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末次盛冰期以来冰岛南部陆坡沉积物来源变化及其对周边冰盖消涨的响应
1
作者 孙舒玮 赵嵩 +2 位作者 刘焱光 吴东 胡宁静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8,共16页
冰岛南部陆坡岩芯沉积物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海洋沉积物来源可以反映千年尺度的冰盖及洋流变化。本文利用冰岛南部陆坡ARC05/IS-2A岩芯沉积物浮游有孔虫AMS14C测年数据构建年代框架,并进行了粒度、颜色反射率以及高分辨率X射线荧光光... 冰岛南部陆坡岩芯沉积物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海洋沉积物来源可以反映千年尺度的冰盖及洋流变化。本文利用冰岛南部陆坡ARC05/IS-2A岩芯沉积物浮游有孔虫AMS14C测年数据构建年代框架,并进行了粒度、颜色反射率以及高分辨率X射线荧光光谱仪元素地球化学测试。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结果,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IS-2A岩芯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结合前人对冰盖及洋流变化的研究,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冰岛南部陆坡沉积物来源的演化过程,讨论了沉积物来源变化及其与周边主要冰盖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以来IS-2A岩芯沉积物以陆源输入为主。其中,末次盛冰期研究区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岛冰盖、不列颠-爱尔兰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而在末次冰消期初期,陆源碎屑物质整体增加,它们主要来自近源冰岛冰盖、斯堪的纳维亚冰盖和不列颠-爱尔兰冰盖以及远端劳伦德冰盖。末次冰消期中后期,由于搬运条件的减弱,劳伦德冰盖的陆源输入有所减少,反映了冰盖活动对研究区沉积物来源的制约。进入全新世后,现代洋流体系形成,在冰岛-苏格兰溢流水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岛和欧洲西部,拉布拉多半岛的碎屑物质也有部分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坡沉积物 物质来源 因子分析 冰岛南部 末次盛冰期
下载PDF
渤海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49
2
作者 胡宁静 石学法 +1 位作者 黄朋 刘季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0-388,共9页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原子荧光光度计(AFS)分别测定了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探讨了它们的分布特征、来源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Zn、Pb、Cd、Ni、Cr、Co、Hg、As和Ag等元素含量在空间...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原子荧光光度计(AFS)分别测定了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探讨了它们的分布特征、来源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Zn、Pb、Cd、Ni、Cr、Co、Hg、As和Ag等元素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梯度,其空间分布模式(4种)受到沉积物细粒组分、有机质含量及与河口间距离等因素的制约.通过与沉积物质量标准及其他海区的比较,评价了研究区沉积物中几种重要金属元素(Cu、Zn、Pb、Cd、Cr、Ni、Ag、Hg和As)的污染情况.富集系数显示,Fe、Ti、Mn、P、Cu、Zn、Ni、Cr、Co、Sc和V为无富集;As为轻度富集;Pb、Cd、Ag和Hg为中度富集.Fe、Ti、Cu、Zn、Cr、Ni、Co、Mn、P、V和Sc主要来源于陆地岩石和土壤风化产物;Pb和As既有岩石和土壤风化产物等自然源的贡献,又受到了人为活动的影响;Hg、Cd和Ag主要来自人为源;Ba和Sr主要与海洋生物活动有关.依据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将辽东湾沉积物划分为4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元素 沉积物 污染 来源 辽东湾
下载PDF
贵溪市污灌水田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分布 被引量:38
3
作者 胡宁静 李泽琴 +1 位作者 黄朋 陶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3-686,共4页
采用化学连续浸提试验研究了贵溪市污灌水田污染元素(Cd、Cu、Zn、Pb)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Cd以离子交换态最高(80%),而残渣态比例较低;Cu以有机物结合态最高,残渣态最低;Zn以残... 采用化学连续浸提试验研究了贵溪市污灌水田污染元素(Cd、Cu、Zn、Pb)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Cd以离子交换态最高(80%),而残渣态比例较低;Cu以有机物结合态最高,残渣态最低;Zn以残渣态为主,有机物结合态最低;Pb以残渣态为主,水溶态最低。由冶炼厂废渣污水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特征是元素生物可利用性较高;Cd、Cu、Zn、Pb各形态间存在明显的转化能力。此外,通过研究确定了研究区内主要污染元素是Cd和Cu,其次是Zn,而Pb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灌水田 重金属元素 化学形态 生物可利用性 贵溪市
下载PDF
渤海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分布及环境质量 被引量:20
4
作者 胡宁静 刘季花 +3 位作者 黄朋 石学法 朱爱美 马德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100,共9页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离子质谱仪或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了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探讨了它们的分布特征、来源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铜、锌、铅、镉、砷、镍、铬、钴、钒、钪、铁、锰的含量由近岸向湾内递减,莱州...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离子质谱仪或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了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探讨了它们的分布特征、来源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铜、锌、铅、镉、砷、镍、铬、钴、钒、钪、铁、锰的含量由近岸向湾内递减,莱州湾北部海域的含量大于南部的。银含量高的沉积物主要分布在莱州湾中部偏西南的环流中心区。沉积物中砷和镍含量超过ERL值,潜在生态风险较高。富集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沉积物中铁、铜、锌、镉、砷、铬、镍、钴、锰、钒和钪为无富集,砷为轻度富集,铅和银为中度富集。铁、铜、锌、镉、铬、镍、钴、锰、钒、砷和钪主要来源于自然源,铅既有岩石和土壤风化产物硅酸盐矿物等自然源的贡献,又受到了人为活动的影响,银主要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聚类分析表明,可把莱州湾沉积物分为4类,其中黄河口西北缘沉积物中砷和镍污染生态风险最高,其次是莱州湾中部和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元素 沉积物 污染 来源 莱州湾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典型土壤对铅的吸附及其与有机质、pH和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18
5
作者 胡宁静 骆永明 +2 位作者 宋静 吴龙华 章海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6-252,共7页
采用批平衡方法实验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4种典型土壤对Pb的吸附、解吸行为及有机质和温度对Pb吸附的影响,并运用热力学参数K°、ΔG°、ΔH°和ΔS°解释了土壤Pb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Pb在土壤上的吸... 采用批平衡方法实验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4种典型土壤对Pb的吸附、解吸行为及有机质和温度对Pb吸附的影响,并运用热力学参数K°、ΔG°、ΔH°和ΔS°解释了土壤Pb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Pb在土壤上的吸附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符合Freundlich模型。土壤Pb吸附Kf值大小为:滩潮土(石质淡色潮湿雏形土)(3816dm3kg-1)>乌黄土(底潜铁聚水耕人为土)(1984dm3kg-1)>青紫泥(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1030dm3kg-1)>黄泥砂土(铁聚潜育水耕人为土)(348dm3kg-1)。去除有机质后的土壤对Pb的吸附量降低,解吸率升高。吸附反应热力学表明,K°和ΔS°随温度升高而增大,ΔG°随温度升高而降低。ΔG°为负值,表明Pb吸附反应为自发反应,ΔH°为正值表明土壤Pb吸附为吸热反应。乌黄土、青紫泥和滩潮土对铅吸附的主要作用力为化学键力,黄泥砂土为范德华力和偶极间力。Pb在土壤上的解吸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pH、碳酸钙含量和平衡浓度越高,滞后系数越大,这可能与在高pH和高碳酸钙含量时,Pb与土壤形成难解吸内圈配位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解吸 热力学参数 长江三角洲 滞后现象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典型土壤对镉的吸附及其与有机质、pH和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61
6
作者 胡宁静 骆永明 宋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7-443,共7页
土壤重金属吸附-解吸反应影响重金属的迁移性、生物有效性和潜在毒性,研究土壤重金属的吸附-解吸过程及其机制对土壤污染评价、修复及环境容量预测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四种典型土壤对Cd的吸附行为及有机质、pH和温度对土... 土壤重金属吸附-解吸反应影响重金属的迁移性、生物有效性和潜在毒性,研究土壤重金属的吸附-解吸过程及其机制对土壤污染评价、修复及环境容量预测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四种典型土壤对Cd的吸附行为及有机质、pH和温度对土壤Cd吸附的影响,并运用热力学参数K°、ΔG°、ΔH°和ΔS°解释了土壤镉的吸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四种典型土壤镉吸附反应均很好地符合Fre-undlich模型。土壤镉吸附Kf值大小为:滩潮土(石质淡色潮湿雏形土)(238.8dm3kg-1)>乌黄土(底潜铁聚水耕人为土)(115.4dm3kg-1)>青紫泥(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54.40dm3kg-1)>黄泥砂土(铁聚潜育水耕人为土)(10.74dm3kg-1),滩潮土镉吸附Kf是黄泥砂土的24倍。土壤镉吸附量随溶液初始pH和土壤pH升高而增大;去除有机质后的土壤对镉的吸附量降低。吸附反应热力学表明,K°和ΔS°随温度升高而增大,ΔG°随温度升高而降低。ΔG°为负值表明镉吸附反应为自发反应,ΔH°为正值表明土壤镉吸附为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热力学参数 长江三角洲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土壤中植物有效态镉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宁静 骆永明 +2 位作者 宋静 吴龙华 郑茂坤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68,共5页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滩潮土、青紫泥田和黄泥砂田中添加镉对青菜镉吸收的影响,评价了人工螯合剂、无机盐和硝酸溶液对污染土壤中镉的浸提性及其植物有效性。结果表明,青菜地上部镉与土壤镉含量呈非线性关系。土壤pH值和碳酸钙含量是...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滩潮土、青紫泥田和黄泥砂田中添加镉对青菜镉吸收的影响,评价了人工螯合剂、无机盐和硝酸溶液对污染土壤中镉的浸提性及其植物有效性。结果表明,青菜地上部镉与土壤镉含量呈非线性关系。土壤pH值和碳酸钙含量是影响镉植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青菜对镉的吸收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在土壤镉含量相同条件下,黄泥砂田、青紫泥田、滩潮土3种土壤中青菜地上部镉含量依次降低。青菜地上部镉含量与0.43mol·L-1HNO3、0.05mol·L-1EDTA和0.01mol·L-1CaCl2提取态镉均呈显著相关(r2=0.73~0.96)。笔者认为,这3种提取剂提取的土壤镉可视为植物有效态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化学提取剂 植物有效性
下载PDF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宁静 石学法 +3 位作者 刘季花 黄朋 朱爱美 刘焱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3,共7页
运用GC-MS测定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探讨PAHs的分布、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总浓度为111.3-204.8 ng/g,平均浓度为115.8 ng/g;PAHs高浓度样点多分布在黄河口西北缘、西南缘和东缘... 运用GC-MS测定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探讨PAHs的分布、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总浓度为111.3-204.8 ng/g,平均浓度为115.8 ng/g;PAHs高浓度样点多分布在黄河口西北缘、西南缘和东缘。黄河口南部和中部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燃烧源,西北缘沉积物的PAHs则呈现出石油源和燃烧源混合的特征。除局部(Sc11,Sc12和Sc18)沉积物PAHs具高潜在生态风险,大部分沉积物PAHs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多环芳烃 来源 比值法 主成分分析 黄河口
下载PDF
江西贵溪冶炼厂重金属环境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胡宁静 李泽琴 +2 位作者 黄朋 程温莹 陶成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S1期467-471,共5页
金属矿物开采、冶炼等活动引起土壤金属污染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引起的人类健康问题和环境生态的恶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环境学家关注。本文调查了冶炼厂周围农田重金属元素的纵向分布,并利用连续浸提法分析主要污染元素的化学形... 金属矿物开采、冶炼等活动引起土壤金属污染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引起的人类健康问题和环境生态的恶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环境学家关注。本文调查了冶炼厂周围农田重金属元素的纵向分布,并利用连续浸提法分析主要污染元素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土壤Cu,Zn,Cd和Pb的非残渣态含量远远高于未污染土壤,污染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高;同时采用多指标生态评价体系,对铜矿冶炼厂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根据风险指标体系和空间分异规律,将冶炼厂周围农田分成3种生态风险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化学形态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冶炼厂
下载PDF
我国部分市郊农田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途径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宁静 李泽琴 +1 位作者 黄朋 程温莹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分析了全国部分主要城市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 ,以了解土壤中与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趋势及造成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我国各大城市的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北方地区的土壤及... 分析了全国部分主要城市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 ,以了解土壤中与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趋势及造成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我国各大城市的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北方地区的土壤及农作物受重金属污染程度普遍高于南方。重金属在农作物与土壤中的含量一般呈正相关关系 ,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已污染的土壤 ,可采用农业工程措施、生物修复法和施用改良剂等予以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市郊农田 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 农作物 生物修复法 改良剂 农业工程措施
下载PDF
碱性土壤对Pb的吸附特性:内圈吸附和形成沉淀的XAFS证据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宁静 骆永明 +4 位作者 黄朋 天斗 谢亚宁 吴自玉 石学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60-564,共5页
采用批平衡法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FS)研究了碱性土壤吸附Pb的特性和机理。土壤对Pb的吸附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符合Langmiur模型。XAFS分析表明土壤对Pb的吸附机制有三种:内圈吸附、形成含Pb碳酸钙(PbCaCO3)沉淀和外圈吸附。... 采用批平衡法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FS)研究了碱性土壤吸附Pb的特性和机理。土壤对Pb的吸附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符合Langmiur模型。XAFS分析表明土壤对Pb的吸附机制有三种:内圈吸附、形成含Pb碳酸钙(PbCaCO3)沉淀和外圈吸附。内圈吸附和形成PbCaCO3沉淀说明土壤中的碳酸钙对Pb具有强烈吸附作用。土壤对Pb的吸附随初始Pb浓度的增大(500~1 000mg.L-1),第一配位层(Pb—O)半径减小(0.169 2~0.166 8nm),说明内圈吸附比重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内圈吸附 沉淀 外圈吸附 碱性土壤 XAFS
下载PDF
XAFS研究不同pH下土壤对Pb的吸附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宁静 黄朋 +3 位作者 骆永明 天斗 谢亚宁 吴自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25-3429,共5页
利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FS)研究了不同初始pH条件下土壤吸附Pb(Ⅱ)的微观结构及吸附机理。表明土壤对Pb(Ⅱ)的吸附以形成Pb4(OH)44+的内圈吸附作用为主,其次为外圈吸附。同时,在吸附Pb(Ⅱ)过程中,Pb(Ⅱ)通过置换作... 利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FS)研究了不同初始pH条件下土壤吸附Pb(Ⅱ)的微观结构及吸附机理。表明土壤对Pb(Ⅱ)的吸附以形成Pb4(OH)44+的内圈吸附作用为主,其次为外圈吸附。同时,在吸附Pb(Ⅱ)过程中,Pb(Ⅱ)通过置换作用取代土壤中碳酸钙Ca(Ⅱ)的位置,形成含Pb碳酸钙(PbCaCO3)沉淀。土壤对Pb的吸附随初始pH(6.0-8.5)的增大,第一配位层(Pb—O)半径减小(0.172 7-0.166 6nm),内圈吸附比重加大,表明土壤对Pb(Ⅱ)的吸附机制受初始pH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内圈吸附 沉淀 土壤 XAFS
下载PDF
辽东半岛西部海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潜在风险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宁静 刘季花 +2 位作者 黄朋 石学法 马德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49,共6页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辽东半岛西部海域沉积物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含量,探讨其分布特征、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6种PAHs质量分数为(173.0±20.8)×10-9,呈现出中—南部沉积物PAHs含量高、北部含量低的...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辽东半岛西部海域沉积物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含量,探讨其分布特征、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6种PAHs质量分数为(173.0±20.8)×10-9,呈现出中—南部沉积物PAHs含量高、北部含量低的分布特征;与国内外其他海区沉积物PAHs含量相比,研究区PAHs属轻度至中度污染;北部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燃烧和原油污染,中—南部PAHs主要来源于草、木材和煤燃烧;Ne5,Ne9,Ne10,Ne11,Ne12,Ne15和Ne18站位沉积物中苊浓度高于效应低值w(ERL),偶尔会产生生态毒性效应,其他站位沉积物中PAHs的潜在生态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半岛 地球化学 沉积物 多环芳烃 生态风险
下载PDF
CAI课件制作中知识点的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宁静 谢深泉 周志仁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讨论以Toolbook为工具、进行ICAI课件知识点的具体设计问题 .根据知识表达的需要 ,使知识点面向智能导航、面向学生、面向系统管理员、面向领域知识 ,从而较好地解决了ICAI系统的智能导航、开放式通用平台。
关键词 IHMCAI 知识点 智能导航 CAI 课件 制作
下载PDF
IHMCAI系统中知识模型的构造 被引量:12
15
作者 胡宁静 谢深泉 蒋红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7-99,共3页
文章构造了一个IHMCAI系统中的知识模型,即“半序-层次-游离-智能”领域知识树模型,并详细分析了其特点。
关键词 IHMCAI系统 知识模型 计算机辅助教学 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
下载PDF
黄河口及毗邻海域沉积物铅的来源:铅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宁静 刘季花 +5 位作者 张辉 朱爱美 张俊 何莲花 石学法 马德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139-141,共3页
黄河为世界第二大河流,每年往渤海输送巨量物质且大部分悬浮物沉积在近岸及其毗邻海域,形成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作用的双重影响下,黄河每年输送的沉积物及排放水量显著减少。这很大程度... 黄河为世界第二大河流,每年往渤海输送巨量物质且大部分悬浮物沉积在近岸及其毗邻海域,形成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作用的双重影响下,黄河每年输送的沉积物及排放水量显著减少。这很大程度地影响了黄河口乃至渤海沉积物物理化学特性,特别是其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沉积物 黄河口 铅同位素 黄河三角洲 渤海沉积物 证据 物理化学特性 毗邻海域
下载PDF
改进的基于带宽估计的Ad Hoc网拥塞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宁静 康忠毅 向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5702-5705,共4页
为解决Ad Hoc网络中路由协议在通信过程中存在拥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估计的拥塞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结合一阶低通数字滤波算法和算数平均值滤波算法,有效提高可用带宽估计的精确度;采用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实施拥塞控制,实现对包的... 为解决Ad Hoc网络中路由协议在通信过程中存在拥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估计的拥塞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结合一阶低通数字滤波算法和算数平均值滤波算法,有效提高可用带宽估计的精确度;采用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实施拥塞控制,实现对包的选择性丢弃策略,达到了较优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各项重要指标上都有较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滤波 带宽估计 ADHOC网络 队列管理 拥塞控制
下载PDF
土壤污染物临界负荷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宁静 骆永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2-558,共7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土壤污染物临界负荷的研究,可获取土壤可持续发展质量指标,是一条实现土壤可持续管理的有效途径。我国土壤污染临界负荷研究不足,为了推动其发展,本文讨论了其研究进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土壤污染物临界负荷的研究,可获取土壤可持续发展质量指标,是一条实现土壤可持续管理的有效途径。我国土壤污染临界负荷研究不足,为了推动其发展,本文讨论了其研究进展、指导原则、应用、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动态的和基于风险的土壤污染物临界负荷估算已是国际发展趋势。当前,缺乏完善的动态临界负荷估算模型,估算过程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为了准确地估算土壤污染物的临界负荷,在未来研究中需要加强对临界浓度制定和动态模型构建的研究,主要包括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传输规律、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临界负荷 预测模型 临界浓度 风险管理
下载PDF
发布/订阅系统中多级索引匹配过滤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宁静 邓婷婷 +1 位作者 康忠毅 朱树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80-82,共3页
发布/订阅过滤器采用计数器算法匹配影响系统的匹配时间,一种优化思想是考虑订阅集合的多级索引,层层筛选,避免重复匹配,提出了支持订阅覆盖的多级索引匹配过滤器设计思想,讨论了支持订阅覆盖的多级索引匹配过滤器的构造原理。采用多级... 发布/订阅过滤器采用计数器算法匹配影响系统的匹配时间,一种优化思想是考虑订阅集合的多级索引,层层筛选,避免重复匹配,提出了支持订阅覆盖的多级索引匹配过滤器设计思想,讨论了支持订阅覆盖的多级索引匹配过滤器的构造原理。采用多级索引搜索,可以快速找到与订阅消息符合的事件,大大减少了重复匹配,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内容 发布/订阅 多级索引 匹配 过滤器
下载PDF
铅在土壤-青菜系统中迁移分配及对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宁静 骆永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1-577,共7页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3种典型土壤类型中Pb在土壤-青菜系统中的转运及Pb污染对青菜Pb含量、土壤硝化细菌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b在土壤-青菜系统中的转运是非线性的。青菜地上部Pb含量与0.43mol/LHNO3...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3种典型土壤类型中Pb在土壤-青菜系统中的转运及Pb污染对青菜Pb含量、土壤硝化细菌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b在土壤-青菜系统中的转运是非线性的。青菜地上部Pb含量与0.43mol/LHNO3和0.05mol/LEDTA提取态Pb显著相关,青菜Pb含量与0.01mol/LCaCl2提取态Pb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认为,0.43mol/LHNO3和0.05mol/LEDTA提取态Pb可成为土壤Pb植物有效性的评价指标。青紫泥和滩潮土中添加Pb浓度为125—625mg/kg,对土壤硝化细菌数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不明显。以基于人体健康风险、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植物毒性为依据,计算得出的总Pb临界浓度分别为:黄泥砂土140、59和12263mg/kg,青紫泥790、292和13902mg/kg,滩潮土1266、418和30422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 农作物安全 土壤污染临界值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植物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