹力图 高凝状态 C反应蛋白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学亭 李玉娟 庄文玉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4期69-72,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潍坊市中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骨科手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于术前、术后采集静脉血液,进行TEG、D-二聚体检测,分析对术后深静脉血栓...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潍坊市中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骨科手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于术前、术后采集静脉血液,进行TEG、D-二聚体检测,分析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 患者术后血液处于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R值、K值明显低于术前(P<0.05);Angle值、MA值高于术前(P<0.05);D-二聚体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监测中,R值、K值、Angle值、MA值检出率为73.17%,6.09%,20.73%,4.87%;82例患者术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证实发生深静脉血栓者8例,阳性率为9.76%,其中TEG检出阳性率为37.50%,D-二聚体检出阳性率为12.50%,二者联合检出率为87.50%,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骨科患者术后血液即出现高凝状态,TEG是判断骨科围术期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之一,TEG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可用于监测骨科围术期凝血状态变化,可作为诊断DVT的一项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术后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弹力图 D-二聚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孕中期唐氏筛查结果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义帅 李明莉 +2 位作者 刘丽娜 李帆 胡学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92-394,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因素,包括年龄、孕周和体质量对孕中期唐氏筛查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唐氏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产前筛查的准确率。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进行唐氏筛查的2 918例妊娠14~20+6周的妇女采取知情同意原则,进... 目的分析不同因素,包括年龄、孕周和体质量对孕中期唐氏筛查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唐氏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产前筛查的准确率。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进行唐氏筛查的2 918例妊娠14~20+6周的妇女采取知情同意原则,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水平检测,结合孕妇年龄、孕周和体质量等因素输入到筛查软件中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孕妇的年龄、孕周和体质量统计分析高危例数和阳性率。结果 2 918例孕妇中唐氏综合征(DS)高危175例(6.00%);18-三体综合征(ET)高危105例(3.60%);神经管缺陷(NTD)高危29例(0.99%)。其中169例高危孕妇行产前诊断,共检出DS 2例,ET 1例,其他1例,其余为假阳性,假阳性率为5.66%(165/2 914)。年龄、体质量与DS和ET筛查阳性率呈正相关,与NTD筛查阳性率无相关性。结论年龄和体质量对唐氏筛查结果影响较大,假阳性率较高,应该加强筛查各个环节的质控,减少各种因素对唐氏筛查结果的影响,提高产前筛查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神经管缺陷 孕周 高龄孕妇
下载PDF
急性马杜拉霉素中毒患者心肌和肝功能严重损害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学亭 李玉娟 魏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马杜拉霉素 心肌酶 中毒 肝功能 严重损害
下载PDF
恶性浆膜腔积液出现噬血组织细胞临床意义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增祺 王耀文 +3 位作者 郎晓东 胡学亭 马军 刘义帅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402-404,共3页
目的通过报道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检测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初步探讨恶性浆膜腔积液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浆膜腔积液细胞分类按常规方法操作,涂片采用瑞氏-姬姆萨... 目的通过报道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检测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初步探讨恶性浆膜腔积液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浆膜腔积液细胞分类按常规方法操作,涂片采用瑞氏-姬姆萨复合染液进行染色,油镜下分类200个-300个有核细胞,出现噬血组织细胞为阳性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酶标(ELISA)法,以30例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为实验组,30例未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470例恶性浆膜腔积液中检出噬血组织细胞阳性者35例,占7.44%。噬血组织细胞阳性实验组患者浆膜腔积液IL-6水平为(213.51±99.92)pg/mL,高于噬血组织细胞阴性对照组患者的(131.95±62.17)pg/mL(P<0.01)。实验组患者浆膜腔积液TNF-α水平为(72.98±19.59)ng/L,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74±18.96)ng/L(P<0.01)。结论出现噬血组织细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有高水平IL-6及TNF-α表达,说明本组病例在肿瘤细胞作用及自身免疫紊乱和持续感染作用下,使免疫细胞产生并释放大量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促使巨噬细胞过度活化,从而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导致浆膜腔积液细胞因子高水平表达和组织细胞噬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浆膜腔积液 噬血组织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学亭 夏祥阶 +1 位作者 魏红 金汶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诊断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20例RA和40例健康人进行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检测。结果抗-CCP抗体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88.3%,特异性为96.3%.结论血清抗-CCP抗体对R... 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诊断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20例RA和40例健康人进行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检测。结果抗-CCP抗体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88.3%,特异性为96.3%.结论血清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均高于RF,是RA良好的诊断指标,二者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可大大提高RA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两种方法对4680例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7
作者 胡学亭 金汶 李素真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6年第2期62-,共1页
关键词 检测方法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试纸条法 乙型肝炎诊断 乙型肝炎病毒 胶体金 疾病控制中心 血清学指标 免疫学诊断 筛查 健康问题 感染人群 体检者 酶免法 漏检率 符合率 美国 临床 国内 报告
下载PDF
潍坊市孕期妇女碘营养状况监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北凯 曹文明 +2 位作者 胡学亭 刘义帅 魏红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7年第10期4-6,共3页
目的:了解近期潍坊地区孕期妇女碘营养情况,为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尿碘检测专用试剂盒对2016年1月~12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期妇女尿碘浓度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符合检测条件的1921名孕期妇女中,碘缺乏者占39.2... 目的:了解近期潍坊地区孕期妇女碘营养情况,为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尿碘检测专用试剂盒对2016年1月~12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期妇女尿碘浓度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符合检测条件的1921名孕期妇女中,碘缺乏者占39.20%,碘适量者占47.94%,碘超适量者占11.14%,碘过量者占1.72%,尿碘均值为184.70μg/L,尿碘中位数为163.13μg/L,且各年龄组间无差异。结论:潍坊地区孕期妇女碘营养状况尚可,但碘缺乏者比例仍较大,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孕妇身体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尿碘 碘缺乏
下载PDF
血清免疫球蛋白与多种抗核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探讨
9
作者 夏祥阶 魏红 +2 位作者 胡学亭 杨米强 丁加森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免疫球蛋白 抗核抗体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5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正常妊娠期母体外周血中的表达
10
作者 胡学亭 魏红 +3 位作者 李玉娟 刘义帅 庄文玉 于北凯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11期2076-2080,共5页
目的检测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5(IL-3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在女性妊娠期、非妊娠期及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IL-35在维持妊娠母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3月... 目的检测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5(IL-3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在女性妊娠期、非妊娠期及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IL-35在维持妊娠母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9月就诊于潍坊市中医院妇产科门诊的既往无流产史的正常健康妊娠女性90例,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30例,选取同一时期的非妊娠期育龄健康女性30例,按照妊娠周数将妊娠期分为3组,其中妊娠早期组30例、妊娠中期组30例及妊娠晚期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其外周血中IL-35、IL-17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并计算Th17/Treg比值。结果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及妊娠晚期女性IL-35表达均显著高于非妊娠女性和URSA患者(均P<0.01),妊娠各期IL-17显著低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P<0.01);与复发性自然流产比较,妊娠期各组女性Th17细胞比例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Treg细胞比例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Th17/Treg细胞比值显著下降(均P<0.01);与非妊娠女性比较,IL-17、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及Th17/Treg细值比例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5在健康妊娠女性中表达增加,Th17/Treg细胞比值降低有利于维持妊娠期母胎免疫耐受,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妊娠早期母胎免疫耐受的的建立与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免疫耐受 白细胞介素-35 白细胞介素-17 调节性T淋巴细胞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
原文传递
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时血清IL-35和IL-17水平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11
作者 胡学亭 李玉娟 +2 位作者 魏红 庄文玉 于北凯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17期3262-3265,共4页
目的检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时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分析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中医院妇产科门诊的5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其中复发性流产妊娠成功者18例(... 目的检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时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分析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中医院妇产科门诊的5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其中复发性流产妊娠成功者18例(复发性流产妊娠成功组),再次流产者32例(复发性流产妊娠再次流产组),选取同一时期的6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均随访至妊娠1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较各组血清IL-35、IL-17水平。结果复发性流产妊娠再次流产组血清IL-35和IL-17水平分别为(135.28±42.16)pg/ml和(39.02±9.25)pg/ml;复发性流产妊娠成功组血清IL-35和IL-17水平分别为(278.12±64.02)pg/ml和(19.48±6.04)pg/ml;对照组血清IL-35和IL-17水平分别为(281.46±64.12)pg/ml和(21.92±6.48)pg/ml。与对照组相比,复发性流产妊娠再次流产组血清IL-35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9,P<0.05),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P<0.05)。与复发性流产妊娠成功组相比,复发性流产妊娠再次流产组血清IL-35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P<0.05),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P<0.05)。对照组和复发性流产妊娠成功组血清IL-35、IL-1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35低表达、IL-17高表达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有关,检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时血清IL-35、IL-17水平有助于预测其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白细胞介素-35 白细胞介素-17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学亭 李玉娟 +1 位作者 李晓营 刘瑞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33-934,共2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所致的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目前认为免疫学发病机制在MPP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M...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所致的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目前认为免疫学发病机制在MPP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MP感染与患儿免疫系统损伤及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研究表明MP感染与机体体液免疫有关,存在机体免疫反应、免疫逃避、免疫调节、免疫抑制、免疫积蓄等。补体及免疫球蛋白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系统,在MPP的发病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检测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患儿 临床分析 补体 PNEUMONIA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免疫学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2011至2015年《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刊载的基金资助论文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学亭 李玉娟 王增祺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3-395,共3页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至2015年60期刊载的基金资助论文包括基金论文比(率)、基金来源、基金数量、基金论文作者合著率与合作度等文献计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该刊基金论文的在医学领域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期刊论文 文献计量学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35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妊娠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学亭 李玉娟 刘义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4期777-779,F0004,共4页
妊娠是对母体免疫系统的一项重大挑战。从生殖免疫学观点来看,妊娠是一种成功的半同种移植,胚胎的成功种植依靠母体及胎儿的共同作用[1],其有赖于妊娠妇女对妊娠半同种抗原所表现的一种免疫耐受,而正常的妊娠免疫耐受涉及诸多因素的相... 妊娠是对母体免疫系统的一项重大挑战。从生殖免疫学观点来看,妊娠是一种成功的半同种移植,胚胎的成功种植依靠母体及胎儿的共同作用[1],其有赖于妊娠妇女对妊娠半同种抗原所表现的一种免疫耐受,而正常的妊娠免疫耐受涉及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一旦这种母-胎免疫调节失衡,母体对胚胎产生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5 免疫耐受 调节性T细胞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病理基础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传文 胡学亭 +2 位作者 刘霞 肖华 刘涛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9期2042-2045,共4页
临床上甲状腺肿瘤大多是原发的上皮肿瘤,传统上称之为腺瘤和癌.早期发现病灶并加以鉴别对临床治疗及手术选择有重要意义.目前各种影像检查方法中,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敏感性最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17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并... 临床上甲状腺肿瘤大多是原发的上皮肿瘤,传统上称之为腺瘤和癌.早期发现病灶并加以鉴别对临床治疗及手术选择有重要意义.目前各种影像检查方法中,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敏感性最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17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高频超声诊断 甲状腺肿瘤 病理基础 鉴别诊断意义 良恶性肿瘤 甲状腺肿块 回顾性分析 超声声像图 肿瘤患者 早期发现 手术选择 手术病理 上皮肿瘤 临床治疗 检查方法 对比分析 敏感性 影像 腺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