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床特征及超声成像对子宫黏膜下肌瘤与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鉴别
1
作者 胡引男 祝茹 国萍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特征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与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鉴别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安庆市立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和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患者各45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参数... 目的:探讨临床特征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与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鉴别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安庆市立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和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患者各45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采用日立Ascendus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超声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与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组相比,子宫黏膜下肌瘤组贫血、痛经占比明显增高,宫内占位显著降低(P<0.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黏膜下肌瘤和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与病理诊断结果的κ值分别为0.762(P<0.05)和0.433(P<0.05);超声成像结果显示,与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组相比,子宫黏膜下肌瘤组低回声、回声均匀、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比例显著增高(P<0.05),子宫黏膜下肌瘤组血流分级Ⅱ-Ⅲ级显著增高(P<0.05),而血流阻力指数明显减小(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流分级和血流阻力指数预测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AUC分别为0.852(95%CI:0.765~0.921,P<0.001)为0.861(95%CI:0.776~0.932,P<0.001)。结论:与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患者相比,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贫血、痛经、宫内占位等临床症状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明显,可通过临床症状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甄别子宫黏膜下肌瘤与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 临床特征 超声成像
下载PDF
血清miR⁃152、miR⁃153和miR⁃203在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胡引男 祝茹 +1 位作者 吴秀秀 国萍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9期1654-1657,1662,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miR⁃152、miR⁃153和miR⁃203在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80例(CIN组),根据宫颈上皮内病变级别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n=48)和高度... 目的探究血清miR⁃152、miR⁃153和miR⁃203在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80例(CIN组),根据宫颈上皮内病变级别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n=48)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n=32)。另选取宫颈筛查正常、因子宫肌瘤入院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CIN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miR⁃152、miR⁃153和miR⁃203水平,采用多因素分析miR⁃152、miR⁃153和miR⁃203与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52、miR⁃153和miR⁃203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CIN组和对照组年龄、BMI、吸烟史、CEA、CA199、CA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血清miR⁃152、miR⁃153和miR⁃20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52(OR=0.271)、miR⁃153(OR=0.201)和miR⁃203(OR=0.164)是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miR⁃152、miR⁃153和miR⁃203诊断宫颈上皮内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755和0.792,miR⁃152、miR⁃153和miR⁃203的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80.55%/78.65%、72.12%/71.90%和76.93%/78.13%。LSIL组患者血清miR⁃152、miR⁃153和miR⁃203水平显著高于HSI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iR⁃152、miR⁃153和miR⁃203在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中呈异常表达,三者或可作为诊断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2 miR⁃153 miR⁃203 宫颈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内皮素-1促进CD133^+卵巢肿瘤干细胞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青 汪艳 +3 位作者 朱慧芬 张曦 胡引男 储芳芳 《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促进CD133+肿瘤干细胞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ET-1作用CD133+肿瘤干细胞48h后,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Northern blot检测VEGF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促进CD133+肿瘤干细胞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ET-1作用CD133+肿瘤干细胞48h后,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Northern blot检测VEGF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结果]在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下,经ET-1处理的细胞VEG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Q123+ET-1组细胞内VEGF mRNA量明显低于ET-1组(P<0.05);经ET-1处理后,细胞从缺氧转到正常条件下,细胞内HIF-1α稳定性增强。[结论]ET-1通过其受体A(ETAR)介导CD133+细胞的VEGF表达上调;降低HIF-1α被蛋白酶降解速度,稳定HIF-1α的表达,从而促进CD133+肿瘤干细胞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l33+ 肿瘤干细胞 血管生成 缺氧 内皮素1(ET-1) 缺氧诱导因子la(HIF-1a)
原文传递
12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LNSRH术与LRH术治疗的回顾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许冬娣 胡引男 李青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LNSRH)、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LRH)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安徽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LNSRH)、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LRH)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安徽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LRH组(62例)、LNSRH组(58例),比较围手术期指标、膀胱功能指标情况,随访统计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旁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RH组比较,LNSRH组患者术后10 d尿管拔除率较高,导尿管留置时间较短(P<0.05),尿潴留及总体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化疗、放疗率、5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D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SRH手术与LRH手术效果相当,与LRH手术相比,LNSRH手术可降低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 膀胱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