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屹伟 巩利 魏文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CO中毒 迟发性脑病 诊断
下载PDF
MMP-9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演变为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屹伟 李林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7-58,共2页
目的分析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演变为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TIA演变为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采集96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标本,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MMP-9水平,收集常规实验室指标如凝血... 目的分析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演变为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TIA演变为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采集96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标本,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MMP-9水平,收集常规实验室指标如凝血指标、血常规、血糖、血脂、肌酐等,分析血浆MMP-9、相关实验室指标与TIA演变为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96例患者中发生脑梗死15例,发生率15.63%。发生脑梗死者与未发生脑梗死者的MMP-9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09)。相关性分析显示,MMP-9与TIA演变为脑梗死呈显著正相关(OR=12.093,P=0.032)。结论 MMP-9是TIA发展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升高可作为TIA近期卒中风险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易损斑块分子标记物水平与TIA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屹伟 徐丽娟 +2 位作者 马元涛 刘桂娟 朱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86-87,共2页
根据易损斑块分子标记物正常与否,将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升高组和正常线,并对其近期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升高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提示易损斑块分子标记物升高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C反应蛋白 明胶酶B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加西比灵治疗偏头痛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屹伟 吕祥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5-35,共1页
小剂量阿司匹林加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枣庄市立医院(277102)胡屹伟吕祥龙我们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ASA)加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患者58例,疗效较满意。患者年龄14~52岁,病程2个月至25年。典型偏头痛13例,普通型偏头... 小剂量阿司匹林加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枣庄市立医院(277102)胡屹伟吕祥龙我们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ASA)加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患者58例,疗效较满意。患者年龄14~52岁,病程2个月至25年。典型偏头痛13例,普通型偏头痛45例。另选同期偏头痛患者3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阿司匹林 西比灵 剂量
下载PDF
典型偏头痛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与脑血流速度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胡屹伟 徐丹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8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典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血小板聚集功能与脑血流速度的关系及其意义。材料与方法:本文对38例典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及40例对照组进行同步血小板聚集率和脑血流速度测定。结果:发现典型偏头痛患者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直... 目的:探讨典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血小板聚集功能与脑血流速度的关系及其意义。材料与方法:本文对38例典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及40例对照组进行同步血小板聚集率和脑血流速度测定。结果:发现典型偏头痛患者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程度与脑血流速度增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提示血小板聚集率的增高可能是导致偏头痛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索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指导预防和治疗偏头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血小板聚集功能 脑血流速度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兆科降纤酶治疗高粘血症的临床探讨
6
作者 胡屹伟 徐丽娟 牛广瑞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2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兆科降纤酶 血液流变学 血液粘度 血栓指数Q 高粘 山东省枣庄市 不良反应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血小板聚集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浆t-pA活性、D-二聚体含量变化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元业 王峰 +3 位作者 李林文 巩力 胡屹伟 郭洪志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 动态研究脑梗死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活性、D -二聚体 (D -D)含量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4 6例脑梗死患者发病 7天、14天、2 8天及 4 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t- pA活性及D -D水平 ,并进行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 目的 动态研究脑梗死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活性、D -二聚体 (D -D)含量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4 6例脑梗死患者发病 7天、14天、2 8天及 4 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t- pA活性及D -D水平 ,并进行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t-pA活性显著降低 ,D -D含量显著增加并随着病情改善而有所恢复 ,二者动态变化量愈大 ,病情改善程度愈明显。结论 血浆t -pA降低可能是脑梗死病因之一 ,D -D含量增高是血栓溶解标志 ,动态观察二者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T-PA D-二聚体
下载PDF
感觉性共济失调型慢性格林-巴利综合症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占轩 巩力 +1 位作者 胡屹伟 董会卿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感觉性共济失调型 CIDP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理。方法 总结 16例以深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的 CID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主要表现为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病程长 ,易缓解复发 ,脑脊液蛋白升高显著 ,病理改变同一般 C... 目的 探讨感觉性共济失调型 CIDP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理。方法 总结 16例以深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的 CID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主要表现为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病程长 ,易缓解复发 ,脑脊液蛋白升高显著 ,病理改变同一般 CIDP,糖皮质激素远期疗效好。结论 感觉性共济失调型 CIDP是 CIDP的一种特殊亚型 ,发病机理可能是免疫反应主要侵及脊髓背根的深感觉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DP 感觉性共济失调 G-B综合征
下载PDF
施普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磁共振波谱成像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韩立秀 张振华 +2 位作者 张鹏 张子宪 胡屹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施普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氢质子波谱(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评价施普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施普善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 目的观察施普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氢质子波谱(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评价施普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施普善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应用MRS在兴趣区上测量氮-乙酰天冬氨酸(NAA)与肌酸(Cr)比值(NAA/Cr)、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Cr)比值(Cho/Cr)及乳酸(Lac)与肌酸(Cr)比值(Lac/Cr),并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施普善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2组病人NAA/Cr较治疗前升高,但施普善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2组病人CHO/Cr及Lac/Cr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施普善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施普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普善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MRS)
下载PDF
脑血栓患者血浆t-PA活性、D-D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巩利 李林文 +2 位作者 胡屹伟 王元业 何占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5期30-31,共2页
为了探讨脑血栓患者的血液凝溶状态,我们观察了46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D-二聚体(D-D)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脑血栓组46例,... 为了探讨脑血栓患者的血液凝溶状态,我们观察了46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D-二聚体(D-D)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脑血栓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52~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T-PA D-D 活性 含量
下载PDF
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波谱成像评价急性脑梗死药物疗效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立秀 张振华 +2 位作者 张鹏 张子宪 胡屹伟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19期136-138,共3页
目的: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DWI)及氢质子波谱成像(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观察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的情况,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 目的: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DWI)及氢质子波谱成像(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观察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的情况,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及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MRS在兴趣区上测量氮-乙酰天冬氨酸(NAA)与肌酸(Cr)比值(NAA/Cr);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Cr)比值(Cho/Cr)及乳酸(Lac)与肌酸(Cr)比值(Lac/Cr),并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病人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病人NAA/Cr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病人CHO/Cr及Lac/Cr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以上结果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MRS联合DWI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脑蛋白水解物(施普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Cerebrolysin(施普善)
下载PDF
降纤酶治疗高粘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红博 张春燕 胡屹伟 《中国药师》 CAS 2001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高粘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高粘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用降纤酶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两组Fib、Q值和Hct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降纤酶是治疗高粘血症的一...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高粘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高粘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用降纤酶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两组Fib、Q值和Hct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降纤酶是治疗高粘血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纤酶 高粘滞血症 药物治疗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无症状脑梗死病人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林文 王峰 胡屹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40例SBI病人、40例脑梗死(CI)病人、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TNF-α含量。结果SBI组和CI组血清hs...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40例SBI病人、40例脑梗死(CI)病人、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TNF-α含量。结果SBI组和CI组血清hs-CRP(8.86mg/L±0.86mg/L、16.32mg/L±1.88mg/L)及TNF-α(1.92ng/mL±0.73ng/mL、2.56ng/mL±0.91ng/m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I组血清hs-CRP和TNF-α含量亦显著高于SBI组(P<0.05)。SBI组内,病灶数目多者的血清hs-CRP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病灶数目少者(P<0.05)。血压观测值越高,腔隙性梗死灶数目越多,未服降压药者较正规降压治疗者梗死灶数量明显增多。结论炎症过程参与了脑的小血管病变;hs-CRP、TNF-α水平与脑缺血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的小血管病变范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高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林文 胡屹伟 王元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42,共2页
对无症状脑梗死患者(SBI组)、脑梗死患者(CI组)、健康人群(对照组)的血清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SBI组和CI组血清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I组显著高于SBI组(P<0.05);SBI组内,病灶数目多者血清TNF-α显著高于病灶数目少者... 对无症状脑梗死患者(SBI组)、脑梗死患者(CI组)、健康人群(对照组)的血清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SBI组和CI组血清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I组显著高于SBI组(P<0.05);SBI组内,病灶数目多者血清TNF-α显著高于病灶数目少者(P<0.05);血压测定值越高,腔隙性梗死灶数目越多,未服降压药者较正规降压治疗者梗死灶数量明显增多。认为TNF-α与脑缺血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的小血管病变范围密切相关;对SBI患者应采取早期预防措施,高血压患者应尽早正规服用降压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血压
下载PDF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李林文 胡屹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2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BI)患者血清高敏CRP(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40例SBI患者(SBI组)、40例脑梗死(CI)患者(CI组)、4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结果SBI组和CI组...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BI)患者血清高敏CRP(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40例SBI患者(SBI组)、40例脑梗死(CI)患者(CI组)、4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结果SBI组和CI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I组的血清hs-CRP水平亦显著高于SBI组(P〈0.05)。36例合并高血压的SBI患者中,梗死灶2个以上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梗死灶1—2个者(|P〈0.05),且未服降压药者较多(14/19)。结论炎性反应过程参与了脑的小血管病变;hs-CRP水平与脑的小血管病变范围密切相关。未降压治疗的重度高血压更易引起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栓塞 C反应蛋白质 小血管病变 降压药
下载PDF
血浆BDNF、IL-6及IL-1β水平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冯磊 邵明阳 胡屹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亚组。另选择同... 目的探讨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亚组。另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人员32例为对照组。比较所有入组者血浆BDNF、IL-6、IL-1β水平差异;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与血浆BDNF、IL-6、IL-1β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浆BDN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6、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亚组血浆BDNF水平明显低于轻度亚组、中度亚组,IL-6、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亚组、中度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AMD总分与血浆BDNF、IL-6、IL-1β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血浆BDNF、IL-6、IL-1β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其水平与抑郁症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Β 相关性
下载PDF
重症脑梗死患者的TCD改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屹伟 李林文 +2 位作者 徐丽娟 朱思慧 张士亮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71-473,共3页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对重症脑梗死患者颅内压力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重症脑梗死合并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观察组)和53例无颅内压增高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分别于发病24h内、3d、7d进行TCD检测,并对观察组患者于脱水降颅压治疗前...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对重症脑梗死患者颅内压力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重症脑梗死合并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观察组)和53例无颅内压增高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分别于发病24h内、3d、7d进行TCD检测,并对观察组患者于脱水降颅压治疗前后进行TCD检测,观察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参数指标及频谱形态特征。结果观察组于发病初期(24h内)、3d、7d时Vm均显著增快,PI、RI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脱水治疗前Vm、PI、RI较脱水治疗后及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病变侧与病变对侧Vm、PI、RI差异有显著性(P<0.05)。TCD频谱形态在颅内压增高时呈现高阻力、高流速后低流速特点。结论TCD对重症脑梗死并颅内压增高具有特异性改变,是一种安全、无创、操作简便、重复性强、可靠而实用的监测颅内压的手段,同时TCD可用于了解脑血流的变化,以指导药物治疗,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重症脑梗死 颅内压
原文传递
重症脑梗死早期识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屹伟 李林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 研究重症脑梗死早期识别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53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非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对比以下指标:心房颤动等血管危险因素;意识障碍、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 目的 研究重症脑梗死早期识别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53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非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对比以下指标:心房颤动等血管危险因素;意识障碍、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等重要临床征象;24h内CT表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变化;CRP等主要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心房颤动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其意识障碍、眼球凝视、头痛呕吐、48h内病情进展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24h内CT责任病灶及异常征象发现率、TCD血流及频谱异常变化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RP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白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入院时NIHS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房颤动是重症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入院时NIHSS评分〉20分,或有意识障碍、眼球凝视、头痛呕吐、48h内病情进展者,提示重症脑梗死的可能性大;24h内CT、TCD即有改变,MMP-9、CRP含量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是早期识别重症脑梗死的重要手段和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识别 预后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术后缺血性脑血管病
19
作者 胡屹伟 耿益文 王建敏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6年第2期80-80,共1页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脑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我院自1980年至1994年共行此手术178例,术后6例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3.4%,现摘其中3例典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例1,男,17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入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脑缺血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林文 胡屹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符合条件的96例TIA患者,搜集临床资料及常规实验室指标如纤维蛋白原、凝血指标、血常规、血糖、血脂、肌酐等,进行纤维蛋白原与TIA后脑梗死发生... 目的动态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符合条件的96例TIA患者,搜集临床资料及常规实验室指标如纤维蛋白原、凝血指标、血常规、血糖、血脂、肌酐等,进行纤维蛋白原与TIA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96例患者中15例发生脑梗死,脑梗死发生率为15.63%;发生脑梗死患者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5±1.2)g/Lvs.(2.9±0.7)g/L,P=0.009];相关因素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与TIA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OR=0.632,P=0.011)。结论纤维蛋白原与TIA后脑梗死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是TIA发展至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升高可作为TIA近期卒中风险的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