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美沙坦酯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时机选择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胡柏琦 马骏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1期1610-1613,共4页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对急性非心源性脑卒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不同降压时机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1月未溶栓与取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0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在出院后第3个月进行随访。...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对急性非心源性脑卒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不同降压时机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1月未溶栓与取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0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在出院后第3个月进行随访。将患者分为A组(急性脑卒中发病72 h内开始使用奥美沙坦酯降压)、B组(急性脑卒中发病72 h后开始使用奥美沙坦酯降压)、C组(住院期间未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并根据脑卒中类型及基线血压水平进行亚组分析。比较各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mRS)及不良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法分析预后相关不良因素。结果A组mRS评分改变量和B组mRS评分改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mRS评分改变量更大。以脑卒中类型进行亚组分析,三组3个月后NHISS评分、mRS评分、NIHSS评分改变量及mRS评分改变量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基线血压水平进行亚组分析,在收缩压≥170 mmHg组中,<72 h启动降压治疗与未降压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72 h启动降压可使3个月后mRS评分改变值更显著。多因素分析显示降压时机、入院NIHSS评分、入院mRS评分、出院NIHSS评分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1)>72 h启动降压可能比早期降压会导致更好的预后。(2)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中,不同降压时机对预后无明显影响。(3)当脑卒中患者入院时收缩压≥170 mmHg,在发病72 h内使用奥美沙坦酯积极控制收缩压可能会改善预后。(4)出院NIHSS评分越高,3个月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高血压 奥美沙坦酯 降压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