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乱发”与“美髢”:唐代东北亚对头发的认知与利用
1
作者 胡梧挺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55-71,共17页
唐宋典籍中记载了新罗、渤海国向中原王朝进贡头发的情况,而对于这些头发的作用,学界一般认为是作为药物使用。通过梳理先秦至唐宋时期中原王朝对头发药用价值的认知,以及对假发的认知与利用,揭示出“蛮夷”之“美发”是中原王朝假发的... 唐宋典籍中记载了新罗、渤海国向中原王朝进贡头发的情况,而对于这些头发的作用,学界一般认为是作为药物使用。通过梳理先秦至唐宋时期中原王朝对头发药用价值的认知,以及对假发的认知与利用,揭示出“蛮夷”之“美发”是中原王朝假发的重要来源。通过史料的对比与分析,可知新罗人的头发正符合“长美”这一标准。同时,对朝鲜半岛史料的分析还表明,渤海国所贡头发可能来自迁入其治下的黑水靺鞨,而黑水靺鞨可能亦具有“美发”之俗。因此,新罗、渤海国的贡发应皆为假发或制作假发的原材料,而不是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东北亚 头发 新罗 渤海国
下载PDF
“土地极寒,不宜水田”:日本遣渤海使眼中的渤海国风土与疾病
2
作者 胡梧挺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148-155,共8页
在古代东亚医疗观念中,特定地域的“风土”(自然地理与风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致病因素。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古代日本对渤海国的风土与疾病都形成了独特的认识。通过对日本史料记载的永忠通信以及遣渤海使所配备药剂清单的梳理与分析可... 在古代东亚医疗观念中,特定地域的“风土”(自然地理与风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致病因素。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古代日本对渤海国的风土与疾病都形成了独特的认识。通过对日本史料记载的永忠通信以及遣渤海使所配备药剂清单的梳理与分析可见,入唐学问僧永忠根据亲身见闻在其通信中提到的“土地极寒,不宜水田”是当时日本人对渤海国风土的基本认识,而因“不伏水土”所造成的呕吐下痢、瘟疫毒气及疮肿等则被认为是日本遣渤海使团在渤海国最易罹患的疾病。其中,又以霍乱与瘟疫最为突出,甚至被日本人视为渤海国的“风土病”。在当时的日本人看来,渤海国与日本在“风土”上的显著差异,加剧了遣渤海使团罹患霍乱与瘟疫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遣渤海使 渤海国 风土 疾病
下载PDF
鬼神、疾病与环境:唐代厕神传说的另类解读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梧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8-151,共4页
盛行于中古时期的"厕神"传说故事,在唐代呈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另类"面貌,"厕神"成了时人观念中死亡与疾病的象征。这种观念的发展变化源于唐人对厕所、鬼神、疾病三者本身及其相互关系的特殊认识。
关键词 厕神 厕所 鬼神 疾病
下载PDF
“含生草”与“靺羯”:渤海国相关史料的讨论 被引量:6
4
作者 胡梧挺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8,共5页
"含生草"是一种原产于渤海国的药物,其功效首次被录入《本草拾遗》时,作者陈藏器直接利用了渤海国对该药物的认识。关于"含生草"的记载,既为渤海国初称"靺羯国"的学术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又反映出渤... "含生草"是一种原产于渤海国的药物,其功效首次被录入《本草拾遗》时,作者陈藏器直接利用了渤海国对该药物的认识。关于"含生草"的记载,既为渤海国初称"靺羯国"的学术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又反映出渤、唐医药交流中渤海医药学对唐朝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生草 靺羯 渤海国
下载PDF
金疮与酪:后唐庄宗李存勖之死的医疗史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梧挺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6期155-158,共4页
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死因,由于史籍记载的不同而不甚清晰。从医疗史的角度,通过对中古医籍中关于金疮的记载以及史籍中金疮致死事例的梳理,可知李存勖之死主要是由当时难以处理的箭伤引起的流血过多所致。而《新五代史》所记载的刘皇后所进... 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死因,由于史籍记载的不同而不甚清晰。从医疗史的角度,通过对中古医籍中关于金疮的记载以及史籍中金疮致死事例的梳理,可知李存勖之死主要是由当时难以处理的箭伤引起的流血过多所致。而《新五代史》所记载的刘皇后所进之"飱酪",与《资治通鉴》所说的"酪"实为一物,即北方游牧民族经常饮用的一种乳制饮料;由于酪属于流食,而根据中古医籍记载,流食对金疮伤者危害极大,所以刘皇后所进的酪实际上加速了李存勖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疮 后唐庄宗李存勖 医疗史
下载PDF
含生草考:唐代阿拉伯药物的东传与渤海国的中继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梧挺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2期113-126,共14页
含生草作为一种治疗难产的药物,其产地被唐代本草典籍《本草拾遗》记载为"靺羯国"。通过对国外相关记载与研究的梳理与分析,可知含生草的实际产地是阿拉伯帝国境内的西亚、北非地区。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揭示了中亚粟特人与东... 含生草作为一种治疗难产的药物,其产地被唐代本草典籍《本草拾遗》记载为"靺羯国"。通过对国外相关记载与研究的梳理与分析,可知含生草的实际产地是阿拉伯帝国境内的西亚、北非地区。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揭示了中亚粟特人与东北亚地区有直接接触的历史事实。根据对国内外中亚—东北亚国际交通线路的相关研究的比较,以及对《日本书纪》中相关史料记载的深入解读和对唐代北疆东西交通路线相关考证的梳理,可知含生草是由中亚粟特商人携带,经横贯中国北方草原地带的"草原丝绸之路",与中原地区"擦肩而过",而最终传入渤海国;再从渤海国向中原地区传播。渤海国在唐代阿拉伯药物东传中原的过程中起到了中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阿拉伯 渤海国 药材交流 含生草
下载PDF
李白《东海有勇妇》诗所记复仇事考实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梧挺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3-75,共3页
唐代的复仇现象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风习。李白的《东海有勇妇》一诗就记载了发生于当时的一起妻子为夫复仇的事件。通过对该诗写作时间、所记事实发生时间以及事发地点等方面的推测,发现诗中所记的事件既可以与史籍所载的同类复仇事件... 唐代的复仇现象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风习。李白的《东海有勇妇》一诗就记载了发生于当时的一起妻子为夫复仇的事件。通过对该诗写作时间、所记事实发生时间以及事发地点等方面的推测,发现诗中所记的事件既可以与史籍所载的同类复仇事件相印证,而更见出其真实性,又能够反映出隋唐时期民间尚武风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有勇妇》 复仇 唐代关东地区 尚武风气
下载PDF
唐宋时期对小儿啼哭的认识与止啼之术
8
作者 胡梧挺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0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唐宋时期,人们对小儿啼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认识,既将之视为与小儿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又把它看做小儿某种诉求未被满足的表现。成人为了避免小儿啼哭对日常生活秩序造成过多干扰,采取了满足、恐吓及医疗等手段,以求儿童止啼。啼哭成了... 唐宋时期,人们对小儿啼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认识,既将之视为与小儿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又把它看做小儿某种诉求未被满足的表现。成人为了避免小儿啼哭对日常生活秩序造成过多干扰,采取了满足、恐吓及医疗等手段,以求儿童止啼。啼哭成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互动的一个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小儿啼哭 止啼之术
下载PDF
明洪武、永乐时期辽东军屯对黑龙江地区开发的影响
9
作者 战继发 胡梧挺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年第6期160-165,共6页
明代曾在辽东设置军屯,洪武、永乐年间为其极盛时期。洪武、永乐年间的辽东军屯,既解决了明辽东驻军的军粮补给问题,节省了"海运饷辽"的成本,也为明代巩固东北边疆与经略辽东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辽东军屯还为明初经略黑龙... 明代曾在辽东设置军屯,洪武、永乐年间为其极盛时期。洪武、永乐年间的辽东军屯,既解决了明辽东驻军的军粮补给问题,节省了"海运饷辽"的成本,也为明代巩固东北边疆与经略辽东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辽东军屯还为明初经略黑龙江地区、设置奴儿干都司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员保障,对明代东北女真等民族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黑龙江地区的开发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洪武、永乐时期 辽东军屯 黑龙江地区
下载PDF
“南海之昆布”:唐代东亚昆布的产地、传播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梧挺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4-125,共12页
昆布是一种可食用的海藻,其药性及功效很早即被典籍所记录。由于历代医家所见昆布之基原植物有所差异,导致诸本草典籍关于昆布的形态和产地记载有所不同。通过与朝鲜半岛及日本相关典籍记载的昆布相比较,可以确定唐代昆布的基原植物应... 昆布是一种可食用的海藻,其药性及功效很早即被典籍所记录。由于历代医家所见昆布之基原植物有所差异,导致诸本草典籍关于昆布的形态和产地记载有所不同。通过与朝鲜半岛及日本相关典籍记载的昆布相比较,可以确定唐代昆布的基原植物应为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通过对中日韩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推测唐代东亚昆布主要分布于渤海国南海府、龙原府、安边府,新罗良州东莱郡,日本陆奥国等沿海地域。唐代东亚昆布主要由新罗和渤海国流向唐朝,而日本的昆布却并未流向唐朝。昆布在唐代东亚各国的应用略有不同:在唐朝主要用作药材;在新罗和日本主要作为食品,也兼做药材;在渤海国则被视为珍贵食品,同时渤海人也已了解其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布 唐代 东亚 地理分布 传播与应用
原文传递
渤海国道地药材与东亚医药交流——以渤海人参为中心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梧挺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7,107,共8页
渤海人参在渤海国内的分布以五京地区为主,长白山区与朝鲜半岛北部两大人参原产地均位于渤海国境内。随着中原医家对人参产地、品质的认识变迁以及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变动,渤海人参作为一种道地药材逐渐为唐五代以来中原医家所认识... 渤海人参在渤海国内的分布以五京地区为主,长白山区与朝鲜半岛北部两大人参原产地均位于渤海国境内。随着中原医家对人参产地、品质的认识变迁以及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变动,渤海人参作为一种道地药材逐渐为唐五代以来中原医家所认识,并为本草典籍所收录,后又随着渤海国的灭亡及契丹的崛起而销声匿迹。渤海人参又向东输入日本,对日本医学、宫廷医疗活动及医药救助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道地药材 人参 医药交流
原文传递
关于北宋版《通典》所见之“靺羯”——对“靺羯”一词的文献学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梧挺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共6页
通过将中华书局校点本《通典》中对"靺鞨"的记载与北宋版《通典》进行对比,并结合《集韵》的记载,作者认为"靺鞨"在《通典》等唐代文献中主要写作"靺鞨",其读音很可能是"wa jie",而"靺鞨&... 通过将中华书局校点本《通典》中对"靺鞨"的记载与北宋版《通典》进行对比,并结合《集韵》的记载,作者认为"靺鞨"在《通典》等唐代文献中主要写作"靺鞨",其读音很可能是"wa jie",而"靺鞨"则由于《太平御览》对"靺鞨"读音的误注,以讹传讹并最终取而代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琳羯 北宋版《通典》 靺羯
原文传递
渤海“振(震)国”名号新探——以唐朝册封周边民族爵号类型为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梧挺 《东北史地》 2014年第6期29-37,共9页
关于渤海"振(震)国"名号的含义,国内外学界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在评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唐朝册封周边民族爵号类型的分析,认为"振(震)国"并非国号,而是王号,其含义是"扬国家之威,救国家之急",而... 关于渤海"振(震)国"名号的含义,国内外学界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在评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唐朝册封周边民族爵号类型的分析,认为"振(震)国"并非国号,而是王号,其含义是"扬国家之威,救国家之急",而这里所说的"国家"是指"大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振(震)国 唐代 周边民族 爵号
原文传递
“大鱼骨”与“如意珠”:唐代东亚的鲸认知与鲸制品利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梧挺 《唐史论丛》 2021年第2期111-130,共20页
一、问题缘起:"鲸鲵"与"鲸鲵鱼睛"据《册府元龟·外臣部》记载:"(开元七年)八月,大拂涅靺鞨遣使献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1]《新唐书·黑水靺鞨传》亦载:"拂涅,亦称大拂涅,开元、... 一、问题缘起:"鲸鲵"与"鲸鲵鱼睛"据《册府元龟·外臣部》记载:"(开元七年)八月,大拂涅靺鞨遣使献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1]《新唐书·黑水靺鞨传》亦载:"拂涅,亦称大拂涅,开元、天宝间八来,献鲸睛、貂鼠、白兔皮。"[2]据此可知,靺鞨拂涅部曾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向唐朝进贡,而在其开元七年(719)八月的贡品名目中,赫然出现了"鲸鲵鱼睛",该贡物在《新唐书·黑水靺鞨传》中被称为"鲸睛"。这里所谓"鲸鲵",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左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霍次克海 日本海 《乌布西奔妈妈》 拂涅部 鲸须板 大珍珠
原文传递
汉唐时期“海东”地理含义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梧挺 《东北史地》 2013年第6期5-10,共6页
"海东"一词在汉唐文献中的地理含义有着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指称朝鲜半岛北部与辽东地区,到后来的泛称渤海以东地区。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中原地区的海上交通线的开辟与发展以及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政权之间的势力消长。
关键词 汉唐时期海东朝鲜半岛海上交通
原文传递
东亚视野下的渤海国医政与医师——以东亚相关史料比较为核心
16
作者 胡梧挺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100,共11页
关于渤海国医师的唯一文献记载见于日本史籍《类聚三代格》,而通过钩稽唐、日本及新罗等东亚地区相关史料进行比较,可以对渤海国的医政制度及医师情况做出如下推测:渤海国医师隶属于太常寺下辖的类似于太医署的机构;渤海国仿效唐朝建立... 关于渤海国医师的唯一文献记载见于日本史籍《类聚三代格》,而通过钩稽唐、日本及新罗等东亚地区相关史料进行比较,可以对渤海国的医政制度及医师情况做出如下推测:渤海国医师隶属于太常寺下辖的类似于太医署的机构;渤海国仿效唐朝建立了医学教育和管理体系;中原医籍已传入渤海国并成为医学主流;渤海国遣日使团中的医师主要作用是治疗患病的使团成员,而由于医师数量、医学水平等限制,医师没有成为渤海国遣日使团中的常设职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政 医师 渤海国 东亚
原文传递
唐代东亚麝香的产地及其流向——以渤海国与东亚麝香交流为中心
17
作者 胡梧挺 《唐史论丛》 CSSCI 2018年第2期199-218,共20页
药材是一种具有特定产地和疗效的特殊资源,因此,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世界,药材常常作为一种贸易品流通于各地区间。就唐代东亚地区而言,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各国间就存在药材交流,而渤海国由于地处东北亚交通线的核心地带,又与唐、日本... 药材是一种具有特定产地和疗效的特殊资源,因此,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世界,药材常常作为一种贸易品流通于各地区间。就唐代东亚地区而言,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各国间就存在药材交流,而渤海国由于地处东北亚交通线的核心地带,又与唐、日本等长期交往,因此,在当时东亚药材的流通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其与唐及日本的药材交流也见于中日史籍的记载。遗憾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唐六典》 《新唐书》 《通典》 杨成规 《元和郡县图志》
原文传递
论题:上古生态环境史研究与传世文献的利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利华 胡梧挺 +8 位作者 李荣华 朱宇强 阎廷亮 杨卓轩 赵九洲 连雯 张欣 陈鑫 王志国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7年第5期29-35,共7页
王利华教授:本课程是我给“中国生态环境史”方向研究生开设的第一门专业课,课名叫做“古代生态环境史资料整理与研究”。之所以首先要给大家讲史料课,当然是因为熟悉史料是做好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关键。史料之于史家,犹如食料之于厨... 王利华教授:本课程是我给“中国生态环境史”方向研究生开设的第一门专业课,课名叫做“古代生态环境史资料整理与研究”。之所以首先要给大家讲史料课,当然是因为熟悉史料是做好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关键。史料之于史家,犹如食料之于厨师。无论何等高明的厨师烹饪,都不能没有食料,选配和加工食料是烹调的第一步;同样,史家离不开史料,没有史料而治史是不可想象的,学术造诣的高低首先是体现在史料搜集、甄别和运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史 生态 传世文献 史料搜集 利用 上古 论题 资料整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