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斌作品
1
作者 胡斌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8-138,共1页
下载PDF
胡斌作品精选
2
作者 胡斌 《声屏世界》 2020年第5期I0003-I0003,共1页
下载PDF
胡斌治疗脾胃病用药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潘红斌 胡斌 《浙江中医杂志》 2014年第1期5-6,共2页
胡斌主任中医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五十年,对治疗脾胃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今总结胡老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经验如下。
关键词 脾胃病 胡斌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从汉字演变溯源中国早期建筑材料观
4
作者 胡斌 陈梦瑾 陈蔚 《华中建筑》 2024年第3期5-10,共6页
建筑材料在早期建筑中的应用,源于古人对自然的认识、选择,建筑材料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也随着历史演替和技术进步而淘汰或演变。现在我们只能从历史古籍和早期建筑遗址中了解早期建筑材料使用的... 建筑材料在早期建筑中的应用,源于古人对自然的认识、选择,建筑材料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也随着历史演替和技术进步而淘汰或演变。现在我们只能从历史古籍和早期建筑遗址中了解早期建筑材料使用的信息。而中国早期建筑与汉字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因此从汉字演变可窥探早期建筑材料观和文化隐喻。通过总结表示早期建筑材料的相关汉字,梳理其演变过程,对各建筑材料的古籍记载和字形逐一分析,探讨早期建筑材料的产生、发展和使用过程,为早期建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补充早期建筑研究内容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汉字 早期建筑 演变
下载PDF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探索
5
作者 胡斌 占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5-128,共4页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必修课程,如何利用好体育课程阵地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就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尝试有益探索,以期实现体育课程与思政相融合。
关键词 大学 体育 课程思政
下载PDF
胡斌手绘空间作品
6
作者 胡斌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胡斌 手绘
原文传递
双碳时代下多源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陆强 谢文銮 +3 位作者 胡斌 刘吉 张镇西 李凯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共20页
生物质是唯一的可再生碳资源,具有来源广泛、储量丰富等显著优势,利用先进的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可获得多种高值燃料、化学品和碳基材料,进而实现对化石资源的部分替代,在新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前景。尽管生物质能源化... 生物质是唯一的可再生碳资源,具有来源广泛、储量丰富等显著优势,利用先进的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可获得多种高值燃料、化学品和碳基材料,进而实现对化石资源的部分替代,在新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前景。尽管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伴随社会与科技飞速进步,生物质的范畴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农林废弃物,而是涵盖了农林源、工业源和生活源等多种来源的有机废弃物。复杂组成结构和差异化热分解特性为生物质的高选择性和大规模转化带来严重阻碍,如何实现其高值资源化利用仍面临诸多挑战。论述了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发展现状,从多源生物质组成与热分解特性出发,针对热转化产物品质低和选择性差等问题,对比分析了当前选择性热解制备高值产物、热解重整制氢、新型气化等多种前沿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然而,要推动双碳时代下多源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仍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首先,规模化利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发高效的催化工艺与反应装备至关重要。通过突破催化剂效率瓶颈与循环再生技术,降低催化运行成本,同时研发新型热转化反应设备,优化传热与抗结焦性能,实现目标产物的定向富集,配合高效的原料收储运策略,从全流程提升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工业化生产经济性。其次,全组分转化是实现生物质高值利用的关键。通过深入研究生物质不同特征组分分解机理和协同转化机制,开发耦合多重预处理、定向热转化和精准分离冷凝等技术,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富含高值化学品的生物油、高品质可燃气和高性能炭材料,实现热解多联产综合利用,有效提高技术资源产出率。最后,多能互补也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将生物质与其他清洁能源与电力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生物质热分解产物的长周期化学储能特性,构建灵活的多能互补供应体系,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多维发展与经济效益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生物质 双碳 热化学转化 热解 气化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全程新辅助治疗模式
8
作者 周荻 周珺珺 +1 位作者 胡斌 陈海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目前公认的治疗模式为多学科综合治疗。标准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明显降低LARC的局部复发率,但不影响其远处转移发生率和总生存率,而全程新辅助治疗(TNT)通过提高化疗强度、延长放疗至手术的时间,从而提高肿瘤缓解率...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目前公认的治疗模式为多学科综合治疗。标准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明显降低LARC的局部复发率,但不影响其远处转移发生率和总生存率,而全程新辅助治疗(TNT)通过提高化疗强度、延长放疗至手术的时间,从而提高肿瘤缓解率,可明显改善无病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TNT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全身化疗完成度更高,能带来最大程度的肿瘤退缩,不但能改善远期生存,也能增加器官功能保留的机会。对于远处转移风险高或器官功能保留意愿强的LARC患者,TNT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模式。随着免疫治疗在TNT领域的应用,TNT模式不断拓展;同时,疗效预测标志物的探索将为个体化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全程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放化疗 无病生存 器官保留
下载PDF
拥堵收费下考虑船主心理期望成本的过坝策略研究
9
作者 高攀 刘顺 +1 位作者 赵旭 胡斌 《管理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7,共11页
本文针对内河航运中水利枢纽通航拥堵问题,在拥堵收费下引入心理期望成本,以探寻面向双过坝模式(通航建筑物过坝和翻坝转运)的优化策略。首先,应用非抢占式M/M/1排队系统,构建了以综合过坝成本为参考点的决策模型,提出了三种情形(无心... 本文针对内河航运中水利枢纽通航拥堵问题,在拥堵收费下引入心理期望成本,以探寻面向双过坝模式(通航建筑物过坝和翻坝转运)的优化策略。首先,应用非抢占式M/M/1排队系统,构建了以综合过坝成本为参考点的决策模型,提出了三种情形(无心理期望成本、通航建筑物过坝的心理期望成本、双过坝模式的心理期望成本)下的船舶过坝优化策略,并对比分析了通航建筑物过坝比率、船舶平均等待时间和过坝系统总成本;然后,引入对翻坝转运的补贴策略,通过调整心理期望成本水平,来影响船舶过坝策略选择;最后,以三峡工程为例,验证了上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拥堵收费下,考虑船主心理期望成本,可以促进过坝方式的转移,降低船舶过坝平均等待时间,且双过坝模式中均考虑该因素更有利于提升通航效率;同时,实施翻坝转运补贴策略,能充分发挥心理期望成本的调节作用,从而有效缓解水利枢纽通航拥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心理期望成本 排队论 过坝策略 拥堵收费
下载PDF
微小RNA-30a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对主动脉夹层大鼠的影响
10
作者 吴跃武 胡斌 +2 位作者 过小冬 付琴 邹志佳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22-228,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30a调控MAPK通路对主动脉夹层大鼠模型夹层形成、炎性因子及血管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50只,建立主动脉夹层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NC组、miR-30a组、miR-30a抑制剂组,各组10只。组织病...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30a调控MAPK通路对主动脉夹层大鼠模型夹层形成、炎性因子及血管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50只,建立主动脉夹层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NC组、miR-30a组、miR-30a抑制剂组,各组10只。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组织变化、主动脉中膜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变化;采用PCR、尾动脉压力计、ELISA法对各组miR-30a表达、干预前后收缩压情况、血清炎性因子表达进行检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6、MMP-2蛋白表达以及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MiR-30a抑制剂组血管壁撕裂程度和内动脉壁排列紊乱有所改善;miR-30a抑制剂组改善血管重构;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iR-30a表达较高,与miR-NC组相比,miR-30a组、miR-30a抑制剂组表达较低,P<0.05;干预前,各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收缩压较高,与miR-NC组相比,miR-30a组表达较高,miR-30a抑制剂组表达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6、IL-1β表达较高,与miR-NC组相比,miR-30a组表达较高,miR-30a抑制剂组表达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MP-6、MMP-2、Ras、Raf、P38 MAPK及ERK1/2蛋白表达较高,与miR-NC组相比,miR-30a组表达较高,miR-30a抑制剂组表达较低,P<0.05。结论MiR-30a参与主动脉夹层的形成、炎症反应、调控主动脉夹层血管重构,可能是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0a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主动脉夹层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原文传递
新时代深化医教协同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师德建设探索
11
作者 马巧琳 王心草 +3 位作者 胡斌 崔家禾 吕雁 田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5期165-168,共4页
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基层教学组织直接决定教学质量优劣。新时代深化医教协同背景下,针对以往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中医药院校的特性问题,以“医+教”双师为主体,找准关键点,认清根源、... 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基层教学组织直接决定教学质量优劣。新时代深化医教协同背景下,针对以往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中医药院校的特性问题,以“医+教”双师为主体,找准关键点,认清根源、理清逻辑,切实开展师德建设。强化“医教合一”观念、开展有专业特色的双师型师德建设、内外共建促落实、建立重视实践性的师德评价体系、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认识中医学教育的精英属性、践行终身学习观念等是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医教协同 医学教育 基层教学组织 师德建设
下载PDF
胡斌作品
12
作者 胡斌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洗浴中心
原文传递
岷江干旱河谷土石混合边坡不同种植处理下乡土植被的生态效益
13
作者 马少伟 胡慧 +5 位作者 包维楷 王子龙 杨雨 胡斌 黄龙 李芳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7-1661,共15页
岷江干旱河谷生态环境脆弱,植被恢复困难,大规模的公路建设极易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筛选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对干旱地区道路边坡的乡土植被恢复重建和生态功能提升尤为重要。以岷江干旱河谷极端退化的土石混合的道路边坡为案例,选... 岷江干旱河谷生态环境脆弱,植被恢复困难,大规模的公路建设极易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筛选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对干旱地区道路边坡的乡土植被恢复重建和生态功能提升尤为重要。以岷江干旱河谷极端退化的土石混合的道路边坡为案例,选取乡土灌木和草本植物构建植物群落,进行裸地播种、播种后覆盖纤维毯和添加腐殖土后播种并地表覆盖纤维毯3种不同的种植处理,揭示了不同处理下群落结构、土壤改良以及水土保持效益的差异。发现,乡土灌草群落是干旱河谷适宜的道路边坡植被恢复模式,种植后第3年群落特征趋近于岷江干旱河谷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多年生灌草植被。纤维毯覆盖+覆土处理在促进植物生长和群落构建,水土流失防治上效果最好,群落总盖度为74%,群落总生物量为506.35 g/m^(2);生长季内,与自然恢复相比小区径流量减少了87.8%,泥沙流失量降低了92.1%。土壤改良效应在3种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但是与自然恢复样地相比,各处理均提升了边坡0-20 cm土层土壤养分。不同种植处理下植物群落结构差异是影响干旱河谷土石混合的道路边坡水土流失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道路边坡 群落模式 植被恢复 乡土物种 水土保持
下载PDF
农田退水中氮磷与吡虫啉的光催化水循环协同净化试验研究
14
作者 胡诗瑶 王沛芳 +3 位作者 胡斌 饶磊 李丹丹 袁秋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2,共8页
为探究光催化和水循环协同净化氮磷和吡虫啉污染的效果,设计了空白对照、水循环和光催化水循环3组生态浮床系统、6个处理组对2种模拟农田退水(氮磷退水、氮磷和吡虫啉复合污染退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体循环能增强浮床系... 为探究光催化和水循环协同净化氮磷和吡虫啉污染的效果,设计了空白对照、水循环和光催化水循环3组生态浮床系统、6个处理组对2种模拟农田退水(氮磷退水、氮磷和吡虫啉复合污染退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体循环能增强浮床系统对氮的去除效果,7 d后氮磷退水的水循环浮床水体中氨氮和硝氮去除率较空白对照浮床分别提升了5.5%和27.1%;增加光催化的净化技术可加快氨氮硝化,氮磷退水的光催化水循环浮床水体中氨氮和硝氮去除率较空白对照浮床分别提升了26.2%和20.3%;吡虫啉会影响水循环浮床系统对氮磷的净化效果,TiO_(2)光催化复合陶粒对吡虫啉有良好的氧化降解效果,同时对氮磷和吡虫啉复合污染有显著净化效果;氮磷和吡虫啉复合污染退水的光催化水循环浮床降解了58.2%的吡虫啉,水体中氨氮、硝氮和磷酸盐去除率较未添加吡虫啉的水循环浮床分别提升了72.4%、15.0%和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退水 氮磷 吡虫啉 生态浮床 光催化
下载PDF
农田退水生态削减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潇 王沛芳 +1 位作者 胡斌 陆卞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1-686,共6页
针对农田退水产生的来源和农田退水污染的特点,综述可选用治理农田退水的国内外源头管控措施及生态净化技术的应用场景。经过多年发展应用,源头管控措施可以在源头削减退水量及退水污染负荷,是控制退水的关键策略。生态处理技术因其生... 针对农田退水产生的来源和农田退水污染的特点,综述可选用治理农田退水的国内外源头管控措施及生态净化技术的应用场景。经过多年发展应用,源头管控措施可以在源头削减退水量及退水污染负荷,是控制退水的关键策略。生态处理技术因其生态效益、建设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农村地区可选的最佳退水处理方法。对现有面源污染治理模式进行总结,提供一种农田退水生态逐级截留净化的治理思路,对农田退水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为农田退水未来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田退水 生态处理技术 截留净化 治理思路
下载PDF
基于L_(1/2)正则化的抛物线Radon变换多次波压制方法
16
作者 吴秋莹 胡斌 +1 位作者 刘财 高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336,共14页
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多次波的存在会对地震数据成像和地震资料解释带来影响,如何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干扰是地震勘探中的重要问题。抛物线Radon变换因其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次波压制中,但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时,炮检距的有限性会导致变... 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多次波的存在会对地震数据成像和地震资料解释带来影响,如何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干扰是地震勘探中的重要问题。抛物线Radon变换因其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次波压制中,但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时,炮检距的有限性会导致变换域中的能量扩散,产生假象,使多次波压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_(1/2)正则化的稀疏反演高分辨抛物线Radon变换,并应用广义迭代收缩算法(generalized iterated shrinkage algorithm,GISA)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L_(1/2)正则化有很强的稀疏约束能力,能提高解的稀疏度,改进信噪分离的效果。与最小二乘反演和基于L_(1)正则化的稀疏反演相比,基于L_(1/2)正则化的稀疏反演高分辨抛物线Radon变换能更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并确保了重构数据与原始数据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压制 高分辨率抛物线Radon变换 L_(1/2)正则化
下载PDF
基于Fuzzy-PID的棉花打顶升降装置设计与试验
17
作者 薛星星 胡斌 +1 位作者 贾首星 王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59,共7页
为解决棉花打顶机作业过程中由于仿形时与刀盘移动滞后、定位精准度低,导致的棉花漏打、过打及伤苗的问题,基于模糊控制技术对棉花打顶装置高度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以3MDZF-6棉花打顶机升降系统为分析对象,确定了刀盘在升降过程中的定位... 为解决棉花打顶机作业过程中由于仿形时与刀盘移动滞后、定位精准度低,导致的棉花漏打、过打及伤苗的问题,基于模糊控制技术对棉花打顶装置高度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以3MDZF-6棉花打顶机升降系统为分析对象,确定了刀盘在升降过程中的定位精度要求。以液压阀-液压缸为对象,在AMESim中建立打顶升降装置的控制模型,并将其导入到MatLab中,设计相应的模糊规则和模糊控制器,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从超调量和响应时间两方面验证了PID和模糊PID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PID参数分别为100800、500、30时,输入信号达到稳态的响应时间为0.55s;模糊PID控制下输入信号达到稳态的响应时间为0.31s。经过对比分析固定参数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在不同扰动下的控制效果,发现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超调量为0.84%,输入信号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为0.39s,小于固定参数PID的0.64s。该方法实现了打顶升降装置的位移控制,提高了刀盘的定位精度及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可为棉田环境下的棉花打顶升降装置的精确控制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打顶机 升降装置 高度控制 模糊PID 仿真研究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积分的软弱夹层蠕变损伤模型研究
18
作者 曹建军 胡斌 +1 位作者 王泽祺 李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4-464,476,共12页
软弱夹层作为边坡的“薄弱环节”,时刻威胁着边坡的稳定性。以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存在的二叠系炭质泥页岩软弱夹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软弱夹层蠕变特性的研究,在常规剪切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分级剪切蠕变试验,系统分析了软弱夹层的剪切变形规... 软弱夹层作为边坡的“薄弱环节”,时刻威胁着边坡的稳定性。以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存在的二叠系炭质泥页岩软弱夹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软弱夹层蠕变特性的研究,在常规剪切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分级剪切蠕变试验,系统分析了软弱夹层的剪切变形规律,并采用稳态蠕变速率法确定了软弱夹层的长期强度。基于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积分理论及统计损伤理论对传统西原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结合软弱夹层剪切蠕变试验曲线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以完整地描述软弱夹层蠕变的3个阶段;蠕变曲线的变化由微分阶次γ、形状参数m及比例参数F0共同控制;m反映软弱夹层的脆性特征,F0则表征软弱夹层的物理力学强度。该研究结果可为含软弱夹层边坡的防灾监控与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夹层 分数阶积分 蠕变模型 参数辨识 敏感性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TDLAS技术气体浓度测量的温度修正方法
19
作者 王婷 韩志洋 +2 位作者 俞跃 王文琴 胡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3,共6页
精确检测气体浓度在大气环境保护、工业生产控制、废气排放监测等领域有着迫切需求。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是实现气体浓度精确检测的重要方法,然而温度变化却为浓度精确测量带来较大误差,因而对检测结果进行温度修正是... 精确检测气体浓度在大气环境保护、工业生产控制、废气排放监测等领域有着迫切需求。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是实现气体浓度精确检测的重要方法,然而温度变化却为浓度精确测量带来较大误差,因而对检测结果进行温度修正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理论角度出发,阐述了TDLAS技术检测气体浓度的温度影响机理,重点分析并归纳了基于TDLAS技术的气体浓度测量的温度影响修正方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AS 直接吸收 波长调制 浓度测量 温度修正
下载PDF
CoO_(x)引入Pd/HAC催化剂增强乙炔双羰化反应活性
20
作者 郭贤哲 王东伟 +3 位作者 张晓慧 马占伟 苟发荣 胡斌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I0001,共7页
使用[Pd_(2)(μ-CO)_(2)Cl_(4)]_(2)−原位生成Pd纳米粒子和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oO_(x)-Pd/HAC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在乙炔二羰基化反应中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3%Co-Pd/HAC催化剂在乙炔二羰基化反应中具有最佳活性(乙炔转化率75.4%,... 使用[Pd_(2)(μ-CO)_(2)Cl_(4)]_(2)−原位生成Pd纳米粒子和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oO_(x)-Pd/HAC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在乙炔二羰基化反应中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3%Co-Pd/HAC催化剂在乙炔二羰基化反应中具有最佳活性(乙炔转化率75.4%,马来酸二甲酯选择性86.2%).采用X射线衍射(XRD)、氢温度程序还原(H2-TPR)、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适量金属钴氧化物的加入可以驱动钯纳米颗粒表面的电子迁移,产生更多的高价钯物种,增强CO的吸附能力,驱动羰基化反应步骤Pd^(δ+)↔Pd^(0)循环过程,从而提高乙炔双羰基化反应活性.经过7个循环实验,Co-Pd/HAC催化剂有微弱失活现象,但对丁烯二酸二甲酯的选择性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双羰化 多相催化 钯碳 马来酸二甲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