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LNG加注站智能选址方案设计
1
作者 沙琦皓 胡文娟 +1 位作者 江军 许家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为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大力推动交通清洁能源的使用,因此合理布局和建设LNG加注站就非常重要。基于交通车辆卫星定位数据的算法技术,运用机器学习模型和大数据架构等先进技术,实现对LNG加注站的智能识别,并对路段流量和LNG重卡加注行... 为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大力推动交通清洁能源的使用,因此合理布局和建设LNG加注站就非常重要。基于交通车辆卫星定位数据的算法技术,运用机器学习模型和大数据架构等先进技术,实现对LNG加注站的智能识别,并对路段流量和LNG重卡加注行为进行智能统计分析,搭建站点价值分析模型,进行LNG加注站的规划布局和建站选址。根据对交通大数据的分析,确定了全国6000余个LNG加注站的位置分布和其中的高价值站点,借助地图进行标注并打造加注站数据系统,大幅度提高了LNG加注站选址的科学性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交通大数据 数据算法 LNG加注站 布局选址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组学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文娟 宋彬 +1 位作者 谢晓利 申晋疆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3-86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原发肿瘤的多参数磁共振图像所构建的组学模型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磁共振资料。从T_(2)WI、DWI、多期T_(1)WI增强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原发肿瘤的多参数磁共振图像所构建的组学模型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磁共振资料。从T_(2)WI、DWI、多期T_(1)WI增强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按照7:3比例随机将129例患者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在训练集中采用最小冗余最大关联度(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组学特征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多参数磁共振组学模型术前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并在验证集中验证。结果:分别从T_(2)WI、DWI、多期T_(1)WI增强提取396个影像组学特征,经预处理及筛选最终获得18个最佳组学特征,根据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及相应权重系数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评分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训练组的AUC值为0.92,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8.9%,验证组的AUC值为0.80,敏感度为78.9%,特异度为77.8%。结论:基于多参数磁共振组学模型可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望成为一种术前无创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中国掐丝珐琅传统工艺的起源和演变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文娟 黎孟莉 廖琼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4期52-54,共3页
掐丝珐琅工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其以华丽而精美的造型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该文探讨掐丝珐琅工艺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变,解读元、明、清等朝代掐丝珐琅器的特点和掐丝珐琅工艺在不同时期的美学特征,为进一步传承与创新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工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其以华丽而精美的造型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该文探讨掐丝珐琅工艺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变,解读元、明、清等朝代掐丝珐琅器的特点和掐丝珐琅工艺在不同时期的美学特征,为进一步传承与创新掐丝珐琅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掐丝珐琅 景泰蓝 金属工艺
下载PDF
基于五次B样条插值的汽车轮毂打磨机器人协作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文娟 《微特电机》 2023年第2期61-67,共7页
为提高双臂协作机器人的控制精度,以双臂协作的汽车轮毂打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在采用D-H法对双臂协作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与正逆运动学求解的前提下,采用五次B样条插值法在笛卡尔空间中对机器人的协作进行轨迹规划。仿真结果表明,该控... 为提高双臂协作机器人的控制精度,以双臂协作的汽车轮毂打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在采用D-H法对双臂协作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与正逆运动学求解的前提下,采用五次B样条插值法在笛卡尔空间中对机器人的协作进行轨迹规划。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可实现双臂协作机器人的智能控制,且整个控制中机器人关节未出现碰撞和相互干涉的现象;相较于五次多项式插值、七次B样条插值的轨迹优化算法,在五次B样条插值算法的路径规划中,速度、角加速度、加速度规划的曲线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中加速度最大降低0.78%,说明通过五次B样条插值算法更能降低打磨机器人机械臂的惯性力,减少惯性的冲击,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臂协作机器人 智能控制 五次B样条曲线插值 D-H法 运动学模型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文娟 黎孟莉 《绿色包装》 2023年第6期28-31,共4页
伴随科学技术的提高与创新,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开始逐渐应用到教育领域,为学习者提供更加智慧、便利、快捷、多元的学习方式。为探索高校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从传统教学到智慧教学的模式转换路径,本文通过对传统包装设计课程教学... 伴随科学技术的提高与创新,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开始逐渐应用到教育领域,为学习者提供更加智慧、便利、快捷、多元的学习方式。为探索高校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从传统教学到智慧教学的模式转换路径,本文通过对传统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所存教学模式单一、学习体验不足、实践可操性低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包装设计课程中的现实教学意义。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实际教学要素对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包装设计课程进行设计与探索,并指出实际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希望为包装设计课程提供更高效的教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包装设计 教学设计
下载PDF
传统竹编工艺在空间思维训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胡文娟 孙志成 阮将军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5期92-96,共5页
中国传统竹编工艺历史悠久,但随着科技和设计理念的发展,传统竹编工艺需要不断融入创新理念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将传统竹编工艺引入高校课程教学是创新竹编工艺、培养传承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在空... 中国传统竹编工艺历史悠久,但随着科技和设计理念的发展,传统竹编工艺需要不断融入创新理念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将传统竹编工艺引入高校课程教学是创新竹编工艺、培养传承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在空间思维训练课程中引入竹编工艺的教学实践工作。课程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竹编工艺相结合,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竹编工艺的魅力,培养创新意识,自觉树立起保护、传承和弘扬竹文化和竹编工艺的责任心和自信心。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创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编工艺 竹文化 教学实践 空间思维训练 传承与发展 湖南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研究
7
作者 胡文娟 《办公室业务》 2023年第5期65-67,共3页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主体之一,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本文深入分析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抓好高校党外知识分...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主体之一,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本文深入分析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抓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外知识分子 思想政治引领 高校
下载PDF
“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8
作者 胡文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6期0038-0041,共4页
高校不断推进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路线,确保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将四史教育融入到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中来,表现出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 高校不断推进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路线,确保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将四史教育融入到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中来,表现出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历史观的正确与否。在实践中高校应当充分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借助于深化实施四史教育,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其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确保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能够高质量开展。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研究,提出了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教育 大学生 党的基本知识 实施策略
下载PDF
TLA与聚酯纤维复合改性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9
作者 胡文娟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为了改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耐久性,首先采用TLA与聚酯纤维进行复配设计,然后基于马歇尔、高温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两点弯曲与浸水APA等试验,针对TLA与聚酯纤维复合改性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 为了改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耐久性,首先采用TLA与聚酯纤维进行复配设计,然后基于马歇尔、高温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两点弯曲与浸水APA等试验,针对TLA与聚酯纤维复合改性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耐久性能展开综合考察。结果表明:单掺TLA或聚酯纤维均能改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及水稳定性,且TLA的各项性能改善效果相对较为明显;经复掺TLA与聚酯纤维改性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均得到显著的提升,可适用于我国北方严寒或南方高温湿热多雨等复杂气候地区的沥青路面建设之中;TLA能够有效提高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与疲劳寿命,合理复掺聚酯纤维后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均符合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规定及要求;采用合理比例的TLA与聚酯纤维进行复掺,可综合提升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TLA 路用性能 耐久性
下载PDF
从行动开始:在华企业低碳转型实践观察报告2023
10
作者 胡文娟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碳中和不是一个简单的外部性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化石能源替代和技术进步问题,而是对工业革命以来传统发展范式的颠覆性变革。在国际社会和国家的“指挥棒效应”下,一场席卷全球的零碳变革正在进行。我们观察到,企业做减碳的逻辑正在发生... 碳中和不是一个简单的外部性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化石能源替代和技术进步问题,而是对工业革命以来传统发展范式的颠覆性变革。在国际社会和国家的“指挥棒效应”下,一场席卷全球的零碳变革正在进行。我们观察到,企业做减碳的逻辑正在发生巨变——不只是责任、品牌形象,更是要抓住机遇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和低碳价值创造。本研究基于2020-2023年参与“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以下简称“金钥匙”)活动的在华企业减碳实践,尝试对这些行动进行归纳分析,呈现当前在华企业低碳转型的特点与行动路径,并且展示企业界在进入零碳时代所进行的勇敢的自我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替代 在华企业 金钥匙 自我革新 碳中和 低碳转型 外部性问题 行动路径
下载PDF
进入场景时代,可持续消费新场景该如何打造?
11
作者 胡文娟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4年第3期34-35,共2页
当前,创新已不再是简单地执着于新产品的研发,而是同时专注于洞察创新消费场景的可能。搭建可持续消费新场景,不仅可以找准切口,有效推动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同时也能更好满足日益高涨的可持续消费需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观... 当前,创新已不再是简单地执着于新产品的研发,而是同时专注于洞察创新消费场景的可能。搭建可持续消费新场景,不仅可以找准切口,有效推动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同时也能更好满足日益高涨的可持续消费需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观而消费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消费 社交需求 人类需求 马斯洛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新场景 五个层次
下载PDF
高职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12
作者 胡文娟 《汽车测试报告》 2023年第14期109-111,共3页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我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这让高职院校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几年,高职院校将汽车相关技术纳入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但是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提升高...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我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这让高职院校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几年,高职院校将汽车相关技术纳入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但是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提升高职院校汽车技术人才的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汽车领域的“金牌劳动者”,是当前的新任务,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并执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该文以高职汽车高技能人才需求现状为切入点,分析高职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职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为高职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汽车技术人才 高技能人才
下载PDF
油气站场储罐无组织VOCs源强核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玉洁 胡文娟 +3 位作者 王雨 付倩 牛生亮 高勇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
针对油气站场内储罐无组织VOCs排放难以定量核算的问题,以开路式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OP-FTIR)为基础,在大气扩散原理的基础上构建源强反演模型,利用乙烷气体释放实验确定现场采样的边界条件,通过对某原油储罐进行源强监测和计算,对比不... 针对油气站场内储罐无组织VOCs排放难以定量核算的问题,以开路式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OP-FTIR)为基础,在大气扩散原理的基础上构建源强反演模型,利用乙烷气体释放实验确定现场采样的边界条件,通过对某原油储罐进行源强监测和计算,对比不同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监测点与背景点的浓度差异较大,说明污染源主要来自储罐,储罐排放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显著;监测点中的乙烯浓度降低,乙烷和丁烷的浓度升高,说明监测点和背景点之间存在污染物上的明显差异;源强反演和EPA方法的源强计算结果分别为1.41、0.82 g/s,差异原因主要是EPA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条件具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 VOCS 源强核算 风速 大气稳定度 风向波动角 监测距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联合治疗早期临床研发中对于关键要素的审评考量
14
作者 仝昕 吕俊 +3 位作者 郝瑞敏 宋媛媛 胡文娟 杨志敏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联合治疗是抗肿瘤药物增加疗效和克服耐药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出现,不同作用机制和不同类型的药物联合越来越多。从单药扩展到联合用药,对于临床研究的关键要素,如用药人群、给药策略等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在临床研究... 联合治疗是抗肿瘤药物增加疗效和克服耐药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出现,不同作用机制和不同类型的药物联合越来越多。从单药扩展到联合用药,对于临床研究的关键要素,如用药人群、给药策略等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在临床研究早期阶段就应该思考如何进行探索,以提高关键注册研究的成功概率,也是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既往新药审评经验,阐述当下在早期临床研究时对于联合用药的关键问题或要点的综合考量,以供业界同仁研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联合治疗 给药剂量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一致性研究
15
作者 马少杰 毕颖薇 +3 位作者 胡文娟 时琰丽 韩颖 王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质谱法)检测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一致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民航总医院儿科健康体检的155名1~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留取血清,化学...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质谱法)检测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一致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民航总医院儿科健康体检的155名1~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留取血清,化学发光法直接测定25(OH)D含量,液相质谱法分别测定25(OH)D2含量和25(OH)D3含量,再求和得到25(OH)D含量。应用Passing-Bablock回归、组内相关系数(ICC)、Bland-Altman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用加权Kappa评价两种方法诊断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一致性。结果液相质谱法检测血清25(OH)D含量平均为(29.34±6.93)ng/mL,高于化学发光法[(27.74±8.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13,两个检测方法具有一致性。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值平均为1.6 ng/mL,95%CI:-6.2~9.4。化学发光法和液相质谱法呈线性相关,R 2=0.760,P<0.010,回归方程为Y=1.285X-9.813。化学发光法与液相质谱法的Passing-Bablock回归方程斜率为1.285(95%CI:1.177~1.406),截距为-9.813(95%CI:-13.256~6.623)。化学发光法判断维生素D营养水平与液相质谱法总体符合率为92.90%(144/155),加权Kappa=0.412,两者检测方法不一致可接受。结论化学发光法和液相质谱法评估健康儿童25(OH)D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可接受。在评价和监测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方法学间各自存在的差异,兼顾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胡文娟 黄巨恩 +1 位作者 李校堃 肖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odified aFGF,MaFGF)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MaF-GF1组(8μg.kg-1)和MaFGF2组(16μg.kg-1),每组8只。以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为模型... 目的探讨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odified aFGF,MaFGF)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MaF-GF1组(8μg.kg-1)和MaFGF2组(16μg.kg-1),每组8只。以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为模型,通过光、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MaFGF能明显减轻肾组织水肿、间质浸润以及肾小管扩张与破坏,电镜下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细胞器(微绒毛、线粒体、溶酶体等)损伤较轻或基本正常。结论MaFGF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肾功能衰竭 大鼠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多重用药病人潜在用药风险的分析和干预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文娟 黄瑾 +1 位作者 李璐奕 孙华君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多重用药病人潜在用药风险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同时口服≥5种药物的多重用药老年病人118例,以比尔斯(Beers)标准和老年人潜在不恰当处方筛选工具(STOPP)作为处方筛选和干预的标准,分析病人用药情况、存在潜在...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多重用药病人潜在用药风险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同时口服≥5种药物的多重用药老年病人118例,以比尔斯(Beers)标准和老年人潜在不恰当处方筛选工具(STOPP)作为处方筛选和干预的标准,分析病人用药情况、存在潜在用药风险的疾病分布及药物类别。药师通过出院教育、药师咨询门诊、药学查房等方式,对用药风险进行干预。结果:118例病人中,存在潜在用药风险者有50例(42.37%),存在与疾病相关的潜在用药风险的病人19例(16.10%),有药物潜在相互作用风险的31例(26.27%)。药学干预后,病人的用药品种数、药品数量、中草药及保健品的服用比例均下降,用药依从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有潜在用药风险的多重用药老年病人进行药学干预,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用药 用药风险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基于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管理系统的哮喘患儿药学规范化管理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胡文娟 曾娜 +3 位作者 孙华君 姜志虎 朱彦 李志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管理系统的药学规范化管理新模式对哮喘患儿的临床控制水平、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呼吸科门诊或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学龄前哮喘患儿。将所有患儿资料录... 目的:探讨基于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管理系统的药学规范化管理新模式对哮喘患儿的临床控制水平、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呼吸科门诊或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学龄前哮喘患儿。将所有患儿资料录入系统,对管理组患儿进行定期随访及药学干预,依据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及随访方案。结果:管理组和对照组1年后哮喘控制水平、转化率和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管理组的控制率达83. 33%,转化率达82. 50%。管理组和对照组1年内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和急诊就诊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管理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最高呼气流速百分比(PEF%)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管理组和对照组1年后家长知信行水平、患儿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基于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管理系统的药学规范化管理新模式对控制哮喘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未来风险及提高生命质量等的效果显著,可作为工作模式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分级管理 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管理系统 药学规范化管理 新模式
下载PDF
不同血瘀证亚型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胡文娟 赵凤达 +1 位作者 张秉韬 吴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11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与血瘀证关系及其在不同血瘀证亚型的变化特点。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六组,分别造模为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寒凝血瘀组、热毒血瘀组、外伤血瘀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与对...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与血瘀证关系及其在不同血瘀证亚型的变化特点。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六组,分别造模为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寒凝血瘀组、热毒血瘀组、外伤血瘀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与对照组血清中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CD62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的变化。结果造模前,各组血清CD62P、TNF-α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各血瘀证亚型组血清CD62P、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模型组血清CD62P、TNF-α水平与各自造模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气滞血瘀组CD62P明显高于其他亚型组,热毒血瘀组TNF-α明显高于其他亚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与血瘀证形成有关,血小板活化在气滞血瘀证更为突出,而炎症反应与热毒血瘀证更为密切,从而可从TNF-α、CD62P及动物实验等方面阐述血瘀证各亚型有明确的血瘀证共性,但又各具特性,其发病规律及病理表现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亚型 血小板活化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